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僅剩不足50天,12月初的香港秋拍,無疑將是今年國際藝術(shù)市場的歲末高潮。保利作為國內(nèi)藝術(shù)市場的航母,素有“大保利”之美譽。在開拓海外市場方面,保利也是當之無愧的領(lǐng)頭羊。12月2日,保利香港將為藏家們帶來激動人心的五大古董專場。今天先為大家介紹其中的「盛清皇權(quán)」和「瑰映如茵」兩個專場。眾所周知,玫茵堂作為一份全球頂級的私人收藏,是國際拍賣市場的搶手貨。一線大行都能以征集到玫茵堂舊藏為榮。保利這些年憑借雄厚的實力,已經(jīng)多次拍賣玫茵堂舊藏器物,保利可能是近年來拍賣玫茵堂舊藏最多的國內(nèi)拍賣公司,著實令同行艷羨。在目前市場征集越來越難的情況下,還能推出玫茵堂舊藏專場,這種豪橫,保利之外,似無別家。本次玫茵堂專場有40多件器物,尤以成系列的單色釉菊瓣盤最為養(yǎng)眼。如今集齊一套菊瓣盤的難度不亞于集齊一套花神杯,錯過當下,以后只會更難。玫茵堂固然精彩,但保利還有更精彩的,即以咨詢價上拍的乾隆粉青釉浮雕蒼龍教子圖大罐,為一物而設(shè)一專場,重要性不言而喻。此罐體形碩大,但見蒼龍騰躍于云海之間,大有氣奪千里之勢,畫片蘊含乾隆帝對繼任者嘉慶的殷切期望,具有特殊政治寓意,故此物當為傳國之器,為乾隆一朝單色釉顛峰之作,極為難得。遍考海內(nèi)外公私收藏,已知僅英國放山居和東京出光美術(shù)館舊藏一只同款大罐,曾于2014年在香港蘇富比以9420萬港幣成交,與保利這只疑為一對。(價格為HKD)
3510
清乾隆 粉青釉浮雕蒼龍教子圖大罐(估價待詢)
高34.6厘米 「大清乾隆年制」款
來源:
1. 香港蘇富比,1987年11月24-25日,編號119
2. 顯赫亞洲私人收藏
此罐通體施以翠嫩粉青色,釉汁亮澤晶瑩,垂涎欲滴,器身浮雕通景蒼龍教子圖,蒼龍于云間騰躍,龍身雄健壯碩,爪牙鋒利,叱咤風(fēng)云,在云紋的襯托下氣度非凡,大有氣奪千里之勢。整器紋飾繪制生動精美,所見祥云雖多,卻形態(tài)各異,深得迤邐之姿,江崖海水之中波濤洶涌,奇石嶙峋,細節(jié)之處一絲不茍,工藝細膩而嫻熟。兩龍神形俱佳,栩栩如生,相顧之際,更得以妙筆傳示出濃濃的殷切之情。雕刻與燒制配合得宜,展現(xiàn)出乾隆上品御瓷的非凡麗質(zhì)。
本罐凸雕五爪龍紋,象征至高無上的皇權(quán),帶角的五爪龍為帝皇之徽。而「蒼龍教子」喻意父輩躬親指教,寄托了高宗皇帝對繼任者的殷切期望之情,具有特殊政治寓意。《清史稿》記載,嘉慶二年(1797年),弘歷已當了兩年的太上皇,五世同堂,本該娛悅于山水之間,頤養(yǎng)天年,卻依然朝夕牽掛著朝政,因此特意刻制了「歸政仍訓(xùn)政」印章,告誡自己不可松懈培養(yǎng)繼承人的重任,由此可見其對大清江山的重視,對嘉慶皇帝執(zhí)政的關(guān)切。本品正是乾隆皇帝此番「教子」苦心的見證,寄寓乾隆皇帝教導(dǎo)大清新一代君主的款款真情,所繪蒼龍教子圖之中幼龍即是皇十五子颙琰的化身,昭示其將來嗣承大統(tǒng)之位。蒼龍殷切的眼神也折射出乾隆皇帝對颙琰的關(guān)切和對大清江山的思慮。
此件粉青釉龍紋罐見證了乾隆督陶官唐英的卓越成就。唐英是中國陶瓷史上最偉大的督陶官,自雍正六年起被委任至景德鎮(zhèn)監(jiān)督御窯制作,帶領(lǐng)御瓷技藝發(fā)展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結(jié)合傳統(tǒng)和創(chuàng)新,推陳出新。自南宋而來,青釉之美,一直備受歷代帝王所鐘愛,可惜已佚失元明之間。在唐英的主持下,雍正時期粉青釉復(fù)燒成功,至乾隆時期制作技術(shù)更為成熟穩(wěn)定,對于顏色控制自如,燒制出粉青、冬青、豆青等多個品種。
清乾隆 御制粉青釉浮雕龍紋罐
高34.4公分
原放山居及東京出光美術(shù)館藏
香港蘇富比2014年秋拍,編號3901
成交價:港幣9420萬
3583
明嘉靖 青花庭院嬰戲圖大罐(680-980萬)
高34.5厘米「大明嘉靖年制」款
來源:
1. 亨利·奈特(1903-1971)收藏
2. 玫茵堂,瑞士
展覽:
《Oosterse Schatten:4000 Jaar Aziatische Kunst》,荷蘭國家博物館,阿姆斯特丹,1954年,編號369
