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意拳123
- 2015-3-17 21:49:06
太極散手,驚心動魄
1929年,澄甫公在杭州任浙江國術(shù)館教務(wù)長,雅軒師前往襄助。館中少林拳師周聲洪,手掌能開磚碎石,素有鐵臂膊之稱,與雅軒師閉門切磋,雅軒師右手虛揚,周某舉臂急架,亮出肋部,李師立即乘勢翻掌向其肋部發(fā)放寸勁,周某雙臂抱胸蹲伏于地,不能出聲;'雅軒師攙扶他回宿舍服七厘散養(yǎng)傷。事后周某贊曰:“楊門太極散手,神出鬼沒先生的太極散手 ,神出鬼沒,使人驚心動魄, ”從此周某某對李師非常敬重。1933年,楊澄甫師受廣東省府專程禮聘,到廣東傳播太極拳,浙江省國術(shù)館太極摯由李師全權(quán)負責。1934年,南京組織太極拳社,李師赴南京就任社長之職,1935年在南京國民體育學校任武術(shù)同上校(舊官制,享受上校級軍官待遇)設(shè)計員,直到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
入川傳拳,技服猛張飛
1937年“七七事變”,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了,同年陰歷 11月間,日寇飛機轟炸南京。李師離開南京,經(jīng)徐州、鄭州到漢口、武昌。直到1938年夏天,武漢危急,李師又經(jīng)沙市、宜昌到重慶。同年秋天,來到成都,從此李師定居四川。自李師人川以后,四川的武術(shù)才增加了太極拳這一舉種。李師以其精純的武技和高尚的武德,使太極拳在四川生根、發(fā)展,廣為流傳,并在四川武林中,使太極摯占有重要地位。
四川原國民黨某騎兵師師長徐俊,生得熊腰虎背,練就一身硬功夫??箲?zhàn)初期,他坐船到重慶朝天門碼頭,因一場誤會發(fā)生群斗,數(shù)十個碼頭工人都不是他的對手。他到重慶后,聽到李雅軒大名。一天,騎著高頭大馬,帶上兩名背槍的馬弁,找到李雅軒住所,見面便說:“聽說你的太極拳能夠擊人,我不信。今天特來會會你,看看到底如何?”李雅軒見他出言不遜,知道其來頭不小。見他如此傲慢地輕視太極功夫,心中不免有些生氣。徐俊生性好斗,說干就干,舞動拳頭向李雅軒連連猛撲。李雅軒見不能避免,把心一橫,順勢退步采捌,徐俊接連被摔幾個大跟頭,爬起來說:“你的太極功夫很好,明日再見吧!”說罷拱手就走。
李雅軒心想,這下可闖禍了。誰知徐師長第二天擺了許多酒席,請雅軒公赴宴,還請了很多武術(shù)高手作陪,徐俊向李雅軒磕頭行拜師禮。徐夫人在敬酒時高興地說:“老徐今天找到到真正的好老師了?!贝撕?,原國民黨第二十八集團副總司令郭勛棋,仰慕雅軒公武德高尚,也正式拜雅軒公為師。郭副司令后為起義將領(lǐng),曾任四川省體委副主任之職。
李雅軒人川以后,在成都北校場國民黨軍校任太極拳教官。同年12月,四川省省長王纘緒聘李雅軒為四川省體育會設(shè)計員。據(jù)我?guī)煵趺鱾?他是原“國民黨陸大”盧鳳閣主任的少尉司書)在一篇文章中回憶,1944年,李雅軒被陸軍大學聘為將官班太極拳教授,官階少將級。1946年,李雅軒任國民黨二十八軍軍官總隊同上校教官。當時,教授的對象,是國民黨將校一級的高級軍官,有原國民黨的高級將領(lǐng)黃維、衛(wèi)立煌等。由于李雅軒生性耿直,不愿媚事權(quán)貴,珍重自己的人格和太極藝術(shù),一次在軍校教拳時,一國民黨中將主任黃某某對他說:“李教官,我今天開會累了,你陪我推推手,消遣消遣!”李雅軒聽了感到自己的人格受到侮辱,心想:你仗你官大,拿我當你的運動品,我今天要狠狠地教訓你一下!于是,在推手時狠狠地發(fā)了他幾個脆勁,當眾摔了他幾個筋斗,摔得他鼻青臉腫,弄得狼狽不堪。最后,以“目無長官”的理由,李雅軒被撤職處分。但是,他剛直不阿的精神,受到武林界的稱譽。
解放后,李雅軒被聘為成都市政協(xié)委員。1953年代表西南地區(qū)參加在天津召開的“新中國第一屆民族形式體育大會”,他的精湛技藝,被當時天津報紙譽為“氣魄雄偉,舒展大方”,受到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的接見。1957年,參加全國武術(shù)比賽,擔任裁判工作。
1964年,李雅軒先生已70高齡,一場大病使他在成都人民醫(yī)院作了手術(shù)。病愈后,照常練功授拳。有一次,在人民公園內(nèi),李雅軒和我?guī)煵w清溪推手。趙清溪身材魁梧,體重200多斤,功夫?qū)W得很好,雅軒公經(jīng)??渌刑觳?。只見李雅軒輕輕一搭手,趙毫無辦法,脫離不開,不得已奮力掙扎。只見李雅軒神氣一揚,手輕輕往前一送,趙則仰面跌出。事后,趙清溪說:“哎呀,老師的功夫怎么病后越發(fā)長了?”
