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利于語文課程改革;
2、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基礎學科作用;
3、考查學生對中學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
4、考查學生進入高校繼續(xù)學習的潛能;
5、符合課程標準和考綱要求;
6、利用高考命題正面導向功能,推動課程改革。
A、識記:指識別和記憶,是最基本的能力層級。
B、理解:指領會并能作簡單的解釋,是在識記基礎上高一級的能力層級。
C、分析綜合:指分解剖析和歸納整理,是在識記和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層級。
D、鑒賞評價:指對閱讀材料的鑒別、賞析和評說,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閱讀方面發(fā)展了的能力層級。
E、表達應用:指對語文知識和能力的運用,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表達方面發(fā)展了的能力層級。
F、探究:指對某些問題進行探討,有見解、有發(fā)現(xiàn)、有創(chuàng)新,是在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的基礎上發(fā)展了的能力層級。
2016年高考語文考綱、題型示例與2015年高考語文考綱、題型示例完全一致??季V不變,命題形式未必不變。命題形式的變化并不代表超綱,命題變化是合理合規(guī)的。
如2014年全國卷文言文閱讀的文言斷句,成語辨析;2015年全國卷文言文閱讀的文化常識,古詩、小說與課文勾連,任務指令型作文;等等。
縱觀近三年全國卷題型,不難看出,考綱不變,命題形式卻逐漸變化。
1、全國Ⅰ卷
板塊 | 2013 | 2014 | 2015 |
論述類文本閱讀 | 1.對文中重要語句的理解能力 2.對文中重要語句的理解能力 3.對文中重要語句的理解能力 | 1.對文中重要詞語的理解能力 2.對文中重要語句的理解能力 3.對文中信息的篩選和整合能力 | 1.對文中重要詞語的理解能力 2.對文中重要語句的理解能力 3.對文中信息的篩選和整合能力 |
文言文閱讀 | 1.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 2.對文中信息的篩選能力 3.對文意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4.文言文的翻譯能力和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能力 | 1.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 2.文言斷句能力 3.對文意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4.文言文的翻譯能力和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能力 | 1.文言斷句能力 2.理解分析能力 3.對文意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4.對文言文的翻譯能力和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能力 |
古詩詞鑒賞 | 1.理解作品內(nèi)容,分析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 2.理解、概括作品內(nèi)容,分析作品思想感情及藝術手法的能力 | 1.理解、概括作品內(nèi)容,分析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 2.理解作品內(nèi)容,分析作品的藝術手法的能力 | 1.理解、概括作品內(nèi)容,分析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 2.理解作品內(nèi)容,分析作品的藝術手法的能力 |
默寫名篇名句 | 默寫古代詩文常見名篇名句的能力 | 默寫古代詩文常見名篇名句的能力 | 默寫古代詩文常見名篇名句的能力 |
文學類文本閱讀 | 1.分析與概括小說內(nèi)容的能力 2.鑒賞評價文學作品的藝術表現(xiàn)技巧的能力 3.鑒賞評價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4.從不同角度和層面闡發(fā)作品意蘊的能力 | 1.分析與概括小說內(nèi)容的能力 2.鑒賞評價文學作品的藝術表現(xiàn)技巧的能力 3.鑒賞評價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4.從不同角度和層面闡發(fā)作品意蘊的能力 | 1.對小說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與鑒賞能力 2.鑒賞評價文學作品的藝術表現(xiàn)技巧的能力 3.鑒賞評價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4.對文學作品進行綜合探究的能力 |
