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南師講《宗鏡錄》錄音整理(第85集)
userphoto

2023.10.05 北京

關(guān)注

文字整理錯誤難免,僅供參考,請以錄音為準(zhǔn)。文字部分,歡迎大家一起校核,有錯誤或分歧的地方,請留言告知!

原聲版

降噪版:

文字整理:

南師講《宗鏡錄》第八十五集

佛眼觀寂滅相,故不應(yīng)見。乃至不如凡夫人憶想分別見。

復(fù)次,五眼,因緣和合生,皆是作相,虛誑不實。佛不信不用,是故言:“不以五眼見”。

又問曰:舍利弗知心相常凈,何以故問?

答曰:以菩薩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深入深著故,雖聞心畢竟空、常清凈,猶憶想分別,取是無心相。以是故問:是無心相心,為有為無?若有,云何言無心相?若無,何以贊嘆是無等等心,當(dāng)成佛道?

須菩提答:是無心相中,畢竟清凈。有無不可得,不應(yīng)難。

舍利弗復(fù)問:何等是無心相?

須菩提答:畢竟空一切諸法無分別,是名無心相,此無心相,是即心無心,非待斷滅。

如經(jīng)云:“若有眾生,能觀一切妄念無相,則為證得如來智慧?!?/span>

又且無心者,不得作有無情見之解。若將心作無,此即成有;若一切處無心,如土木瓦礫,此成斷滅,皆屬意根強知妄識邊事。是以稱不思議定者,以有無情見不及故。

又澄湛是事,當(dāng)體是理。事有顯理之功,亦有覆理之義。

我們第一次在這里恢復(fù)《宗鏡錄》的這個課程,現(xiàn)在還是四十五卷。上一次提到心與眼的問題,心、眼。上次分別了這個五眼,佛的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眼的問題。所謂提到五眼的問題,就是從見,如何見道,如何看見東西,能見與所見的這個差別。上次正好是講到佛眼,沒有講下去了,現(xiàn)在我們補充完。還是四十五卷,最后五眼的最后一個。

『佛眼觀寂滅相,故不應(yīng)見。乃至不如凡夫人憶想分別見?!?/span>

這個第一點要特別清楚的。所以《金剛經(jīng)》上經(jīng)常提到五眼的問題。什么叫佛眼?佛眼有體與相的分別。所謂相就是現(xiàn)象,現(xiàn)象一用啊佛眼就是慈悲,所以慈眼就是佛眼,大慈悲眼指的就是佛眼。但是這一個佛眼、慈眼哪,它是佛的相與用,還不是佛眼的體。佛眼的體,就是什么呢?一切寂滅,無所見,不可見,沒有見,不得見,換句話是見而不見,那是佛眼的境界,佛眼的體。所以說,他告訴我們『佛眼觀寂滅相』,真正佛眼的體是看到什么呢?畢竟空,一切寂滅,這是佛眼所見的。我們大家要知道,這個我們大家需要知道禪宗所講的,一切見道的時候,“見見之時,見無所見”。譬如《楞嚴(yán)經(jīng)》有幾句話的名言,如何是明心見性這個見,“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非見所及”,這是佛在《楞嚴(yán)經(jīng)》上所提出來,見道,說什么是見道。

第一句話兩個見,“見見之時”,第一個見,是能見之見;第二個見代表所見道這個道。當(dāng)我們心眼要見道的時候,我們普通講明心見性總以為看到一個東西。尤其在外道的法門里頭,譬如人在打坐的時候啊,定中啊,看到內(nèi)在一片光明,以為這個是見性這是錯誤的,那個光明并不是見性,那只要你心誠修定的法,都可能呈現(xiàn)這種光明的狀況,那是相,那是用,那是四大的變化。

真正見道的時候,“見非是見”,那個見道那個見,所謂明心見性就是個代表名,并非像我們眼睛看到一個東西那么的見,所以“見非是見”。

“見猶離見”,見道那個見,離開心眼意識分別所有的見。

“非見所及”,不是我們眼睛看、肉眼看東西呀、慧眼了解分別呀,不是這個見。一切見都空了,所達不到的,了不可得,這是見道的境界。這是《楞嚴(yán)經(jīng)》上的話。

我們現(xiàn)在引用《楞嚴(yán)經(jīng)》上話,注解說明,就是說《宗鏡錄》上永明壽禪師集中所有的經(jīng)典告訴你,佛眼就是觀寂滅相。這個寂滅相,就是拿《楞嚴(yán)經(jīng)》這四句佛說的,見道之見的話,最好一個注解。

