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十幾億人異口同聲“立早章”,早已不知“音十為章”,一段樂曲終止的完整章節(jié)為“章”時,我們該警醒了。文化傳統(tǒng)被割斷的近百年,認字變成胡亂拆字。了解文字構(gòu)形,正確認識漢字,勢所必然。
從拼音識字回歸字源識字
世界上的文字分為兩大類: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我們的漢字起源于圖形,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斷,一直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如果把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早期定為漢字起源的上限,那么,漢字已經(jīng)有六千年的發(fā)展歷史。即使是從殷商甲骨文算起,漢字也已經(jīng)不間斷地發(fā)展了三千五百多年。人類的語言三十年一變,方言更是五里不同音,而漢字因其表意,具有超越分歧的能量。今天,我們的漢字教學卻舍棄造字意圖,從拼音開始,然后按“點橫豎撇捺”的筆畫學習,記不住或?qū)戝e的,靠罰抄寫等手段強硬地塞到孩子腦子里,極少有人告訴孩子這個字為什么這樣寫。為什么“天”不出頭而“夫”要出頭?“寒”到底有多冷?“年”和“歲”有什么不同?來到的“來”為什么是麥子的樣子?“土”為什么是土堆的樣子?“宇”和“宙”又分別代表什么意思?為什么“國”的本字是或者的“或”?這么多為什么,如果不從祖先造字的角度進行解讀,我們是無法理解其真正含義的。
識字課本《千字文》
《千字文》是教育史上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蒙學教材,一本集識字、書法和歷史文化于一體的經(jīng)久不衰的識字類蒙學經(jīng)典。
《千字文》成書于南朝,這是一個華麗而動蕩的年代,長期的戰(zhàn)亂與離愁,太輕易的生離死別,讓人們意識到生命的短暫和可貴,他們在短暫里穎悟、超脫、放縱,一切都直逼本心。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獨立,書寫了最富藝術精神的魏晉風度。《千字文》正是這樣一個時代的作品,因此,與《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相比,《千字文》更為雅致和自然。
據(jù)唐代李綽《尚書故實》記載,梁武帝為教子弟學習書法,令殷鐵石從王羲之書法作品中選拓下一千個不相重復的字例,供臨摹之用。由于所用字例是東尋西找個別挑選的,因而拓印之時,“每字片紙,雜碎無序”。于是梁武帝詔令周興嗣:“卿有才思,為我韻之。”周興嗣熬了一個通宵,將雜亂無章的千紙碎片,編排聯(lián)綴成首尾完整、音韻鏗鏘的一篇好文章。由于用腦過度,周興嗣竟然一夜之間“鬢發(fā)皆白”。
在印刷術尚未發(fā)明之前,文章書籍的傳播,賴于口誦與傳抄。因此,中古以前的文章,大抵音韻天成,讀來朗朗上口,否則“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千字文》這一篇由一千個不同漢字組成的韻文,古人贊其“局于有限之字而能條理貫穿,毫無舛錯。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長緒于亂絲”。它是一部大百科,內(nèi)容從天地、自然、修身、處世、地理、農(nóng)藝、祭祀、飲食、起居到典章制度、道德倫理以及修齊治平,充分闡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是歷代書法家必寫的文本。
《千字文探源》
1.六書析字
《說文解字·敘》謂“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六書析字,成為近三千年學童形象識字正確而快樂的教學傳統(tǒng)。
清戴震《六書論》:“六書也者,文字之綱領,而治經(jīng)之津涉也。載籍極博,統(tǒng)之不外文字;文字雖廣,統(tǒng)之不越六書。”“六書”是解說文字構(gòu)形原理的主要方法,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來分析字形構(gòu)造,才是識字的根本途徑。清王筠《文字蒙求·自序》:“人之不識字也,病于不能分,茍能分一字為數(shù)字,則點畫必不可以增減,且易記而難忘矣。茍于童蒙時先令知某為象形,某為指事,而會意字即合此二者以成之,形聲字即合此三者以成之,豈非執(zhí)簡御繁之法乎?”
