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讀朱光潛先生的美學散論《無言之美》,每每為先生的穆然深思和悠然遐想所吸引,細細回味,不忍釋卷,獲益良多。
先生在《精進的程序》一文中談到,作文有如寫字,要經(jīng)歷“疵境──穩(wěn)境──醇境──化境”這四個境界。他說:“在初學時毛筆拿不穩(wěn),手腕運用不能自如,所以結(jié)體對不能端正勻稱,用筆不能平實遒勁,字常是歪的,筆鋒常是笨拙扭曲的,這可以說是‘疵境’。如果他略有天資,用力勤,多看碑帖的筆跡(多臨摹,多向書家請教),他對于結(jié)體用筆,分行布白,可以學得一些規(guī)模法度,手腕運用靈活了,就可以寫出無大毛病的,看得過去的字。這可以說是‘穩(wěn)境’,如果再想進一步,就須再加揣摩,真草隸篆各體都必須嘗試一下,各時代的碑版帖扎須多讀多臨,然后薈萃各家各體的長處,造成自家所特有的風格,寫成的字可以稱得藝術(shù)作品,或奇或正,或瘦或肥,都可以說是‘美’。這可以說是‘醇品’。最高的是‘化境’,不但字的藝術(shù)成熟了,而且胸襟學問的修養(yǎng)也成熟了,成熟的藝術(shù)修養(yǎng)與成熟的胸襟學問修養(yǎng)融成一片,于是字不但可以見出馴熟的手腕,還可以表現(xiàn)高超的人格:悲歡離合的情調(diào),山川風云的姿態(tài),哲學宗教的蘊籍,都可以在無形中流露于字里行間,增加字的韻味。”
細細想來,先生不只是在談寫文章和練字。這“疵”、“穩(wěn)”、“醇”、“化”四“境”,可以普適于各個行業(yè)和各門藝術(shù)。木工學藝,從認識木工器具開始,到獨立設(shè)計、創(chuàng)造家具乃至成為木工大師,必須要經(jīng)歷這四個境界;練習國畫,先從最基本的技法訓練入門,從仿到創(chuàng),形成風格,也需要走過這樣的四個階段。其他諸如攝影、音樂、書法,無不應(yīng)了這個理兒。朱光潛先生這段精辟的論述為我們揭示了學藝乃至于做人的深刻道理,這四個境界也是任何門類技藝精進的普遍規(guī)律。其實,教師的成長,也符合這樣的規(guī)律。一個教師,從剛進入教師隊伍到成為優(yōu)秀的教師乃至名師,其教學藝術(shù)的發(fā)展歷程,也必得經(jīng)由“疵境”到“化境”,任何人概莫能外。
初登講臺的教師,盡管備課時做了充分的準備,但是在課堂上,教師往往只能按教學方案亦步亦趨。課堂節(jié)奏,不能收放自如;突發(fā)事件,經(jīng)常手足無措;生成資源,難于恰當利用。這可以說是“疵境”。其特點是發(fā)揮極不穩(wěn)定,遇到學生基礎(chǔ)比較好,且沒有意外情況的時候,課堂往往比較順暢,但也只限于“順”而已。這樣的課,40分中內(nèi)縱然有一兩個亮點,某個環(huán)節(jié)中縱然有一些可圈可點之處。但是整體看去,還是問題多多,模仿他人的痕跡比較明顯,好多細節(jié)把握很不到位,對教材的解讀與處理還沒有打上自己的烙印。這個階段,是每個老師都避免不了的。只不過有人教了十年還停留在這個階段,而有人只需三五年,乃至于更短的時間。
一位教師,只要他勤于反思總結(jié),多觀摩名家課堂,多研讀課堂實錄,多上公開課,那么他對于課堂的感覺,對于教材的把握,對于課堂的調(diào)控,可以悟得一些竅門,熟能生巧,積淀智慧,他就可以上出教學任務(wù)完成得比較順利,學生學得比較投入的課。這可以說是“穩(wěn)境”,其特色是“平正工穩(wěn)”,沒有什么問題,但也沒有什么獨創(chuàng)。雖如此,我們也不可忽視這一階段的積累,沒有從“疵”到“穩(wěn)”的積累和提升,教學便不可能臻于“醇境”,更遑論“化境”。當前,很多青年教師往往急于求成,教了三五年書,便希望自己早日臻于“醇境”乃至“化境”,一旦課上得不太理想,便消極悲觀,喪失斗志,這不利于自己的成長與發(fā)展。
