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陵墓石獸,是指兩漢時期列置于帝王陵園及貴族、豪強墓園及其神道兩側(cè)的大型圓雕石刻獸類。作為漢代墓葬空間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揭示漢代喪葬禮儀和喪葬敘事模式重要的實物材料;作為體現(xiàn)漢代造型藝術風格與精神的物質(zhì)遺存,也是是我們研究中國早期藝術形式和圖像傳統(tǒng)最佳的選擇。
所以,本文在對漢代陵墓石獸考古學觀察的基礎上,通過一些專題性的研究,初步了解和認識中國陵墓制度的形成與發(fā)展及其所體現(xiàn)的喪葬習俗、宗教觀念與社會狀況、歷史背景;了解中國早期藝術形式與圖像樣式的形成動因及其所體現(xiàn)的文化因素等問題。
漢代陵墓石獸的發(fā)展大致可以分為四個主要階段。
第一階段自西漢武帝茂陵霍去病墓前石獸的設置開始到新莽時期。遺存集中于甘陜晉地區(qū),以霍氏墓諸石獸為典型代表。這一時期石獸的設置及藝術風格,比較隨意且簡練、質(zhì)樸,反映了當時石獸制度尚未正式形成時的一種狀態(tài)。
第二階段自東漢建國(公元25年)至東漢安帝時期(公元107-125年),為陵墓石獸制度正式形成的初期階段。主要分布于關中地區(qū)、河南的洛陽及周邊地區(qū)以及受關中影響的四川成都地區(qū)。這一時期,不但高浮雕、鏤空雕等技術開始應用,而且具有顯著西域文化特征的獅型獸及天祿、辟邪開始流行。
第三階段自東漢順帝(公元126-144年)時期至靈帝時期(公元168—189年)。主要分布于山東、河南、陜西、河北、安徽等,其中以河南洛陽、南陽、許昌等地的石辟邪最為典型。這一時期,大型圓雕技術基本成型,鏤空雕、透雕及細膩的打磨工藝都等到充分應用。
第四階段為漢代陵墓石獸制度的尾聲,從東漢晚期少帝、獻帝時期(公元189-220年)至西晉早期(公元260年前后)。主要分布于四川、重慶、河南三地。以四川雅安高頤墓及蘆山縣石獸群中融合獅虎特征的有翼神獸最為典型,反映了隨著中西文化交流的頻繁,來自西亞的石雕藝術的題材及形式的深刻影響。
在漢代陵墓石獸的區(qū)域分布上,主要有以下四個區(qū)域:魯中、南與皖西北;豫中、南與冀南;甘陜與晉西北;川、渝地區(qū)。這幾個區(qū)域石獸各具特色,如魯中、南與皖西北地區(qū)石獸表現(xiàn)出方正、平直的特征;豫中、南與冀南石獸漢代墓前石刻中最為精美、典型;甘陜晉地區(qū)則是中國古代陵墓石獸最早的發(fā)祥地區(qū);以成都平原為中心的川渝地區(qū)石獸,出現(xiàn)時段最晚,但延續(xù)較長,題材類型非常豐富多樣,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和傳承關系。
漢代陵墓石獸制度,是隨著中國墓葬觀念的發(fā)展,較為規(guī)范的陵寢制度的成型,陵墓附屬設施的建設而出現(xiàn)的。東漢明帝“上陵禮”的實施及朝野間“祠堂祭拜”的流行,帝王陵墓設立神道,通過對宮苑建筑形制及儀仗護衛(wèi)的仿效,開始在陵園、墓前列置石人和石獸并形成制度。這一制度,雖然一度衰落,在南北朝時期又為當時統(tǒng)治階層所繼承,并為中國古代陵墓石刻制度奠定了完善的規(guī)制基礎。
在漢代陵墓石獸中,尤以東漢時期有一類帶有羽翼的神獸特別突出。其中,第一型為半月型翼石獸,僅見于中原地區(qū),主要以洛陽、南陽為中心的區(qū)域內(nèi)。這類半月型羽翼,在先秦青銅器上已現(xiàn)端倪,體現(xiàn)了來自北方草原民族的斯基泰藝術就與中國傳統(tǒng)青銅器紋樣相互融合的影響。而且說明南朝翼獸的藝術淵源來自中原,其傳播路線有可能是洛陽-南陽-襄陽-建康。第二型為長條型翼石獸,以四川、河南較為密集。從圖像特征上反映出較為明顯的受帕提亞藝術所帶來的希臘化文化因素的影響。
