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人體經絡圖收藏
作者:佚名 日期:2008年04月07日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人氣:22399
人體經絡圖
二千五百年前,中國誕生了第一部醫(yī)學巨著——《黃帝內經》,在這部典籍中,一個重要的概念貫穿于全書,那就是經絡。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古人發(fā)現(xiàn)人體上有一些縱貫全身的路線,稱之為經脈;又發(fā)現(xiàn)這些大干線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細小的分枝,古人稱這些分枝為絡脈,“脈”是這種結構的總括概念。
《黃帝內經》對經絡的認識是從大量的臨床觀察中得來的,記載這些臨床觀察的文獻近年來已在馬王堆帛書、張家山竹簡和綿陽木人經絡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漸找到。這些早期文獻主要描述了經脈系統(tǒng),并涉及了三種古老的醫(yī)療手段:一個是灸法,一個是砭術(即用石頭治病的一種醫(yī)術),另一個就是導引術(一種古老的氣功),而經脈是這三種醫(yī)術施用時借助的途徑。
隨著冶煉技術的發(fā)展,人們制成了金屬針,稱為微針,并用微針對經脈進行治療?!饵S帝內經》分為兩部書,其中之一叫做《靈樞經》,也稱為《針經》,就是專門論述用微針治療經絡的著作?!饵S帝內經》對經絡作了系統(tǒng)的總結,在經脈之外,增加了絡脈、經別、經筋、皮部和奇經等新的概念,它們共同組成了經絡系統(tǒng),成為古人心目中人體最重要的生理結構?!饵S帝內經》還闡述了經絡的功能,即運行氣血、平衡陰陽、濡養(yǎng)筋骨、滑利關節(jié)、聯(lián)絡臟腑和表里上下以及傳遞病邪等?!饵S帝內經》對經絡系統(tǒng)及其功能的認識主要來自于長期的臨床觀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結果和取類比象的描述。由于《黃帝內經》的概念體系是二千多年前的,給現(xiàn)代人理解它的思想內涵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因此,從文獻和實驗等多個方面揭示古典經絡概念的內涵,是中醫(yī)研究者的任務。
----------------------------------
手太陰肺經
本經共有11個穴位。其中9個穴位分布在上肢掌面橈側,2個穴位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云門、天府、俠白、尺澤、孔最、列缺、經渠、太淵、魚際、末穴少商。
本經腧穴可主治呼吸系統(tǒng)和本經脈所經過部位的病癥。例如咳嗽,喘息,咳血,胸悶胸痛,咽喉腫痛,外感風寒及上肢內側前緣疼痛等。
【循行】
①起始于中焦胃部,向下散絡大腸,回過來沿著胃上口,②穿過膈肌,屬于肺臟。③從肺系——氣管、喉嚨部橫出腋下(中府、云門),④下循上臂內側,走手少陰、手厥陰經之前(天府、俠白),⑤下向肘內(尺澤),沿前臂內側橈骨邊緣(孔最),⑥進入寸口——橈動脈搏動處(經渠、太淵),上向大魚際部,沿邊際(魚際),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腕后一支:⑦從腕后(列缺)分出,走向食指內(橈)側,出于末端(接手陽明大腸經)。
【病候】
本經異常變動就表現(xiàn)為下列病癥:肺部脹滿,膨脹氣喘,咳嗽,兩鎖骨上窩(缺盆)之中(包括喉嚨部分)疼痛;嚴重時交捧著兩手,感到胸部煩悶,視覺模糊。還可發(fā)生前臂部的氣血阻逆,見厥冷、麻木、疼痛等癥。
本經腧穴主治“肺”方面所發(fā)生的病證:咳嗽,氣上逆,喘息氣粗,心煩,胸悶,上臂、前臂的內側前邊(經脈所過處)酸痛或厥冷,或掌心發(fā)熱。
本經氣盛有余(實癥)多見肩背疼痛,感冒風寒自汗出,傷風,小便頻數(shù),口鼻噓氣;本經氣虛不足(虛證),多見肩背疼痛怕冷、氣短,呼吸急促,小便的顏色異常。
【本經穴】
中府(肺募),云門,天府,俠白,尺澤(合),孔最(郄),列缺(絡),經渠(經),太淵(輸、原),魚際(滎),少商(井)。
【交會穴】
無交出穴。
一、經脈循行
 
起于中焦,向下聯(lián)絡大腸,回繞過來沿著胃的上口,通過橫膈,屬于肺臟,從“肺系”(肺與喉嚨相聯(lián)系的部位)橫行出來(中府),向下沿上臂內側,行于手少陰經和手厥陰經的前面,下行到肘窩中,沿著前臂內側前緣,進入寸口,經過魚際,沿著魚際的邊緣,出拇指內側端(少商)。
手腕后方的支脈:從列缺穴分出,一直走向食指內側端(商陽),與手陽明大腸經相接。
二、主治病侯
本經腑穴主治喉、胸、肺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咳嗽,氣喘,少氣不足以息,咳血,傷風,胸部脹滿,咽喉腫痛,缺盆部及手臂內側前緣痛,肩背寒冷、疼痛等證。
三、經穴分布
本經經穴分布在胸部的外上方,上肢掌面橈側和手掌及拇指的橈側。起于中府,止于少商,左右各11個穴位。(如圖)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手陽明大腸經圖譜
本經共有20穴。15穴分布在上肢背面的橈側,5穴在頸、面部。首穴商陽,末穴迎香。本經腧穴可主治眼、耳、口、牙、鼻、咽喉等器官病癥,胃腸等腹部疾病、熱病和本經脈所經過部位的病癥。例如頭痛,牙痛,咽喉腫痛,各種鼻病,泄瀉,便秘,痢疾,腹痛,上肢屈側外緣疼痛等。
商陽 二間 三間 合谷
陽溪 偏歷 溫溜 下廉
上廉 手三里 曲池 肘髎
手五里 臂臑 肩髃 巨骨
天鼎 扶突 口禾髎 迎香
【循行】
①從食指末端起始(商陽),沿食指橈側緣(二間、三間)出第一、二掌骨間(合谷),②進入兩筋(拇長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間(陽溪),沿前臂橈側(偏歷、溫溜、下廉、上廉、手三里)③進入肘外側(曲池、肘髎),
經上臂外鍘前邊(手五里、臂臑),④上肩,出肩峰部前邊(肩髃、巨骨,會秉風),向上交會頸部(會大椎),⑤下入缺盆(鎖骨上窩),⑥散絡肺,通過橫膈,屬于大腸。
上行的一支:⑦從鎖骨上窩上行頸旁(天鼎、扶突),通過面頰,進入下齒槽,出來挾口旁(會地倉),交會人中部(會水溝)——左邊的向右,右邊的向左,上夾鼻孔旁(禾髎、迎香、接足陽明胃經)。
【病候】
本經異常變動就表現(xiàn)為下列病癥:牙齒痛,頸部腫脹。
本經腧穴主治“津”方面所發(fā)生的病癥:眼睛昏黃,口干,鼻塞,流清涕或出血,喉嚨痛,肩前、上臂部痛,大指側的次指(食指)痛而不好運用。
凡屬于氣盛有余的癥狀,則當經脈所過的部分發(fā)熱和腫脹;屬于氣虛不足的癥狀,則發(fā)冷戰(zhàn)栗而不容易回暖。
【本經穴】
商陽(井),二間(滎),三間(輸),合谷(原),陽溪(經),偏歷(絡),溫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合),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禾髎,迎香。
【交會穴】
大椎(督脈),水溝(督脈),地倉(足陽明),秉風(手太陽)。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足陽明胃經
本經共有45個穴位,15個穴位分布在下肢的前外側面,30個穴位在腹、胸部和頭面部。首穴承泣、四白、巨髎、地倉、大迎、頰車、下關、頭維、人迎、水突、氣舍、缺盆、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沖、髀關、伏兔、陰市、梁丘、犢鼻、足三里、上巨虛、條口、下巨虛、豐隆、解溪、沖陽、陷谷、內庭、末穴厲兌。本經腧穴可治療胃腸等消化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和頭、眼、鼻、口、齒等器官病癥和本經脈所經過部位的病癥。例如:胃痛,腹脹,嘔吐,泄瀉,鼻衄,牙痛,口眼渦斜,咽喉腫痛,熱病,神志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疼痛等。
