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太陽病發(fā)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fā)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簡句:太陽發(fā)汗汗不解,發(fā)熱心下悸頭眩,身瞤振振欲擗地,真武湯主之
(1)、曹家達《傷寒金匱發(fā)微》: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上實下虛,故痿弱不支,諺所謂“頭重腳輕”是也。
(2)、成無已:里虛則悸,上虛則眩,經虛則振振欲擗地
(3)、陳慎吾《傷寒論講義》:太陽病,表病也,理宜汗解,唯虛人得之,應異治法,此麻黃附子細辛湯之所設也。……用真武湯,非為行水導濕,乃補虛復陽也?!钩霾唤猓?8條云表不解,故用桂枝去芍藥加術苓。本條表已解,蓋無頭項強痛之表證也。本方與苓桂術甘湯相似,但有陰陽虛實之異。
(4)、傷寒緒論:不得眠者皆陽證,禁用溫劑,惟汗吐下之后之虛煩脈浮弱者,因津液內竭則當從權,本方溫之。
(5)、簡明傷寒論校注及臨床應用:“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脾主四肢及肌肉,脾腎陽虛,不能溫養(yǎng)肌肉,加之水氣浸漬,則四肢沉重疼痛,全身肌肉跳動,振顫欲倒,
(6)、李翰卿《傷寒講義集要》:“心下悸”,是胃的上部跳動?!邦^?!保^暈眼黑也?!痉街髯C是小便不利和脈沉微,不然的話,何以知是陽虛水邪為病呢?曾治一熱性病人,發(fā)汗后,熱不退,但小便不多,口不渴,推其腹部有振水聲,舌苔滑潤,脈象沉微,足冷,……又一熱性病,發(fā)熱已退,神昏不語,不欲近衣被,赤身臥床上,四肢冰冷,小便不利,舌潤脈微……此二證都沒有心悸頭眩和身瞤動的癥狀,可見只要抓住陽虛兼有水邪為病即會取效。
(7)、李培生《傷寒論講稿》:“仍發(fā)熱”,虛陽浮越于外……1)與苓桂術甘湯鑒別:程度重。2)與316條辨
(8)、倪海廈《人紀》:本身就是素虛,醫(yī)生不知道,桂枝湯一下去發(fā)汗了, 沒有好,造成病人發(fā)熱,心下悸,頭眩、身潤動,發(fā)汗的藥吃到胃里面去的時候,所有發(fā)出來的力量,從腸胃臟腑都會動,動的時候,腎臟三焦的水全部往外走去發(fā)汗,這是很好正常人的體格,但是如果病人素虛的,里面寒濕很盛的人,汗一發(fā)掉以后,病證沒有解,成為寒濕兼有發(fā)熱,這發(fā)熱不是傷風感冒的熱,是虛熱,發(fā)汗就是刺激免疫系統(tǒng)讓它發(fā)出來,所以一發(fā)汗的時候,臟腑的能源通通跑到外面了,里面是空的,但還有一部份的水在底下,沒有完全發(fā)掉,這時候會心下悸,水要往上走,就是寒在里面,發(fā)汗后胃陽功能沒有了,水沒有辦法化掉,水就動悸在這邊;頭眩,為什么會昏眩?因為水在中膈,就像苓桂朮甘湯證一樣昏眩;振振欲擗地者,就是頭重腳輕的現(xiàn)象,為什么?人身上有陰有陽,陽虛就是比正常的陽少很多的時候,陽本身性很輕,陰比較重,陰陽混在一起才能停在中膈下膈,一發(fā)汗,陰陽分開來,陽就往上沖,沖上去的陽,中醫(yī)就叫作浮陽,頭會很重,陽氣在上面下不來了,這種癥狀大多是少陰證,少陰講的是腎,腎虛的人就可以看到,平常如果不注意到腎虛,或不知道,一發(fā)汗就有這現(xiàn)象:萬一吃了發(fā)表的藥,吃完以后病人有頭重腳輕的感覺,又心下悸,常常昏昏沉沉的,這是真武湯證。為什么身潤動?本來身體虛就是津液不足的現(xiàn)象,筋和肌肉是靠津液來滋養(yǎng)的,津液不夠就會潤動跳動。
傷寒念經古今研究:詞解①身潤動:身體筋肉跳動。②振振欲擗地:身體顫抖,站立不穩(wěn),欲倒于地之謂。
【釋義】本條示太陽病誤汗,陽虛水泛的證治。388
太陽病本當發(fā)汗,若汗不及時或汗不如法,都會發(fā)生不同的變證。本條系汗出太
過,導致腎陽虛衰,水無所主,而現(xiàn)心下悸,頭眩,身潤動,振振欲擗地等證候?!昂钩霾唤狻保侵副硇安唤?,而是指誤汗陽虛,表邪雖解,病沒向愈,變生陽虛水泛之候,故曰“不解”?!捌淙巳园l(fā)熱”,不是表邪發(fā)熱,而是汗多虛,陽浮越于外之熱。腎主水液,腎陽虛衰,不能制水,水氣泛溢,上凌于心則心下悸,上犯清陽則頭暈目眩。陽氣者,精則養(yǎng)神,柔則養(yǎng)筋。今陽氣虛弱,筋肉失其溫養(yǎng),經脈失其主持,且水氣漫漬筋脈,故身體潤動,振振欲擗地??傊緱l病屬陽虛水泛,故宜用真武湯溫陽化水,則諸證自愈。
真武湯為溫陽化水之劑,附子辛熱益命火,暖脾土而散下焦之陰寒,則腎陽壯而水有所主。白術健脾燥濕,茯苓淡滲濕。白術配茯苓,健脾利濕,導水下行,于制水之中寓利水之道。生姜辛溫,佐附子溫陽散水,于主水之中寓散水之意。芍藥苦酸寒,和血益陰,且利水氣,又可制姜附剛燥之性,使之溫陽氣而無燥烈之虞,利水氣而不動陰精。諸藥合之,溫腎陽以消陰翳,利水道以去水邪,為溫陽利水之劑。凡陽虛水泛,火不生土者,皆為所宜。
【選注】成無己:發(fā)汗不解仍發(fā)熱,邪氣未解也。心下悸,頭眩,身潤動,振振
欲擗動者,汗出亡陽也。里虛為悸,上虛為眩,經虛為身潤動振振搖動,與真武湯主之,溫經復陽。
方有執(zhí):此舉兩條末后為逆之一節(jié),更互其詞以詳其義,出其治以救其逆。蓋太陽中風誤服大青龍而致逆之救法也。發(fā)汗而病不解者,其為誤汗可知也。仍發(fā)熱,言汗雖出,病亦舊在也。悸,怔忡也。眩,昏暈也。潤,蹶動也。振振,振作也。擗,拊心也,言心怔而忡,頭昏而暈,肉潤而動,手拊心而無何可奈,厥逆筋惕肉潤變文之互詞也。夫太陽中風,陽浮陰弱,汗出惡風,例雖名曰發(fā)汗,義則實在解肌。解肌者,桂枝湯也。法曰遍身縶縶,微似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茍至流漓,豈唯病不除,多見亡陽而虛甚也。微弱與浮弱大略相仿佛,亦互文也。汗出惡風,桂枝證也。服大青龍湯勢必流漓可知。仍發(fā)熱,翕翕不除而變甚也。厥逆而至于振振欲擗地,嗇嗇淅淅變劇也。亡陽虛甚矣,大敵在前,良將重選。是故茯苓行水,術性導濕,濕導水行,祖龍歸海也。芍藥收陽,陽回陰收,鐵甲當關也。生姜以醒其昏,為厥逆之劇。蓋龍之為龍,方其早也。固奮然升天行肉以顯諸仁及其澇也,則又恬然蹈海潛淵以藏諸用。行雨者,致水也。潛淵者,伏水也。然則水也者,龍之所以神其變化者也。而真武者,則又專位于北,而為司水之神也。龍既不能外水以自神,水又必由真武以神其主。
大哉青龍,吾知其不能不降于真武矣。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驗固如是夫。是故誤服神湯而變劇者,必有神湯而后救也。神乎神,圣而不可知之之謂,此非細議,讀者最宜致思。389
喻昌:此本為誤服大青龍湯,因而致變者立法,然陽虛之人,才發(fā)其汗,便出不
止,用麻黃、火劫等法,多有見此證者,所以仲景于桂枝湯中,重戒不可令如水淋漓,益見解肌中且逼汗亡陽之事矣。大青龍證中重戒云,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潤,正與此段互發(fā)。振振欲擗地五字,形容亡陽之狀如繪,汗雖出,熱不退,則邪未盡而正已大傷,況里虛為悸,上虛為眩,經虛為身潤振振搖,無往而非亡陽之象,所以行真武把關坐鎮(zhèn)之法也。
張志聰:愚按自此以下八節(jié)皆言汗后變證,以示不可輕汗之意。此言發(fā)汗奪其心液而致腎氣虛微也。太陽發(fā)汗仍發(fā)熱者,太陽之病不解意也。心下悸者,奪其心液而心氣內虛也。頭眩者,腎精不升,太陽陽虛于上也。身潤動振振欲擗地者,生陽之氣不充于身,筋無所養(yǎng),故有經氣不守之象也。夫發(fā)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乃中胃虛微,以致肝氣上逆也。故但以苓桂術甘調和中土。此身潤動,振振欲擗地者,乃心腎兩虛;生陽不能充達于四肢,故以真武湯主之。真武者,北方玄武七宿,鎮(zhèn)水之神也。用熟附壯火之源,溫下焦寒水。白術補中焦之土氣,生姜達上焦之陽氣,茯苓歸伏心氣,芍藥通調經脈,三焦和而元真通暢,心氣寧而經脈調和矣。
柯琴:腎液入心而為汗,汗出不能遍身故不解。所以然者,太陽陽微,不能衛(wèi)外
而為固。少陰陰虛,不能藏精而起亟也。仍發(fā)熱而心下悸,坎陽外亡而腎水凌心耳。頭眩身潤,因心下悸所致。振振欲擗地,形容身潤動之狀。凡水從火發(fā),腎火上炎,水邪因得上侵,若腎水歸原,水氣自然下降,外熱因之亦解。此條用真武者,全在降火利水,重在發(fā)熱而心下悸,并不在頭眩身潤故也。如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亦重在悸,不重在厥,但彼本于太陽寒水內侵,故用桂枝,此則少陰邪水泛濫,故用附子。要知小便自利,心下不悸,便非真武湯證。
沈目南:此誤汗而傷內陽之變也。傷風原為表虛,當以解肌為主,而反發(fā)汗,致上焦表里亡陽。汗出而邪不出,故仍發(fā)熱。陰氣上逆,虛陽無主,則發(fā)頭眩。腎水凌心則心下悸。身潤動,振振欲擗地者,乃汗傷膚廓胸中之陽,心神恍惚,似乎全無外廓,欲擗地中,避虛就實之義。然陽虛陰水橫逆,故以苓術坐鎮(zhèn)中州,宣導玄武之水下行。芍藥酸收上逆之陰,姜附補陽而逐水歸源,則不驅邪而邪自去,故名真武湯也。
錢潢:汗出不解,仍發(fā)熱者,非仍前表邪發(fā)熱,乃汗后亡陽,陽虛浮散于外也。
心下悸者,非心悸也,蓋心之下,胃脘之上,鳩尾之間,氣海之中,靈樞謂膻中,為氣之海也。誤汗亡陽則膻中之陽氣不充,所以筑筑然跳動也。振振欲擗地,前注不解,而方氏引毛注云,擗,拊心也。喻氏謂無可置身,欲擗動而避處其內,并非也。愚謂振振欲擗地者,即所謂發(fā)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之意,言頭眩而身體潤動,振振然身不能自持,而欲仆地,因衛(wèi)分之真陽傷之于外,周身經脈總無定主也,乃用真武者,非行水導濕,乃補其虛而復其陽也。
張錫駒:太陽病發(fā)汗病當解,若汗出不解,正氣虛也。其人仍發(fā)熱者,徒虛正氣而熱仍在也。汗為心之液,心液亡則心下悸矣。夫津液者,和合而為膏,上補益于腦髓。今津液不足則腦為之不滿,而頭為之眩也。身者,脾之所主。脾虛不能外行于肌肉,則身無所主持而潤動。振振欲擗地者,言頭眩身潤而言也。言眩之極,動之甚,則振振動搖不能撐持而欲擗地也,真武湯主之。真武者,鎮(zhèn)水之神也。水性動,今動極不寧故亦以此鎮(zhèn)之。茯苓松之余氣,潛伏于根,故能歸伏心神而止悸。附子啟下焦之生陽,上循于頭而止眩。芍藥滋養(yǎng)榮血,生姜宣通,經脈而潤動自止。白術所以資補中土而灌溉四旁也。(后學按:茯苓止悸,附子止?!獙ΠY之藥?)390
尤怡:發(fā)汗過多,不能解太陽之邪,而反動少陰之氣,于是仍發(fā)熱而悸眩潤動等
證作矣。少陰之氣,水氣也。心屬火而水乘之,故悸。頭為陽而陰加之,故眩。經脈網維一身,以行血氣,故水入之,則振振潤動也。擗猶據也,眩動之極,心體不安,思欲據地以自用也。此與陽虛外亡有別。陽虛者,但須四逆以復陽。此兼水飲,故必鎮(zhèn)武以鎮(zhèn)水。方用白術茯苓之甘淡,以培土而引水。附子生姜之辛,以復陽而散邪。芍藥之酸,則入陰斂液,使泛濫之水,盡歸大壑而己耳。
李彥師;此發(fā)汗亡陽之重癥也。內經云,心為陽中之太陽。巨陽者,諸陽之屬也。為諸陽主氣。夫心部于表,腎治于里,君火之下,陰精承之。太陽病,發(fā)汗,汗出不解者,汗不如法也。其人仍發(fā)熱者,汗出如水流漓,病反不除也。心下悸者,汗多心氣內洞,腎水上凌也。頭眩者,汗多陽虛于上也。身潤動,振振欲擗地者,汗多陽虛于表也。眩,昏運也。潤,動也。振,戰(zhàn)搖也。擗,墮也。此皆亡陽虛極之候。宜真武湯(方見少陰里之里證篇中),以挾陽氣,鎮(zhèn)水邪也。
討論 本條的病機,多數(shù)注家認為是心腎陽虛,陽虛水泛為患。而錢潢氏則謂陽氣不充,只有陽虛而無水泛。至于陽虛之由,柯氏認為是誤服大青龍之故,而多
數(shù)注家持汗不如法之見。汗多亡陽,非誤服大青龍湯所獨有。凡是發(fā)汗劑,用之不當,均可導致亡陽之變。
“其人仍發(fā)熱”,成無己氏謂“邪氣未解”,而柯琴氏等則認為是虛陽外浮,兩者均可存在。表邪未解,又亡元陽,表里同病,里虛為甚。故宜先救里急,寓解表于溫陽利水之中,所謂溫陽散寒不解表而表自解矣。如虛陽外浮,火不歸源者,尤當用附子溫腎助陽,引火歸源了。
本證的振掘欲擗地,與67條的發(fā)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病機相同,但有輕重之
分。振振欲擗地為發(fā)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的進一步發(fā)展,病情更為嚴重。
本湯與小青龍湯、苓桂術甘湯同為治水之劑,但小青龍湯證為表寒里飲,重點在
肺,苓桂術甘湯證為水停于中,重點在脾,本湯證為陽虛水泛,重點在腎。故治法有溫肺化飲,健脾行水和溫腎制水之別。
本湯證與附子湯證同為腎陽不足,水濕為患。但本湯證為下焦陽虛,水氣泛濫,以頭眩,心下悸,身潤動為主,甚則水腫,小便不利。而附子湯證為下焦陽虛,寒濕凝滯于經絡關節(jié),以惡寒,身痛,脈沉為主。故附子湯重在溫補元陽,祛除寒濕而止痛。本湯重在溫陽化氣,以散水飲。
呂志杰《傷寒雜病論研究大成》:【注腳】
〔1〕身潤動:眼皮跳動叫“潤”,潤與動是同義連用,身潤動是說局部或全身肌肉掣動(顫抖),“身潤動”與第38條“筋惕肉潤”義近。
〔2〕振振欲擗地者:振,搖動。這里的“振振”是搖擺不定的意思。擗,當作“辟”,即仆倒,“欲擗地”即站立不穩(wěn)之狀。此句與第67條 “身為振振搖者”義近。
〔3〕真武:本名玄武(宋代因避諱而改)。古代神話傳說為北方司水之神。本方以玄武命名,寓鎮(zhèn)水之意。
【提要】論太陽病誤汗,陽虛水泛的證治。142
【簡釋】太陽病本當發(fā)汗,若發(fā)汗不及時或汗不如法,都將發(fā)生不同的變證。本條說的是素體陽虛而有水氣病者,又感受外邪,汗不得法更傷陽氣證候。尤在涇:“發(fā)汗過多,不能解太陽之邪,而反動少陰之氣,于是身仍發(fā)熱,而悸、眩、潤動等癥作矣。少陰之氣,水氣也,心屬火而水乘之,故悸;頭為陽而陰加之,故眩;經脈網維一身,以行血氣,故水入之則振振潤動也。擗,猶據也,眩動之極,心體不安,思欲據地以自固也。此與陽虛外亡有別,陽虛者,但須四逆以復陽,此兼水飲,故必真武以鎮(zhèn)水。方用白術、茯苓之甘淡,以培土而行水;附子、生姜之辛,以復陽而散邪;芍藥之酸,則入陰斂液,使汛濫之水,盡歸大壑而已耳。”
按:真武湯證還見于后文第316條,應互參。本方為溫陽利水劑,主治陽虛而水氣為患者,若僅陽虛而無水泛之證候,恐不是真武湯證。
【方歌】
溫陽利水真武湯,術附苓芍配生姜,
陽虛水泛諸般病,身痛陽虛參易姜。
【方證鑒別】
1.真武湯證與附子湯證(304)
兩方證之本皆陽氣虛衰,而具體病機、證候不同。本方證重在寒水泛濫,水性流動,無處不至,見癥多端,尤以小便不利、肢腫為主癥;附子湯證重在寒氣凝滯 筋脈,以身體、骨節(jié)疼痛為主癥。真武湯以附子、茯苓、白術、白芍配生姜,溫散水氣,利水消腫;附子湯亦用之“四味”而配人參,峻補元陽、散寒止痛。兩方僅一味之差,功效有別。
2.真武湯證與苓桂術甘湯證(67)
兩方證均為陽虛而兼水飲證,但本方證病位主要在腎,陽虛較重,為水氣泛溢周身,治法溫腎利水;彼之病位主要在脾,陽虛較輕,為水飲停于局部,治法溫脾化飲。
3.真武湯證與附子湯證、桂枝加附子湯證(20)、芍藥甘草附子湯證(68)
張璐:“真武湯方本治少陰病水飲內結,所以首推術、附,兼茯苓、生姜,運脾滲濕為要務,此人易所明也。至用芍藥之微旨,非圣人不能。蓋此證雖曰少陰本病,而實緣水飲內結,所以腹痛自利,四肢疼重,而小便反不利也,若極虛極寒,則小便必清白無禁矣,安有反不利之理哉?則知其人不但真陽不足,真陰亦已素虧,若不用芍藥顧護其陰,豈能勝附子之雄烈乎?即如附子湯、桂枝加附子湯、芍藥甘草附子湯,皆芍藥與附子并用,其溫經護榮之法,與保陰回陽不殊,后世用藥,能獲仲景心法者,幾人哉?”?!秱y論.少陰上篇》
【驗案精選】
一、傷寒
1.病發(fā)寒熱間日而作、眩暈、身潤動