一般教師也許8-10年才能達到“穩(wěn)境”,但是突破這個階段進而達到“醇境”則比較難──當然也并非難于登天。一個達到“穩(wěn)境”的教師,如果再想進一步,就須博采眾長,融會貫通。各種不同風格流派敢于嘗試,諸多名家的課堂實錄多讀多“臨”,然后薈萃各家的長處,形成自家所特有的風格。這個階段切不可盡早定型,也不可一味的模仿,而要逐漸形成自己的課堂風格,尤其是語言的風格?;驗⒚摬涣b,或嚴謹樸實;或平和清新,或感人至深;或若涓涓溪流,或似滔滔江水……這些打上個人烙印的風格,都可以說是“美”。這一階段可以稱之為“醇境”。近年活躍在教壇上的中青年名師,大都屬于這一境界,雖然他們的教學藝術(shù)已經(jīng)達到相當高的境界──也許很多人終生都難以達到這樣的境界,但因為他(她)還完全不能脫離“匠”的范圍,尚有或濃或淡的雕琢痕跡,未至“化境”。一個教師若能針對自身的特點,揚長避短,下苦功夫,反復(fù)錘煉,用一輩子的努力去追求,想來“醇境”是可以達到的。
最難以達到的是“化境”。我以為,在目前中國小語界,公開課教學藝術(shù)達到這一境界的,也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大師而已。在他們的課堂上,我們經(jīng)常領(lǐng)略舉重若輕、隨心所欲、信手拈來的風采。他們擁有把握稍縱即逝的生成機會的能力;他們具備把學生錯誤的回答稍加點撥就使他們恍然自悟的妙招;他們練就了引領(lǐng)孩子經(jīng)由“山重水復(fù)”走向“柳暗花明”的本領(lǐng)。在他們的課堂上,我們才領(lǐng)略到什么叫“返璞歸真”,什么叫“水過無痕”,什么叫“課即是人,人即是課”。這樣的境界,屬于有天賦的人,更屬于勤奮而有恒心的人。雖然大多數(shù)教師難以達到這樣的境界,但是,我們“雖不能至,心向往之”。只有心中埋下一顆“成為大師”的美麗種子,我們才會逐漸走向成熟。
剖析了教師成長的“四境”,也許你會覺得無比失落──這輩子,我是根本成不了名師的了。其實,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如此悲觀,名師(優(yōu)秀教師)成長的“四境”,可以帶給我們諸多有益的啟示。
首先,名師的成長,并沒有什么捷徑可走。名師也經(jīng)歷過“疵境”階段:教學之初,他們也會經(jīng)歷和我們一樣的挫折,承受和我們一樣的失敗。他們也經(jīng)歷過由“穩(wěn)境”向“醇境”乃至于“化境”突破的艱難與痛苦。而他們之所以那么優(yōu)秀,是因為他們經(jīng)受住了考驗,很快地走出了失敗的陰影。我們今天所遇到的種種困惑和迷茫,名師們都經(jīng)歷過。這些困惑和迷茫,也許是一道坎,跨過了,我們就成了名師。作為一個教師,我們不一定非要成為名師,但我們可以在課堂上放飛自己的理想,享受無比美妙的“高峰體驗”──這是大多老師都可以達到的境界。因此,在遇到困頓和迷茫的時候,我們要時時勉勵自己:也許我們正處于“望盡天涯路”的境界,只要我們愿意“衣帶漸寬”,那么總有一天會收獲“驀然回首”的那份成功的喜悅。
其次,我們可以更加理性地學習名師。批評家陳四益先生有一奇文《跪著讀還是站著讀》,雖然講的是讀書的心態(tài),但借用到我們現(xiàn)今對待名師的態(tài)度上也是很貼切的。正如教育在線一位網(wǎng)友說的:我們看名師的“姿態(tài)”,大體上來說有三種:一是“站著”,二是“跪著”,三為“騎著”。站著,氣度從容,胸懷坦蕩;對名師之長處或擊節(jié)、或拍案,對名師之盲區(qū)或質(zhì)疑、或建議;人格上平等,心態(tài)上平和。跪著,奉承連連,五體投地;對名師之言論或叫好、或鼓掌,對名師之行動或膜拜、或跟風;人格上卑微,心理上盲從。