【循行】
①起始于鼻旁(會迎香),②交會鼻根頞中,旁邊會足太陽經(會睛明),③向下沿鼻外側(承泣、四白),進入上齒槽中(巨髎),回出來夾口旁(地倉)環(huán)繞口唇(會人中),向下交會于頦唇溝(會承漿);④退回來沿下頜出面動脈部(大迎),再沿下頜角(頰車),上耳前(下關),經顴弓上(會上關、懸厘、頷厭),沿發(fā)際(頭維),至額顱中部(會神庭)。
頸部一支:⑤從大迎前向下,經頸動脈部(人迎),沿喉嚨(水突、氣舍,一說會大椎),⑥進入缺盆(鎖骨上窩部),⑦通過膈肌,屬于胃(會上脘、中腕),散絡于脾。
⑧外行的主干:從鎖骨上窩(缺盆)向下,經乳中(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向下夾臍兩旁(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進入氣街(腹股溝動脈部氣沖穴)。
內行一支:⑨從胃口向下,沿腹里,⑩至腹股溝動脈部與前者會合?!纱讼滦薪涹y關節(jié)前(髀關),到股四頭肌隆起處(伏兔、陰市、梁丘),下向膝髕中(犢鼻),⑾沿脛骨外側(足三里、上巨虛、條口、下巨虛),下行足背(解溪、沖陽),進入中趾內側趾縫(陷谷、內庭),出次趾末端(厲兌)。
小腿部一支:⑿從膝下三寸處(足三里)分出(豐?。蛳逻M入中趾外側趾縫,出中趾末端。
足背一支:⒀從足背部(沖陽)分出,進大趾趾縫,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陰脾經)。
一、經脈循行
起于鼻翼兩側(迎香),上行到鼻根部,與旁側足太陽經交會,向下沿著鼻的外側(承泣),進入上齒齦內,回出環(huán)繞口唇,向下交會于頦唇溝承漿(任脈)處,再向后沿著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頜大迎處,沿著下頜角頰車,上行耳前,經過上關(足少陽經),沿著發(fā)際,到達前額(神庭);
面部支脈:從大迎前下走人迎,沿著喉嚨,進入缺盆部,向下通過橫膈,屬于胃,聯(lián)絡脾臟;
缺盆部直行的支脈:經乳頭,向下挾臍旁,進入少腹兩側氣沖;
胃下口部支脈:沿著腹里向下與氣沖會合,再由此下行至髀關,直抵伏兔部,下至膝蓋,沿著脛骨外側前線,下經足跗,進入第二足趾外側端(厲兌);
脛部支脈:從膝下3寸(足三里)處分出,進入足中趾外側;
足跗部支脈:從跗上(沖陽)分出,進入足大趾內側端(隱白),與足太陰脾經相接。
二、主治病候
本經腧穴主治胃腸病、頭面、目、鼻、口、齒痛、神志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腸鳴腹脹,水腫,胃痛,嘔吐或消谷善饑,口渴,咽喉腫痛,鼻血丑,胸部及膝臏等本經循行部位疼痛,熱病,發(fā)狂等病證。
三、經穴分布
足陽明胃經經穴分布在頭面部、頸部部、胸腹部、下肢的前外側面。起于承泣,止于厲兌,左右各45穴(如圖)。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足陽明胃經
足太陰脾經
本經共有21個穴位。11個穴位分布在下肢內側面,10個穴位分布在側胸腹部。首穴隱白,末穴大包。本經腧穴可治療脾、胃等消化系統(tǒng)病癥。例如胃脘痛、惡心嘔吐、噯氣、腹脹、便溏、黃疸、身重無力、舌根強痛及下肢內側腫痛、厥冷等。
隱白 大都 太白 公孫 商丘 三陰交 漏谷 地機 陰陵泉 血海 箕門 沖門 府舍 腹結 大橫 腹哀 食竇 天溪 胸鄉(xiāng)周榮 大包
【循行】
①起始于大趾末端(隱白),沿大趾內側赤白肉際(大都),經核骨(第一跖骨小頭)后(太白、公孫),②上向內踝前邊(商丘),③上小腿內側,沿脛骨后(三陰交、漏谷),交出足厥陰肝經之前(地機、陰陵泉),④上膝股內側前邊(血海、箕門),⑤進入腹部(沖門、府舍、腹結、大橫;會中極、關元),⑥屬于脾,散絡于胃(腹哀,會下脘、日月、期門),⑦通過膈肌,夾食道旁(食竇、天溪、胸鄉(xiāng)、周榮,絡大包,會中府),⑧連舌根,散布舌下。
腹部一支:⑨從胃部分出,上過膈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陰心經)。
【病候】
本經異常變動就表現(xiàn)為下列病癥:舌根部發(fā)強,吃后即嘔,胃脘痛,腹脹,喜噯氣,得到大便或放屁后就感到輕松,全身感到沉重無力。
本經腧穴主治“脾”方面所發(fā)生的病癥:舌根部痛,身體不能活動,吃不下,心胸煩悶,心窩下急痛,大便溏,腹有痞塊,泄利,或小便不通,黃疸,不能安睡,勉強站立,大腿和小腿內側腫、厥冷,足大趾不能運用。
脾之大絡:實證,全身都痛;虛證,各關節(jié)弛緩乏力。
【本經穴】
隱白(井),大都(滎),太白(輸、原),公孫(絡),商丘(經),三陰交(足三陰之會),漏谷,地機(郄),陰陵泉(合),血海,箕門,沖門,府舍,腹結、大橫,腹哀、食竇,天溪、胸鄉(xiāng),周榮,大包(脾之大絡)。
【交會穴】
中府(手太陰),期門(足厥陰),日月(足少陽),下脘、關元、中級(任脈)。
一、經脈循行
起子足大趾末端(隱白),沿著大趾內側赤白肉際,經過大趾本節(jié)后的第一跖趾關節(jié)后面,上行至內踝前面,再上腿肚,沿著脛骨后面,交出足厥陰經的前面,經膝股部內側前緣,進入腹部,屬于脾臟,聯(lián)絡胃,通過橫膈上行,挾咽部兩旁,連系舌根,分散于舌下;
胃部支脈:向上通過橫膈,流注于心中,與手少陰心經相接。
二、主治病候
本經腧穴主治脾胃病,婦科,前陰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胃脘痛,食則嘔,噯氣,腹脹便溏,黃疸,身重無力,舌根強痛,下肢內側腫脹,厥冷等。
三、經穴分布
本經經穴分布在足大趾,內踝,下肢內側,腹胸部第三側線。起于隱白,止于大包,左右各21穴(如圖)。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800) this.width=800" border=0>
圖片簡介:
足太陰脾經
本經共有21個穴位。11個穴位分布在下肢內側面,10個穴位分布在側胸腹部。首穴隱白,末穴大包。本經腧穴可治療脾、胃等消化系統(tǒng)病癥。例如胃脘痛、惡心嘔吐、噯氣、腹脹、便溏、黃疸、身重無力、舌根強痛及下肢內側腫痛、厥冷等。
隱白
大都
太白
公孫
商丘
三陰交
漏谷
地機
陰陵泉
血海
箕門
沖門
府舍
腹結
大橫
腹哀
食竇
天溪
胸鄉(xiāng)
周榮
足太陰脾經
手少陰心經
本經共9個穴位。1個穴位在腋窩部,8個穴位在上肢掌側面的尺側。首穴極泉、青靈、少海、靈道、通里、陰郄、神門、少府、末穴少沖。本經腧穴可主治胸、心、循環(huán)系統(tǒng)病癥、神經精神系統(tǒng)病癥以及經脈循行所過部位的病癥。例如心痛、心悸、失眠、咽干、口渴、癲狂及上肢內側后緣疼痛等。
手少陰心經脈
【循行】
《靈樞·經脈》:心手少陰之脈,起于心中,出屬心系(1)下膈,絡小腸。
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2),系目系(3)。
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后謙,行太陰、心主(4)之后,下肘內,循臂內后廉,抵掌后銳骨(5)之端,入掌內后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本經穴]極泉、青靈、少海(合)、靈道(經)、通里(絡)、陰郄(郄)、神門(輸、原)、少府(滎)、少沖(井)。
(1)心系——是指心與各臟相連的組織。按:主要指與心連接的大血管及其功能性聯(lián)系。
(2)挾咽——即指咽喉。
(3)目系——指眼后與腦相連的組織。
(4)太陰、心主——指手太陰肺經和手厥陰心包經。
(5)掌后銳骨——指腕骨之豌豆骨部。
【語譯】
