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的本質
2020年11月22日
談到“窮”這個話題,有的人立刻想到自己打工人的角色,認為打工沒勇氣創(chuàng)業(yè)叫窮,認為付了尾款后吃土的日子叫窮,房貸車貸的壓力叫窮,買不起房叫窮,然而,真正的貧窮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
什么樣的人是真正的窮人呢?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貧困線。國際貧困標準為一人一天1.9美元;中國2020年貧困標準為4000元/年。貧困人群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多,社會文化有貶低窮人的習慣,文學作品經(jīng)常把窮人描繪成又懶又饞的人,這樣的誤解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然而最大的問題是,我們的許多脫貧政策也是建立在誤解之上的。
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帶火了《貧窮的本質》這本書,說實話,這是一本樸實無華,且枯燥的書,90%的人都沒有耐心從頭看到尾。作者通過對18個貧窮國家/地區(qū)的調(diào)研,從一系列具體的問題出發(fā),詳細解讀了我們過去對貧窮和窮人的誤解,以及窮人在做選擇的時候會遇到的不友善,并提出了解決貧窮問題的具體辦法。
關于作者
《貧窮的本質:我們?yōu)槭裁磾[脫不了貧窮》是2013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阿比吉特·班納吉與埃斯特·迪弗洛,是一本經(jīng)濟學著作。
他們都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jīng)濟學教授,因為“以實驗性方法致力于減輕全球貧困”,共同獲得2019年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這本書就是講,他們是如何運用經(jīng)濟學的思維方式和實驗方法,來解決扶貧這個世界級難題的。
(更多關于他們的具體介紹,大家可以百度自行搜索哦~~~)
閱讀收獲
多年來,聯(lián)合國、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投入了大量資源來扶貧,還有無數(shù)民間慈善機構在共同努力。但奇怪的是,這些大規(guī)模的扶貧投入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一些專家因此認為,扶貧本身就是錯誤的做法,弊大于利,比如扶貧會加大腐敗、養(yǎng)懶漢等等。
《貧窮的本質》的兩位作者不認同這種觀點。他們指出,扶貧效果不好,不等于扶貧是錯的,而在于扶貧的方法出了問題。經(jīng)濟學本質上是一門研究選擇與激勵的學科。一旦站在這個角度去看,就會發(fā)現(xiàn),既有的扶貧政策要么是錯誤理解了人的需求,要么是忽視了對人的激勵,當然就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為了搞清楚窮人的真實需求和動機,這兩位學者共同創(chuàng)建了貧困行動實驗室,在全球40個國家開展了240多個實驗項目。這些實驗為我們揭示了,扶貧為什么會失敗,以及有效的扶貧方法應該是怎樣的。
所以在這本書中,你將讀到:
1、深入剖析貧窮的本質
2、用經(jīng)濟學的思維跳出“貧窮陷阱”
3、為什么窮人有做小生意的智慧,但是沒有辦法通過做小生意致富?
4、什么是從根本上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的東西?