實用類文本閱讀 | 1.篩選文中相關信息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2.對文章內(nèi)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3.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分析和歸納概括能力 4.理解探究能力 | 1.篩選文中相關信息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2.對文章內(nèi)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3.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分析和歸納概括能力 4.理解探究能力 | 1.篩選信息并進行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對主要觀點和文章特色進行鑒賞評價的能力 2.對文章內(nèi)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3.對文本內(nèi)容、作者態(tài)度、風格、修辭性質(zhì)等方面的理解、鑒賞和評價 4.對文本進行綜合探究的能力 |
語言文字運用 | 1.正確辨析和使用成語的能力 2.判斷病句(結(jié)構(gòu)性錯誤)的能力 3.語言表達銜接連貫的能力 4.正確運用語言文字表達的能力 5.用簡明的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 | 1.正確辨析和使用成語的能力 2.判斷病句的能力 3.語言表達銜接連貫的能力 4.正確運用語言文字表達的能力 5.用簡明的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 | 1.正確辨析和使用成語的能力 2.判斷病句的能力 3.語言表達銜接得體的能力 4.正確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準確表達的能力 5.用簡明準確的語言進行圖文轉(zhuǎn)寫的能力 |
寫作 | 寫作能力 | 寫作能力 | 寫作能力 |
2、全國Ⅱ卷
板塊 | 2013 | 2014 | 2015 |
論述類文本閱讀 | 1.對文中重要語句的理解能力 2.對文中重要語句的理解能力 3.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 1.對文中重要詞語的理解能力 2.對文中重要語句的理解能力 3.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 1.對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理解能力 2.對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理解能力 3.對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以及對文中信息的篩選和整合的能力 |
文言文閱讀 | 1.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 2.對文中信息的篩選能力 3.對文意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4.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能力 | 1.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 2.文言斷句能力 3.對文意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4.對文言文的翻譯能力和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能力 | 1.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的能力 2.理解文言實詞的能力 3.篩選文中的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 4.對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譯的能力 |
古詩詞鑒賞 | 1.理解作品內(nèi)容,分析作品的藝術手法的能力 2.理解、概括作品內(nèi)容,分析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 | 1.理解作品內(nèi)容,分析作品的藝術手法的能力2.理解、概括作品內(nèi)容,分析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 | 1.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2.鑒賞文學作品時歸納內(nèi)容要點、評價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
默寫名篇名句 | 默寫古代詩文常見名篇名句的能力 | 默寫古代詩文常見名篇名句的能力 | 默寫古代詩文常見名篇名句的能力 |