手少陰心經;從心中開始,出來屬于心臟與它臟相連的系帶,下過膈肌,絡小腸。
它的支脈:從心臟的系帶部向上挾咽喉,而與眼球內連于腦的系帶相聯(lián)系。
它的直行脈從心系(即心與它臟相聯(lián)系的系帶)上行至肺,向下出于腑下(極泉),沿上臂內側后緣,走手太陰,手厥陰經之后(青靈),下向肘內(少海),沿前臂內側后緣(靈道、通里、陰郄、神門),到掌后豌豆骨部進入掌內后邊(少府),沿小指的橈側出于末端(少沖),接手太陽小腸經。
【病候】
《靈樞·經脈》:是動則?。亨桑?)干,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2)。
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痛,臑臂內后廉痛、厥,掌中熱、痛。
【注釋】
(1)嗌--音益?!墩f文》:“咽也”。按:嗌,指咽峽部分,而咽則兼指食管。
(2)臂厥--同肺經。指經脈所過部分氣血阻逆。
【語譯】
本經有了異常變動就表現(xiàn)為下列的病癥:咽喉干燥,心口痛,口渴要喝水;還可發(fā)為前臂部的氣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癥。
本經所屬腧穴能主治有關“心”方面所發(fā)生的病癥:眼睛發(fā)黃,胸脅疼痛,上臂、前臂內側后邊痛或厥冷,手掌心熱痛。
手少陰絡脈
【循行】
《靈樞·經脈》: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去腕一寸(1),另而上行,循經入于心中,系舌本,屬目系。取之去腕后一寸(2)。別走太陽也。
其實,則支膈(3);虛,則不能言(4)。
【注釋】
(1)一寸——原作一寸半,據(jù)《太素》改。
(2)腕——原作掌,據(jù)《太素》《甲乙》改。
(3)支膈——胸膈間脹滿、支撐不適。
(4)不能言——其支者上系舌本,故不能言。
【語譯】
手少陰絡脈,名通里。在腕關節(jié)后一寸處分出上行,沿著本經進入心中,向上聯(lián)系舌根部,歸屬于眼后聯(lián)系于腦部。
手少陰絡脈出現(xiàn)的實證,見胸膈部支撐脹滿;虛證,不能說話。可取手少陰絡穴治療。本絡走向手太陽小腸經脈。
手少陰經別
【循行】
《靈樞·經別》:手少陰之正,別入于淵腋(1)兩筋之間,屬于心,上走喉嚨,出于面,合目內眥。
【注釋】
(1)淵腋——足少陰膽經穴名,在腋下三寸處。又釋為腋部。
【語譯】
手少陰經別,分出后進入腋下淵腋穴處兩筋之間,歸屬于心臟,向上走到喉嚨,淺出面部,與手太陽經在內眼眥會合。
手少陰經筋
【循行】
《靈樞·經筋》:手少陰之筋,起于小指之內側,結于銳骨,上結肘內廉,上入腋,交太陰,伏(1)乳里,結于胸中,循賁(2)下系于臍。
其?。簝燃?,心承伏梁(3),下為肘網(4),其病當所過者支轉筋、筋痛。
【注釋】
(1)伏——原作“挾”據(jù)《太素》及楊注改。
(2)賁——原作“臂”據(jù)《太素》及楊注改。
(3)伏梁——古病名,五積之一,為心之積,主要癥狀為積塊起于臍上,上至心下,伏而不動,如屋之梁,因而得名。
(4)肘網——網,《太素》《甲乙》作“綱”,指上肢的筋有病,肘部感到如羅網一樣的牽制不舒。
【語譯】
手少陰經筋,起始于手小指內側,結聚于腕后豆骨處,向上結于肘內側,上入腋內,交手太陰經筋,循行于乳里,結聚于胸部,沿膈向下,聯(lián)系于臍部。
其病癥:可見胸內拘急,心下有積塊堅伏名為伏梁;上肢筋有病,則肘部拘急屈伸不利;本經筋循行部位支撐不適,掣引轉筋和疼痛。
一、經脈循行
起于心中,出屬“心系”(心與其他臟器相連系的部位),通過橫膈,聯(lián)絡小腸;
“心系”向上的脈:挾著咽喉上行,連系于“目系”(眼球連系于腦的部位;
“心系”直行的脈:上行于肺部,再向下出于腋窩部(極泉),沿著上臂內側后緣,行于手太陰經和手厥陰經的后面,到達肘窩,沿前臂內側后緣,至掌后豌豆骨部,進入掌內。沿小指內側至末端(少沖),與手太陽小腸經相接。
二、主治病候
本經腧穴主治心、胸、神志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心痛,咽干,口渴,目黃,脅痛,上臂內側痛,手心發(fā)熱等。
三、經穴分布
本經經穴分布在腋下,上肢掌側面的尺側緣和小指的橈側端。起于極泉,止于少沖,左右各9穴(如圖)。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手少陰心經
手太陽小腸經
本經共有19個穴位。8個穴位分布在上肢背面的尺側,11個穴位在肩、頸、面部。首穴少澤、前谷、后溪、腕骨、陽谷、養(yǎng)老、支正、小海、肩貞、臑腧、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顴髎、,末穴為聽宮。本經腧穴可主治腹部小腸與胸、心、咽喉病癥,神經方面病癥,頭、頸、眼、耳病癥,熱病和本經脈所經過部位的病癥。例如少腹痛、腰脊痛引睪丸、耳聾、目黃、咽喉腫痛、癲狂及肩臂外側后緣痛等。
【循行】
①起始于小指外側末端(少澤),沿手掌尺側(前谷、后溪),上向腕部(腕骨、陽谷),②出尺骨小頭部(養(yǎng)老),直上沿尺骨下邊(支正),③出于肘內側當肱骨內上髁和尺骨鷹嘴之間(小海),向上沿上臂外后側,④出肩關節(jié)部(肩貞、臑俞),繞肩胛(天宗、秉風、曲垣),交會肩上(肩外俞、肩中俞;會附分,大杼、大堆),⑤進入缺盆(鎖骨上窩),散絡于心,沿食道,通過膈肌,到胃(會上脘、中脘),屬于小腸。
上行的一支:⑥從缺盆上行,沿頸旁(天窗、天容),上向面頰(顴髎,到外眼角(會瞳子髎);彎向后(會和髎),進入耳中(聽宮)。
又一支脈:⑦從面頰部分出,上向顴骨,靠鼻旁到內眼角(會睛明,接足太陽膀胱經)。⑧此外,小腸與足陽明胃經的下巨虛脈相通。
【病候】
本經異常變動就表現(xiàn)為下列病癥:咽喉痛,頷下腫不能回顧,肩部痛得象牽引,上臂痛得折斷。
本經腧穴主治“液”方面所發(fā)生的病癥:耳聾、眼睛昏黃,面頰腫,頸部、頷下、肩胛、上臂、前臂的外側后邊痛。
【本經穴】
少澤(井),前谷(滎),后溪(輸),腕骨(原),陽谷(經),養(yǎng)老(郄),支去(絡),小海(合),肩貞,臑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顴髎,聽宮。
【交會穴】
大椎(督脈),上脘(任脈),中脘(任脈),睛明(足太陽),大杼(足太陽),附分(足太陽),和髎(手少陽),瞳子髎(足少陽)。
一、經脈循行
起于于小指外側端(少澤),沿著手背外側至腕部,出于尺骨莖突,直上沿著前臂外側后緣,經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沿上臂外側后緣,出于肩關節(jié),繞行肩胛部,交會于大椎(督脈),向下進入缺盆部,聯(lián)絡心臟,沿著食管通過橫膈,到達胃部,屬于小腸;
缺盆部支脈:沿著頸部,上達面頰,至目外眥,轉入耳中(聽宮);
頰部支脈:上行目眶下,抵于鼻旁,至目內眥(睛明),與足太陽膀胱經相接,而又斜行絡于顴骨部。
二、主治病候
本經腧穴主治頭、項、耳、目、咽喉病,熱病,神經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少腹痛,腰脊痛引睪丸,耳聾,目黃,頰腫,咽喉腫痛,肩臂外側后緣痛等。
三、經穴分布
本經經穴分布在指、掌尺側、上肢背側面的尺側緣,肩胛及面部。起于少澤,止于聽宮,左右各19穴(如圖)。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手太陽小腸經
足太陽膀胱經
本經共有67個穴位,其中有49個穴位分布在頭面部、項背部和腰背部,18個穴位分布在下肢后面的正中線上和足的外側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陰。本經腧穴可主治泌尿生殖系統(tǒng)、精神神經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的病癥及本經所過部位的病癥。例如:癲癇、頭痛、目疾、鼻病、遺尿、小便不利及下肢后側部位的疼痛等癥。
睛明 攢竹 眉沖 曲差 五處 承光
