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fèi)電子書等14項(xiàng)超值服

開通VIP
五臟六腑,五行關(guān)系以及病變表現(xiàn),治方(四)肺與大腸

 雜病必原于臟腑,《金匱》第一篇其義可見。孫真人及宋代官撰醫(yī)方,多遵其規(guī)式。故今研究臟腑諸證,主要參考引用《圣濟(jì)總錄》,以總說列之于首。治方則排列于后,以便方便檢索。

三 肺與大腸

  《圣濟(jì)總錄》肺臟統(tǒng)論
  論曰五臟設(shè)位,肺獨(dú)居上,故內(nèi)經(jīng)曰,天氣通于肺,又曰肺主皮毛,為五臟之華蓋,在五臟為魄,魄則并精而出入者也,在五性為義,義則勝物而斷制者也,開竅于鼻,故其液為涕,涕者繼泣而先泗也,在聲為哭,故其志為憂,憂者陰肅而情慘也。其色白者,入金故也,其味辛者,物成故也,以至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音為商,在臭為腥,無非時數(shù)氣類之所系然也。嘗以經(jīng)脈表里論之,手太陰肺之經(jīng)也,手陽明大腸之經(jīng)也,二者之經(jīng),為臟腑表里之合,手太陰之經(jīng),起于中焦,下絡(luò)大腸,環(huán)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內(nèi),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nèi)上骨下廉,入寸口上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后直出次指內(nèi)廉出其端,陰陽適平,經(jīng)絡(luò)和順,盈虛消息,莫睹偏勝,一失其平,病所由生。過為有余,有余病也,不及為不足,不足亦病也,有余之病,是謂肺實(shí);不足之病,是謂肺虛,肺實(shí)之證,喘嗽上氣肩背痛汗出,陰股膝脛皆痛是也,肺虛之證,肩背寒痛,少氣不能太息,胸滿嗌干是也,病之所生,凡以其經(jīng)絡(luò)流行之處而見證焉,治法之施,實(shí)者宜瀉,虛者宜補(bǔ),有余則損之,不足則益之,此其大略也,至于論脈,則手太陰脈之來,浮澀而短為平脈,若見他脈,皆失其平,故肺與脾腎子母也,與心肝夫婦也,脈得洪大而緩,則為母所克,得沉濡則滑,則為子所克,得弦而長,則為婦所克,得浮大而洪,則為夫所克,若母克子者為虛邪,雖病易治,子克母者為實(shí)邪,雖病自愈,婦克夫者為微邪,雖病即瘥,夫克婦者為賊邪,大逆不治,當(dāng)察其虛實(shí)以補(bǔ)以瀉,審治之法,此其大概也。

手太陰肺經(jīng)-

http://www.tcm100.com/tools/JingLuoFlash/feijing.swf

穴歌

手太陰肺十一穴,中府云門天府訣,俠白尺澤孔最存,

列缺經(jīng)渠太淵涉,魚際少商如韭葉。
脈起中焦,下絡(luò)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循臑內(nèi)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nèi)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端。其支者,從腕后列缺穴,直出次指內(nèi)廉出其端,交手陽明也。多氣少血,寅時注此。

  辛金之臟,脈居右寸,實(shí)則脈實(shí),上熱氣粗兼鼻壅,瀉必辛涼。虛則脈虛,少氣不足息低微,補(bǔ)須酸熱,橘甘下痰氣之神方,姜除去氣嗽之圣藥。七情郁結(jié)因而喘,沉香烏藥參檳;胸痞喘急徹而痛,半夏栝蔞桔梗。鼻塞不通,丸荊穗澄茄薄荷;鼻淵不止,末龍腦蒼芷辛夷。百花卻去紅痰,二母偏除熱嗽。黃連赤茯阿膠,抑心火而清肺臟,訶子杏仁通草,利久嗽以出喉音,流注疼痛因痰飲,半夏倍于樸硝;癮疹癢痛為風(fēng)熱,苦參少于皂莢。哮嗽齁齁,兜鈴蟬蛻杏(除尖)砒霜(少入),熱壅咽喉,雞蘇荊芥桔防風(fēng),參牛甘草消酒疸,輕粉硫黃去鼻痔。白礬甘遂白砒霜性情實(shí)重,入豆豉偏治吼喘;百草霜?dú)馕峨m輕,和海鹽卻消舌腫。甜葶藶良治肺癰,苦熊膽寒涂腸痔。瓊玉膏理嗽調(diào)元,流金丹清痰降火。人參非大劑不補(bǔ),少則凝滯,大則流通;黃芩非枯薄不瀉,細(xì)則涼腸,枯則清金,升麻白芷,東垣曾云報使;蔥白麻黃,仲景常用引經(jīng)。紫菀五味能補(bǔ)斂,桑白防風(fēng)實(shí)開通。寒熱溫涼,名方選辨,輕重緩急,指下詳明,更參一字之秘,價值千金之重,會得其中旨,草木總皆空。

  《導(dǎo)引本經(jīng)》:『肺為五臟之華蓋,聲音之所從出,皮膚賴之而潤澤者也。人惟內(nèi)傷七情,外感六淫,而呼吸出入不定,肺金于是乎不清矣。然欲清金,必先調(diào)息,息調(diào)則動患不生,而心火自靜,一者下著安心,二者寬中體,三者想氣遍毛孔出入,通用無障,而細(xì)其心,令息微微,此為真息也。蓋息從心起,心靜氣調(diào),息息歸根,金丹之母?!弧缎挠〗?jīng)》曰:『回風(fēng)混合,百日通靈?!弧秲?nèi)經(jīng)》曰:『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逆之則傷肺?!蝗暨^食瓜果,宜微利一行,靜息二日,以薤白粥加羊腎空心補(bǔ)之;如無羊腎,以豬腰代之,勝服補(bǔ)劑。秋當(dāng)溫足涼頭,其時清肅之氣,與體收斂也。自夏至以來,陰氣漸旺,當(dāng)薄衽席,以培壽基。其或夏傷于暑,至秋發(fā)為痎瘧,陽上陰下,交爭為寒;陽下陰上,交爭為熱。寒熱交爭,皆肺之受病,如二少陽脈微弦,即是夏食生冷,積滯留中,至秋變?yōu)榱〖?。如足陽明、太陰微弦濡而緊,乃反時之脈,病恐危急。然秋脈當(dāng)如毫毛,治法詳后與前也?!端貑枴吩疲骸呵飩跐瘢人?,純陽歸空?!弧睹胤ā吩疲骸盒凶∽P常噤口,呼吸調(diào)息定音聲,甘津玉液頻頻咽?!粺o非潤肺,使邪火下降,而清肺金也。

病證

 

實(shí)證候和方劑
肺實(shí)論曰:右手關(guān)前寸口陰實(shí)者,肺實(shí)也,苦上氣胸中滿膨膨,與肩相引,扁鵲曰,肺實(shí)熱則喘逆胸憑仰息,手太陰經(jīng)為熱氣所加,故為肺實(shí)之病,甚則口赤張,引飲無度,體背生瘡,以至股膝脛皆痛,法宜瀉之。

1 名稱: 五味子散
別名: 五味子湯
組成:五味子1兩,木香半兩,訶黎勒皮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前胡1兩(去蘆頭),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桂心3分,半夏3分(湯洗7遍去滑)。
出處: 《圣惠》卷四十二。
主治: 肺實(shí),胸中短氣,上焦壅滯,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枚,煎至5分,去滓溫服,1日3-4次。
制備方法: 上為散。
附注: 五味子湯(《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七)。

2 名稱: 地骨皮湯
組成: 地骨皮5兩,白前2兩,石膏(研)6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3兩,桑根白皮(銼)4兩。
出處: 《圣濟(jì)總錄》卷四十八。
主治: 肺實(shí)熱,喘逆胸滿,仰息氣急。
用法用量: 每服六錢匕,水2盞,加竹葉10片,煎至1盞,去滓溫服。
制備方法: 上銼,如麻豆大。
 
3 名稱: 百部散
組成: 百部2兩,款冬花1兩,貝母(去心)1兩,白薇1兩。
出處: 《圣濟(jì)總錄》卷一一六。
主治: 肺實(shí),鼻塞不聞香臭。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米飲調(diào)下。
制備方法: 上為散。
 
4 名稱: 枇杷葉湯
組成: 蘇子、貝母、桑葉、花粉、沙參、百合、薄荷、射干、前胡、枇杷葉。
出處: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七。
功效: 降氣消痰。
主治: 小兒龜胸肺實(shí),脹滿有痰。
 
5 名稱: 瀉白散
組成: 黃芩、骨皮、黑梔、竹葉、連翹、蔞仁、玄參、川連、兜鈴、炙桑皮。
出處: 《麻癥集成》卷三。
主治: 心肺實(shí)火,咳嗽喘促。

6 名稱: 瀉肺大麻仁散
組成:大麻仁2兩,桑根白皮3分(銼),檳榔2兩,天門冬2分(去心),赤茯苓3分,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漢防己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出處: 《圣惠》卷六。
主治: 肺實(shí)氣實(shí),心胸壅悶,咳嗽煩喘,大腸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 上為粗散。

7 名稱: 降氣和中湯
組成: 蘇子1錢5分,沉香5分,海石3錢,蔞仁4錢,萊菔2錢,芥子1錢,橘紅1錢,半夏1錢,桑皮2錢,貝母2錢,杏仁3錢。
出處: 《醫(yī)醇剩義》卷三。
主治: 肺實(shí)而咳,胸脘喘滿,時吐調(diào)痰。
用法用量: 加生姜汁兩小匙,沖服。

8 名稱: 枸杞湯
組成: 枸杞根皮(切)2升,石膏8兩,白前3兩,杏仁3兩,橘皮5兩,白術(shù)5兩,赤蜜7合。
出處: 方出《千金》卷十七,名見《圣濟(jì)總錄》卷四十八。
功效: 泄氣除熱。
主治: 肺實(shí)熱,胸滿仰息。凡右手寸口、氣口以前脈陰實(shí)者,苦肺脹,汗出氣喘逆,咽中塞,如欲嘔狀。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7升煮取2升,去滓,下蜜,煮3沸,分3服。
 
9 名稱: 省味金花丸
組成: 川黃柏1兩,黃芩1兩,知母1兩,桔梗1兩,連翹1兩,地骨皮5錢,薄荷5錢。
出處: 《銀海精微》卷上。
主治: 肺實(shí)熱,眼白仁常淚,紅壅熱眵,淚出而不絕者。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桑白皮湯送下或薄荷湯送下。
制備方法: 上煉蜜為丸。

10 名稱: 神圣復(fù)氣湯
組成:干姜(炮)3分,黑附子(炮)3分,防風(fēng)5分,人參5分,郁李仁(另研)5分,當(dāng)歸身6分(酒洗),半夏(湯洗)7分,升麻7分,藁本8分,甘草8分,柴胡1錢,羌活1錢,白葵花5朵(去心,剪碎)。
出處: 《蘭室秘藏》卷上。
主治:復(fù)氣乘冬足太陽寒水、足少陰腎水之旺,子能令母實(shí),手太陰肺實(shí)反來克土,火木受邪,腰背胸膈閉塞疼痛,善嚏,口中涎,目中澀,鼻中流濁涕不止,或如息肉,不聞香臭,咳嗽痰沫,上熱如火,下熱如冰,頭作陣痛,目中溜火,視物(目荒)(目荒),耳聾耳鳴,頭并口鼻大惡風(fēng)寒,喜日晴暖,夜臥不安,常覺痰塞,咽膈不通,口不知味,兩脅縮急而痛,牙齒動搖不能嚼物,臍腹之間及尻臀足膝不時寒冷,前陰冷而多汗,行步欹側(cè),起居艱難,麻木風(fēng)痹,小便數(shù),氣短喘喝,少氣不足以息,遺失無度;及婦人白帶,陰戶中大痛牽心,面色黧黑;男子控睪,痛引心腹,或面色如赭,食少,大小便不調(diào),煩心霍亂,逆氣里急,腹不能努。或腸鳴,臍下筋急,肩髀大痛,此皆寒水來復(fù)火土之(隹誰)也;又治嚙頸嚙唇舌、舌根強(qiáng)硬等證。大抵腎元與膀胱經(jīng)中有寒,氣不足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上作1服。水5大盞,煎至2盞,入黃耆1錢、橘紅5分、草豆蔻仁(面裹煨熟,去皮)1錢,同煎至1盞,再入下項(xiàng)藥:黃柏3分(酒浸)、黃連3分(酒浸)、枳殼3分、生地黃3分(酒洗),此4味預(yù)1日另用新水浸;又以華細(xì)辛2分,川芎細(xì)末3分,蔓荊子3分,作一處,浸此3味并黃柏等;煎正藥作1大盞,不去滓,入此所浸之藥,再上火同煎至1大盞,去滓,空心熱服,于月生月滿時食,隔3-5日1服,如病急,不拘時候。
用藥禁忌: 宜食肉,不助經(jīng)絡(luò)中火邪也,忌肉湯。

11 名稱: 桔梗湯
組成:桔梗(炒)1分,大黃(銼,炒)1分,麻黃(去根節(jié))1分,枳殼(去瓤,麩炒)1分,大腹皮(銼)1分,柴胡(去苗)1分,杏仁(去皮尖雙仁,炒)1分,羌活(去蘆頭)1分,木香1分。
出處: 《圣濟(jì)總錄》卷四十八。
主治: 肺實(shí)上氣,面目浮腫,大便燥。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生姜1棗大(拍碎),煎至7分,去滓,食后、臨臥溫服。
制備方法: 上為粗末。

12 名稱: 桔梗散
組成:桔梗半兩(去蘆頭),射干1兩,麥門冬1兩(去心),青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麻黃1兩(去根節(jié)),赤茯苓3分,前胡2分(去蘆頭),木通3分(銼),大腹皮3分(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出處: 《圣惠》卷四十二。
主治: 肺實(shí)熱,上氣胸滿煩悶,呼吸氣促,咽喉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 上為散。

