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jīng)進(jìn)入了第六次動物大滅絕的時代”
01
O N E
前段時間,彭于晏轉(zhuǎn)發(fā)了一條微博。
在那條微博的視頻里,彭于晏向人們提出了幾點請求:
帶走垃圾、少用一次性塑料、拒絕非法捕撈海龜、拒絕非法放生、不打擾上岸產(chǎn)卵的海龜、對非法海龜制品說“不”并且舉報。
他說這番話的背后,都是人類正對海龜施下的毒手。
旅游區(qū)的商店里,到處是海龜殼制作而成的工藝品。而人們帶到海洋里的垃圾,每年都帶走無數(shù)海龜?shù)纳?/p>
目前,全球一共七種海龜,都已經(jīng)在面臨著滅絕的風(fēng)險。
但這其實還只是野生動物們遭遇的冰山一角。
在過去不到半個世紀(jì)的時間里,全世界有68%的野生動物種群都滅絕了。
物種的滅絕速度,比自然狀態(tài)下的消亡速度高出了100倍。
而這一切,都與人類有關(guān)。
去年年末的時候,我們永別了長江白鱘。
它是“中國淡水魚之王”。
因為水壩阻斷了它們回到上游產(chǎn)卵的路,漁民們一次次的電捕魚,讓它們只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走向滅絕。
終于,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1.5億年之后,它徹底離開。
圖 | @小時新聞客戶端
同在長江生活的,還有中華白鰭豚。
它被稱為“水中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鯨類。
但長江上的船越來越多,排入長江的污水也越來越多,加上過度捕撈,白鰭豚的生存環(huán)境空前的惡劣。
2007年8月8日,科學(xué)家宣布:中華白鰭豚已經(jīng)“功能性滅絕”。
言外之意,是即使仍存在白鰭豚,其數(shù)量也無法維持種群的延續(xù)。
事實上,在此之后,我們再也沒有見過任何一只中華白鰭豚了。
2012年,厄瓜多爾的加拉帕戈斯國家公園里,世界上最后一只平塔島象龜死去。
它的名字,叫“孤獨喬治”。
它的同類,曾是海上水手遠(yuǎn)航時的食物。
在一次次捕殺之后,平塔島象龜早已瀕臨滅絕。
41年前,人們在已經(jīng)看不到多少植被的小島上發(fā)現(xiàn)了喬治,然后把它帶回了加拉巴戈斯國家公園。
這許多年里,科學(xué)家一直嘗試尋找喬治的同類,但都沒能找到。
最后,喬治只能孤獨死去。
平塔島象龜,也宣告滅絕。
除此之外,曾經(jīng)出現(xiàn)在電影《里約大冒險》里的金剛鸚鵡,曾經(jīng)廣泛分布在大半個中國的中國犀牛,世界上最常見鳥類之一的旅鴿......
數(shù)以千計的物種,都在過去百年間先后宣告滅絕。
有科學(xué)家甚至提出,“我們已經(jīng)進(jìn)入了第六次動物大滅絕的時代”。
只是與以往五次大滅絕不一樣的是:
曾經(jīng)的火山爆發(fā)、海平面的變化、小行星的撞擊,都是自然原因。
但這一次,人類才是罪魁禍?zhǔn)住?/p>
02
T W O
人是萬物之靈,但不是萬物之主。
我們僥幸成為了所有動物中,最有靈性的物種,但不意味著,我們可以任意宰割生命。
2005年,姚明參演的公益廣告“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讓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象牙交易背后的血腥。
姚明親自去過非洲的大草原,“見識”過大象被偷獵的現(xiàn)場。
這個身高兩米二六的巨人,也不禁落淚。
現(xiàn)場有一頭數(shù)周前被殺害的大象尸體。
盜獵者為了獲取完整的象牙,砍掉了大象的臉,剩下的大象尸體則被鬣狗撕咬得四分五裂。
在這頭大象附近,還有兩頭小象的尸體。
它們的身體,也被子彈射中,早已血肉模糊。
偷獵者,連小象的象牙,都不愿放過!
