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蜀時的成都民居(934-965年)
話說,益州牧劉璋的治中從事、代理蜀郡太守王商要為嚴君平、李弘二人建立祠廟。當時著名的才士秦宓聽聞后,寫信對王商說:“嚴氏文章冠絕天下,其許由、伯夷一般的脫俗操行,如山岳不可動搖,即使揚子不加贊嘆,照樣昭明卓著。但李弘如果不被《法言》提到,他的名聲必然湮沒無聞,因為他沒有虎豹那樣斑斕的文采,可以說是攀龍附鳳之人。而揚子云潛心著述,有補于世,出污泥而不染,德行可比圣人,如今海內(nèi)之人仍在談論、誦讀他的文章。國家有這樣的人,足以向四方夸耀,奇怪的是您竟然不為他建造祠堂。”
東漢官方雖然沒有為揚雄立祠,但卻保留了他的故居。從西晉的張載到唐時的盧照鄰、岑參、鄭谷,歷代墨客游覽成都,總會去看一看。明時,故居里的墨池、草玄亭還在?!兑娌空勝Y》卷中載:“揚雄舊宅,在府治西。成都縣治,其舊址也。今藩司前有墨池、草玄亭在焉。誦岑參詩:'吾悲子云居,寂寞人已去。娟娟西江月,猶照草玄處。’為之悵然。宋米芾有墨池碑字。子云家貧,嗜酒,問字者多載酒而往?!肚遒p錄》載:昔有犍為人,得雄草玄之硯,如今制,但去圭角?!庇^天啟《府治三衢九陌宮室圖》,在“成都縣”(縣治)之東、“成都府”(府治)之西,有一“洗墨池”,即墨池。所謂草玄硯,就是揚雄起草《太玄》等作品時用的硯臺。
成都人民奉冀國夫人為女英雄和守護神
“花蕊夫人宅,在灌縣。夫人姓費氏,青城人,以賦宮詞百首著名,《全蜀藝文志》仍載有遺詩百首,是楊用修收者?!痹缭谀纤文┢?,花蕊舊宅就已經(jīng)很荒涼了,正如汪元量(1241—1317)《花蕊夫人故宅二首》所云:“芙蓉城里家何在,花蕊夫人宅已空”“宅前宅后好青山,零落重門半掩關(guān)”。花蕊夫人出生于“成都府路永康軍青城縣”(縣治遺址在今都江堰市石羊鎮(zhèn)),故稱“青城人”。《全蜀藝文志》共六十四卷,明人楊慎(字用修)所輯,題名“花蕊夫人”的《宮詞一百首》被收錄于該書第七卷中。
花蕊夫人像
“嚴君平墓在新都,有碑樹于道傍,賣卜之肆在省城。漢明帝諱莊,故史記改莊為嚴,以莊與嚴古同義?!眹谰皆拘涨f,西漢成都人,揚雄《法言》稱其為“蜀莊”,東漢班固《漢書》因避明帝劉莊之諱乃改寫成“嚴君平”。
“武侯祠,在城西浣花溪上,與子美草堂相接。廟貌雖未頹壞,森森之柏亦不復存?!庇^《府治三衢九陌宮室圖》之西南角,杜甫(字子美)“草堂”與“諸葛祠”確實相接,其間只隔著一座“梵安寺”。梵安寺在成都治西南五里,人呼為“草堂寺”,蓋自子美之草堂而得名。森森之柏,語出杜甫《蜀相》詩:“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p>
《益部談資》下文又云:“武侯、工部二祠之中有寺,一名草堂,一名中寺。前代為尼居,名桃花寺。隋文帝時,始易以僧。大歷中,崔寧鎮(zhèn)蜀,以冀國夫人任氏本浣花女,遂重修之,繪任氏真于其中。會昌中,欲毀寺,夜聞女子啼泣之聲,中止。已而禱雨有驗,本朝賜名梵安寺。百花潭口舊有任氏一碑,立于風雨中。予令人滌去苔蘚,讀之,乃宋熙寧年間吳中復撰八分書也。字半漫滅,略可成誦。云知夫人微時,見一僧墜污渠,為濯其衣,百花涌出,因而名其潭。后杜少陵、薛濤皆買居潭側(cè)?!奔絿蛉诵杖?,成都人,魁偉果敢,善騎慣射,后嫁河南衛(wèi)州人崔旰為妾。唐大歷二年(767),崔旰繼任西川節(jié)度使。翌年,其弟崔寬留守成都,崔旰奉詔入長安,被賜名曰寧。瀘州刺史楊子琳于是趁機興兵,攻打成都。崔寬屢戰(zhàn)屢敗,楊子琳越發(fā)囂張。成都人民被困城內(nèi),糧草殆盡。在此危難存亡關(guān)頭,任氏慨然捐出家財數(shù)十萬,兩三日之間便招募了勇士數(shù)千人,并親自率領指揮,一戰(zhàn)而大敗楊子琳。事后,朝廷加封崔寧為冀國公,由于任氏保全成都功勛卓著,也被封為冀國夫人。成都人民則感戴她的恩德,奉她為女英雄和守護神,在浣花溪畔修建“冀國夫人祠”(今杜甫草堂內(nèi)“浣花祠”之祖構(gòu))長期紀念。
