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劉光勝,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上海 200134)、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中心博士后(北京 100084)
內容提要:由于資料缺乏,“儒分為八”已成為儒學史上千百年來難以厘清的學術難題。新見的出土文獻,往往不是某一學派的專有文獻,而是不同學者的文獻匯編,因此,從這些文獻對儒家共有特征的不同理解入手,就為解開“儒分為八”之謎提供了新的視角。韓非的八派劃分,只是選取思想歧異明顯、影響較大的八個派別。儒分為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早期儒家分化的真實面貌,但法家立場的偏頗,使韓非不能對儒家發(fā)展面貌,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思想歧異是當時孔門內部的普遍存在,而窄化、深化、分化、派別化,正是從不同學派思想差異日漸明顯的層面,對早期儒學發(fā)展進程所作的一種描述與展示。
關鍵詞:韓非/儒分為八/早期儒家/分化
標題注釋:基金項目:清華簡《系年》與古史新探(10&ZD&091);中國博士后基金(2013M540925);上海市教委創(chuàng)新項目“《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書》(壹)整理研究(12YS048)
孔子歿后,早期儒家呈現(xiàn)出分化的態(tài)勢?!俄n非子·顯學》篇:“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故孔、墨之后,儒分為八,墨離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謂真孔、墨???、墨不可復生,將誰使定世之學乎?”韓非所記“儒分為八”,是現(xiàn)存儒家內部分化最早、最完整的文獻依據,但疑點重重:孔子之后,儒家是否真有八派之多?既然八派取舍相反不同,為何還都是儒家?曾子、子游、子夏皆是孔子重要門徒,為何不在八派之內?韓非是法家人物,他對儒家八派的劃分是否可信?“儒分為八”遂成為早期儒學史上難以解開的謎團。
一、“儒分為八”研究的困難
雖不斷有學者質疑“儒分為八”不可信,①但《莊子·天下》篇說:“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若獲、已齒、鄧陵子之屬,俱誦《墨經》,而倍譎不同,相謂別墨?!薄短煜隆菲浵嗬?、鄧陵兩派之名與《顯學》篇同,倍譎不同的思想分裂,與韓非之說契合。今傳《墨子》書中《尚同》、《尚賢》、《兼愛》等十篇,皆分為上、中、下三篇,字句小異,大旨無殊,可證墨家的確曾分為三派。②與“儒分為八”不同,學界普遍認為“墨離為三”真實可信。③韓非生活在戰(zhàn)國末期,師出荀子,對儒家較為了解。④“儒分為八,墨離為三”同為韓非所說,既然墨子之后,“墨離為三”與墨學實際發(fā)展情形合符若節(jié),那么,“儒分為八”也應當是確指。
但依據韓非之說,研究早期儒家分化的難點在于:一是八派人物難以確指。顏回早亡,孔門弟子顏姓多人:顏無繇、顏幸、顏高、顏祖、顏之仆、顏噲、顏何。史影迷茫,很難確定顏氏之儒究竟是誰。⑤八派中目前確定無疑的僅有兩家:子張氏為顓孫師,漆雕氏為漆雕開。其他六家則歧義紛紜,難成定讞。二是八派文獻缺乏,相關研究難以展開。和八派相關的先秦儒家文獻,多已亡佚,傳流至今的只有《孟子》、《荀子》、《中庸》等少數文獻。即使定子思之儒為孔伋,孟氏之儒為孟子,孫氏之儒為荀子,八派之中仍有五派無書。缺少學派研究的文獻,就無法對八派各自思想特質、彼此矛盾等問題展開研究。郭店簡、上博簡涉及曾子、子貢、子羔、仲弓、子路等多位孔門弟子,可惜大部分都在八派之外。古書多不題撰者,出土文獻能明確斷定具體作者畢竟只是少數。到目前為止,出土材料僅使子思學派的文獻得到擴充,而其他七家文獻并沒有明顯增添,資料嚴重匱乏的瓶頸依然存在。
二、對儒家共同特征的不同理解
由于文獻缺乏,“儒分為八”已成為儒學史上千百年來理不清的學術公案?!稘h書·藝文志》說:“儒家者流,蓋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陽陽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經之中,留意于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為高?!背珜柿x,誦讀六經,效法堯舜、文武之道,以孔子為宗師,是早期儒者的共同特征,為儒學精髓。新出土的儒家文獻,其具體作者雖不得而知,但大都不是某一學派的專有文獻,而是不同儒者的文獻匯編。⑥我們從這些文獻對儒家共同特征的不同理解入手,以期為韓非儒家八派研究提供新的視角。