騎著,居高臨下,唯我獨尊;對名師之觀點,不論青紅皂白一律踩在腳下,啐上一口“失望”的唾沫;對名師之課堂,不論精彩失誤全部打翻在地,扣上一頂“失敗”的帽子;人格上扭曲,心態(tài)上膨脹。因此,我們學習名師,最緊要的是擺正心態(tài)。我們需要一種“站著”的心態(tài)。有了站起來的心態(tài),我們走近名師,解讀名師,仿效名師,追趕名師,超越名師,才不會是鏡中觀花,水中撈月。對于名師在各個不同階段的課例,我們不能一味叫好,也不能橫加指責。畢竟,他們的課也是打上時代的烙印,帶有明顯的時代標識。我們更不能以名師“化境”時的課堂藝術(shù)水準去衡量他尚處于在“醇境”時的教學水平。
對于名師的課,我們更不能簡單模仿。名師的課之所以難以模仿,是因為他們的個人學養(yǎng)和氣質(zhì)是別人無法代替的。支玉恒的大氣,于永正的幽默,靳家彥的厚實,孫雙金的灑脫,王崧舟的詩意,竇桂梅的激情,薛法根的平實,都有其獨特的標識,任何人是學不會,也是學不好的。面對名師,我們切不可喪失自己。我們可以學習名師解讀教材的視角,可以學習名師處理問題的藝術(shù),可以學習名師臻于“化境”的點撥之功,但不要輕易克隆名師。著名的舞蹈家楊麗萍說:在舞臺上,我一直沉浸在自我之中,我一直覺得我就在“舞”自己。誠哉斯言!年青教師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有這樣堅定的信念:我就是我,我的語文課,就是我的人格和靈魂與學生的人格靈魂在一起舞蹈。年青教師可以虔誠地學習名師,但絕不要成為名師的附庸。為自己標上“小XX”的稱號的,對自己缺乏自信,對名家頂禮膜拜,這是極為媚俗的做派。
第三,名師成長之路,讓我們看到了自己成為名師的可能??疾烀麕煹某砷L之路,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教師的成長,離不開技能、人格與學識的支撐,從“穩(wěn)境”進入“醇境”或“化境”,人格和學識更勝于技術(shù)。如果我們光有高超的教學技能,而沒有高尚的人格與淵博的學識,那么我們只能達到“醇境”而難臻“化境”。學習名師,我們既要從細節(jié)學起,也要從人格與學養(yǎng)學起。只有當我們具有了名師的人格、學養(yǎng),那么我們才有可能成為名師──即便我們在天賦上不及名師,終其一生的努力只能達到“醇境”,但是我們照樣可以成為學生喜歡,家長信任的好老師。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才不會自慚形穢,而會為成為最好的自己而努力終生。
我們學習名師,當學習名師的“大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慕逃砟睢R粋€真正的名師,并不是單單上幾節(jié)引起叫好的公開課,而是把根深深地扎在課堂上,他們始終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己任,擔憂著學生的擔憂,幸福著學生的幸福。把愛化為教育的具體細節(jié),讓愛常駐孩子心頭,讓愛化作幸福,讓愛溫潤心靈,名師們?yōu)槲覀冏龀隽吮砺?。尊重、賞識、喚醒、鼓舞、激勵,這最熟悉的理念在名師的詮釋中是那么溫馨,那么美麗,那么本真,那么自然。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好教師意味著什么?首先意味著他熱愛孩子。”當然,這里的“大愛”還可以指對生活,對藝術(shù)的熱愛。一個缺乏生活情趣,沒有人任何藝術(shù)修養(yǎng)的老師,很難想象其能成為優(yōu)秀教師。于永正的“京戲”,靳家彥的“相聲”,王崧舟的“書法”,都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他們對生活、對藝術(shù)的熱愛。這種對教育事業(yè),對生活,對藝術(shù)的“大愛”,正是一個老師從“穩(wěn)境”向“醇境”、“化境”跨越,進而成為優(yōu)秀教師的最重要的基礎(chǔ)。