通天 絡卻 玉枕 天柱 大杼 風門
肺俞 厥陰俞 心俞 督俞 膈俞 肝俞
膽俞 脾俞 胃俞 三焦俞 腎俞 氣海俞
大腸俞 關元俞 小腸俞 膀胱俞 中膂俞 白環(huán)俞
上髎 次髎 中髎 下髎 會陽 承扶
殷門 浮郄 委陽 委中 附分 魄戶
膏肓俞 神堂 譩譆 膈關 魂門 陽綱
意舍 胃倉 肓門 志室 胞肓 秩邊
合陽 承筋 承山 飛揚 跗陽 昆侖
仆參 申脈 金門 京骨 束骨 足通谷
至陰
【循行】
①起始于內角(睛明),上行額部(攢竹、眉沖、曲差;會神庭、頭臨泣),交會于頭頂(五處、承光、通天;會百會)。
頭旁一支:②從頭頂分到耳上角(會曲鬢、率谷、浮白、頭竅陰、完骨)。
直行主干:③從頭頂入內絡于腦(絡卻、玉枕;會腦戶、風府),復出項部(天柱)分出下行,④內側一支:沿肩胛內側,夾脊旁(會大椎、陶道;經大杼、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督俞、膈俞),到達腰中(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進入脊旁筋肉,⑤絡于腎,屬于膀胱(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小腸俞、中膂俞、白環(huán)俞)。⑥腰部一支:從腰中(腎俞)分出,夾脊旁,通過臀部(上髎、次髎、中髎、下髎、會陽、承扶),進入腘窩中(殷門、委中)。
⑦背部外側一支:從肩胛內緣分別下行,通過肩胛(附分、魄戶、膏肓俞、神堂、譩譆、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邊),⑧經過髖關節(jié)部(會環(huán)跳穴),沿大腿外側后邊下行(浮郄、委陽),與前者會合于腘窩中(委中)——⑨由此向下通過腓腸肌部(合陽、承筋、承山),出外踝后方(飛揚、跗陽、昆侖),⑩沿第五跖骨粗?。ㄆ蛥?、申脈、金門、京骨),到小趾的外側(束骨、足通谷、至陰,下接足少陰腎經)。
【病候】
本經有了異常變動就表現(xiàn)為下列病癥:頭重痛,眼睛要脫出,后項象被牽引,脊背痛,腰好象折斷,股關節(jié)不能彎曲,腘窩好象凝結,腓腸肌象要裂開;還可發(fā)生外踝部的氣血阻逆,見厥冷、麻木、酸痛等癥。
本經腧穴主治“筋”方面所發(fā)生的病癥:痔,瘧疾,躁狂、癲癇,頭囟、后項痛,眼睛昏黃,流淚,鼻塞、多涕或血,后項、背腰部、骶部、膝彎、腓腸肌、腳都可發(fā)生病痛,小腳趾不好運用。
【本經穴】
睛明、攢竹、眉沖、曲差、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天柱;大杼、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小腸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環(huán)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會陽;附分、魄戶、膏肓、神堂、譩譆、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邊;承扶、殷門、浮郄、委陽(三焦下合)、委中(合)、合陽、承筋、承山、飛揚(絡)、跗陽、昆侖(經)、仆參、申脈、金門(郄)、京骨(原)、束,骨(輸)、通谷(滎)、至陰(井)。
【交會穴】
曲鬢、率谷、浮白、竅陰、完骨、臨泣、環(huán)跳(足少陽),神庭、百會、腦戶、風府、大椎、陶道(督脈)。
一、經脈循行
起于目內眥(睛明),上額交會于巔頂(百會,屬督脈);
巔頂部支脈:從頭頂?shù)斤D頦部;
巔頂部直行的脈:從頭頂入里聯(lián)絡于腦,回出分開下行項后,沿著肩胛部內側,挾著脊柱,到達腰部,從脊旁肌肉進入體腔,聯(lián)絡腎臟,屬于膀胱;
腰部的支脈:向下通過臀部,進入腘窩中;
后項的支脈:通過肩胛內緣直下,經過臀部(環(huán)跳,屬足少陽膽經)下行,沿著大腿后外側,與腰部下來的支脈會合于腘窩中。從此向下,通過排腸肌,出于外跟的后面,沿著第五跖骨粗隆,至小趾外側端(至陰),與足少陰經相接。
二、主治病候
本經腧穴主治頭、項、目、背、腰、下肢部病證以及神志病,背部第一側線的背俞穴及第二側線相平的腧穴,主治與其相關的臟腑病證和有關的組織器官病證。如小便不通,遺尿,癲狂,瘧疾,目痛,迎風流淚,鼻塞多涕,鼻血丑,頭痛,項、背、腰、臀部以及下肢后側本經循行部位疼痛等證。
三、經穴分布
本經經穴分布在眼眶,頭,項,背腰部的脊柱兩側,下肢后外側及小趾末端。起于睛明,止于至陰,左右各67穴(如圖)。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足太陽膀胱經
足少陰腎經
本經共有27個穴位,其中10個穴位分布在下肢內側,17個穴位分布在胸腹部前正中線的兩側。首穴涌泉,末穴俞府。本經腧穴可主治泌尿生殖系統(tǒng)、精神神經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等病癥和本經所過部位的病癥。例如:遺精、陽痿、帶下、月經不調、哮喘、泄瀉及下肢內側疼痛等癥。
涌泉 然谷 太溪 大鐘 水泉 照海 復溜 交信 筑賓 陰谷 橫骨 大赫 氣穴 四滿 中注 肓俞 商曲 石關 陰都 腹通谷 幽門 步廊 神封 靈墟 神藏 彧中 俞府
【循行】
①起始于小腳趾下邊,②斜行向腳底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然谷、照海、水泉),沿內踝之后(太溪),分支進入腳跟中(大鐘);③上向小腿內(復溜,交信;會三陰交),出腘窩內側(筑賓、陰谷),上大腿內后側,④通向脊柱(會長強)屬于腎,散絡膀胱(肓俞、中注、四滿、氣穴、大赫、橫骨;會關元、中極)。
上行一支:⑤從腎向上(商曲、石關、陰都、通谷、幽門),通過肝、膈,進入肺中(步廊、神封、靈墟、神藏,彧中、俞府),⑥沿著喉嚨,夾舌根旁(通廉泉)。
胸部一支,⑦從肺出來,散絡于心,流注于胸中(接手厥陰心包經)。
【病候】
本經異常變動就表現(xiàn)為下列病癥;饑餓而不想進食,面色黯黑漆柴(炭),咳嗽痰唾帶血,喝喝氣急,坐下想起來則兩眼錯花視物不清,心蕩有如饑餓感;腎氣虛更容易發(fā)生恐懼,心慌得好像有人要來追捕;這還可發(fā)生骨部的氣血阻逆,見厥冷、麻木、酸痛等癥。
本經腧穴主冶“腎”方面所發(fā)生的病癥:口熱、舌干燥、咽部發(fā)腫,氣上逆,喉嚨發(fā)干而痛,心內煩擾且痛,黃疸,腹瀉,脊柱、大腿內側后邊痛、萎軟、喜歡躺著,腳心發(fā)熱而痛。
【本經穴】
涌泉(井),然谷(滎),太溪(輸、原),大鐘(絡),水泉,照海,復溜(經),交信,筑賓,陰谷(合),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商曲、石關、陰都、通谷、幽門,步廊、神封、靈墟、神藏、彧中、俞府。
【交會穴】
一、經脈循行
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內踝后,進入足跟,再向上行于腿肚內側,出腘窩的內側,向上行股內后緣,通向脊柱(長強,屬督脈),屬于腎臟(腧穴通路:還出于前,向上行腹部前正中線旁開0.5寸,胸部前正中線旁開2寸,終止于鎖骨下緣俞府穴),聯(lián)絡膀胱;
腎臟部直行的脈:從腎向上通過肝和橫膈,進入肺中,沿著喉嚨,挾于舌根部;
肺部支脈:從肺部出來,聯(lián)絡心臟,流注于胸中,與手
厥陰心包經相接。
二、主治病候
本經腧穴主治婦科,前陰病,腎、肺、咽喉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咳血,氣喘,舌干,咽喉腫痛,水腫,大便秘結,泄瀉,腰痛,脊股內后側痛,痿弱無力,足心熱等病證。
三、經穴分布
本經經穴分布在足心,內踝后,跟腱前緣,下肢內側后緣,腹部,胸部。起于涌泉,止于俞府,左右各27穴。(如圖)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800) this.width=800" border=0>
圖片簡介:
足少陰腎經圖