(一)對仁義的矛盾闡釋
仁義是儒家的綱領,孔子后學對仁義皆持贊成態(tài)度,但他們對仁義的理解卻明顯有別。子張問仁,孔子回答說:“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論語·陽貨》)在孔子那里,仁統(tǒng)率恭、寬、信等諸德,是一切道德的總綱?!对哟笮ⅰ氛f:“夫孝者,天下之大經也。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諸后世,而無朝夕?!痹咏⒁孕⒌罏楹诵牡囊辉軐W,仁下降為孝道范疇的一個德目。郭店簡《五行》智、圣、仁、義、禮并列,圣、智的地位尊顯于仁?!读隆钒训履颗c社會身份掛鉤,父德為圣,子德為仁,子不如父,仁不如圣。在《六德》中,統(tǒng)帥仁義禮智忠信的是德,而不是仁,仁對其他德目的統(tǒng)攝作用已不復存在,其核心地位已經消解。
早期儒家對仁的理解千差萬別。孔子說仁者愛人,把仁的含義規(guī)定為愛人?!吨倚胖馈氛f:“忠,仁之實也,”把仁的本質規(guī)定為忠誠、忠實?!缎宰悦觥氛f:“愛類七,唯性愛為近仁。”把仁解釋為出自人性之愛。《六德》說:“子也者,會敦長材以事上,謂之義;上共下之義,以奉社稷,謂之孝,故人則為[人也,謂之]仁。仁者,子德也。”在孔子那里,仁本來是人人可以具有的德行,而《六德》規(guī)定只有孝子才具備。《語叢一》說:“愛善之謂仁,”追求善是仁。如果以孔子對仁的解釋為標準,郭店簡中只有《五行》“愛父,其繼愛人”,和《論語》較為接近。而其他篇對仁的解釋,和孔子皆存在明顯距離。
孔子單稱仁,從未將仁義聯(lián)用?!墩撜Z·顏淵》說:“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孔子以禮釋仁,仁在現(xiàn)實層面的落實需要禮的支撐。在孔子看來,真正與仁同等重要的德目是禮,而不是義?!对又蒲灾小罚骸熬铀既柿x,晝則忘食,夜則忘寐?!薄墩撜Z》中孔子仁禮組合,到《曾子》十篇中變?yōu)槿柿x搭配。《六德》的德目組合是圣、智、仁、義、忠、信,《五行》是智、圣、仁、義、禮,《尊德義》是仁、義、忠、學、教,《語叢一》是仁、智、義、禮、圣、善。不同儒者,選擇的德目組合不同,而不同的德目組合,背后反映的是不同的理論體系建構。早期儒家皆以仁為基礎,構建德目組合,但這些德目組合的差異,反映的是他們對整個儒學理論體系理解的不同。
對于義,早期儒者的分歧集中于兩點:一是義的來源?!墩Z叢一》說:“仁生于人,義生于道?;蛏趦?,或生于外?!薄墩Z叢一》認為義生于外,生于道。這里的道指的是禮,義出于禮制的規(guī)定?!缎宰悦觥罚骸皡栃哉?,義也?!蹦サZ、提升人性是義,義自然在人性之外?!读隆氛f:“義,君德也?!绷x作為國君之德,自然在內不在外?!睹献印じ孀由稀氛f:“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绷x為先天內在于我的善端,在人性之內。孔子并未指明義的來源,孔子之后義生于內,還是生于外,存在兩種彼此矛盾的理論進路。二是義的內涵。《唐虞之道》:“禪,義之至也。”《唐虞之道》把義的內涵規(guī)定為禪讓,推行義的至高境界是讓位于賢人?!缎宰悦觥罚骸皡栃哉撸x也?!蹦サZ、提升人性的為義,但磨礪人性,與國君禪讓含義明顯不同?!吨倚胖馈氛f:“忠,仁之時也。信,義之期也?!迸c義接近的是信,與仁內涵接近的是忠。而《性自命出》說:“智類五,唯義道為近忠。”強調義和忠最為接近。到底義的內涵接近忠還是信,兩篇存在明顯分歧。
在孔子那里,仁是對所有仁人君子的共同道德要求,不曾根據社會角色的不同,設計不同的道德要求。曾子以孝代替仁,把孝規(guī)定為所有人追求的道德目標。孝分為大、中、小三個層次,分別與天子、士大夫及庶民對應。郭店簡《六德》說君義、臣忠、父圣、子仁,夫智、妻信,而《禮記·大學》說君仁、臣敬、父慈、子孝,與國人交往要信。同樣是對君臣父子的道德要求,《六德》和《大學》無一相同。《大學》仁為君德,而《六德》以義為君德,仁降為子德。仁義與社會角色搭配的差異,使得早期儒家對仁義的闡釋更為紛繁歧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