李雅軒75歲那年,在成都好友查拳名家張英振先生家中作客,與其友山東武林摔跤高手大力士王應(yīng)亮相遇,王說:“李老師,你用你的太極拳,我用我的摔跤,作一次友誼賽如何?”雅軒公真乃寶刀不老,雄心不息,欣然答應(yīng)。王上前一把抓住李雅軒,想用“大別子”把他掀翻在地,動作非常之快。此時,張英振先生在場尚未看清李雅軒用何法破解,只見王則撲通一聲跌倒在地。
我?guī)煚斃钛跑幰簧脤W不倦,晚年亦不斷探討拳理,他常對我的老師們說,太極拳理論高深,盡平生之精力尚不能明其底蘊。打楊式太極拳,就要保持楊老師教授的純正風格,推手就要有楊老師推手的味道,不然就不叫楊式太極拳。
1975年,我?guī)煚斠咽?2歲高齡。據(jù)我老師說,當時他老人家兩腿紅腫疼痛,病情極為嚴重,不能行走了。此時,闊別18年的北京一拳友蓋老師專程來成都和我?guī)煚斍写耆嚒R灰娝麅赏炔荒苄凶?,嘆息:“近些年來,我時時鉆研太極拳,想和您交流心得,可惜您……”我?guī)煚斦f:“不妨事,我坐在椅子上和您推吧。”于是,一上手老師連連被拋倒在床上。薔老師佩服極至,誠心想拜我?guī)煚敒閹煛N規(guī)煚斦f:“你我是多年的老朋友,我們認為師兄弟吧!”于是,蓋老師在楊澄甫宗師的遺像前三鞠躬,成為楊門弟子。
陳龍驤老師說,回首先師音容笑貌,宛然如昨。記得1969年時,李雅軒先生已75歲,在講解劈劍要領(lǐng)時,讓他們十來個青年人拿著竹劍圍著進擊他一人,他們一出手則被我?guī)煚數(shù)闹駝糁型蟛?。其身法之敏捷,步法之輕快,連20多歲的人都趕不上。
2002年初夏,我在成都陳龍驤老師的父母家中,90多歲的陳爺爺雖然記性不好了,但他偶爾想起,說出我?guī)煚數(shù)膹椆^技,在數(shù)十步外,百發(fā)百中,能先將一彈射向空中,緊接著發(fā)第二彈將空中的第一發(fā)彈打碎……
知道我?guī)煚數(shù)娜硕颊f他為人耿直,但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說他教學嚴格,注重武德教育。在十年浩劫動蕩不安的日子里,他的學生沒一個去參加武斗。他非常關(guān)心疼愛學生,特別對家庭困難的學生,經(jīng)常給予生活上的援助;學生生病了,他總是親自去探望,噓寒問暖。他幾十年如一日在公園或省市委黨校義務(wù)授拳。從學者有原四川省副省長童少生、市委書記廖井丹、宣傳部長白紫池、市委秘書長金力聲、副市長齊魯豫等領(lǐng)導同志,以及廣大人民群眾。
1976年,李雅軒先生因病搶救無效,病逝于成都,享年83歲。他的逝世,是我國武術(shù)界的一大損失。他在四川近40年,貢獻卓著,培養(yǎng)出整整一代太極拳人才,從學者不下萬余人,名徒甚廣。今天,他老人家所傳的拳藝已走出四川,走出國門,享譽海內(nèi)外。
京城“隱士”八卦明師白玉才
在當今的武林屆,還有一位師承名門,年屆七旬,習練程式掌法五十余載,身懷傳統(tǒng)武功真技,幾十年隱居民間辛勤耕耘、傳功授徒而不為圈外人所知的八卦掌老前輩。這就是家住京郊、現(xiàn)為北京八卦掌研究會顧問的白玉才先生。白玉才先生,是已故八卦掌四代名家、原北京八卦掌研究會第一屆副會長王文魁先生的大弟子。師承關(guān)系如下:董海川—程廷華—劉斌—王文魁—白玉才。
說起白先生,不能不說他的師爺劉斌和師父王文魁。師爺劉斌當年是程廷華先生的螟蛉義子,從小將他收養(yǎng)在家傾囊相授武藝,使他成為程式掌法最重要的傳人之一。白玉才先生與師父相識恰有一段奇緣。一九五零年,白先生那時才十多歲,一次與哥哥進城辦事,走在勸業(yè)場通往打磨廠的路上,前面一輛滿載的馬車突然轅馬失蹄,危急關(guān)頭旁有一行人箭步上前,伸手順勁兒一抬轅木,避免了一場馬倒車翻。雖是一瞬間的事,可那個快捷、矯健的身影卻深深印在白先生心頭。誰知幾年之后,白先生到了北京郵政總局當工人,竟與當年那位“救馬車之人”同在一個科室。