西碼喬梓閣王捷庵二令媳,年二十余,四月患病,直至九月初間,歷易名手數(shù)輩,百治莫效,奄奄一息,已預備兇器。余在孫府,再三敦請,至其家,有張君潤之陪余診視,告余曰:初病發(fā)寒熱,間日一次,咳而微喘,身疼,頭眩暈,飲食 漸減,肢體軟弱,心中動悸,所服方藥甚雜,如建中湯、桂枝湯、桂枝加龍骨牡蠣湯,而養(yǎng)陰平肝之方不可記憶,漸至身潤動,手足搐搦,粒米不進,心跳神憊,臥不能起,如弱證矣。余進內診脈,搐搦無定,其夫執(zhí)持手膊,任余診之,脈 則似有似無,陽微實甚,面色白而微黃,舌苔薄白而潤有水氣,體瘦如此,皮膚尚潤,寒熱均在干支陰日,逢陽日則稍安,亦可略進米飲。余商曰:此極重水氣病也,《傷寒》曰:心下有水氣,干嘔發(fā)熱而咳。又曰:咳而微喘,發(fā)熱不渴。又曰:其人仍發(fā)熱,心下悸,頭眩,身潤動,振振欲擗地者,皆水病也,此證俱見矣。水氣入經絡,故搐搦振顫;水氣凌心,故動悸頭眩;時久又為藥誤,故陽氣衰微;神疲倦怠,得干支之陽以助之則發(fā),得干支之陰以劫之則重,是本體陽 微求助于天時之陽氣也。若補陽驅水尚可救治,為開真武湯加細辛一錢與服,竟日有起色,得獲痊愈?!抖m(xù)名醫(yī)類案》〔姚龍光’崇實堂醫(yī)案^第 1487 頁〕
2.發(fā)熱、汗出、眩暈、身潤動143
張某某,男,34歲,1963年11月17日診治。素體虛弱,外感風寒,服解表藥后高熱退,但午后潮熱不退,繼服辛涼解表之劑,則發(fā)熱漸高,持續(xù)不退,又投涼藥瀉下,則大汗不止,諸法救之無效,抬院診治。癥見:形體消瘦,精神萎靡,汗 出如雨,擔架衣被浸濕,低燒仍不退,筋脈拘急,眩暈不能站立,二便均無,四肢厥冷,脈沉細。此表陽不固,虛陽外越。治宜溫陽固表。處方:炮附片(先煎)、白芍、白術、茯苓各60,生姜30。大劑頻頻飲之,汗出稍止而神氣復,繼服上方7劑,汗止,發(fā)熱亦隨之而愈。(周連三,等.《中醫(yī)雜志》1978 12 17)
3.發(fā)熱、水腫、身潤動(狼瘡性腎炎)
患者,男,26歲。主訴間斷性發(fā)熱,關節(jié)痛5年,伴周身浮腫半年,加重7天,以“狼瘡性腎炎”收入院。住院半月后,發(fā)熱復作,體溫39度,時至初夏,雖發(fā)熱而喜衣被,周身浮腫,陣陣肌肉潤動,腹脹時痛,手足欠溫,神疲頭暈,口干不欲飲,大便溏,小便少,舌淡紅體胖質潤苔膩而罩黃,脈滑數(shù)沉取無力。血壓172/ 105,曾服清熱解毒藥如銀翹散,肌肉注射柴胡注射液、安痛定等,發(fā)熱不退。因思患者證候與《傷寒論》第82條與316條所述真武湯證頗類似,而其發(fā)熱特點則為第11條所述真寒假熱證,即“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此外,脈滑按之無力,此《瀕湖脈學》所謂“滑脈為陽元氣衰”之象;舌體胖、質潤、苔膩均為陽虛寒濕,其舌苔罩黃可斷為虛熱之象。病機為陽虛水泛而發(fā)熱,真武湯為的對之方。處方:炮附子15克,白術、白芍、茯苓各12克,生姜皮18克,竹葉6克。水煎分日3次溫服。服藥1劑,即汗出熱退,體溫漸趨正常,諸癥遂減。(呂志杰,等.《浙江中醫(yī)學院學報》 1998 1 9)
4.小兒高熱
秦某,女,1歲8個月。1周前感冒,高熱微咳,曾服阿司匹林,小兒克感敏沖劑,汗出熱減,繼而復熱。又服中藥辛涼解表劑1劑,初則似可,夜半熱勢驟起,體溫達40.5。家長惶恐,邀余診治?;純簹馍蝗A,氣息均勻,神倦納呆,四肢不溫,發(fā)熱日輕夜重,舌淡體胖苔中心至根部黑潤,素喜汗出,余無異常。余躊躇再三,勉為疏方:制附子、白芍各3,茯苓、白術各6,生姜2片。當晚服1煎后,體溫徘徊在38左右,次日中午服完,體溫正常且穩(wěn)定?!秱撏ㄡ尅返?34
5.誤治案吳孚先治趙太學,患水氣咳嗽而喘,誤作傷風,概投風藥,面目盡腫,喘逆愈甚。曰:風起則水涌,藥之誤也,以真武湯溫中鎮(zhèn)水,諸癥悉平。《續(xù)名醫(yī)類案卷十四喘》
二、雜病
(一)內科病
1.咳嗽 孟英治其令叔王丈,高年痰嗽,喘逆礙臥,肢冷顴紅,飲食不進。與真武湯而安。(《回春錄新詮》第95頁)
按:痰嗽之證,大致新病在脾肺,久病在腎。在上者為實,在下者多虛(后學按:在上者如何辨?在下者又如何辨?)。其虛非陽虛即陰虛,且多兼夾痰飲。此案王孟英用真武湯溫陽治水之劑,不外乎“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之大法。
2.滯下一叟,患滯下,色白不黏,不饑不渴,腹微痛而不脹。孟英切脈,遲微。進大劑真武湯加人參而愈。(《回春錄新詮》第264頁)
按:滯下為痢疾之古稱。其病因多為飲食不潔。初起以下利赤白,里急后重,腹中痛等邪實證為特點。此案“色白不黏”,不饑不渴,乃虛寒之證。況高年而脈象 遲微,必是陽微而氣弱。故用真武湯加人參,大補脾腎 之陽氣,治病求本,不治痢而痢自愈。
3.眩暈(高血壓?。?br>(1)馬某某,女,70歲,1964年4月17日初診。發(fā)現(xiàn)高血壓病已3年。頭暈,頭痛,耳鳴不聰,勞累則加重,形體日漸發(fā)胖,小便有時失禁,晚間尿頻,痰多,怕冷,手足偏涼,飲水則腹脹,飲食喜溫,不能吃生冷。血壓230/118。六脈沉細右甚,舌偏淡苔滑。屬陽虛水泛,治宜溫陽鎮(zhèn)水,健脾化痰。處方:川附片 6,茯苓9,生白術6,白芍6,生姜4.5,法半夏9,生龍牡各12。4月25日復診:頭暈減輕,睡眠好轉,血壓210/108,自覺癥狀明顯減輕?!镀演o周醫(yī)療經驗》176
原按:此為陽虛寒濕盛之高血壓病,年已70歲,尿頻,小便失禁,四肢欠溫,腎陽衰退,故用溫陽鎮(zhèn)水 的真武湯加味。痰多用半夏,雖與附子相反,病情需要,卻起相反而相成的作用。
按:《金匱》第10篇第10條之附子粳米湯,即附子與半夏并用。144
(2)患者黃某某,女性,49歲,干部。1990年3月15日就診?;颊哂懈哐獕翰∈罚獕撼掷m(xù)在(170 ~ 190)/(90 ~ 110)之間。屢用復方羅布麻片、利舍平、降壓靈、復方降壓片、硝苯地平等藥,但血壓未能降至正常。近半年來,病者感覺精神萎靡,頭目眩暈,全身疲憊,身形惡寒,比常人怕冷,經常下肢浮腫,小便短少,食欲減退,脈象沉細弱,舌體胖大苔白潤滑。綜上諸癥,病屬肺脾氣虛、腎陽不足,擬益氣補脾、溫陽利水為法。處方擬真武湯加味:制附片10紅參6茯苓20白術10白芍10生黃芪15牛膝10靈磁石158 (先煎),生姜3片。每日1劑,試投2劑。服上藥2劑后,病者精神明顯好轉,自謂全身有一種溫煦之感,食欲增進,小便量增,浮腫消退,血壓脈沉緩有力,舌苔薄白。服上藥有效,囑守方再進。又服藥5劑后,病者告謂,其病如失,身體輕爽,浮腫消盡,飲食正常。脈沉緩有力,舌苔正常,血壓150/80左右,遂囑停藥觀察。半年后隨訪,未服降壓 藥,血壓正常?!秱畬嵺`論》第101頁
按:治高血壓病,辨證準確,寒熱溫涼之方法均可用。筆者曾辨證以補陽還五湯為主方,重用黃芪為主藥,治療高血壓病取得療效。
4.水氣病
風心病、心力衰竭孫某,男,53歲。1991年5月25日初診?;颊哂酗L濕性心臟病史,近因外感風寒,病情加重。心動悸,胸憋喘促,咳吐泡沫狀白痰而量多,晝夜不能平臥,起則頭眩,四末厥冷,腹脹,小便短少,腰以下腫,按之凹陷不起,食少嘔惡,大便干結,視其口唇青紫,面色黧黑,舌白滑,脈結。西醫(yī)診為“風濕性心臟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V級”。劉老辨為心、脾,腎三臟陽虛陰盛而水寒不化之證。治當溫陽利水,方用真武湯加味。附子10茯苓30生姜10白術10白芍10紅人參6澤瀉20。服3劑后,小便增多,咳嗽銳減,心悸腿腫見輕。續(xù)用真武湯與苓桂術甘湯合方,溫補心、脾、腎三臟,扶陽利水。附子12茯苓30生姜10白芍10白術12桂枝6炙甘草10黨參15澤瀉15干姜6。服上方10余劑,小便自利,浮腫消退,心悸,胸悶等癥已除,夜能平臥,惟覺口渴。轉方用春澤湯:黨參15桂枝15茯苓30豬苓20澤瀉20白術10。鞏固療效。《劉渡舟臨證驗案精選》32頁原按:水為陰,其代謝依賴肺、脾、腎三臟的氣化功能,其中尤以腎氣為關鍵。若肺失宣降,不能通調水道;脾失健運,不能運化水濕;腎失開合,不能化氣行 水,則可致水濕內停而發(fā)為水氣病。而三臟之中,因“腎主水”“為胃之關”,關門不利,則聚水而成病。本案為脾腎陽衰陰盛,水氣不化,水寒之邪由下而上,從內致外,由表及里,或上或下,浩浩乎泛濫成災。若水氣上凌于心,則見心悸動,胸憋悶;水隨少陰經上射于肺,則咳嗽、痰多,不能平臥;水氣上攻于胃,則嘔吐食少;水飲上犯清竅,則頭目眩暈;膀胱氣化不利,則小便不暢。治療之法:一要溫補腎陽,二須利其水邪。真武湯功專扶陽消陰,驅寒鎮(zhèn)水……本方對肺源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續(xù)發(fā)心力衰竭的肢體浮腫、心悸、腹脹,都有可靠的療效。
(2)慢性腎功能衰竭沈某某,男,40歲, 工人。全身浮腫約6年?;颊哂?952年受涼后發(fā)現(xiàn)全身浮腫,曾到某醫(yī)院檢查,診斷為“腎炎”,住院治療半個月腫消而出院。后又復發(fā),住某醫(yī)院治療約1年半無效而轉他院。診斷為“慢性腎炎”,經多方治療無效,遂來我院診治。全身浮腫,自覺頭暈,惡心,嘔吐,不思飲食,腹脹滿,腰膝酸重,小便色黃量少,大便正常,顏面蒼黃,精神頹靡,聲音嘶濁,脈象沉細而弦,全身凹陷性水腫,下肢尤甚。血壓200/100?;灆z查:非蛋白氮242%;酣紅試驗26.5%;尿蛋白(++++),紅細胞3~6個,管型2~3個/HP。審其脈癥,證系腎陽衰微,寒水不行,上凌于心而成……證屬石水。治宜益火之源,以消陰翳法挽救之…方用真武湯。僅服藥10余天,非蛋白氮即降到93.3%;水腫近于消失。繼續(xù)服用,并間服金匱腎氣湯。出院時癥狀完全消失,非蛋白氮為47.5%;尿蛋白(+),紅細胞3 ~5個,管型0~1個/HP;酚紅試驗45%。
(3)浮腫康某某,男性,患四肢浮腫,易冷,下肢尤甚,小便少,小腹作脹,脈沉微。投予真武湯:茯苓12白術12炒白芍9炮附子9生姜9。4劑后,小便見多,再續(xù)予數(shù)劑,浮腫見消,惟夜間下利,改用實脾飲以止瀉,兼防浮腫再現(xiàn)。(《岳美中醫(yī)案》第64頁)
原按:真武湯為回陽去水之重劑,是少陰經方之主方……適應癥:一般生機不足,代謝功能低下,“水氣”停滯下腹部,目眩心悸,手足易冷,下瀉水樣便等。曾用此方治慢性腎炎晚期之尿毒癥,癥見頭暈心悸,肉潤動、嘔逆、小便不利(頭暈心悸是水氣上凌;肉潤動是水襲肌膚;嘔逆是胃受水毒之干擾;小便不利是膀胱尿潴留而不下,都合乎少陰病有水氣之征)投以真武湯能使小便通利,使一系列癥狀減輕。145
5.喘證、咳嗽王某某,女,61歲,患者有慢性咳喘病史,逢寒病作,時值秋末冬初,其病發(fā)作,喘急抬肩,動則喘息更甚,伴有咳嗽,吐痰色白,稀痰量多,形瘦神憊,時而汗出,觀其面有微絳,舌苔薄白,脈沉弱無力。投二陳、青龍皆不收效,后服白果定喘湯,似只能緩解,不能根除,停藥病仍作,百醫(yī)不效。余診之曰:此乃腎中真陽不足,水寒射肺也。痰生于飲,治痰必驅其飲。處方:真武湯重用茯苓60加干姜60細辛2.4。服1劑知,2劑病大減??却哑?,吐白痰仍多,納食不佳。用前方加五味子6白術9,3劑而痊愈。(夏洪生.《哈爾濱中醫(yī)》1965,2 : 53)
6.哮喘、便秘劉某某之父,年過六旬。1924年9月,病已月余,六脈沉遲無力,舌苔白膩,喜熱飲,咳嗽哮喘而多痰。腹脹且痛,不思食,大便秘結20日不更衣,小便赤而長,夜難入寐,精神極弱。查前所服方藥,均以清熱消食降氣為主,且以硝、黃峻劑通下之,仍不能便,其勢較危。此系脾腎陽虛,中土失運,痰濕水飲阻逆于肺,清肅不降,致痰喘咳嗽,傳導失司,無力輸送。加之陽虛則氣不化津,無以滋潤腸道,致成氣虛寒凝之便秘不通,此太陰、陽明經氣不相傳也。宜扶陽溫化主之,擬真武湯加味。處方:附片100茯苓30白術20杭芍10干姜30北細辛6五味子5。1劑見效,2劑后喘咳約去十之六七,3劑照原方去杭芍,服后痰喘咳嗽若失,略進飲食。轉方以四逆湯加茯苓、上肉桂、砂仁、黃芪。處方:附片100干姜50茯苓50砂仁10上肉桂10(研末,泡水兌入)黃芪60。上方服1劑后, 是晚便意迫肛,解出干結黑色糞便半痰盂許,腹中頓覺舒緩。然因年老氣虛,解便時用力過盛,旋即昏暈不省人事。急診之,氣短欲絕,脈沉遲無力,但見白苔已民退,唇舌巳轉紅潤,此乃氣虛下陷之故。當即以煎好之湯藥喂服。俄頃,人事已省,脈轉有神。原方連服3劑,食增神健,咳喘不作,二便通達。(《吳佩衡醫(yī)案》第65頁)
按:此案重用附子,應先煎,以解其毒性。
1.消渴病(糖尿?。┩跄常行?,36歲。 曾因口渴多飲,在某醫(yī)院查空腹血糖 尿糖〈十十十〉,診斷為“糖尿病”??诜鞣N 降糖藥,并求中醫(yī)治療,病情時好時壞,1983年 10月求余診治,患者面色咣白,精神不振,頭暈 目眩,口渴欲飲,飲而不解,夜間尤甚,尿頻, 腰膝冷痛,陽痿,氣短懶言,脈沉細無力,舌苔 白膩質淡。查空腹血糖尿糖〈十十 十)。此屬氣虛腎虧之證,治宜益氣溫陽,方用 真武湯:附子208,干姜208,茯苓508,白芍 508,白術308。守方服10劑,諸癥漸消,空腹 血糖尿糖正常,脈沉緩,舌淡苔白, 囑其服用金匱腎氣丸2個月以鞏固療效?!病懂敶?名醫(yī)臨證精華‘消渴專輯》(秦景武驗案,劉立昌、桑淑 賢整理〉第10頁〕
8^全身震顫(神經官能癥1 張某某,女,
47歲。1976年4月28日初診?;颊哂诋a后40天 始覺兩臂震顫,以后逐漸加重,發(fā)展至全身不自 主震顫,巳2個半月,陣發(fā)性加劇,影響睡眠及 進食。曾多次就醫(yī),各方求治不驗,曾在某醫(yī)學 院附屬醫(yī)院檢查,神經系統(tǒng)無異常,診斷為“神 經官能癥”,服西藥不效,也服過中藥補氣養(yǎng)血、 柔肝舒筋、疏肝理氣、平肝潛陽等劑,亦不見效 果。病人就診時不能穩(wěn)坐片刻,并伴有舌顫,言 語不利,憋氣,以長息為快,食欲差,苫質尖略 紅左側有瘀斑苔白,兩手脈俱沉滑弱。治宜溫陽 鎮(zhèn)水。方用真武湯加味:茯苓308,白術248,制 附子白茍15@,生姜12@,桂枝9;;,半夏 128,生龍牡各308,炙甘草68。水煎服,2劑。 4月30日復診:自述服第1劑藥后,于3日下午 6時許,顫動基本停止,腹內鳴響。當晚又進第 2劑,顫動停止,夜來睡眠明顯好轉。惟有時自 覺頭有陣陣轟鳴。上方白芍改用308,加鉤藤 128、磁石308。再服3劑,以鞏固療效?!础秱?解惑論》第06頁)
按:本案識證關鍵是抓主癥,即身哨動;辨病機, 即陽虛。處方得當,立見功效。
1失眠張某某,男,35歲,木丁。1968 年8月27日初診?;际? ~7年?,F(xiàn)在每天至 多能人睡2小時,甚則徹夜不眠。自覺迷糊,頭 暈心悸,胃納不好,尿時黃,腰困,記憶力減 弱,肌肉跳動,舌質紅苔淡黃稍膩,脈右虛弦、 左沉細緩。辨證:腎陽衰微,水氣凌心。治以溫 陽利水。方用真武湯:茯苓、白術、白芍、附 子、生姜。上方服2劑,即能睡7〜8小時。(蔣 天佑.《山西醫(yī)藥雜志》1976,3 : 20
按:本案舍舌從脈,憑脈辨證,治病求本,方藥得 當,故患者安然人睡。
10.舌紅無苔主陽虛案一老婦,76歲,右 半身麻木,膝以下冷,腳腫不能穿鞋,渴不思 飲,漱水即唾。睡醒一覺,舌干不能轉動,心悸 頭眩,難再入睡,脈遲細舌干紅無苔。予大劑人 參真武湯,3劑后腫退,寐安,舌上生出薄白苔, 津液滿口,又予大劑補陽還五湯加附子308,白 芥子108,全蟲38,蜈蟻2條。6劑后麻木亦愈。 1《李可老中醫(yī)急危重癥疑難病經驗專輯》第61頁)
原按:本案例涉及到中醫(yī)舌診中令人困擾的一則難 題,即關于無苔舌的主病。凡舌面無苔而干,或中心剝 蝕如地圖,或舌紅如柿,可見裂紋,各家皆主陰虛。但 臨床所見,不少氣虛、陽虛甚至亡陽危證中,也出現(xiàn)這
146 ^
上部傷寒論研究大成
樣的舌象,本案即是一則典型病例。我一生所遇此類舌 證抵牾的病例,不下200例,全數(shù)按主證以相應的方藥
而愈。
按:中醫(yī)學對臨床上四診不符時,有“舍脈從癥, 舍癥從脈”之說。筆者曾撰寫“四診合參,舍舌從脈從 癥論”??d于《河北中醫(yī)學院學報》1995年第2期。 四診從舍,即由表及里、去偽存真、治病求本的分析 過程。
(二)婦人病、小兒病及頭面五官病
1.不孕、帶下孫某,27歲,初診:1985
年3月7日。婚后5年未孕,白帶清稀量多,西 醫(yī)診為宮頸炎、子宮發(fā)育不良、卵巢功能低下所 致之不孕癥。其基礎體溫單相?,F(xiàn)癥:神疲,下 瞼暗黑,全身肌肉不時跳動,心悸氣短,大便溏 軟不成形,下肢沉重,經前略有凹陷性水腫,月 經經期稍延后,月經量少色淡而稀,脈濡細,舌 淡形大有齒痕苔白厚。腹診:全腹膨滿,按之軟 弱缺乏彈力,躋上腹部主動脈的搏動應手。證屬 少陰陽虛水泛。投大劑真武湯:附片308〈先煎半 小時廣白芍128,茯苓308,白術158,生姜5片。 10劑,并囑其每日用艾條自灸躋上動悸處(水分 穴)15分鐘。灸、藥后,白帶減少,其他諸癥亦 減輕。再以原方投服50劑,至6月初,測基礎體 溫,出現(xiàn)排卵體溫;7月底,已知妊娠。因左少腹 有輕微壓痛,時有下肢浮腫,又給予當歸芍藥散, 間斷性服藥2個月。1986年3月果然臨盆,產1 男嬰。(婁紹昆.六經辨證治療不孕癥‘中華中醫(yī)藥學會 第十四屆仲景學說學術研討會,2006 : 435^