所以他下一句……(斷錄)『故不應(yīng)見』四個字,文言的寫作,拿現(xiàn)在白話文寫呀,所以說,說怎么樣呢?『故不應(yīng)見』……(斷錄),假使又見到一個光啊,見到一個佛像啦,見到什么,那通通是非量,啊,通通是可以說屬于非量的,或者屬于獨影的境界,非真見道。

『乃至不如凡夫人憶想分別見?!簧踔劣谡f,見道那個見,不像普通一般人,凡夫,這個凡夫我們佛學(xué)用了幾千年了?!胺病本褪瞧椒病⒁话?,拿現(xiàn)在白話,古文叫作凡;“夫”,就是大眾、人,拿現(xiàn)在白話文呢,這個“夫”字就是人們,一般人們,凡夫就是普通一般人們,現(xiàn)在白話就是這樣說,古文就是凡夫——一般普通人。他說見道這個見不如一般普通人『憶想分別見』。這一句話,特別我們注意,我們大家學(xué)佛修道,或者想悟道,或者想成就一個東西,都落在憶、想。憶跟想兩件事哦,這個中文搞清楚。憶是回憶,譬如一個人,假使死了,或者老了,尤其人到老年,你看,研究老年人的心理,只有回想,不敢做前面的希望。所以老年人在一起呀,千篇一律地就談“我從前怎么樣;我昨天怎么樣;我年輕時候怎么樣;嚯!我怎么樣怎么樣?!毕乱淮蝸?,還是談那一些話,他腦子只有憶,沒有想,換句話只有看回頭路不敢向前面看;年輕人啊沒得回憶,只有向前面的幻想,這兩個不同。所以憶想在心理的現(xiàn)象上完全兩樣。那么我們大家修道、學(xué)佛、做功夫,許多的境界是落在這兩個心理狀況中,唯識所生,唯心所變,非憶則想。

譬如我們大家,拿佛法的道理來體會自己,一個人會作夢,夢有五種作夢,歸納起來,實際上很多了,以佛學(xué)的歸納法,是五種:

一種夢是病夢,生理不對了,會作夢。譬如身上發(fā)炎了,內(nèi)臟火大,容易夢到火;濕氣太重了,容易夢到漲大水、下雨;消化不良或者關(guān)節(jié)發(fā)炎,啊,容易夢到給人家追趕、跑不動,或者東西壓在身上。這一類等等,很多了,很多很多,屬于病夢。大概說一下,因為我們現(xiàn)在不是講夢的醫(yī)學(xué)課,大概講一下啊。

一類就是想夢,想念一個東西多了、想發(fā)財想瘋了,做夢就夢到鈔票,夢到金子,那是想夢。

一種是夢啊,回憶所引起,過去曾經(jīng)經(jīng)驗過的,或者思想上聽到過引起。這是三種夢。

只有一種夢最奇怪的夢,可以有許多人都有經(jīng)驗,夢到未來的事,明天的事今天可以知道。這在佛法里頭有個修法,叫作夢成就法,可以修到類似神通,將來的事可以在修法夢中可以知道,看得清清楚楚。譬如人生有許多經(jīng)驗,年輕時候做的夢,幾十年到了那個地方:“哎呀,我來過的”。哪里來過?夢中來過的。啊,什么地方看到什么人,談些什么話,最后都會兌現(xiàn),這一類屬于是特殊的夢,也是阿賴耶識的根本功能。所以人,修持到了能知過去未來的這個作用,就是由此發(fā)起。

因此,現(xiàn)在還是講憶想的范圍。因此我們要了解自己,你看世界上任何一個人,所有的夢你把它兜攏來,都屬于平常聽過、看過、見過、了解過、回想過的經(jīng)驗,一個東西沒有見過、沒有想過、沒有聽過的你絕對沒有夢到過。所以你看我們西方人畫的天堂,是西方人那個境界;東方人畫的天堂是東方人的境界,所以人類的思想范圍就那么狹小,超不過他現(xiàn)有知識的程度。為什么如此?因為人不能明心,不能明白自己心性的本體,無量無邊的作用發(fā)不起來,所以都在有量、有邊、有限度的中間在輪轉(zhuǎn)、在輪回。因此一切凡夫,一切佛、諸佛,他的觀念都落在憶或者想。有一種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做到什么,想修到什么,下意識都落在這個妄想中。