還有鯊魚。
這種熬過四次大滅絕的動物,或許熬不過這一次了。
全球已有126種鯊魚成為了瀕危物種,但每年,還是有1億條鯊魚被捕殺。
不少種群的數(shù)量在半個世紀(jì)內(nèi),下降了99%。
在捕鯊船上發(fā)生的一幕,更是讓無數(shù)人心痛。
因為鯊魚肉便宜,魚翅卻價值不菲。
漁民通常會把用來制作魚翅的背鰭、尾鰭和胸鰭割下來,然后把鯊魚重新扔回海里。
失去鰭的鯊魚,就像是失去了四肢的人,想游泳卻游不了,只能慢慢地沉向著海底。
最終,要么活活餓死,要么流血過多而死。
與我們更近的,是穿山甲。
這些體型幼小,看起來可愛的生物,也正慘遭毒手。
因為“穿山”的名字,人們以為它有“通乳”的作用,于是把它擺上了餐桌,當(dāng)成藥材。
商家為了增重賣出更多的錢,會用高壓注射器通過嘴部直接插到胃里,將幾斤重的米粉打進(jìn)去。
之后,穿山甲還能活上三到四天天,卻每一天都痛不欲生。
而為了獲取穿山甲“新鮮”的鱗甲,不法分子更是會活生生地將鱗片從穿山甲身上拔除。
最后,留下一具血肉模糊,在“凌遲”中死去的穿山甲尸體。
以上,都只是冰山一角。
犀牛,多個種類瀕臨滅絕,部分已經(jīng)滅絕,原因是犀牛角可以入藥。
奧瑞納克鱷魚,瀕臨滅絕,原因是鱷魚皮可以用作皮帶、錢包。
中南大羚,極度瀕臨滅絕,全世界數(shù)量僅剩11只,原因是分泌物可作為香料。
還有抹香鯨、藏羚羊......
這些對人類“有用”的動物,不是已經(jīng)滅絕,就是正在滅絕的路上。
03
T H R E E
除了人類的貪欲,還有一些傷害,是人類在“不經(jīng)意”做出的。
BBC拍過一部紀(jì)錄片,叫《七個世界,一個星球》。
南極洲上的巴布亞企鵝,每天要跋涉長達(dá)80公里去覓食,再返回幼鳥身邊。
但因為全球變暖導(dǎo)致的冰川融化,海灣里滿是浮冰,企鵝們根本無法自由地游泳,只能在浮冰與海水之間中蹣跚前行。
最終,越來越多的企鵝媽媽只能在回家的路上,筋疲力盡而死,或是命喪海豹之口。
圖 | 紀(jì)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
因為全球變暖受到影響的,還有海象。
在北冰洋附近,有一個海灘,生存著數(shù)十萬的海象。
原本,它們都喜歡躺在海冰之上,但海冰大量融化,它們只能到海灘上休息。
海灘就這么大,數(shù)十萬的海象只能一只擠著一只,有的海象便爬上了旁邊的懸崖。
可來到懸崖的不止海象,還有它們的天敵——北極熊。
每次北極熊一出現(xiàn),懸崖上的海象總會驚慌失措,本能地想回到海中。
可這是懸崖,不是海灘,它們的逃離,便成了一種“自殺”。
在攝影師短短數(shù)日的拍攝里,他們便目睹了至少200頭海象的“自殺”場景。
圖 | 紀(jì)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
如果說,全球變暖,看上去還有點遙遠(yuǎn)。
那海洋垃圾,則是我們對動物們更直接的傷害。
有一個短視頻博主叫“老鯉”,他是一名潛水員,同時也是一個“海底清潔工”。
在他發(fā)布的視頻里,他在海里發(fā)現(xiàn)過廢棄的漁網(wǎng)、無數(shù)的飲料瓶、食物包裝袋、眼鏡、鞋子......