原按:患者一派少陰真火虛衰、腎陽不振、水氣四 泛之證,故白帶清稀而多、肢冷肌悸、心悸便溏。據 “月經周期前半月為陰,后半月為陽”(趙松泉語)的理 論,可把基礎體溫低水平單相診為陽氣不振的潛證。據 脈癥投真武湯,重用附、術,并加自灸水分穴,得致天 明日麗陰霾盡化而大奏功。筆者認為腹證不僅是選方的 依據,其所在部位亦是針灸治療的重要位置。在治療此 案的過程中深深地體會到患者的主要脈癥與《傷寒論》 中的少陰病的“心下悸,頭眩,身目胞動”,及“腹痛, 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 真武湯主之”環(huán)環(huán)相扣,依證投方,而獲功效。
按:不孕,古人稱為“無子”。不孕的病因,可概 括為兩類:一是,先天性生理缺陷;二是,后天之病變。 后天因素,可歸納為四個方面,即腎虛、血虛、痰濕、 肝郁等。這諸多因素,都可以引起沖任不調、不能攝精 受孕。上述治例,以腎陽虛為本,水濕為標,故以真武 湯治之而受孕。
急驚風(肺結核)楊某某,男,1歲 半。于1974年2月28日發(fā)現(xiàn)結核〖II型〗,住院 2個月,煩熱不退,體溫常在38 ~401之間。詎 料突于夜間驚風抽搐,斜視天吊,連接2天反復 發(fā)作數(shù)次,無可奈何。家長自動攜兒出院,信心 喪失,坐以待斃。一日我路過其家,順便邀診。 診見患兒正氣虛弱,面色青晦,手足蠕動,神疲 呆滯,舌質淡苔白,兩手指紋色淡青,已透關射 甲。似屬純陰無陽之危象,宜真武湯合參附,以 回陽救脫。處方:附片128,茯苓58,白芍38, 白術58,生姜58,紅參58。服上方1劑,平穩(wěn)。 附片加量,進2劑,癥狀大有轉機,抽風已止, 體溫正常,神色轉佳,目珠靈活。再進2劑,逐 漸有神,思飲食,能言語,有笑容。惟病久瘦 弱,繼以參苓白術散方脾肺兼顧。半年后X光胸 透復查已痊愈……迄今5歲半,身體健康。(來春 茂.《云南中醫(yī)學院學報》19~79,1 : 43^
3^頭痛夜發(fā)曾治一司機李某某,男,32 歲?;碱^痛病,每在夜晚發(fā)作,疼痛劇烈,必以 拳擊頭部始能緩解,或服用止痛片。問起病原 因,他說:夏天開車,因天氣炎熱,常在休息時 痛飲冰鎮(zhèn)汽水或啤酒,每日無間,至秋即覺頭 痛。問除頭痛外,尚有何不適?答:兩目視物常 有黑花撩亂。望其面色黧黑,舌質淡嫩苔水滑, 脈沉弦而緩。此陽虛水泛、濁陰上竄、清陽被蒙 則眩,陰陽相爭故頭痛。以真武湯加味:附子 128,生姜128,茯苓188,白術98,白芍98,桂 枝知,炙甘草知。服6劑,頭痛大減。繼服苓桂 術甘湯4劑,鞏固療效而痊愈?!础秱撏ㄋ字v 話》第70頁)
4^上午目赤(慢性結膜炎】 米某某,男, 14歲,學生。1976年6月就診。發(fā)病半年多, 每曰清晨開始,兩目紅赤,目珠發(fā)困,視物模 糊。中午后,眼睛紅赤全退,視物亦清,逐日如 此,不稍變化。經眼科檢查為“慢性結膜炎”。 用藥無效,延請中醫(yī),用過多種法則,亦未有 驗,遂休學求醫(yī)。診脈略沉,舌淡苔白,無他癥 狀可據。自訴以前每服一種藥時,均出現(xiàn)胃納不 佳,心下脹滿,頭目暈眩。查閱以前服過之藥, 諸如瀉白(散〗、龍膽瀉肝(湯〗、荊防、桑菊、 冬地、玄參之類。因思上午為陽氣用事之時,病 發(fā)于此時,非陽盛即陽虛,根據現(xiàn)在脈象及過去 用藥,投以真武湯加細辛,以辛溫回陽。2劑后, 忽然痊愈。至今4年,隨訪未發(fā)。(王與賢.《浙江中醫(yī)雜志》1980,4 : 181〉
【臨證指要】真武湯為溫陽利水之主方,臨 床用途很廣,熱病與雜病,凡具備陽虛水泛的舌 脈特點〖舌淡嫩而胖、舌苔白滑或灰黑,脈沉細微或浮 大無根I皆可以本方治之。尤其是慢性心腎功能 衰竭之病,本方更為適宜。
【實驗研究】真武湯對“腎陽虛”模型溫 陽利水的機制得到證實;對陽虛水泛患者的血液 流變學、脂質代謝及血糖均有改善作用;能改善 心力衰竭(增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心功能,促進血液循 環(huán),改善心衰之腎臟的泌尿功能〉及腎功能;對延緩 衰老有一定作用〔能增加老年小鼠耐疲勞及抗缺氧能 力腎虛經閉者,實驗證明真武湯加味有調節(jié)內 分泌、建立月經周期及溫煦卵巢功能等作用。
曹穎甫《傷寒金匱發(fā)微》:太陽與少陰為表里。太陽為寒水之經。外主皮毛。內統(tǒng)上中二焦。(西醫(yī)謂之淋巴管。為水液所出。)少陰為寒水之藏。膀胱為寒水之府。屬下焦。(西醫(yī)謂之尿管、又名淋巴系統(tǒng)、為水道所自出。發(fā)汗不解。則少陰腎氣為浮陽所吸。水氣凌心。故心下悸。水在心下。故陽不歸根而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上實下虛。故痿弱不支。諺所謂頭重腳輕也。此為表汗太過少陰上逆之證。故非用炮附子一枚。溫其腎氣。使三焦水液。化蒸氣外出皮毛。上及頭目。不足以收散亡之陽。非利水之伏苓白術。不足以遏心下之水。非芍藥生姜。疏營之瘀而發(fā)其汗液。不足以殺其水氣。此太陽篇用真武湯之義也。少陰病情。與此相反。所以同一方治者。詳少陰篇中。
陳慎吾《傷寒論講義》:【征引】
成無己:心下悸,頭眩,身潤動,振振欲擗地者,汗出亡陽也。里虛為悸,上虛為眩,經虛為身潤振振搖。與真武湯溫經復陽。
喻昌:大青龍湯中垂戒云“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內潤”正與本條互發(fā)。
《醫(yī)宗金鑒》:此示人以救逆之法也。振振欲擗地者,聳動不已,陽虛氣力不能支也。
【講義】太陽病,表病也,理宜汗解,惟虛人得之,應異治法,此麻黃附子細辛湯等之所由設也(后學按:妙?。=癜闯H酥畏ㄋ列邪l(fā)汗,汗出后表證雖解,其病不愈,仍見發(fā)熱者,汗后亡陽,虛陽浮散于外也。心下悸者,乃胃脘之上膻中陽氣不充,筑筑然跳動也。頭眩者,陽微不能上升也。振振與67條“發(fā)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同。欲擗地者,欲作仆地也,陽虛力不支欲,倒地也。本證總見汗后真陽外亡,周身經脈無自主定力,方用真武湯,非為行水導濕,乃補虛復陽也。
【附注】汗出不解,注家多謂表不解。參閱28條,彼為表不解,用桂枝去芍藥加苓術湯。本條用真武湯,并無解表之藥,則為表巳解,其理自明。蓋本條已無頭項強痛之表證也。
本方與苓桂術甘湯證頗相似,而有陰陽虛實之異。本方可為誤汗后之壞病,故以下禁汗各條于此發(fā)端。
【方劑】
真武湯方
茯苓三兩,芍藥三兩,白術三兩,生姜三兩(切),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一兩,干姜一兩。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藥,加干姜二兩。若嘔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為半斤。白術二兩,《外臺》作三兩。
按:加減法為后世所增,凡論中加減法皆屬之。又,本方宋本栽于334條之后,為講解便利移錄于此,故治驗多非本條證。
【治驗】
《傷寒緒論》:不得眠者皆陽盛,切禁溫劑,惟汗、吐、下后,虛煩脈浮弱者, 因津液內竭則當從權,本方溫之。
《醫(yī)史櫻寧生傳》:一婦暑月身冷,自汗口干,煩躁,欲臥泥水中。診其脈浮數(shù)而虛,此陰盛格陽,得之于飲食生冷,坐臥風露者,與本方冷服三服而愈。
按:此證最易誤認。(后學按:朱朝之何九云陽虛虛熱上浮,險誤用白虎清之,此證易誤認,確切之言。)
《易簡方》:本方非僅用之于陰證傷寒,凡虛勞人憎寒壯熱,咳嗽下利,皆宜服之,因易名為固陽湯。
南涯:治一人三十許,胸中煩悶,吐下黑血,脈沉微,腹?jié)M小便難,手足浮腫,沉重不仁,大便日二三行,默默不欲飲食,食即停滯胸間,入腹則氣急。腹?jié)M殊甚,其狀如世俗所謂黃胖病者,與本方百患悉治。又,一婦腹痛,硬滿攣急,時發(fā)熱,小便不利,手足微腫,微咳目眩,與本方兼當歸芍藥散愈。(后學按:合當歸芍散用之,常法矣。)
《漢方便覽》:一男子患下疳后左半身不遂,手足顫掉,兼發(fā)癇,自少腹至心下讀滿,心悸而拘攣,與本方兼三黃丸。
尾臺:治痿蹵病腹拘攣,腳冷不仁,小便不利或不禁。又,腰疼腹痛,惡寒、下利夜尤甚者,此稱疝利,宜本方。又,久利見浮腫,或咳或嘔者良。
淺田:治一人微熱,脈沉微,肢微冷,精神恍惚,但欲寐,與本方加人參愈。 每遇此證,不論熱之有無,本方每奏效。又,一老婦七十許,春夏頭眩不止,甚 則嘔逆欲絕,脈沉微,足微腫,與本方愈。
【習題】本條各證是何病因?本條仍有表證否?
姜春華《傷寒論識》:通治痿痹不仁,小便不利,腰痛腹痛,下利夜甚,久痢浮腫,產后下痢,惡寒咳喘等證。
李翰卿《傷寒講義集要》:[太陽病發(fā)汗汗出不解]這是大汗出而陽欲亡也,包括誤汗和過汗兩方面。
[其人仍發(fā)熱]是原來的表熱不盡。
[心下悸]是胃之上部跳動也,這是陽氣虛水氣凌心的證候。
[頭眩]頭暈眼黑也,這是陽氣虛水邪上冒的證候。
[身潤動振振欲擗地]身潤動,是身體顫動也。振振,形容顫動的樣子。欲擗地,是陽氣虛,身體不能支持欲倒地也。
[真武湯]是回陽鎮(zhèn)水之方。
【按語】本方之主證是小便不利和脈沉微,不然的話,如何會知道是陽虛水邪為病呢?曾治一熱性病,發(fā)汗后,熱不退,但小便不多,口不渴,推其腹部有水聲,舌苔滑潤,脈象沉微,足冷,用本方治之而愈。
又:曾見一熱性病,發(fā)熱巳退,神昏不語,不欲近衣被,赤身臥床上,四肢厥冷,小便不利,舌潤脈微,也用本方治之而愈。此二證都沒有心悸頭眩和身潤動的顯著證狀,可見只抓住陽虛兼有水邪之證,即會取效。
倪海廈《人紀》:這條辨講的是病人本身就是素虛,醫(yī)生不知道,桂枝湯一下去發(fā)汗了, 沒有好,造成病人發(fā)熱,心下悸,頭眩,身潤動,發(fā)汗的藥吃到胃里面去的時候,所有發(fā)出來的力量,從腸胃臟腑都會動,動的時候,腎臟三焦的水全部往外走去發(fā)汗,這是很好正常人的體格,但是如果病人素虛的,里面寒濕很盛的人,汗一發(fā)掉以后,病證沒有解,成為寒濕兼有發(fā)熱,這發(fā)熱不是傷風感冒的熱,是虛熱,發(fā)汗就是刺激免疫系統(tǒng)讓它發(fā)出來,所以一發(fā)汗的時候,臟腑的能源通通跑到外面了,里面是空的,但還有一部份的水在底下,沒有完全發(fā)掉,這時候會心下悸,水要往上走,就是寒在里面,發(fā)汗后胃陽功能沒有了,水沒有辦法化掉,水就動悸在這邊;頭眩,為什么會昏眩?因為水在中膈,就像苓桂朮甘湯證一樣昏眩;振振欲擗地者,就是頭重腳輕的現(xiàn)象,為什么?人身上有陰有陽,陽虛就是比正常的陽少很多的時候,陽本身性很輕,陰比較重,陰陽混在一起才能停在中膈下膈,一發(fā)汗,陰陽分開來,陽就往上沖,沖上去的陽,中醫(yī)就叫作浮陽,頭會很重,陽氣在上面下不來了,這種癥狀大多是少陰證,少陰講的是腎,腎虛的人就可以看到,平常如果不注意到腎虛,或不知道,一發(fā)汗就有這現(xiàn)象:萬一吃了發(fā)表的藥,吃完以后病人有頭重腳輕的感覺,又心下悸,常?;杌璩脸恋?這是真武湯證。為什么身潤動?本來身體虛就是津液不足的現(xiàn)象,筋和肌肉是靠津液來滋養(yǎng)的,津液不夠就會潤動跳動。
真武湯方:
茯苓三兩,芍藥三兩,生姜三兩,白朮二兩炙,附子一枚炮;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白朮和附子和桂枝湯的關系,桂枝湯喝下去,能夠壯脾陽,加上白朮能夠健脾去濕,附子能夠收陽,能夠壯陽同時收它的浮陽,陽浮在表面上,要收它的浮陽靠附子,讓陽歸根,所以在四逆湯的時候用附子,會用到四逆湯的時候,是很危急的,人都冰冷掉了,快絕了,身體的動能快沒了,附子一下去,能把它全收回來,附子就是這功能,所以腦中風、頭部、腦出血的時候,常常用到這藥;因為白朮這藥能夠收斂,讓血跑回血管里面,附子一下去能把血降下來;有的時候,白朮附子單兩味在用,這是發(fā)膿瘍,如果膿瘡生在皮膚表面上,把膿擠掉就好了;膿瘡如果生在很里面,在淋巴結的下方很深的地方,如果不去掉,它可能會擴散或爛上來,這時候的湯劑,看它那個位置上,都會加白朮附子在里面,這兩味能把很深的膿發(fā)到表面上來,所以過去治療癌癥,初期硬塊,加白朮附子在里面,因為附子的力量很強,一吃我們的體能就會變得很強,把不干凈的往皮膚表面上推,怕里面化膿發(fā)炎,所以利用白朮把濕去掉,露出來的只是一個頭而已,不會擴散,傷口黏黏稠稠的會化膿,所以要加去濕的藥,因此癌癥的時候,常常用到白朮附子。
真武湯為什么用白芍?因為身潤動的時候,肌肉組織四肢上面的血的力量已經不夠了,循環(huán)力量不夠了,沒有辦法完全滋潤四肢肌肉,用白芍把血流回心臟,所以靠白芍把全身的血脈打通,【本草】里面寫白芍能通血痹,何謂通血痹?就是血液循環(huán)不好,靠白芍把它加強,所以婦人的腹痛、月經痛都是用白芍,所以當歸芍藥散在經方里面很有名;子宮瘀血,西醫(yī)叫子宮內膜異位,其實是血塊在里面而已,芍藥能通血痹,就是血瘀積到的地方。芍藥能夠破瘀;救逆的時候用芍藥甘草附子湯,靠附子發(fā)散的力量,讓芍藥把它往回收來,為什么加生姜?因為有心下悸,中間有水飲在里面,加生姜茯苓讓它散開來,然后利小便出來。真武湯是鎮(zhèn)水用的,為什么叫真武?是個神明的名字,玄武就是真武,是鎮(zhèn)水的名稱。真武平常用在老人利尿,年齡大的人晚上小便次數(shù)多,給西醫(yī)檢查說攝護腺肥大。所以老人夜尿多,腎臟功能不足的時候,可以用此湯方。
茯苓用的比白朮多,所以真武湯是利尿劑,加重茯苓的量,茯苓要比白朮多,才能把水排出去,平常茯苓白朮等量在用的。附子用炮附子,炮附子可以溫陽化水,用來把水的溫度增加,然后用芍藥生姜來補虛,如此就能利尿。這里因為要排水,所以不用甘草。治療水腫病的時候,盡量不用甘草。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所謂「發(fā)汗則動經,身振振而搖」是也,治療中焦胸膈間的水飲。
此表里上下俱虛之候,故與「真武湯」以復其陽,以行其水也。這是上下表里通通虛掉了,所以真武湯證在人很虛弱的,年紀大的人可以看到。
仲師心法,陽虛者必先救陽。故以「附子」回陽,則振振欲擗地者可已;以「茯苓」化水,則心下悸、頭??梢?;以「白朮」助吸收水飲,協(xié)同「茯苓」化水氣,協(xié)同「附子」以溫中達四肢,以「芍藥」、「生姜」溫通血痹,則身潤可已。
腦中風瘀血的時候,常常桂枝用三,芍藥用到六,因為血離開了血脈,加重芍藥的量讓血馬上回到心臟;所謂附子能收陽,就是附子能把血管的破洞愈合得很快。
【傷寒緒論】曰:凡不得眠者,皆為陽盛,切忌溫藥,惟汗吐下后,虛煩、脈浮弱者,因津液內竭,則當從權,用「真武湯」溫之。平常不得眠都不用熱藥,用寒涼的藥,有的人是津液虛掉了,才可以用真武湯。
【易簡方】曰:真武湯不惟陰證「傷寒」為當服,若虛勞之人,憎寒壯熱,咳嗽下利,皆宜服之。
如果露營的時候,晚上吹山風,又喝冷的,一下子劇冷,出來就是真武湯證,體能好的不會得到真武湯證,體虛的人早上起來,頭很重,就是得到真武湯證,這時候陽虛掉了,真武湯本身很熱,所以開真武湯吃。大部份的年輕人得到真武湯證,都是行房事太多,行完房事之后冷浴,又喝冷的,又吹冷氣,第二天就變成真武湯證,桂枝湯都來不及,馬上變成少陰證,平??吹降亩嗍抢夏耆?男女都可以用。
體質素為中濕之人,常自汗出,常暈眩,此時用苓桂朮甘湯無法利水出去的,這時候也要用真武湯;肌肉常潤動也是用真武湯。遇到暈眩的人,如果只是中膈有水,用苓桂朮甘湯;遇到寒寒濕的人,就是用真武湯。怎么知道病人有寒濕,脈比較細小而遲,口不渴、沒胃口,因為濕傷于下,所以腳冷而無力,而且膝蓋骨可能會痛;我們由黃帝外經的骨陰論可知,膝蓋骨、囪骨、耳后完骨都屬于陰氣所生,所以當濕傷于下的時候,下方的陰骨也就是膝蓋骨會被傷到。
聶氏傷寒學:【詞解】振振欲擗地:站立不穩(wěn),搖搖欲倒的樣子。
【提要】太陽病過汗而致陽虛水泛的證治。
【闡論】太陽病本當發(fā)汗,若誤發(fā)虛人之汗,或汗不得法,汗雖出,但病不解。此非表邪不解,而是汗后內傷少陰陽氣,病情已變,疾病未解。少陰陽虛而不固藏,虛陽外越,所以其人仍發(fā)熱。腎主水,賴陽氣以蒸化,今陽虛而不制水,水寒上凌于心,故心下悸;頭為諸陽之會,水邪上犯,故頭目作眩;周身陽氣不足,經脈失于充養(yǎng),加之水氣浸漬,故身體肌肉跳動,而振振欲擗地。病屬陽虛水泛,故宜用真武湯溫陽化水。
本證的三個主要癥狀是“心下悸”、“頭?!?、“身潤動,振振欲擗地”。筆者體會,在腎陽虛時,尤以后兩個癥狀為明顯(后學按:臨床家之言。)。此證所見之脈沉細且弱,苔白滑潤。如曾遇一例阿狄森氏病(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患者,成年,男性。證見形體逐漸消瘦,畏寒喜暖,頭暈目眩,體弱乏力不能支持身體,自覺身上肌肉跳動,行走時有欲撲倒之勢,因而須持杖行動;時有心悸,惡心腹脹,不欲飲食,大便稀溏,小溲清白,面色黧黑無華,舌有齒痕,苔白滑潤,脈沉細且弱?;颊叩呐R床表現(xiàn),與本條之所述癥狀很是合拍,見腎陽虛弱之證,顯出腎陽虛衰之色,示腎虛陽微之脈,故應投大劑溫陽補火之品,依真武湯為主治之。服藥后自覺癥狀減輕,近期效果較好。189