本經共有27個穴位,其中10個穴位分布在下肢內側,17個穴位分布在胸腹部前正中線的兩側。首穴涌泉,末穴俞府。本經腧穴可主治泌尿生殖系統(tǒng)、精神神經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等病癥和本經所過部位的病癥。例如:遺精、陽痿、帶下、月經不調、哮喘、泄瀉及下肢內側疼痛等癥。
涌泉
然谷
太溪
大鐘
水泉
照海
復溜
交信
筑賓
陰谷
橫骨
大赫
氣穴
四滿
中注
肓俞
商曲
石關
陰都
腹通谷
幽門
步廊
神封
靈墟
神藏
彧中
俞府
足少陰腎經
手厥陰心包經
人體十二經脈之一。簡稱心包經。起于胸中,出屬心包絡,向下穿過膈肌,依次絡于上、中、下三焦。它的支脈從胸中分出,沿脅肋到達腋下3寸處( 天池穴 )向上至腋窩下,沿上肢內側中線入肘,過腕部,入掌中(勞宮穴),沿中指橈側,出中端橈側端(中沖穴)。另一分支從掌中分出,沿無名指出其尺側端(關沖穴),交于手少陽三焦經。
該經脈腧穴為天池、天泉 、曲澤 、郄門 、間使 、內關、大陵、勞宮、中沖,共9穴,左右合18穴。
十二經脈之一。該經起于胸中,出來歸屬于心包,貫穿橫膈,聯(lián)絡上、中、下三焦。其分支從胸中分出,到達兩肋部;在腋下三寸的部位向上至腋窩下。
沿上臂內側,進入肘中,下行前臂兩筋(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進入掌中,沿中指到達其末端;另一支脈從掌中分出,出無名指尺側端與手少陽三焦經相接。該經發(fā)生病變,主要表現(xiàn)為手心熱,肘臂曲伸困難,腋下腫,胸脅脹悶,心痛,心煩,面紅,目黃,喜笑無常等。
【循行】
①起始于胸中,淺出屬于心包,通過膈肌,經歷胸部、上腹和下腹,散絡上、中、下三焦。
胸部一支:②沿胸內出脅部,③當腋下三寸處(天池)向上到腋下,④沿上臂內側(天泉),行于手太陰、手少陰之間,⑤進入肘中(曲澤),下向前臂,走兩筋(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郄門、間使、內關、大陵),⑥進入掌中(勞宮),沿中指橈側出于末端(中沖)。
掌部一支:⑦從掌中分出,沿無名指出于末端(接手少陽三焦經)。
【病候】
本經異常變動就表現(xiàn)為下列病癥:手心熱,前臂和肘彎掣強拘急,腋窩部腫脹,甚至胸脅滿悶,心怦怦跳動,面赤,眼睛昏黃,喜笑不止。
本經腧穴主治“脈”(心主血脈)方面所發(fā)生的病癥:心胸煩悶,心痛,掌中發(fā)熱。
【本經穴】
天池,天泉,曲澤(合),郄門(郄),間使(經),內關(絡),大陵(輸、原),勞宮(滎),中沖(井)。
【交會穴】
一、經脈循行
起于胸中,出屬心包絡,向下通過橫膈,從胸至腹依次聯(lián)絡上、中、下三焦;
胸部支脈:沿著胸中,出于脅部,至腋下三寸處(天池)上行到腋窩中,沿上臂內側,行于手太陰和手少陰之間,進入肘窩中,向下行于前臂兩筋(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的中間,進入掌中,沿著中指到指端(中沖);
掌中支脈:從勞宮分出,沿著無名指到指端(關沖),與
手少陽三焦經相接。
二、主治病候
本經腧穴主治心、胸、胃、神志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心痛,胸悶,心悸,心煩,癲狂,腋腫,肘臂攣急等證。
三、經穴分布
本經經穴分布在乳旁,上膠掌側面中間及中指末端。起于天池,止于中沖,左右各9穴。(如圖)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手厥陰心包經
手少陽三焦經
本經一側有23穴。其中有13個穴分布在上肢背面,10個穴在頸部,耳翼后緣,眉毛外端。首穴關沖,末穴絲竹空。本經腧穴主治熱病、頭面五官病證和本經經脈所過部位的病證。例如頭痛、耳聾、耳鳴、目赤腫痛、頰腫、水腫、小便不利、遺尿以及肩臂外側疼痛等證。
關沖 液門 中渚 陽池 外關 支溝 會宗 三陽絡 四瀆 天井 清泠淵 消濼 臑會 肩髎 天髎 天牖 翳風 瘈脈 顱息 角孫 耳門 耳和髎 絲竹空
【循行】
①起始于無中指末端(關沖),上行小指與無名指之間(液門),②沿著手背(中諸、陽池),出于前臂伸側兩骨(尺骨、橈骨)之間(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四讀)③向上通過肘尖(天井),沿上臂外側(清冷淵、消濼),向上通過肩部(臑會、肩髎),④交出足少陽經的后面(天髎,會秉風、肩井、大椎),⑤進入缺盆(鎖骨上窩),分布于膻中(縱隔中),散絡于心包,⑥通過膈肌,廣泛屬于上、中、下三焦。
胸中一支:⑦從膻中上行,出鎖骨上窩,⑧上向后項,聯(lián)系耳后(天牖、翳風、瘛脈、顱息)⑨直上出耳上方(角孫,會頷厭、懸厘、上關),彎下向面頰,至眼下(顴髎)。
耳后一支:⑩從耳后進入耳中,出耳前(和髎、耳門,會聽宮),經過上關前,交面頰,到外眼角(絲竹空,會瞳子髎,接足少陽膽經)。
⑾此外,三焦與足太陽膀胱經的委陽脈氣相通。
【病候】
本經異常變動就表現(xiàn)為下列病癥:耳聾,耳鳴,咽峽腫,喉嚨痛。
本經腧穴主治“氣”方面所發(fā)生的病癥:自汗出,眼外眥痛,面頰腫,耳后,肩部、上臂、肘彎、前臂外側均可發(fā)生病痛,小指側的次指(無名指)活動不利。
【本經穴】
關沖(井),液門(滎),中渚(輸),陽池(原),外關(絡),支溝(經),會宗(郄),三陽絡,四讀,天井(合),清冷淵,消濼,臑會,肩髎,天髎,天牖,翳風,瘛脈,顱息,角孫,耳門,和髎,絲竹空。
【交會穴】
秉風、顴髎、聽宮(手太陽),瞳子髎、上關、頷厭、懸厘、肩井(足少陽),大椎(督脈),中脘(任脈)。
一、經脈循行
起于無名指末端(關沖)向上出于第四、五掌骨間,沿著腕背,出于前臂外側橈骨和尺骨之間,向上通過肘尖,沿上臂外側,上達肩部,交出足少陽經的后面,向前進人缺盆部,分布于胸中,聯(lián)絡心包,向下通過橫膈,從胸至腹,屬上、中、下三焦;
胸中支脈:從胸直上,出于缺盆部,上走項部,沿耳后向上,出于耳部上行額角,再屈而下行至面頰部,到達眶下部;
耳部支脈:從耳后進入耳中,出走耳前,與前脈交叉于面頰部,到達目目外眥(絲竹空之下),與足少陽膽經相接。
二、主治病侯
本經腧穴主治側頭、耳、目、胸脅、咽喉病,熱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腹脹,水腫,遺尿,小便不利,耳鳴,耳聾,咽喉腫痛,目赤腫痛,頰腫,耳后、肩臂肘部外側疼痛等證。
三、經穴分布
本經穴分布在無名指外側,手背,上肢外側面中間,肩部,頸部,耳翼后緣,眉毛外端。起于關沖,止于絲竹空,左右各23穴。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手少陽三焦經
足厥陰肝經圖譜
十二經脈之一?!鹅`樞·經脈》:“肝足厥陰之脈。起于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后,上腘內廉,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后,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于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里,環(huán)唇內;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本經自足大趾背側外際(大敦)起始,向上沿著足背內側到達內踝前一寸(中封)的部位,再向上在三陰交穴處與足太陰脾經和足少陰腎經相會,在內踝上八寸處交叉到足太陰脾經的后面,上至腘窩內緣(曲泉)沿著大腿內側,分布于陰毛部位,繞過陰器(外生殖器),到達小腹,挾著胃的旁邊,屬于肝臟,聯(lián)絡膽腑,向上貫穿膈肌,分布在脅肋部,沿著喉嚨的后邊,向上進入鼻咽部,聯(lián)系目系(眼與腦相連的組織),上出額部,與督脈會于巔頂。它的支脈,從目系下行到口頰里邊,環(huán)繞唇內。它的另一條支脈從肝分出,貫穿膈肌,進入肺中,由此回復到手太陰肺經。本經發(fā)生病變,主要表現(xiàn)為腰痛,疝氣,婦人少腹腫,咽干,面色灰暗,胸滿,嘔逆,飧泄,遺尿,癃閉等。
