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武將軍碑》是前秦時期所刻的一塊碑刻,對這個時期所發(fā)現的碑刻是極為罕見的,因此它有著十分珍貴的史料和書法價值。
此碑于清朝乾隆年間在陜西白水被發(fā)現,前秦建元4年(368年)刻,所書文字線條細勁,結體寬博,整體宕逸,樸拙奇態(tài),文字中間有界格,但字與字勢態(tài)相生,是不可多得的書法學習資料。
那么,《廣武將軍碑》究竟是楷書還是隸書?
對于這個問題,有的專家認為它是楷書,也有的認為是隸書,但更多的人認為是介于楷書和隸書之間的一種由隸書向楷書過渡的書體,對于最后一種說法,還是比較有道理的,書家的認可程度也是比較高的。
學習《廣武將軍碑》時,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因為此碑既然是由隸書向楷書過渡的書體,按照我們現在的觀念來看,楷書就是楷書,隸書就是隸書,而這種不隸不楷的字形學習起來是很難掌握的,它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書寫規(guī)范,就像唐楷一樣,有的教科書都作了詳細的筆畫歸納,這樣對于學習書法的認識是明確的,而這個碑恰恰難就難在這里,需要學習者具備一定的書法功底才行。
既然《廣武將軍碑》是隸書的過渡,那么它就離不開隸書的用筆方法,因此,在學習中應當根據隸書的書寫特點進行,而隸書又是從篆書而來,篆隸一家,作隸如作篆,這是書寫時的一個重要問題,應當合理把握,否則,筆法錯誤了,再怎么寫都是寫不到位的。
學習書法臨摹是獲取書法之要的根本,臨摹是臨什么?一是字形,二是筆法。在字形結體的臨摹中,像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只有臨像了,書法才會繼承前人的“基因”,這是傳承的外在表現,另外通過臨摹,把其中的筆法要點學到手,懂得了用筆方法,就為“內在”的像打好基礎了。
《廣武將軍碑》在“形”的表現上或大或小,或正或斜,變化多端,點畫上看似“粗枝大葉”,不拘小節(jié),章法上恣肆奇古,情致難以捕捉,但真正所表現出來的藝術高點又像是有意安排而為之。
另外,在其“勢”上,既有筆勢的,也有字勢,更有行氣之勢,這一切所表現的是它的縱橫舒逸,靈動飄逸的藝術感受,在臨摹中需要認真體會和精心把握。這種行間所表現出來的氣勢,雖有界格的束縛,但在點畫的取勢、縱逸等顯得很舒展,并沒有受到界格的約束而顯得拘束,反而更加大氣、俊逸。
臨習《廣武將軍碑》,最大的問題應當是它的字形,對于初學書法的人來說,這一點是很難把握的,只有對其點畫、用筆有了基礎后,加強深入地臨習、研究,才可能準確地對其進行把握。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