文學類文本閱讀 | 1.分析與概括小說內(nèi)容的能力 2.理解和分析小說的細節(jié)描寫 3.概括、分析和評價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4.綜合探究文學作品的能力 | 1.小說思想藝術特色的分析與鑒賞能力 2.從敘述故事、描寫人物等方面,把握文學作品藝術構(gòu)思的分析鑒賞能力 3.概括、分析和評價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4.綜合探究文學作品的能力 | 1.分析文學作品的結(jié)構(gòu)、表現(xiàn)手法、賞析作品的內(nèi)涵、品味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 2.鑒賞評價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3.鑒賞評價文學作品的能力,著重考查考生體會作品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并綜合起來賞析作品內(nèi)涵、領悟作品藝術魅力的能力 4.對文學作品進行綜合探究的能力 |
實用類文本閱讀 | 1.篩選文中相關信息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2.對文章內(nèi)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3.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分析和歸納整理能力 4.綜合探究能力 | 1.篩選文中相關信息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2.對文章內(nèi)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3.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分析和歸納整理能力 4.綜合探究能力 | 1.篩選并整合文中相關信息的能力 2.對文章內(nèi)容分析綜合的能力 3.篩選和整合文中的信息,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的能力 4.對文本進行綜合探究的能力 |
語言文字運用 | 1.正確辨析和使用成語的能力 2.判斷病句(結(jié)構(gòu)性錯誤)的能力 3.語言表達銜接連貫的能力 4.正確運用語言文字表達的能力 5.用簡明的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 | 1.正確辨析和使用成語的能力 2.判斷病句的能力 3.語言表達銜接連貫的能力 4.正確運用語言文字表達的能力 5.用簡明的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 | 1.辨析和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2.判斷病句的能力 3.語言表達方面選用句式,實現(xiàn)語言表達連貫、得體、準確的能力 4.正確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準確表達的能力 5.用簡明準確的語言進行圖文轉(zhuǎn)寫的能力 |
寫作 | 寫作能力 | 寫作能力 | 寫作能力 |
1.圖一
2.圖二
3.圖三
4.圖四
1、論述類文本閱讀
近年高考全國卷論述類文本閱讀的選材有文藝論文與史學論文交替輪換的趨勢。2014年,全國Ⅰ卷是文藝論文,全國Ⅱ卷是史學論文;2015年,全國Ⅰ是史學論文,全國Ⅱ卷是文藝論文。2014年、2015年的文藝論文,都屬于美學論文,且都與學生閱讀密切相關;2014年、2015年的史學論文都與現(xiàn)實密切相關,如2014年論述古代食品安全監(jiān)管問題,2015年論述宋代的金融特點。
綜觀近年全國卷論述類文本閱讀的試題,考查的重點是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和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2、文言文閱讀
選材上,二十四史材料仍然是熱點,但是,不應忽視二十四史以外的材料,因為屬于“典范的文言文,文字較為淺易”的文言材料還有很多。
2015年高考卷最大的變化就是對“能夠體現(xiàn)古代文化涵義的詞語”的考查。高考命題組把這道題歸入“理解”層級,而非“識記”層級,其實是對實詞更深層次的理解。市場上很多高考應試資料,羅列所謂古代文化知識清單,全面鋪開,來個“地毯式”的“掃蕩”,極大地增加了考生的負擔,而結(jié)果往往事倍功半。這道題的變化體現(xiàn)了重視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今后的文言文閱讀,應會少一些知識性的考查,多一些與現(xiàn)代生活的關聯(lián),多一些文化意味。
3、古詩詞鑒賞
選材上,唐宋詩詞仍然是熱點。2015年最大的變化是全國Ⅰ卷的第8題要求比較岑參的《發(fā)臨洮將赴北庭留別》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描寫塞外景物的角度,這道題同樣體現(xiàn)了重視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是岑參邊塞詩的代表作,也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推薦的背誦篇目,考生應當熟悉。全國卷古詩詞的問題設計的特點是忠于文本內(nèi)容和考查一般詩歌技巧。
4、名篇名句默寫
應當會延續(xù)2015年的形式,即給出一定的語境,考生須根據(jù)語境的要求進行補寫。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考生能更好地理解要背誦的篇目,在理解的基礎上來背誦。
5、文學類文本閱讀