我們學習名師,當學習名師的先進教育思想。名師是有先進教育思想的老師。他們的思想來源于廣博的知識儲備和實踐積淀。他們一般都具有學科的專業(yè)知識,即學科的基本知識以外,本學科的前沿知識、與本學科有關(guān)的交叉知識、學科歷史、學科內(nèi)涵、學科教育理念演變軌跡等均有涉獵;名師還具有普通教師普遍忽視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名師更重要的是具有人類文化的大視野,即對文、史、經(jīng)、哲、法學、經(jīng)濟學、自然科學等的了解。這樣的知識結(jié)構(gòu)決定了名師的視野,視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高度,名師自身的閱讀、積淀、實踐、底蘊、反思、求索等最終使名師具備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成熟了,就如放在口袋的錐子一樣,一旦有了機會就會破袋而出,所謂“水到渠成”。有了先進的教育思想,我們才有可能達到“醇境”乃至“化境”,才有可能成為名師(優(yōu)秀教師)。教育在線的“看云”(薛瑞萍)老師,就是這樣的杰出代表。
我們學習名師,當學習名師的教育智慧。名師都是有豐富教育智慧的教師。教育智慧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實踐中積累的。教育智慧其實離我們并不遠,只要我們用心關(guān)注每一個孩子,關(guān)注課堂的每一個細節(jié),那么智慧會源源不斷地生成。課堂上,思維受阻的時候,意見分歧的時候,陷入僵局的時候,都是我們鍛煉并生成智慧的最好時機。用智慧去經(jīng)營智慧的事業(yè),我們將獲得更多的教育智慧。而教育智慧一旦積累到一定的量,必將有質(zhì)的轉(zhuǎn)變,教育智慧也必將轉(zhuǎn)化為強大的實踐力。此時,我們已經(jīng)不覺間走向了“醇境”乃至“化境”,我們就已經(jīng)成為了優(yōu)秀的教師。
我們學習名師,當學習名師將整個人生獻給教育事業(yè)的胸襟。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簡史》中指出:盡管人與人之間有種種差別,我們?nèi)钥梢詫⒏鞣N生命活動范圍歸結(jié)為四等。由最低的說起,這四等是: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講求實際厲害的“功利境界”,“正其義,不謀其利”的“道德境界”,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要想成為優(yōu)秀教師乃至于名師,必須要樹立將所有的智慧奉獻給教育事業(yè)的信念。只有超越世俗的功利色彩,將教書育人作為實現(xiàn)自我,享受幸福的事業(yè),我們才能深刻地理解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的意義,自覺地奉獻全部的心力與才情。這種理解和自覺,使得我們處于更高的人生境界。這樣的教育境界,我們可以稱之為在精神上超越了人世間的“天地境界”。
“有境界自成高格”,一名教師,只有他的人生達到“天地境界”,其教學藝術(shù)才會達到“化境”,他才會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優(yōu)秀教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