出版:
1. 康蕊君,《玫茵堂藏中國陶瓷》,卷四(一),倫敦,1994-2010年,頁178-181,編號1695
2. Eskenazi,《A Dealer's Hand: The Chinese Art World Through the Eyes of Giuseppe Eskenazi》,倫敦,2012年,頁325,圖版369
嘉靖時期,青花以回青為原料,色澤鮮艷明亮。此器胎骨厚重,釉色肥腴瑩潤,甚具嘉靖青花的時代特色。嘉靖朝瓷畫風(fēng)格以古拙著稱,畫面富有童趣,隨意、夸張,對后世的瓷畫風(fēng)格有極大的影響。嘉靖時期嬰戲圖的表現(xiàn)內(nèi)容較前朝明顯增多。而此題材表現(xiàn)兒童的天真爛漫,與受儒家教育的中國傳統(tǒng)文人澹泊的思想符合,也與道教所推崇的無欲思想所契合,顯示萬歷帝崇敬道教的時代特征。
在道教思想體系中,「元嬰」的概念極其重要。道教十分重視保持「嬰兒」、「赤子」的狀態(tài),元嬰的修煉也是內(nèi)丹修煉的一種方式,此種修煉方式在道教中真實存在,元嬰即是指修真之人凝聚全身元氣,化成的一個純能量體的自己,為了尋求本性而練化元神。嘉靖帝本人篤信道教,嬰戲題材也是道家「修煉元嬰」思想的圖像化體現(xiàn)。
3581
明永樂 青花輪花紋綬帶耳葫蘆瓶(520-680萬)
高26厘米
來源:
1. Enrico Maestrini 收藏
2. Eskenazi Ltd,倫敦
3. 玫茵堂,瑞士
出版:
1. 康蕊君,《玫茵堂藏中國陶瓷》,卷四(一),倫敦,1994-2010年,頁99,編號1644
2. Eskenazi,《A Dealer's Hand: The Chinese Art WorldThrough the Eyes of Giuseppe Eskenazi》,倫敦,2012年,頁312,圖版336
3552
清雍正 粉彩「合家歡」雞缸杯一對(250-350萬)
直徑9.2厘米 「大清雍正年制」款
來源:
1. 香港蘇富比,2003年4月27日,編號187
2. Eskenazi Ltd,倫敦
3. 玫茵堂,瑞士
出版:
康蕊君,《玫茵堂藏中國陶瓷》,卷四(二),倫敦,1994-2010年,頁294,編號1758、1759
3554
清雍正 窯變釉鋪首耳尊(280-320萬)
高26厘米 「雍正年制」款
來源:
1. 香港佳士得,2006年5月30日,編號1366
2. 玫茵堂 ,瑞士
出版:
康蕊君,《玫茵堂藏中國陶瓷》,卷四(二),倫敦,1994-2010年,頁359-361,編號1809
3577
明洪武 釉里紅纏枝花卉玉壺春瓶(250-450萬)
高33.5厘米
來源:
玫茵堂,瑞士
展覽:
《Evolution to Perfection: 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Meiyintang Collection》,Sporting d’Hiver,蒙地卡羅,1996年,編號95
出版:
康蕊君,《玫茵堂藏中國陶瓷》,卷二,倫敦,1994-2010年,頁31,編號646
3561
清雍正 胭脂紫釉菊瓣盤(120-180萬)
直徑17.5厘米 「大清雍正年制」款
來源:
1. 香港佳士得,2005年5月30日,編號1484
2. Eskenazi Ltd,倫敦
3. 玫茵堂,瑞士
展覽:
《大樸尚簡——明清單色釉瓷器菁華展》,保利藝術(shù)博物館,北京,2018年
出版:
1.Eskenazi,《A Dealer's Hand: The Chinese Art World Through the Eyes of Giuseppe Eskenazi》,倫敦,2012
年,頁339,圖版406
2.《大樸尚簡——明清單色釉瓷器菁華展》,保利藝術(shù)博物館,北京,2018年,頁282,編號108
胭脂紫釉是清宮顏色釉瓷器的新品種,名貴無比而著稱,以「紅若赤霞,赧如羞女」而獨步瓷壇。胭脂紫釉是1650年荷蘭人卡西亞(Cassias)發(fā)明,屬于低溫色釉,1680年開始應(yīng)用于瓷器繪畫,直到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才開始在景德鎮(zhèn)使用。其以黃金為著色劑,釉汁細膩,光潤勻凈,色如胭脂,故名。