再就是現(xiàn)有的意識狀態(tài)分別心。所以這個里頭你注意這句話,『不如凡夫人憶想分別』,這三種心理狀況。他說所以佛眼的見到,不如普通人,啊,或者落在憶念,或者落在想念,或者落在現(xiàn)有的分別心里頭,這個眼睛的作用,這個見解的作用,那就錯了,不能真正了解佛眼是有個什么道理。這是一個段落。下面他說:

復(fù)次

古文叫“復(fù)次”,現(xiàn)代用白話文說“另外”。另外呢:

五眼,因緣和合生,皆是作相,虛誑不實。佛不信不用,是故言:“不以五眼見”。

他說佛經(jīng)上所歸納起來人看東西的功能,世間法的,世間看東西沒有不靠肉眼的。我們這個眼神經(jīng)、腦神經(jīng)、肉體作的這個是肉眼,是世間法的。譬如說法眼、慧眼,那就不靠肉眼嘍,那就是精神的領(lǐng)域,思想的境界。一個人幻想多了另外看到東西,那不是這個眼睛的作用,那就是憶想分別作用,好的悟了道,那一種作用叫他是慧眼、法眼;沒有悟道以前,就是非量,就是屬于精神病態(tài)的,有這樣嚴(yán)重,這個需要了解。

但是不管是哪一種眼,這個五眼當(dāng)中啊,因緣和合而生。佛法講世間現(xiàn)象離不開因緣的,世間法,一切有形的東西都因緣和合而生。講到因緣和合而生,就很多了,譬如我們眼睛看東西能夠看得見,要九個因緣,這還是簡單、粗的歸納,下一卷講到唯識的道理的時候就會說出來。眼睛前面如果沒有空、沒有距離,把眼睛蒙到,沒有空間,看不見,沒有光也看不見,所以空與光,加上前面這個五官等等的作用,才能夠看見。

耳朵只需要八個因緣,耳朵啊不需要光,所以這一緣、這個因素可以去掉了。

至于鼻子,啊,這些作用慢慢都是減少下來。這個我們留待講唯識的時候再說,現(xiàn)在就是講因緣的道理。

他說我們眼睛看見,靠因緣和合,“和合”是佛經(jīng)的舊文,中國的古文,拿現(xiàn)在就是湊合攏來發(fā)生看見的作用。啊,假使眼睛前面沒有空間,把頭一蒙沒有距離,看不見了;假使有距離、有空間沒有亮光,看不見了,所以因緣不湊合看不見。所以世間的五眼哪,乃至包括了佛眼,都是因緣和合而發(fā)生作用的。所以下面再告訴你,『皆是作相』,那都是人為的、后天的造作出來的現(xiàn)相。作,就是作用、現(xiàn)相,這是虛妄不實,靠不住的。

眼睛的用處,譬如我們?nèi)硕际恰覀兘?jīng)常提到,這種事情都講的,人都曉得閉到眼睛那個妄想來叫作做夢,人都忘記了現(xiàn)在瞪起眼睛就在做夢。這個夢啊,我們現(xiàn)在大家都在做夢,我看到你你看到我都是夢境界,把眼睛一閉,前面就看不見了,這個就是夢過了。所以一切看見是虛妄,虛妄并不是講它沒有哦!有,是偶然的、暫時的、很短暫的有。這是虛妄、不實在、騙人的,虛妄、不實在的。

因此佛,真正悟到佛理的人,『不信不用』。不信什么?不信世間一切是真實的,凡夫都把世間一切當(dāng)成真實,所謂佛是相反的,知道世間一切是虛妄不實的,所以不信,甚至于不用。不相信自己的這個五官是準(zhǔn)確的,因為這個是虛妄的,我們經(jīng)常被虛妄所騙。

譬如講世間的話,世界上人經(jīng)常喜歡聽人家講些消息、謠言、或者對人的批評。拿中國人文化有句老話、古話,千古的名言:“謠言止于智者”,世界上的謠言啊都是空話、虛妄不實的話。這個謠言或者對一個人的誹謗,或者對一個人的贊嘆,或者對一件事情的謠言,因為這個是非常……到處人與人之間碰到所有的這些事。那么謠言到哪里為止呢?碰到一個絕對有智慧高明的人,完了,這個謠言就造不起來,所以叫謠言止于智者。謠言止于智者,不是非量止于智者,是謠言啊,這個謠言止于智者是這個道理。

換一句話我們拿這個道理來說明這個五眼的道理啊,拿這一句話說明道理。所以佛呢,了解了世間一切虛妄不實,對于五官的虛妄,都不信、不用,所以叫大智度。因此經(jīng)典上說,見道,『是故』——所以說,不以五眼見,見道這個見,并不是用這個五眼而見道的。

