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國癌癥死亡率已開始下降
----半個世紀的期盼就要實現
▲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 孫燕院士
半個世紀的期盼就要實現
1996年,美國癌癥協(xié)會發(fā)布一項挑戰(zhàn):到2015年,美國癌癥死亡率降低50%。近日,Tim Byers等發(fā)表述評文章,分析1990-2015年這25年間,美國癌癥死亡率下降趨勢。結果顯示,截至2015年,與1990年相比,美國總體癌癥死亡率平均降低26%(男性降低32%,女性降低22%)。其中,肺癌男性為45%,女性為8%;大腸癌男性為47%,女性為44%;女性乳腺癌為39%;男性前列腺癌為53%。較好成果的取得主要歸功于控煙和早期發(fā)現、早期治療水平的提高。作者指出,這些經驗告訴我們,治療癌癥需兩套方案,一是不斷發(fā)現新的療法,二是更加全面地應用癌癥預防方案。(CA.5月13日在線版)
很多人還都記得50年前“大躍進”時代,我們曾經提出過豪邁的口號“讓高血壓低頭,讓腫瘤讓路”。但多年來總覺癌癥如此猖獗,這都是遙遠的未來。1981年,美國尼克松總統(tǒng)提出的《癌癥法案》十周年慶典的時候,我正好在休斯頓MD Anderson癌癥中心,美國同行也都覺得很不現實,很多有悲觀情緒。甚至有人說花費上千億美元是一場錯誤的決定。
但是,由于近半個世紀以來全球都在行動,不斷為制服癌癥這一難題努力。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大家逐漸謹慎地樂觀起來,因為歐美發(fā)達國家癌癥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開始下降。
2016年,美國癌癥協(xié)會Tim Byers教授等對“美國過去25年間癌癥死亡率下降50%”這一挑戰(zhàn)進行了說明。結果表明,各界的努力已經取得回報。將會使全球人民慶幸癌癥不再是“不治之癥”,超過半數可得治愈,還有很多患者可以保持良好的生活質量帶瘤生存。無疑,這對我們也是喜訊。
Tim Byers教授等的報告表明,從1990-2015年間美國癌癥死亡率下降26%(男性32%、女性22%)。不同癌癥死亡率開始下降的年份也有差異,如男性肺癌、前列腺癌和女性乳腺癌約是1990年,女性肺癌的死亡率直到2005年才開始下降。
其實,2016年上半年CA雜志就發(fā)表了2016年美國的癌癥統(tǒng)計資料,清楚地顯示了美國癌癥發(fā)病和死亡率的動態(tài)變化(圖1)。
2016年,CA雜志發(fā)表了我國國家癌癥中心陳萬青、赫捷(通訊作者)等的一篇文章,根據國家癌癥中心腫瘤注冊數據庫,即以中國人口為基礎的注冊數據書寫,來源于72個地區(qū)的以人口為基礎的癌癥注冊數據。僅在2015年,我國共有429.2萬新發(fā)腫瘤病例和281.4萬癌癥死亡病例,以肺癌為發(fā)病率最高,并且肺癌的死亡率也排在各種不同腫瘤類型之首。胃癌、食管癌以及肝癌也是常見診斷的腫瘤類型,排在高發(fā)腫瘤類型的行列。
結果顯示,農村地區(qū)居民在不同年齡的腫瘤整體發(fā)病率(213.6/10萬)和死亡率(149.0/10萬)顯著高于城市居民的腫瘤整體發(fā)病率(191.5.10萬)和死亡率(109.5/10萬)。
文章還統(tǒng)計了2000-2011年間我國癌癥發(fā)展的趨向,男性人群中腫瘤的發(fā)病例較為穩(wěn)定,每年約提高0.2%,而在女性人群中的發(fā)病例則每年約提高2.2%,即在女性人群中呈現逐年顯著上升的趨勢(圖2)。
相比較而言,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癌癥的死亡率自2006年開始都有顯著下降,男性癌癥死亡率逐年下降1.4%,女性癌癥死亡率逐年下降1.1%。這些都說明我國癌癥發(fā)病率已經接近平臺期,有可能在可見的未來會開始下降;而死亡率已經開始下降。
這些都說明我們過去的工作是有回報的。癌癥已經開始低頭讓路。我作為從事臨床腫瘤學半個世紀的醫(yī)師,我的中國夢就是百姓不得癌,得了癌能治愈,在有生之年看到我國癌癥發(fā)病率下降,死亡率迅速下降。所以感到很欣慰。我相信到25年后我們會獲得比今天Byers教授等發(fā)布的更好的結果。
當然達到美國那樣水平,仍然任重道遠,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制服癌癥需要政府、整個社會和個人共同努力,如大氣、環(huán)境污染、食品衛(wèi)生差等都是致癌的重要因素,因此,從個人防癌角度應提倡做到4點。
首先,遠離致癌因素,特別是飲食衛(wèi)生和某些感染,如HIV、HPV、HBV、HCV和幽門螺桿菌等,完全是可以避免和控制的;
其次,每年有效的全面查體,不但可以發(fā)現早期癌,而且可以發(fā)現很多癌前慢性病變。
再者,積極治療癌前病變可以有效降低癌癥發(fā)病率,是業(yè)內公認最好的切入點;
最后,保持良好心態(tài),適當鍛煉,身心健康。5月19日《時代》周刊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20%~40%癌癥是可以預防的。
近年來一個重要的發(fā)現就是PD-L1/PD-1,成為2015年最熱門的研究課題。PD-L1是一種腫瘤釋放麻痹T淋巴細胞的蛋白質,PD-1則是T淋巴細胞表面的受體。如果二者結合那自身的防衛(wèi)系統(tǒng)就受到攻擊會失去“理智”,不能正常工作。而我們的免疫療法則能“喚醒”T淋巴細胞抑制腫瘤生長的功能。通過其阻滯劑解除這類腫瘤誘導的免疫抑制,重新激活免疫系統(tǒng)攻擊腫瘤,抑制其生長,會取得臨床療效。
所以,自從2011年FDA批準的首個PD-L1阻滯劑伊匹單抗以來,國內外都在大力研制這樣的阻滯劑。最近,美國FDA又批準了治療黑色素瘤的PD-L1阻滯劑Nivolumab和Pembrolizumab。這些阻滯劑還都來不及譯成大家都能接受的中文名稱,可見其發(fā)展迅速。
前幾天,負責美國全國癌癥研究的國家癌癥中心主任DouglasLowy來我國訪問,并與我國國家癌中心簽訂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他最關心的是癌癥的預防,對于某些特定的癌癥篩查是明確有益的。他由于從事HPV多年,對疫苗很有信心。他認為健康的生活和及時篩查是最佳的建議。
對于癌癥,我國衛(wèi)生工作“預防為主”的原則不但可行而且有效!還是那句老話“防癌靠自己,治療找專家”。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