13 名稱: 羖羊角湯
組成: 羖羊角(鎊)1兩半,萎蕤1兩半,木通(銼)1兩半,甘菊花1兩,澤瀉1兩,大黃(銼,炒)1兩。
出處: 《圣濟(jì)總錄》卷一○七。
主治: 肝肺實(shí)熱,目生白翳。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下芒消1錢匕,空心、臨臥溫服。
制備方法: 上為粗末。

14 名稱: 清肺湯
組成: 薏苡仁3分,防己3分,杏仁3分,冬瓜子仁3分,雞子白皮1分。
出處: 《三因》卷八。
主治: 肺實(shí)熱,肺壅,汗出若露,上氣喘逆咳嗽,咽中塞如嘔狀,短氣客熱,或唾膿血。
用法用量: 每服4錢,先以葦葉(切)半握,水2盞,煎盞半,入藥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制備方法: 上銼為散。

15 名稱: 麻黃湯
組成:麻黃(去根節(jié),煎,掠去沫,焙)2兩,半夏(湯浸7遍,焙)2兩,桑根白皮(銼)2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3兩,石膏(碎)5兩,赤茯苓(去黑皮)2兩,紫菀(去土)1兩半。
出處: 《圣濟(jì)總錄》卷四十八。
主治: 肺實(shí)熱,喘逆胸滿,仰息氣急。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加生姜半分(切),竹葉2-7片,煎至8分,去滓溫服。
制備方法: 上銼,如麻豆大。

膈消論曰:內(nèi)經(jīng)曰,心移熱于肺,傳為膈消。夫心肺二臟,皆居膈上,心火既熾,移以爍金,二臟俱熱,熏蒸膈間,而血?dú)庀麪q也。心主血,肺主氣,俱受邪熱,宜不息而消,故久則引飲為消渴之疾。

1 名稱: 白虎加人參湯
別名: 白虎人參湯、人參石膏湯、人參虎白虎湯、白虎化斑湯、化斑湯、人參化斑湯
組成: 知母6兩,石膏1斤(碎,綿裹),甘草(炙)2兩,粳米6合,人參3兩。
出處: 《傷寒論》。
功效: 清熱、益氣、生津止渴,和表散熱。
主治:傷寒、溫病、暑病氣分熱盛,津氣兩傷,身熱而渴,汗出惡寒,脈虛大無力;火熱迫肺,上消多飲者;服桂枝湯,大汗出后,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傷寒若吐若下后,7-8日不解,熱結(jié)在里,表里俱熱,時時惡風(fēng),大渴,舌上干燥而煩,欲飲水?dāng)?shù)升者;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渴欲飲水,無表證者;太陽中熱者,暍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膈消,上焦燥渴,不欲多食;小兒瘡疹赤黑,出不快,毒盛煩躁者;太陽中暍,其脈弦細(xì)芤遲,小便已,灑然毛聳,口開,前板齒燥者;傷寒汗吐下后,斑發(fā)脈虛;斑已出,如脈洪數(shù),熱甚煩渴者;暑熱脈虛者;太陰溫病,脈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甚至鼻孔扇者。
用法用量: 以水1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1升,每日3次。
用藥禁忌: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正月、2月、3月尚凜冷,亦不可與服之,與之則嘔利而腹痛;諸亡血虛家,亦不可與,得之則腹痛而利;忌海藻、菘菜。
臨床應(yīng)用:1.傷寒發(fā)熱:從軍王武經(jīng)病,胎嘔葉,俄為醫(yī)者下之,已8-9日,而內(nèi)外發(fā)熱,予診之曰:當(dāng)行白虎加人參湯?;蛟疲杭韧聫?fù)下,是里虛矣,白虎可行乎?予曰仲景云:若下后7-8日不解,熱結(jié)在里,表里俱熱者,白虎加人參湯。證相當(dāng)也。蓋吐者為其熱在胃脘,而脈致令虛大,三投而愈。
2.消渴:草廬先生年7旬,病消渴引飲無度,小便白濁,周殫百治,而瘁疲日加焉。舉家以為不愈,先生亦弟囑后事,會先生診之,脈浮滑,舌燥裂,心下硬。曰:可治矣。乃與白虎加人參湯,百余貼全愈,
3.風(fēng)溫:趙印龍,年近3旬,于孟秋得風(fēng)溫病。胃熱氣逆,服藥多嘔吐,因此屢次延醫(yī)服藥,旬余無效。及愚診視,見其周身壯熱,心中亦甚覺熱,5-6日間飲食分毫不進(jìn),大便數(shù)日未行。間何不少進(jìn)飲食?自言有時亦思飲食,然一切食物聞之皆臭惡異常。強(qiáng)食之即嘔吐,所以不能食也,診其脈弦長有力,右部微有洪象,一息五至。證脈相參,知其陽明腑熱已實(shí),又挾沖氣上沖,所以不能進(jìn)食,服藥亦多嘔也。欲治此證當(dāng)以清胃之藥為主,而以降沖之藥輔之,則沖氣不上沖,胃氣亦必隨之下降,而嘔吐能止,即可以受藥進(jìn)食矣。生石膏3兩(搗細(xì)),生赭石1兩(軋細(xì)),知母8錢,潞黨參4錢,粳米3錢,甘草2錢。共煎湯1大碗,分3次溫服。將藥3次服完,嘔吐即止,次日減去赭石,又服1劑,大便通下,熱退強(qiáng)半。至第3日減去石膏1兩,加玄參6錢,服1劑,脈靜身涼。
各家論述: :

1.《金匱方衍義》:《內(nèi)經(jīng)》曰:心移熱于肺,傳為膈消。膈消則渴也,皆相火傷肺之所致,此可知其要在救肺也。石膏雖能除三焦火熱。然仲景名白虎者,為石膏功獨(dú)多于清肺,退肺中之火,是用力君;知母亦就肺中瀉心火,滋水之源,人參生津,益所傷之氣而為臣;粳米、甘草補(bǔ)土,以資金為佐也。
2.《傷寒貫珠集》:陽明者,兩陽之交,而津液之府也。邪氣入之,足以增熱氣而耗津液,是以大煩渴不解。方用不膏辛甘大寒,一直清胃熱為君;而以知母之咸寒佐之;人參、甘草、粳米之甘,則以之救津液之虛,抑以制石膏之悍也。曰白虎者,蓋取金氣澈熱之義云耳。
3.《古方選注》:陽明熱病化燥,用白虎加人參者,何也?石膏辛寒,僅能散表熱;知母甘苦僅能降里熱;甘草、粳米僅能載藥留于中焦。若胃經(jīng)熱久傷氣,氣虛不能生津者,必須人參養(yǎng)正回津,而后白虎湯乃能清化除燥。
4.《衷中參西》:白虎湯中加人參、不但能生津液,且能補(bǔ)助氣分以助津液上潮,是以能立見其功也。白虎加人參湯所主之證,或渴,或煩,或舌干,固由內(nèi)陷之熱邪所傷,實(shí)亦由其人真陰虧損也。人參補(bǔ)氣之藥非滋陰之藥,而加于白虎湯中,實(shí)能干邪火熾盛之時立復(fù)其陰,此中蓋有化合之妙也。凡遇其人脈數(shù)或弦硬,或年過五旬,或在勞心勞力之余,或其人身形素羸弱,即非在汗吐下后,渴而心煩者,當(dāng)用白虎湯時,皆宜加人參、此立腳于不敗之地,戰(zhàn)則必勝之師也。
附注:白虎人參湯(《金匱》卷上)、人參石膏湯(《袖珍》卷三引《圣惠》)、人參白虎湯(《玉機(jī)微義》卷九引《局方》)、白虎化斑湯(《衛(wèi)生總微》卷八)、化斑湯(《丹溪心法》卷二)、人參化斑湯(《回春》卷三)。

 

2 名稱: 人參石膏湯
組成: 人參半兩,石膏1兩2錢,知母7錢,甘草4錢。
出處: 《潔古家珍》。
主治: 膈消,上焦燥渴,不欲多食。
用法用量: 水煎,食后服。
制備方法: 上為粗末。

3 名稱: 人參石膏湯
組成: 人參(去蘆)3錢,石膏4錢,知母2錢,甘草1錢,黃芩1錢,杏仁1錢。
出處: 《濟(jì)生拔粹》卷八引東垣方。
主治: 膈消,上焦燥渴,不欲多食。
用法用量: 上作1服。水2鐘,加粳米1撮,煎至1鐘,不拘時候。

4 名稱: 地黃煎
組成: 生地黃汁2升半,生栝樓汁2升半,牛脂3升,蜜半升,黃連(去須)1斤(為細(xì)末)。
出處: 《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九。
功效: 除熱。
主治: 膈消。
用法用量: 每服1大匙,熱湯化,通口服,日3次。
制備方法: 上合煎,取5升,不津器收貯。
 
5 名稱: 竹葉湯
組成:竹葉1握,麥門冬2兩(去心,焙),白茯苓2兩(去黑皮),栝樓實(shí)2兩(炒),地骨皮2兩,生姜2兩,甘草(炙)3兩,大棗5兩,小麥(淘)6合。
出處: 《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九。
主治: 膈消煩渴,津液燥少。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2盞。煎至1盞,去滓,食后溫服。
制備方法: 如麻豆大。
 
6 名稱: 雞內(nèi)金丸
別名: 雞膍胵丸
組成: 雞內(nèi)金(洗,曬干)5兩,栝樓根(炒)5兩。
出處: 《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九。
主治: 膈消;膀胱有熱,消渴飲水,下咽即利。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稍加至30丸,食后溫水送下,日3次。
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附注: 雞膍胵丸(原書卷五十九)。
 
7 名稱: 麥門冬飲
別名: 麥門冬飲子、門冬飲子、生津麥冬湯、麥冬飲子
組成:麥門冬(去心)2兩,栝樓根1兩,知母(焙)1兩,甘草(炙)1兩,五味子1兩,生干地黃(焙)1兩,人參1兩,葛根1兩,茯神(去木)1兩。
出處: 《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九。
主治: 膈消。胸中煩滿,津液燥少,短氣多消。上消屬虛熱,脈虛浮數(shù)者。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每服5錢匕,水2盞,加竹葉數(shù)片,煎至1盞,去滓溫服,日2夜1。
各家論述:《醫(yī)略六書》:虛陽內(nèi)郁,灼爍肺金,不能生腎水以上朝,故消渴不止矣。人參扶元補(bǔ)腦虛,生地壯水滋真陰,花粉清熱潤燥,知母滋腎退熱,五味收肺氣之虛耗,茯神安心神之虛煩,干葛升清陽以解郁,竹葉療膈熱以涼心,炙草緩中和胃也。水煎溫服,使金水相生,則津液上奉,而肺氣自雄,水精四布,何患上消之不瘳哉。此保肺生津之劑,為虛陽內(nèi)郁上消之專方。
附注:麥門冬飲子(《宣明論》卷一)、門冬飲子(《醫(yī)學(xué)綱目》卷二十一)、生津麥冬湯(《杏苑》卷五)、麥冬飲子(《醫(yī)略六書》卷二十二)。
 
8 名稱: 參膏湯
組成: 人參5錢,石膏1兩,知母6錢,甘草3錢5分(一方加寒水石妙)。
出處: 《脈因證治》卷下。
主治: 膈消。上焦渴,不欲多飲。
用法用量: 水煎服。

9 名稱: 知母湯
組成:知母(焙)2兩,澤瀉2兩,白茯苓(去黑皮)2兩,黃芩(去黑心)2兩,生姜(切)2兩,小麥8合(洗凈),大棗15枚(去核),淡竹葉(切)1升半,甘草(炙)2兩。
出處: 《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九。
主治: 膈消,胸中煩渴。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2盞,煎1盞,去滓,食后溫服。
制備方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10 名稱: 栝樓湯
組成: 栝樓根5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茅根1兩半,蘆根1兩半,小麥半升,石膏(研)9兩。
出處: 《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九。
主治: 膈消多渴。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2盞,煎至1盞,去滓,食后溫服。
制備方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11 名稱: 栝樓散
別名: 香墨散
組成: 栝樓根3兩,墨1兩,鉛丹半兩。
出處: 《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九。
主治: 膈消。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新汲水調(diào)下,日3次,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散,和勻。
附注: 香墨散(原書卷五十八)。
 
12 名稱: 桑白皮散
組成:桑根白皮(銼)半兩,防風(fēng)(去叉)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防己1分,紫蘇葉1分,檳榔(面裹炮)1分,甘草(炙,銼)半兩。
出處: 《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九。
主治: 肺熱膈消。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食后沸湯調(diào)下。
制備方法: 上為散。
 
13 名稱: 黃耆飲
組成: 黃耆3兩,茯神3兩(去水),栝樓根3兩,麥門冬3兩(去心,焙),甘草(炙)3兩,生干地黃(切,焙)4兩。
出處: 《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九。
主治: 膈消,胸中煩渴。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2盞,煎至1盞,去滓,食后溫服。
制備方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肺臟壅熱論曰:肺居膈上,為四臟之蓋,若將養(yǎng)過溫,或多嗜五辛,熱氣內(nèi)搏,肺經(jīng)壅熱,則令人咽干舌燥,胸膈煩熱,咳嗽壅悶,鼻內(nèi)生瘡,是為肺壅熱之候。