一打聽才知此人就是武術(shù)圈內(nèi)有名的八卦掌老師王文魁。而此時他已練了幾年功夫,拳術(shù)、摔跤都樣樣在行,年少氣盛,心中并不服氣。因此,卸郵車時他常常提起二、三百斤郵袋,伸平雙手行走如飛,故意在王老面前顯擺;進而還主動提出與王老試手。誰想,一搭上手自己卻累得兩膀生疼,進不得身、使不上勁兒,甚至雙手掰不動老人一根指頭,終于心悅誠服,從此一心要拜老人為師。王老起初沒答應(yīng),只是教了他轉(zhuǎn)圈的基本功。白先生卻十分刻苦,不論冬夏春秋,每天一、兩點鐘就起床,光著膀子汗水淋漓一直練到天明。過了很久,王老聽到傳聞后親自去查看,這才心中認可了這位學生。一九五七年,王老正式收白玉才為入室弟子??墒?,因為他年少資歷淺,雖是勤學苦練,要想得到那些年歲大功夫深的老師兄們的真心認可卻并不容易。于是他心里憋足了勁兒,幾年之中,每天夜半下班都蹲步行走,從前門走到陶然亭公園,天不亮時,文魁老人就到了,師徒倆人幾經(jīng)寒暑,一個嚴格把關(guān),一個認真苦學,八卦圈走不好、單換掌練不到家,就不學新的繼續(xù)往更難更深的層次走。早起晚睡把所有業(yè)余時間都用上了,很快走出了下盤功夫,單換掌能夠做到:大腿與小腿蹲成90度直角,上身自然挺直,兩腿和兩胯并住絲毫不能動,而腰以上部位卻能左右大幅旋轉(zhuǎn)活活的;師父從旁打來一掌,身子移了位拳架卻不散。有時,走圈練到好時,竟覺得整個身子都練沒了,與大自然融化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天人合一”。每一掌法掌式更是千錘百煉,練不到位絕不罷休。從單雙順練到八大掌,從武式子練到文式子,剛?cè)嵯酀?,把架式練圓活,把拳勁兒練整了,師父這才讓他去天壇公園正式拜見那些老資格的大師兄們。這一去把當年赫赫有名的八卦掌韓武大師給樂壞了,哈哈笑著對師伯王文魁說:“這小師弟沒的說,往后您就瞧好吧!”從此,白先生憑借自身的努力終于贏得了眾位同門師叔和師兄們的認可。
作為名門之徒,你要沒有一點真本事,在大伙的心中就永遠沒有立足之地。就這樣,白先生也沒有驕傲,仍把全部業(yè)余時間用在繼承師父真?zhèn)髦?。別人都是搶著學新的套路,而他卻是老師要教新的卻不學,總在問:“某某掌式是否還有進一步的要求?”老師一聽就樂了,說:“要這么說就差得遠了!”于是繼續(xù)摳功夫,直到他把每一個掌式別人所沒有達到的功夫?qū)哟味甲龅搅?,這才接著往下學。從那時起,由于社會生活各種因素的變化,技擊功夫在賽場上沒有用武之地,人們在學武功的時候,往往忽視了拳架中的技擊涵義,追求學掌式套路的人多,追真功夫的人漸漸少了,而一些老輩拳師也是因人施教,如王文魁老先生對求學者就是:你想多學掌式,我就注重教你套路,并不認真去摳功夫;而你如果想認真去學傳統(tǒng)功夫,那我就一個個掌式嚴格把關(guān),由淺入深一層層拆解、一層層遞進,這里面的變化可就大了,功夫、學問也就深得多了,遠非學一套表面的拳法套路可比?。“紫壬呛笠环N人中的姣姣者,不管別人怎么做,繼承前輩真功的決心永不移。當年,筆者曾聽王文魁師爺說過這樣的話:“我這一生教過一百多學生,真正的徒弟卻沒幾人,把我東西往下傳大徒弟白玉才要多費點心??!”問為什么?老人說:“他最聽話,怎么教他就怎么練;我對他費的心血多,他就得多負點責任?!闭菐煾傅膰谕斜薏咧紫壬诶^承民族傳統(tǒng)武功的道路上永不退縮。一晃幾十年過去了,王文魁先生也已仙逝二十余年,可師父當年在身旁默默注視他練功的情景卻依然刻印在腦海里,總也忘不了。如今,許多老前輩和年歲大的師兄弟們也已不在了,白先生更感到自己身上責任重大。為了這些難忘的記憶,他把退休后的全部精力和時間都放在了傳功授徒之上。