【循行】
①起始于大趾背毫毛部(大敦),向上沿著足背上邊(行間、太沖),離內踝一寸處(中封),上向上腿內側(會三陰交,經蠡溝、中都、膝關),于內踝上八寸處交出足太陰脾經之后,②上腘內側(曲泉),沿著大腿內側(陰包、足五里、陰廉),③進入陰毛中,環(huán)繞陰部,④至小腹(急脈,會沖門,府舍、曲骨、中極、關元),夾胃旁邊,屬于肝、散絡于膽(章門、期門);⑤向上通過膈肌,分布脅肋部,⑥沿氣管之后,向上進入頑顙(喉頭及鼻咽部),連接目系(眼腦的聯(lián)系),⑦上行出于額部,與督脈交會于頭頂。
頭部一支:⑧從“目系”下向頰里,環(huán)繞唇內。腹部一支:⑨從肝分出,通過膈肌,向上流注于肺(接手太陰肺經)。
【病候】
本經異常變動就表現(xiàn)為下列病癥:腰痛得不好前俯后仰,男人可出現(xiàn)小腸疝氣,女人可出現(xiàn)小腹腫脹,嚴重的則咽喉干,面部象有灰塵,沒有血色。
本經腧穴主治“肝”方面所發(fā)生的病癥:胸悶,惡心嘔吐,泄瀉,小腸疝氣,遺尿,癃閉。
【本經穴】
大敦(井),行間(滎),太沖(輸、原)中封(經),蠡溝(絡),中都(郄),膝關,曲泉(合),陰包,五里,陰廉,急脈,章門(脾募),期門(肝募)。
【交會穴】
三陰交、沖門、府舍(足太陰),曲骨、中極、關元(任脈)、百會(督脈)。
一、經脈循行
起于足大趾上毫毛部(大敦丫),沿著足跗部向上,經過內踝前一寸處(中封),向上至內踝上八寸處交出于足太陰經的后面,上行膝內側,沿著股部內側,進入陰毛中,繞過陰部,上達小腹,挾著胃旁,屬于肝臟,聯(lián)絡膽腑,向上通過橫膈,分布于脅肋,沿著喉嚨的后面,向上進入鼻咽部,連接于“目系” (眼球連系于腦的部位),向上出于前額,與督脈會合于巔頂;
“目系”的支脈:下行頰里,環(huán)繞唇內;
肝部支脈:從肝分出,通過橫膈,向上流注于肺,與手太陰肺經相接。
二、主治病候
本經腧穴主治肝病,婦科、前陰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腰痛,胸滿,呃逆,遺尿,小便不利,疝氣,少腹腫等證。
三、經穴分布
本經經穴分布在足背,內踝前,脛骨內側面,大腿內側,前陰,脅肋等。起于大敦,止于期門,左右各14穴。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800) this.width=800" border=0>
圖片簡介:
足厥陰肝經
本經一側有14個穴位(左右兩側共28穴),其中12穴分布于腹部和胸部,12穴在下肢部。首穴大敦,末穴期門。本經腧穴主治肝膽病癥、泌尿生殖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眼科疾病和本經經脈所過部位的疾病。如:胸脅痛、少腹痛、疝氣、遺尿、小便不利、遺精、月經不調、頭痛目眩,下肢痹痛等癥。
大敦
行間
太沖
中封
蠡溝
中都
膝關
曲泉
陰包
足五里
陰廉
急脈
章門
期門
足厥陰肝經
足少陽膽經
本經共有44個穴位。15個穴位分布在下肢的外側面,29個穴位在臀、側胸、側頭部。首穴瞳子髎,末穴足竅陰。本經腧穴可主治病癥頭面五官病癥、神志病、熱病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的病癥。例如:口苦、目眩、頭痛、頷痛、腋下腫、胸脅痛、缺盆部腫痛、下肢外側疼痛等。
【循行】
①起始于外眼角(瞳子髎),上行到額角(頷厭、懸顱、懸厘、曲鬢、會頭維、和髎、角孫),下耳后(率谷、天沖、浮白、頭竅陰、完骨、本神、 陽白、頭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沿頸旁,行手少陽三焦經之前(經天容),②至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陽三焦經之后(會大椎,經肩會,會秉風),③進入缺盆(鎖骨上窩)。
耳后一支“④從耳后進入耳中(會翳風)走耳前(聽會、上關;會聽宮、下關),至外眼角后。面部一支:⑤從外眼角分出,下向大迎,會合手少陽三焦經至眼下;⑥下連蓋過頰車(下頜角),下行頸部,⑦會合于缺盆(銷骨上窩)。—由此下向胸中,通過膈肌,散絡于肝,屬于膽;沿脅里,出于氣街(腹股溝動脈處),繞陰部毛際,⑧橫向進入髖關節(jié)部。
外行主干;⑨從鎖骨上窩(缺盆)下向腋下(淵液、輒筋、會天池),⑩沿胸側,過季脅(日月、京門、會章門),向下會合于髖關節(jié)部(帶脈、五樞、維道、居髎、環(huán)跳)。—⑾由此向下,沿大腿外側(風市、中瀆,出膝外側(膝陽關),下向腓骨頭前(陽陵泉),直下到腓骨下段(陽交、外丘、光明、陽輔、懸鐘),下出外踝出外踝之前(丘墟),⑿沿足背進入第四趾外側(足臨泣、地五會、俠溪、足竅陰)。
足背一支:⒀從足背分出(足臨泣),進入大趾趾縫間,沿第一、二跖骨間,出趾端,回轉來通過爪甲,出于趾背毫毛部(接足厥陰肝經)。
【病候】
本經異常變動就表現(xiàn)為下列病癥:嘴里發(fā)苦,喜噯氣,胸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部象蒙著微薄的灰塵,身體沒有脂潤光澤,小腿外側熱,還可發(fā)為足少陽部分的氣血阻逆,見厥冷、麻木、酸痛等癥。
本經腧穴主治“骨”方面所發(fā)生的病癥:偏頭痛,顳痛,眼睛外眥痛,缺盆(鎖骨上窩)中腫痛,腋下腫,如“馬刀挾癭”等癥,自汗出,戰(zhàn)栗發(fā)冷,瘧疾;胸部、脅肋、大腿及膝部外側以至小腿腓骨下段“絕骨”、外踝的前面,以及各骨節(jié)都酸痛,小趾側的次趾(足無名趾)不好運用。
【本經穴】
瞳子髎、聽會、上關、頷厭、懸顱、懸厘、曲鬢、率谷、天沖、浮白、竅陰、完骨、本神、陽白、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肩井、淵液、輒筋、日月(膽募)、京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髎、環(huán)跳、風市、中瀆、陽關、陽陵泉(合)、陽交、外丘(郄)、光明(絡)、陽輔(經)、懸鐘、丘墟(原)、臨泣(輸)、地五會、俠溪(滎)、竅陰(井)。
【交會穴】
頭維(足陽明),下關(足陽明),翳風、角孫、和髎(手少陽),聽宮(手太陽),秉風(手太陽),大椎(督脈),章門(足厥陰),上髎、下髎(足太陽),天池(手厥陰)。
一、經脈循行
起子目外眥(瞳子髎),向上到達額角部(頷厭),下行至耳后(風池),沿著頸部行于手少陽經的前面,到肩上交出手少陽經的后面,向下進入缺盆部;
耳部的支脈:從耳后進入耳中,出走耳前,到目外眥后方;
外眥部的支脈:從目外眥處分出,下走大迎,會合于手少陽經到達目眶下,下行經頰車,由頸部向下會合前脈于缺盆,然后向下進入胸中,通過橫膈,聯(lián)絡肝臟,屬于膽,沿著脅肋內,出于少腹兩側腹股溝動脈部,經過外陰部毛際,橫行入髖關節(jié)部(環(huán)跳);
缺盆部直行的脈:下行腋部,沿著側胸部,經過季脅,向下會合前脈于髖關節(jié)部,再向下沿著大腿的外側,出于膝外側,下行經腓骨前面,直下到達腓骨下段,再下到外踝的前面,沿足背部,進入足第四趾外側端(足竅陰);
足背部支脈:從足臨泣處分出,沿著第一、二跖骨之間,出于大趾端,穿過趾甲,回過來到趾甲后的毫毛部(大敦,屬肝經),與足厥陰肝經相接。
二、主治病候
本經腧穴主治側頭、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熱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口苦,目眩,瘧疾,頭痛,頷痛,目外眥痛,缺盆部腫痛,腋下腫,胸、脅、股及下肢外側痛,足外側痛,足外側發(fā)熱等證。
三、經穴分布
本經經穴分布在目外眥,顳部,耳后,肩部,脅肋,下肢外側,膝外側,外踝的前下方,足第四趾端等部位。起于瞳子髎,止于足竅陰,左右各44穴。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
 
肺經 太淵,位于掌后橫紋橈側端,橈 動脈橈側凹陷中