那么問題,我們已經(jīng)耽誤了中間放假,因為搬動地方搬到這里,休息了一個禮拜,這個問題已經(jīng)拖了兩個禮拜,這個問題到今天才算答復(fù)完畢,那么下面又提出新問題來。

『又問曰:舍利弗知心相常凈,何以故問?』

那么佛經(jīng)里又提出佛法有個問題,他說難道佛的弟子舍利弗,舍利子,他也是悟了道的呀,智慧第一,在佛的弟子里智慧第一,他還不知道這個心,自心、本心本性本來是永遠清凈的,何以他還要懷疑提出這個問題呢?見道及明心見性這個問題來?

答:

現(xiàn)在答復(fù)這個問題。

以菩薩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深入深著故,雖聞心畢竟空常清凈,猶憶想分別,取是無心相。以是故問:是無心相心,為有為無?

這個要注意哦,這個問題。我們都曉得,尤其是中國的佛法,喜歡動輒……我經(jīng)常說一句不恭敬的話,動輒說大話,“我要修大乘佛法,走菩薩道?!贝蟪朔鸱?,難的很哦!修大乘佛法,非大愿力不可以,不然就最容易墮落下去。大乘是入世的喲,入世,世界上是個染污的大缸哦,你非給它染了不可。所以但是,只有大菩薩,發(fā)無上正等正覺,走徹底的佛法這個心理,所以這個無上正等正覺心是說梵文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換句話用中國文簡單來講,要求大徹大悟的這個佛法才行,走大乘這個路子。

下面注意啊,走大乘的路子容易犯一個最大的一個傳染病,什么病?四個字:『深入深著』。你說走菩薩路非入世不可,不然你的愿力所成的不會那么廣博,不會那么普及;一走廣博普及了,越陷越深,幾乎到達不可以自拔,等于是騎虎難下。

第二點愿力越大,有時候執(zhí)著于愿力,實際上這個愿力的執(zhí)著也很厲害,這是菩薩戒律屬于大戒的地方,『深入深著』,行菩薩道容易走入。但是不走菩薩的路,不能『深入深著』,又不能稱其為大愿力。

所以他答復(fù),問這個問題了,舍利弗既然已經(jīng)心、明知道此心本來是凈土,本來是清凈,何以還問這個道理呢?他就答話說『以菩薩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深入深著故,雖聞心畢竟空常清凈,猶憶想分別?!凰源蟪似兴_境界妄念不大容易斷,永遠在妄念里頭打滾。要行愿,必須要動『深入深著』的妄心;要動妄心自然轉(zhuǎn)入輪回中,『深入深著』,這是非常難。因此像大菩薩的境界,雖然了解了自心本來就是涅槃,本來就清凈,本來就空,道理懂了,理上到,實證的功夫不能到,所以又『憶想分別』,始終還在妄念,此心清凈不了、斷不了,還落在憶想分別心中,『深入深著』不能自撥。因此啊必然會取作,取到了、抓住無相心啊變成有相的用,這是大菩薩的好處,也是大菩薩們的大病所在。

以是故問:是無心相心,為有為無?

因此提出來,舍利弗提出這個問題。明知道這個心本來空,為什么空不了在那里?所以此心哪,究竟是有,還是空的?提出這個問題。

若有,云何言無心相?

假使這個心的體,心性的功能,生命這個心性的功能,本來是有,何以佛經(jīng)上講它是無相的?心性的相是無相?

若無,何以贊嘆是無等等心,當(dāng)成佛道?

如果心,說心性本來是無的、是空的,為什么每一本佛經(jīng)都贊嘆一句話?譬如我們大家,中國人每一個人幾乎都會念《心經(jīng)》,兩百六十字的《心經(jīng)》,“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真實不虛,不是空的喲!上面一路無到底,啊,這個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下面是一路無啊、無啊、無啊,無智亦無得無到底,都空完了。最后為什么來一個真實不虛?一翻轉(zhuǎn)來,并非空哦,這是什么道理?所以《心經(jīng)》兩百六十個字,個個都會念,假使《心經(jīng)》兩百六十個字完全參通了,完全證到了,大事完畢,成佛之路已經(jīng)夠了,不需要那么多。