3556
清雍正 白釉菊瓣盤(100-150萬)
直徑16厘米「大清雍正年制」款
來源:
玫茵堂,瑞士
展覽:
《大樸尚簡——明清單色釉瓷器菁華展》,保利藝術(shù)博物館,北京,2018年
出版:
1.康蕊君,《玫茵堂藏中國陶瓷》,卷四(二),倫敦,1994-2010年,頁320-321,編號1781
2.《大樸尚簡——明清單色釉瓷器菁華展》,保利藝術(shù)博物館,北京,2018年,頁277,編號105
甜白釉由純釉石提煉,幾乎不含釉灰。甜白釉釉面臻美,潔白玲瓏,瑩亮而溫潤不寒,光致而觸手柔滑,無論凝神細賞、或把于掌中,皆為賞心樂事,意趣無窮。雍正帝對白釉器別有青睞,據(jù)現(xiàn)內(nèi)務(wù)府造辦處檔案最早記載年希堯榷陶的史實,就是雍正皇帝令其仿燒前朝白瓷。然而,從史料中所見,清宮所藏的雍正白釉瓷器甚為稀少。
3557
清雍正 寶石藍釉菊瓣盤(100-150萬)
直徑17.8厘米「大清雍正年制」款
來源:
玫茵堂,瑞士
展覽:
《大樸尚簡——明清單色釉瓷器菁華展》,保利藝術(shù)博物館,北京,2018年
出版:
1.康蕊君,《玫茵堂藏中國陶瓷》,卷二,倫敦,1994-2010年,頁196,編號847
2.《大樸尚簡——明清單色釉瓷器菁華展》,保利藝術(shù)博物館,北京,2018年,頁286,編號110
灑藍釉,又稱「雪花藍釉」、「灑藍釉」。明宣德時景德鎮(zhèn)所創(chuàng),清康熙時燒制成熟。是在燒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藍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淺不同的斑點;所余白釉地彷佛是飄落的雪花,隱露于藍釉之中。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灑藍釉瓷器呈色穩(wěn)定,由于燒造時的工藝復(fù)雜,成功率比較低,實為珍稀品種。
3558
清乾隆 胭脂紅釉菊瓣盤(100-180萬)
直徑17.9厘米 「大清乾隆年制」款
來源:
1. 香港蘇富比,1986年5月20日,編號90
2. 玫茵堂,瑞士
展覽:
《大樸尚簡——明清單色釉瓷器菁華展》,保利藝術(shù)博物館,北京,2018年
出版:
康蕊君,《玫茵堂藏中國陶瓷》,卷二,倫敦,1994-2010年,頁245,編號916
胭脂紫釉為明清色釉中的名貴品種,創(chuàng)燒于清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時期盛行,其以金為呈色劑,釉呈胭脂紅色,故稱為「胭脂紅釉」,又稱為「金紅」。陳瀏《陶雅》評論有「胭脂紅也者,華貴中之佚麗者也?!瓌騼裘髌G,殆亡倫比。紫晶遜其鮮妍,玫瑰無其嬌麗」。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督陶官唐英所撰《陶成紀事碑》中有載,稱之「西洋紅色器皿」。檢閱各大公私收藏,各色釉雍正菊瓣盤均以胭脂紅作品存世較少。故宮博物院藏有雍正十二色釉菊瓣盤一套,其中可見胭脂紫釉盤一只。
3559
清雍正 紫金釉菊瓣盤(100-150萬)
直徑17.5厘米 「大清雍正年制」款
來源:
1. Eskenazi Ltd,倫敦
2. 玫茵堂,瑞士
展覽:
1. 《明清陶瓷選粹》,Eskenazi,倫敦,2004年
2. 《大樸尚簡——明清單色釉瓷器菁華展》,保利藝術(shù)博物館,北京,2018年
出版:
1. 康蕊君,《玫茵堂藏中國陶瓷》,卷四(二),倫敦,1994-2010年,頁392,編號1831
2. Eskenazi,《明清陶瓷選粹》,倫敦,2004年,編號12
3.《大樸尚簡——明清單色釉瓷器菁華展》,保利藝術(shù)博物館,北京,2018年,頁294,編號114
3560
清乾隆 檸檬黃釉菊瓣盤(45-65萬)
直徑17.5厘米 「大清乾隆年制」款
來源:
1. J. Lionberger Davis收藏,圣路易斯
2. G. Vietor 及 Maude O. Davis, Jr. 遺產(chǎn)
3. 玫茵堂,瑞士
展覽:
1. 借展于圣劉易斯藝術(shù)博物館
2. 《大樸尚簡——明清單色釉瓷器菁華展》,保利藝術(shù)博物館,北京,2018年
