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 | 于濟源
選自《大東北風俗史話》
關東地廣人稀,過去在土地的租傭上,與關內比起來,有其獨自的特點。
吃勞金是大戶人家雇傭長工的一種形式,這一點與遼南及關內無大區(qū)別。吃勞金又稱扛年做,實質就是長工,受雇期為一年的叫年做。而不足一年,或半年,或三月,均稱月工。都在東家吃住,啥活都干,付給工錢。
耪青,又叫青份,是關東一種特殊的雇傭形式。東家出地,還出種子、農(nóng)具,出牲畜,在東家吃住,一年給東家干一個月官工,如打柈子、收拾菜地等。到秋打下糧食,平半分或四六分。也有的不侍候吃住的,把柴米油鹽交給耪青的自己做,這叫里青外耪。青份,有的說就是耪青的,也有的說東家種上地,苗出全,再雇傭青份來鏟割收,基本與耪青的相似。
可見,耪青(或青份)不同于遼南及關里的佃農(nóng)。
在關東山區(qū)還流行砍荒制,這也是一種特殊的雇傭形式。東家的山林,雇人來砍伐開荒,七八年內,收成全歸被雇傭者。七八年后,樹楂子爛掉或可以起掉,東家就把地收去,再采用耪青的方法租種土地。
砍荒分兩種:一是老牛趕山;二是一斧子契。一片山林,挨著往出開發(fā),幾年不限,這為老牛趕山。一片山地限定一年由砍荒者一次性砍伐開墾完,這為一斧子契。
耪青和砍荒(七八年后)向東家交租,交三色糧。所謂三色糧即玉米、谷子、豆??扇唬部砂幢壤?,這全在講究。
個別農(nóng)戶無牲口,還有租借牲口的習俗。一頭牛一年租金為一石五斗玉米,最多不過三石玉米。要找保立契,掉角、掉尾、瞎眼、死亡,要包賠。
由于山區(qū)人少地多,地東有意吸收外來戶租種土地,墾殖土地,所以耪青、砍荒的方法,剝削量相對小一些,人身也自由一些。但實質還是一種剝削,即地東靠土地剝削農(nóng)民。而且對農(nóng)民的盤剝更為隱蔽和嚴厲。因為剛開墾的生荒地,陰冷潴水,小苗長勢緩慢。到夏天氣候變暖,因系新荒地,腐殖土層厚,莊稼又瘋長,不久林區(qū)天氣驟然降溫,并降早霜,剛結籽粒的莊稼被霜打死,往往農(nóng)民顆粒不收。種過七八年后變成熟地,土地溫熱,正適宜長苗時,地又被收了去,變成耪青形式的租種土地。其實是農(nóng)民白白給東家干了七八年。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