現(xiàn)在他又提出這個問題,為什么又要講無跟空呢?既然講空何以經(jīng)典上贊嘆,這個心啊是『無等等心』?!簾o等等』,這個是佛經(jīng)上常用的文學(xué)句子,叫作佛經(jīng)文學(xué)句子。這些句子造得都很美,把一個高深之哲學(xué)、科學(xué)的邏輯,無法用文藝來表達,它結(jié)果用文藝表達,兩個重疊之詞,『無等等』。什么叫『無等等』?無法跟它兩個相等,就一切等等,高而不可攀的那些東西,所以來個『無等等』,無等之等,就是這個道理。因此講這個心是『無等等心』,才能夠成佛道。大家注意哦,所以又不能偏空,因為學(xué)佛我萬事不管,眼睛一閉兩腿一盤已經(jīng)萬物成空了,不行,那是小乘偏空之路。必須要到『無等等心』,才能成佛道。心,并非這個空。

那么舍利弗提出這些問題,須菩提就答復(fù)。我們曉得佛的弟子里頭,舍利子智慧第一,須菩提尊者是談空第一,般若說空,所以《金剛經(jīng)》以他作代表。換句話《金剛經(jīng)》,我們?nèi)绻呀?jīng)典比方成一部書,或者一部小說、一個劇本來講,一個劇本來講的話,那個《金剛經(jīng)》的主角就是須菩提;《心經(jīng)》的主角是舍利子;每一本經(jīng),比如阿難,這個《楞嚴(yán)經(jīng)》的主角是阿難,每一本經(jīng)典都有個主旨。所以現(xiàn)在舍利子提出來問題,兩個人一個智慧第一,一個談空第一的人,兩個人在辯論當(dāng)中,須菩提答復(fù)這個問題。

是無心相中,畢竟清凈。有無不可得,不應(yīng)難。

他說我們要曉得,佛所說的指示我們,心性之體,相與用皆空,無心的相與用。換一句話佛經(jīng)告訴我們,本來圓明清凈,既然圓明清凈啊,就沒得空嘍,你有一個“空”不清凈,連空也空了才是究竟清凈。當(dāng)然有一個“有”,更不清凈,“有”當(dāng)然要空。你認(rèn)為我“有”空了有個“空”啊,有個“空”已經(jīng)等于是“有”,有一個“空”,就不是無等之等了。所以連空也空,畢竟清凈,清凈就是清凈。你說清凈是什么樣子?清凈有個樣子就不叫清凈,不是空了。所以須菩提答復(fù)說,『是無心相中,畢竟清凈』,徹底的。這個里頭,既然是畢竟清凈……(斷錄)

『舍利弗復(fù)問:何等是無心相?須菩提答:畢竟空一切諸法無分別,是名無心相,此無心相,是即心無心,非待斷滅?!?/span>

非常重要一個段話啊。那么須菩提(舍利弗)提出來問:『何等是無心相?』什么情形才可以說悟道了,證到了空,證到無心的境界?須菩提就答復(fù)啊,畢竟徹底的,一切法皆空。什么叫作空呢?就是無分別,意境上不起任何分別。假定你說我現(xiàn)在很空啊,放下來萬緣都空掉了。你有個空啊就是意識在分別,相對的,一種不空的相對,你覺到自己很清閑正在那里忙呢!譬如有些人打坐,坐在那里:“唉呀,我已經(jīng)空了,什么都不想求個清閑呀?!彼惶旌苊?,把握那個清閑。如果你找他:“喂,你幫我一下?!薄安恍?,妨礙我的清凈”。你說那個忙得很,心都在忙,這不是畢竟空。畢竟空是一切諸法沒有分別,不起分別,在忙中也清凈啊,在清凈中也清凈,在哪里都是閑,所以叫作無心相。這是第一,這個問題前半截還不大清楚,下面告訴我們。   

此無心相,是即心無心。

他說你們要求到心的空嗎?空念頭嗎?求到無心這個現(xiàn)象。他說是『即心無心』嘛,你心的當(dāng)下就是自己空的,不是你去空它的。譬如我們每一天的思想、每一個念頭,它不停留。你叫它,早晨起來那個念頭思想留在這里等你一秒鐘都不等,它用過了自己跑掉了。它本『即心無心』,用了結(jié)束,就過了。你要造作一個空的境界出來那是你的分別,不是真的空。換句話,空,佛法所講的空,是它來空你不是你去空它的?。∧闳绻蜃霉Ψ蚯蟪鲆粋€空的境界,造出來,那是造作相,那是妄念造出來的。所以說是『即心無心,非待斷滅?!徊皇钦f我兩個腿盤起來:“不要吵啊,我現(xiàn)在空了,打坐了。唉,不要吵我?。 蹦闶前岩磺懈顢嗔?,滅掉了,自己守一個范圍的空,那個是妄念境界,不是真空。那倒是落入一個犯佛法的大戒落入斷見,斷滅相。