他的教學十分重視八卦掌的基本功,認為走圈和單換掌,是練一輩子的事情,練一層有一層的功夫,永遠沒有止境。八卦掌也有站樁,但最重要的是走圈。單雙順是掌式的基礎(chǔ),而八大形、二十四小式為的是把身體練活,打通周身筋脈。王老教的掌法套路雖然還有很多,皆為因人施教,最終目的還是要出功夫。過去有許多老前輩只會走圈和幾個掌式,卻從無敵手。因此他對每一個來學拳的人,都極為嚴格,這么多年“摳功夫”被摳跑了的人也不少。圈內(nèi)人都知道他的“脾氣”,有的人想來學卻不敢來,就怕過不了基本功的關(guān)。多年隱居在家,不求名利,武術(shù)雜志上也少有介紹他的文章和照片,圈外知道他的人不多。有很多出名的機會也被他拒絕。對此有人不理解,他卻不改初衷,每日以修練身心、涵養(yǎng)道德、傳功授徒為宗旨,早上四五點鐘就起床,不論冬夏依舊光著膀子一練幾個小時。他選擇徒弟首先注重人品,不論貧富貴賤,一視同仁。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主動遵照老輩人的規(guī)矩,年歲小的求學者就不收了,以免輩分混亂,卻一心一意去培養(yǎng)眾多的再傳弟子們。武術(shù)套路有三種功能:健身、技擊、表演。而當前流行的追求美觀、高難動作而忽視拳架技擊涵義的套路表演形式對于原始掌法、套路來說,多數(shù)不太適宜。前輩傳授的東西主要是為前兩項功能服務(wù),有的拳架簡單實用、有的練法功夫?qū)哟胃?,但卻不一定好看。八卦原始掌式的好看、矯健,是從拳架內(nèi)涵中滲透出來的,沒有多年功夫就練不出來,絕不是當前流行形式可比。白先生認為,自己有生之年如果能完成師父囑托也就如愿了。因此,他在向徒弟、徒孫們傳授武功時,總是按照師父當年要求,掰開揉碎,循序漸進,一絲不茍。每一個套路、掌式和走圈動作,按傳統(tǒng)練法都要分成幾個層次。相同的套路每一階段的練法、式子動作、訓練難度都不相同。一樣的式子,每一層次的動作路線、功夫難度也不一樣。而傳統(tǒng)練法在動作細節(jié)上稍微摳的嚴格一點、標準一點,內(nèi)中難度和功夫?qū)哟尉筒畹眠h了。比如王文魁先生當年曾強調(diào)“肘掩心”最終要練到底手肘尖兒能與肚臍重合,就為了樹立一個“標準”,使你真正把膀子和腰胯松到家,功夫稍差一點也做不到。再如走圈中的“里腳直邁直落,腳尖不能往圈里撇”,雖然就差一點點,可如果中正找不好,你的身子就站不穩(wěn)。還有“腰往身后旋而兩胯絲毫不動”、“大掰大扣360度立樁腿的腳掌不碾地”,這兩個要求就更難了。外觀上雖然差不多,功夫上卻有天壤之別??墒牵缒悴话蠢陷吶艘笕プ?,就出不了真功夫,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而明師的作用就在于:既“摳”了你的功夫,又使你明了練功方法,少走彎路。就這樣,在他言傳身教之下,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們都能注重自身修養(yǎng),扎扎實實練功夫。大家都覺得,繼承民族文化遺產(chǎn)是自己終生的義務(wù)和責任。
生活中,白先生也像師父那樣,謙虛謹慎,平易近人。雖然自己功夫純正,卻從不褒己貶人,同門之中長幼皆愿與之交往。同門師兄鐵恩方九十多歲了,他親自去拜訪。還有同門師兄弟揚永利、徐勝利、胡相根等人以及當年八卦掌大師徐振彪和韓武的徒弟、后人都與他親密往來。與之往來的還有已逝名家、同門師叔劉興漢、王榮堂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與白先生同為一師之徒的武林名家還有:北京王文魁之子王正亭、徐州張樹華和馬興元、內(nèi)蒙康啟龍、涿州寇景瑞。師兄弟們常來常往,互通有無。像許許多多普通老百姓一樣,白玉才先生只是一位平凡的老人,但在傳統(tǒng)武功的傳承方面他卻與許許多多武林老人們一起,筑就了一座“堅固的橋梁”:承前啟后,老當益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