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牡丹
用鋅鈦白、植綠、胭脂三種顏色。方法是筆肚上和筆根上大量的上鋅鈦白、筆尖上點植綠,花蕊處再加點胭脂就可以了。
2.黃牡丹
用鋅鈦白、藤黃、植綠、胭脂四種顏色,方法是筆根上鋅鈦白、筆肚上藤黃、筆尖上植綠和胭脂,這是一個基本方法,畫多了就會掌握。
3.綠牡丹
用藤黃、酞青藍、鋅鈦白三種顏色,方法是先用藤黃加酞青藍調成淺植綠色和深植綠色。在筆根上加鋅鈦白,筆肚上加淺植綠,筆尖上加深植綠,這樣畫出后,非常感人。
4.藍牡丹
自然界中的藍牡丹是中粉色帶有藍紫色相。如這樣畫出來,色相和其它紅色、粉色的花色很接近,為了強調色彩的區(qū)別,就要加強色相的變化,方法是筆根上鋅鈦白,筆肚上酞青藍,筆尖上也可加點胭脂。
5.紫牡丹
畫紫牡丹,從前沒有紫色時,就用酞青藍加胭脂調成深紫色來用,現(xiàn)在有一種紫色,加鋅鈦白,九可以直接來畫,花芯深處可再加點酞青藍。
6.粉牡丹
方法是筆根、筆肚上鋅鈦白,筆尖上牡丹紅或曙紅,花芯深處用牡丹紅或曙紅加重。
7.紅牡丹
方法是筆根、筆肚上牡丹紅或曙紅,筆尖加胭脂。
8.墨牡丹
所謂墨牡丹就是深紅色牡丹,所以在調色時,就要加墨。方法是先在筆要上加大紅,筆肚上加胭脂,花芯深處加墨。
9.橙色牡丹
方法是筆根上朱磦,筆尖加上胭脂,花芯深處用胭脂加重就可以了。
牡丹的結構名稱
1.整株牡丹,由花、蕾、莖、葉、干、芽等組成。每年春季花后,芽胚即在干和嫩莖之間形成,到秋冬季節(jié),芽苞漸大。到第二年初春芽衣張開,葉芽長出,到四月初,花苞從葉芽中抽出,花莖漸高,莖上分枝生葉,花莖高約一尺許,莖頂只生一花。葉柄長而互生,從下往上生出三至五批葉,每批為三叉九葉(因品種不同,多者一莖生十余批葉),到上端一叉三片,近花部分是單葉?;ò址中±俸痛罄佟;ǖ儆缮舷聝蓪虞嗥M成。上有大萼三片,下有小萼(復萼)六片?;^中心有雄蕊和雌蕊,雌蕊在花心正中,狀如小石榴,雄蕊由蕊頭和蕊絲兩部分組成(圖1)。
2、牡丹花頭的畫法
牡丹花頭,因品種不同而有單瓣、重瓣、和起樓之分,色彩也因品種而異,五彩繽紛,十分豐富。初學時,不管是臨摹還是寫生,都不能只盯著一瓣一葉,而要學會把握整體輪廓,做到“整體著眼,局部入手”,而且要在復雜多變的花形中,找出基本的結構特征,即找出花朵的概形。如正面俯視或背面仰視,花朵的概形近乎圓形,半側或全側,則成隋圓形。單瓣花似碟形,重瓣則像幾個大小不等的碗碟重疊。初學畫花頭,可用鉛筆或木炭條,以輔助線輕輕勾出大概外形,也可安排一下花瓣的大體層數(shù),再用毛筆以色或墨點簇。
花瓣的排列不宜上下左右大整齊,把花瓣點簇成“田”字形,就不好看,而應將上下層之間花瓣,作參差排列較有變化,三個瓣猶如“品”字結構(圖2)。
花瓣的基本形狀為下緣狹而呈圓弧形,上緣寬而多皺褶,因此可用較大的羊毫筆,先蘸白粉摻少量牡丹紅(毛筆需先浸水濕透),在盤子上調成淡紅,使筆尖、筆肚、筆根均含適量淡紅,再以筆尖蘸少許較濃的牡丹紅,在盤子上稍加整理(不宜過分調和,過之則平)就可以畫了。若花瓣向上,則將筆尖朝下,筆根朝上,以側鋒橫臥,一筆或兩筆畫成,畫小瓣時,用筆尖筆肚著紙即可。畫大花瓣時,筆要一撳到底,利用筆肚筆根的動作,使筆根上的淡紅體現(xiàn)在瓣端,自然形成花瓣的濃淡效果。畫多瓣時,運用蘸色的深淺,按花的結構層層點出,自然生動。因花朵姿態(tài)各異,要作上下左右多方位點簇練習,使運腕靈活,才能得心應手(圖3)。