2.開創(chuàng)性的嘗試——解析合體形聲字的構(gòu)字意圖
“獨體為文,合體為字”,就“六書”構(gòu)字法而言,《千字文》所收千字,象形、指事類的獨體文不多,合體會意字有一部分,大量的則是合體形聲字。要全部清晰地分析這些合體字,尤其是形聲字的構(gòu)字意圖,使讀者從字形結(jié)構(gòu)上準確理解這一千字的含義,是一種開創(chuàng)性的嘗試,也是一項極為艱巨的任務。
《千字文探源》解字的依據(jù),主要是《說文解字》。《說文》對會意字的說解明白曉暢,如《說文》“林,平土有叢木曰林,從二木”,雙木為林是同體會意字。《說文》“杳,冥也,從日在木下”,日落木下無光為杳是異體會意字。《說文》“名,自命也。從口從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保砩希ㄏΓ┛床灰娙司托枰诤簦冢┘s定代號(名),才知道指誰,用“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來解說“名”從口從夕的構(gòu)字意圖。
形聲字的說解,問題極為復雜。《說文》絕大多數(shù)形聲字都只是簡單地說“從某某聲”,要揭示其從某聲的構(gòu)字意圖十分艱難。向來解說形聲字者,一般說形符表示某義類,聲符只表示相同相近的讀音,避而不談“從某聲”緣由與理據(jù)。其實,形聲字“聲符有義”是歷代文字學家反復研究并論證過的命題。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是注釋《說文》最有成就的著作,他特別重視聲符有義的分析,專設“形聲兼會意”訓釋條例用于解字實踐。如《說文·金部》“鏓,鎗鏓也。從金悤聲”,段玉裁注:“囪者多孔,蔥者空中,聰者耳順,義皆相類。凡字之義必得諸字之聲者,如此。”段玉裁“聲符有義”的認識,不但在《說文解字注》中多方驗證使用,也為后人所認可。清末勞乃宣《簡字叢錄·演說文》:“《說文》多從音訓,戴、段皆由此入。不知聲音之理,徒執(zhí)形象以求,未有能悟之也?!闭绿住秶收摵狻ばW略說》高度評價段注:“凡治小學,非專辨章形體,要于推尋故言,得其經(jīng)脈,不明音韻,不知一字數(shù)義所由生,此段氏所以為桀?!秉S侃《音韻略說》:“蓋文字賴以傳者,全在于形。論其根本,實先有義,后有聲,然后有形?!币虼怂J為《說文》“字從何聲即從其義者,實居多數(shù)”。
簡單說“聲符有義”,可能會引起爭議或非議。說“聲符有來由”,應該沒有多大問題?!肚ё治摹肥墙虒W童正確識字的,形聲字占總字數(shù)95%以上,如果只說形符從扌(手)的字跟動作有關而其聲符只是表示讀音,那么眾多扌部形聲字就沒有區(qū)別了,等于沒有講解構(gòu)字理據(jù),無補于識字的深入理解?;谧R字教學的可操作性需求,我們解釋《千字文》形聲字,先說清其形符、聲符的構(gòu)字意圖,再以“義類 核心義素”合成該形聲字的構(gòu)字理據(jù)。這種探索很艱難且風險大。經(jīng)過反復多次的不懈努力,我們對《千字文》所有形聲字的構(gòu)字意圖都作了解析,“一個也不能少”,使之最大限度地合乎許慎《說文》的字義說解。也許我們的解析,有的會引起爭議,有的會受到批評,但絕大多數(shù)是可以信服并付諸實用的。有爭議的形聲字解析,至少我們提出了一種思路,可供討論和修正,前修行未密,后出轉(zhuǎn)精,也是有價值的。
七載艱辛 終成此書
《千字文探源》書稿的形成,由太原中正明德學校蔡紅錚校長動議,萬獻初先生主持。初稿由郭帥華執(zhí)筆,二稿由萬獻初改寫,三稿由郭帥華充實,四稿由萬獻初統(tǒng)籌。成稿由劉會龍仔細通讀校正,郭帥華核對文獻,萬獻初修改定稿。五、六、七稿又反復修訂。七載寒暑,七易其稿,開新求正,探源理流,篳路藍縷,辛苦倍嘗。有時為求一個字的滿意解釋,遍翻眾多資料,終得一解,喜不自勝。有時為想明白一個字的構(gòu)形理據(jù),撓首捻須,夙夜無眠,或有一得,終難滿意。盡管艱難程度大大超過預想,但“說明構(gòu)字理據(jù)一個也不能少”的初衷始終沒有放棄,堅持不懈的過程,有很多苦楚與歡悅。難免有未盡人意之處,卻也得苦中有樂之成。