空不是斷滅相,也就是六祖悟道所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呀,不怕塵埃,本來沾不住的。所以此空啊,千萬注意這個話,空是什么?是『即心無心』,當(dāng)下即是。當(dāng)下這個念頭本身你不要把握它它自然跑掉了,本空嘛,你何必去找個空呢?『非待斷滅』,不等待你做功夫來斷滅了一切妄想而證得,那就錯了。因此,他引出佛經(jīng)來。

如經(jīng)云:“若有眾生,能觀一切妄念無相,則為證得如來智慧。”

很嚴(yán)重的,他說佛經(jīng)上告訴我們,經(jīng)典上。假設(shè)有一個凡夫眾生,他自己天天回轉(zhuǎn)來反省、觀察自身,在觀察到一切的我們自己的妄念本無來無相。喜怒哀樂,你說我發(fā)脾氣,脾氣過了以后你的脾氣在哪里呀?影子都沒有。我現(xiàn)在高興,高興不可得呀!悲哀,悲哀也不可得呀!這一念用過了『妄心無相』,如此慢慢觀心,觀察自己,就可以證得如來智慧,相等于佛所了解的心性智慧的道理,相等。這不是我們說哦,佛自己說,佛經(jīng)上的。

再說。

且無心者,不得作有無情見之解。若將心作無,此即成有;若一切處無心,如土木瓦礫,此成斷滅,皆屬意根強知妄識邊事。

非常嚴(yán)重啊,尤其在座的諸位,喜歡走修證路線的人更要注意。他說這一切告訴我們、佛經(jīng)告訴我們,一切無心,『不得作有無情見之解』。普通人聽到無心啊,這個人大概怎么樣?都無情了,他什么都不知道了。等于一般人認(rèn)為打坐入定了,以為入定了什么都不知道了,那何必學(xué)佛呢?那去吃安眠藥,吃麻醉藥,什么都不知道了,那不是佛啊。佛能通一切智,徹萬法源,真的悟了道、見性,三界以內(nèi)猶如觀掌中如看庵摩羅果,無所不知無所不見,不是無知哦,無知就是變木頭了。所以到達空,無心的境界,你不可以作一個什么的觀念?作『無情見之解』,認(rèn)為這個人已經(jīng)證到空了,應(yīng)該是無情。那等于世間、出世間一切無情,啊,應(yīng)該是了不可見什么都不管、不知,這個見解是外道見解不是佛法的見解。

所以菩薩稱菩提薩埵,菩薩更多情。世界上最多情是什么人?菩薩。菩薩要渡盡一切眾生,那是大情。佛,一切眾生都要渡盡,這是大情,不是男女私情,不是父母愛子女這樣的范圍太小的情,他普遍愛一切眾生,是大情。所以真正的大情是菩薩,無盡的。

所以,我們中國文學(xué)有一句話,我經(jīng)常引用的:“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边@兩句是中國的文學(xué)的名言,也把佛法包含完了。一個人很不俗氣,那就是神仙之骨,這是道家的觀念。道家修神仙想成長生不老,要講根骨,沒有這個骨架子,父母生來這個業(yè)力骨架子,沒有仙骨,你想修仙道做不到啊,你想學(xué),所以道家的話:“此身無有神仙骨”,本身沒有神仙的根骨;“縱遇真仙莫浪求”,你就是碰到真正的神仙你也不必求了,他也不會渡你,因為你不是那個東西,這個材料不夠。

那么中國文學(xué)一變,什么是神仙的根骨?。俊安凰准聪晒恰?,這個人很不俗氣。第二句話,佛家的觀念,大慈大悲,大慈大悲就是真多情,“多情乃佛心”啊,真多情,大情才是佛的慈悲。那么,“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此身無有神仙骨,縱遇真仙莫浪求”。(真正的真,真假的真)

好,所以說,現(xiàn)在我們回到了《宗鏡錄》本身。所以叫我們認(rèn)識,所謂空、無心,你不可以把他無心當(dāng)成一切無情,是大錯誤! 那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普賢菩薩的大行,地藏王菩薩的大愿,那是什么變的?那是化小乘渡我的,他是大情、大慈悲,所以他說你不可以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見解錯誤的。

『若將心作無,此即成有?!贿M一步說,你把心那個體當(dāng)成空,你抓住一個空那個空就是東西嘛!說我抓一個空碗走路說:“欸,我什么都不要啊,我什么都不要,你看飯也不要、面也不要我只要空。”你還是個空碗呢!你們把這空碗端到,這不是笑話嗎?我們一般學(xué)佛修道的往往變成境界,“啊,我什么不要。”什么不要,啊,就把那個空碗拼命端到,這干什么?

