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染與草染均為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染色技法,現(xiàn)在一般稱為“草木染”或“植物染色”,“天然染色”。
石染即是用朱砂、礬石等礦物作的染料。亦指用這類染料染衣服。夏纁玄《周禮·天官·染人》漢
在舊石器時代晚期中國人已經(jīng)知道染色。北京周口店山頂洞遺址,曾發(fā)現(xiàn)赤鐵礦(赭石)粉末和涂染成赤色的石珠、魚骨等裝飾品。新石器時代的涂彩更多。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出土酒器和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彩陶上,有紅、白、黑、褐、橙等多種色彩。當時所用的顏料,大都是礦石研成的粉末。除粉狀赭石外,青海樂都柳灣墓地還發(fā)現(xiàn)朱砂。山西夏縣西陰村遺址發(fā)現(xiàn)彩繪和研磨礦石等工具。這些礦石的粉末,曾用于紡織品著色。
石染的主要染料有
赤色的朱砂
石染是最早使用的染料,但隨著植物染料的興起,石染逐漸被草染說代替,因為草染的染料真豐富,色彩更多,使用更方便,效果也比石染好。
根據(jù)考古資料來看,我國最早的染色行為出現(xiàn)在舊石器時代晚期。植物染料的染色在中國古代又稱“草染”。在早期的一些史書中,就有關于練漂、染色的記載。如,“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詩經(jīng)·豳風·七月》)“三八為縹,五人為鯫,七八為緇。”(《周禮》)都是關于染事的描述。而《詩經(jīng)》中“終朝采綠,不盈一燜,……終朝采藍,不盈一檐”;“東門之蟬,茹蒽在彼”則具體點明了所用染料是靛藍和茜草。據(jù)《周禮》載,在西周初年國家就設有專司染事的管理機構,主管染料的征集、加工和漂染。在秦代設有“染色司”、唐宋設有“染院”、明清則設有“藍靛所”等管理機構。
主要的染草有藍、茜、芷和梔等,多為人工種植。染青色主要用藍草。染紅色,主要用茜草。染黃色,用梔子、地黃。染紫色,用紫草。染綠色,用艾草。染皂褐色,用皂斗。黑色調染料植物中大多因含有豐富的鞣質而能染成黑色。鞣質需在鐵媒染劑下才能染得極佳的黑色。常用的有麻櫟的果殼,榛、槲的樹皮和薯莨的根部等,其中麻櫟的果殼,在周代已經(jīng)使用。
采集藍草制作藍靛在中國的古籍中早有記載。《詩.小雅.采藍》:“終朝采藍。”,《說文》:“藍,染青草也。”,《荀子勸學》:“青,取之于藍而勝于藍。”
紅花(又名紅藍草)可直接在纖維上染色,故在紅色染料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紅色曾是隋唐時期的流行色,唐代李中的詩句“紅花顏色掩千花,任是猩猩血未加”形象地概況了紅花非同凡響的艷麗效果。根據(jù)現(xiàn)代科學分析,紅花中含有黃色和紅色兩種色素,其中黃色素溶于水和酸性溶液,無染料價值;而紅色素易溶解于堿性水溶液,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可產生沉淀,形成鮮紅的色淀。紅花是紅色植物染料中色光最為鮮艷的一種,故用紅花染成的紅色被稱為真紅或猩紅。我國紅花產區(qū)主要集中在新疆,其次為四川、云南、河南、河北、山東、浙江、江蘇等省區(qū)。
我國用紅花染色始見于西漢,《博物志》云:“張騫得種于西域,今魏地亦種之。”漢唐之后紅花成為染紅色織物的主要植物染料,紅花染色技術在隋唐之際亦從我國傳入日本。南北朝時期的農學著作《齊民要術》、明代的科技百科全書《天工開物》均對紅花染色工藝有較為詳盡的記載。
紫草根可用作染料,染紫色。在八、九月紫草莖葉枯萎時,采掘紫草根,加椿木灰、明礬媒染,可染得紫紅色。紫草在我國的使用歷史很久,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jīng)使用?!俄n非子·外儲說》中曾記載:“齊桓公好紫服,一國盡服紫。”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紫草還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多種藥理作用。
茜草為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國古代文獻記載中較早出現(xiàn)的植物染料之一。茜草的根可作紅色染料,色澤嬌艷而略帶黃光,染色牢度良好。茜草染色開始于商、周時期,是秦漢之前用來染紅色織物的主要植物染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深紅絹和長壽繡袍底色,就是用茜草染成的。茜草的提煉工藝和染色技術在隋唐時期曾流傳到日本。西漢張騫開通絲綢之路后,被譽為“真紅”的紅花染料自西域傳入我國,取代了茜草作為紅色染料的首要地位。此后,茜草雖不再作為大紅色的主要染料,但仍然大量用于其他各類紅色調顏色的染色加工中,一直延續(xù)到近代。茜草所染不是紅花那種鮮艷的真紅,而是比較暗的土紅,在印染界有專門的術語叫做Turkey
古文獻中早有記述,《詩經(jīng)》有“縞衣茹藘,聊可與娛”、“東門之墠茹藘在阪”等句。西漢毛萇傳《鄭風。東門之墠》云:茹藘(音慮),茅蒐(音搜)也。唐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云:茹藘,茅蒐,蒨(音茜)草也。(按:蒨草即茜草)
《漢官儀》記有“染園出卮茜,供染御服”之句?!妒酚?/span>?貨殖傳》中亦有“千畝卮茜,其人與千戶侯等”的記載,可見當時栽植茜草可享有厚利,茜草染紅在周朝以前即受到相當?shù)闹匾?。《本草綱目》云:“陶隱居本草言:東方有而少,不如西方多,則西草為茜,……”時珍曰:“茜草十二月生苗,蔓廷數(shù)尺,方甚中空有勱,外有細刺,數(shù)寸一節(jié),每節(jié)五葉,葉如烏藥葉而糙澀,面青背綠,七八月開花結實,如小椒大,中有細子。……可以染絳……。”清代《物理小識?卷之六》中亦有“茜草染紫”、“茜紅以烏梅湯,退紅以石灰水,退后茜不失銖兩。”等句,《植物名實圖考》一書對茜草也有許多解說。臺早期志書中也屢有記載,像康熙五十六年本《諸羅縣志》記曰“茜草染絳之草,一名茅搜……,土番多用此以染獸毛,兼以染藤;然秘而不傳,莫知所生之處漢人鮮有識者。”
我國古代使用的主要植物染料有:紅色類的茜草、紅花、蘇枋;黃色類的藎草、梔子、姜金和槐米;綠色類的凍綠(亦稱中國綠);藍色類的藍草(靛藍);黑色類的皂斗和烏桕等等,它們經(jīng)由媒染、拼色和套染等技術,可變化出無窮的色彩。
周代,植物染料在品種及數(shù)量上都達到了一定的規(guī)模,并設置了專門管理植物染料的官員負責收集染草,以供浸染衣物之用。秦漢時,染色已基本采用植物染料,形成獨特的風格。東漢《說文解字》中有39種色彩名稱,明代《天工開物》、《天水冰山錄》則記載有57種色彩名稱,到了清代的《雪宦繡譜》已出現(xiàn)各類色彩名稱共計704種。
草木染也稱植物染色。由于天然染料分子結構各不相同,染色方法也有較大差異,對于蛋白質纖維、纖維素纖維而言,染色方法主要有無媒染,先染后媒,先媒后染,同媒染色等。最佳染色工藝應該依據(jù)染料性質來定。
文:黃榮華
圖片來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