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書法大家,都是喜歡寫草書的,因為草書才是書法的最高境界!毛主席更是如此!在人們的印象中,毛主席流傳下來的墨寶,絕大部分是草書,每件皆為精品,多數為自創(chuàng)詩詞,如最為有名的有《七律 長征》《七律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沁園春 雪》等。而最為著名的一幅作品,是一幅題詞!
毛主席用他最拿手的草書字體,為雷鋒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連同落款,短短十個字,成為草書經典,堪稱神品!那么毛主席的這幅題詞,是在一個怎樣的背景之下寫出來的呢?
1962年8月25日,雷鋒因在一個工地指揮倒車,車子碰倒了一根木頭,木頭砸向了雷鋒的頭部,不幸因公殉難。雷鋒僅22歲的年輕生命,在其短暫的一生中,做好事無數,被人們稱之為“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次年的3月5日,毛主席寫下了“向雷鋒同志學習”七個大字,從此全國掀起了一股向雷鋒同志學習的熱潮!這一天,也成為學習雷鋒紀念日!
“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已經過去整整60年了,至今依然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人們不只驚嘆題詞的號召力,也驚嘆這幅作品的神奇的藝術魅力,那么,神奇的藝術魅力,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一、渾然一體,自然天成
一幅書法作品,講究的是整體布局與章法,基本要求是和諧得體,顧盼生姿,草書作品更是這樣!“向雷鋒同志學習”這幅題詞,中堂款式,更顯莊嚴厚重!
作品共10個字,分作三行,正文兩行,落款一行,簡潔而大方。首行三個字,雖字字間斷,但筆斷意連,第二行四個字,盡管也有斷筆,但藕斷絲連,幾乎一筆寫成。落款,完全是一氣寫成!
這三行字,從筆法的斷連上,表現得越來越強烈,時而斷開,時而相連,斷斷連連,到最后一行,一連到底,不難看出偉人的情感波瀾。這幅草書題詞,大開大合,縱橫捭闔,正如偉人的非凡氣魄!
二、對比明顯,反差極大
首行“向雷鋒”三字”由小到大,“鋒”字寫得特大,因為這是名字的最后一字,強調和渲染了“雷鋒”這個名字的分量很重。在筆畫的粗細上,“向”字特粗,其余都比較清瘦。大小參差,極富韻律!
第二行,最后一字“習”超級大,與“志”的大小可謂天壤之別!為何這樣構思呢?因為這幅題詞的核心詞是“學習”,顯然,又是起了一個著重突出和渲染的作用,強調了重要性!
三、方圓兼施,靈活多變
方圓兼施,主要體現在筆畫的轉折上。整體上,以方筆為主,兼用圓筆。如“向”“同”二字,方筆尤為明顯。,“習”字方圓并用,尤其突出了圓筆。這個圓筆,弧度極大,很像一條拋物線。主要體現在第二個“習”字的橫折鉤上。落款“毛澤東”三字,方圓兼施更是發(fā)揮得淋漓盡致,這也生動地體現了偉人做人處事的高超藝術!
書法的方圓,寓于人生的哲學中。中國文化,講究的是方圓,古代的銅錢,很多物體的 造型,離不開方圓。做人處事,懂得方圓,才會守原則而又不刻板,方圓是草書的核心要求。
人們常說“字如其人”,一幅書法作品,能發(fā)現作者的心靈活動的軌跡!毛主席的“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這幅題詞,是充滿著對雷鋒同志無比敬佩的民族感情的,情感激蕩,為我們國家有這樣一位英雄楷模而感到由衷的自豪,同時也對英雄的殉職流露出痛失之情!
這幅題詞,在全國范圍內,產生了強烈的反應!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鄧小平、陳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先后為雷鋒同志題了詞。從此,全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學雷鋒的群眾運動,“雷鋒”成為好人好事的代名詞!“雷鋒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的向上精神!
你喜歡毛主席這幅草書嗎?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