1 名稱: 天門冬丸
組成:天門冬(去心,焙)3分,防風(fēng)(去叉)半兩,赤茯苓(去黑皮)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知母(焙)半兩,桑根白皮(銼,炒)半兩,黃耆(銼細(xì))半兩,黃連(去須)半兩,栝樓根(別搗碎,炒)半兩,升麻半兩,生干地黃(焙)半兩,甘草(炙,銼)1分。
出處: 《圣濟(jì)總錄》卷十二。
主治: 風(fēng)熱,心肺氣壅,多渴。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生姜湯送下,日午、臨臥各1服。
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2 名稱: 木香檳榔丸
組成:木香1兩,檳榔1兩,青皮1兩,陳皮1兩,廣術(shù)(燒)1兩,黃連1兩,商枳殼(麩炒,去瓤)1兩,黃柏3兩,大黃3兩,香附子(炒)4兩,牽牛4兩。
出處: 《儒門事親》卷十二。
功效: 流濕潤燥,推陳致新,滋陰抑陽,散郁破結(jié),活血通經(jīng)。
主治:濕熱積滯內(nèi)蘊(yùn),心胸滿悶,脅肋膨脹,或泄瀉痢疾,里急后重。一切冷食不消,宿食不散,亦類傷寒,身熱惡寒,戰(zhàn)慄頭痛,腰背強(qiáng);一切沉積,或有水,不能食,使頭目昏眩,不能清利;一切蟲獸所傷,及背瘡腫毒,杖傷焮發(fā),或透入里者;痔漏腫痛。男子婦人嘔吐酸水,痰涎不利,頭目昏眩,并一切酒毒食積,及米谷不化,或下利膿血,大便秘塞,風(fēng)壅積熱,口苦煩渴,涕唾粘稠,膨脹氣滿。一切氣滯,心腹?jié)M悶,脅肋膨脹,大小便結(jié)滯不快利者。肺痰喘嗽,胸膈不利,脾濕黃疸,宿食不消,一切雜癥。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生姜湯送下。
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末,水為丸,如小豆大。
各家論述:木香、香附行氣之藥,能通三焦,解六郁;陳皮理上焦肺氣;青皮平下焦肝氣;枳殼寬腸而利氣;而黑丑、檳榔又下氣之最速者也;黃柏黃連燥濕清熱;三棱能破血中氣滯;莪術(shù)能破氣中血滯;大黃芒消血分之藥,能除血中伏熱,通行積滯,并為摧堅化痞之峻品。濕熱積滯去,則二便調(diào)而三焦通泰矣。
附注: 《醫(yī)學(xué)正傳》引本方有當(dāng)歸;《醫(yī)方集解》引本方有三棱、芒消。

3 名稱: 木香檳榔丸
組成:木香1兩,沉香(沉水者佳)1兩,檳榔(雞心者佳)1兩,廣荗(炮)1兩,黃連(去須)1兩,青皮(去瓤)1兩,陳皮(湯浸,去白)1兩,巴戟1兩,當(dāng)歸(去蘆)1兩,枳殼(去瓤,麥麩炒)1兩,大黃(錦紋者佳)3兩,揀香附子(炒)3兩,黃柏皮(去粗皮)3兩,黑牽牛(頭末)4兩。
出處: 《醫(yī)方類聚》卷一五三引《經(jīng)驗(yàn)秘方》。
功效: 流濕潤燥,推陳致新,滋陰代陽,散瘀破結(jié),活血通經(jīng),解一切酒毒。
主治:男子婦人嘔吐酸水,痰涎不利,頭目不清,轉(zhuǎn)筋,小便渾濁,米谷不化,下痢膿血,大便閉澀,風(fēng)壅積熱,口舌生瘡,涕唾稠粘,咳嗽咯血,尿血,膨脹滿悶,手足瘦弱,四肢無力,面色姜黃;酒疸食黃,宿食不消,口舌煩渴,骨蒸肺痿,寒熱往來,中暑瘧疾,腸風(fēng)痔瘺,發(fā)痛消渴,消風(fēng)癥瘕,血塊積惡,瘡腫炊毒,背疽疔瘡;四方人不服水土,傷寒熱證;婦人赤白帶下,崩漏下血。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溫水送下,1日2次,漸加至100丸無妨。病上,食前勿服,食后服;病下,食后勿服,食前服。
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4 名稱: 加味白薇湯
組成: 白薇2錢,蔞仁3錢,橘紅1錢,杏仁2錢,象貝2錢,丹皮5錢,桑白皮2錢,青蒿1錢,竹茹1錢,浮石3錢,雪梨3片。
出處: 《馬培之醫(yī)案》。
主治: 肺胃痰熱,壅于膈上,身熱咳嗽,氣粗痰鳴,口干作渴。

5 名稱: 人參散
組成: 干葛2兩,人參1兩,白茯苓(去皮)1兩,木香1分,甘草(炙)1分,藿香葉1分。
出處: 《局方》卷十。
功效: 調(diào)中和氣,止嘔逆,除煩渴。
主治: 小兒昏困多睡,乳食減少,及傷寒時氣,胃氣不順,吐利止后,燥渴不解。小兒宿有疳氣,心肺壅熱,內(nèi)亡津液,煩渴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錢,水1中盞,煎7分,去滓,放溫服,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 上為末。
附注: 《奇效良方》有生姜五片、紅棗一枚。

6 名稱: 導(dǎo)赤丸
組成:赤芍藥4兩,茯苓(去皮)4兩,滑石4兩,生干地黃(焙)半斤,木通(去節(jié))半斤,大黃(炒)15兩,山梔子仁(炒)12兩。
出處: 《局方》卷六(續(xù)添諸局經(jīng)驗(yàn)秘方)。
功效: 排膿,內(nèi)消腫毒,疏導(dǎo)心經(jīng)邪熱。
主治:心腎凝滯,膀胱有熱,小便不通,風(fēng)熱相搏,淋瀝不宣;或服補(bǔ)藥過多,水道蹇澀,出少起數(shù),臍腹急痛,攻注陰間;或心肺壅熱,面赤心忪,口干煩渴;及癰腫發(fā)背,血脈瘀閉;內(nèi)蘊(yùn)風(fēng)熱,五般淋疾。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食后用溫?zé)崴滔隆?br>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7 名稱: 百合湯
組成:百合1兩,人參1兩,紫蘇莖葉(銼)1兩,豬苓(去黑皮)1兩,桑根白皮(銼)1兩,大腹皮(銼)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甘草(炙,銼)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馬兜鈴7枚(和皮),麥門冬(去心,焙)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
出處: 《圣濟(jì)總錄》卷六十六。
主治: 肺氣壅滯,咳嗽喘悶,膈脘不利,氣痞多渴,腰膝浮腫,小便淋澀。
用法用量: 每服4錢匕,水1盞半,加生姜1棗大,同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 上為粗末。

8 名稱: 麥門冬湯
別名: 麥冬湯
組成: 麥門冬7升,半夏1升,人參2兩,甘草2兩,粳米3合,大棗12枚。
出處: 《金匱》卷上。
功效: 滋養(yǎng)肺胃,降逆和中。止逆下氣。降火利咽。生津救燥。養(yǎng)胃除煩,平逆氣。
主治:肺陰不足,咳逆上氣,咯痰不爽,或咳吐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虛數(shù);胃陰不足、氣逆嘔吐,口渴咽干。火逆上氣,咽喉不利。嘔逆,喘急。肺胃氣壅,風(fēng)熱客搏,咽喉煩悶。胃中津液干枯,虛火上炎之證。燥痰咳嗽。膈食。及沖氣上逆,夾痰血而干肺者。霍亂后,余熱未清,神倦不饑,無苔而渴,或火升氣逆,干咳無痰。肺虛而有熱之痿。
用法用量: 以水1斗2升,煮取6升,溫服1升,日3夜1服。
用藥禁忌: 肺痿屬于虛寒者不能用本方。
臨床應(yīng)用:1.咳嗽:右脈虛大,色奪形瘦,肌燥瘡痍,咳嗽經(jīng)年,曾經(jīng)失血,是津虧氣餒,由精勞內(nèi)損,但理胃陰,不必治咳。《金匱》麥門冬湯去半夏。
2.咳血:咳甚血來,是屬動象,陰陽失司,陽乃騰越,陽明絡(luò)空,隨陽氣自為升降,擬以柔劑填養(yǎng)胃陰,師《金匱》法,用麥門冬湯加減治之:麥門冬四錢,黃耆二錢(酒炒),人參一錢,生甘草八分,粳米半盞,大棗三枚,水同煎服。
3.腦膜炎后遺癥:某女,十四歲?;寄X膜炎,經(jīng)西醫(yī)治愈后,經(jīng)??谕孪涯恢梗詵|西時尤著,且伴有性情煩躁,易怒,舌淡紅,苔薄白,脈平不數(shù)。給理中丸、苓桂術(shù)甘湯治之,效果不顯,故用麥門冬湯治之。方藥:麥冬12g,黨參9g,半夏9g,炙甘草6g,大棗4枚,粳米9g,水煎,分二次服。服三劑后,初見療效,口吐涎沫有所減少,在上方逐漸加重半夏、麥門冬之藥量,半夏加至24g,麥門冬加至60g,每日一劑,連服20余劑,病愈涎止。
各家論述:1.《法律》:此胃中津液干枯,虛火上炎之證,治本之良法也。夫用降火之藥,而火反升;用寒涼之藥,而熱轉(zhuǎn)熾者,徒知與火熱相爭,未思及必不可得之?dāng)?shù),不惟無益,而反害之。凡肺病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胃氣者,肺之母氣也。孰知仲景有此妙法,于麥冬、人參、甘草、粳米、大棗大補(bǔ)中氣,大生津液,此中增入半夏之辛溫一味,其利咽下氣,非半夏之功,實(shí)善用半夏之功,擅古今未有之奇矣。
2.《千金方衍義》:于竹葉石膏湯中偏除方名二味,而加麥門冬數(shù)倍為君,人參、甘草、粳米以滋肺母,使水谷之精皆得以上注于肺,自然沃澤無虞。當(dāng)知火逆上氣,皆是胃中痰氣不清,上溢肺隧,占據(jù)津液流行之道而然,是以倍用半夏,更用大棗通津滌飲為先,奧義全在乎此。若濁飲不除,津液不致,雖日用潤肺生津之劑,烏能建止逆下氣之績哉?俗以半夏性燥不用,殊失立方之旨。
3.《金匱要略心典》:火熱挾飲致逆,為上氣,為咽喉不利,與表寒挾飲上逆者懸殊矣。故以麥冬之寒治火逆,半夏之辛治飲氣,人參、甘草之甘以補(bǔ)益中氣。蓋從外來者,其氣多實(shí),故以攻發(fā)為急;從內(nèi)生者,其氣多虛,則以補(bǔ)養(yǎng)為主也。
4.《古方選注》:麥門冬湯,從胃生津救燥,治虛火上氣之方。用人參、麥門冬、甘草、粳米、大棗大生胃津,救金之母氣,以化兩經(jīng)之燥,獨(dú)復(fù)一味半夏之辛溫,利咽止逆,通達(dá)三焦,則上氣下氣皆得寧謐,徹土綢繆,誠為扼要之法。
5.《血證論》:參、米、甘、棗四味,大建中氣,大生津液,胃津上輸于肺,肺清而火自平,肺調(diào)而氣自順,然未逆未上之火氣,此固足以安之,而已逆已上之火氣,又不可任其遲留也,故君麥冬以清火,佐半夏以利氣,火氣降則津液生,津液生而火氣自降,又并行而不悖也。用治燥痰咳嗽,最為對癥,以其潤利肺胃,故亦治膈食。又有沖氣上逆,挾痰血而干肺者,皆能治之。
附注: 麥冬湯(《蘭臺軌范》卷五)。
 
9 名稱: 河車地黃丸
別名: 河車六味丸
組成:懷生地(先將酒洗令凈,再入酒拌勻,粗碗盛,坐放砂鍋內(nèi),重湯蒸半日,取出加酒,再蒸至極黑為度,再入生姜汁拌勻,慢火焙干)8兩,山茱萸(酒蒸,去核取肉)4兩,懷山藥4兩,白茯苓(去皮筋膜,乳汁浸曬3次)3兩,牡丹皮(去骨)3兩,澤瀉3兩。
出處: 《壽世保元》卷四。
主治:中少之人,稟賦薄弱,不能謹(jǐn)慎,斫喪太過,以致腎水枯竭,相火妄動,而成陰虛火動之癥。渾身發(fā)熱,咳嗽吐痰,喘急上壅,夜多盜汗,五心煩熱,日輕夜重,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咯血唾血,肺癰肺痿,咽瘡聲啞,口干發(fā)渴,耳鳴眼黑,頭?;璩?,蠱脹腫滿,小便淋瀝,夜夢遺精,足膝酸軟,肌肉消瘦,四肢困倦,飲食少思,血虛發(fā)熱。
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空心白湯送下;腎水不能攝養(yǎng)脾土,多吐痰唾,姜湯送下?;蛴冒啐埬z酒化開為丸尤妙。
加減: 如病人大便干燥,口干作渴,此相火太旺,加黃柏(酒炒)、知母(酒炒)、麥門冬(去心)、五味子各1兩,同丸服。
制備方法:上為極細(xì)末,用頭生胞衣1具,男用男胎,女用女胎,長流水洗凈,瓷碗盛放砂鍋內(nèi),用文武火蒸1日,極爛,入臼內(nèi)杵如泥,入藥,再杵千余下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藥禁忌: 忌鐵器。

10 名稱: 法制杏仁
組成: 杏仁(去皮)384兩,百藥煎32兩,甘草256兩,烏梅64兩,黑礬3兩。
出處: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功效: 清肺化痰,止嗽生津。
主治: 肺火咳嗽,痰涎壅盛,咽干口渴。
用法用量: 每次服1錢,煎湯服用或噙化亦可。
制備方法: 上藥除杏仁外,煎熬,澄清,去滓成汁,將杏仁晾干,加入藥汁攪勻,曬干即成。

