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為什么非要在職場找朋友呢?
“我該不該和同事成為好朋友?”
相信很多初入職場的小年輕都會有這樣的疑問,資深的老油條很可能會這樣回答你:
“你工作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交朋友?!?/span>
的確,世界那么大,為什么非要在職場找朋友呢?專心工作、升職加薪不香嗎?
盡管我們投入到工作的時間越來越多,但并不代表職場是個適合找朋友的地方。
上世紀50年代,社會心理學家Rebecca G. Adams根據(jù)一系列研究結(jié)果提出,開啟一段友情需要三個條件:
一、接近性——主要指物理上的接近。
二、反復的、無計劃性的互動——你們要有經(jīng)常接觸的機會。
三、能夠鼓勵人們放下防備、對彼此吐露真心的環(huán)境。
沒有了純粹如校園的環(huán)境,也沒有了單純?nèi)鐚W生的心境,成年人交朋友太難了。
顯然,職場只滿足了第一個條件。同事間的互動充滿計劃性與目的性,你們會在會議室里為KPI爭吵,卻不會在辦公室里互訴衷腸、相擁而泣。
職場和校園不同,打工人也不再是無憂無慮的讀書郎了。成年后,不再有父母為你遮風擋雨,你必須自己挑起生活的重擔,情感不得不為實際的利益讓步。
同事間的相處,一不小心就暴露了冷漠的真相。/知乎
所以說,職場上最理想的同事關系應該是“友敵”(Frenemies),這是《韋氏詞典》在前幾年收錄的新詞,形容最親近的朋友也可能會互相傷害,而這甚至不妨礙他們繼續(xù)做朋友。
想要擁有職場里的友誼,就不能太斤斤計較。在保護自己的利益、諒解他人的“自私”的基礎上,去尋找發(fā)展友誼的可能性。
當然了,不是每一個同事都值得你為之付出、深入交往的,有些人就是適合保持純潔的共事關系,甚至越少接觸越好——那些只顧自己利益與感受的人,無論在哪兒都該對其敬而遠之。
在職場里發(fā)展友誼,要擦亮眼睛。
要達到“友敵”的關系,就應該秉持這個原則: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如果你愿意對他人付出真心,也應該接受他人的辜負。如果你不愿意付出,也別指望別人來溫暖你。
換句話說就是:別期待你的每一次付出都能得到同等分量的回應。
職場交友,要有“我干了,你隨意”的精神。
在和同事相處的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我對你這么好,你怎么可以……”“我們每天一起吃飯、下班,你居然不把我當朋友?”
有類似疑問的朋友別忘了,職場首先是一個工作的場合,利益與效率至上是理所當然的,其他的情感需求只能退居二線。
《中國青年報》向全國5868名大學生發(fā)起的調(diào)查顯示,42.11%的00后會因為“同事難以相處”辭職。
曾有一項針對同班大學生的調(diào)查,他們會給每個同學分別打分,0分為“不認識”,3分以上是“朋友”,5分為“最好的朋友”。同時,他們也要寫下對方可能對自己的評分。
有趣的是,在1353對被認為是朋友的關系中,94%的人認為對方也會給自己打出3分以上的分數(shù)。然而實際上,只有53%的人真的會收到對方3分以上的評價。
這個調(diào)查表明:在你認為是朋友的人里,一半的人并不把你當朋友。而這個比例在職場里,相信只會更低。
有人說:“離職見人心,離職后還能互相聯(lián)系、聚會的,才是真朋友。”
要我說,你都不用等到離職,如果你哪天突然請假,Ta 還能發(fā)微信來問你怎么了,那已經(jīng)算是難得的真朋友了。
參考文章
[1] 在你認為是朋友的人里,一半的人并不把你當朋友|KnowYourself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