從對陵墓石獸所體現(xiàn)的贊助人的觀察,了解其墓主人身份、地位等問題。反映了東漢后期政治狀況的特殊環(huán)境,也認識到漢代豪強大族經(jīng)濟是東漢時期政治經(jīng)濟的典型特征。同時,漢代陵墓石獸上,留下了一些石雕工匠及其作坊名稱的題銘。通過其研究,發(fā)現(xiàn)各地石雕工匠所處地域經(jīng)濟、文化狀況不同,藝術標準及技藝水準的不一致,導致了各地藝術品所呈現(xiàn)不同的面貌和地域差異。在一定區(qū)域內(nèi),則又表現(xiàn)出雕刻技法與藝術風格的一致性和傳承性,形成了相對穩(wěn)定的區(qū)域藝術特色。而通過石雕工匠的流動與其藝術作品的商品化,也促使了地域風格和石雕技藝在各區(qū)域間的交流與融合成為可能。
漢嘉古風,在南方絲綢路上吹拂了幾千年。
巍峨神獸,屹立2000余載,不減昔日風采。
東漢神獸,昂首闊步,向人展示一段傳奇。
12月21日,青衣江畔的市博物館的一樓右側(cè)大廳內(nèi),解說員陳天嬌正在向參觀者介紹館內(nèi)的漢代石刻,其中的石獸,讓參觀都很感興趣。
秦漢時期,中央在蜀郡設置地方政權(quán),其中蘆山地區(qū)有著重要的郡縣治地位。漢代時期,蘆山文化發(fā)展最杰出代表應首推石刻藝術,蘆山石刻的大量出現(xiàn),應在東漢時期,蘆山現(xiàn)存漢代石刻都是這個時期的作品。
“這些石獸是出土于蘆山縣的東漢石刻,我們博物館陳列了五只。”陳天嬌介紹說,“目前,東漢石刻全國僅有20余具,雅安就有13具。蘆山漢代石刻在中國漢代文化研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996年,國家文物局專家組來川作文物鑒定,蘆山九具漢代石獸,除一具石獸胚,其它都被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博物館底樓右側(cè)大廳內(nèi),屹立著五只漢代石獸。位于大廳最里面的一支斷臂石獸尤為引人注目。
“這只石獸名叫開明獸?!标愄鞁烧f。
雄偉氣勢與曲線之美
跨步前行、昂首、挺胸、曲腰、垂尾……
張口吐舌,威猛凜然,信心有舉踵欲奔的龐然氣勢。
有的頭上有雙角,獨角、無角之分,肩上有翼,有的頭似獅、似羊,形態(tài)各異。
威猛凜然而又神秘莫測,雖然歷經(jīng)1800余年的風吹雨打,依然栩栩如生。
五具石獸中,有兩具已殘缺,其余三具石獸都保持著這樣的姿態(tài)。
開明獸,體態(tài)雄健渾厚,氣宇軒昂,靜中有動,柔中帶剛。
舌舔上顎,下頜處有一撮胡須。在其它石獸面前,既顯雄偉,又展示著它俏皮的一面。
每一具石獸呈“S”形,展示出它獨特的“曲線之美”。
立于館內(nèi),站于石獸中央,能感受到石獸拙撲雄渾凝重的風格中,顯示出威嚴兇猛的氣質(zhì)和靜中則動的神秘色彩。
著名美學家王朝聞先生認為:“蘆山漢刻,嘆為觀止”,譽為“漢魂”。
立于開明獸面前,兩翼仿佛徐徐而動。
開明獸兩肋收攏的翅膀象征一種向上飛升的理想。一股撲面而來的漢代古風,讓參觀者入了迷。
據(jù)介紹,開明獸是有翼神獸的一種,有翼神獸在中國古代文物中是一種使用材料很廣、流行時間很長的藝術主題。
開明獸雖斷去左前臂,但同樣難掩它當年的氣勢和曲線之美。
“有專家看了開明獸后說,它是'東方的斷臂維納斯’?!标愄鞁烧f。
歷史的長河流淌至今,石刻文化光輝燦爛,石刻藝術風采四溢。
據(jù)介紹,目前市博物館正在做開明獸縮小版的復制品,以滿足參觀都收藏之心。
鎮(zhèn)墓神獸
開明獸以及其它石獸在古代有何作用?
