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沒有哪個孩子在3歲以前沒有鬧過,2歲多的孩子每周發(fā)脾氣一到兩次是正常的。而且,越是身體健康、精力充沛、自我意識強的孩子,“造反”的程度就越強。
所謂的兩歲反抗期,其實時間不一定局限在2歲。這是一個從1歲半到3歲多的范圍,不同孩子“鬧”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
這階段的孩子最喜歡說的話,首先就是“不!”還有就是“我自己來!”或者經(jīng)常自呼其名,說“寶寶(自己的小名)要這個!”“寶寶不要那個!”所以,2歲孩子的反抗是正常的發(fā)展階段,并不是你的孩子特別淘氣,也不是你教育孩子的方式特別有問題。
父母還會發(fā)現(xiàn),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僅會掙脫你的手去做你不讓他做的事,甚至?xí)_始用他那極其有限的詞匯開始和你頂嘴!至于他在公開場合的“坐地炮”或者撒潑打滾,更是家長記憶中的噩夢。
從兒童心理發(fā)展的角度來說,孩子的“造反”其實是孩子成長的表現(xiàn)。嬰兒期的孩子還沒有獨立的自我意識,不能區(qū)分自己和外界,對他來說,自己和母親是一體的。而到了兩歲左右,孩子明確意識到“我”的存在,也意識到“我”是有著自己的想法、愿望,和他人不同。因此,他就需要通過行動體驗自己的獨立,也證明自己的獨立。
了解孩子的行事動機及愿望很重要。當(dāng)孩子會表現(xiàn)出對成人的不滿意甚至反抗,與你背道而馳,喜歡說“我不”的這種情況下,大人不需要責(zé)怪孩子“不講道理”、“不聽話”,因為這是孩子獨立與探索的愿望強烈于服從,孩子獲得新知識的途徑就是嘗試新奇、刺激的事物。此時需要盡量多創(chuàng)造一些條件,使孩子的要求得到適當(dāng)?shù)幕虺浞值臐M足后,他們的叛逆行為,叛逆性心理自然就逐漸減少。
當(dāng)孩子的意見和我們的意見相矛盾時,可以利用他們的注意力容易轉(zhuǎn)移的特點,用別的事物把孩子吸引開,待問題解決后,再找適當(dāng)?shù)臅r機去進(jìn)行說理教育。例如:孩子看見地上有一堆沙子,非常高興,就抓起沙子往天空中拋灑,弄得地上、頭發(fā)里、衣服上都是沙子,如去把他拉開,不讓他玩,他肯定哭鬧著不依,如果我們拿來鏟子、漏斗、過濾的網(wǎng)等東西,孩子看見后,馬上就會高興地玩起來了。這樣不僅避免了一場風(fēng)波,而且孩子通過玩沙,既了解了沙的特性,又開發(fā)了智力由此可見,理解、尊重、暫時滿足幼兒的意愿或不合常理的行為,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迂回教育手段。
另外,家長也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認(rèn)真努力并對癥下藥,以減少麻煩發(fā)生的頻率:
1、多項選擇
在親子間發(fā)生對抗沖突的時候,你不必急于將自己的意見堅決執(zhí)行。我們可以試試這樣的方式:“寶寶,必須睡覺了,因為明天我們還要上學(xué)。如果你現(xiàn)在還不想睡覺,可以選擇再聽一個故事或者看書十分鐘,你選擇哪一個?”這種多項選擇法在與寶寶打交道的過程中十分有效,很多寶寶即使兩個方案都不是他原來想要的,但是他喜歡自己拿主意、做決定的感覺,所以能接受,并且因為方案是自己選擇的,所以執(zhí)行起來十分利落。你不妨一試。
2、約法三章
寶寶生來就是有秩序感的,可以利用這種心理和他共同商定日常的作息時間及對某些事情的處理方式——要共同商定,一旦他參與了制定,他便會覺得這些規(guī)則很神圣,會努力遵守。你也要認(rèn)真對待你寶寶的約定,在發(fā)生沖突的時候,你可以提醒他遵守約定。
3、與孩子進(jìn)行可信賴的溝通
孩子對父母的行為評價越高,反抗就會越少。孩子賭氣階段的沖突一旦出現(xiàn)后就很難中止。這時,父母應(yīng)以盡量平靜的語氣和盡量少的話語去向孩子解釋為什么要配合父母,如果這種方法不可行時,父母也可以選擇在孩子哭鬧時抱緊他,因為這時孩子需要的是親近和安慰。
4、多一些自由,多一些愛(少一些打擾,少一些干涉)
叛逆期的孩子喜歡探索和冒險,因為ta以為自己什么都可以做到,所以我們應(yīng)該給ta多一些自由空間,讓ta去實踐,少一些打擾,少一些干涉;另外,由于ta心理看似獨立,其實很需要父母親的關(guān)懷和愛,哪怕比以前少一點點ta都會相當(dāng)敏感。所以,這段時間我們的父母親要常擁抱撫摸孩子,親孩子,讓ta時常感覺到爸爸媽媽深深長長的愛;這有助于孩子緩和情緒。
家長請一定記住,這個階段的孩子的狂躁癥并不是針對父母,它是一種自我欠缺狀態(tài)下的不知所措的驚慌表現(xiàn)。這種伴隨著沖突、攻擊性的自我意識階段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經(jīng)歷了這個階段后,孩子會逐漸懂得:
1、其他人的需求與愿望和自己不同;
2、因此需要妥協(xié)與退讓,但這并沒有任何危害,無論如何,我還是可堅持自己的想法;
3、我不是全能的,正因為如此,人們才能夠互相賴以生存;
4、矛盾會導(dǎo)致緊張與對立,但我可以承受這種緊張與對立,而并非一定要找個途徑來發(fā)泄;
5、即便是在我大喊大叫的時候,爸爸媽媽也是愛我的;
6、一切過去以后,我和父母之間還是那么深地愛著對方,或許愛得更深;
7、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意志,也可以變得很乖。
在多數(shù)情況下,孩子是非??蓯鄣摹?/span>孩子需要我們的愛,需要從我們的眼中看到自己是”好“的。所以,請從正面關(guān)注孩子,試著從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們的“造反”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