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榆社】端午記憶
每每端午節(jié),我總會不自覺地回憶起年少時過端午節(jié)的情景。“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粽飄香,灑白糖,戴彩線,喜洋洋……”端午的歌謠,此刻又在耳邊響起……
【采艾草】
端午采艾草,一般是小孩子、大姑娘、婆姨們歡天喜地、樂此不疲做的事兒。
五月初一的前一天下午,山坡上、草地邊、土路邊,只要有艾草的地方,就會看到采艾草的人們,三五成群,兩兩結(jié)伴,前呼后應(yīng),嬉笑著,打鬧著。采艾草,就多了一個踏青游玩的由頭。這種草兒在農(nóng)村極其尋常、極其普通,平常很不起眼,也不引人注意,但一到了端午節(jié),它就有了不尋常的意義,仿佛在一夜之間就冒了起來,成為人們爭相尋找的“仙草”。
“我找到啦,快來這里??!”聽到呼叫,大家紛紛向著聲音的方向奔去。
艾草小小的,尺把高,只少數(shù)接才近米把。蹲下來細瞧,細長的葉片,正面蒼綠色,背面有細細的絨,莖剛勁直挺,雖是草本類植物,但有著木本植物的剛骨,只是因為纖細,很容易被折斷。低下頭,閉上眼,湊近它,輕輕嗅聞,一陣濃郁清香的味,自鼻腔擴散全身,香是很香,但又不是花兒的那種芬芳,有藥草特有的氣息,有來自土壤的氣味。
它們長得并不十分集中,這里一叢、那里一簇,便引得那些孩子、女人們這里呼叫一聲,那里應(yīng)答一聲,花蝴蝶似地呼拉地奔向這里,又呼拉地跑向那里。一處的往往不夠采的,采得差不多時,就又向另一處去尋覓了。
其實,這艾草本來也用不了多少,讓人們樂而忘返的是那種自由自在的樂趣。有時,男人們從田里回來,會順手弄了一捆,進院里順手往那里一丟,說:“弄了一捆艾草了,不用出去采了。”此時,女人并不十分領(lǐng)情,跟上幾人一起到山里采那多開心快活??!
滿載而歸回村的路上,逢人便給散上一把,“還沒采艾草了吧?拿上些吧,看我采了這么多呢!”一臉的自豪感,仿佛分給人那不只是艾草,而是自己勝利的果實呢。拿到艾的人也很開心,再遇到人那人就問:“喲,這是從哪里采的呢?”她便自得地說:“人給得呢,給你分點?”那人忙擺手說:“家里足夠多了,不用哦!”
到五月初一的時候,放的是連根艾,就是從土里連根帶土撅起來的,不做任何處理,就隨手插在大門的門環(huán)上、小門的門栓上。
到五月初五的時候,放的是無根艾,就是把采得的艾去掉根,再插起來的。從初一到初五,家家門上都插有艾草,村村院院上空都飄蕩著這種艾草清幽的香味。聽老人說,端午的艾最好,把它擰起來,擰成艾條,曬干后可以防蟲,熏艾還以治病呢,順手掐一枝,別在耳朵背后,涼涼的,香香的,美美的,整個人都浸潤在這種氣味當中了。
因為有艾葉的獨特香味,整個端午都有了種特別的氣息。
【戴五色線】
五月初一的早上,家里會早早地配好五色線,每個人的手腕上都戴上。大人一般只象征性地在一只手腕戴一條五色線,小孩子們一般要左手腕右手腕、左腳腕右腳腕都要戴上,甚至腰上還要戴一條呢。
五色線一般是挑揀五種色彩比較鮮艷的五種線搭配起來,往手腕上戴的時候,還要搓一搓擰一擰,線就呈現(xiàn)出五彩斑斕的色調(diào),我們當?shù)胤Q之為“鎖鎖線”。除了給人戴之外,在門上、車把上都要拴一條,甚至剪刀上也要拴一條;有的在一只手腕上拴兩條,原本有些單調(diào)的五色線就呈現(xiàn)麥穗樣子,特別好看;還有人用色彩更艷麗的繡花線來配五色線,就更加亮氣了。端午這一天到了學(xué)校,我們小伙伴之間總要互相比一比,看看誰的“鎖鎖線”更漂亮。別說,都是五種線搭配,出來的效果還真是大不一樣呢!
小時候,除了“鎖鎖線”,大人還給我們戴“荷包包”。它是用色彩鮮艷的碎布頭縫制的,狀如草莓,配有五色線作的流蘇,特別的漂亮,有大有小,紅藍黃綠,亮盈盈的。荷包包里面包著香料,香料是用艾葉、花椒葉、大蒜葉等配成的。所以,荷包包不光好看,還特別的香呢。用五色線做鏈,長的戴在脖子上,短的別在衣服上。從初一到初五,戴著它招搖過市,那種自豪和神氣寫在臉上,心里那個美呀,就甭提了!