本證表現(xiàn),據有的注家之見,當有小便不利一癥。若結合316條認識,此說可參考。對于腎陽虛者,小便常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xiàn),一是陽虛不能溫化,而見小便不利(尿少);一是陽虛不能固攝,而小便頻數(shù)。此種情況正如316條所論,真武湯證見小便不利,而或然證中又提出有小便利者,這就是腎陽虛而致小便失常的不同表現(xiàn),均應用真武湯治療,說明本方有雙向調節(jié)之功,既治尿少癥,亦治多尿癥。臨證之時,當結合四診所得而進行辨證,切不可執(zhí)一面而概論之。
本條所論之心下悸,與桂枝甘草湯證亦有不同。真武湯證是誤汗傷腎陽,陽虛水泛,心下悸、頭眩、身潤動;桂枝甘草湯證是誤汗傷心陽,陽虛心無所主,則其 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
82條與316條均為真武湯證(后學按:316、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可互相參照。82條是太陽病過汗損傷少陰之 陽而成,316條是少陰病邪氣深入,腎陽衰弱所致,發(fā)病過程雖異而病機則同,皆屬陽虛水泛,故均主真武湯。二者對比互明,太陽、少陰,一為水腑,一為水臟,為表里關系,故其病理上可互相影響。
冉雪峰《冉注傷寒論》:柯韻柏曰:太陽陽微,不能衛(wèi)外而為固。少陰陰虛,不能藏精而起亟。頭眩身潤,因心下悸所致,振振欲擗地,形容身潤動之狀。凡水從火發(fā),若腎火歸原,水氣自然下降,熱因之亦解。此條用真武者,全在降火利水,重在發(fā)熱而心下悸,并不在頭眩身潤故也。如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亦重在悸,不重在厥。但彼本于太陽寒水內侵,故用桂枝,此則少陰水邪泛溢,故用附子。仲景此方,為少陰治水而設,附會三綱之說者,謂為誤服青龍而設,不知服大青龍而厥逆,筋惕肉潤,是胃陽外亡,輕則甘草干姜湯,重則建中理中輩,無暇治腎,即欲治腎,尚有附子湯之大溫補,而乃用真武耶。
金鑒曰:此申前大青龍條,示人以救逆之法。前條言誤汗,此條言過汗,互文以明義。二證均屬亡陽,故均當以真武湯主之。扶陽抑陰以救其逆也。大汗出熱仍不解者,陽亡于外也,心下悸,筑筑然動,陽虛不能內守也。頭眩者,頭暈眼黑,陽微,氣不能升也,身潤動者,蠕蠕然動,陰虛液涸,失養(yǎng)于經也。振,聳動也。振振欲擗地者,聳動不已,不能興起,欲墮于地,陽虛,氣力不能支也。
錢天來曰:汗出不解,仍發(fā)熱者,非仍前表邪發(fā)熱,乃汗后亡陽,虛陽浮散于外也。心下悸者,非心悸也,蓋心之下,胃脘之上,鳩尾之間,氣海之中,靈樞謂膻中為氣之誨也。誤汗亡陽,則膻中之陽氣不充,所以筑筑然跳動也。振振欲擗地,前注不解,而方氏引毛詩注云。擗,拊心也,喻氏謂無可置身,欲辟地而避處其內,并非也。愚謂振振欲擗地者,即所謂發(fā)汗則身動,身為振振搖之意。言頭眩而身體萌動,振振然不能自持而欲仆地,因衛(wèi)分之真陽,喪亡于外,周身經脈,總無定主也。方用真武湯者,非行水導濕,乃補其虛而復其陽也。195
丹波元簡曰:方氏以來,立太陽三綱之說,以諸變證,原其來路,分隸于桂麻青龍三等。然仲景之意,蓋不若是其幾也。且姑舉一證言之,如太陽中篇真武湯證,或自桂枝證,汗之知水流離,或自桂枝證,誤用麻黃,或自麻黃證,誤用青龍,諸般過汗,皆能變此,有一定乎?知方氏諸輩,專持偏見,以繩搏圣法,其害殆不為淺,學者宜勿被眩惑焉。
冉雪峰曰;此條承上五苓梔子兩欄而言。五苓是化水,梔子是化熱?;撸琢袩┛逝c水處置。化熱者,反結虛悸鎮(zhèn)水治療,殊耐尋味。本條文義,澈然明白。各注差別,致令本在可解之例,竟成不可解之條。問宗明義,明標太陽病,太陽病當發(fā)汗,發(fā)汗目的,在汗出病解。乃汗出病不解,其顯著是仍發(fā)熱,發(fā)熱即不解的一種現(xiàn)實征象。原文祇曰汗出,未曰汗出過多;亦未曰汗出不徹。各注不曰汗不遍身,即曰汗出流漓,實為節(jié)外生枝。原文祇曰其人仍發(fā)熱,未曰復熱、再熱、更熱、反熱。仍熱云者,身熱不退,仍是與前熱型一樣。各注謂非前表證發(fā)熱,乃虛陽浮越發(fā)熱,似此置仍字于何地。至謂是引起下文不可汗備樣。試問此條與下文各條,有何關系?為何要他引起,均是臆度強派。査本條所以不解理 由,全憑實在的證象為準。曰心下悸,明其不是心下煩熱,而是心下驚悸。曰頭眩,明其不是頭腦疼痛,而是頭腦暈眩。曰身潤動,明其不是身體重痛,而是身體虛恍。又申言曰振振欲擗地,將一個氣浮經動,胱胱不自主的景象,完全繪出。此可與前六十七苓桂朮甘條互證。彼僅起則頭眩,此不起亦頭眩,彼僅身振振搖,此則振振歟擗地。彼輕此重,彼僅在中,此兼在下。蓋已激惹到太陽最深的根際,故適用鎮(zhèn)管水的真武湯。傷寒通義,論列方治,必將方錄后。此條不錄,附注方在少陰篇,見丹波氏元板仿宋。是摒之太陽外,煞是特例,學者當猛下一參,領其旨趣。(后學按:冉師之解,示人讀書之法。)
成友仁《傷寒論闡釋》:【注釋】
振振:《醫(yī)宗金鑒》:“振,聳動也?!?br>擗地:擗音辟與璧通,倒也。擗地也有解作:是以手拍地,人跌倒時常常手先支地,故叫擗地。
【譯解】太陽病患者經過發(fā)汗后,汗出而熱不解,更增加了心下悸動,頭暈眼黑,肌肉潤動,身體抖動不能自持,站立不穩(wěn)而欲倒地等證,這是陽氣大虛而水飲停蓄之征,可急用真武湯主治之。
【參考】山田正珍氏云:“此以汗出多而亡陽故也。雖有發(fā)熱,非表不解之發(fā)熱,乃虛火炎上之發(fā)熱,后世所謂真寒假熱者也。心下悸者,胃陽虛而水飲停蓄也;頭眩者,頭中之陽虛也,靈樞衛(wèi)氣篇所謂上虛則眩是也;身潤欲仆者,經中之陽虛也,苓桂術甘湯條所謂發(fā)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是也。此表里上下俱虛之候,故與真武湯,以復其陽,以行其水也”(《傷寒論集成》卷三)。
【實例】
①孫兆治太乙宮道士周德真,患傷寒,發(fā)汗出多,驚悸目眩,身戰(zhàn)掉欲倒地,眾醫(yī)有欲發(fā)汗者,有作風治者,有用冷藥解者,病皆不除。召孫至,曰太陽經病,得汗早,欲解不解者,因陽經欲解,復作汗,腎氣不足汗不來,所以心悸目眩 身轉,遂作真武湯服之,三服,微汗自出,遂愈《《醫(yī)部全錄》七卷
②一人,七月內病發(fā)熱,或令服小柴胡湯,必二十六劑乃安,如其言服之,未盡二劑,則升發(fā)太過,多汗亡陽,惡寒甚,肉潤筋惕,乃請診視,脈細欲無,即以真武湯進七八服稍有緒,更服附子七八枚乃愈。《名醫(yī)類案》卷一(后學按:素以為小柴胡為平和之劑,不知小柴胡竟可令升發(fā)如此。)
③一人病惡寒發(fā)熱,頭體微痛,苦嘔下泄,五日矣。其親亦知醫(yī),以小柴胡湯治之不解,招滑診視,脈弦而遲,曰是在陰,當溫之,為制真武湯,其親爭之,強以人參竹葉湯進,進則泄甚,脈且陷弱,始亟以前劑服之,連進四五劑乃效?!睹t(yī)類案》卷一
劉紹武《傷寒論闡釋》:闡釋:和桂枝湯一樣,三陰病的熱是真陽外越,這條是少陰的熱,為啥用發(fā)汗藥解決不了熱呢?因為用發(fā)汗藥所解決的熱是熱邪,而這里不是熱邪,是真陽外越,所以解決不了,越用發(fā)汗藥病越加重,大汗亡陽,易造成死亡。這些熱應當收斂回來,用芍藥收斂,附子來扶三陰的陽氣,兩方面如有—方面占優(yōu)勢的話,另一方面就要出現(xiàn)排它性,在這里找不到真武湯證,是通過發(fā)汗而出現(xiàn)的癥狀,真正的真武湯證是第316條的那4個證,“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真武湯無發(fā)熱,產生了發(fā)熱,就是病情加重了,是陰盛格陽了(心下悸必有之證),水浸入胃必下利,第316條短了一個癥狀,從第356條來看短了一個“心下悸”癥狀,說明第82條的心下悸癥狀不是發(fā)汗后加上的,而是原來的癥狀,原證也有頭眩,從第62條可以看出——發(fā)汗藥可增強“振振欲擗地者”這個癥狀,其它全是原有癥狀,所以真武瀝證一共有8個癥狀:(1)小便不利;(2)自下利:(3)發(fā)熱;(4)心下悸;(5)頭眩:(6)四肢沉重疼痛;(7)腹痛;(8)身潤動(全身跳動,筋惕肉潤是局部跳動)。
李培生《傷寒論講義》:【注釋】身潤動:身體筋肉跳動。振振欲擗地:形容身體顫抖,站立不穩(wěn),搖搖欲墜的樣子。
【提要】太陽病過汗而致陽虛水泛的證治。
【分析】太陽表病,本當發(fā)汗,若誤發(fā)虛人之汗,或汗不得法,可內傷少陰陽氣,產生變證而致病不解。陽氣內虛,虛陽處越,所以其人仍發(fā)熱。腎主水,賴陽氣以蒸化,因陽虛不能化氣行水,水氣泛濫,上逆凌心故心下悸;上犯清陽,故頭目昏眩?!端貑柹鷼馔ㄌ煺摗吩脐枤庹?,精則養(yǎng)神,柔則養(yǎng)筋。今陽氣虛不能溫煦筋脈肌肉,反受水氣之浸漬,故身體筋肉跳動,全身顫抖,有欲倒之勢。病屬陽虛水泛,故宜用真武湯溫陽化水。
病因病機:太陽誤汗,以致閑虛水泛。
證候:仍發(fā)熱——虛陽外越。心下悸——水氣上逆凌心。頭?!畾馍厦汕尻?。身潤動,振振欲擗地——陽虛不能溫養(yǎng)筋脈肌肉,加之水氣浸漬。
治法:溫陽化氣行水。
方藥:真武湯。
本條為太陽病發(fā)汗傷及腎陽而成,而脾虛水停證誤用汗法,使陽氣進一步損傷,亦可累及少陰而成本證。如67條“傷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一段,即脾虛水停證,而“發(fā)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則與本證基本一致,宜前后互參。又因兩證都屬陽虛水停,其病機同中有異,茲列表鑒別于下。
病機:同:陽虛水停。異:脾陽虛,水停心下——苓桂術甘湯;腎陽虛,水氣泛濫——真武湯。
主證: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苓桂術甘湯;心下悸,頭眩,身潤動,振振欲擗地,脈沉緊或沉弦——真武湯證。
治法:同——溫陽行水。異:重在健脾行水——苓桂術甘湯;重在溫腎利水——真武湯。
方藥:同——茯苓、白術。異:桂枝、甘草——苓桂術甘湯;附子、白芍、生姜——真武湯。
聯(lián)系:脾虛水停證進一步發(fā)展(或經發(fā)汗誤治后)可演變?yōu)槟I陽虛水停證。
【選注】丹波元堅:此證虛陽外越,故發(fā)熱;陽虛飲動,故心下悸;飲阻淸陽,故頭眩;經脈衰弱,為飲被動,故身潤動,振振欲擗地。其用此方者,以扶陽利水也。此身潤動,與大青龍變肉潤殆巨量矣?!秱撌隽x述兼變諸證》“
【治法】溫陽化氣行水。
【方藥】真武湯方
茯苓、白芍、生姜各三兩,白術二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方義】附子辛溫大熱,壯腎陽而化水氣;白術苦溫燥濕,健牌制水;生姜宣散,佐附子之助陽,是予化氣行水中有散水之意;茯苓淡滲,佐白術健脾,是于制水中有利水之用:芍藥酸苦微寒,即可斂陰和營,又可制附子剛燥之性,共為溫陽化氣利水之劑。
①張XX,男,34歲。63年8月17日就診。索體虛弱,外感風寒,服解表藥后髙熱退,但午后潮熱不退。繼服辛涼解表之劑,然發(fā)熱漸高持續(xù)不退,又投涼藥瀉下則大汗不止,諸法救之無效,抬來我院診治。證見:形體消瘦,形體萎靡,汗出如雨,擔架衣被浸濕,低熱仍不退,筋脈拘攣,眩暈不能站立,二便均無,四肢厥冷,脈沉細。此表陽不固,虛陽外越:治宜溫陽固表。炮附片(先煎)、白芍、白術、茯苓、生姜各30克,大劑頻飲之,汗出稍止而神氣復,繼服上方七劑,發(fā)熱亦隨之而愈。 (周連三)87
②李X,女,42歲,職工。78年11月28日就診。素體陽虛,77年10月感冒,服荊防敗毒散一劑,竟臥床不起,乃住院治療月余,自覺心悸,頭暈,煩躁,耳鳴,飲食不思、下肢沉重、舉步欲倒。檢査原因不明,轉院到昆明,住X醫(yī)脘40余天,沒有明顯好轉。檢査意見:(1)耳源性眩暈癥。(2)神經官能癥?;丶液笕耘P床,服維生素,輸能量合劑等調治。證見:汗出如洗,不得安眠,余癥如前,舌淡苔白,脈細弱。擬真武場合參附、芪附二方,以增強溫陽固表,補中益氣之功。處方:黑附片30克茯苓12克白芍10克白術12克生姜10克黃芪30克潞黨參30克。共服八劑,諸癥悉退,一如常人,已上班工作。(來春茂醫(yī)案)
【按】黑附片30克,須久煎。
【自學指導】
1.此段討論虛寒證,包括心陽虛證、陽虛兼水氣證、脾虛證、腎陽虛證。此段與前段聯(lián)系來看,當知太陽病因某種原因,既有變化為實熱證者,亦有變?yōu)樘摵C者,每隨人體陰陽偏盛偏衰、治療當否等因素而定。
2.心陽虛證,以桂枝甘草湯證為代表。其證多因太陽病汗不如法,或發(fā)汗太過,損傷心陽而成。證候為心下悸,欲得按,或可見到胸悶、短氣、乏力、舌淡苔白等,主以桂枝甘草湯者,在于溫通心陽,則心悸可愈。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證,成于火逆誤下之后,病機與桂枝甘草湯證大體相同,惟心陽受損較重,而心神浮越,故以桂枝甘草溫通心陽,龍骨牡蠣潛鎮(zhèn)安神。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湯證,亦成于表病誤火,致心陽外亡,而見驚狂,臥起不安之象,可見心陽虛損而心神浮越更重,故以本方溫通心陽,重鎮(zhèn)安神。學習以上三證,當知性質基本相同而有輕重之別。還須說明的是,驚狂一癥,雖以熱實為多,而本證卻屬心陽外亡。桂枝加桂湯證亦稱奔豚證,乃心陽虛損,下焦陰寒之氣乘機上逆所致,治療除用灸法外,主用桂枝加桂湯,以溫通心陽,而平沖降逆。本證雖曰心陽虛,而重在奔豚氣上逆,故與以上三證又有不同。
3.陽虛兼水氣證,顧名思義,是陽虛與水氣并存。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證,為汗后心陽虛損,火不下蟄,而腎水無以蒸化,故有向上僭越之勢,以臍下筑筑然跳動不安為主。此證似乎奔豚,而實非奔豚,以無奔豚之典型證候故也。從病機來說,桂枝加桂湯證為心陽不足,下焦陰寒之氣上逆,而本證則為心陽虛,下焦水氣上逆,故彼用桂枝加桂湯以泄奔豚氣,此以苓桂甘棗湯而利下焦之水,學者所當辨也。苓桂術甘湯證,乃誤治后脾陽失運,水停于內,病證重點在于中焦。中焦之水飲上逆,故現(xiàn)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等癥,治以本方,在于溫陽健脾,利水化飲。本證見于67條,該條有倒裝文法,并宜分兩段讀,尤為重要,宜參閱前文。桂枝去桂如茯苓白術湯證,為汗下后脾虛水停,而太陽表證未解,故以本方解表而兼健脾利水。對于本條,歷來爭論不休,本教材加以客觀引述,并主張以成無己之說為佳,學者審之。
4.脾虛證,有脾氣虛而挾滯、脾虛氣血不足、脾陽虛而兼表證之別。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證,乃汗后脾氣虛,致運化無力,又兼氣滯之象。病證以腹脹、時有所減、按之不痛,舌苔白,脈緩為特征,治以消補兼施(以消為主)令脾健而氣行,則腹脹自消。小建中湯證,是脾虛而氣血生化之源不旺,因而氣血不足是其結果,脾虛是其根由;傷寒二三日, 心中悸而煩,即證候之要領。掌握這一辨證精神,則小建中湯健脾之劑,亦為補氣血之方,自可不言而喻。桂枝人參湯證,以太陽病未除而反復誤下為原因;以脾虛而表證未罷為病機之真諦。于是表里不解,協(xié)熱下利(里寒協(xié)表證發(fā)熱),心下痞硬,則為必見證候。治法雖是溫中解表,而以溫中為主,解表次之,又當細心體會。
5.腎陽虛證,乃太陽內傳少陰證候,以其二經為表里,稍有不慎,則其轉化每在反掌之間,而病人安危懸殊頗大,最要小心。干姜附子湯證,由汗下失序,傷及腎陽而成。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脈沉微,是其典型證候;不嘔不渴,無表證,是其辨證要點。因本證陽氣外亡,發(fā)展迅速,故用干姜附子湯急救回陽。茯苓四逆湯證,亦以煩躁為主癥,然無晝夜之分。以方測證,還可能出現(xiàn)惡寒、肢厥、下利、脈微等。就病機而論,為陰陽兩虛,或兼水飲而成。真武湯證,在太陽篇見于汗不如法而傷及腎陽,致成陽虛水泛證,如發(fā)熱(虛陽外越)心下悸、頭眩、身潤動、振振欲擗地等。治宜溫陽化氣行水,主以真武湯。
【復習思考題】心陽虛證中有哪些不同的證型,各自的證候、病機、治法、方藥如何?陽虛兼水氣證中有哪些不同的證型,各自的證候、病機、治法、方藥如何?67條應如何讀法?苓桂術甘湯證與苓桂甘棗湯證有何區(qū)別?脾虛證中有哪些不同的證型,各自的證候、病機、治法、方藥如何?表里同病下利有哪些證候類型?它們的證候、病機,治法、方藥如何?干姜附子湯證與茯苓四逆湯證有何區(qū)別?