“這些石獸是墓前的神獸,用作鎮(zhèn)邪避邪,還可以帶領墓主人升天之用?!标愄鞁山忉屨f,“東漢時期,一個完整的墓葬包括闕、碑、神道、石獸、墓等五部分?!?/div>
石獸是古代陵墓前之裝飾物,盛行于漢代,以后歷代都有,以顯示陵墓的威嚴。 據(jù)相關史料記載,漢代陵墓石獸常見的有麒麟、天祿、辟邪,頭像虎、羊等動物的形象。
石獸都分列在陵墓前的所謂“神道”上。排列石獸分為獅、獬豸、駱駝、象、麒麟、馬等六種,石獸體積很大,雕刻莊重精細、造型生動有力,都表現(xiàn)出恭肅的神態(tài)?!斗馐弦娐動洝芬舱f:“秦漢以來,帝王陵寢,有石麒麟,石辟邪、石馬之屬,人臣墓有石人、石虎、石柱之類?!?/div>
東漢時期,由于統(tǒng)治階級生前崇尚奢靡,死后還相互比較厚葬,大家相互學習,以致成為當時一種墓葬風氣。相關工匠在墓室內(nèi)進行大量的精雕細刻,表現(xiàn)各種故事題材的內(nèi)容,布置豪華。
在墓前的神道上設置護墓石獸等作為儀衛(wèi),以此達到驅(qū)逐邪惡,保衛(wèi)墓地,炫耀豪貴浮奢,壯其威勢的目的。
對于蘆山的東漢石刻“國寶”,相關考古學者在經(jīng)過考證后認為,蘆山為中國古南絲綢之路及茶馬古道必經(jīng)之地,擁有非常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僅古墓數(shù)量就難以計算。
大量出土的蘆山漢代石刻,證明蘆山地區(qū)文化積淀特別深厚。這里,歷史上不乏有識之士,如樊敏、王謀等就是杰出的代表人物,他們都擔任過巴郡太守。石刻本應為身份顯赫人士所享,加上東漢末年提倡厚葬,這都為蘆山多石刻創(chuàng)造了必要條件。
既然是墓前的鎮(zhèn)墓神獸,那么開明獸的墓主人是誰?
據(jù)蘆山縣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很多石獸都是蘆山的不同地方收集而來,根據(jù)目前的相關考古資料,關于開明獸的墓主人還沒有定論,希望更多愛好考古的學者或是專家前來考證
開明獸留下的謎團
仔細觀察,參觀者會發(fā)現(xiàn),開明獸腳下踏著一個東西,而它的尾巴也斷了?
那么,開明獸腳下所踩何物,尾部是人為斷之,還是天然而成?
揭秘1:腳下所踩何物?
開明獸的左前掌,踏著一物,但因年代久遠,所踏之物已經(jīng)風華,無法辨認。
在古代,石獸,意在祈求吉祥,保佑平安,神道兩邊所列的動物自然也都是威嚴和正義的化身。而在民間,蟾蜍是五毒(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之一,是邪惡的化身。
據(jù)相關考古資料表明,雌性石獸一般前爪踩蟹,雄性前爪踩蟾蜍。
“因此,據(jù)相關考古專家分析,開明獸所踏的可能是蟾蜍?!标愄鞁烧f。
揭秘2:石獸緣何斷尾?
仔細觀察開明獸的尾部,會發(fā)現(xiàn)有一截突出的部分,而地上石座上,還有一截卷曲的斷尾。
東漢(公元25年——220年)石刻距今約1800余年,在它們守護墓主人的過程,是否因為年代久遠,慢慢風化,而自然斷尾?
有考古專家分析,因為這開明獸是作為鎮(zhèn)墓神獸,也就是墓主人在陰間所用的座騎,因此,工匠們在制作時,可能有意將石獸的尾部斷開,以示與其它石獸(如城門石獸)的區(qū)別。
但也有人持反對觀點,因為在其它地方的陵墓前出土的石獸,并沒有斷尾。那么,斷尾作何解釋?
“開明獸的尾巴是自然斷開,還是有意為之?這些不解之謎還等待著眾人前去考證?!标愄鞁烧f。
揭秘3:關于開明之名的猜測?
開明獸為何名為“開明”,與“開明王”是否有關?
“開明”一詞,最早見于《山海經(jīng)》,開明獸是昆侖山的守護神。
《山海經(jīng)·海內(nèi)西經(jīng)》記載說,巨大的昆侖有九道門,守門的就是開明獸,它們具有相當勇猛的性格,身體象巨大的老虎,有九個頭并且長著人臉,但是表情肅穆,始終瞪大眼睛環(huán)視昆侖,不讓任何異常生物進入昆侖,保護了昆侖的和平安寧。
作為鎮(zhèn)墓之用,選擇開明獸立于墓前神道上,無可厚非。然而,在蘆山銅頭峽附近的山脊,有一處被稱為古蜀國“開明王城”舊址。
“開明獸”是否與“開明王朝”(約前666——前316)有關?
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馮文宏認為,《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南經(jīng)》是一篇圖說,圖上的開明獸“身大類虎而九首,皆人面”?,F(xiàn)實生活中不可能有這樣的動物,所以只能理解為以此為族徽的部落。而此部族存在時間約在夏朝時期(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部族的活動地域在以岷山、九頂山為中心的地方。
馮文宏認為,古蜀開明王朝與九頭獸的“開明”部落相距將近2000年,不可能有傳承關系;而且開明王朝已經(jīng)在使用“巴蜀文字”,迄今發(fā)現(xiàn)表示族徽的圖像文字中,并沒有九頭獸的形象,所以他們之間也不存在親緣關系。
他認為開明王朝采用這一稱號,既有遠古蜀地古族的淵源,又能表明開明蜀國愿意接受中原文化。
蘆山縣出現(xiàn)"開明獸",也證明著古蜀文化與中原文化的相互影響和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