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現(xiàn)在,還有很多父母覺得:養(yǎng)兒才能防老,重男輕女的思想總是轉(zhuǎn)變不過來。很想問一句:你家有皇位要繼承嗎?為啥非得要兒子呢?真的很不理解有些父母的想法,尤其是他們的那句:我老了又不指望女兒,有兒子養(yǎng)老呢。
故事案例:
鄰居奶奶有三個孩子,2個姑娘和一個兒子。聽長輩們說:鄰居奶奶特別“偏心”,從小就對兩個女兒不是很好,直到現(xiàn)在還拼命地“壓榨”她們。在老人心中,只有兒子最好,恨不得傾其所有。
果不其然,在老人的偏心之下,兒子真的“養(yǎng)歪”了。臨近40歲,卻沒有正經(jīng)的工作,更別提贍養(yǎng)老人,只有要錢的時候,才想起來老母親。這次,鄰居奶奶生病,是她不看好的女兒忙前忙后,兒子連面都沒露。
出院后,鄰居奶奶哭著說:生了一次大病,才知道養(yǎng)兒防老都是騙人的,還是閨女最貼心。這一刻,真的特別后悔,過去的幾十年里,為啥不對女兒好一點??上?,世間沒有后悔藥,好在老人終于意識到錯誤。
兒子好,還是女兒好,醫(yī)院會有答案
特意去醫(yī)院走了一圈,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并沒有標準答案。越是重男輕女的家庭,生病后陪在老人身邊的都是姑娘;反倒是那些一碗水端平的老人,姑娘和兒子相互商量,都希望能夠多陪伴老人。
所以說,問題的關鍵還在于父母本身,而不是孩子的性別。若是從小沒有教育好,以至于孩子不懂感恩,那不管是兒子還是姑娘,將來都不會盡心的贍養(yǎng)父母。因為從小到大,孩子已經(jīng)習慣了索取,哪里會付出啊?
若是單從照顧老人方面來說,女兒要比兒子更細心、更孝順一些,不然也不會有“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這一說。在生活細節(jié)方面,女兒確實照顧的更加照顧,經(jīng)常會看到陪床的女兒給父母洗臉洗腳,還有擦洗身子。
這方面,兒子確實做的沒有女兒好,他們光顧著讓老人吃飯,忘記了生活細節(jié)。當然,兒子也有做的特別好的地方,比如說他們有力氣,可以幫助老人翻身、跑腿。
這樣看來,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其實都能扛起養(yǎng)老的責任。就像那句老話:有錢出錢,沒錢出力,照顧老人就是盡心盡力。
因此,希望所有的父母,改變之前的想法,不要總是糾結(jié)于誰來養(yǎng)老的問題。與其把希望寄托在兒子或女兒身上,不如提前做好養(yǎng)老規(guī)劃。因為孩子長大后,都會有他們的小家庭,會有來自生活和工作的壓力……
而且老話也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剛生病時,兒女們都會擔心,跑前跑后的照顧老人??扇羰菚r間長了呢?相信再貼心的兒女,他們都會覺得疲憊,照顧上也會有所懈怠,畢竟他們還有自己的生活。
養(yǎng)兒養(yǎng)女不重要,明白兩件事才是重點
1、嘴甜≠孝順,父母要清楚
第一件事情,就是想讓父母知道:嘴巴甜的孩子,他們不一定孝順,很可能只是會“哄騙”而已。說得再好又能怎樣?真正需要照顧的時候,光靠嘴說是不行的,需要付諸行動才行。
不否認,會說話的孩子,確實最得人心,如同“畫大餅”一樣,把父母“哄騙”得很開心。但他們這不是聰明,更不是孝順,而是投機取巧的一種表現(xiàn)。相反,那些不太說話,只會用付諸行動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孝順。
2、學會感恩,承擔責任
小時候,父母傾盡所有去照顧孩子,不僅要給他們更好的物質(zhì)生活,而且恨不得替他們承擔困難、挫折??墒情L大后,很多孩子卻連基本的尊重和感恩都做不到,何來孝順這一說呢?
歸根結(jié)底,還是因為父母小時候做的太多,什么都想替孩子走,卻唯獨忘了教會他們感恩。那些孝順的孩子,他們從小就知道父母的辛苦,并且愿意替父母分擔生活中的瑣事。
送給父母的溫馨建議:
還是那句話,與其靠別人,不如靠自己。年輕的時候,用心的教育孩子,讓他懂感恩、懂責任。長大后,他們也會成為很優(yōu)秀的人,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事情,照顧好身邊的父母。
若是孩子真的被寵壞了,父母就要及時時調(diào)整養(yǎng)老方式,別再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其實想想,現(xiàn)在的養(yǎng)老措施很到位,和一群老人住在養(yǎng)老院,也會是一種特別幸福的生活狀態(tài)。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