光字在甲骨文中表現(xiàn)為
,上半部為象形的火字
,下半部為一跪坐的人物形象。《說文解字》稱“光,明也。從火在人上,光明意也?!闭w字型如同一個跪坐人物,頭頂火光??梢娫谶h古時期,光明的呈現(xiàn)就與人物跪地,頭部頂火的行為方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
青銅人形燈
山西臨汾西周霸國墓出土
河南南陽出土的漢畫像石就刻畫了端燈仆從的形象。且《禮記》中《曾子寢疾》曾記載“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執(zhí)燭?!狈从沉送釉诮锹鋱?zhí)燭照明;而《儀禮·燕禮》云:“宵則庶子執(zhí)燭于阼階上,司宮執(zhí)燭于西階上,甸人執(zhí)大燭于庭,閽人為大燭于門外”,說明在當時貴族家庭中不僅有專門負責照明的人員,而且他們有著明確的職責分工,不同身份、不同職位的人負責不同的照明區(qū)域。
端燈仆從漢畫像石
河南南陽出土
在各類實用燈具當中,人形燈是以生活中的執(zhí)燈侍者為原型,肖其形態(tài)制作為燈俑,其工藝最為復(fù)雜、造價昂貴,一般屬于貴族階層和氏族大姓才可享用的器具。例如著名的長信宮燈,就屬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綰所有,上刻銘文“長信尚浴”,此燈是屬于六尚之一的尚浴掌管,是專用于洗浴的燈具。
長信宮燈
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綰墓出土
迄今為止,出土的人形燈具數(shù)量占燈具比例較低,目前較早發(fā)現(xiàn)的是山西臨汾西周霸國墓青銅人形燈,人形燈具在西漢中期開始少量發(fā)現(xiàn),晚期增多,東漢早期開始數(shù)量減少,幾乎消失,而晚期數(shù)量驟增。至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出現(xiàn)瓷質(zhì)人形燈具,如較為常見的西晉青瓷人騎獅燭臺。
西晉 青瓷人騎獅燭臺
武漢武昌缽孟山322號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藏
漢晉時期此類人形燈集中發(fā)現(xiàn)于廣東、廣西、云南、貴州、 河南和河北、湖南、安徽、浙江、陜西等地區(qū)。
6
GREENWARE LAMPSTAND IN THE SHAPE OF A MAN
尺寸:高 20cm,底徑 22cm,口徑 11cm.
李家明先生 借展
整器分三層:底層為三足敞口承盤,斜壁外侈,平底,下接三獸蹄足。承盤之上塑有一胡人狀燈柱,胡人頭頂碗型燈盞,盞直口弧腹,可判斷為油燈燈臺,外壁飾雙重陰刻弦紋?;姨ィ鞅碚智嗑G釉,釉面帶細碎開片。
復(fù)觀胡人,豐額小耳,濃眉大眼,高顴窄腮,絡(luò)腮胡須,神情肅穆。身著立領(lǐng)曲裾深衣,雙肩內(nèi)扣,雙肘外展,手掌搭于膝上,正襟危坐。雖是胡人,卻帶有一絲柔和儒雅的氣質(zhì),頗具魏晉風(fēng)度。
在國家博物館藏有一例三國時期的青瓷熊燈及蘇州東吳博物館藏有一例的西晉越窯青瓷熊形燈,也作三層結(jié)構(gòu),僅把燈柱塑成熊狀。
三國吳甘露元年(265年)青瓷熊形燈
江蘇省南京市清涼山三國吳甘露元年墓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
西晉青瓷熊燈
蘇州東吳博物館藏
浙江上虞市博物館藏有一例西晉青釉戳印紋人形座燈盞,人作女性,頭頂?shù)臒舯K化作水盂。
西晉 青釉戳印紋人形座燈盞
1983年浙江省上虞市梁湖羅嶺出土
上虞市博物館藏
南京博物院藏的一例西晉元康七年(297)越窯青瓷男俑,人物塑造方式與本例極為接近。可證本例應(yīng)為西晉越窯產(chǎn)品。
西晉 越窯青瓷男俑
1983年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張家山西元康七年(297)墓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曲裾深衣為漢代常見的服飾類型,《禮記·深衣》解釋其特點為“續(xù)衽鉤邊”,即有向后交掩的曲裾。類似款式的實物服飾可見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一件曲裾深衣。
羅地“信期繡”絲綿袍(曲裾深衣)
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館藏
跣足而坐遵循漢代入室脫履的禮儀,若地位較低者覲見地位較高者時,除了脫履,還需脫襪。至隋代,跣足依舊是一種重要禮儀,《隋書·禮儀志》曾記載“極敬之所,莫不皆跣。”
1.(唐)魏征等:《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2.(元)陳澔注:《禮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3.河北省博物館:《河北省博物館文物精品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4.張建鋒:《秦漢時期沐浴方式考》,《考古與文物》2015年第6期。
5.蘇奎:《漢代胡人燈初探》,《四川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4年第1期;尹俊霞:《漢晉時期長江流域出土胡人俑的初步考察》,四川大學(xué)2004年碩士學(xué)位論文。6.張柏主編:《中國出土瓷器全集中英文本9浙江》,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2008年。
7.南陽市文物研究所:《南陽中建七局機械廠漢畫像石墓》,中原文物,1997(10)。
8.卞華磊:《兩漢時期人物形燈具設(shè)計研究》,江蘇大學(xué)2018年碩士學(xué)位論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