11 名稱: 一捻金
組成: 白丑5錢,黑丑(各半生半炒,取頭未)5錢,大黃1兩,檳榔2錢半,木香1錢半。
出處: 《理瀹》。
主治: 小兒肺脹,胸滿,喘粗,氣急,兩脅扇動,兩鼻竅張,痰涎壅塞,悶亂喘渴,死在朝夕。
用法用量: 蜜水調(diào)餅,貼臍內(nèi),微利為度。
制備方法: 上為末,入輕粉1字,和勻。

12 名稱: 柴胡湯
組成:柴胡(去苗)2兩,射干2兩,防葵(去蘆)2兩,牡丹皮2兩,大黃(皂莢水2鐘煮干)2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2兩,紫菀(去土)2兩,葶藶子(隔紙炒)2兩,紫蘇子2兩。
出處: 《普濟(jì)方》卷二十七引《護(hù)命》。
主治: 肺壅熱,上膈昏滯,頭面及鼻內(nèi)生瘡,精神不爽,胸中煩渴。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1盞,加生姜2片,同煎至8分,去滓,食后、臨臥溫服。
加減: 小便多,減射干。
制備方法: 上藥治下篩。
附注: 方中防葵,《圣濟(jì)總錄》作“防風(fēng)”。

13 名稱: 桃花散
組成: 石膏5錢,川貝母5錢,朱砂1錢。
出處: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功效: 清肺鎮(zhèn)驚,化痰止咳。
主治: 氣喘痰嗚,煩渴喜飲,驚恐不寧,肺熱咳嗽,痰壅氣促,內(nèi)熱喘息。
用法用量: 周歲小兒每服1分,2-3歲兒每服2-3分,與牛黃千金散合服尤妙,開水送下。
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末。
用藥禁忌: 忌辛辣,大便溏瀉者忌服;忌腥膩食物。

14 名稱: 桔梗湯
組成:桔梗1錢,貝母1錢,當(dāng)歸8分,瓜蔞子8分,枳殼(炒)5分,薏苡仁8分,桑白皮5分,防己5分,甘草節(jié)3分,黃耆5分,杏仁(去皮,炒,另研)3分,百合3分。
出處: 《醫(yī)學(xué)正傳》卷六引《錄驗(yàn)》。
功效: 清熱散腫。
主治: 肺癰。心胸氣壅,咳嗽膿血,神煩悶,咽干多渴,兩腳腫滿,小便赤黃,大便多澀。
用法用量: 上細(xì)切,作1服。水1盞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加減: 若大便秘者,加大黃;小便澀者,加木通。
附注: 《增訂治疔匯要》有玄參、防風(fēng)。

15 名稱: 清肺飲
組成:人參(去蘆)半兩,柴胡(凈洗)2兩,杏仁1兩(湯泡,去皮尖),桔梗1兩(銼,炒),赤芍藥1兩,荊芥1兩,枳殼1兩(去瓤,銼片,麥麩炒微黃),桑白皮1兩(銼,炒),北五味子1兩,麻黃1兩(去節(jié)存根,銼碎,湯泡濾過,焙干),半夏(湯煮透,濾,仍銼,焙干)1兩,旋覆花5錢,甘草1兩半。
出處: 《活幼心書》卷下。
主治: 肺受風(fēng)邪客熱,嗽聲不斷,氣促喘悶,痰壅鼻塞,流涕失音;及時行疹毒痘瘡,涎多咳嗽,咽痛煩渴。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2錢,以水1盞,加生姜2片,蔥1根,煎至7分,溫服,不拘時候?;蛉氡『赏?。

16 名稱: 清金攻毒飲
組成: 桔梗、甘草、牛蒡、大黃、元參、前胡、山楂、山豆根、枳殼、荊芥穗、蟬蛻、僵蠶、燈心各等分。
出處: 《痘疹金鏡錄》卷下。
主治: 痘毒壅于肺,聲音不清,喉間痛楚,煩渴壯熱,痘不起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17 名稱: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別名: 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麻黃杏仁湯、麻黃杏子草膏湯、麻杏甘石湯、四物甘草湯、麻杏石甘湯
組成: 麻黃4兩(去節(jié)),杏仁50個(去皮尖),甘草2兩(炙),石膏半斤(碎,綿裹)。
出處: 《傷寒論》。
功效: 清宣肺熱平喘。
主治: 邪熱壅肺,發(fā)熱喘急,煩渴,汗出,苔黃,脈數(shù)。現(xiàn)用于肺炎、猩紅熱(爛喉痧)、過敏性哮喘等。
用法用量: 上以水7升煮麻黃,減2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2升,去滓,溫服1升。
用藥禁忌: 脈浮弱、沉緊、沉細(xì),惡寒惡風(fēng),汗出而不渴者,禁用。
藥理作用:抗病毒、解熱、鎮(zhèn)靜、平喘、鎮(zhèn)咳、利尿作用《新醫(yī)學(xué)》(1977;9:452):根據(jù)現(xiàn)代藥理實(shí)驗(yàn),本方可有如下作用。第一:抗病毒。麻黃的揮發(fā)油對病毒有抑制作用,石膏亦有一定的效果。第二,解熱。動物實(shí)驗(yàn)發(fā)現(xiàn)石膏、麻黃有解熱作用。第三:平喘。麻黃有舒張支氣管平滑肌的作用。第四:鎮(zhèn)咳祛痰。杏仁主要通過氫氰酸的作用而鎮(zhèn)咳祛痰。第五:利尿。麻黃的偽麻黃堿有利尿作用。第六:鎮(zhèn)靜。石膏有抑制神經(jīng)肌肉興奮性的作用。
臨床應(yīng)用:1.爛喉痧:前年三月間,朱錫基家一女婢病發(fā)熱,請診治。予輕劑誘發(fā),次日熱更甚,未見疹點(diǎn)。續(xù)與透發(fā),三日病加劇,群指謂猩紅熱,當(dāng)急送傳染病醫(yī)院受治。錫基之房東尤恐懼,慫恿最力。錫基不能決,請予毅然用方。予允之。細(xì)察病者痧已發(fā)而不暢,咽喉腫瘤,有白腐意,喘聲大作,呼吸困難不堪,咯瘀不出,身熱胸悶,目不能張視,煩躁不得眠,此實(shí)爛喉痧之危候。當(dāng)與:凈麻黃一錢半,生石膏五錢,光杏仁四錢,生草一錢,略加蘆根、竹茹、蟬衣、蚤休等透發(fā)清熱化痰之品。服后即得安睡,痧齊發(fā)而明,喉痛漸除。續(xù)與調(diào)理,三日全愈。事后婢女叩謝曰:前我病劇之時,服藥(指本方)之后,涼爽萬分,不知如何快適云。
2.小兒肺炎:用麻杏石甘湯治療小兒肺炎30例,患者表現(xiàn)為發(fā)熱、氣喘咳嗽、咽痛、咽部充血、肺部可聞干性啰音等癥狀,用本方治療,痊愈26例,顯效1例,好轉(zhuǎn)3例,有效率100%,筆者認(rèn)為本方具有降溫、消炎、化痰、擴(kuò)張支氣管、緩解痙攣等作用。
3.過敏性哮喘:葉某某,女,28歲。1977年10月11日診?;颊咭虮茄滓疬^敏性哮喘已8年,秋冬季節(jié)發(fā)作頻繁。近感風(fēng)寒,身熱,有汗,鼻塞多涕,咳嗽氣喘,胸膈煩悶,口唇發(fā)紺,便秘,口苦而渴,舌苔薄黃,脈浮數(shù)。癥屬風(fēng)寒在表,肺有郁熱,失其宣降。法當(dāng)宣肺泄熱,降氣平喘。麻黃3g,生甘草3g,生石膏15g,苦杏仁、桑白皮、瓜蔞皮、蘇子各9g,生代赭石30g。服藥三劑,氣喘平,循法繼續(xù)治療,諸證皆得改善,以后復(fù)發(fā),均用該方獲效。
4.鼻淵:柳××,男,36歲,干部,1963年2月14日診?;颊弑侨煌ㄒ讶?,濁涕由喉嗆出,而氣窒仍然。檢查鼻孔有黃色膿樣分泌物阻塞,經(jīng)沖洗后發(fā)現(xiàn)粘膜充血,鼻周圍、額竇、篩竇均有壓痛。西醫(yī)診斷為慢性副鼻竇炎。服磺胺噻唑片及點(diǎn)青霉素溶液無效。就診時訴:鼻塞頭痛,頭昏腦脹,鼻塞不通,當(dāng)有黃膿樣鼻涕流出,嗅覺減退,飲食無味,肢疲乏力,脈右寸浮數(shù),斷是肺移熱于腦,成為腦漏。處方:麻黃二錢,杏仁三錢,生石膏六錢,甘草二錢,地龍干三錢。連服七劑,頭昏腦脹消失,鼻孔通暢,嗅覺恢復(fù),病告痊愈。
各家論述:1.《金鑒》喘不在胃而在肺,故不須粳米。其意重在存陰,不必慮其亡陽也,故于麻黃湯去桂枝之監(jiān)制,取麻黃之專開,杏仁之降,甘草之和,倍石膏之大寒,除內(nèi)外之實(shí)熱,斯溱溱汗出而內(nèi)外之煩熱與喘悉除矣。
2.《衷中參西》:用麻黃協(xié)杏仁以定喘,伍以石膏以退熱,熱退其汗自止也。復(fù)加甘草者,取其甘緩之性,能調(diào)和麻黃、石膏,使其涼熱之方溶和無間,以相助成功,是以奏效甚捷也。
3.《中國醫(yī)藥匯?!し絼┎俊罚荷w以石膏清其里熱;有汗者,得麻黃疏泄,而空者亦宣;無汗者,得麻黃疏散,而閉者亦開;有杏仁以定喘,甘草以瀉火,煩熱烏有不解者乎?
4.《方劑學(xué)》:方中石膏辛甘寒,清泄肺胃之熱以生津,麻黃辛苦溫,宣肺解表而平喘。二藥相制為用,既能宣肺,又能泄熱,雖一辛溫,一辛寒,但辛寒大于辛溫,使本方仍不失為辛涼之劑,共為主藥;杏仁苦降,協(xié)助麻黃以止咳平喘,為佐藥;炙甘草調(diào)和諸藥,以為使。藥僅四味,但配伍嚴(yán)謹(jǐn),共成辛涼宣肺、清泄肺熱、止咳平喘之功。
5.《傷寒論講義》:麻黃配石膏,清宣肺中郁熱而定喘。石膏用量多于麻黃一倍,借以鑒制麻黃辛溫之性而轉(zhuǎn)為辛涼清熱之用;杏仁宣降肺氣,協(xié)同麻黃以治喘;甘草和中緩急,調(diào)和諸藥。
附注: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原書)、麻黃杏仁湯(《普濟(jì)方》卷三六九)、麻黃杏子草膏湯(《赤水玄珠》卷二十九)、麻杏甘石湯(《張氏醫(yī)通》卷十六)、四物甘草湯(《千金方衍義》卷九)、麻杏石甘湯(《金鑒》卷五十九)。
 
18 名稱: 黃連丸
組成:黃連5錢(豬膽汁浸1宿,曬干),天花粉3分,烏梅肉(焙)3分,杏仁5錢(去皮),石蓮肉3分,白茯苓3分(一方無茯苓)。
出處: 《普濟(jì)方》卷三八三。
主治: 臟腑風(fēng)有疳氣,加之乳母恣食甘肥、酒面、炙煿,使邪入心肺,壅熱而致疳渴,日則煩渴飲水,乳食不進(jìn),夜則渴止。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煎烏梅蜜湯送下。
制備方法: 上為末,牛膽汁浸糕為丸,如麻子大。

19 名稱: 葶藶散
組成: 甜葶藶(炒)1兩,桔梗(去蘆)1兩,瓜蔞子1兩,川升麻1兩,薏苡仁1兩,桑白皮1兩,葛根1兩,甘草(炙)半兩。
出處: 《濟(jì)生》卷二。
主治: 過食煎煿,或飲酒過度,致肺壅喘不得臥;及肺癰,咽燥不渴,濁唾腥臭。
用法用量: 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食后溫服。
制備方法: 上為散。

肺癰論曰:肺癰之病,脈數(shù)而實(shí),蓋以風(fēng)中于衛(wèi),呼氣不入,熱過于營,吸而不出,風(fēng)熱凝滯,蓄結(jié)為癰。其證惡寒口干,胸中隱隱痛,咳而胸滿,時出腥唾者是也。宜速治之,久則吐膿如米粥,始萌可救,膿成難治。肺癰喘急滿論曰:內(nèi)經(jīng)謂肺之癰,喘而兩滿,蓋肺主氣而合于息,其脈支別者,從肺經(jīng)橫出腋下,故邪氣蘊(yùn)積于肺,則上為喘急,下連兩滿,治宜瀉其肺臟之邪毒也。

1 名稱: 天冬膏
組成: 天冬不拘多少。
出處: 《惠直堂方》卷一。
功效: 潤肺補(bǔ)肺,止咳定喘,消痰退熱,久服補(bǔ)五臟,養(yǎng)肌膚。
主治: 咳喘;兼治肺癰,吐膿血。
用法用量:上藥滾湯泡去皮,取起曬干,半捶去心,搗如泥,入砂鍋內(nèi),水煮成稀糊,布濾過,再入蜜糖,和勻煮稠,瓷罐收貯。每服3、5錢,早、晚、日中隨意滾水或酒送下。
加減: 或加松香,煉過為丸,可以健脾胃,止夢遺精滑,大壯筋骨。
 
2 名稱: 止嗽金丹
組成: 貝母3錢,知母3錢,桔梗3錢,杏仁4錢,烏梅3錢,五味3錢,花粉3錢,清夏3錢,冬花3錢,白果仁3錢。
出處: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功效: 清肺化痰。
主治: 肺熱咳嗽,喘息多痰,五心煩熱,肺痿肺癰。
用法用量: 每丸2錢重。每服1丸,開水送下。
制備方法: 上為極細(xì)末,煉蜜為丸,
用藥禁忌: 忌辣物。

