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1283--1350)
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名澤之,字伯雨,一字天雨,號句曲外史。年二十余棄家為道士,道名嗣真,道號貞居子。博學(xué)多聞,善談名理。詩文、書法、繪畫皆工,皇慶元年(1312),30歲登茅山(江蘇句容縣句曲山),受《大洞經(jīng)》,豁然有悟,并從王壽衍真人入杭州開元宮。在杭州,張雨得以拜見回吳興為先人立碑的趙孟頫,并侍趙孟頫學(xué)書。次年,張雨又隨王真人入覲大都,以詩風(fēng)清麗名震京華,與在京的趙孟頫、楊載、虞集、范槨等友善,并拜在虞集門下。不久,張雨父卒,在回杭州守廬三年后,辭去杭州福真觀主持,隨茅山四十五代宗師劉大彬至茅山學(xué)道,曾主修《茅山志》。六十歲時他脫去道袍,埋葬冠劍,還其儒身,隱居杭州,時往來于三吳,與楊維楨、黃公望、倪瓚、俞和等文士交游酬唱。其中受楊維楨影響,思想與生活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貪圖“一刻春無價(jià)”,耽溺酒色,尋歡作樂,晚年的詩風(fēng)、書風(fēng)都有朝放縱、恣肆發(fā)展的傾向。存世書跡有《山居即事詩帖》、《登南峰詩》、《雜詩卷》等?!?張雨詩文書畫在元代都很有影響,且名重一時,倪瓚評謂:“本朝道品第一。”他的書法初學(xué)趙孟頫。后在趙氏指點(diǎn)下上追李邕,并旁涉懷素、米芾。風(fēng)格清虛雅逸,有晉、唐遺意。張雨書性極高,他能從趙氏入而又不被師囿,變趙氏的雍容平和為神駿卿遒,有明顯的個人風(fēng)格,作品流露出隱逸文人清虛雅逸,孤傲不群的氣息,從行草《題畫詩卷》中可窺逸斑。 袁華評謂:“貞居先生清詩妙墨,飄飄自然有一種仙氣,信非沉俗中人也。”
《行草手札》轉(zhuǎn)自《
中國書法在線》
張雨《自書雜詩卷》(選頁)
張雨《登南峰絕頂七言律詩軸》 紙本 108.4 X 42.6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可嘉掃描
釋文: 緣云覓路作清游。身似飢鷹曉脫韝。一上怒臨飛鳥背。載盤驚天巨鰲頭。神來甲帳風(fēng)飄瓦。月墮下方鐘隱樓。為問登高能賦者。陸沉誰復(fù)灘神州。登南峰絕頂。
張雨(1283-1350)字伯雨,號句曲外史、貞居。浙江錢塘人。三十歲時入茅山(江蘇句容縣句曲山)為道士。六十歲棄去道服,埋葬冠劍,恢復(fù)儒者身份,往來江浙一帶,與當(dāng)?shù)匚膶W(xué)藝術(shù)家相與酬唱。他在文學(xué)修養(yǎng)與書法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在元代道教、佛教與文人間,頗負(fù)聲望?! 堄甑臅ㄔ泌w孟頫指授,字畫清逸舒放,明代批評家說他:“師北海(李邕),間學(xué)素師(懷素),雖非正脈,自有一種風(fēng)氣。”這幅書法是罕見的大字行草,字形傾側(cè)動蕩,忽大忽小,用細(xì)筆寫大字,運(yùn)墨燥濕互濟(jì),鋒勢勁銳,別具縱逸峻歷之勢,尤其第二行與第四行中,一些干筆飛白的連綿草書,與懷素《自敘帖》十分接近,而楷、行、草書體的交互運(yùn)用,結(jié)構(gòu)布局無拘無束,顯示他能放縱能收斂的高度技巧。
張雨《題畫二詩卷》 紙本 29X123.9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可嘉掃描 《題畫二詩卷》是張雨行草書的代表作。其詩清虛雅逸,其書雄沉遒勁,堪為文書融通的佳作,倪云林稱其詩文字畫為“道品第一”。
張雨 《小楷詩札》
張雨《臺仙閣記行書卷》
刊于《中國書法》2001年第六期
張雨《
唐摹萬歲通天帖小楷題跋》 遼寧省博物館藏
張雨 雜詩卷
張雨 雜詩卷
為孔昭書四詩此卷為楷書。其筆法清勁流麗,結(jié)體遒逸豐美,字里行間洋溢著一股清秀端雅又遒勁剛拔的氣度。作為其楷書作品,誠可為代表。
【朝代】
元
【作者】
張雨
【摘要】
這四首詩是張雨的舊作,為了送給孔昭,所以再重新抄錄一次,因此而有這幅字帖。此四詩的主題各自不同,有敘述自己閒居的生活,也有贈別友人,表達(dá)想念之意,也有表達(dá)出自己悠閒心境的作品。