花蒂的結構與畫法
花蒂是花瓣的外衣。牡丹花蒂由大萼與復萼兩層構成。大萼位于花瓣之外層,緊貼花瓣,形如扣盅,共三片,初開萼片為嫩綠或嫩紅。復萼環(huán)生大萼之下,如帶狀,呈綠色?;ㄝ嗍浅猩蠁⑾碌慕Y構關鍵,不可忽視。如畫墨牡丹,萼片用較深的墨色(比花瓣略深)。畫色牡丹,可用汁綠蘸少許胭脂畫,或在汁綠中略摻三綠也可。畫時運筆要輕松快捷,流暢自然,不可反復描?。▓D4)。
3、花蕊的結構與畫法
花蕊在花朵中占重要地位,猶如人的眼睛。在顏色上起對比、提神作用。畫好花瓣、花萼后,再點以花蕊,才能組成完整的花冠。
花蕊分雌蕊與雄蕊。雌蕊位于花心中央,形狀如小石榴,愈長愈裂,開謝時已形成大料瓣形。雄蕊位于雌蕊四周,初開時花蕊豐滿、排列整齊,呈中黃色。盛開時蕊露于外,較初開靈活,色為淡黃。將謝時,蕊漸干而卷曲,蕊色乳黃。雄蕊由蕊頭和蕊絲(須)組成。蕊絲上按蕊頭下接花心。蕊頭形似米粒,畫色彩牡丹時,用飽和的黃色點出,畫時要有聚散,不要拘于一蕊一絲(圖5)
4.葉的調色示意圖
墨葉調色法:整個筆頭蘸滿淡墨,筆腹前端蘸重墨,淡墨和重墨自然混合成中間色調,筆尖墨色最深。
綠葉調色法:藤黃加花青調成汁綠,筆尖再蘸花青在調色盤上按幾下,使兩種色彩連接處產生過渡層次,然后筆尖蘸墨,再在調色盤上按幾下即可落筆。
勾葉筋一般用中鋒,或自上而上,或自下而上,可順可逆,并且墨色要重于葉片,方能顯出。用筆要分清主次,對前面突出的主葉,要刻畫清楚,對陪襯的葉片,則應酌量畫虛,勿過細刻畫,以體現(xiàn)空間層次。主花周圍要多留空間,次花周圍可適當加襯葉,這樣才能突出主體,主次分明。
牡丹葉畫法例一
牡丹葉畫法例二
牡丹葉畫法例三
牡丹葉畫法例四
牡丹葉畫法例五
6.花葉的結構
牡丹花葉發(fā)自花莖四周,為互生的二回三出羽狀復葉,即在大葉柄上分生三個小葉柄,每個小葉柄又分生三張小葉片。一個生長完全的牡丹葉子稱為“三叉九頂”(或“三叉九葉”),大葉柄長一尺許,呈十字形。春季開花時,牡丹上部葉子生長不完全,花頭以下,每節(jié)有一張葉片或三張葉片,再下為五或七張葉片(圖15)。
7、葉片組合的名稱
葉片因組合的數(shù)量不同而分單葉、組葉和批葉。一組生長完全的葉,由三張單葉組成。三組成為一批葉,共九張。每批葉經大葉柄與花莖相聯(lián)(圖16)。
8、葉片的畫法
牡丹單葉可由三筆畫成。用墨或色彩均可以,視需要而定。畫色葉,用較大羊毫筆調汁綠,再以筆尖蘸適量花青,稍加整理,即可作畫。中間一筆較長,兩側稍短小。用筆略側,行筆宜輕松塊捷。葉筋分主脈和側脈。主脈發(fā)自葉柄,伸向葉尖。要在葉片墨色未干時用濃墨(或花青加墨)勾出。側脈由主脈生發(fā),伸向葉尖。勾勒時線條要細于主脈,側脈不宜太密,畫兩、三組就足夠了(圖17)。
9、葉脈的幾種勾法
葉脈的勾法,因風格和各人習慣而異。可分三種勾法:一是較為嚴謹?shù)墓捶?,主脈、側脈都伸向葉尖;二是側脈伸向葉緣,較松散隨意;三是側脈有聚散,作變形夸張,富有裝飾味。不論何種勾法,均以中鋒運筆(圖18)。
10、牡丹葉的透視和姿式
花有正側偃仰背之分,葉子同樣有俯仰正側之別。寫意畫牡丹葉子,表現(xiàn)正反卷褶,不必像工筆畫那樣詳盡,只側重態(tài)勢、氣氛。由于葉片聯(lián)葉柄,葉柄發(fā)自花莖,并向前后左右四面分布,葉與葉,葉與莖干之間,自然就會出現(xiàn)互相遮掩的現(xiàn)象,如前葉遮花莖,花莖遮后葉等。且由于遠近的空間位置不同,在形象上還會產生透視變化,形成俯視、仰視、平視等不同姿式。猶如雨傘的不同角度變化(圖19、20、21)。