那時,還在上學(xué)的女孩子們特別鐘情于纏五色粽子。用特別硬的紙裁一個二指寬尺把長的條,先以折小三角形的方式,折出若干的顯示一條對角線的連續(xù)的小正方形,然后按折做面一個空心里棱體,面是六個等邊直角三角形,整體看來形狀與粽子相似。在快封口的時候,將里面填上艾葉、花椒葉、大蒜葉等有味的葉子碎。仔細地封口后,就可以纏了。從頂上開始,由內(nèi)向外很仔細地纏繞彩線,這可是個細致活兒,既考驗?zāi)愕氖智沙潭?,更考驗?zāi)愕募毿暮湍托摹0岩桓€慢慢地在這個粽子上鋪開,漸漸會看到一個色塊形成的時候就換另一色線,色彩搭配要好,纏出的粽子才會更亮。當線把所的紙面全部鋪滿的時候,纏粽子就快要大功告成了,用一條較長的五線用針引著從正中間穿過,再拴上很多短五色線作成的流蘇,就做完了。這種彩色的粽子特別好,常常在他的三個角上再分別拴上三個小彩粽子就更加漂亮了。
手巧的姑娘們總是做出很多花樣來,惹得那些男孩子們爭著來要。當然,也有一些女孩子會把親手纏的五色粽偷偷送給自己喜歡的男孩子,這應(yīng)該是最好的端午禮物了。姐姐妹妹都會給自己的弟弟或或哥哥們纏一個,沒有得到的那些男孩子看著眼饞,只好央求給纏一個,還有些淘氣就干脆乘著別人剛纏好的時候,搶一個過來,女孩子們?nèi)遣黄?,起惱一陣也不生氣了,就由他去了,再纏一只也就是了。
過端午節(jié)纏粽子,真是孩子們的一大樂事,這個節(jié)日里,不但有濃濃的香氣,而且還有繽紛的色彩呢。
【包粽子】
糯米是早兩三天就浸泡上了,有白米和黃米兩種。我們這里不包肉粽子,只是米和紅棗。葦葉早幾年也種過,自己去地里采,后來很少有,一般都是買現(xiàn)成的,翠綠的細長條,樣子有些像竹葉,但比那要大好多倍。在包之前需要先用開水煮幾分鐘,這樣原來發(fā)脆的葉子才會有韌性,包起來就不容易破裂。
小時候覺得包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一件大事。先煮一鍋葦葉,再泡一盆糯米,放一小捆馬蓮草用來扎粽子。媽媽嬸嬸大娘們總是在一起包,先包完這家的,再去包另一家的,所以,這一天,院里比平常更熱鬧、更喜慶。
她們開始包了,我就眼勾勾地看著,她們先拿出兩三片葉子在手心里鋪開,別一只手把住葦葉頭一彎折回來,形成了一個漏斗狀三角形樣子,在最下面就是尖的地方放一顆紅棗,再添上米,快滿時再放一顆。綠的葉、紅的棗,再加上黃燦燦或白生生的米,看著就喜人,只見媽媽左手托著粽,右手把余下葉折過來,蓋住米,再左右纏繞兩三兩,最后用馬蓮草扎住,一生拳頭大小翠綠粽子就產(chǎn)生了,我常??吹萌肷瘢苍鴩L試過幾次,最終以失敗告終,后終于望而卻步。粽子有多種包法,什么狗頭粽、裹腳粽、六角粽等,令我看得眼花繚亂。所謂會者不難、難者不會,在她們靈巧的手中,各式各樣的粽子快速形成,她們一邊包一邊談著天,不時發(fā)出爽朗的笑聲......
包好的粽子,最好要鋪放在鍋里,媽媽說,必須放滿,最后上面還要壓一塊石板,這樣香氣才不會跑掉,煮出的粽子才好吃。煮粽子很費時間的,需兩三個小時,鍋里水漫過粽子,就可以煮了。開始我還幫著燒火,后來終于不耐心,便去玩耍了,直到被那濃濃的香氣吸引,才又回到灶前繼續(xù)燒火。鍋里粽子被開水煮著但又被石板壓著,無法上下翻騰,只發(fā)出咕嘟咕嘟的聲音,裊裊白氣上升再彌漫開來,那是一種葦葉的清香、糯米的醇香、紅棗的甜香混合的香,那是一種無可抗拒的香。這種香味,有醉人的誘惑,我沒那份耐心,無數(shù)次地問:“能行了嗎?”“快熟了嗎?”眼巴巴地瞅著鍋蓋,翹盼著“美味”的出鍋。
終于,媽媽綻開了笑容,說道:“好啦,準備起鍋!”我和姐弟幾個興奮到了極點,都簇圍到了鍋跟前,媽媽便吆喝:“離遠點,小心燙著??!”我們姐弟幾個只是象征性地后退一點,看著鍋蓋瞬間被打開,那充滿濃郁香味的白氣一下就撲面而來。父母見我們饞得口水都要掉出來了,便吩咐我們拿碗來,每人領(lǐng)到一只粽子,在熱騰騰的香氣里,纏著的葦葉一層層打開,有棱有角地臥在碗里,輕輕咬一口,黏軟清香,再灑上白糖更是妙不可言,吃了一個又一個,直把小肚子撐得鼓鼓的……
……
長大離開家鄉(xiāng)成家立業(yè)之后,到了端午節(jié)也從超市里買來各種各樣的粽子,但總也吃不出小時候的那味道來,自己的孩子也少了對粽子的那份渴盼,至于五色線之類也是象征性地帶著,他怎么也不會理解我那時的情趣來。
端午,這個特別的日子,在我的記憶中是有顏色、有味道、有情趣的,長大后,熟知了屈原的故事,更對這個日子有一種近乎景仰的感覺。只是,不知為什么,現(xiàn)在總是懷念小時候,懷念那過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