《益部談資》下文又云:“浣花溪中,一洲橫出,下即百花潭也。舊有洲上亭一,跨水橋亭一,名皆無謂。予易以'浮槎’'滄浪’二榜,及增益竹樹于上。子美有靈,當亦稱快?!痹谏形闯黾薜哪衬晁脑率湃?,夫人曾經(jīng)遇見一位僧人,不小心墜入污渠之中,她便主動為其浣洗弄臟的衣服,衣一入水,頃刻之間,百花滿潭,因名曰百花潭,后人也由此美稱任氏為“浣花夫人”。
除了取亭名,何宇度還對子美草堂“稍為之修葺,鐫公遺像及唐本傳于石,榜署皆用公詩而櫽括之,曰:'背郭堂成,錦里溪山千古在;緣江路熟,青郊竹樹四時新?!郑?#39;萬丈光芒,信有文章驚海內(nèi);千年艷慕,猶勞車馬駐江干?!郑?#39;萬里橋西,草堂佳句如新,宛見卜居之興;百花潭上,水檻蒼波依舊,長留懷古之思。’”這些對聯(lián)和石刻杜甫遺像(鐫于萬歷三十年,即1602年)在今杜甫草堂內(nèi)仍能尋見蹤跡。
成都還有過紀念陳子昂的“射洪廟”
張載《登成都白菟樓》詩云:“借問揚子舍,想見長卿廬?!睋P子舍即揚雄舊宅,長卿廬即“相如宅,在城西南五里,又云在市橋西。今琴臺去城西五里,豈非其處乎?秀柏參差,當壚滌器風流,宛可想見。傳謂,相如死,文君為作誄。是文君豈徒以色稱者?”相如宅在市橋之西、笮橋之北,當在今通惠門之東,即原有之金水河上金花橋一帶?!皞鳌敝浮段骶╇s記》,其原文曰:“長卿素有消渴疾,及還成都,悅文君之色,遂以發(fā)痼疾,乃作《美人賦》欲以自刺而終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文君為誄,傳于世?!薄度珴h文》卷五七輯有卓文君《司馬相如誄》,恐系后人偽托。
在成都西門陌上,原有二株石筍雙蹲于地,一南一北,南者高于北者,據(jù)說北邊這株石筍在公孫述割據(jù)益州稱帝期間折斷過一截。到了明代,何宇度曾“遍問故老于西門外,竟無有也”,他便懷疑道:“豈后又盡被折去耶?城南市名五塊石,有大石五片,疊疊其上,云石下有海眼,豈即石筍年久傾斷置此乎?”關(guān)于五塊石,“又云五丁所置”?!兑娌空勝Y》對石筍與公孫述、五丁之關(guān)系的陳述大概脫胎自《華陽國志》:“時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舉萬鈞。每王薨,輒立大石,長三丈,重千鈞,為墓志。今石筍是也,號曰筍里。”“成都縣內(nèi)有一方折石,圍可六尺,長三丈許。去城北六十里曰毗橋,亦有一折石,亦如之,長老傳言五丁士擔土擔也。公孫述時,武擔石折?!?/p>
少有人知道成都還有過紀念陳子昂的“射洪廟”,又叫“射洪祠,在北門外驛傍。傳云,蜀獻王初之國,夢有神冠冕來謁者,王問為誰,對曰:'陳子昂也。今為射洪土神,王駕過,護送至此?!跻蚱涞亓㈧綮胫?,世因謂子昂為蜀土神?!笔瘾I王朱椿是朱元璋第十一子,洪武十一年(1378)受封為蜀王。然則,此祠必建成于此年之后。(成都晚報 林趕秋 馬千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