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高利七世,世俗名希爾德布蘭德(Hildebrand)。1020年出生于意大利的托斯卡納的索瓦納,他的房子今天還在那里可以參觀。他少年時被送到羅馬圣瑪利亞修道院,從此開始其漫長的教士生涯。他的一個叔叔在這個修道院里。在羅馬圣瑪利亞修道院中,希爾德布蘭深得一位名叫約翰·革拉先神父的信任。1044年,教皇本尼狄克九世因要結(jié)婚而辭職,革拉先便用1,500鎊黃金賄買了教皇職位,取名格列高利六世。希爾德布蘭充當新教皇的秘書和教廷總司鐸。1046年,革拉先這種攫取教皇職位的丑惡行徑敗露,不得不棄職離開羅馬,希爾德布蘭便陪同他流亡德國。后來他承認他并不希望翻越阿爾卑斯山脈。但他在德國的經(jīng)驗對他來說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為他后來的政治打下了基礎(chǔ)。在科隆他繼續(xù)他的學業(yè)。1047年革拉先死后,希爾德布蘭與德國克呂尼派結(jié)合在一起,鼓吹教會改革,深得亨利三世的賞識。1049年1月,德皇派他陪同新教皇利奧九世(德籍克呂尼派)到羅馬加冕就職。
1056年亨利三世去世,其子亨利四世尚未成年,由其母阿格尼斯攝政。希爾德布蘭趁亨利四世力量較薄弱之機,首先擺脫皇帝對教皇的控制,進而使教皇地位優(yōu)于皇帝。格利哥里七世一上臺就為提高教會的道德權(quán)威和建立神權(quán)君主專制政體進行斗爭。
1075年,格利哥里七世發(fā)布了《教皇敕令》(二十七條),具體地闡述了教皇的地位及其權(quán)力,宣稱:“唯有教皇一人具有任免主教的權(quán)力”;“唯有教皇一人有權(quán)制訂新法律”;“一切君主應親吻教皇的腳”,“教皇有權(quán)廢黜皇帝”;“教皇有權(quán)解除人民對邪惡統(tǒng)治者效忠的誓約”,甚至宣布:“羅馬教會從未犯過錯誤,也永遠不會犯錯誤”;“凡不與羅馬教會和諧的不得視為基督徒”;“教皇可以命令臣民控告他們的統(tǒng)治者”;“教皇永不受審判”等等?!峨妨睢钒l(fā)表的第二年,格利哥里七世就狂妄地聲稱:上帝賜給圣彼得以天上人間的生殺予奪的權(quán)柄。
教皇權(quán)勢的壯大嚴重地損害了皇權(quán)。已經(jīng)成年了的德國皇帝亨利四世與格列高里七世矛盾便日益尖銳,他們終于在主教敘任權(quán)之爭上發(fā)生激烈的西歐中世紀政教沖突。1075年底,格里高利七世警告亨利四世不要干預教廷事務,否則將受到逐出教會的懲罰。這就爆發(fā)了一場形式為授職權(quán)之爭的皇帝和教皇之間的公開沖突。1076年1月,亨利四世宣布廢黜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在給教皇寫的信中,亨利四世寫道:我,亨利,以國王及全體主教的名義,向你宣告——下臺吧!下臺吧!在時代的洪流里毀滅吧!
作為報復,格列高利七世于1076年2月14日將亨利四世驅(qū)逐出天主教。按照天主教廷規(guī)定,被處罰者如不能在一年之內(nèi)獲得教皇的寬恕,他的臣民都要對他的解除效忠宣誓。
德意志大部分諸侯表示,如果亨利四世不能在一年之內(nèi)恢復教籍,他們就不再承認他的合法性。亨利四世沒有足夠的兵力來制服反叛的諸侯,他不得不向格列高利七世低頭。
1077年1月25日,亨利四世趕到格里高利七世的駐地卡諾莎城堡,據(jù)說在城堡外的冰天雪地中赤腳站立了三天;從懇求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原諒他的一切罪過。格列高利七世,明知亨利四世不可能信守他的承諾,但終于取消了驅(qū)逐亨利四世出教廷的處罰。卡諾莎事件使羅馬教廷權(quán)力達到頂峰。此后,卡諾莎之行在西方世界成了忍辱投降的代名詞。
亨利四世沒有咽下他受到的恥辱。在諸侯沒有借口反對他之后,他迅速討伐叛亂者,將反叛諸侯們打敗,并抓獲了新選出的新國王士瓦本公爵魯?shù)婪?。亨利四世命人將魯?shù)婪虻囊恢皇挚诚隆8窳懈呃呤勒J識到情況有變,于1080年再次將亨利四世驅(qū)逐出教會,亨利也再度宣布廢黜教皇,并任命一名新教皇克萊芒三世。1084年,亨利四世率領(lǐng)軍隊占領(lǐng)了羅馬,在那里接受了克萊芒三世的加冕。格列高利七世棄城逃到了薩來諾,他向西西里的諾曼人求援。結(jié)果諾曼人確實趕走了亨利四世,但他們同時洗劫了羅馬。1085年,格列高利七世在流亡中死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