自2014年開始,蔡紅錚校長啟動“萬獻初源解《千字文》”項目,申請“十二五”山西省國家重點規(guī)劃課題“創(chuàng)建特色學?!薄ⅰ笆濉笔〖壵n題,并在多個課題實驗校深入課堂實踐,大量培養(yǎng)教師進行“千字文”漢字教學研究,組織學生參與“千字文”校園文化建設。并創(chuàng)建“千字文傳習社”,組織線上師資培訓,有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法國、俄羅斯等十多個國家的學員參加學習,使《千字文探源》在全世界得到了廣泛宣傳。高瑞芳制作“字字乾坤·萬獻初解字”抖音網(wǎng)絡平臺大力推廣,“萬獻初公眾號”連載“千字文”講析。這些都為本書的完善與傳播積累了豐厚的資源和實踐經(jīng)驗。
萬眾期待的《千字文探源》
這本書的出版,無數(shù)人的翹首以盼。從字源分析了解一千個字,對每一位書法愛好者、每一位漢字講解老師、每一位文字學習與應用者來說,都是期待已久的規(guī)范工具書。每一位踏上“千字文”學習之路的學長都深知,弄懂一個字要查閱多少資料,經(jīng)常反復甄別,依然猶豫難定。《千字文探源》的出版,無疑是福音。我們也期待在千字文教學的路上有更多的同行者。
了解漢字構(gòu)形,快樂認識漢字
千字為經(jīng),構(gòu)建漢字字形譜系
千字為緯,探尋古人啟蒙智慧
千字為鑰,開啟傳統(tǒng)文化之門
萬獻初、郭帥華 著
簡體橫排
32開 平裝
978-7-101-15176-3
98.00元
內(nèi)容簡介
《千字文》原名《次韻王羲之書千字》,是由一千個不重復的漢字組成的韻文,周興嗣奉梁武帝之命編撰。它既是啟蒙識字教材,又是習書法的范本,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淀。作為影響廣遠的蒙學經(jīng)典,還被翻譯為日文、英文、拉丁文、意大利文等,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其基本目的是識字。要讀懂蒙學經(jīng)典,學會并使用通用漢字,必須了解文字的構(gòu)形理據(jù)?!肚ё治奶皆础饭卜炙膫€板塊:帶拼音的原文、現(xiàn)代漢語譯文、對原文的串講、解字,而重點是解析《千字文》1000字的構(gòu)字理據(jù)及其意義系統(tǒng),涉及約500個構(gòu)字部件的形體分析??蛇m應中小學語文課程和社會上相關愛好者的識字解字需要。因此,《千字文探源》實際上是學習通用漢字的基礎教材。
作者簡介
萬獻初,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辭源》第三版分主編,《中華大典·音韻分典》副主編。常年從事古代漢語、《說文》學、音韻學、音義學、國學元典、古文獻學的教學科研工作。所授“說文解字”為國家視頻公開課和慕課課程,所授“音韻學”為武漢大學精品課程,其“《說文解字》講讀、音韻學”等被拍成“超星學術視頻”在網(wǎng)絡上廣泛流傳。曾出版專著《〈說文〉字系與上古社會》《〈說文〉學導論》《說文解字十二講》等。
郭帥華,字誠敬,號弘文、樸齋。文字學學者。師從武漢大學萬獻初教授,研習小學。2015年曾在法國巴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進行文字學專題報告。所講文字學系列課程在網(wǎng)上傳播廣泛,普受好評。
版式圖
>>圖片向左滑動
(統(tǒng)籌:陸藜;編輯:參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