張橫柳《傷寒論解讀與臨床運用》:本條為陽虛水泛證的證治。
此條系太陽病發(fā)汗不當致陽虛水泛的一種變證。“汗出不解”是指病未愈,不是指表邪未解。表邪已解而仍發(fā)熱,且與“心悸,頭眩,身潤動,振振欲擗地者”俱見,可知此種發(fā)熱是虛陽外越之熱。心悸是心陽受傷,水氣凌心。水阻清陽,則頭目昏眩。腎陽受傷,精神失養(yǎng),加之水寒浸漬于身,故身潤動,振振欲擗地。方用真武湯,溫壯心腎之陽,以收斂外越之虛陽,本條與第316條互參,應有小便不利、四肢腫痛、下利、頭面浮腫等證。本方證的臨床運用見第316條原文。
此條列于梔子豉湯之后,麻黃湯方禁之前,其用意深也。脾胃為后天之本,中陽旺乃可續(xù)先天之陽。汗為心之液,發(fā)汗得當即存津,充分體現(xiàn)仲景立法、遣藥,處處以顧胃存津為本。
承淡安《傷寒論科學化新注》:本條為表熱未解,引起陽虛水動之治法。
解曰:「太陽病」,為之發(fā)汗,但汗出而熱未解,其人仍發(fā)熱,反因發(fā)汗而虛其陽氣,引動其水飲停於心下而為心下悸,水毒上逆刺激大腦神經而為頭眩。肌肉中亦因陽氣虛,水氣不化,刺激神經發(fā)生反射而為潤動,甚且振顫不已,不能坐立而欲仆地之象,如此者,以「真武湯」溫經化水以治之。
動者,肌肉跳動也。凡水氣流動於肌肉中,在其部不能通過時,即刺激神經發(fā)生
跳動。振振欲擗地者,即七十二條「身為振振搖」之劇者,亦陽虛畏寒之狀也。喻嘉言曰:「『振振欲擗地』五字,形容亡陽之狀如繪?!股w汗出過多,衛(wèi)氣解散,其人似乎全無外廓,無可置身,思欲擗地以處其內也。大熱亡陰者,欲坐井中,避熱就冷也。汗多亡陽者,欲擗地中,避虛就實也。試觀嬰兒汗出過多,神虛畏怯,常合面偎入母懷,豈非振振欲擗地之一驗乎。
山田氏曰:「此條所言『太陽病』,以『麻黃』、『青龍』等大發(fā)其汗時,其人充實者,當出汗,可復常。若其人虛弱者,汗出而表證罷,病仍不解,發(fā)熱,心下悸,頭眩,身謂動,而欲仆地,此以汗出多而陽亡故也。此雖發(fā)熱,然非表不解之發(fā)熱,乃虛火炎上之發(fā)熱,後世所謂真寒假熱者是也。心下悸為胃陽虛而水飲有停蓄所致。頭眩為頭中之陽虛,《靈樞.衛(wèi)氣篇》所謂『上虛則?!皇且?。身潤而欲仆者,經中之陽虛。『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條所謂『發(fā)汗則動經,身振振而搖』是也。此表裏上下俱虛之候備,故與『真武湯』以復其陽,以行其水也?!贡緱l雖有仍發(fā)熱,而陽虛水動之癥甚亟,仲師心法,陽虛者必先救陽,故以「附子」回陽,則振振欲擗地者可已。以「茯苓」化水,則心下悸、頭眩可已。以「白朮」助吸收水飲,協(xié)同「茯苓」化水氣,協(xié)同「附子」以溫中達四肢。以「芍藥」、「生薑」溫通血痹,則身潤可已。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微細,或浮大而虛;舌當?shù)Π?,或灰黑而潤?br>本條之針法:神闕×、關元×。
二穴多灸,壯心陽,化水氣,溫通水管。
真武湯方:
茯苓三兩, 芍藥三兩, 生薑三兩, 白朮二兩, 附子一枚(炮)。
右五味,以水八升,煎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本方之主證:為心下悸,頭眩,身潤動,振振欲擗地,小便不利,或嘔,或下利拘急腹痛。
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心下悸,身潤動,振振欲擗地,小便不利,或嘔,或下利若拘痛者。」
《方機》本方之主治曰:「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下利,或咳,或嘔?!褂衷唬骸感南录?,頭眩,身潤動,振振欲擗地者。」又曰:「舌上乾燥,黑胎生,口中有津液,身熱,頭眩,手足振振,或下利者。」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痿躄病』,腹拘攣,腳冷不仁,小便不利,或小便不禁,皆治之?!褂衷唬骸秆?,腹痛,惡寒,下利日數(shù)行,夜間尤甚者,是名疝痢,宜此方。又久痢而浮腫,或咳或嘔者,亦宜用之?!褂衷唬骸府a後下利,腸鳴腹痛,小便不利,支體酸攣,或麻痹而有水氣,惡寒發(fā)熱,咳嗽不止,漸成癆狀者,尤為難治,宜此方?!?br>《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所以謂內有水氣為目的,與其他附劑異,因水飲而心下悸,身潤動,振振欲擗地,或覺麻痹不仁,手足引痛,或水腫,小便不利,其腫虛濡而無力,或腹以下有腫,臂肩胸背羸瘦,其脈微細或浮虛,心下大痞悶,飲食不甘,或四肢沉重疼痛,下利者,用之皆有效。」
《傷寒緒論》曰:「凡不得眠者,皆為陽盛,切忌溫劑,惟汗吐下後,虛煩,脈浮弱者,因津液內竭,則當從權,用『真武湯』溫之。」
《易簡方》曰:「『真武湯』不惟陰證『傷寒』為當服,若虛勞之人,憎寒壯熱,咳嗽下痢,皆宜服之。」
《醫(yī)史》攖寧生傳曰:「宋可與妾,暑月身冷,自汗,口乾,煩燥,欲臥泥水中。伯仁診其脈,浮而數(shù),沉之豁然虛散。曰:『此為陰盛格陽』得之飲食生冷,臥坐風露』。煎『真武湯』冷飲之,一進汗止,再進煩燥去,三進平復如初?!?br>邢錫波《傷寒論臨床實驗錄》:【提要】本條論述真武湯證之成因和證治。
【闡述】太陽病,以麻黃青龍輩大發(fā)其汗,如患者體質素健,自然汗出而解。若陽氣素弱,汗出過多,表證退,而病仍不解,身現(xiàn)發(fā)熱、心悸、頭眩、身潤動而欲撲地之癥狀,此乃汗出過多,而有亡陽之象。此時患者身雖發(fā)熱,非由于表證不解,乃因過汗陽虛,“真陽不斂”,格陽于外所致。格陽于外的發(fā)熱,古人每謂為真陽不斂,亦稱真寒假熱。心下悸、頭眩、身潤動、振振欲擗地皆胸陽衰微之體現(xiàn)。心下悸乃心陽虛,水邪停潴。患者當大汗之后,津液過分損傷,心陽極度耗散,往往產生胸陽虛脫,心悸頭眩等證。故陳修園說津液不足,則胸為之不滿,而頭為之傾,目為之眩。”若心陽衰弱過甚,常引起虛脫的險證,故身潤動頭眩,而欲擗地。身潤動欲擗地,是頭失陽氣煦濡,而搖搖欲脫之象,這種身潤目眩的發(fā)生,即《內經》所說的“上虛則眩”的嚴重階段,以陽虛為主要原因。陽虛則陰盛,陽虛是指胸陽和心陽而言,胸陽虛則影響脾陽,脾主燥濕,脾虛則水不運化,每至停潴心下,乘上虛而沖逆,故現(xiàn)心悸而頭眩,按人身之陽氣是互為調劑,互相贊育的,心陽虛能影響腎陽,腎陽虛亦能影響心陽,真武湯乃扶心腎之陽,健脾利水之劑,故為心賢陽虛脾弱,蓄水之方。
【方藥】真武湯方:
茯苓三兩(10克)芍藥三兩切(10克)生姜三兩切〈10克)白術二兩(6克)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3克)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闡述】本方為陽氣衰弱,水飲停蓄之劑。故以茯苓、白術健脾利水以行飲。白術、茯苓雖都有行飲作用,惟茯苓之行水,在于利尿;白術之行水,在于燥濕。白術與茯苓同用,其健脾之力,相輔相成。水之所以停蓄,在于陽氣衰微,故用附子以扶心腎之陽。陽之所以衰微,又在于汗出過度,芍藥酸寒能斂汗,兼能養(yǎng)陰,以過汗之后,陽氣固已消亡,而陰液亦必損傷。生姜能扶脾行水,又能協(xié)附子以回陽,故真武湯,為溫中鎮(zhèn)水,回陽消翳之方。
【臨床體會】傷寒初起有太陽證的,固當以疏表之劑,宣邪外出。然在發(fā)表之前,必察其人本氣陰陽無虧方可大膽徑用發(fā)汗,或解肌之劑。若陽氣素虛,平日惡寒喜熱,經常服食辛溫補益之品,大便溏滑,四肢冷厥,此類體質屬于陰勝。如患傷寒,須用發(fā)汗之劑,宜于疏表藥中,加干姜、附子、黃芪、白術之類,以補氣固陽,庶免汗多亡陽,虛陽外越之弊。真武湯證多由于脾腎之陽素虛,而過用發(fā)汗之劑所造成。
【病例】黎氏,女,年36歲。因飲食不節(jié),過食生冷,消化不良,脾胃蓄濕,凝寒積冷,正氣衰弱,又當風乘涼,感受風寒,致惡寒發(fā)熱,頭目眩痛,口渴咽干,清涎涌溢,前醫(yī)曾用疏風清熱之劑,汗出后,而熱不減。將近兩周,精神困頓,食欲不思,心悸脘滿,精神煩躁,有時汗出淋漓,身體陣發(fā)潤動,脈象兩手浮數(shù)無力,舌質胖嫩而苔白滑。脈證合參,知為真陽欲脫,真寒假熱之危證。前因過食生冷瓜果,蓄濕積寒,水不運化,進而又發(fā)汗以傷其陽。不但脾陽不支,而心腎之陽亦有振振欲脫之勢。若不急與真武湯,以扶陽鎮(zhèn)水,則頃刻大汗淋漓,陽氣虛脫,挽救無及矣。急以真武湯與之。
【處方】桂枝尖6克杭白芍12克云茯苓24克炒白術10克烏附子10克鮮生姜6克淸半夏10克甘草3克
服藥后,身熱退,煩躁寧,而汗已漸斂,連進兩劑,食欲漸展,脘滿消失,精神爽健,后以補氣和胃育陰之劑,調治而愈。考真武湯之主要癥狀,為汗出而熱不解,心下悸,而頭眩,身潤動,振振欲擗地,傷寒的一般癥狀,發(fā)熱惡寒,汗出后而身熱漸退。今汗出后不但身仍發(fā)熱,而又發(fā)現(xiàn)頭眩,心下悸之證候,是汗出亡陽,虛陽外越之象。頭眩一證虛實具有。實證之頭眩,汗出則證減。而此證初不頭眩,汗出后而始出現(xiàn)心悸頭眩,其為陽虛無疑。更兼身潤動是陽虛不能自持之特征。心煩是陽氣欲脫之先兆。在陽虛之證當汗出不止時,須時時注意其煩躁。不然一陣大汗則陽氣虛脫矣。故本方以扶陽固表為主,而以健脾行水輔之。尤其茯苓一味在健脾行水之中,尤能安神,止煩故重用之,以收捷效?,F(xiàn)時各地治慢性腎炎,多采用此方,然在腎陽虛水腫不消者用之,往往有效。而對腎功能之恢復,尚無明顯效果。
王占璽《傷寒論臨床研究》:本條是心脾腎陽傷,水氣上泛?!疤柌“l(fā)汗”,吃過發(fā)汗藥?!昂钩霾唤狻笔峭庑拔慈??!捌淙巳园l(fā)熱,心下悸,頭眩”,此發(fā)汗傷陽,心陽傷,故水氣上泛而頭眩。發(fā)汗傷其經脈而“身潤動,振振欲擗地者”。其治法:助陽培土制水。制水法有二:其一培土制水,脾陽健則水消;其二腎水上凌者,助腎陽消水。心陽傷則宜助心陽。此處心脾腎三陽并助,而偏于補腎。
本方的主要功能助腎陽消水。附子助腎陽。生姜辛溫入心經散寒水之氣,同時助心陽。白朮甘溫健脾陽利水。茯苓消水養(yǎng)心脾。芍藥斂陰和陽以養(yǎng)經脈。諸藥共湊“溫陽利水”之功。
本條眞武湯證應與以下三個方證加以鑒別。
(1)與苓桂術甘證:67條“傷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fā)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苓桂術甘湯主之”與本條比程度有別,真武湯證重,苓桂朮甘湯證輕。
二者皆傷陽氣,水氣上凌。69條吐下后又發(fā)汗,外邪已消;82條汗出不解,還有外邪,其人仍發(fā)熱,正虛邪實,內邪有水,因病人汗出已傷陽損正,不可再解表,故眞武湯證偏重。
(2)與附子湯證:眞武湯又名姜苓朮芍附,治療內有水外有表之邪。附子湯又名參苓朮芍附,以治陽虛為主的“少陰證”,參考304、305條。
(3)與桂枝甘草湯證:眞武證誤汗傷腎陽,水氣上逆,桂枝甘草湯證是誤汗傷心陽,心氣內動。以致發(fā)生“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等癥狀。
余于臨床之標,對真武湯的基本方證是掌握其有“心下悸、頭眩身潤動、振振欲擗地”三癥狀中,以后二個癥狀為重點。若患者兼有舌苔白膩,脈象沉弱或細弱者,更為相宜。且常與苓桂朮甘湯合用加減,參考本書67條病歷舉例,治療伴有發(fā)作頭眩,振振欲擗地等癥狀的低血壓、美尼耳氏綜合病怔、神經官能癥、慢性胃炎併前頭暈痛等均有效驗。且因本方有“溫陽化水”之功,也常用于慢性腎炎浮腫、心臟瓣膜病心衰浮腫腹水、肝硬變腹水及某些原因不甚明瞭的浮腫病,凡俱有腎陽虛衰或脾腎陽虛或心脾腎三臟陽氣虛衰型者,均可加減使用。
例一,美尼耳氏綜合病征
患者劉,男性,42歲,工人,1966年9月22日初診。134
自今年6月初發(fā)現(xiàn)頭暈,且呈發(fā)作性加劇,暈甚則突然不能活動,伴以耳鳴惡心、脊背發(fā)冷、手足發(fā)涼,20余日來逐日增劇。既往有多年胃病史。査其舌苔,白膩,脈象沉小微弦,血壓110/80毫米汞柱,心肺無明顯改變,腹部平軟,肝脾不能觸及,心窩部有振水音,眼球水平位振顫(+)。綜觀上證,乃脾腎陽虛水濕上泛,擬溫陽利水法,用眞武湯加味:珠云苓12克赤芍12克干姜12克白術15克制附片10克生龍骨24克生牡蠣24克每日煎服1劑,服用6劑后,頭暈手冷消失,除下肢稍涼之外,其他癥狀均消失。仍用前方將附子加至12克,又服6劑而諸癥狀消失痊愈,唯舌苔仍白膩,又與香砂養(yǎng)胃丸轉治其胃為其善后。
例二,頑固性眩暈:
患者郭XX,78歲,男性,1956年8月29日初診。
三年來經常頭暈,甚則如帶帽伏,且可跌倒于地,伴以頭痛、乏力、心里發(fā)煩、食欲不振,雖經多年治療未效,從外地來京就醫(yī)。既往無其他病史。舌苔白而稍膩,舌質正常。脈象稍弦。血壓120/80毫米汞柱。心肺及腹部均無陽性體征。此水邪上犯致暈,用眞武湯加味:茯苓12克赤芍15克干姜6克白朮6克附子6克生龍骨18克生牡蠣18克桂枝6克甘草6克。水煎分二次服。服用3劑后頭暈消失,但稍有咳嗽,食欲不振,舌苔膩象減輕,用前方加炙杷葉6克五味子6克。又服3劑而愈。
姜建國《傷寒論釋難》:73、真武湯證的“仍發(fā)熱”是虛陽外脫嗎?