11、嫩葉的畫法
初生嫩葉、莖和花苞都呈暗紅色。畫嫩葉可用黃綠色蘸少許赭色或曙紅點出(根據(jù)畫面色調不同,也可用胭脂蘸少許墨畫)。用胭脂或朱紅勾葉筋。芽軒和花苞近處的嫩葉,多朝上,形體雖小,但很有生氣。同一畫面上,嫩葉勾色筋,老葉勾墨筋,兩者之間要自然過渡,不要截然分開(圖22)。
12、花莖的結構與畫法
花莖在畫面上,很少全部顯露,它往往被葉子或花蕾等遮掩,但它起著氣勢貫穿的橋梁作用,因此不可忽視。花莖位于花萼之下,老梗花芽之上,嫩莖長尺許,莖身生有批葉,少者一莖四、五批,多者一莖生十四、十五批不等?;ㄇo顏色為嫩綠、嫩紅?;ㄇo有長短、粗細、壯弱之別,因品種而異。畫花莖要用中鋒,以流暢的線條畫出圓潤的質感和挺撥秀麗的姿態(tài)。用色先調嫩綠,再蘸適量胭脂一筆畫出,要粗細得宜。不宜頓挫或陡折(圖23)。
牡丹葉練習圖之一
牡丹葉練習圖之二
畫牡丹葉要有層次,可運用焦、濃、重、淡、清等墨色。焦墨是把墨汁研得很濃,畫在紙上純墨而帶飛白;濃墨是黑而不焦,略帶濕潤;重墨比淡墨重一些;淡墨是在重墨的基礎上多加水分而成灰色;清墨是淡墨再加少量清水,使墨色更加透明清氣。
晴天中的葉子向上
雨天中的葉子下垂
風中的葉子隨風向傾斜
總之,實踐出真知、熟練才能生巧,只有通過不斷臨摹、借鑒、寫生和創(chuàng)作,水平才能不斷提高,才能出成果。
一·花頭
牡丹色澤艷麗,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其品種繁多,色彩各異,尤以紅黃綠紫受大眾喜愛。除此之外,盛開的花頭,層層外放,花大且香,宜有國色天香之稱。
在中國畫中,牡丹甚多。尤愛牡丹富貴繁榮之氣。想畫好牡丹,花頭部分的研習十分重要。從不同在臺到各類色彩,逐一攻破,了解花型結構,掌握繪畫技巧。
因受生長情況以及觀賞角度的影響,花頭姿態(tài)各異。此處介紹牡丹花頭的各類綻放形態(tài)以及花苞形態(tài),完整地介紹花頭的畫法。
初放正面
1用中等鋒長的羊毫筆或兼毫筆,調白粉至筆根,筆尖橫調曙紅,使筆頭產生濃淡變化。筆尖朝左,中側鋒向右下行筆、提按,順勢畫瓣。
2根據(jù)花頭結構,筆尖向外,中側鋒用筆,提按、畫弧結合運用。
3平推、豎拉、畫弧、點厾,畫圈形花頭,切勿畫的太圓??筛鶕?jù)花的結構,增添幾片外展的反面畫瓣。
4補足筆上粉色,筆尖調色較前稍濃,畫被包裹的第二層畫瓣,同時切出外層畫瓣的形狀。
5調較濃粉色,筆頭仍需有濃淡變化。用點、推、拉、轉等方式畫外展的正面畫瓣。
6洗凈筆尖,調深曙紅,筆尖蘸胭脂,畫花心處畫瓣,并補齊畫外沿的正瓣。
初放側面
1畫較高的側面畫瓣,筆尖朝下,藏鋒用筆,由左向右頓筆畫弧,隨即提按,由右向左回鋒。
2向兩側延伸,畫兩側反瓣。畫時要根據(jù)花的結構也,區(qū)分表現(xiàn)反瓣翻卷大小以及綻放態(tài)勢。
3蘸水調曙紅,筆尖再蘸胭脂微調,用點、推、拉、畫弧等方式畫花心。
4無需調色,用筆較淡顏色畫靠后的正瓣。自然形成前后濃淡的對比關系。
5添側面正瓣,再用深紅色填滿花心處。用筆要有節(jié)奏,表現(xiàn)牡丹婀娜多姿的形態(tài)。
6趁濕,用較濃色點厾瓣根,用筆可清晰,亦可模糊,產生虛實變化。添外層大花瓣,調成花型。
半開正面
1調濃淡色,筆尖朝左,中側鋒結合用筆,畫反瓣。
2緊接上部向兩側延伸,畫出側面的反瓣。
