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十八章起,進入德經(jīng)階段。談了上德不德種種現(xiàn)象之后,三十九章講了人生行道應(yīng)該得一。四十章點明了要得一就必須明白道反與道弱的特點。就應(yīng)該踐行道反與道弱的法則。第四十一章一開始就講了三種人聞道之后的反應(yīng):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之不足以為道。 老子所說的上士是指當(dāng)時社會中的奴隸主貴族,中士指普通貴族,下士指淺薄的貴族?,F(xiàn)代人可以將上士排成高級知識分子和特別成功的人士,中士看成是中等知識分子、智慧和能力相當(dāng)高的人士,下士看成是普通人士。
老子認為,他所講的道德經(jīng),上士的智慧和能力、上士的人生經(jīng)歷能夠促使他們一聽就明白,社會上人生中確實有大道存在,不履行稍違背就會影響事業(yè)成功,所以永記在心,念念不忘,勤于踐行。而中士聽了之后,將信將疑,似懂非懂,一會兒覺得確實有道存在,一會兒又覺得未必有道存在。這世界上的事,誰能說清楚呢?這些人或者因為智慧和能力有限,或者因為知識和經(jīng)驗有限,又沒有功夫仔細從日?;顒又蟹此甲聊タ偨Y(jié)所作過的事,所以當(dāng)人們告訴他有道和德存在時,他只能意識到也許有,卻不那么明白真切,不那么當(dāng)一回事來實踐。老子特別指出十士聞道之后大笑之,認為不笑之,不足以為道。老子這是講,下士通常很忙,沒有時間琢磨道。他們的智慧、知識、經(jīng)驗和能力,很難通過反思上升到道的狀態(tài)。另一方面,道本身是藏在事物之中的,藏在過程之中的,并不是呈現(xiàn)在事物的外形外象中,而是隱藏在事物的本質(zhì)中,有其玄秘高深的一面,所以下士聽見別人討論道的問題,往往以為是說空話,還那么津津有味,真不知道那些人是發(fā)什么神經(jīng)??傄詾榉浅?尚?。
社會文明發(fā)展到今天,科學(xué)知識大普及,隱藏在事物背后和之中的道,稍加講解,普通老百姓都容易明白。都明白干什么事情都必須遵守其規(guī)律性,不按照其規(guī)律辦事必然失敗,按道的規(guī)律辦事,必然容易成功。然而總有一些想投機取巧的人士,不相信道的存在,以為他的運氣好能夠中獎、于是天天抽獎賭博。至頭來總是輸錢還不回頭。其實抽彩之類也有規(guī)律性。也有中獎概率,只是非常低而已。
老子從士理解道接受道的實際狀態(tài)出發(fā),他深有體會地講: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
意思是說,我想立言傳道,然而,明道的過程中始終存在著愚昧不明的問題,進道的過程中總存在著似乎是倒退的現(xiàn)象,行進在平坦的大道上總似乎有崎嶇險阻擋道.這都是行道的人沒有深刻理解道踐行道、走在道上不自然不熟練所以不自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