所以古人啊,講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禪宗里頭相反的一個笑話。后來我們都曉得六祖啊,當(dāng)然沒有話講啦,我們一個根本上師、祖師,悟了道。誒,后來唐朝有一位大禪師也悟了。悟了,他把六祖啊,一代祖師也幽默一把,啊,他說這個,作了一首偈子,怎么作法?

“六祖當(dāng)年不丈夫”,他說六祖啊,當(dāng)年悟道了不是大丈夫。其實跟祖師爺倆開玩笑,幽默他。

啊,六祖當(dāng)年這個,“倩人書壁已糊涂”,自己不認(rèn)識字不會寫字,還叫人家?guī)兔δ憬o我寫一個偈子在墻上,誒他已經(jīng)多余了 ,“倩人書壁已糊涂”。

“分明有偈言無物”,他不是偈子?。骸捌刑岜緹o樹,明鏡也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卑??他說你自己偈子講的,本來沒有一樣?xùn)|西呀。

“卻受他家一缽盂”,結(jié)果你還把五祖的那個衣缽還拿到、抱到地走,衣缽不是一個東西呀?

哈,這個后輩的徒孫啊,對祖師爺這個幽默得非常妙?!胺置饔匈恃詿o物”啊,誒你自己的偈子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結(jié)果啊,為了一件衣缽還拼命跑、拼命跑,啊,他說“卻受他家一缽盂”。

所以說,你如果把心當(dāng)成無,抓到這個無、空,空也是有?。∮袀€什么?有個空?!喝粢磺刑師o心』,如果說你認(rèn)為學(xué)佛法修到最后是空,無心了。那么人到達了無心啊,等于木頭、泥巴、瓦灰,何必成佛呢?那不是,不要說不能成佛也不是人了,啊,他說錯誤了。這個是成了斷滅見,認(rèn)為空了、入定了什么都不知道,這是斷滅見。斷見與常見是佛法里頭在見地上屬于最大的、犯最大的禁戒,他說一般人,不管是抓住有也好,抓住空也好,同樣都是錯誤。

這個錯誤怎么來的?『皆屬意根強知妄識邊事』,都是你意識思想的境界。你知識的范圍,第六意識那個知識的范圍,比量所生。

我們經(jīng)常讀佛經(jīng),學(xué)佛學(xué)、做功夫,實際上我們心理上許多啊,沒有達到意識的真正的清凈的現(xiàn)量,都在那里比量。講一個空嘛,每一個人里頭的空不同哦!有些人:“我的空啊,那么大?!迸?,有些人是:“哦喲,好大的空?。 庇行┤耸裁炊疾还?,睡覺了叫作空,都是每一個人意、意根的『強知』,勉強。不知以為知,明明不知道,自己來聽課的,以為自己知道,以為自己懂了,叫作『強知妄識邊事』,妄想意識非量境界、比量境界里頭的事情,都不是真的見道。

『是以稱不思議定者,以有無情見不及故。』

特別注意哦!他說佛菩薩,進入那個定境界叫作不可思議的如來大定。什么叫不可思議?不是你思想能夠想象的。怎么叫不可議呢?不是你知識范圍所能討論得到的,超過意識的現(xiàn)量境界。啊,所以說進入這個不可思議定啊,不是一般的有情,有情就是一般眾生、一般的凡夫,不是你一般有情『見不及故』,是一般凡夫的見地、世間人的見地知識所不能到達,你枉用心思白去想,不要去想,這是真正定的境界是如此。現(xiàn)在是告訴我們正是修佛、學(xué)佛法做功夫,事跟理兩個。

又澄湛是事,當(dāng)體是理。

千萬記住哦!在座的很多人都是求修證功夫的。他告訴我們,澄澄湛湛,心性修養(yǎng)高,沒得妄念。每一天或者你打坐也好,不打,心里頭清清凈凈,像夏天那個大雨下過以后,??!水綠山青,天清氣爽。這個心境里頭啊,本來無一物,明明了了,澄清到這個,“湛”,像那個水呀澄清到一點灰塵都沒有,『澄湛』。