3連續(xù)畫完大半圈反瓣?;ㄐ颓形鹛珗A,要有參差、大小、寬窄、長短的變化。
4畫內層畫瓣,筆頭顏色稍淡是,無需調色,直接畫外側反瓣。由內向外,有濃有淡,層次鮮明。
5筆尖在調濃曙紅,畫翻卷畫瓣的正瓣。趁濕,點厾瓣根部和切口處,完善畫瓣的形態(tài)。
6調深曙紅,筆尖調胭脂蘸少許花青,畫花心。小筆蘸濃鈦白,拉藤黃,畫雄蕊。
半開側面
1筆尖向下,中側鋒行筆,活用點、推、拉、提按等用筆方式,畫靠前的反瓣。
2由外向內,逐層點畫,注意畫第二層時要切出第一層瓣的外沿形狀,層層相扣。
3畫完反瓣,可添外展的翻卷反瓣。牡丹花層數(shù)較多,無需每層都畫,寫其意即可。
4從花心處開始畫正瓣?;ㄐ奶庮伾^深,外層逐漸減弱,但總體比靠前的反瓣深。
5補充外展的翻卷正瓣和側面的翻卷正瓣。用筆要有提按變化,清晰表現(xiàn)正瓣與反瓣的色彩差異。
6調深曙紅,畫外層正瓣。補畫花蕊,先用墨打底,再點石青或三綠畫雌蕊,雄蕊用白加藤黃勾點。
全開正面
1筆調薄鈦白(也可不用白),筆尖調胭脂形成濃淡漸變的關系。藏鋒起筆,中側并用,擺筆畫瓣。
2圍繞花心,筆尖向內,調整不同角度畫一圈。內外可參差不齊,無需畫成正圓形,花心處留白。
3圍繞花心,筆尖向內,調整不同角度畫一圈。內外可參差不齊,無需畫成正圓形,花心處留白。
4用同樣的方法畫第三層花瓣。注意花的結構,層層相扣,筆觸清晰,勿雜亂。
5調較重的胭脂色畫外圍花瓣?;ǖ耐庑我獔A中求方,有大小缺口,用筆有濃淡、干濕的變化。
6濃胭脂調花青,筆尖蘸少許墨,由內向外畫花心。深胭脂點瓣根,勾點花蕊。
全開側面
1調色,筆尖至筆肚面色到白,有變化。筆尖向下,藏鋒與露鋒結合、中側鋒行筆提按,畫靠前的反瓣。
2筆尖向下,偏側鋒畫左右的側面反瓣。注意側面反瓣的花形,切匆西畫得過大。
3畫外層因透視關系而形成的偏扁的反瓣。添外層反瓣,可多可少,層數(shù)根據(jù)花的復雜程度而定。
4調較深曙紅畫翻卷正瓣,正瓣的色度總體深于反瓣。
用筆提、按結合,行筆要有節(jié)奏。
5根據(jù)上下較大、左右窄長的透視關系,畫外展、靠后
的正瓣?;ㄐ奶幙捎檬锛t蘸胭脂,必要時再蘸少許花青
點亂。
6按花形調整全花,有方有圓,圓中求方,有虛有實。
最后點勾花蕊。
花苞
牡丹的花苞似桃狀,綠色,尖略紅?;ò怯尚〉酱?漸放成花。下面歸納了不露花的小花苞剛露出花尖的花苞和漸開的大花苞三種情況
花萼的調色方式:用羊毫筆或兼毫筆,先調藤黃,再調花青,也可加少許三綠調成嫩綠色,筆尖糖腳脂微調,產生筆尖紅、筆肚至筆根漸綠漸淡的效果
第一組
1第一筆:筆尖向上,藏鋒下按,由左向右畫弧;第二筆:露鋒按筆,由右向左畫弧,形成桃狀。筆尖掃尖部,完成三片大萼。用狼毫筆調紅綠漸變色,中鋒用筆畫花梗。
2用畫花梗的筆,畫六片小花萼(也叫飄帶)。根據(jù)透視和遮擋關系,可少畫幾片,但要畫出昂然四射的美感。最后用胭脂勾筋。
第二組
1以與第一組相同的調色方式和畫法畫花萼。此組苞向右側生長,用筆方式應與第一組相反。
2換干凈的筆,調薄粉,筆尖調曙紅。筆尖朝上,畫露尖的小花苞。上濃下淡,上實下虛,紅、綠交接處保留飛白的效果。
第三組
1調花頭顏色,畫靠前的花苞反瓣,畫出花苞的基本外形。蘸深曙紅畫正瓣,筆尖再蘸濃曙紅和胭脂,點畫花心。
以與第一組相同的調色方式和畫法畫花萼和花梗。紅花和綠苞的交接處要參差不齊有留白,有虛有實。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