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帶著小寶去社區(qū)衛(wèi)生站打疫苗。排在前面的一個奶奶帶著小男孩18個月了,體重才16斤,瘦的跟柴火棍似的。醫(yī)生說:“你家孩子已經嚴重營養(yǎng)不良了,平時都吃些什么?”孩子奶奶立馬反應過來說:“噢,這個孩子不是我?guī)У?,我們是兩家并一家的,這個不姓我們的,這個孩子平時都是對方那邊帶(孩子姥姥)。他們吃的啥,我也不清楚!'一句話推的干干凈凈,好像這個姓兒媳的孩子不是自己兒子的孩子似的,聽著實在有些氣憤。
我自己也是獨生女,老公也是獨生子。我們倆孩子也是一個姓我老公,一個姓我,但是我們都是放在一起帶的。如果二個孩子分開帶,勢必會導致孩子之間不親近。
朋友也是并家,大的是男孩,由姥姥家?guī)В〉氖桥?,給爺爺家?guī)?。(不知道男方家當初怎么同意的)姥姥有錢,老教師,退休工資每月能有7000,給自己大外孫買了個幾千的航模,可遙控,小妹妹見了,怎么想?回去立馬讓爺爺買啊,不買就鬧啊,都一個爹媽生的憑什么我沒有啊。爺爺一輩子土里刨食,哪有多余的錢買這么貴的玩具,只能擱著。關鍵是姥姥家買的時候也都沒想著給小妹妹帶一個……
一個同事的親戚就是在“兩家并一家”的大前提下結婚的?;楹笊藗z娃,在同一所學校上學。大的讀一年級隨爸爸姓,小的上幼兒園隨媽媽姓。因為姓氏不一樣,通常都是爺爺奶奶照顧老大,外公外婆照顧小的。然后有一天放學了。外公外婆去接娃,就把跟自己姓的小娃接走了,大的還留在班里。后來大的被爸媽接回來之后,家里簡直翻天了。兩家人互相指責。夫妻之間也鬧得很不和諧。
在昆山,這種“并家”的做法也很常見。所謂的“兩家并一家”,就是女方家里不收或者意思一下收一點彩禮,還會同分擔買車買房的錢(意義上相當于陪嫁),但相應的,男方須得答應婚后兩人必須生兩個孩子,且有一個要隨女方家姓。
兩家并一家既然會存在并流行,自然就有它的道理。對男方來說,并家之后,首先不用為高額的彩禮發(fā)愁。在昆山很多地方,彩禮都達到了10萬+,倒不是說娶媳婦還想著占便宜,哪能想著一子兒不花?但對一些家庭來說,確實還會在“錢”的問題上犯難,往往會出現(xiàn)“娶不起”的情況。
這時候只要并家,女方可以不收彩禮(或者直接由女方買車,再或者兩家均攤房車貸款。每家情況不一。),因為有了女方的分攤,男方的壓力會大大減輕。孩子出生后雙方父母共同照看,也會讓小兩口的日子輕松點。出于這樣的考量,男方也不會太排斥兩家并一家。況且時代青年往往觀念開放,也不過于計較(但是絕對多少會計較點兒)那些宗廟香火的事。
傳統(tǒng)思想與現(xiàn)實問題從另一方面講,同意并家就意味著女方(地方政策、自身條件允許的前提下)要生二胎,有一個孩子要隨母姓。
城里很多適婚青年都是獨生子女。對有些家庭來說,把唯一的女兒嫁出去了,當老人的就真的算“一無所有,老無所依”了。
傳統(tǒng)的養(yǎng)兒防老的觀念加上中國現(xiàn)階段社會福利制度的不完善,催生出“兩家相并,壓力均攤,資源共享”的現(xiàn)象,所謂的“資源”,就是孩子了。
這對女方家,尤其女方是獨生女或者家里都是女孩的來說,就算分得的是女孩,因為隨了自己這邊兒的姓氏,也也可以當作承祧的子嗣,延續(xù)本家的香火。要是男孩那更好了。時至今日,中國人的腦子依然還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在作祟。
考慮周全后再并家
但這種兩家并一家的做法,縱然是前期商量好的,等到“實操”起來,也會出現(xiàn)種種問題,特別是孩子問題。一個小孩隨爸爸的姓,一個隨媽媽的姓,這就無形當中在孩子之間劃了一道線。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潛意識里甚至會更偏向隨自己家姓的孩子。許多并家的夫妻甚至會因此互相責備,彼此反目。
往長遠點想,以后的教育撫養(yǎng)問題該怎么分擔?再說的直白點,以后兩家家產又該怎樣繼承。難道都一條條弄得涇渭分明?那樣未免顯得不近人情。
所以這問題都要兩家事先商量好,所有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比如會不會給孩子造成影響,會不會出現(xiàn)一些經濟上的糾葛等等都要考慮到。并不并家,是在兩家都愿意的前提下進行的。既然男女雙方都馬上成兩口子了,雙方父母都快是兒女親家了,什么話都可以坐下來好好說。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