5、怎樣激勵窮人去做正確的事情
一些有趣的例子
1、貧窮的陷阱
是一種觀點,認為貧窮的國家或者個人,都是處在一種資源極度匱乏的狀態(tài)下,自身的努力很難掙脫這種貧窮的狀態(tài),所以,需要外界來伸出援手。
反對的觀點認為世界是如圖1-2所示,明天的收入一定是高于今天的收入也就不存在所謂的貧窮的陷阱。
舉個例子說明一下這種感覺:香港有個富豪,覺得窮人應該創(chuàng)業(yè),如果自己是一個窮人,就一定能夠從底層爬起來。所以他找人做紀錄片,跟著他去底層生活,要求就是絕不能動信用卡和家里的錢,白手起家,反正有力氣就去干活。幾個月下來,崩潰了,每個月掙幾千塊,而香港靠體力掙的這個錢,根本沒法養(yǎng)活自己再去投資或者進修,每天被壓力壓到快要崩潰,這個狀態(tài)就是貧窮的陷阱的感覺。
所以過去很多援助的方法很簡單,就是資助錢或者東西,想辦法讓他們跳出這個貧窮的陷阱,但是如果事情真的這么簡單就好了。
2、卡路里和饑餓
有次,作者到帕克家里采訪,聊了半天,出門的時候扭頭,發(fā)現(xiàn)他們家有電視、手機。就問你這么窮,說自己沒錢,甚至吃不飽飯,怎么會有電視機?帕克說了一句話,特別發(fā)人深思。他說,電視和手機比吃的還重要。也就是他們寧可花錢買這些也不愿意攢下來。核心就是,在那種絕望的生活之下,電視和手機是能夠帶來安慰的,所以卡路里并不是解決饑餓問題的核心關鍵點。
食品的問題還會出現(xiàn)在這樣的場合:當一個地方有人結婚、喪葬,隨份子的時候。越是貧窮的地方,越重視節(jié)日。大量記錄顯示,發(fā)展中國家的窮人會花很多錢來置辦婚禮、嫁妝、洗禮等等,這很可能是怕丟面子的結果。
作者在書里陳述了一個事實:我們眼中的窮人世界,常常是一片失去機遇的土地。我們會好奇,為什么他們不把買那些東西的錢攢下來,將錢投入到真正能使他們過得更好的地方?然而,窮人會更加懷疑那些想象中的機遇,懷疑其生活產(chǎn)生任何根本改變的可能性。他們的行為常反映出這樣一種想法,即任何值得做出的改變都要花很長時間。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他們只關注當前,盡可能把日子過得愉快,在必要的場合參加慶?;顒?。
當你需要他們做出長期的投資,拿出錢然后等待未來一個結果,他們很容易不相信,覺得是騙人。
3、健康陷阱
每年大概有900萬兒童活不到5歲,其中1/5死于痢疾。這個病沒有那么難治,只需花0.18美元買凈化水的消毒劑,水就是安全的。大量的家庭不會去買這個,喝的還是污染的水,但是讓醫(yī)生和護士沮喪的是:當非洲那些家庭抱著孩子看病的時候,護士說給你發(fā)一點糖的、鹽的補劑,回去沖著喝就好了,那些家庭就再也不回來了。他們覺得,你沒給我治病,你根本不管我。而實際上,有效的就是這個東西,就是不花錢的東西。他們更相信抗生素和手術,覺得打上吊瓶才是被醫(yī)生認真對待。
很多人會認為,這些人為什么這么愚昧,不懂這些信息。你看我們都了解這個。作者在書中這樣說:“窮人所陷入的困境與我們其他人的困擾似乎是一樣的----缺乏信息、信念不堅定、拖延。的確,我們并不貧窮,受過良好的教育,見多識廣,但們與窮人的差別其實很小,因為我們的認識比我們想象中要小得多。千萬不要認為我們了解糖丸的原理,了解疫苗的原理。我們真正的優(yōu)勢在于,很多東西都是不知不覺中得到的:我們住在有自來水的房子里,不用想著每天早晨往水里加消毒劑。下水道自行運轉,我們甚至不知道是怎樣運轉的。我們大都相信醫(yī)生會盡力為我們服務,公立醫(yī)院會告訴我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我們別無選擇,只能讓孩子接種疫苗。即使我們出于某種原因沒給孩子接種疫苗,他們可能也會安然無恙,因為其他所有人都接種過了。如果我們?nèi)ソ∩矸?,我們的保險公司會獎勵我們,因為他們擔心沒有獎勵我們會不去。而且,或許最重要的是,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無須擔心是否有下一頓飯吃。換句話說,我們幾乎用不著自己有限的自控及決斷能力,而窮人則需要不斷運用這種能力?!?/span>
這本書中還有很多例子讓人讀完的感覺是恍然大悟。與其說它讓人了解真實的貧窮是什么狀態(tài),不如說讓我們更能感受到自己思維的陷阱和精神的貧窮。
所以我們不能夠用那種優(yōu)越感的心情來讀這本書,而是始終要站在那個角度:我們能夠做些什么,我們能夠幫到一些人做些什么事,因為助人本身就是快樂之本。
微信號|jbjihua
一個長久陪伴你的公眾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