五花八門的,都是人類產(chǎn)生的海洋垃圾。
在這些視頻的背后,我看過更多慘不忍睹的影像。
我看過,有海龜被一根吸管穿過鼻子,救援人員用工具幫它拔出吸管,海龜也血流如注。
我看過,有鯨魚因為吃進(jìn)了800公斤的塑料垃圾而中毒,最終擱淺死亡。
我看過,有海豚因為被漁網(wǎng)纏住受傷,被漁民扔回海中,最終也只能流血身亡。
在太平洋,有一個面積足足有160萬平方公里,相當(dāng)于4個云南省大小的,巨大的垃圾帶。
里面,全部是人類活動產(chǎn)生的各種垃圾。
有人在海邊游玩時隨手扔的,城市的工廠排的,甚至是人們平時的生活垃圾,都有可能經(jīng)過周轉(zhuǎn),來到海洋之中。
海洋,曾經(jīng)是生命的搖籃。
但如果再這樣下去,或許在未來,它也會成為所有生命的墳?zāi)埂?/p>
希望這一天不會出現(xiàn)。
04
F O U R
《狼圖騰》的作者姜戎講過草原上的生態(tài)鏈:
在草原上,鼠和兔是禍害,因為它們繁殖力驚人,一窩鼠兔一年吃掉的草,要比一只羊吃的還要多。
最過分的是,它們還會掏洞刨沙毀壞草場,搞到草原寸草不生。
這個時候,狼就成了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維護者——有了狼對兔鼠的捕殺,內(nèi)蒙古的草原上數(shù)千年未發(fā)生過鼠災(zāi)兔災(zāi)。
▲《狼圖騰》劇照
直到后來,狼被不斷捕殺,草原也因此不斷變成荒漠。
而兔鼠因為失去了草原,同樣銷聲匿跡了。
這其實就叫做生態(tài)平衡——沒有一種生物,可以獨自地在這個星球上存活。
很多人總覺得,保護動物、保護環(huán)境,是一件與自己無關(guān)的事情。
甚至覺得,一種動物滅絕了,不過就是人類少了一種食物而已。
但事實上,即使我們處于生物鏈的頂端,但任何一個生物的消失,都可能成為我們滅亡的開始。
動物接二連三的滅絕,那么下一個滅絕的,必然就是人類。
同時,也不要以為保護動物這件事做起來很難。
有很多事情,你都可以輕易做到:
01 不要吃野味,尤其是陸生野味。
無論是為了健康,還是為了避免吃到“牢底坐穿獸”,我們都該管住自己的嘴。
02 不要購買野生動物制品
“每張野獸毛皮背后,都可能是一樁兇殺案”。
姚明也說過,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03 保護環(huán)境,從小事做起
無論是平時還是在景區(qū),都不要亂扔垃圾。
盡量減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隨手進(jìn)行垃圾分類。
04 看到違法的事,請隨手舉報
電話舉報渠道: 12315,或者聯(lián)系各地的森林公安
微信: 國務(wù)院客戶端小程序——點擊“12315”
支付寶: 搜索“12315”——全國12315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小程序
要記住,無論是保護動物,還是保護環(huán)境,本質(zhì)都是在保護人類。
無論是為了我們自己,還是為了我們的后代,這都是刻不容緩的。
就像彭于晏的微博說的那樣,“在一切太遲之前”。
05
F I V E
在全球疫情期間,有一件新聞讓我記憶猶新。
那就是,原本幾乎不可能在城市里出現(xiàn)的野生動物,竟然都紛紛“入侵”城市了。
在威爾士的海岸小鎮(zhèn)蘭迪德諾,山羊成為了這座小鎮(zhèn)的觀光客。
▲蘭迪德諾居民卡爾·特里格斯在街上拍下了野山羊
智利圣地亞哥空蕩的街道上,出現(xiàn)了來自安第斯山脈的美洲獅。
圖 | @央視新聞客戶端
日本奈良,一向膽小的小鹿們,走出了保護區(qū),開始探索周圍的商店。
泰國的華富里,平時習(xí)慣了游客喂食的猴子,也要重新找回覓食的能力。
圖 | @網(wǎng)易號
四川雅安,野生大熊貓帶著自己的寶寶來到了公路上散步。
武漢的長江大橋上,也出現(xiàn)了一頭悶頭狂奔的野豬。
為什么?
答案其實很簡單:平日里,人類正在擠壓其它動物的生存空間。
直到疫情出現(xiàn),沒有了汽車此起彼落的喇叭聲,沒有了街道上摩肩接踵的人潮。
一切才好像恢復(fù)了“自然”的狀態(tài)。
疫情過后,動物可能又得退回到大自然里。
但或許我們也該反思,如果我們力所能及地去做一些事。
這個世界,一定會變得更美好。
《別了,長江白鱘》中國青年報
《長江白鱘宣告“滅絕” 更多“水中國寶”岌岌可?!啡嗣窬W(wǎng)
《白鰭豚真的滅絕了嗎?為什么無法拯救它們?》騰訊網(wǎng)
《瀕危藍(lán)鰭金槍魚,日本又一個“海豚灣”》新華社
《人類鐘愛魚翅致126種鯊魚成瀕危物種》廣州日報
《科研人員最新研究對白鰭豚滅絕之謎給出答案:人類活動須擔(dān)負(fù)主要責(zé)任》中國科學(xué)院
《BBC攝影師哭了,鏡頭里企鵝死里逃生,海象跳崖自殺,滿目瘡痍》中國慈善家雜志
*圖:圖片素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