心包經 大陵,位于腕橫紋中央,掌長肌腱與橈側腕骨肌腱之間
心經 神門,位于腕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中
小腸經 腕骨,位于手背尺側,豌豆骨前 赤白肉際
三焦經 陽池,位于腕背橫紋中,指總 伸肌腱尺側緣凹陷中
大腸經 陽溪,位于腕背橫紋橈側端,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
脾經 太白,位于第一跖骨小頭后 緣,赤白肉際
肝經 太沖,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底之間凹 陷中
腎經 太溪,位于內踝與跟腱之間凹陷中
膀胱經 束骨,位于第五跖骨小頭后緣,赤白肉際
膽經 丘墟,位于外踝前下方,趾長伸肌腱外側凹陷中
胃經 沖陽,位于足背高外,第二、三趾 間的縫紋內庭
上五寸(相當于受檢者五個 拇指的寬度)
督脈 大椎,俯臥,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任脈 中脘,仰臥,前正中線,臍上四寸
帶脈 側臥,第十一肋骨游離端直下,平臍處取穴。
以上轉自:http://www.360boke.com/article/145.html
………………………………………………………………………………
 
督脈圖譜
本經共有28穴。分布于人體后正中線,起于長強,止于齦交。本經腧穴主治骶、背、頭項、局部病癥及相應的內臟疾病、神志病。有少數(shù)腧穴有瀉熱作用。
長強 腰俞 腰陽關 命門 懸樞 脊中 中樞 筋縮 至陽 靈臺 神道 身柱 陶道 大椎 啞門 風府 腦戶 強間 后頂 百會 前頂 囟會 上星 神庭 素髎 水溝 兌端 齦交
【循行】
1.本支《靈樞·營氣》:“足厥陰……其支別者,上額,循巔頂,下項中,循脊,入骶,是督脈也。”指足厥陰肝經上行到“頏顙”后,一支上額,沿頭頂正中,下項背正中,到達骶部,這就是督脈的主要通路。接通十二經和身前的任脈,構成了營氣的運行通路。從營氣的運行來說,督脈走向是由上而下,與任脈的由下而上相連接。但《素問·骨空論》等則從“氣”(丹田之氣)的產生來論,按從下向上來敘述。
2.起源:《素問·骨空論》:“督脈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絡循陰器。合纂間,繞纂后,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其男子循莖下至纂,與女子等。”說明督脈之“氣”起源于少腹內,這里后來稱作“丹田”,《難經·六十六難》稱作“臍下腎間動氣”。此脈氣下向骨盆中間,女子聯(lián)系陰戶,男子沿陰莖而下,散絡會合于前后陰之間(會陰),繞向肛門后,分別繞行臀部至足少陰與太陽會合處(長強、會陽)。
3.與足太陽、足少陰溝通:《素問·骨空論》:“少陰上股內后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于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這里說的下部的與足少陰腎經相通而聯(lián)系到腎;上部的則與足太陽膀胱經相通而聯(lián)系到腎。
4.與任脈相溝通:《素問·骨空論》:“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huán)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這一支即為任脈循行途經。
5.旁支:《難經·二十八難》:“督脈者,起于下極之俞,并于脊里, 上至風府,入屬于腦。”此支按從下向上敘述,與正中線可分可合。從“下極之俞”長強部上行,兩側并列行于脊里,上達風府部入腦。
【病候】
由于督脈分布于腦、脊部位,又與足厥陰肝經交會于巔頂,故其經氣阻滯則可出現(xiàn)頭暈、目眩背強直等癥?!端貑?#183;骨空論》“督脈為病,脊強反折”;《難經》作“脊強而厥”,均指此?!鹅`樞·經脈》:“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之。”頭重、高搖,可分為陽虛而清陽不升或陰虛而風陽上擾二類,均與督脈有關?!端貑?#183;風論》:“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風入系頭,則為目風、眼寒。”可知風病與督脈關系甚切。外風多由足太陽而及督脈,內風多由足厥陰而及督脈。腦為髓海,“髓海有余,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由髓??仗撝虏?,亦當調其督脈?!睹}經》還指出:“腰背強痛,不得俯仰,大人癲病,小人風癇疾,”均屬督脈主病。而《素問·骨空論》“從少腹上沖心而痛,不得前后,為沖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干”,則應屬沖脈、任脈所主病。由于督脈與沖任脈相通,故連帶論述。
【本經穴】
長強(足少陰會),腰俞,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至陽、靈臺,神道,身柱、陶道(足太陽會),大椎(手足三陽會),啞門(陽維會),風府(足太陽、陽維會),腦戶(足太陽會),強間,后頂,百會(足太陽會或說足三陽、足厥陰會),前頂,鹵會,上星,神庭(足太陽、陽明會),素髎,水溝(手、足陽明會),兌端、齦交(一說任脈、足陽明會)。
【交會穴】
會陰(會任脈、沖脈),會陽(會足太陽),風門(《素問》王注作大杼。會足太陽)。此外,手太陽小腸經之輸穴后溪通于督脈。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任脈圖譜
本經共有24穴。分布于人體前正中線,起于會陰,止于承漿。本經腧穴主治腹、胸頸、頭面的局部病癥及相應的內臟器官病癥有較好的作用,部分腧穴有強壯作用,少數(shù)腧穴可治療神志病。
會陰 曲骨 中極 關元 石門
氣海 陰交 神闕 水分 下脘
建里 中脘 上脘 巨闕 鳩尾
中庭 膻中 玉堂 紫宮 華蓋
璇璣 天突 廉泉 承漿
任脈是循行于人體胸腹部正中的氣脈。它起于胞中(指盆腔中的內生殖器官),下出會陰,沿腹面正中線上行,經陰阜、腹部、胸部,經面部到眼眶下。它為"陰脈之海"。足三陰經在小腹與任脈相交,使左右兩側的陰經通過任脈而相互聯(lián)系,因此,任脈對陰經有調節(jié)作用,故稱"總任一身之陰經"。它能調節(jié)月經,妊育胎兒,故稱"任主胞胎"。督脈是循行人體背部正中的氣脈。它起于胞中(指盆腔中的內生殖器官),下出會陰,沿著背面正中線上行,經過骶部、腰部、背部、頸部,進入腦內,再沿頭部正中線,由項經頭頂、額部、鼻部、上唇,到上唇內唇第帶處。并有支脈絡腎,貫心。它為"陽脈之海"。六條陰經都與督脈交會于大椎,督脈對陰經有調節(jié)作用,故稱"總督一身之陰經"。督脈屬腦、絡腎、腎生髓、腦為髓海。因此,督脈基本上反映腦與脊髓的生理、病理頭部,并使腦、脊髓與內生殖器相聯(lián)系。
【循行】
1.本支:《素問·骨空論》:“任脈者,起于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里,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難經·二十八難》所載基本相同。“中極之下”其穴始于會陰,沿腹部正中上行,“上頤”至承漿,于面部承泣穴處“入目”。
2.起源:《靈樞·五音五味》:“沖脈、任脈皆起于胞中”。胞中,也是《難經·六十六難》所說的“臍下腎間動氣”所在,一般稱為“丹田”,指督、任、沖脈之氣均發(fā)源于此。
【病候】
任脈起于少腹,為肝、脾、腎三陰所會,其病癥即以下焦、產育為主。《素問·骨空論》:“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難經·二十九難》所載基本相同,總的都是指生殖器官的病癥?!豆强照摗罚?#8220;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干”;《脈經》:“若少腹繞臍,下引橫骨,陰中切痛”,均屬任脈之病。
