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山東省境內(nèi)有齊國和魯國,為何現(xiàn)如今稱魯不稱齊”?一時間,齊魯之爭輿論之多,鋪天蓋地,為何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不妨一起來看看山東的歷史文化發(fā)展。
有則趣聞,說是清末時期,電報剛傳入中國,各省需用一個字做本省電碼,山東本來選“齊”,但后來有人說不妥,因為河北為“冀”,“齊”“冀”音聲相近,以后若有戰(zhàn)事,該往“齊”的軍隊誤傳為“冀”,那就耽擱軍國大事了,于是山東棄“齊”選“魯”,一直沿用至今。
這則故事,流傳甚廣,很多人都拿此事做史實,認為山東當初是受了河北省的羈絆,因為直隸比山東有先確定電碼的資格,如非如此,山東是無論如何也要用“齊”來代表的。
雖然故事有模有樣,但實在經(jīng)不起推敲,如果是避免字音相近,那山西的“晉”字,豈不是更混同“冀”,也沒有見山西人去更改電碼。
山東以“魯”為名,肯定是基于各種考量后,認為魯比齊更能代表山東文化和歷史傳統(tǒng),雖然這種看法還有待商榷。
山東齊字派的委屈和不甘,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老齊家的輝煌史,真是彪炳史冊,而小魯同志,在武功經(jīng)濟面積上就真的相形見拙了。讓我們先回到公元前1046年,雖然這個歷史年份如此的精準明確,但也只是預估罷了。
反正在這段時間,中國發(fā)生了一件大事,周武王推翻了商朝的統(tǒng)治,華夏步入到了周朝紀年,改朝換代后,馬上要進行論功行賞。推翻殷商最大的功臣,當屬姜太公,周武王讓他挑封地,姜太公兩眼一瞇,小手一指,就要了靠近渤海的一片地區(qū),周武王并沒有覺得這是啥好地方,靠海那么近,都是鹽堿地,并且周邊尚且沒有完全臣服我大周,你老人家可想好了,姜子牙胡須一捋,就它了。
封完姜子牙后,周武王又給姜子牙找了一個鄰居,那就是自己的弟弟周公,周公被封在魯。 從齊和魯?shù)恼Q生,就可以看出來輕疏遠近。姜子牙縱然是肱骨之臣,但他死后呢,子孫和周王朝的關系,是不能預料的,但是魯國不一樣,這是縱然打斷骨頭也連著筋的血親,從根源上就有所區(qū)分。
姜子牙要了齊地后,馬上去就任封國,他為齊國定下來了兩個發(fā)展方針,“通商工之業(yè),便魚鹽之利”,就是因地制宜,不要在不適合種地的土地上瞎搗鼓,既然交通便利,那就發(fā)展商業(yè),既然靠著大海,那就賣魚和鹽,有了錢,也就能買來糧食,齊國搞的有聲有色,周邊國家的人也都扔下了手中的鋤具,來為齊國的經(jīng)濟建設添磚加瓦。
齊國如火如荼,魯國在干嘛呢,在當初姜子牙馬不停蹄趕回封國時,他的鄰居周公卻沒有動身,周公要留在武王身邊輔佐他,反正都是自己家的事情,肯定要先穩(wěn)定大局,后來周公讓自己的兒子伯夷就任封國,這也是魯國的第一代國君。
伯夷看到鄰居齊國一切向錢看了,他搖了搖頭,不置可否。伯夷要做的,是按照周禮來改造魯?shù)氐娘L俗文化。 齊和魯?shù)陌l(fā)展,一開始就分道揚鑣,也造就了骨子里的不同價值觀。
齊國在歸化風俗上面,幾個月就完事了,而魯國,卻用了整整三年。后來伯夷做了四十年的魯國國君,他一直在遵行周禮方面毫不懈怠,魯國成了文化人的代表,齊國也如愿以償?shù)某闪松虡I(yè)中心,這就是齊魯?shù)奈幕町悺?/p>
此后齊和魯?shù)陌l(fā)展都挺好的,雖然魯國最開始擱置了經(jīng)濟發(fā)展,不過后來在平定叛亂后,俘獲了大批的殷商舊民,這些是殷商時期的王族,他們要文化有文化,要頭腦有頭腦,在他們的幫助下,魯國也實現(xiàn)了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文化人也不再寒酸,甚至還收了幾個國家做小弟,每年給自己上貢。魯國有了錢和面子,自然更加瞧不起旁邊這個一身銅臭味的鄰居了,不過這只是心理上的鄙視,面子上,兩個國家友愛互助,齊魯大地一片祥和。
到了禮樂崩壞的時期,齊魯基于自己的自身文化差異,表現(xiàn)出了迥異的態(tài)度,魯國自然是周禮的捍衛(wèi)者,它對世界的“墮落”痛心疾首,但齊國卻如魚得水,商業(yè)的發(fā)展就是需要社會更加充滿活力,周禮在齊國嚴重成了桎梏,這種黑白分明的態(tài)度,讓齊魯有了不可調(diào)節(jié)的矛盾。
但是不論在春秋五霸,還是戰(zhàn)國七雄,都是只見齊,不見魯,政治實力的懸殊,也給齊國人帶來了優(yōu)越感,重視文化的態(tài)度,依舊讓魯國人對齊國嗤之以鼻,哪怕最后兩個國家都被秦皇一統(tǒng),他們骨子里也都依舊以對方為鄙。
山東也素有“齊魯之邦”的稱號,這也足以證明山東的文化歷史,如果非要說山東為何稱魯不稱齊?我想大致有三層因素,一是當初魯國算是正統(tǒng),畢竟中國歷史上一直注重血統(tǒng),血統(tǒng)高貴足以暗示今人的心理想法;二是魯國的文化傳承,魯國以周禮發(fā)展,相比齊國的商業(yè)化,意味深長更加久遠;三是孔圣人的因素,因為孔子的一生大多是在魯國。
雖然現(xiàn)在山東的“齊”“魯”之爭,表面上以“魯”勝出,畢竟文化是影響深遠的,一個曲阜的孔子,足可以讓魯字的金字招牌熠熠生輝了。但這并不是說齊文化就遜之一籌,齊國人在那么久遠的農(nóng)業(yè)文明的歷史節(jié)點上,就能有“簡周禮,重商業(yè)”的覺悟,中國文明本就該走出兩條路來,如果困守在禮節(jié)經(jīng)典之中,哪里能取得更近一步的發(fā)展和思想的進步,但是光是追求金錢和經(jīng)濟,忽視了人文精神,也只是無根之萍。齊魯之爭,只是兩個極端,能夠融化匯通,才是最正確的。
本文參考資料:
《史記》 司馬遷
《中國通史》 呂思勉
《從春秋齊魯關系透視齊魯文化》 劉愛敬
【抄襲必究,歡迎關注、評論、點贊、轉(zhuǎn)發(fā),每天更新精彩有趣的歷史知識,您的認可是我最大的動力!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lián)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