82條云:“太陽病,發(fā)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fā)熱,心下悸,頭眩,身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太陽病發(fā)汗,當汗出熱退。本證汗后不解,其人仍發(fā)熱,則說明汗不得法。多是大汗淋漓,一則致表邪不解,故發(fā)熱仍在;二則致汗傷腎陽,形成壞病。腎主水液,腎陽虛損,氣化失職,致腎水泛濫。水氣上凌心位,則心下悸;水氣上干淸陽,則頭眩;水氣浸漬肌肉,則身潤動。至于振振欲擗地,乃頭眩站立不穩(wěn)所致。
對于“仍發(fā)熱”的機理,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是汗傷腎陽,陰寒內盛,格陽于外所致。這種觀點有些欠妥。因為一者果真為虛陽外浮的發(fā)熱,按仲師治法,則宜通脈四逆湯加蔥白,非真武湯之炮附子所能治;二者“發(fā)熱”前有一“仍”字,意在說明與發(fā)汗之前的發(fā)熱是同一病機,而發(fā)汗前的發(fā)熱是太陽表熱;三者,即屬表熱未罷,為何不解表呢?因為仲師治則表兼里虛者當先救里后解表。何況真武湯中尚有生姜,雖為散水而設,亦有解表之功。
74、67條之“身為振振搖”與82條之“振振欲擗地”是相同的嗎?
67條苓桂術甘湯證的“身為振振搖”,屬中虛水停又誤行發(fā)汗,更虛其陽氣,水氣浸漬,經脈失于溫養(yǎng),發(fā)生身體振顫搖動不能自持的變證。有的注家將這兩個水氣證的“振振”聯(lián)系在一起,認為此與《金匱痰飲咳嗽病篇》“其人振振身潤劇,必有伏飲”的見癥基本相同,同時也認為與第82條“太陽病發(fā)汗,汗出不解……頭眩身潤動,振振欲擗地”的涵義及病機大體一致。此陽虛飲發(fā)之候,當如何治療?歷代注家各有認識。有據“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仍主張用苓桂術甘湯原方治療者。有認為再行誤汗傷陽之后,病情已加重一籌,主張改用溫陽化水的真武湯治療者。還有一種觀點,如李克紹先生在《傷寒解惑論》中說“論中明明說“發(fā)汗則動經”,才導致了‘身為振振搖’,可知其所以身為振振搖,是由于本不應發(fā)汗,卻強發(fā)其汗,耗傷了周身經絡的氣血津液,使筋脈失于濡養(yǎng),不能自主而造成的。而82條的振振欲擗地,則是由于頭眩,使身體失去平衡,欲找尋外物支持,所以才兩手伸出,形成振振欲擗地的樣子。二者在病理上和外觀表現(xiàn)上都基本不同。傷動經氣的‘身為振振搖’,并不關系頭暈,不管頭暈與否,靜養(yǎng)幾天,經氣恢復,至少‘振振搖’是會好的。而82條的‘欲擗地’,主要是頭眩所致,治不好頭眩,‘欲擗地’就不會自愈。而頭眩是陽虛水泛所致, 所以只有用真武湯扶陽鎮(zhèn)水,一切癥狀,才都會消失。像這樣的筋脈無主和平衡失調,也是稍有臨床經驗的人,就可以作出正確診斷和適當治療的。”李克紹先生從臨床的角度分析二者的區(qū)別,頗能令人信服。(后學按:讀百家,長見識。)
陳亦人《傷寒論譯釋》:???nbsp; 玉函經,發(fā)汗汗出不解作發(fā)其汗而不解。潤字下有而字。脈經、千金方真武作玄武。
詞解 振振欲擗地:身體振顫,站立不穩(wěn),欲撲倒于地。
語譯 太陽病已經用過發(fā)汗方法,但汗出以后病仍未解,病人仍然發(fā)熱,卻出現(xiàn)心下悸動,頭目眩暈,全身筋肉跳動,振顫得站立不住而要跌倒在地的情況,這時,可用真武湯主治。
提要 腎陽虛而水氣內動的證治。
淺釋 太陽病本來應當用發(fā)汗的方法以解表邪,但是如果汗不如法,或發(fā)汗太過,也可發(fā)生其他變證。本條是因過汗損傷腎陽而致的陽虛水氣內動證。腎陽虛不能制水,于是水氣動而泛濫,上逆凌心則心下悸,上犯清陽則頭眩,外侵經脈則筋肉跳動,周身振顫不能自持而欲仆倒于地。傳統(tǒng)注釋大都側重于陽虛而經脈失
煦,似稍欠全面。關于其人仍發(fā)熱,也大多主張已不是原來的表證發(fā)熱,而是陽亡于外虛陽浮越的發(fā)熱。當然也有這種可能,提示醫(yī)者不得將陽浮發(fā)熱誤作表證未解。然而果真是亡陽發(fā)熱,照理應屬于陰盛格陽證,急需用通脈四逆等姜附劑以招納亡陽,恐非真武所能勝任。就整個病情來看,太陽表證,因發(fā)汗太過損傷正氣而表仍未解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本條陽虛水動變主的同時表仍未解,并不違背臨床實際,那么,遵照表里證同具,里虛者先治其里的治則,治以真武湯是完全正確的。
本證的振振欲擗地,與67條的發(fā)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的機轉基本一致(后學按:李師克紹、姜師建國有另解。),都是陽虛水氣所致,不過程度輕重不同而已,輕微的治以運脾化飲的苓桂術甘湯,嚴重的必須用溫腎散水的真武湯。
選注 成無己:發(fā)汗不解,仍發(fā)熱,邪氣未解也。心下悸,頭眩,身潤動,振振欲擗地者,汗出亡陽也。里虛為悸,上虛為眩,經虛為身潤,振振搖,與真武湯主之,溫經復陽。
尤在涇:發(fā)汗過多,不能解太陽之邪,而反動少陰之氣,于是身仍發(fā)熱,而悸眩潤動等證作矣。少陰之氣,水氣也,心屬火而水乘之,故悸,頭為陽而陰加之,故眩,經脈綱維一身,以行血氣,故水入之,則振振潤動也。擗猶據也,眩動之極,心體不安,思欲據地以自固也。此與陽虛外亡有別,陽虛者,但須四逆以復陽,此兼水飲,故必真武以鎮(zhèn)水。
徐靈胎:若發(fā)汗太過,動其營血,大汗雖出而衛(wèi)邪反內伏,所以病仍不解,觀前桂枝湯條下服法,可推而知也。其人仍發(fā)熱,表邪仍在。心下悸,下焦腎水因心液不足,隨陽而上犯。頭眩身潤動,振振欲擗地者,陽氣泄則虛浮無依著。真武湯主之,此方鎮(zhèn)伏腎水,挽回陽氣。506
錢天來:汗出不解,仍發(fā)熱者,非仍前表邪發(fā)熱,乃汗后亡陽,虛陽浮散于外也。若仍因表邪發(fā)熱,焉有全不顧表而竟用真武湯之理乎?觀長沙立治,義自明矣。此所謂心下悸者,非心悸也,蓋心之下,胃脘之上,鳩尾之間,氣海之中,靈樞謂膻中為氣之海也,誤汗亡陽,則膻中之陽氣不充,氣不得伸而呼吸不利,所以筑筑然跳動也?!裾裼ǖ?,前注家皆置之不解,而方氏引毛詩注云,擗,拊心也,言拊心而無可奈何也。若此,是拊心而非擗地矣。喻氏謂汗出過多,衛(wèi)氣解散,其人似乎全無外廓,故振振然四顧傍徨,無可置身,欲避地而避處其內,汗多亡陽,欲入土中,避虛就實也。愚謂此論又覺過于深求,不能無穿鑿之病。以意解之,則振振欲擗地者,即下文所謂發(fā)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之意,言頭眩而身體潤動,振振然身不能自持而欲仆地,因衛(wèi)分之真陽喪亡于外,故命門之龍火飛越于上,與誤服大青龍之變無異矣。焉得不以真武湯收其散失之陽,導使歸源,令龍潛海底,方得波恬浪息也。
按語 成注、尤注、徐注對本條都認為誤汗表邪未解而里氣損傷,但成氏專主亡陽,徐氏主張營血傷而陽氣泄,惟尤氏用虛與水飲并重,通過分析比較,得出本證故必真武以鎮(zhèn)水,與四逆的單純回陽不同,不僅是四逆與真武兩方的區(qū)別問題,更重要的是突出了本證的病機特點。這對正確掌握真武湯的運用,具有很大幫助。錢注對方,喻二氏解釋“欲擗地”的謬誤,達得理能服人;但對‘其人仍發(fā)熱’,力主不屬于表證,而是虛陽浮散于外,提出“焉有全不顧表而竟用真武湯之理”,則又未免強詞奪理。論中表里證同具,先用四逆湯治里,后用桂枝湯和表,原文具在,豈可任意更改。
醫(yī)案選錄 孫兆治一人,患傷寒,發(fā)熱,汗出多,驚悸,目眩,身戰(zhàn)掉。眾醫(yī)有欲發(fā)汗者,有作風治者,有欲以冷藥解者,延孫診之。曰:太陽經病得汗不解,若欲解,必復作汗,腎氣不足,汗不來,所以心悸目眩身戰(zhàn)。遂與真武湯,三服,微汗自出,即解。蓋真武湯附子白術和其腎氣,腎氣得行,故汗得來。仲景說:“尺脈弱者,營氣不足,不可發(fā)汗。”以此知腎氣怯則難汗也。(錄自《名醫(yī)類案》)
按語 本案身振掉,目眩驚悸等均系因腎陽虛不能制水,水氣內動所致,腎氣不足不能作汗,故發(fā)熱等表證不解。孫氏獨排眾議,治以真武湯,方中附子、白術和其腎氣,腎氣得行,因得汗解。從而可證真武湯所治的其人仍發(fā)汗,不是虛陽外越,而是表證未罷。如果系虛陽外越,怎么能夠汗出而解呢?
邊正方《傷寒論語注》:丹波元簡:“案:仍發(fā)熱者,成氏、方氏、魏氏、錫駒、志聰、張璐,并以為表邪不解,非是也。又方喻二氏、張璐、魏氏,以此條證,為誤服大青龍之逆變。錢氏、汪氏駁其執(zhí)泥,為得矣。案擗字,與蹵通,倒也,見唐慧琳《藏經音義》,可以確錢氏及《金鑒》之說也。
〔邊按〕《字典》云:音擗,倒也?!额惼罚簱湟?。《正字通》云:甓與擗通。此表里上下俱虛之候具焉,故與真武湯以復其陰,以行其水也。
李克紹《傷寒論語釋》:【??薄窟ǖ兀好}經作“仆地”,字異義同。
【注釋】振振欲擗地:是站立不穩(wěn),象要仆倒在地的樣子。
【提要】汗傷腎陽,水氣內動的證治。
【語釋】太陽病發(fā)汗,本當汗出熱退,如果汗出之后,其人仍發(fā)熱,就不是表證的發(fā)熱。再結合心下悸和頭眩等證來看,心下悸是水氣凌心,頭眩是濁陰不降,以致清陽不升,身潤動是水泛肌肉。這就說明,其發(fā)熱也是汗后腎陽己虛,閉藏 失職,致使虛陽上泛的虛熱。至于振振欲擗地,那是由于頭眩,身體失去平衡所致。本證既然是由于水氣上泛,所以治療原則就應當扶陽鎮(zhèn)水。使腎陽充足,水不上泛,則眩悸自止。水去陽伸,肌肉即不潤動,一切癥狀,均可消失。故以真武湯主之,
真武湯方(見少陰篇)
【按語】真武湯的作用主要是恢復腎陽。腎陽失職,對于小便能出現(xiàn)兩種截然不同的癥狀:一是不能溫化,使小便不利;一是不能固攝,使小便頻數(shù)。在本條,既有虛陽外泛的發(fā)熱,又有水氣上泛的心悸、身潤等證,所以只能是溫化的功能不足,還不至于固攝無權,所以過去的注家們,大都認為本條還應當有小便不利一證,是有道理的。
賀有琰《傷寒論縱橫》:柯韻伯:此則少陰邪水泛溢,故用附子,要知小便自利,心下不悸,便非真武湯為癥。
真武湯方
茯苓 芍藥 生姜(切)各三兩 白術二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 溫服七合,日三服。
〔選注〕吳謙:因附子之辛熱,壯腎之元陽,而水有所主矣;白術之苦燥,建立中土,而水有所制矣;生姜之辛散,佐附子以補陽,溫中有散水之意;茯苓之淡滲,佐白術以建土,制水之中有利水之道焉。而尤妙在白芍之酸斂,加于制水主水藥中,一以瀉水,使子盜母虛,得免妄行之患,一以斂陽,使陽歸根于陰,更無飛越之虞,孰謂寒陰之品,而無益于陽乎?
〔醫(yī)案〕滕某,女,68歲,病發(fā)熱惡寒,無汗,咳喘,前醫(yī)給服發(fā)汗藥后,出汗多,寒熱解,咳喘稍平,但感頭暈,心悸,全身筋肉跳動,站立不穩(wěn),溺淸而少,兩內踝微腫。舌質淡,苔白潤,脈浮無力。此太陽表證,汗出多而損及少陰,腎陽虛而水氣將泛之證,法當溫腎陽而化水氣,方用真武湯加味。茯苓15克,炒白術10克,白芍藥10克,熟附片15克,生姜3片,苡仁10克,廣橘絡5克。連服三劑。復診時,訴說諸證平,但心悸不止。再與桂甘龍牡湯,復心陽而鎮(zhèn)心神以至痊愈。(賀有琰醫(yī)案)
趙桐《傷寒述義》:趙桐曰:此虛人強汗之變也。太陽病,宜發(fā)汗矣。汗出不解,仍發(fā)熱,非如水之淋漓不除也,非汗出不徹之仍有表也,非胃家實之蒸蒸發(fā)熱也,乃虛人強發(fā)其汗,徒虛其陽,虛陽外泛,邪仍不解,表里虛寒,內動膀胱寒水者也。心下悸者,汗傷心陽則悸,水上凌心益悸。頭眩者,水阻陽升也。水挾肝脈上冒,亦發(fā)頭眩。水妄則陽虛,陽虛則不達,不達則身無所主,身無所主則潤動,陰動之極則欲擗地。此大汗后津失所養(yǎng)(《經》:陽氣者,柔則養(yǎng)筋),陽失所衛(wèi),寒水之氣,觸其筋脈,身潤振而必有也。方中茯苓淡滲,降肺健脾,輸膀胱而利水。生姜溫肺利氣,氣利則水行。白術健脾,脾運則水消。附子溫腎,腎溫則水化。芍藥
收斂肝氣,不使犯脾干胃,且以斂陰護營,隔二之治也。附子補腎陽,茯苓已水
悸。生姜得附子,溫腎而散水。生姜得芍藥,溫營而散寒。茯苓得白術,健土而制水。茯苓得附子,伐陰而扶陽。如苓術補土,附芍溫血,扶陽補虛,散寒利水。結構精嚴,功效難述。名之玄武,所以鎮(zhèn)北方寒水者也。林億校方避宋太祖諱,因名真武焉。
門人文芳問曰:注多主表解何也?曰:如水淋漓者,病猶不除。陽虛強汗者,邪能祛乎?弱為強困,杯水車薪,硬使突圍,徒搖其本,不能克敵也。此表不解,而不用桂枝。加附者,逐水為急,如急當救里之四逆然。故用芍藥附子甘草湯,加苓術生姜耳。觀此,益證(十九)章漏汗辨之確矣。
程昭寰《傷寒心悟》:【提要】本條論汗不得法,少陰陽虛水泛證治。
【詞解】振振欲擗地:站立不穩(wěn),搖搖欲仆于地。
【心悟】本條應與少陰病篇316條互看(后學按:316、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兩條皆以少陰陽衰水盛為機轉。由于水氣泛濫,變動不居,泛于上則頭??葒I,動于中則腹痛心下悸,趨于下則自下利、小便不利;溢于經脈則四肢沉重疼痛,嚴重時振振欲擗,彼條放在少陰篇,側重以下焦水盛見證為多。此條放在太陽篇,以上焦及經脈,外在癥狀為多。但太陽與少陰為表里,一在水臟,一在水腑,合看則見仲景設證之精。本條以“太陽病發(fā)汗,汗出不解”為因。太陽病用汗法解表,本不為誤,誤在汗出過多。汗多傷陽,陽衰則陰寒內盛,迫使虛陽外越,故“其人仍發(fā)熱”;腎主水,司水之制,腎陽衰虛,制水無權,往往導致寒水之氣得以上乘。水氣上逆凌心犯胃,可見心悸或心下悸。水氣上沖,蒙蔽清陽,則頭眩眼花?!鞍l(fā)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汗多傷陽,陽氣虛不能溫熙筋脈、加上水濕之邪浸漬,可出現(xiàn)筋肉跳動,肢體振顫而搖,時欲仆倒地,故曰“頭眩,身潤動,振振欲擗地”。全面分析,陽衰是本,水泛為標,治宜溫陽利水,標本兼顧。186 ‘
本條放在太陽病篇,應與太陽病動水的相關證候作鑒別。
本證身潤動振振欲擗地與大青龍湯條“筋惕肉潤”是動水的同一機制?!懊}微弱汗出惡風”,不可服大青龍湯,服之亡陰致“厥逆筋惕肉潤”,說明本條之證與發(fā)汗傷陽有關。大青龍湯證為寒風郁熱重證,俱陽衰之體,誤汗亡陽致動水而筋惕肉潤,便成為真武湯證。說明兩證應從轉化上去鑒別。
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氣的小青龍湯,與本證相較,皆有水氣之證。其中皆可見咳、喘、悸,但病機都有差別。前者為表寒挾有停飲,重在表寒。后者停飲挾有里寒。認真分析,鑒別自不困難。
苓桂術甘湯與本證,皆為誤治傷陽動水之證,但輕重懸殊。前者心脾陽虛而證輕,只見水氣上沖之狀,故宜苓桂術甘湯培土制水。本證腎陽衰虛而證重,見心悸、頭眩,振振欲擗地等證。其振振欲擗地,是上證身為振振搖的發(fā)展,故重在溫陽利水。
五苓散證與本證均為動水證。前者為太陽水腑氣化失常而水液停蓄。后者為少陰水臟陽衰,司水無權。一重在太陽水腑, 一重在少明水臟,病位不同,證有輕重之殊,論治自別。此外, 如附子湯證,與本證亦有可資鑒別處,在少陰篇中再論。187
真武湯溫陽利水之功甚宏。古人釋真武為玄武,以坐鎮(zhèn)北方水神為譬,描述其制水之功。(方見少陰篇)值得指出的是,方中巧用白芍,羅東逸說“人身陽根于陰,若徒以辛熱補陰,不少佐苦降之品,恐真陽飛越矣?!鄙炙幙韶绞丈⒙枤舛鴼w根。說明芍藥之用,甚為重要。
方后加減法,頗具巧思,亦大抵不越論中它條所述的規(guī)律。 如一、咳加姜、細、味,以溫化肺氣散水邪著眼,法與小青龍湯加減法相似;二、嘔加生姜,意在通陽散飲,去附子則可商,寒飲可不必去,熱飲則必去之,本處是寒;三、下利加干姜以救陽,去芍藥之酸寒,免有礙救陽,乃論中去芍之通例;四、小便利去茯苓,免淡滲太多。
[案例一】滑伯仁治一人七月內病發(fā)熱,或令其服小柴胡湯,必二十六劑乃安。如其言服之,未盡二劑,則升散太過,多汗亡陰。惡寒甚,肉潤筋惕,乃請滑診視,脈細欲無,即以真武湯進七八服,稍有緒,更服附子七八枚乃愈。(《名醫(yī)類 案》)