【賞析】
null
【釋文】
對雨為耽春酒饒春困,睡裹雨聲如蜜甜。老鍤栽松甯有待,枯腸食筍獨(dú)無饜。諸峰洗出新油幕,一水飛來舊谷簾。吾愛吾廬聊復(fù)爾,少留佳日在茅簷。送趙伯容之京師翩翩濁世佳公子,玉立身長要羽衣。野鶴樊籠那肯住,鯉魚尺素莫教稀。八分字許千金直,萬斛舟隨五兩飛。對御談玄能事了,明年春草約來歸。贈夏商隱法師扈蹕行營三十載,侯門不肯曳長裾。間從口里先生飲,與說圮橋父老書?;ㄍ怙w丸紅叱撥,月中采藥白蟾蜍。殘骸倘有刀圭分,會向南山訪弊廬。畫碧桃華碧桃開向青天上,仿彿僊人粵綠華。借問湧金流水處,春風(fēng)一片落誰家。 舊詩四篇為孔昭書。登善菴主張雨
為孔昭書四詩
張雨跋康里巎巙書李白《古風(fēng)卷》。
張雨跋《金應(yīng)桂書帖》。
張雨 聽泉亭絕句
張雨小楷手札
此件小楷書作系元代張雨致友人張率性的手札,縱21.5厘米,橫13厘米。內(nèi)容是問候友人,告知自己近況及延邀友人之事,語氣平和舒緩,恰與其平穩(wěn)工麗的字體兩相照應(yīng)。
此件小楷書作總體上歐體風(fēng)格明顯,點(diǎn)畫工穩(wěn)到位,行筆不徐不疾,從容自若,來去亦行跡分明。線條瘦勁流麗,不雜澀筆,不作墨色的堆砌,宛如出水芙蓉,雨后芭蕉,清新爽利,秀雅奪人。
雖然張雨此作骨力、線條取法歐書,而結(jié)體則夾雜了趙孟頫家法。他幾乎擯棄了歐體瘦長清癯的仙道之相,代之以開張、方正,甚至是橫向鋪排的面貌,如其中的“冊”字,四個縱向筆畫毫無收斂之態(tài),中間一長橫又增加了橫向鋪陳的視覺效果。然此字在總體上又不過分顯肥,其原因即在張雨于結(jié)字時注意了豎畫的“淡出”,使該字在縱向上有想象空間,再以下一稍大的“閑”字的對比來化解“冊”字柵欄似的橫陳。再如“瘡”字,一般歐字很難將其中的“倉”寫得飽滿,右下角撐滿可以說也是歐書所忌,而張雨不僅將“倉”寫得舒展,而且右下角亦不顯空虛,足見其已沖破了歐書結(jié)體的局限。張雨小楷在結(jié)體上的這種處理,似在突破小楷總體視覺上的局促,而力求給人一種灑落不羈的印象。再加上個別筆畫的行書處理,使整篇顯得靜而不悶,穩(wěn)而不僵。
此外,我們不難從此作中讀到一種靜謐安閑的意境。張雨通過這寥寥數(shù)行小字,將其作為道人的那種超然、高曠氣質(zhì)傳達(dá)出來,也將其作為文人的蕭散、自適情懷盡散筆下,所以當(dāng)我們讀這件手札的時候,會有一種若即若離、似有還無的距離感,既熟悉又陌生,既在視覺之中,又在視覺之外。
一般的手札以行書居多,張雨亦為行書勝手,李邕的風(fēng)格對手札來說,恐怕比小楷要來得順手,而此作張雨獨(dú)獨(dú)繡花般地稟氣凝神,細(xì)筆濃墨,以小楷書奉寄友人,足令人為之感佩。
《題畫詩帖》頁
作者:張雨
時間:元
尺寸:縱29.3cm,橫148.5cm,行書
材質(zhì):紙本
釋文:
清才絕似王摩詰,愛向高堂寫雪山。華蓋洞中如屋里,赤欄橋外是人間。瓊樓只許飛仙住,珠樹應(yīng)留織女攀。莫信寒泉傷玉趾,最宜清暑聽潺湲。怪底朝寒云氣濃,卷簾金翠出芙蓉。似傾三峽龍門雪,為洗明星玉女峰。玄豹藏來深霧雨,綠陰缺處小房櫳。擬求許郭仙人宅,知隔瓊?cè)A第幾重。
右題張彥輔畫《雪山樓觀》、《云林隱居》二圖。雨。
又書小字:
四月廿六日晚,雨試筆,天鏡、拙庵此時偃臥清涼室中,小龍了在天年袖中矣。
鈐“張雨私印”、“句曲外史張?zhí)煊暧?#8221;。
卷后有鄭元祐題詩,羅天池題名,南郭翁書法。其中南郭翁書法一段與《題畫詩帖》沒有必然聯(lián)系。卷前沈曾植隸書引首“詩留畫味”。明周天球題詩及畫像皆偽。
文中“張彥輔”為元至正時人,號六一道士,居北京,善畫山水。
卷后鄭元祐詩題中有“可憐斯人頭已白”句,可知是張雨晚年的作品?!额}畫詩帖》書法清勁流利,舒放而又雍容,多具變化,又頗有些峻厲狂怪。張雨早年書法受趙孟頫影響,后得《茅山碑》,其書遂變,故此題字畫清遒,染有唐人風(fēng)格。
張 淵 生卒不詳,活動于元末明初年間。浙江吳興人,字子靜,號孟嘏。守道安貧,隱居不仕。與當(dāng)時吳派山水畫大師沈周相友善。工書,以蘇軾字為宗。《史書會要》記云:“淵行楷規(guī)模玉局,翩翩有致”。
五言古詩帖 紙本 27.4X52.7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