出版:
1. 康蕊君,《玫茵堂藏中國陶瓷》,卷四(二),倫敦,1994-2010年,頁393,編號1832
2. Eskenazi,《A Dealer's Hand: The Chinese Art WorldThrough the Eyes of Giuseppe Eskenazi》,倫敦,2012年,頁350,圖版432
康熙晚期,內(nèi)務(wù)府琺瑯作引進銻黃釉,用于琺瑯彩瓷的燒造。因其淡雅可人,深受皇室喜愛,故御窯于雍正朝研制出此類黃釉,習(xí)稱「西洋黃」,為所列「歲例貢御者五十七種」之一,要求每年進貢,可見皇室及督陶官對此種釉色的珍視,直至影響乾隆御窯的生產(chǎn)。盡管「西洋黃色器皿」每年都貢與皇宮,但總體燒造數(shù)量并不大,乾隆御窯菊瓣盤則更是少之又少。
3562
清乾隆 米黃釉菊瓣盤(65-95萬)
直徑18厘米 「大清乾隆年制」款
來源:
玫茵堂,瑞士
展覽:
《大樸尚簡——明清單色釉瓷器菁華展》,保利藝術(shù)博物館,北京,2018年
出版:
康蕊君,《玫茵堂藏中國陶瓷》,卷二,倫敦,1994-2010年,頁174,編號815
本品之米黃釉甚為珍罕。米黃釉創(chuàng)燒于康熙時期,是一種以氧化鐵為呈色劑的高溫黃釉,釉色淡雅,黃中泛白,類似小米顏色,故名。因其淡雅可人,深受皇室喜愛。盡管此類品種每年都貢與皇宮,但總體燒造數(shù)量并不大,乾隆御窯菊瓣盤則更是少之又少。
3555
清雍正/乾隆 蘋果綠釉菊瓣盤(65-95萬)
直徑17.5厘米
來源:
1. Enid Lodge 及 Brodie Lodge(1880-1967)收藏,編號M33
2. 玫茵堂,瑞士
展覽:
《大樸尚簡——明清單色釉瓷器菁華展》,保利藝術(shù)博物館,北京,2018年
出版:
1. 康蕊君,《玫茵堂藏中國陶瓷》,卷四(二),倫敦,1994-2010年,頁394,編號1833
2. 《大樸尚簡——明清單色釉瓷器菁華展》,保利藝術(shù)博物館,北京,2018年,頁298,編號116
蘋果綠釉又稱澆綠釉,創(chuàng)燒于明初永宣時期,嘉靖一朝十分流行,在清初之際景德鎮(zhèn)窯廠已掌握十分成熟的配方和燒造技術(shù),釉色可達翠色怡人之境,燒成時釉中的銅大部分被氧化而形成深淺不一的綠色,一般在淺綠色底上雜有深綠色斑點,少數(shù)地方微泛紅色,酷似新鮮蘋果。在康熙二十年,此種釉瓷正式成為官窯燒造的品類之一。而傳世品與館藏品種,此類蘋果綠釉器物并不多見,菊瓣盤更為罕有,本品雖無落款,但應(yīng)為孤品,極為珍貴。
3578
明洪武 釉里紅纏枝牡丹紋大碗(120-180萬)
直徑21厘米
來源:
1. 紐約蘇富比,1991年5月28日,編號218
2. 玫茵堂,瑞士
展覽:
《Evolution to Perfection: 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Meiyintang Collection》,Sporting d'Hiver,蒙地卡羅,1996年,編號104
出版:
康蕊君,《玫茵堂藏中國陶瓷》,卷二,倫敦,1994-2010年,頁30,編號645
3564
清乾隆 仿官釉貫耳瓶一對(80-120萬)
高14.5厘米 「大清乾隆年制」款
來源:
玫茵堂,瑞士
出版:
康蕊君,《玫茵堂藏中國陶瓷》,卷二,倫敦,1994-2010年,頁216,編號874
3573
明永樂 白釉暗刻纏枝花卉紋碗(120-180萬)
直徑27厘米
來源:
玫茵堂,瑞士
出版:
康蕊君,《玫茵堂藏中國陶瓷》,卷二,倫敦,1994-2010年,頁33,編號649
3580
元 青花蓮池鴛鴦紋菱口大盤(120-180萬)
直徑29.2厘米
來源:
1. Eskenazi Ltd,倫敦
2. 玫茵堂,瑞士
出版:
1. 康蕊君,《玫茵堂藏中國陶瓷》,卷二,倫敦,1994-2010年,頁21,編號639
2. Eskenazi,《A Dealer's Hand: The Chinese Art World Through the Eyes of Giuseppe Eskenazi》,倫敦,2012年,頁298,圖版306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