3 名稱: 白散
別名: 三物小白散、三物白散
組成: 桔梗3分,巴豆1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貝母3分。
出處: 《傷寒論》。
功效: 除痰開結(jié),攻寒逐水,涌吐實(shí)痰,瀉下寒積。
主治:寒實(shí)結(jié)胸,無熱證者肺癰,咳,胸中滿而振寒,脈數(shù),咽干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粳米粥者;喉痹,白喉,喉頭白腐,呼吸困難;冷痰肺喘;或癇證。
用法用量: 以白飲和服,強(qiáng)人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jìn)熱粥1杯;利過不止,進(jìn)冷粥1杯。
加減: 假令汗出己,腹中痛,與白芍3兩如上法。
制備方法: 上為散,納巴豆,更于臼中杵之。
用藥禁忌: 忌豬肉、蘆筍等。
臨床應(yīng)用:1.咽痛:巽屋之家人,卒然咽痛,自申及西,四肢厥冷,口不能言,如存如亡(按:猶言氣息僅屬耳),眾醫(yī)以為必死,舉家頗騷擾。及戍時,迎先生請治,脈微欲絕,一身盡冷,呼吸不絕如縷,急取桔梗白散2錢,調(diào)白湯灌之,下利5-6行,咽痛始減,厥復(fù)氣爽。乃與五物桂枝桔梗加大黃湯(桂枝、地黃、黃芩、桔梗、石膏、大黃),須臾大下黑血,咽痛盡除,數(shù)日而平復(fù)。
2.寒實(shí)結(jié)胸:鄭某某素嗜酒,并有慢性氣管炎,咳嗽痰多,其人痰濕恒盛。時在初春某日,大吃酒肉飯后,即入床眠睡。翌日不起,至晚出現(xiàn)迷糊,詢之膛目不知答。因其不發(fā)熱、不氣急,第3天始邀余診,兩手脈滑大有力,滿口痰涎粘連,舌苔厚膩垢濁,呼之不應(yīng),問之不答,兩目呆瞪直視,瞳孔反應(yīng)正常,按壓其胸腹部則患者皺眉,大便不行,小便自遺。因作寒實(shí)結(jié)胸論治,用桔梗白散1.5g,囑服三回,以溫開水調(diào)和,緩緩灌服。2次灌藥后,嘔吐粘膩膠痰樣物甚多,旋即發(fā)出嘆息呻吟聲。3次灌藥后,腹中鳴響,得瀉下2次,患者始覺胸痛、發(fā)熱、口渴欲索飲。繼以小陷胸湯,2劑而愈。
3.肺膿腫:劉某,男,18歲,學(xué)生。1975年10月30日來診:20天前發(fā)冷發(fā)熱,3天后右胸痛,咳嗽,咯黃色膿痰,無血絲。右肺中下野叩之音濁,聽診可聞密集水泡音;胸透:肺右下角有大片狀陰影,其中有1圓形影,內(nèi)有液平面。上午9時半,服三物白散1劑,10分鐘后,患者自覺從喉至胸骨后、胃部有麻辣灼熱感;2小時后,首次排出黃色稀便,以后每10分鐘1次,共5次,量多,有泡沫,至15時半,共排10余次。翌晨起,咯黃色膿痰,痰中帶血,患者精神轉(zhuǎn)佳,聽診右胸水泡音明顯減少,胸透右下呈點(diǎn)片狀影,未見空洞。第3天痰中帶血較多,水泡音幾乎聽不到。后擬服中藥桔梗、冬瓜仁、銀花、蒲公英、敗醬草、魚腥草,經(jīng)1月治療痊愈。
4.癃閉危候(急性腎功能衰竭):謝某某,男,17歲,農(nóng)民。5天前,食野蘑菇后,頭痛,腰痛,尿少,嗜睡,腹脹,腎區(qū)叩擊痛,膀胱無充盈,體溫35.8℃,血壓110/60mmHg。實(shí)驗(yàn)室檢查:白細(xì)胞19600mm3,中性89%,非蛋白氮160毫g,肌酐5.1毫g,二氧化碳結(jié)合力24.4Ea/L血鉀6.8mEq/L。入院后診斷為急性腎功能衰竭,經(jīng)抗生素、激素、速尿,胰島素等治療,6小時仍無尿,并出現(xiàn)神志不清,呼吸急促,嘔惡,腹膨大,而膀胱充盈,大便1周未行,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癥屬癃閉危候,治擬開通三焦,急投三物白散:巴豆(去油)、桔梗、象貝各0.5g,共研細(xì)末。沖服一半后,2小時內(nèi)解干便1次,量少,嘔出咖啡樣物100毫升,但無尿;再沖服一半,開始滴尿(導(dǎo)尿管),3小時內(nèi)滴出550毫升,過5小時又滴出550毫升,解干便1次,神志轉(zhuǎn)清,知饑,呼吸平穩(wěn)。14小時內(nèi)共排尿3150毫升,解大便5次,約500g。第2-3天平均尿量4000毫升,已進(jìn)入多尿期。13天后復(fù)查,血液正常;20天后,癥狀消失出院。
各家論述:1.《醫(yī)方考》:此證或由表解里熱之時,過食冷物,故令寒實(shí)結(jié)胸,然必?zé)o熱證者為是。桔梗、貝母之苦,用之以下氣;巴豆之辛,用之以去實(shí)。又曰:病在膈上則吐,病在隔下則利,此桔、貝主上,巴豆主下之意。服后不行者,益以溫湯;行之過多者,止以涼粥。
2.《傷寒來蘇集》:三物白散,貝母主療心胸郁結(jié),桔梗能開提血?dú)?,利膈寬胸,然非巴豆之辛熱斬關(guān)而入,何以勝消、黃之苦寒,使陰氣流行而成陽也?白飲和服者,甘以緩之,取其留戀于胸,不使速下耳。散者,散其結(jié)塞,比湯以蕩之更精。
3.《古方選注》:巴豆散水寒,開胸結(jié),法用熬黑者,熟則性緩,欲其入胃,緩緩劫寒破結(jié)。
4.《金鑒》:是方也,治寒實(shí)水結(jié)胸證,極峻之藥也。君以巴豆,極辛極烈,攻寒逐水,斬關(guān)奪門,所到之處,無不破也;佐以貝母,開胸之結(jié);使以桔梗,為之舟楫,載巴豆搜逐胸邪,悉盡無余。然唯知任毒以攻邪,不量強(qiáng)羸,鮮能善其后也,故羸者減之。
5.《傷寒論今釋》:桔梗排膿,貝母除痰解結(jié),二者皆治胸咽上焦之藥,巴豆吐下最迅烈,合三味以治胸咽閉塞之實(shí)證也。
附注: 三物小白散(《金匱玉函經(jīng)》卷三)、三物白散(《活人書》卷十五)。本方方名,《外臺》引作“桔梗白散”。
 
4 名稱: 人參五味子散
別名: 人參五味子湯、人參五味散、人參五味湯
組成:人參、五味子、桔梗、白術(shù)、白茯苓、甘草(炙)、熟地黃、當(dāng)歸(焙)半兩,地骨皮3錢,前胡(去苗)3錢,桑白皮(炒)3錢,枳殼(去瓤,炒)3錢,黃耆(炙)3錢,陳皮(去白)3錢,柴胡3錢。
出處: 《直指》卷八引《圣惠》。
主治:虛勞,氣血兩虛,熱邪內(nèi)伏,咳唾膿血,寒熱往來,夜臥盜汗,形體羸瘦。男女老幼,諸虛百損,氣血勞傷,涎喘咳膿,或嗽咯血,寒熱往來,夜有盜汗,羸瘦困乏,一切虛損。勞復(fù),咳膿或咯血。肺痿。肺癰。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8錢,水1盞半,加生姜3片,煎至8分,去滓,食后溫服,1日3次。
加減: 煩渴,加烏梅、青蒿;咳膿血,加知母、阿膠。
附注: 人參五味子湯(《普濟(jì)方》卷一六○)、人參五味散(《壽世保元》卷四)、人參五味湯(《外科正宗》卷二)。
 
5 名稱: 玄參清肺飲
組成:玄參8分,銀柴胡1錢,陳皮1錢,桔梗1錢,茯苓1錢,地骨皮1錢,麥門冬1錢,薏苡仁2錢,人參1錢,甘草1錢,檳榔3分。
出處: 《外科正宗》卷二。
主治: 肺癰,咳吐膿痰,胸膈脹滿,上氣喘急,發(fā)熱者。
用法用量: 水2鐘,加生姜2片,煎8分,臨入童便1杯,食后服。
 
6 名稱: 漢防己散
組成:漢防己3分,麥門冬3分(去心皮),桑根白皮1兩(銼),赤茯苓1兩,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地骨皮3分,前胡1兩(去蘆頭),黃耆1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出處: 《圣惠》卷六十一。
主治: 肺癰,喘急咳嗽膿血,心神煩悶,咽干多渴。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 上為散。

7 名稱: 平肺湯
組成:黃耆1兩(銼),沉香半兩,紫菀(去土)2兩,人參2兩,紫蘇(去梗)2兩,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1兩,橘皮(湯去白,焙)1兩。
出處: 《圣濟(jì)總錄》卷五十。
主治: 肺癰,氣逆喘咳。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溫服,日3次。
制備方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8 名稱: 如圣丸
組成: 樟腦(另研)1錢,牛黃(另研)1錢,桔梗1錢,甘草(生用)1錢。
出處: 《準(zhǔn)繩·瘍醫(yī)》卷二引《梅師方》。
主治: 風(fēng)熱毒氣上攻咽喉,痛痹腫塞妨悶,及肺癰喘嗽唾膿血,胸滿振寒,咽干不渴,時出濁沫,氣臭腥穢,久久咯膿狀如米粥。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噙化。
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每兩作20丸。

9 名稱: 葦葉湯
組成: 葦葉(細(xì)切)2升,桃仁50個(去皮尖雙仁,炒,研),瓜子半升,薏苡仁半升。
出處: 方出《外臺》卷十(注文)引《傷寒論》,名見《圣濟(jì)總錄》卷五十。
主治: 肺癰,惡寒,口干,胸中隱隱作痛,咳而胸滿,時出腥唾,久則吐膿如米粥,脈數(shù)而實(shí)。肺癰,心胸甲錯,咳喘,煩熱。
用法用量: 以水1斗,先煮葦葉得5升,去滓,納諸藥,煮取2升,再去滓,分3次溫服。

10 名稱: 杏仁丸
組成: 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研入)1兩,甜葶藶(隔紙炒)1兩,皂莢(刮去黑皮,蜜炙)1兩。
出處: 《圣濟(jì)總錄》卷五十。
主治: 肺癰喘急。
用法用量: 每服10-20丸,食后、臨臥生姜蜜湯送下。
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11 名稱: 扶桑清肺丹
別名: 扶桑清肺散
組成:桑葉5錢,紫菀2錢,犀角屑5分,生甘草2錢,款冬花1錢,百合3錢,杏仁7粒,阿膠3錢,貝母3錢,金銀花1兩,熟地1兩,人參3錢。
出處: 《辨證錄》卷十三。
功效: 化毒之中益之養(yǎng)肺,降火之內(nèi)濟(jì)之補(bǔ)腎。
主治: 肺癰,咽干舌燥,吐痰唾血,喘急,膈痛不得安臥。
用法用量: 水煎,將犀角磨末沖服。數(shù)劑奏功。
各家論述:此方肺腎同治,全不降火,蓋五臟之火,因飲食而旺,乃虛火而非實(shí)火也。故補(bǔ)其水而金氣堅,補(bǔ)其水而虛火息。況補(bǔ)中帶散,則補(bǔ)非呆補(bǔ),而火毒又容易辭也。
附注: 扶桑清肺散(《青囊秘訣》卷上)。

12 名稱: 麥冬平肺飲
別名: 麥冬清肺飲
組成: 人參1錢,麥門冬1錢,赤芍1錢,檳榔1錢,赤茯苓1錢,陳皮1錢,桔梗1錢,甘草5分。
出處: 《外科正宗》卷二。
主治:肺癰初起,咳嗽氣急,胸中隱痛,嘔吐膿痰者。麻疹后毒歸于肺,肺焦葉舉,咳嗽,氣喘息高,連聲不止,甚至咳血,或嗆出飲食。
用法用量: 水2鐘,煎8分,空腹服。

13 名稱: 單方葶藶散
別名: 葶藶散
組成: 甜葶藶2兩半(隔紙炒,令紫)。
出處: 方出《圣惠》卷六十一,名見《得效》卷五。
主治: 肺癰咳唾膿血,喘嗽不得睡臥。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1盞,煎至6分,不拘時候溫服。
制備方法: 上為末。
附注: 葶藶散(《普濟(jì)方》卷一六二)。