這種情況,比如像《楞嚴(yán)經(jīng)》的,尤其我們在家出家同學(xué)們,早晚課經(jīng)常念的《楞嚴(yán)經(jīng)》的偈子:“妙湛總持不動尊?!泵畈豢伤甲h,澄澄湛湛,這個總持法門,就是一切法門的總法門?!安粍幼稹?,如如不動的,這個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佛法的境界?!笆桌銍?yán)王世稀有”,達到這個境界是首楞嚴(yán)初步的境界,世間,以世間的修法所不能達到的。

所以大家天天念早晚課中:“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這個境界、妙湛的境界一來了以后啊,多生萬劫的妄想都空了,自然空了。不要經(jīng)過三大阿僧祇劫修持,立刻就證得法身境界。你們注意哦!你們天天課誦都念這個經(jīng)的哦!敲木魚念,不要把木魚敲破了,嘴巴念心里頭不念,不去參。一邊敲木魚在做功課,一邊念的時候一邊就觀心參究,這才是做功課。這一堂功課做下來一堂的功德。甚至你一個地方,廟子上一個人在那里敲這個木魚,靜心參究這個做下來功夫,影響這個世界所有人都沾你的光,總想我們光是念出去。所以妙湛總持就是現(xiàn)在講“湛澄”。

但是妙湛總持這個境界是怎么來的呢?心澄清是事,注意哦!什么事?功夫做到了,是一件事,做功夫不能到達,光講理,嘴巴講理論講的、講經(jīng)說法沒有用,你理會講,功夫沒有到。所以『澄湛是事』,注意這個。

第二,這話重要了,『當(dāng)體是理』,事跟理,《華嚴(yán)經(jīng)》。理就是道理,就是思想哲學(xué)認(rèn)識的心,就是認(rèn)為這個澄澄湛湛的身心哪里有???當(dāng)念就可以澄湛,現(xiàn)在就可能,不需要去找,找一個清凈境界就錯了,要認(rèn)清楚此心當(dāng)念就清凈澄湛。他說這一個不是功夫哦!這是智慧把這個理觀察透了,事跟理所以要雙修。光是懂宗教的理、佛學(xué)的理,你講到三界以外、到了六界天去都沒有用,你沒有證到事相,一樣的墮入輪回;光作功夫不懂理,把佛教的理、佛法的理不參透一樣的墮落在外道。真正的佛法,事理雙融,功夫與智慧并進圓滿,所以叫作?;垭p修。所以告訴我們,『澄湛是事』,是功夫來的,是一件事情。當(dāng)體即空,這是理、智慧。

事有顯理之功,亦有覆理之義。

你們做功夫的注意哦,功夫好了的人見了道,誒!一達到境界突然一念清凈“?。《恕?。六祖的道理也懂了、禪宗也懂了、密宗也懂了、《楞嚴(yán)經(jīng)》都懂了?!菏掠酗@理之功』,把你平常所學(xué)的理啊,呈顯出來,有這個作用,所以做功夫的重要。但是你不要偏向認(rèn)為光打坐做功夫那么重要哦!這個東西同吃藥一樣啊,補藥吃多了,哈,照樣會得癌癥,那個癌癥補出來的。你補藥吃多了,啊,『事有顯理之功』,啊,『亦有覆理之義』哦!光貪圖功夫那個,啊,我只要做功夫就好,佛經(jīng)也不看,“唉呀,我懶得看經(jīng)!”永遠變成愚癡了,永遠不會智慧成就。那么變成千生萬劫永遠在外道的范圍里頭去滾了,功夫很好,不是佛法;或者是佛理也很透,沒得功夫,也不是佛法,佛法之難,是所謂中道圓融。所以我們,啊,我們先休息。

錄音下載地址(持續(xù)更新):https://pan.baidu.com/s/1lTWtAdOLrqLAyodzldNRvw 碼:uqj9

《宗鏡錄》錄音全集整理:

南師講《宗鏡錄》錄音整理(第84集)

南師講《宗鏡錄》錄音整理(第83集)

南師講《宗鏡錄》錄音整理(第82集)

南師講《宗鏡錄》錄音整理(第81集)

南師講《宗鏡錄》錄音整理前80集匯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轉(zhuǎn):時時刻刻學(xué)放下
如何見性100條續(xù)(901-1000)
《恒河大手印》—著空成有
《了凡四訓(xùn)》10_改過之法—從心改之:過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動,過安從生?
阿彌陀經(jīng)疏鈔演義(第一一0集)01-003-0110
[轉(zhuǎn)載]莫將「昏沉」、「頑空」當(dāng)成「道」(南師衣中珠之探尋系列)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