選材上,小說仍然是熱點。2015年全國Ⅰ卷一反往年選名家名篇的特點,選取了非名家的名篇。這樣做,可以降低難度,使其與另一類選考文本的閱讀難度達到平衡,還可以拓寬選材視野。2015年全國Ⅱ卷從長篇作品中截取一個段落,解決了短篇作品的適用局限問題,擴大了選材范圍。這些信息都表明,全國卷的文學類文本閱讀的選材在悄悄地變化,應引起注意。
文學類文本的閱讀重在喚起體驗、聯(lián)想。2015年文學類文本閱讀最大的變化就是全國Ⅱ卷的第(4)小題,要求比較老汪這一形象與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氣質(zhì)、精神困境的根源上的異同。這是有意識地突出考查讀書情況,包括課外閱讀、經(jīng)典閱讀、閱讀面與閱讀品味。
6、實用類文本閱讀
2016年全國卷的實用類文本閱讀的選材是眾人爭議的焦點。事實上,2015年全國卷的選材已有較大的變化。2015年全國Ⅰ卷《朱東潤自傳》是從不同的章節(jié)中節(jié)選、刪減組成的,文本已屬于“非連續(xù)性”文本。2015年全國Ⅱ卷《將軍賦采薇》,文本是從五篇不同的文章中節(jié)選、刪減組成的,文本本身也屬于“非連續(xù)性”文本。這些信息都表明,全國卷的實用類文本閱讀的選材發(fā)生了顯著變化,應格外重視。而除了傳記,訪談(歸入新聞類)、調(diào)查報告具有鮮明的非連續(xù)材料的特點,不能忽視。據(jù)此可知,2016年的實用類文本,無論選什么材料,最后整個文本都是非連續(xù)材料,也可能是多個體裁的材料結(jié)合在一起。
實用類文本閱讀在設題上的變化也很明顯,2015年全國Ⅰ卷第(3)小題涉及文章的內(nèi)容、作者態(tài)度、風格、修辭性質(zhì)等方面的理解、鑒賞和評價,這無疑增加了難度,擴大了考查點;2015年全國Ⅰ卷第(4)小題在設計上與往年有所不同,更加強調(diào)考生的主觀能動性,突出對考生的收獲的考查。重視學生本體對材料的收獲和啟示,強調(diào)學生個體的獨特體驗,與素質(zhì)教育的精神相合。
7、語言文字運用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海量信息,使人們的思維碎片化、絕對化,表達程式化。高考語文命題應發(fā)揮導向功能,進行積極引導。高考語文在語用這一板塊上側(cè)重考查表達的邏輯性、嚴密性。
詞語、病句、連貫、補寫都突出對語境的準確把握,圖文轉(zhuǎn)換則突出表達的嚴密性。語用的考查形式很多,也可以很靈活,但萬變不離其宗,強化邏輯思維、表達的嚴密性是不變的。
8、寫作
2015年出現(xiàn)的任務指令型作文仍然是熱點題型。在內(nèi)容上,貼近生活,從平凡生活中立德樹人;在思想上,體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與時代的碰撞,強調(diào)在新舊觀念的沖突中,表達自己的觀點。作文試題又在很大程度上規(guī)定了具體情境,有了近乎日常的真實寫作任務。復習備考時,應強化理性思維,擯棄宿構(gòu)、模式化作文。
2016年的高考作文的任務指令會越來越清晰,比如(這里僅僅是舉例說明什么是清晰的任務指令):(1)每一個成就是否會帶來新的挑戰(zhàn)?(2)在過程中享受奮斗的美好,你有這樣的體驗嗎?(3)我們大家都以為出名能帶來幸福,似乎這是人們最向往的東西,我們相信不管以什么方法出名都是一種自我證明。但是,那些出了名的人士常常抱怨名氣是一種可怕的負擔。把出名當作成就,注定要付出浪費時間和精力的代價。是出名的人幸福,還是不太出名的人更幸福?
1、回歸課本。人們多有回歸課本的呼吁,但是很難落到實處。究其原因,還是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作祟。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边@是對中國幾千年語文教育經(jīng)驗的總結(jié)。但是多數(shù)教師未能真正領略其精神實質(zhì)。“舉一反三”,沒有把“一”學好,就去反“三”。表面上看,語文試題與課本的聯(lián)系不如理科聯(lián)系緊密,實則不然。高考語文試題(特別是全國卷),與教材的聯(lián)系是緊密的。這就是課文的示范功能和遷移功能。回歸課本,用好教材,應成為廣大語文老師的共識。
2、堅持積累。小到一個字,一個詞,大到一篇文章,都是語文大廈的根基。離開了這個根本,語文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近來,一些新潮的教學思維、方法大行其道。語文積累這個古老習慣被遺棄。各種速成方法、訣竅被奉為圭臬。殊不知,語文是一門慢課程,快不得,急不得。只有老老實實,不斷增加語文積淀,才能提高語文能力。
3、倡導讀書。語文是感性十足的科目。沒有大量閱讀,視野與思維就變得狹窄,也難以有靈敏的語感。高中學子,特別是高三學生視讀書為累贅,浪費時間。這是認知的誤區(qū)。語文的內(nèi)在規(guī)律不像理科那么明顯,不經(jīng)歷大量閱讀,難以獲知其規(guī)律。語文試題要重視第一感覺,而感性思維能力只有在長期的閱讀積累中才能形成。多讀書,經(jīng)典書籍、時文都應當有所涉獵。廣泛閱讀,開闊視野,提升思維。
4、重視訓練。教育本身就是訓練。語文學科的實踐性很強,學生要學會閱讀、學會作文,離不開訓練。反對題海戰(zhàn)術,不等于排斥訓練。離開了訓練,語文就會生疏。這個訓練是科學的訓練,不是盲目地做題。第一線的語文老師和研究員應當首先跳出題海,按基礎、經(jīng)典、創(chuàng)新三個層次從題海中精選習題,提高備考效率。做題應當是學習的過程,而不是結(jié)果。
來源:網(wǎng)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