14 名稱: 河車地黃丸
別名: 河車六味丸
組成:懷生地(先將酒洗令凈,再入酒拌勻,粗碗盛,坐放砂鍋內(nèi),重湯蒸半日,取出加酒,再蒸至極黑為度,再入生姜汁拌勻,慢火焙干)8兩,山茱萸(酒蒸,去核取肉)4兩,懷山藥4兩,白茯苓(去皮筋膜,乳汁浸曬3次)3兩,牡丹皮(去骨)3兩,澤瀉3兩。
出處: 《壽世保元》卷四。
主治:中少之人,稟賦薄弱,不能謹(jǐn)慎,斫喪太過,以致腎水枯竭,相火妄動,而成陰虛火動之癥。渾身發(fā)熱,咳嗽吐痰,喘急上壅,夜多盜汗,五心煩熱,日輕夜重,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咯血唾血,肺癰肺痿,咽瘡聲啞,口干發(fā)渴,耳鳴眼黑,頭?;璩?,蠱脹腫滿,小便淋瀝,夜夢遺精,足膝酸軟,肌肉消瘦,四肢困倦,飲食少思,血虛發(fā)熱。
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空心白湯送下;腎水不能攝養(yǎng)脾土,多吐痰唾,姜湯送下?;蛴冒啐埬z酒化開為丸尤妙。
加減: 如病人大便干燥,口干作渴,此相火太旺,加黃柏(酒炒)、知母(酒炒)、麥門冬(去心)、五味子各1兩,同丸服。
制備方法:上為極細(xì)末,用頭生胞衣1具,男用男胎,女用女胎,長流水洗凈,瓷碗盛放砂鍋內(nèi),用文武火蒸1日,極爛,入臼內(nèi)杵如泥,入藥,再杵千余下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藥禁忌: 忌鐵器。
附注: 河車六味丸(《張氏醫(yī)通》卷十六)。

15 名稱: 瀉白散
別名: 瀉甘湯
組成:桑白皮(炒)2錢,地骨皮1錢,甘草(炙)1錢,貝母(去心)1錢,紫菀1錢,桔梗(炒)1錢,當(dāng)歸(酒拌)1錢,瓜蔞仁1錢半。
出處: 《癰疽驗(yàn)方》
功效: 瀉肺定喘。
主治: 肺癰,咳嗽喘急,脅肋疼痛,胸滿氣促;肺經(jīng)蘊(yùn)熱,肺火咳嗽,久嗽喘息。
用法用量: 作1劑。水1鐘,生姜3片,煎8分,食遠(yuǎn)服。
附注: 瀉甘湯(《醫(yī)鈔類編》卷六)。《醫(yī)鈔類編》有粳米。
 
16 名稱: 瀉肺湯
組成: 桑根白皮(銼)1兩,甜葶藶(隔紙炒)1兩。
出處: 《圣濟(jì)總錄》卷五十。
主治: 肺癰喘急,坐臥不得。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盞,煎至6分,去滓,食后溫服。微利為度。
制備方法: 上為粗末。
 
17 名稱: 肺癰再補(bǔ)散
組成:大連珠2粒,冰片2錢半,臺麝香1分半,象皮3錢,朱砂3錢,生白芍3錢,川貝母3錢,清半夏3錢,白及3錢,乳香3錢,生耆2錢。
出處: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功效: 清痰益肺,芳香化濁。
主治: 肺癰吐膿血,呼吸時有臭味,咳嗽喘促,胸脅隱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開水送下。
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末,最后兌入臺麝、冰片。

18 名稱: 哮喘金丹
組成:松花粉5錢,川貝4錢,橘紅5錢,瓜蔞8錢,炙麻黃3錢,京知母5錢,海石5錢,杏仁5錢,米殼5錢,寸冬8錢,白果仁1兩,五味子3錢,生石膏5錢,檳榔4錢,烏梅肉4錢,枳殼8錢,竹茹5錢,蘇葉3錢,訶子肉5錢,前胡4錢。
出處: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主治: 各種哮喘,老人久嗽,喘臥不寧,痰中帶血,肺癰肺痿。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開水送下。
制備方法: 上為極細(xì)末,煉蜜為丸,2錢重。
用藥禁忌: 禁辛辣之物。

19 名稱: 息賁湯
組成:半夏(湯7次)2兩半,吳茱萸(湯洗)2兩半,桂心2兩半,人參2兩半,甘草(炙)2兩半,桑白皮(炙)2兩半,葶藶(炒)2兩半。
出處: 《三因》卷八。
主治: 肺之積,在右脅下,大如覆杯,久久不愈,病灑灑寒熱,氣逆,喘咳,發(fā)為肺癰,其脈浮而毛。
用法用量: 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姜7片,大棗2枚,煎7分,去滓,食前服。
制備方法: 上銼散。
附注: 本方改為丸劑,名“息賁丸”(見《簡明醫(yī)彀》)。
 
20 名稱: 大棗丸
組成: 葶藶1兩,黃橘皮1兩,桔梗1兩。
出處: 《雞峰》卷二十。
主治: 肺積息賁,脅下大如杯,久不已,令人灑淅寒熱,喘嗽,發(fā)肺癰,其脈結(jié)澀者。
用法用量: 米飲送下5丸。以知為度。
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末,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21 名稱: 消癰順氣散
組成: 烏藥、當(dāng)歸、川芎、白術(shù)、黃芩、羌活、防風(fēng)、陳皮、桔梗、甘草、獨(dú)活、白芍、連翹、人參、香附、米仁、紫菀。
出處: 《陳素庵婦科補(bǔ)解》卷三。
主治:妊娠生癰,或暴怒傷肝,憂郁傷脾;或恣食膏梁炙煿傷胃;或形寒飲冷獨(dú)傷肺,經(jīng)久變?yōu)闊?,發(fā)為咳嗽,甚則肺葉焦萎,略吐臭痰,或紅或黃,或膿或血,胸中疼痛,脹滿喘息,不能安臥,名曰肺癰。更有舉重傷筋,或悶挫傷腰,氣血停滯日久,則成腰疽腎癰,胎氣受損。又有貪淫之輩,服金石亢熱之藥,助行房事,積毒流注胎中,則成孕癰,腹皮甲錯,腹上熱如火灼,按之沉而痛,脈沉數(shù)而滑者。
各家論述:是方芎、歸、芍以養(yǎng)血,參、術(shù)、草以補(bǔ)氣,烏、陳、附、梗以利上、中、下三焦滯氣、逆氣,羌、防、獨(dú)活以理周身百節(jié)之游風(fēng)、伏風(fēng);芩、翹清熱清火;米、菀止嗽排膿。氣血足則胎自安,氣不滯,血不瘀,則癰毒自散,且火瀉熱清毒勢解而嗽止矣。

22 名稱: 推氣散
組成: 片姜黃5錢,枳殼5錢(麩炒),桂心5錢,甘草(炙)3錢。
出處: 《醫(yī)學(xué)正傳》卷四引《局方》。
主治: 右脅痛甚,脹滿不食。右脅下大如杯,久不已,令人灑淅寒熱,喘嗽、發(fā)肺癰。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姜湯調(diào)下,水煎亦可。
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末。
各家論述:《醫(yī)方考》:用枳殼破其氣,姜黃利其郁,桂心引二物至于痛處,又曰木得桂而柔,以故用之;甘草取其和緩之氣,以調(diào)肝木之急。

23 名稱: 清肺飲
組成:銀柴胡1錢,玄參1錢,陳皮1錢,桔梗1錢,白茯苓8分,地骨皮8分,麥門冬8分,薏苡仁8分,人參8分,甘草8分,瓜蔞仁8分。
出處: 《玉案》卷六。
主治: 肺癰。咳吐膿痰,胸膈脹痛,上氣喘急,發(fā)熱。
用法用量: 上加燈心30莖,煎8分,食遠(yuǎn)服。
 
24 名稱: 小青龍湯
組成: 麻黃8分(去節(jié),5分),桂枝8分,白芍8分,甘草8分,干姜(炮,5分),半夏1錢,五味11粒。
出處: 《會約》卷十九。
主治: 肺經(jīng)受寒,咳嗽喘急,將成肺癰。
用法用量: 水煎,熱服。先服2劑。

25 名稱: 小青龍湯
別名: 青龍湯
組成: 麻黃2錢,白芍2錢,干姜2錢,甘草(炙)2錢,細(xì)辛2錢,桂枝2錢,半夏1錢半,五味子1錢半,附子(炮)2錢。
出處: 《玉機(jī)微義》卷十四。
功效: 發(fā)表溫中。
主治:感寒發(fā)熱,頭痛,脈沉細(xì),或嘔或咳,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jié)M,或喘。肺癰肺痿,惡寒喘嗽,寒邪內(nèi)蘊(yùn);傷風(fēng)冒寒,咳嗽喘急,肺脹胸滿,鼻塞流涕,或干嘔熱咳,或作渴。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加減: 脈浮,不用附子。
附注: 青龍湯(《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四)。方中白芍,《保嬰撮要》作“赤芍藥”。

26 名稱: 紫菀茸湯
別名: 紫菀湯
組成:紫菀茸(洗)1兩,經(jīng)霜桑葉1兩,款冬花1兩,百合(蒸,焙)1兩,杏仁(去皮尖)1兩,阿膠(蛤粉炒)1兩,貝母(去心)1兩,蒲黃(炒)1兩,半夏(湯泡7次)1兩,犀角(鎊)半兩,甘草(炙)半兩,人參半兩。
出處: 《濟(jì)生》卷二。
功效: 清補(bǔ)。
主治:飲食過度,或叫呼走氣,或食煎煿,邪熱傷肺,咳嗽咽癢,痰多唾血,喘急,胸脅痛,不得安臥。肺癰潰處未斂,癰膿已潰,喘滿、腥臭濁痰俱退,惟咳嗽咽干,咯吐痰血,脅肋微痛不能久臥者。
加減: 渴甚,去半夏,加石膏。
附注: 紫菀湯(《赤水玄珠》卷七)。

27 名稱: 紫菀湯
組成: 甘草、桔梗、紫菀、川貝母、杏仁。
出處: 《退思集類方歌注》。
主治: 肺癰濁唾腥臭,五心煩熱,壅悶喘嗽。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各家論述: 紫菀降氣,貝母潤肺,杏仁消痰,合甘、桔散風(fēng)泄熱,蓋肺癰如作,多從風(fēng)熱壅遏而成。

28 名稱: 葶藶丸
別名: 甜葶藶丸
組成:甜葶藶1兩(隔紙炒令紫色,別研如膏),貝母1兩(煨令微黃,搗末),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皂莢2兩(捶碎,以酒5合揉取汁,煎成膏)。
出處: 《圣惠》卷六。
主治: 久患肺氣喘急,痰壅悶亂。肺癰。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桑根白皮湯送下,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 上為末,以皂莢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附注: 甜葶藶丸(《圣濟(jì)總錄》卷五十)。
 
29 名稱: 葶藶湯
組成: 葶藶(隔紙后炒紫色,別研如膏)1彈子大,桑根白皮(微火細(xì)銼)1兩,大棗(揀洗,去核)12枚。
出處: 《普濟(jì)方》卷二八六。
主治: 肺癰咳嗽,上喘氣急,不得臥,涕唾稠粘,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上用水3盞,先煎桑白皮、棗,取1盞半,去滓,入葶藶膏,攪化,煎取8分,溫服。良久當(dāng)吐惡物,或微利2-3行。其疾減后,宜服補(bǔ)肺藥,7日外病未退,量人加減,更1服。
 
30 名稱: 葶藶大棗瀉肺湯
別名: 葶藶湯、葶棗散、瀉肺湯、葶藶大棗湯
組成: 葶藶(熬令黃色,搗丸,如彈子大)、大棗12枚。
出處: 《金匱》卷上。
主治: 肺癰,喘不得臥;肺癰,胸滿脹,一身面目浮腫,鼻塞,清涕出,不聞香臭酸辛,咳逆上氣,喘鳴迫塞;支飲胸滿者。
用法用量: 先以水3升,煮棗取2升,去棗,納葶藶煮取1升,頓服。
臨床應(yīng)用:1.痰喘:孫兆治一人病吐痰頃刻升余,喘咳不定,面色郁黯,精神不快。兆告曰:肺中有痰,胸膈不利,當(dāng)服仲景葶藶大棗湯,瀉中有補(bǔ),一服訖,已覺胸中快利,咯無痰唾也、
2.滲出性胸膜炎:用葶藶大棗瀉肺湯為主,結(jié)合辯證加味治療滲出性胸膜炎15例。方用葶藶子15-20g,大棗15-20g,痰多水多,體壯者重用。兼風(fēng)寒表證者,加荊芥、防風(fēng)、蘇葉;兼風(fēng)熱表證者,加桑葉、菊花、銀花、連翹;兼少陽證者,加柴胡、黃芩;偏熱痰者,加黃芩、桑白皮等;胸痛明顯者,加丹參、郁金等;胸水多,呼吸困難者,加甘遂末0.5-1g。結(jié)果15例患者全部臨床治愈。發(fā)熱一般在入院后一周內(nèi)退熱,胸腔積液在三周左右基本消失。
各家論述:1.《千金方衍義》:“肺癰已成,吐如米粥,濁垢壅遏清氣之道,所以喘不得臥,鼻塞不聞香臭。故用葶藶破水瀉肺,大棗護(hù)脾通津,乃瀉肺而不傷脾之法,保全母氣以為向后復(fù)長肺葉之根本。然肺胃素虛者,葶藶亦難輕試,不可不慎。
2.《刪補(bǔ)名醫(yī)方論》:肺癰喘不得臥及水飲攻肺喘急者,方中獨(dú)用葶藶之苦,先瀉肺中之水氣,佐大棗恐苦甚傷胃也。
附注:葶藶湯(《圣濟(jì)總錄》卷二十四)、葶藶散(《醫(yī)學(xué)入門》卷七)、瀉肺湯(《千金方衍義》卷十七)、葶藶大棗湯(《金鑒》卷六十七)。
31 名稱: 葶藶散
組成: 甜葶藶(炒)1兩,桔梗(去蘆)1兩,瓜蔞子1兩,川升麻1兩,薏苡仁1兩,桑白皮1兩,葛根1兩,甘草(炙)半兩。
出處: 《濟(jì)生》卷二。
主治: 過食煎煿,或飲酒過度,致肺壅喘不得臥;及肺癰,咽燥不渴,濁唾腥臭。
用法用量: 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食后溫服。
制備方法: 上為散。