【本經穴】
會陰(沖、督脈會),曲骨(足厥陰會),中極(足三陰穴),關元(足三陰會),石門(丹田),氣海,陰交(沖脈會),神闕,水分,下脘(足太陰會),建里,中脘(足陽明、手太陽會),上脘(足陽明、手太陽會),巨闕,鳩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宮,華蓋,璇璣,天突(陰維會),廉泉(陰維會),承漿(足陽明會)。
【交會穴】
承泣(足陽明、陽蹺)、地倉(足陽明)。此外,手太陰肺經絡穴列缺通于任脈。
800) this.width=800" border=0>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圖片簡介:
任脈
本經共有24穴。分布于人體前正中線,起于會陰,止于承漿。本經腧穴主治腹、胸頸、頭面的局部病癥及相應的內臟器官病癥有較好的作用,部分腧穴有強壯作用,少數(shù)腧穴可治療神志病。
會陰
曲骨
中極
關元
石門
氣海
陰交
神闕
水分
下脘
建里
中脘
上脘
巨闕
鳩尾
中庭
膻中
玉堂
紫宮
華蓋
璇璣
天突
廉泉
承漿
800) this.width=800" border=0>
圖片簡介:
奇經八卦之蹺脈-足少陰之別脈
陽蹻脈
【循行】
[1]《靈樞·寒熱病》:足太陽右通項入于腦者,正屬目本 (1) ,名曰眼系 (2) 。……在項中兩筋間,入腦乃別陰蹻、陽蹻,陰陽相交……交于目銳(應作“內”)眥。
[2]《難經·二十八難》:陽蹻脈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
[交會穴}申脈、仆參(足太陽),跗陽(郄;足太陽),居髎(足少陽),臑俞(手太陽),巨骨、肩髃(手陽明),地倉、巨髎、承泣(足陽明),睛明(足太陽),風池(足少陽)。
【注釋】
[1]目本——意指眼的根部。
[2]眼系——即目系,指眼與腦的連系。
【附】 《奇經八脈考》
陽 蹻 者,足太陽之別脈,其脈起于跟中,出于外踝下足太陽申脈穴,當踝后繞跟,以仆參為本,上外踝上三寸,以跗陽為郄,直上循股外廉,循脅后髀,上會手太陽、陽維于 臑 俞,上行肩外廉,會手陽明于巨骨,會手陽明,少陽于肩 髃 ,上人迎,挾口吻,會于手足陽明,任脈于地倉,同足陽明上而行巨 髎 、復會任脈于承泣,至目內眥與手足太陽、足陽明、陰 蹻 五脈會于睛明穴,從睛明上行入發(fā)際,下耳后,入風池而終。(按:陽 蹻 交會穴《甲乙》無風池、風府,據(jù)《難經》補。)
陰蹻脈
【循行】
[1]《靈樞·脈度》:(陰)蹻脈者,少陰之別,起于然骨之后 (1) ,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鼽 (2) ,屬目內眥,合于太陽,陽蹻而上行。
[2]《難經·二十八難》:陰蹻脈者,亦起于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沖脈。
[交會穴]照海(足少陰),交信(郄;足少陰),睛明(足太陽)。
【注釋】
(1)然骨——指足內側高骨,即舟骨粗隆,下方為然谷穴。
(2)鼽——指鼻旁。
【語譯】
足太陰經脈有通過項部入于腦內的,正屬于眼睛根部名叫目系……在后頂正中兩間入腦,分為陰、陽二脈,陰 、陽相互交會,交會于目內眥。陽蹺脈起于足根部,沿著足外踝向大腿外側上行,進入項部的風池穴。
陰脈是足少陰腎經的支脈,起于然谷之后的照海穴,上行于內踝上方,向上沿大腿的內側,進入前陰部,然后沿著腹部上入胸內,入于缺盆,向上出人迎的前面,到達鼻旁,連屬于目眥,與足太陽經、陽蹻脈會合而上行。
陰脈也起于足后腿中,沿著足內踝向大腿內側上行,到達咽喉部,交會貫通于沖脈。
【附】 《奇經八脈考》
陰 蹻 者,足少陰之別脈,其脈起于跟中足少陰然谷穴之后,同足少陰循內踝下照海穴,上內踝上二寸,以交信為郄,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至喉嚨,交貫沖脈,入鼽內廉,上行屬目內眥,與手足太陽、足陽明、陽 蹻 五脈會于睛明而上行。(按:陰、陽 蹻 交會穴《甲乙》原無睛明,據(jù)《素問》王注補。)
【功能】
蹻脈的“蹻”字有足跟和蹻捷的含意。因蹻脈從下肢內、外側上行頭面,具有交通一身陰陽之氣,調節(jié)肢體運動的功用,故能使下肢靈活蹻捷。又由于陰陽蹻脈交會于目內眥,入屬于腦,故《靈樞·寒熱病》有“陽氣盛則目,陰氣盛則瞑目”的論述?!鹅`樞·脈度》還說:“男子數(shù)其陽,女子數(shù)其陰,當數(shù)者為經,不當數(shù)者為絡也。”意指男子多動,以陽蹻為主;女子多靜,以陰蹻為主。衛(wèi)氣的運行主要是通過陰陽蹻脈而散布全身。衛(wèi)氣行于陽則陽蹻盛,主目張不欲睡;衛(wèi)氣于陰則陰蹻盛,主目閉而欲睡。說明蹻脈的功能關系到人的活動與睡眠。
【病證】
《難經·二十九難》:“陰蹻為病,陽緩而陰急;陽蹻為病,陰緩而陽急。”就是說陰蹻脈氣失調,會出現(xiàn)肢體外側的肌肉弛緩而內側拘急;陽蹻脈氣失調,會出現(xiàn)肢體內側肌肉弛緩而外側拘急的病癥。這說明蹻脈與下肢運動功能有密切關系。
據(jù)《針灸大全》所載八脈八穴,申脈通于陽蹻,其主治證有腰背強直,癲癇,骨節(jié)疼痛,遍身腫,滿頭出汗等;照海通于陰蹻,其主治證有咽喉氣塞、小便淋瀝,膀胱氣痛,腸鳴、腸風下血,黃疸、吐瀉、反胃,大便艱難,難產昏迷,腹中積塊,胸膈噯氣,梅核氣等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手的人體全息示意圖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人體前部穴位圖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人體背部穴位圖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人體足部穴位圖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人體耳穴圖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腿部側面穴位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頭頸部穴位(前面+后面)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上肢內側穴位圖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上肢外側穴位圖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下肢內側穴位圖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下肢外側穴位圖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左腳反射區(qū)圖+右腳反射區(qū)圖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十二宮位置圖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女人面痣圖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男人面痣圖
758) this.width=758" border=0>
針灸取穴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人體經絡穴位系統(tǒng)知識
經絡拍打與養(yǎng)生保健新編(附圖)
經絡與穴位圖解
王子銘書法與養(yǎng)生7—內調、外拍、推拿奇經八脈和十二經絡知識
腧穴主治有規(guī)律
十二經絡及原穴、絡穴、輸穴詳細講解,看完你一定能學會!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