【案例二】郭XX,男,44歲,感冒一周后,經治而愈。但繼而心悸不除,西醫(yī)診為陣發(fā)性心動過速,甚則惡寒,全身肌肉振傈抽掣,經西藥治療無效,后愈發(fā)愈頻,每日發(fā)作3—5次,伴頭暈,納呆,偶有泛惡,適逢余返鄉(xiāng)省視,乃邀余一診,診見脈沉而數(shù),舌質淡苔薄白,擬真武湯加龍骨牡蠣、桂枝,服二劑證減,守服十余劑,諸證均除,未再復發(fā)。
【按語】汗多傷心陽,陽虛水泛之證,用真武湯溫陽利水,可謂對證之治。案一,誤以少陽外散,汗多亡陽動水,惡寒甚,肉潤筋惕,故投真武湯有效。案二,雖不見過汗之誤,但心陽虛衰,陽虛水泛之證均顯,故投真武湯亦驗。說明真武湯溫陽利水之功確殊。
新世紀傷寒學:【詞語解釋】振振欲擗地:肢體顫動欲撲倒于地。擗同仆,跌倒。
【原文析義】本條論述陽虛水泛的證治。太陽病發(fā)汗,是為正治之法。然發(fā)汗之法亦應據各人感邪性質及體質不同而有峻緩之別,醫(yī)者當掌握尺度,以防太過不及。今外感過汗。表證雖解,而少陰陽氣大傷,形成變證,故曰“汗出不解”。“其人仍發(fā)熱”,從復見“心下悸,頭眩,身潤動,振振欲擗地”等證分析,并非表邪尚存,而為少陰陽虛,陰寒內盛,格虛陽于外所致。腎陽一虛,不能制水,水氣泛灌濫上下內外,則諸證自現(xiàn)。水氣凌心則悸;淸陽不升,清竅反被上逆之水氣所蒙,故頭眩;陽虛失于溫養(yǎng),水氣浸漬四肢經脈,故見身潤動,振振欲 擗地等。諸證俱由陽虛水泛而致;故主以真武湯溫陽利水。
真武湯方由炮附子、芍藥、茯苓、白術和生姜組成。方中炮附子溫振少陰陽氣,腎陽復則下焦氣化啟動,自能蒸騰水邪,使水有所主;白術苦溫燥濕,健脾制水,使水有所制;茯苓淡滲利水,佐白術健脾,脾機運轉,則水濕下滲;生姜宣散水氣,助附子布陽;芍藥活血脈、利小便,并兼制姜、附燥烈之性。五味合用,共奏溫陽利水之功。
【辨證提要】
辨證要點:心下悸,頭眩,身潤動,振振欲擗地或全身水腫,小便不利,苔白,脈沉。
病機:少陰陽虛,水氣泛濫。
治法:溫陽利水。方用真武湯。
湯證辨析:本證與苓桂術甘湯證均為陽虛水停之證,其鑒別要點是,本證重點在腎,病情較重,腎陽虛而水泛全身,證見心下悸,頭眩,身潤動,振振欲擗地;芩桂術甘湯證重點在脾,病情較輕,為脾陽虛而水停心下,證見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故本證治療重在溫腎利水,苓桂術甘湯證治療重在健脾利水。
【疑難點擊】條文中“其人仍發(fā)熱”一癥,喻嘉言認為是表邪未盡,故仍見發(fā)熱;劉渡舟則認為是少陰陽虛,虛陽外浮所致。關于本病病機,多數(shù)醫(yī)家都認為是陽虛水泛,而錢天來等認為只是陽氣不足,而無水飲?!夺t(yī)宗金鑒》則認為系陽虛而兼液涸。
【醫(yī)案選釋】
案1:肢顫
錢某,男,43歲,某酒廠鍋爐工,1996年1月9日來診。
自述2月前開始出現(xiàn)雙上肢震顫,始以為勞累使然而未及時就醫(yī),后震顫逐漸加重,有時端杯飲水亦致水晃溢出,曾在某省級醫(yī)院作多種檢查,均未明確診斷?;颊咭笾嗅t(yī)治療而來診。診見:雙上肢震顫,脈診時亦然,稍用力固定方止,面色咣白似腫,按之不凹陷,吐灰色痰(可能與職業(yè)有關),大、小便尚屬正常,舌質淡,苔白潤,脈細弱。治以真武湯方:附片12(先煎20分鐘),白術15,茯苓20,生姜10,芍藥15。囑服3劑。二診時病人自述服藥后感覺舒服,但筆者觀之雙上肢震顫并無明顯減弱,他癥及舌脈同前。因病人服藥后自感舒服,又無其他不良反應,故囑原方再進3劑。三診時病人自述震顫偶爾有停止之時,脈診時亦無需再用力固定,舌脈同前。說明方已對證,再進3劑。四診時,震顫已明 顯減弱,端杯飲水巳不外溢,面色始轉榮,已無似腫之感,脈也較前有力,再進3劑。五診時,震顫偶作且極微,需仔細現(xiàn)察方覺,其他癥狀也明顯改善。唯吐灰痰同前。病已十去八九,再進3劑以鞏固療效。彭雷紅《仲景方驗案三則》江蘇中醫(yī)1998730
案2:水腫
王某,女,52歲,退休紡織女工,1984年4月10日就診。全身水腫,眼瞼下垂,面色虛浮,四肢清冷,腳跗浮腫,甚則下肢及陰戶皆腫,腹脹便軟,頭暈;精神疲乏,胸悶氣短,食納量少,小便短少,脈細而緩,舌苔潤滑而灰。經尿常規(guī)多次檢查未見蛋白,亦無明顯腰痛。心電圖亦正常。處方:生黃芪20防己15連皮茯苓20白術15大腹皮10生姜3片赤小豆30海桐皮。囑服5劑,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4月15日二診:服上藥3劑,自覺浮腫消退,小便增多,而服至4~5劑時,浮腫復起,小便反少,精神疲憊,呼吸氣短,食納少,四肢軟倦,脈細弱,舌灰白而潤。仔細分析后改用真武湯:制附片10茯苓15白術15白芍12鮮生姜3片。囑服2劑,以觀動靜。4月17日三診:浮腫幾乎全消,精神好轉,胸悶心慌如失,步行登五樓亦如常,食納增加,小便清長,脈緩有力,舌紅潤,原方繼進5劑。4月22日四診:水腫全消,精神倍增,守方加生黃芪20,囑進5劑。4月27日五診:未見反復、精神如常,病機勢頭已好轉,遂從鞏固療效議治。(陳瑞春.真武湯新用.江西中醫(yī)藥,1997,6: 16)
辨治思路:案1以肢顫為主訴,考其病因,雖來經發(fā)汗誤治,但綜觀脈證,其見雙上肢震顛,與《傷寒論》真武湯證原文所述主證相吻合,且伴面色咣白似腫,舌淡,苔白潤,脈細弱,水濕內停外溢之象已露,辨為少陰陽虛,水濕泛濫,筋脈失養(yǎng)之顫證,故用其武湯溫陽利水,3劑服后,雖證未見緩,但患者自覺較適,說明藥已中的,取效指日可待,故守方守法,終獲良效。案2見全身水腫,伴四肢清冷,小便短少,精神疲乏,脈細而緩等,當為少陰陽氣不足,水氣泛濫之證。而醫(yī)者卻先以益氣健脾利水的黃芪防己茯苓湯為治,初服3劑有效,何緣后4、5劑時,病未減而證復?究之前服3劑有效者,乃因此方側重利水,為治標之舉,故服后小便暫時通利,而獲小效。然此案病本在腎,為腎中其陽不足,而卻治肺脾,是病重藥輕,其本未復,水邪又生,病復如故也。后醫(yī)者改投真武湯原方溫腎陽而利水邪,標本兼治,終獲佳效。是案表明,中醫(yī)臨證,重在辨證用藥,治病求本。
【現(xiàn)代研究】根據真武湯溫陽利水之功,現(xiàn)代常用本方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心源性水腫、醛固酮增多癥、腎病綜合征、尿毒癥、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腸炎、低血壓、慢性氣管炎、羊水過多等屬陽虛水泛者。
藥理研究證實,本方具有強心、利尿、降血脂、抗動脈硬化、改善腎功能、促進殘留腎單位代償功能及腎小球、腎小管重吸收功能,對腎上腺皮質醇有調節(jié)作用。
高級傷寒學:【詞解】
(一)身瞷動:身體筋肉跳動。
(二)振振欲擗地:形容身體振顫,站立不穩(wěn),搖搖欲仆之狀。
【提要】太陽病過汗傷陽而致水氣泛濫的證治。
【釋義】本條具體討論了太陽病過汗損傷少陰陽氣,腎虛不能制水的脈證及其治
法方藥。欲全面準確理解本證,尚須參閱少陰篇316條(后學按:316、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其臨床表現(xiàn)為惡寒、心下悸、頭目昏眩、身體振顫,或發(fā)熱,小便不利,咳喘,四肢沉重疼痛或浮腫,舌淡苔白滑潤, 脈沉弱或弦等;病因病機是過汗傷陽,水氣泛濫(陽虛水泛);治法為溫陽化氣行水,方用真武湯。
太陽表證,汗之當解。然表證有虛實之別,汗法有峻緩之分,臨床運用自應審辨
,以免太過不及之遺患。設素體陽氣不足之人,復感外邪,治宜扶陽解表,以為兩全之策。而峻汗之法,理當禁用。38條言大青龍湯"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潤,此為逆也",即為明鑒。今虛人外感而過汗,表證雖解而少陰陽氣更形虛餒。少陰主水,今陽虛不能制水,而致水氣泛濫成災,上攻則為頭眩心悸,外竄筋脈而致身體振顫。"仍發(fā)熱"者,非表邪尚存,而當責之陰寒水氣格拒虛陽于外。至于惡寒肢厥、腹痛下利、小便不利等,皆為陽虛水泛常見癥象,本條雖未明確提出,然于臨床審證之際,不可不知。
本條與67條之脾虛飲停證,同中有異。兩者皆屬陽虛而水飲停蓄,惟本條乃腎陽
虛弱而彼為脾陽不足。此為水停下焦而泛溢全身,病情較重,故時時頭眩而身潤動;而彼為飲停中焦,病情較輕,故起則頭眩而心下逆滿。脾虛飲停,若誤治失治,病情加重,可損傷少陰陽氣而轉為本證。67條曾言"發(fā)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即是其誤汗轉屬本證之確據。
筋肉跳動之癥,本條以"身潤動"形容,而其意義相類者尚有"筋惕肉潤" (38條)、"膚潤"(153條)、"經脈動惕"(160條)等,其形成既可咎之陰陽虧損、氣血不足而肌肉經脈失卻煦養(yǎng),亦可緣由痰飲、水、血等病邪流竄阻滯于經脈。是以審證之際,應脈癥綜合,全面分析,勿以陽虛水泛而限定眼目。
【選注】
《醫(yī)宗金鑒》:大汗出,仍熱不解者,陽亡于外也;心下悸筑筑然動,陽虛不能
內守也;頭眩者,頭暈眼黑,陽微氣不能升也;身潤動者,蠕蠕然潤動,陽虛液涸,失養(yǎng)于經也。振,聳動也。振振欲擗地者,聳動不已,不能興起,欲墮于地,陽虛氣力不能支也。
丹波元堅:此證虛陽外越,故發(fā)熱;陽虛飲動,故心下悸;飲阻清陽,故頭眩;
經脈衰弱,為飲被動,故身潤動,振振欲擗地。其用此方者,以扶陽利水也。此身潤動, 與大青龍變肉潤殆異矣。
陳恭溥:太陽病發(fā)汗(似宜發(fā)之),汗出不解(知非過汗,則為誤汗),其人仍
發(fā)熱(本退熱而仍熱,則為虛熱),心下悸(內動少陰水臟,水氣凌心),頭眩(精虛),身潤動(筋脈無所養(yǎng)),振振欲擗地者(生陽氣虛,身無所主),真武湯主之。199
陸淵雷:此條言太陽病,以麻黃青龍輩大發(fā)其汗。其人充實者,當汗出復度也。
若其人虛弱者,汗出表證罷,而病仍不解,發(fā)熱,心下悸,頭眩,身潤動欲仆地,此以汗出多而亡陽故也。雖有發(fā)熱,非表不解之發(fā)熱,乃虛火炎上之發(fā)熱,后世所謂真寒假熱者也。心下悸者,胃陽虛而水飲停蓄也。頭眩者,頭中之陽虛也,《靈樞衛(wèi)氣篇》所謂上虛則眩是也。身瞷欲仆者,經中之陽虛也,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條所謂發(fā)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是也。此表里上下俱虛之候具焉,故與真武湯以復其陽,以行其水也。
【評述】此證汗出傷陽,寒水為患,是以為眩為悸。歷代醫(yī)家對此證之成因,認
識基本一致,即過汗傷陽;而對具體癥狀的分析及其病機的認識,卻同中有異?!督痂b》以之為陽虛而兼液涸;陳氏則認為陽虛精少而兼飲;丹波氏等則持陽虛水泛之說。據真武湯之方義及316條所論,丹波氏等醫(yī)家所主之論,更為合理可信。
柯雪帆《傷寒論臨證發(fā)微》:[發(fā)微]
一、主旨 論述太陽病發(fā)汗后,表熱未罷,即傳變而成的真武湯證。
二、太陽病篇與少陰病篇均有真武湯證,將本證列入太陽病篇的意義何在?
真武湯證的基本性質是陽氣虛衰、水氣泛濫,屬于少陰病范圍??梢哉J為少陰病篇中所描述的證候是真武湯證的本證,而太陽病篇中的真武湯證(本條)是太陽病表熱未罷,外邪入里,損傷陽氣而導致少陰病。是表里同病,也可以說是太陽少陰并病,而以陽虛水泛的少陰病為主。這種傳變過去在臨床上并不少見,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發(fā)作過程中尤為多見,如誤以為太陽表證為主而用強烈的發(fā)汗解表藥物治療,后果十分嚴重,由此可見本條真武湯證列入太陽病汗下后變證,是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的。
三、本條描述的真武湯證何以沒有水腫一癥
水腫是真武湯證的主癥之一,多數(shù)真武湯證可見下肢可凹性水腫,但并非必見之癥。本條真武湯證之可能沒有水腫的原因是,證候變化迅速,尚屬陽虛水泛的早期,陽虛已見,水氣停留表現(xiàn)在人體內部,水氣凌心則悸,水氣阻遏清陽則眩,陽虛不能養(yǎng)筋脈則肢體震搖晃動,可見本條的證候中陽虛水泛的見癥已有不少。臨床辨證切勿拘執(zhí)于水腫一癥,忽略其他的陽虛水泛見癥,因而錯失治療良機。四,中醫(yī)辨證為“水氣停留”是否一定要有水腫
我認為未必。水氣停留可以表現(xiàn)出肌膚水腫,也可以肌膚沒有水腫,水氣停留于人體內部,需要從其他臨床表現(xiàn)才能測知有水氣停留于體內某個部位。如迷路水腫表現(xiàn)為旋轉性眩暈(癲眩);胃內停水表現(xiàn)為胃脘痞脹、嘔葉清水、叩之有振水音;腸道停水表現(xiàn)為腹脹、腹瀉、腸鳴;蓄水證(五苓散證)是水分停留于組織間隙,表現(xiàn)為口渴,水入則吐,小便不利,一般也沒有肌膚水腫。這些證候可以名之為“內在的水氣”。(后學按:柯師之解,總能深入淺出,啟迪后學。)
五、本條所說的“其人仍發(fā)熱”是陰盛格陽還是表熱未罷137
中醫(yī)理論中有“陰虛則內熱,陽虛則外寒”之說,在中醫(yī)辨證中有“真寒假熱、真熱假熱”之辯:真武湯證既屬陽虛,則《傷寒論》原文中所說的“發(fā)熱”究屬何種性質?歷來有兩種不同認識,一種認為是真寒假熱,理論上說得通,臨床雖較少見,但也有報道。一種認為是太陽表熱未罷,是表里同病而以陽虛里證為主,用真武湯治療是急當救里?!秱摗吩姆Q“仍發(fā)熱”,提示表熱末罷,文理清楚,臨床亦頗多見??傊?,二說均屬可取。此外,日本漢方醫(yī)提出的真武湯的適應證的第一條就是感冒、流感、胸膜炎等疾病中,他覺發(fā)熱而自已明顯熱感。這一點有重要的參考意義。這樣的證候已有臨床報道,是不是屬于假熱,尚無定論。
六、如何理解本條所說的“身潤動,振振欲擗地”
對于“身潤動,振振欲擗地”可以廣義地理解。即不一定要出現(xiàn)嚴重的身體搖晃,無法站立,才能用真武湯。(后學按:真師?。┒喾N震顫,手足徐動、運動失調,辨證偏于虛寒者均可應用真武湯。
七、真武湯的配伍分析
真武湯中包含著兩個重要的利水的配伍方法:一是白術與附子相配,溫通腎陽,健運脾氣,是溫陽利水化濕的經典配伍。應用很廣,如甘草附子湯、白術附子湯、附子湯、桂枝芍藥知母湯、附子理中湯等方均用術附相配,臨麻可用于心臟性水腫、腎性水腫、慢性虛寒性腹瀉、關節(jié)炎及結締組織疾病之屬于虛寒者。二是白術、茯苓、芍藥這一利水藥組,將健脾柔肝淡滲三者合為一體,可參見第一章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證。此外,真武湯中不用常見的附子與干姜相配,而用附子與生姜相配,因生姜辛散走表,有利于利水,方中不用甘緩守中的甘草,也是為了更 好地發(fā)揮本方的利水作用。138
[傷寒論臨證發(fā)微]
[醫(yī)案醫(yī)話選]
一、對真武湯證證情的一些具體分析
本方證“身潤動”一癥,可類比于神經衰弱或高血壓病人之眼緣、口鼻肌肉跳動,四肢震顫麻痹,或手足徐動難以自控等證屬于虛寒者,高血壓多有陰虛陽亢所致,治宜平肝瀉火,滋腎養(yǎng)陰或育陰潛陽。但亦有陽虛所致者,癥見心悸、眩暈、肢冷惡寒、夜尿頻數(shù)、四肢沉重酸麻或震顫,脈多沉而兩尺無力。另有一特征,即其舒張壓的增高較收縮壓的增高為顯著,此種類型的高血壓有可能適用本方。(《傷寒論方運用法,真武湯類方》)
二、真武湯加味治心力衰竭139
趙某,女,60歲。病人于5日前感冒咳嗽,傍晚氣急浮腫。昨日下午,因氣急浮腫加劇,不能平臥而來急診。病人年輕時就有風濕性心臟病史,產后曾有心力衰竭發(fā)作。近5年來發(fā)作過四次……還是鐘老先開口:“這是水氣病,肺脾腎三臟俱病,以腎臟元陽虛衰為主。目前有浮陽散越,出現(xiàn)厥脫的危險,應該用大劑參附龍牡。從《金匱要略》分類來看,似屬正水,宜用真武湯。你們的看法怎樣??!巴忡娎系囊庖??!睉t(yī)生接著說:“我看對水氣病人來說,通陽利水也很重要.是否再加入五苓散同用?“用五苓散我同意?!睏钺t(yī)生中醫(yī)學博很不錯,“……病人目前還有一個問題,即肺部感染很明顯……不知中醫(yī)怎樣看法?”“中醫(yī)辨證屬于肺有痰熱,”鐘老肯定地回答,“……照過去習慣,是等待陰證轉化為陽證,出現(xiàn)明顯熱象之后,再用大劑涼藥。你們是否有兩者兼顧的好辦法?”……楊醫(yī)生挺出自己的看法:“中藥用溫陽利水、益氣固脫、抗感染用西藥,肌內注射青、鏈霉素。”這個辦法得到一致同意。于是楊醫(yī)生開醫(yī)囑,鐘老口授,小張抄方:別直參6g,熟附塊9g,炒白木9g,川桂枝2.4g,炒白芍4.5,煅龍骨30g,煅牡蠣30g,姜半夏12g,澤瀉9g,豬茯苓各9g,生姜3片(一日服2劑,第二日病情有好轉,3日后改為每日1劑,1周后心力衰竭基本控制,改方調理1周后出院)。(《疑難病證思辨錄,第二回》)