肺臟痰毒壅滯論曰:肺臟痰毒壅滯之病,其證目眩頭旋,胸膈痞滿,常多痰唾,不思飲食,鼻聞腥臭,蓋肺主氣,居于膈上,為四臟之蓋,邪熱壅滯,熏散胸膈,與津液相搏,故郁結(jié)成痰也。

 1 名稱:五味杏仁湯
組成: 陳皮1兩,麻黃1兩,甘草1兩,杏仁1兩,五味子1兩,白茯苓1兩。
出處: 《雞峰》卷十一。
主治: 肺經(jīng)寒壅不調(diào),痰實(shí)咳嗽,頭昏鼻塞,項(xiàng)強(qiáng)惡氣,身體拘倦,痰唾稠粘,語聲不出。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1盞,煎至6分,去滓,食后、臨臥溫服。
制備方法: 上為粗末。

2 名稱: 六神散
組成: 人參1兩,百合1兩,白術(shù)1兩,山芋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甘草(炙)半兩。
出處: 《圣濟(jì)總錄》卷五十。
主治: 肺臟痰毒壅滯。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白湯點(diǎn)下。1日3次。
制備方法: 上為散。

3 名稱: 化滯丸
組成:荊三棱1兩,蓬莪術(shù)1兩,桔梗1兩,大黃1兩,陳橘皮1兩(用溫湯洗過),半夏1個(破作兩片),白術(shù)1兩(與前件并銼如皂角子大),旋覆花1兩,鱉甲(去裙)2兩(作4片),葶藶子1兩半(淘凈,生絹袋盛之),紫蘇葉1兩,木香3兩(研干),沉香半兩(銼細(xì),生用),麥蘗1兩(微炒),檳榔半兩(生用),舶上茴香半兩(水淘去土,干稱),硼砂1兩半(細(xì)研銼,用瓷器納入前藥內(nèi),用米醋3升浸,重湯煮取2升半)。
出處: 《普濟(jì)方》卷一六九引《家藏經(jīng)驗(yàn)方》。
功效: 寬中化痰,快美飲食,消化停滯。
主治:脾肺氣滯,水飲停積,膈痹口滿,咳嗽涎壅,嘔吐頭昏,飲食不下;或痰痞氣膈,陰陽不通并厥,口噤昏默,不省人事,狀似中風(fēng);及恚怒氣逆,飲食湯水,停聚胸膈成病,以致十膈五噎,翻胃嘔吐。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溫熟水送下;婦人血.氣心痛,炒姜醋湯送下。
制備方法:上用煮藥,作一處焙羅,和入生藥,除木香、沉香、麥蘗、茴香、檳榔不入醋煮,余皆煮藥作一處,焙搗羅為細(xì)末,用煮藥醋調(diào)面糊煮,搜和,入石臼中多杵為丸,如梧桐子大。

4 名稱: 天門冬丸
組成:天門冬1兩(去心,焙),百合3分,前胡3分(去蘆頭),半夏3分(湯洗7遍,去滑),貝母3分(煨微黃),桔梗3分(去蘆頭),桑根白皮3分(銼),紫菀3分(去苗土),漢防己3分,赤茯苓3分,杏仁3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生干地黃3分。
出處: 《圣惠》卷四十六。
主治: 肺臟壅熱,咳嗽,痰唾稠粘。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生姜湯送下,1日3次。
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5 名稱: 天門冬丸
組成:天門冬(去心,焙)2兩,甘草(炙,銼)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1兩,人參3分,貝母(去心,焙)半兩,五味子半兩,阿膠(炙令燥)半兩,桑根白皮(炙,銼)半兩。
出處: 《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九。
主治: 肺痿,咽干煩躁,痰壅咳嗽,小便赤澀,眠睡不安,喉咽腫痛。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后、臨臥溫人參湯嚼下;含化咽津亦得。
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
 
6 名稱: 天門冬煎
組成:天門冬(去心)2兩,麥門冬(去心)2兩,款冬花(去枝梗)1兩,桔梗(去蘆頭)1兩,紫菀(去土)1兩,白前1兩(6味為細(xì)末),生地黃汁5合,杏仁1兩(去皮尖,研如膏),白蜜5合。
出處: 《楊氏家藏方》卷八。
主治: 肺臟風(fēng)壅,咳嗽稠痰,咽膈氣塞,頭目不清。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細(xì)嚼,食后溫熟水送下。
制備方法: 將地黃汁、杏仁膏、白蜜3味于銀、石器內(nèi)同熬成膏,入前藥末,搜和為丸,每1兩作20丸。

7 名稱: 開關(guān)散
組成: 皂角刺1錢,細(xì)辛5分,冰片2分。
出處: 《喉科指掌》卷二。
主治: 纏喉風(fēng),因肺感時邪,風(fēng)痰上壅,陰陽閉結(jié),內(nèi)外不通如蛇纏,頸下壅塞,甚者角弓反張,牙箝緊閉。
用法用量: 吹入鼻內(nèi);再針頰車左右2穴,點(diǎn)艾數(shù)壯。牙關(guān)可開。
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末。

8 名稱: 木香檳榔丸
組成:木香1兩,檳榔1兩,青皮1兩,陳皮1兩,廣術(shù)(燒)1兩,黃連1兩,商枳殼(麩炒,去瓤)1兩,黃柏3兩,大黃3兩,香附子(炒)4兩,牽牛4兩。
出處: 《儒門事親》卷十二。
功效: 流濕潤燥,推陳致新,滋陰抑陽,散郁破結(jié),活血通經(jīng)。
主治:濕熱積滯內(nèi)蘊(yùn),心胸滿悶,脅肋膨脹,或泄瀉痢疾,里急后重。一切冷食不消,宿食不散,亦類傷寒,身熱惡寒,戰(zhàn)慄頭痛,腰背強(qiáng);一切沉積,或有水,不能食,使頭目昏眩,不能清利;一切蟲獸所傷,及背瘡腫毒,杖傷焮發(fā),或透入里者;痔漏腫痛。男子婦人嘔吐酸水,痰涎不利,頭目昏眩,并一切酒毒食積,及米谷不化,或下利膿血,大便秘塞,風(fēng)壅積熱,口苦煩渴,涕唾粘稠,膨脹氣滿。一切氣滯,心腹?jié)M悶,脅肋膨脹,大小便結(jié)滯不快利者。肺痰喘嗽,胸膈不利,脾濕黃疸,宿食不消,一切雜癥。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生姜湯送下。
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末,水為丸,如小豆大。
各家論述:木香、香附行氣之藥,能通三焦,解六郁;陳皮理上焦肺氣;青皮平下焦肝氣;枳殼寬腸而利氣;而黑丑、檳榔又下氣之最速者也;黃柏黃連燥濕清熱;三棱能破血中氣滯;莪術(shù)能破氣中血滯;大黃芒消血分之藥,能除血中伏熱,通行積滯,并為摧堅化痞之峻品。濕熱積滯去,則二便調(diào)而三焦通泰矣。
附注: 《醫(yī)學(xué)正傳》引本方有當(dāng)歸;《醫(yī)方集解》引本方有三棱、芒消。
 
9 名稱: 木香檳榔丸
組成:木香1兩,沉香(沉水者佳)1兩,檳榔(雞心者佳)1兩,廣荗(炮)1兩,黃連(去須)1兩,青皮(去瓤)1兩,陳皮(湯浸,去白)1兩,巴戟1兩,當(dāng)歸(去蘆)1兩,枳殼(去瓤,麥麩炒)1兩,大黃(錦紋者佳)3兩,揀香附子(炒)3兩,黃柏皮(去粗皮)3兩,黑牽牛(頭末)4兩。
出處: 《醫(yī)方類聚》卷一五三引《經(jīng)驗(yàn)秘方》。
功效: 流濕潤燥,推陳致新,滋陰代陽,散瘀破結(jié),活血通經(jīng),解一切酒毒。
主治:男子婦人嘔吐酸水,痰涎不利,頭目不清,轉(zhuǎn)筋,小便渾濁,米谷不化,下痢膿血,大便閉澀,風(fēng)壅積熱,口舌生瘡,涕唾稠粘,咳嗽咯血,尿血,膨脹滿悶,手足瘦弱,四肢無力,面色姜黃;酒疸食黃,宿食不消,口舌煩渴,骨蒸肺痿,寒熱往來,中暑瘧疾,腸風(fēng)痔瘺,發(fā)痛消渴,消風(fēng)癥瘕,血塊積惡,瘡腫炊毒,背疽疔瘡;四方人不服水土,傷寒熱證;婦人赤白帶下,崩漏下血。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溫水送下,1日2次,漸加至100丸無妨。病上,食前勿服,食后服;病下,食后勿服,食前服。
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10 名稱: 木香檳榔丸
組成:木香1兩,檳榔1兩(銼),羌活1兩(去蘆頭),芎1兩,桂1兩(去粗皮),郁李仁2兩(去皮雙仁,研),大黃2兩(銼,炒)。
出處: 《圣濟(jì)總錄》卷九十七。
主治: 胃氣虛弱,飲食無味,上膈寒壅冷積,癥瘕癖氣,食不消化,肺氣積聚,心胸痰逆喘急;卒中風(fēng)毒腳氣,大腸秘澀,奔脈氣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生姜湯送下;或諸氣痛,溫酒送下。
制備方法: 上藥搗羅6味為末,與郁李仁同研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11 名稱: 加味涼膈煎
組成:風(fēng)化消1錢,煨甘遂8分,葶藶子1錢半,蘇薄荷1錢半,生錦紋1錢(酒洗),白芥子8分,片黃芩1錢半,焦山梔3錢,青連翹1錢半,小枳實(shí)1錢半,鮮竹瀝2瓢,生姜汁2滴(同沖)。
出處: 《重訂通俗傷寒論》。
功效: 下痰通便。
主治:溫?zé)釖短祷疔辗?,痰多咳嗽,喉有水雞聲,鼻孔煽張,氣出入多熱,胸膈痞脹,腹?jié)M便秘,甚則喘脹悶亂,胸腹堅如鐵石,脹悶欲死。
各家論述:本方?jīng)鲭跎榫匀テ浠?;臣以枳、葶、芥、遂,逐其痰而降其氣;佐以竹瀝、姜汁辛潤通絡(luò),庶可轉(zhuǎn)危為安。若畏其峻險而不用,仍以疲藥塞責(zé),則百不救一矣。
 
12 名稱: 二母散
組成: 知母、貝母各等分。
出處: 《準(zhǔn)繩·類方》卷二引《局方》。
主治: 咳嗽,痰壅喘急,喘急倒頭不得,肺癆有熱。
用法用量: 臨睡時白湯調(diào),溫服。
加減: 如喘急,加苦葶藶?zāi)?;如久嗽不止,加馬兜鈴末,如無,以粟殼代,去筋膜不制。
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末。
各家論述: 《成方切用》:用貝母化痰瀉肺火,知母滋腎清肺金,取其苦寒勝熱,潤能去燥也。
 
13 名稱: 加味越婢加半夏湯
組成:麻黃2錢,石膏(煅搗)3錢,生山藥5錢,寸麥冬(帶心)4錢,清半夏3錢,牛蒡子(炒,搗)3錢,元參3錢,甘草1錢5分,大棗3枚(擘開),生姜3片。
出處: 《衷中參西》上冊。
主治: 素患勞嗽,因外感襲肺,而勞嗽益甚,或兼喘逆,痰涎壅滯者。

14 名稱: 玄參湯
組成:玄參半兩,茅根(銼)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竹茹半兩,木通(銼)半兩,羚羊角(鎊)半兩,升麻半兩,黃連(去須)3分,人參3分,苦竹葉3分,半夏(湯洗去滑)3分,甘草(銼)1分。
出處: 《圣濟(jì)總錄》卷一一七。
主治: 心肺壅熱,口內(nèi)生瘡,胸膈痰逆。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姜3片,煎至6分,去滓,食后溫服。
制備方法: 上為粗末。
 
15 名稱: 半夏飲
組成:半夏(生姜湯洗7遍去滑)1兩半,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升麻1兩,前胡(去蘆頭)1兩,檳榔(銼)2枚,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大黃(蒸三度,炒)半兩,(菫)竹葉30片(水洗),生地黃3兩。
出處: 《圣濟(jì)總錄》卷四十八。
主治: 肺氣脹滿,咳嗽痰壅,四肢痿弱,積漸虛羸。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2盞,加生姜1棗大(拍碎),同煎至1盞,去滓溫服,日2次。
制備方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16 名稱: 半夏丸
組成: 白礬(枯過)15兩,半夏(湯洗去滑,姜汁罨1宿)3斤。
出處: 《局方》(續(xù)添諸局經(jīng)驗(yàn)秘方)卷四。
主治:肺氣不調(diào),咳嗽喘滿,痰涎壅塞,心下堅滿,短氣煩悶,及風(fēng)壅痰實(shí),頭目昏眩,咽膈不利,嘔吐惡心,神思昏憒,心忪而熱,涕唾稠粘。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加至30丸,食后、臨臥時生姜湯送下。
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末,生姜自然汁為丸,如梧桐子大。
附注: 本方方名,《普濟(jì)方》引作“止嗽丸”。

17 名稱: 貝母飲
別名: 貝母湯
組成:貝母(去心)1兩半,百合1兩半,紫菀(去苗)1兩,桑根白皮1兩,桔梗(炒)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大黃(蒸)7錢半,甘草(炙)半兩。
出處: 《圣濟(jì)總錄》卷五十。
主治: 肺臟熱,咽喉及口干,咳嗽氣促,痰壅。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以水1盞,煎取7分,去滓,食后溫服,1日2次。
制備方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附注: 貝母湯(《原書卷一二四)。

