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感受到幸福和甜蜜的并不是熱戀中的情人,而是在幸福美滿的家庭環(huán)境中快樂成長的孩子;最能感受到挫傷和屈辱的也并不是失戀的情人,而是在惡劣的家庭氛圍中時時顫抖的孩子。
一家人開車上路,郊游的目的地是妻子選擇的。正在開車的丈夫對妻子說:“怎么走呢?你提前告訴我方向啊?!逼拮诱f:“呃,是我開車還是你開車?”“這不是你安排的嘛?怎么去你得查一查呀,就算打的,不也得告訴司機怎么走嘛,你怎么沒一點服務意識呢?”“服務?為你服務?我沒那習慣!”……一場期待中的快樂出游就這樣變成了孩子驚恐地盯著父母吵架。生活中,我們是不是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情景呢?
其實動物都知道組建“家庭”的唯一目的是為了孩子,可能由于人類的屬性要比動物復雜得多吧,許多人似乎并不知道家庭對孩子的重要性要遠遠高于夫妻雙方。最能感受到幸福和甜蜜的并不是熱戀中的情人,而是在幸福美滿的家庭環(huán)境中快樂成長的孩子;最能感受到挫傷和屈辱的也并不是失戀的情人,而是在惡劣的家庭氛圍中時時顫抖的孩子。大量臨床心理咨詢結果顯示,如果孩子在家庭中感受不到父母的愛,或者感受不到父母雙方的愛,而是斗氣、爭吵、冷戰(zhàn),孩子的心靈將留下長久的陰影。當夫妻相互貶損時,孩子感到的是自己被貶損。當家庭氛圍緊張時,孩子想到的是錯在自己,好像自己不該來到這個世界、這個家庭。伴隨這種心靈陰影長大的孩子,容易放棄學習的目標,懷疑人生的意義,不相信愛情和婚姻,長大后與自己的配偶又重復父母曾經(jīng)的悲劇,這些孩子無論在成年前還是成年后,自殺率都是相對最高的。
當下的中國父母,更容易走入另一個極端,用自己的辛勞和付出親手把美好的家庭環(huán)境破壞掉:這就是對孩子生活上百般溺愛而學習上嚴厲要求。青少年心理專家宋少衛(wèi)曾經(jīng)給家長們提出一個問題:想象你自己是一個孩子,父母在生活上百般溺愛,要什么給什么,沒有規(guī)矩和原則;同時,在學習上極其嚴厲,要求你必須完成和遵守諸多事項,你會怎么樣?
這種冰火兩重天、翻燒餅式的愛,讓很多孩子找不著北:既感受不到父母的愛,也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也讓許多家長淪為孩子的保姆、提款機,而一旦提出學習要求就成了惡霸,孩子要么明著反抗,要么暗中消極對待,家長也因此失去了作為家庭老師的權威。
所以,家長一定要從糾正自己的意識和行為開始,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
為孩子創(chuàng)造幸福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首先要做到讓家庭中充滿愛,充滿快樂。任何時候,家人之間的見面、相處都要是快樂的,是含著愛意的。父母不應當把夫妻雙方的矛盾或在外面經(jīng)歷的不愉快暴露在幼小的孩子面前。西方家庭中,每天早上問早安、晚上道晚安的禮節(jié)是很有道理的,值得中國家庭借鑒,因為這種良性互動有助于傳達家庭成員相互的愛意。
為孩子創(chuàng)造幸福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最好是把家庭打造成一個以孩子成長為中心的樂園。有利于孩子成長的事物,如圖書、玩具、寵物、一爿花園等,其意義遠遠高于汽車、電器、嶄新的時裝,家長們在追求物質(zhì)享受的同時,不要以為這些東西一定能給孩子帶來幸福。
為孩子創(chuàng)造幸福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還要使家庭變成一所孩子的學校。但是,不應當只重視讓孩子學習書本、學習鋼琴或外語,而忽略了讓孩子學習生活。家庭是生活的場所,讓孩子學會許多生活技能,不僅是能力的提高,也是人格的塑造。當孩子學會了洗衣、做飯,他會產(chǎn)生自己可以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的自信。當孩子有機會為父母沏一杯茶、端一盆水,他會感到自己也能關心他人、愛他人,而不僅是被動地接受他人的關心、他人的愛。
為孩子創(chuàng)造幸福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還離不開父母的以身作則。如果父母自己不讀書,而要求孩子熱愛讀書,那肯定是一個悖論。相反,如果父母也讀孩子正在讀的書,和孩子討論書中的內(nèi)容,你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也會愿意并且努力去讀你所讀的書,那怕程度上超出了孩子現(xiàn)有的水平,這樣的孩子怎么能不聰明,怎么能不成長為學習優(yōu)秀、善解人意的好孩子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