三、真武湯加味治寒濕外感
薛某,男,72歲。昨日淋雨,旋即惡寒發(fā)熱,頭眩欲擗地,須策杖而行,周身肢節(jié)疼痛,小便短少,脈沉而弦緩,舌滑苔微黃。乃太陽挾少陰之證。桂枝合真武湯主之:附子6g,桂枝9g,白術9g,白芍9g,茯苓15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棗3枚。服2劑,諸證基本消失。(《中國現(xiàn)代名中醫(yī)醫(yī)案精華•周筱齋醫(yī)案》)
四、真武湯加味治高血壓眩暈
女性,49歲。有高血壓史,血壓持續(xù)在[(22-24)/(14-12)]kPa之間。自覺頭目眩暈,精神委靡,形寒肢冷,下肢水腫,小便短少,食欲減退:脈沉細弱,舌體胖大,舌苔白潤,用真武湯加味。制附片1Og、紅參6g、茯苓20、白術1Og、白芍10g,生黃芪15g,牛膝1Og,靈磁石15、生姜3片。每日1劑。服7劑后,血壓15/10KPa,半年后隨訪病情穩(wěn)定。(《當代醫(yī)家論經方•陳瑞春醫(yī)案》)
五,蒲輔周用真武湯治高血壓頭暈140
馬某,女,70歲。發(fā)現(xiàn)高血壓病己3年。頭暈,頭痛,耳鳴,勞累則加重,形體逐漸發(fā)胖,小便有時失禁,晚間尿頻,痰多,怕冷,手足偏涼。飲水則腹脹,飲食喜溫,不能吃生冷。血壓30.59/15.69 kPa。六脈沉細,右甚,舌偏淡,苔滑。屬陽虛水逆,治宜溫陽鎮(zhèn)水,健脾化痰。處方:茯苓三錢,生白術二錢,白芍三錢,川附片二錢,生姜一錢半,法半夏三錢,生龍牡各四錢。服藥一周,頭暈減輕,睡眠好轉。血姬27.93/14.36 kPa,脈舌如前。原方加五味子打一錢,龜板四錢。服藥2周,頭暈、頭痛已輕微,精神好轉,已能上班,小便正常,痰明顯減少。舌正苔薄,脈沉細滑。原方加橘紅一錢半,炒白芥子二錢。藥后,血壓
維持在26.6/13.3KPa左右,自覺癥狀明顯減輕。(《蒲輔周醫(yī)療經驗,內科案例》)
六、漢方醫(yī)用真武湯治風濕證
赤某,女,52歲。患風濕癥,關節(jié)紅腫疼痛,住院用激素治療。2年后因車禍而骨折。同時,胃腸變壞,腹瀉增多,因而投給胃苓湯加附子1g,服藥后病情大見好轉,后又服用真武湯合人參湯(附子1.5-2.0),情況更好,雖然逐漸減少激素用量,病情仍繼續(xù)好轉。9個月后,幾年來未能做到的跪坐,現(xiàn)在已無問題……最后順利地停用激素。(《漢方臨床治驗精粹,風濕、痛風及其他》)
陸淵雷《傷寒論今釋》:山田氏云:躃擗辟三字通用。所謂擗地,即躃地也。又按《脈經》作仆地,字異
而義同。此條言太陽病,以麻黃青龍輩大發(fā)其汗,其人充實者,當汗出復度也;
若其人虛弱者,汗出表證罷,而病仍不解,發(fā)熱,心下悸,頭眩,身潤動欲仆地
,此以汗出多而亡陽故也。雖有發(fā)熱,非表不解之發(fā)熱,乃虛火炎上之發(fā)熱,后
世所謂真寒假熱者也。心下悸者,胃陽虛而水飲停蓄也。頭眩者,頭中之陽虛也
,《靈樞•衛(wèi)氣篇》所謂上虛則眩是也。身潤欲仆者,經中之陽虛也,茯苓桂枝
白術甘草湯條所謂發(fā)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是也。此表里上下俱虛之候具焉,故
與真武湯,以復其陽,以行其水也。元堅云:方氏以來,立太陽三綱之說,以諸
變證,原其來路,分隸于桂麻青龍三等。然仲景之意,蓋不若是其幾也,且姑舉一證言之。如太陽中篇真武湯證,或自桂枝證汗之如水流漓,或自桂枝證誤用麻黃,或自麻黃證誤用青龍,諸般過汗,皆能變此,有一定乎?如方氏諸輩,專持偏見,以繩縛圣法,其害殆不為淺,學者宜勿被?;笱?。湯本氏云:發(fā)汗后,其人仍發(fā)熱,此非表證,乃少陰發(fā)熱也。心悸頭眩,身潤欲仆,雖因陽虛,亦由水毒侵襲,故主以真武。真武證與苓桂術甘證相似,而有陰陽虛實之別。126
淵雷案:以上三日人之說,皆切當可從,不須贅釋。真武湯方為苓芍姜術附五味,《脈經》《千金》及《翼》,俱名玄武湯,趙宋避其先人諱,改玄為真。趙刻本于此出方,然本是少陰力方,少陰篇下三百一十九條下方證完具,故刪此處之方,解釋于被彼。又案此條,亦是誤汗過汗之逆,當次于苓桂術甘湯后,而次于此者。殆陰下文瀟條,出禁汗之例,故以此發(fā)端歟。
《醫(yī)學綱目》云:孫兆治太乙官道士周德真,患傷寒,發(fā)汗出多,驚悸目眩,身戰(zhàn)掉欲倒地,眾醫(yī)有欲發(fā)汗者,有作風治者,有用冷藥解者,病皆不除。召孫至,曰:太陽經病,得汗早,欲解不解者,因太陽經欲解,復作汗,腎氣不足,汗不來,所以心悸目眩身轉(案:說理皆不核不可從),遂作真武湯服之,三服,微汗自出,遂愈(此下本有一段議論以其不核刪之)。
李心機《傷寒論通釋》:本條論述太陽病發(fā)汗,耗傷腎陽,陽虛不能制水,水氣上泛的證治。
太陽病發(fā)汗,本當汗出而愈。今汗出不解,除了汗不得法之外,恐與素稟陽虛有 關。素稟陽虛有程度的不同,素稟陽虛較突出的機體,感受外邪只能發(fā)為少陰病,而不能發(fā)為太陽病。而素稟陽虛比較輕微者,感受外邪之后,有可能發(fā)為太陽?。ㄈ绲?2條)。這樣的太陽病,由于其人有陽虛的潛在因素,所以若發(fā)汗不慎,則會顯露出少陰里虛的底面。本條所述即是太陽病發(fā)汗,耗傷腎陽,少陰陽虛,水氣上泛之證。
腎主水,水行而不泛,一靠心火下暖腎水,二靠腎陽固鎮(zhèn)其水,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因素的制約,但主要靠心腎陽氣的統(tǒng)治。本證是汗傷腎陽,腎陽虛不能制水,水氣上泛。水氣上泛凌心則心悸。身潤動,謂肌肉蠕然顫動,為水氣浸潤所致。頭眩,謂天旋地轉、眩暈目黑;振振欲擗地,形容頭眩的程度與狀態(tài)。振振,謂身體搖動,不能自持,站立不穩(wěn)。擗,通擗,倒也。頭眩而至站立不穩(wěn),搖動欲倒,此是水氣泛溢,濁陰上蒙清竅所致。
本證發(fā)熱,注家紛紜。從條文來看,其病原本發(fā)熱惡寒,屬太陽病。仲景根據發(fā)汗后引發(fā)的心下悸、頭眩、站立不穩(wěn)等一系列癥狀,選用真武湯。真武湯另見于本論第316條,用于少陰病陽虛水泛,文曰“此為有水氣”。又,真武,即玄武,古代神話中北方之神,又為北方七宿之名,至宋代因避諱始改玄武為真武。腎主水,在五行方位屬北,本方以玄武命名,意寓鎮(zhèn)水之意。
本證屬太陽病發(fā)汗后,汗傷腎陽,寒水上泛;心下悸,頭眩,站立不穩(wěn),乃一派虛寒之象,故仲景選用真武湯,扶陽鎮(zhèn)水。其證本當無熱惡寒,而“其人仍發(fā)熱”,此一不可能是里熱外蒸之發(fā)熱,二不可能是正氣抗邪于表之發(fā)熱,因此,只能是虛陽外浮之發(fā)熱,但還未至亡陽的程度。
【啟示與范例】
(一)張某,男,34歲,1963年8月17日診治。素體虛弱,外感風寒,服解表藥 后高熱退,但午后潮熱不退,繼服辛涼解表之劑,則發(fā)熱漸高,持續(xù)不退,又投涼藥瀉下,則大汗不止,諸法救之無效,抬院診治。
癥見形體消瘦,精神萎靡,汗出如雨,擔架衣被浸濕,低燒仍不退,筋脈拘急,眩暈不能站立,二便均無,四肢厥冷,脈沉細。此表陽不固,虛陽外越,治宜溫陽固表。處方:炮附片(先煎)白芍白術茯苓各60g生姜30g。大劑頻頻飲之,汗出稍止而神氣復,繼服上方7劑,汗止,發(fā)熱亦隨之而愈。(周連三醫(yī)案)
(二)焦某,女,60歲,1985年5月16日就診。眩暈三年余,時輕時重,發(fā)作時,頭暈目眩,行走兩足發(fā)軟、欲撲地,心慌。經中西醫(yī)治療不效。查,患者面色咣白,小便短少,舌嫩苔白潤,脈沉有力。證屬脾腎陽虛,水氣上犯,《傷寒論》第82條“心下悸,目眩,身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北е囋嚳唇o真武湯原方3劑,服后,眩暈竟大減,又進5劑而愈。(張麗莉等醫(yī)案)
(三)秦某,女,1歲8個月。一周前感冒,高熱微咳,曾服阿司匹林,小兒克感 敏沖劑,汗出熱減,繼而復熱。又服中藥辛涼解表劑1劑,初則似可,夜半熱勢驟起,體溫達40.5。家長惶恐,邀余診治?;純簹馍蝗A,氣息均勻,神倦納呆,四肢不溫,發(fā)熱日輕夜重,舌淡體胖,苔中心至根部黑潤,素喜汗出,余無異常。余躊躇再三,勉為疏方:制附子白芍各3g茯苓白術各6g生姜2片。當晚服1煎后,體溫徘徊在38°C左右,次日中午服完,體溫正常且穩(wěn)定。(曹茂林醫(yī)案)
劉渡舟《傷寒論講稿》:一枚附子二兩術 芍苓三兩生姜入
汗出不解悸眩瞤 驅寒鎮(zhèn)水用真武
這一條論述太陽病過汗傷陽而致陽虛水泛的證治,要和五苓散證聯(lián)系起來體會。
.太陽病,發(fā)汗.,太陽病應該發(fā)汗,.汗出不解.,如果汗出太多,會損傷少陰腎中陽氣,病必不解。.其人仍發(fā)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少陰陽氣虧虛,水寒之邪內盛,陽氣外越,故見發(fā)熱。腎為主水之臟,陽虛則主水無權,陰邪搏陽,故見心下悸,頭眩。陽虛陰盛,周身經脈失于陽氣的充養(yǎng),故見身瞤動,振振欲擗地。振振就是振搖,欲擗(倒、仆之意)地就是站立不穩(wěn)。以上就是水邪泛濫周身的典型證候。
關于.心下悸.,有的注家認為是心下(胃脘)悸動,有的注家認為是心悸。根據我個人臨床的觀察,這兩種情況都有(后學按:一得。此“仍發(fā)熱”,又何嘗不是表熱未解或陽虛浮上熱上越兩種情況皆可有?)。水邪上逆,陰來搏陽,到了胃脘就會心下悸,到心臟就會心悸。陳慎吾老大夫用真武湯和苓桂術甘湯合方治療水氣凌心的心悸,效果非常好。
陽虛水泛證不但會出現(xiàn)頭目眩暈,還會出現(xiàn)頭疼(后學按:此頭疼又如何與吳茱萸湯辨?)。我看過一個司機,主癥是一到晚上就頭疼,有時要把腦袋往墻上撞,或者用拳頭打腦袋,才能緩解,屢治不效。我開過三四個方子,也都不見效(后學按:以劉師之賢,此證尚不見效,可見中醫(yī)之辨,最是為難。)。我就跟他細談,病究竟是怎么得的?他說自己是司機,夏天上班喝不著水,下班以后很渴,就喝涼水,喝完覺得挺舒服,可是頭疼了。我再一看這個人,臉色黧黑,脈沉,是典型的水證。我就又開了真武湯,服了以后就好了。
針對這種情況,應該用真武湯驅寒鎮(zhèn)水扶陽。少陰陽氣坐鎮(zhèn)于下,鎮(zhèn)伏下焦寒水。此方能扶少陰陽氣以制水,故原名玄武湯。后來因避諱才改為真武湯。陳修園方歌說:.生姜芍茯數(shù)皆三,二兩白術一附探,便短咳頻兼腹痛,驅寒鎮(zhèn)水與君談。.在這里就不講真武湯的組方意義了,等講少陰病篇的時候再介紹。
真武湯證與五苓散證均為水證,應加以鑒別:前者是少陰水臟陽衰,司水無權而水邪泛濫,主癥是發(fā)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等;后者是太陽水腑氣化失常而水液停蓄,主癥是口渴、小便不利、心煩等。 (后學按:真武湯證是否有口渴之證?)
胡希恕《傷寒論通俗講話》:這一節(jié)可與苓桂術甘湯那一節(jié)互看,67條,“傷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fā)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就這一條,這個就是里頭有停水,所以吐、下,這都是誤治,非利水不可,發(fā)汗更不行。上面那個他說是呀,“心下逆滿,氣上沖胸”,由于停水,表不解,吃瀉藥,或者吐藥,表不解就氣上沖,氣上沖就心下逆滿,氣上沖胸嘛。 “脈沉緊”,上面這個病要是發(fā)汗則“動經”,一發(fā)汗,動其經脈,“身為振振搖”,只是身為振振搖,還可以用苓桂術甘湯。
那么這一節(jié)呢他是重了,你們好好看看,這個是不會發(fā)汗來的,“太陽病發(fā)汗”,這個是小便不利,里有停水的這種人,你不利水,只發(fā)汗是不行的,這個就是,所以雖然汗出而表不解,“其人仍發(fā)熱”,表不解嘛,還發(fā)熱?!靶南录隆?,就是水逆滿于心下導致心下悸呀?!邦^眩,身瞤動”,這個水氣上沖,腦袋就要暈的?!吧聿p動”,這個瞤就是跳,身上肌肉或者是筋跳,筋惕肉瞤,這是虛的現(xiàn)象啊。“振振欲僻地”,上面那個“身為振振搖”,只是站不安穩(wěn)而已,這個呢,振振,打寒戰(zhàn),要倒下,這個是不但表未解,水沒去,而反陷于虛極而入了陰寒的證候了。振振就是打顫顫,就是頭前說那個“虛故也” 。那么這個用苓桂術甘湯不行,得用真武湯。
真武湯也是利小便的一個藥,但是它利于陰虛證(后學按:胡師之處之“陰虛”之“陰”究竟何指?是否為“陰證”之“陰”?),那么苓桂術甘湯還是陽虛證,陽證之中的虛證,這個是陰證之中的一個虛證(后學按:果如此?。S赡膩淼哪?,都由于小便不利,而里頭有停水,這是給發(fā)汗誤治了。真武湯方藥是這樣的,茯苓、芍藥、生姜、白術、附子,那么茯苓、術是利尿藥了,咱們頭前都講了。那么生姜,他這個水往上逆,甚至于人也有惡心,這個生姜的量用的也挺重,3兩,所以擱生姜,心下悸嘛,我們方才講這個苓桂姜甘湯,就是茯苓甘草湯啊一樣的,那個也擱姜。這個水氣往上沖逆,但是這個不擱桂枝,沒有氣沖,并沒有心下逆滿這種情形,可能有惡心,這一段沒說,我們從方劑中分析可能有惡心。擱芍藥,這個水陷于陰證,恐怕里頭也有腹痛,這個芍藥治腹痛。另外呢由于陷于陰虛證,得擱附子,有振寒,惡寒得厲害。
那么真武湯整個看起來,不但能夠治小便不利、振寒、肉瞤、欲僻地這種情況,也能夠治里頭有停飲,有下利的機轉,我們看芍藥也是的,而腹痛的情況,那么這個時候他也是良工治未病了,所以這個真武湯啊共附子湯,這個我們講到三陰篇就有了,它也治心下有水氣,但是這個全是陷于陰虛證,我們在臨床上“遇到”的病人都是惡寒得厲害,尤其有這個振振欲僻地,打寒戰(zhàn),必振寒吶,這個振寒都是陰寒證的一個反映,若是這種的小便不利,頭暈,那么你用苓桂術甘湯就不行了,苓桂術甘湯沒有陰虛的證候,沒有陰寒的證候,這個在后面少陰篇對這個證候還要詳細講的。(后學按:太爺之眩暈、夜尿頻多用苓桂術甘湯不效,未曾想到其是腎關不固所致。當用真武湯。)
所以里有停飲而發(fā)汗,這個變證多端啊,你看這都是的,必須得利小便,尤其小便不利,更在表證上必須要利小便而解表,就按一般的發(fā)汗法是絕不行的。這個根據桂枝去芍藥(湯)那篇以下到這,對這個反復來說明,小青龍湯也是的,小青龍湯雖然不是小便不利,而是心下有水氣,心下有水氣表不解,你要用普通的方劑是不行的,必須一方面去水,一方面解表,才能夠達到表解的目的,換個法就不行。這個在咱們研究的太陽病里頭有這么一種客觀事實,這是中醫(yī)的一種特別發(fā)現(xiàn),那么小便不利,有表證,在臨床上很容易找到,那么這個時候就是吃發(fā)汗藥啊,吃吐藥、瀉藥全不行,你非利小便不可,一利小便這表也自然解了,但是這個方劑呢不是一種,不是隨便哪個利小便藥就行的,這方面的藥很多了,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術湯、苓桂棗甘湯、苓桂術甘湯、五苓散、茯苓甘草湯,這很多。
底下這些是另一個段落,不可發(fā)汗的集中到這個地方說明。(后學按:基于方法不同,后學感此段之解不如劉師。)
張長恩《傷寒論臨證指南》:證象:心下悸,頭眩,身目閏動,振振欲擗地,或水腫,小便不利,苔白,脈沉。證質:腎陽虛弱,水氣泛濫。證治:溫振腎陽,化水行水。證方:真武湯(茯苓生姜白芍炮附片各9克,白術6克)。【醫(yī)案】余,女,49歲。78年3月4日初診。七日前繪畫勞累,又患感冒,頭痛,發(fā)熱惡寒,無汗身痛,自服APC后,仍發(fā)熱微惡寒,頭痛已不痛反增眩暈,站立不穩(wěn),需人扶持,四肢肌肉跳動,心悸氣短,就診于某院,多方檢查,診為“共濟失調”。曾服西藥效果不大,求診于中醫(yī)。接診時精神萎靡,呻吟不已,狀況如上述。查舌淡苔白滑,脈浮弦而滑。此為表證未凈,腎陽虛弱,水氣為患。炮附子15茯苓9白芍9白術6生姜9。三劑熱退,眩暈減而能站立,四肢肌肉平和,精神亦振,脈沉弦,再服上方3劑而愈?!吖鹦g甘湯證若進一步發(fā)展,則可能轉為真武湯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