18 名稱: 牛黃丸
組成:上品陳膽南星10兩,天竺黃4兩,川古勇黃連3兩,廣郁金3兩,五倍子3兩,烏芋粉3兩,象山貝母6兩,關(guān)西牛黃5錢,透明腰黃2兩。
出處: 《瘍科綱要》卷下。
主治: 風(fēng)熱痰壅,痄腮發(fā)頤,時毒,痰核瘰疬及咽喉腫痛腐爛,肺癰,胃癰,咯吐膿血。
用法用量: 每服3-7丸,細(xì)嚼緩咽下。
制備方法: 上藥各為極細(xì)末,以好黃酒化陳膽星,杵和為丸,如大豆大,辰砂為衣。密收勿透空氣,弗用石灰同藏。

19 名稱: 加味三仙飲
組成: 焦三仙各1錢,毛橘紅8分,竹茹3錢,干青果7個(研)。
出處: 《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
功效: 清熱化痰,利咽止嘔。
主治: 肺胃壅熱,咽喉腫痛,咳嗽痰稠者。
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

20 名稱: 止嗽四物湯
組成:當(dāng)歸(酒洗)、川芎、赤芍、生地黃、前胡、桔梗(去蘆)、紫蘇、杏仁(去皮尖)、金沸草、黃芩、知母、貝母、桑白皮各等分,甘草減半。
出處: 《魯府禁方》卷三。
主治: 肺熱上壅痰嗽。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水煎,溫服。
制備方法: 上銼。

21 名稱: 加味白薇湯
組成: 白薇2錢,蔞仁3錢,橘紅1錢,杏仁2錢,象貝2錢,丹皮5錢,桑白皮2錢,青蒿1錢,竹茹1錢,浮石3錢,雪梨3片。
出處: 《馬培之醫(yī)案》。
主治: 肺胃痰熱,壅于膈上,身熱咳嗽,氣粗痰鳴,口干作渴。

22 名稱: 加味龍麝紫金餅
組成:生地5錢,玄參5錢,琥珀5錢,犀角(生,鎊)5錢,羚羊角(鎊)5錢,薄荷5錢,桔梗5錢,升麻5錢,凝水石(煅)5錢,連翹5錢,人參5錢,牙消(另研)5錢,赤茯苓5錢,川芎1兩,朱砂(水飛)1兩,訶子(去核)4錢,牛黃4錢,冰片4錢,青黛4錢,石膏3錢,麝香少許,金箔百張(為衣)。
出處: 《證治寶鑒》卷十。
主治: 上焦風(fēng)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肺經(jīng)不清,聲音不利,痰涎壅盛。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不拘時含化。
制備方法: 上為末,蜜同甘草膏為丸,如芡實(shí)大。
附注: 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dāng)作“加味龍麝紫金丸。”

23 名稱: 牛黃奪命散
組成: 黑牽牛、酒大黃、枳殼。
出處: 《醫(yī)鈔類編》卷六。
主治: 小兒暴喘,俗名馬脾風(fēng),此心火凌肺,故熱痰壅盛。
用法用量: 白湯調(diào)下,臨服加蜜數(shù)匙,以氣平為度。
制備方法: 上為末。

24 名稱: 石花湯
組成:白石英(煅,研)3錢,合歡花2錢,鮮百部4錢,沙參4錢,麥冬1錢5分,貝母2錢,桑皮2錢,蘇子1錢5分,杏仁3錢,茯苓2錢,苡仁4錢,淡竹葉10張,金絲荷葉2張(去背上白皮)。
出處: 《醫(yī)醇剩義》卷三。
主治: 肺氣壅塞,致成肺癰,咳吐膿痰,氣甚腥穢者。

25 名稱: 人參丸
組成:人參半兩,枳殼半兩(去瓤,用皂角水浸3日,焙干),半夏半兩(用白礬水浸3日,令干為細(xì)末,生姜汁捻成餅子,炙干入藥),南星半兩(用白礬水浸3日,令干為細(xì)末,生姜汁捻成餅子,炙干入藥),訶黎勒半兩(用麩炒,去核),木香1分。
出處: 《普濟(jì)方》卷一五七引《衛(wèi)生家
寶》。
主治: 肺壅嗽有痰,寒熱涕腥。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用生姜湯吞下。
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26 名稱: 白金丹
組成: 桑白皮1兩(銼),前胡(去蘆)1兩,半夏1兩(湯泡7次),白術(shù)1兩,人參(去蘆)半兩,陳皮半兩,甘遂1分(微炒)。
出處: 《衛(wèi)生總微》卷十四。
功效: 消痰實(shí),利胸膈。
主治: 肺壅痰實(shí),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水送下,周晬至1-2歲兒3丸,以上者以上意量加,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黍米大。
 
27 名稱: 人參平肺散
別名: 人參平肺飲、人參平肺湯
組成:桑白皮1兩,知母7錢,炙甘草半兩,地骨皮半兩,五味子300個,茯苓四錢,青皮四錢,人參四錢,陳皮半兩(去白),天門冬(去心)4錢。
出處: 《醫(yī)學(xué)發(fā)明》卷六。
主治: 心火刑肺,傳為肺痿,咳嗽喘嘔,痰涎壅盛,胸膈痞滿,咽嗌不利。肺受熱而喘。
用法用量: 上 (口父)咀。水2盞,煎至1盞,食后去滓溫服。
加減: 熱甚,加黃芩4錢,紫蘇葉半兩、半夏(洗)各半兩。
附注: 人參平肺飲(《正體類要》卷下)、人參平肺湯(《醫(yī)學(xué)六要·治法匯》卷三)。

28 名稱: 地骨皮湯
別名: 地骨皮散
組成: 地骨皮2兩,百部2兩,芍藥1兩,赤茯苓1兩。
出處: 《全生指迷方》卷四。
主治: 腎咳惡熱,骨間煩疼。肺壅痰嗽。
用法用量: 每服5錢,水2盞,加竹葉10片,同煎至1盞,去滓,食后溫服。
制備方法: 上為散。
附注: 地骨皮散(《雞峰》卷十一)。

29名稱: 寧嗽百花膏
組成:烏梅2兩,粉甘草2兩,知母2兩,紫菀3兩,肉桂1兩,杏仁霜2兩,廣陳皮2兩,麻黃2兩,嫩桑皮3兩,粟殼2兩,前胡2兩,蘇葉3兩,款冬花3兩。
出處: 《活人方》卷三。
主治: 腠理不密,易于傷風(fēng)受寒,寒痰伏于肺竅,氣道不清,痰涎壅閉,咳嗽不已,積久遂成喘嗽,不時舉發(fā)。
用法用量: 不拘時候噙化。
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末,煉白蜜爛和。
 
30 名稱: 寧嗽化痰丸
組成:半夏5錢,陳皮(去白)2錢半,人參1兩,薄荷1兩,麥門冬(去心)3錢,桑白皮(蜜炙)半兩,貝母(去心)3錢,黃芩(片子者)半兩,甘草(炙)7錢,青黛3錢,五味子2錢,干姜(炮)2錢。
出處: 《醫(yī)方類聚》卷一一七引《修月魯般經(jīng)后錄》。
主治: 肺經(jīng)有熱,咳嗽喘急,痰涎壅盛。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食少遠(yuǎn)以白湯送下。
制備方法: 上為末,水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肺臟風(fēng)毒生瘡論曰:皮膚者,肺之所合也。肺臟有熱,風(fēng)邪乘之,風(fēng)熱相搏,毒瓦斯熏發(fā)皮膚之間,微則生癮疹,甚則癢痛,搔之成瘡。

 

虛證候和方劑

肺虛
論曰肺為華蓋,復(fù)于諸臟,若肺虛則生寒,寒則陰氣盛,陰氣盛則聲嘶,語言用力,顫掉緩弱,少氣不足,咽中干無津液,虛寒乏氣,恐怖不樂,咳嗽及喘,鼻有清涕,皮毛焦枯,診其脈沉緩,此是肺虛之候,虛則宜補(bǔ)也。
肺脹
論曰肺脹者手太陰經(jīng)是動病也,邪客于肺,脈氣先受之,其證氣脹滿,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是為肺脹也,脈經(jīng)謂肺脹者,虛而滿,喘咳逆倚息,目如脫,其脈浮是也。
肺消
論曰內(nèi)經(jīng)謂心移寒于肺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夫病必有傳,傳有順逆,傳其所生者順,順則易治,傳其所勝者逆也,逆則難已,心火受邪傳之于肺是為逆,蓋寒隨心火,內(nèi)鑠金精,肺臟銷鑠,氣無所持,故其證飲少而溲多也,當(dāng)始病之時,宜去其寒邪,使不得乘心火而移害于肺,至于肺消,則當(dāng)補(bǔ)肺金平心火而疾可愈。

肺中寒
論曰內(nèi)經(jīng)曰肺惡寒,形寒飲冷則傷肺,蓋肺之脈循環(huán)胃口,茍為寒邪所中,則有咳而鼻塞,唾濁涕,語聲嘶破,灑淅惡寒之證。
肺氣喘急
論曰肺氣喘急者,肺腎氣虛,因中寒濕至陰之氣所為也。肺為五臟之華蓋,腎之脈入肺中,故下虛上實(shí),則氣道奔迫,肺葉高舉,上焦不通,喘急不得安臥,又內(nèi)經(jīng)謂水病下為腫大腹,上為喘呼不得臥者,標(biāo)本俱病也。
肺臟傷風(fēng)冷多涕
論曰肺臟虛弱,為風(fēng)邪所傷,則清冷之氣上攻,而鼻流清涕,蓋肺開竅于鼻,在液為涕故也。
肺痿
論曰脈經(jīng)謂熱在上焦,因咳為肺痿,其病之所得,或因汗出,或因嘔吐,或因消渴,小便利數(shù),或因便難,數(shù)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診其寸口脈數(shù)而虛,其人胸?zé)┒嗤?,唇燥小便難,或欲咳不得咳,咳則出干沫,胸中隱隱痛者是也。肺痿咽燥
論曰熱在上焦,因咳為肺痿,其脈則寸口數(shù),其證則咳而口中有濁唾涎沫,甚者咽中干燥,蓋以邪熱熏肺使然,或因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所致也。肺痿小便數(shù)
論曰內(nèi)經(jīng)曰、藏真高于肺,又曰,真氣奪則虛,今肺中冷,則肺之真氣不足,而其人上虛矣,虛則無以制下,故上為肺痿,下為小便數(shù),以至吐涎沫而欲咳不能者,皆其證也,治法當(dāng)以溫藥和之。
肺氣面目四肢浮腫
論曰肺氣面目四肢浮腫者,其候咳嗽脹滿,狀如水氣,蓋肺主氣,氣為陽,陽體輕虛,為寒所折,攻發(fā)于外,散于皮膚,氣逆浮腫,內(nèi)經(jīng)論久嗽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腹?jié)M,不欲飲食,此皆寒氣聚于胃,關(guān)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目浮腫氣逆也。

 

肺心痛

手陽明大腸經(jīng)-

http://www.tcm100.com/tools/JingLuoFlash/dachangjing.swf

 穴歌
手陽明穴起商陽,二間三間合谷藏,陽溪偏歷溫溜長,

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當(dāng),

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號迎香。

其脈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循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luò)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循禾髎,迎香而終,以交于足陽明也。是經(jīng)氣血俱多,卯時氣血注此,受手太陰之交。

庚金之腑,脈詳右寸。實(shí)則脈實(shí),傷熱而腸滿不通,辛溫可瀉。虛則脈虛,傷寒而腸鳴泄痛,補(bǔ)必酸涼。蒸黃連而解酒毒,炒厚樸而止便紅。腸風(fēng)妙川烏荊芥,臟毒奇卷柏黃耆。痢中六神丸,宜調(diào)則調(diào);帶下百中散,可止則止。潤腸通秘,麻仁丸果有神效,行滯推堅,六磨湯豈無奇功。痔瘡熱痛,腦麝研入蝸牛,膽冰磨敷井水;痢疾腹痛,姜茶煎治出坡仙,梅蜜飲方書登父,腸內(nèi)生癰,返魂湯而加減隨宜,十宣散去增適可。嘗聞食石飲水,可作充腸之饌;餌松食柏,亦成清腑之方。是以療饑者不在珍饈,調(diào)腸者何煩異術(shù),能窮針里陰陽,自獲殊常效驗(yàn)。

 

大腸虛
論曰大腸虛冷之病,胸中喘,腸鳴,虛渴唇干,目急善驚,滑泄,骨節(jié)疼痛,不能久立,蓋大腸者,傳導(dǎo)之官,變化出焉,寒邪客于其間,則令氣虛弱,不能自固而成諸疾,診其脈右手氣口以前陽虛者是也。

 

大腸實(shí)
論曰大腸者,傳瀉行導(dǎo)之腑也,其氣盛實(shí),燥熱生焉,傳瀉不利,腸中痛如錐刀所刺,或生鼠乳,腫脹疼悶,大便不通,腹脅脹滿,腰背重痛,上氣喘急,皆大腸氣實(shí)之證也。

 

 

腸垢
論曰內(nèi)經(jīng)謂大腸有熱便腸垢,巢氏曰,腸垢者,腸間津汁垢膩也,蓋傳化之腑,熱氣積而為痢,痢久不已,腸間虛滑,津垢乃出,是邪熱氣實(shí),真臟氣虛,故有此證。

癥瘕論曰內(nèi)經(jīng)謂小腸移熱于大腸為瘕,夫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二者皆以傳化為事,今也小腸受熱,移于大腸,則陰氣虛而津液耗,津液既耗,不能滑利,故糟粕內(nèi)結(jié),沉伏而為瘕聚,腸間菀結(jié),大便秘澀是也。

俱實(shí)

俱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diǎn)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蠲痹湯
二冬湯
經(jīng)方演繹之二麻黃湯類
附子類方1
張氏醫(yī)通,卷五,諸痛門,臂痛,手痛,手氣,蠲痹湯
溫膽湯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diǎn)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diǎn)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