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
馬齒莧適應(yīng)性非常強(qiáng),耐熱、耐旱,無論強(qiáng)光、弱光都可正常生長,比較適宜在溫暖、濕潤、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中生長,其實(shí)無論在哪種土壤中馬莧都能生長,能儲(chǔ)存水分,既耐旱又耐澇。和其他雜草一樣,馬齒莧的生命力非常強(qiáng)。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澇,生命力強(qiáng),生于菜園、農(nóng)田、路旁,為田間常見雜草。中國南北各地均產(chǎn)。廣布全世界溫帶和熱帶地區(qū)。
馬齒莧常生在荒地、田間、菜園、路旁,分布在中國各地,華南、華東、華北、東北、中南、西南、西北較多。
澤 漆:
又名五朵云、五燈草、五風(fēng)草等,屬大戟目、大戟科一年生草本。澤漆根纖細(xì),長7cm~10cm,直徑3mm~5mm,下部分枝。葉互生,倒卵形或匙形,苞葉2枚,卵圓形,蒴果三棱狀闊圓形,光滑,無毛;種子卵狀,暗褐色,具明顯的脊網(wǎng);花果期4~10月。
澤漆有行水消腫,化痰止咳,解毒殺蟲的功效(具體藥效請遵守醫(yī)師處方)。
蒼耳子:
又名蒼耳草或全草亦可藥用,但蒼耳為有毒植物,以果實(shí)為最毒,使用須嚴(yán)格遵照醫(yī)囑。蒼耳子,一年生草本,高20cm~90cm。根紡錘狀,分枝或不分枝。廣泛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西北及西南各省區(qū)。蘇聯(lián)、伊朗、印度、朝鮮和日本也有分布。此植物的總苞具鉤狀的硬刺,常貼附于家畜和人體上,故易于散布。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
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菊科,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頭狀花序,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jié)成的絨球,花開后隨風(fēng)飄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蒲公英植物體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堿、有機(jī)酸、菊糖等多種健康營養(yǎng)成分。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等功效。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湯,是藥食兼用的植物。
艾 草:
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物,植株有濃烈香氣。主根明顯,略粗長,直徑達(dá)1.5cm,側(cè)根多;常有橫臥地下根狀莖及營養(yǎng)枝。莖單生或少數(shù),高80cm~250cm,有明顯縱棱,褐色或灰黃褐色,基部稍木質(zhì)化,上部草質(zhì),并有少數(shù)短的分枝,枝長3cm~5cm;莖、枝均被灰色蛛絲狀柔毛。
苘 麻:
一年生亞灌木狀草本,高達(dá)1m~2m。莖枝被柔毛。葉互生;葉柄長3cm~12cm,被星狀細(xì)柔毛;托葉早落;葉片圓心形,長5cm~10cm,先端長漸尖,基部心形,兩面均被星狀柔毛,邊緣具細(xì)圓鋸齒。常見于路旁、荒地和田野間。我國除青藏高原不產(chǎn)外,其他各地均產(chǎn),東北各地也有栽培。莖皮纖維色白,具光澤,可編織麻袋、搓繩索、編麻鞋等紡織材料。種子含油量約15%~16%,供制皂、油漆和工業(yè)用潤滑油;種子作藥用稱“冬葵子”。
野茼蒿:
別名革命菜,拉丁文名: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Benth.)S. Moore 原產(chǎn)地?zé)釒Х侵蓿谑澜鐪嘏貐^(qū)歸化。一年生直立草本,高 20cm~100cm,莖有縱條紋,葉互生,卵形或長圓狀橢圓形,常生荒地、路旁、林下和水溝邊?;ü?~12月,種子繁殖,瘦果狹圓柱形,赤紅色,具肋,冠毛,隨風(fēng)飄散。中國分布于廣東、香港、廣西、江西、浙江等地。
指甲花:
鳳仙花(鳳仙花科草本植物)
鳳仙花,拉丁學(xué)名Impatiens balsamina L.(本草綱目)又名指甲花、染指甲花、小桃紅、急性子、鳳仙透骨草等。鳳仙花屬鳳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高60cm~100cm,全株分根、莖、葉子、花、果實(shí)和種子六個(gè)部分。因其花頭、翅、尾、足俱翹然如鳳狀,故又名金鳳花。
泥胡菜:
菊科植物泥胡菜,又名豬兜菜(廣西),艾草(海南)。一年生草本,高30cm~100cm?;ü?~8月。生于山坡、山谷、平原、丘陵,林緣、林下、草地、荒地、田間、河邊、路旁等處普遍有之,海拔50m~3280m。除新疆、西藏外,遍布全國。
野 薊: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40cm~150cm。莖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多細(xì)胞節(jié)毛,上部特別接頭狀花序下部灰白色,有稠密的絨毛。瘦果偏斜,倒披針形,長約4mm,壓扁,頂端截形,淡黃色;冠毛多層,剛毛長羽毛狀,白色,基部連合成環(huán),整體脫落?;ā⒐?~9月。
一年蓬:
一年生或兩年生草本,高30cm~100cm。莖直立,上部有分枝,全株被上曲的短硬毛。
三葉草:
又名白車軸草,別名:白三葉、荷蘭翹搖,拉丁文名:Trifolium repens L. 豆科、車軸草屬短期多年生草本,生長期達(dá)5年。種類遍及全世界,有300多種,我國栽培較多的為紅三葉、白三葉和雜三葉。白車軸草為優(yōu)良牧草,含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礦物質(zhì),抗寒耐熱,在酸性和堿性土壤上均能適應(yīng),是本屬植物中在我國很有推廣前途的種??勺鳛榫G肥、堤岸防護(hù)草種、草坪裝飾,以及蜜源和藥材等用。偶然出現(xiàn)的特殊變異體有四片葉子寓意為“幸運(yùn)草”。
荔枝草:
是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15cm~90cm。多分枝。主根肥厚,向下直伸,有多數(shù)須根。清熱,解毒,涼血,利尿。用于咽喉腫痛、支氣管炎、腎炎水腫、癰腫;外治乳腺炎、痔瘡腫痛、出血。
別 名:癩子草、癩團(tuán)草、癩疙寶草、蛤蟆草、豬婆草。
車前草:
又名車輪菜,田灌草,為車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山野、路旁、花圃、河邊等濕地。根莖短縮肥厚,密生須狀根。葉全部根生,葉片平滑,廣卵形,邊緣波狀,間有不明顯鈍齒,主脈五條,向葉背凸起,成肋狀伸入葉柄,葉片常與葉柄等長。春夏秋株身中央抽生穗狀花序,花小,花冠不顯著。結(jié)橢圓形蒴果,頂端宿存花柱,熟時(shí)蓋裂,撒出種子。種子有利水通淋、清熱解毒、清肝明目、祛痰、止瀉的功效。
牽?;ǎ?/span>
原名:牽牛,別名:喇叭花、筋角拉子、大牽牛花、勤娘子,拉丁文名:Pharbitis nil(L.)Choisy.旋花科、牽牛屬一年生蔓性纏繞草本花卉。蔓生莖細(xì)長,約3m~4m,全株多密被短剛毛。葉互生,全緣或具葉裂。聚傘花序腋生,一朵至數(shù)朵?;ü诶葮?。花色鮮艷美麗。除栽培供觀賞外,種子為常用中藥,名丑牛子(云南)、黑丑、白丑、二丑(黑、白種子混合),入藥多用黑丑,白丑較少用。有瀉水利尿,逐痰,殺蟲的功效。
原產(chǎn)熱帶美洲,我國各地普遍栽培,供觀賞。牽牛花我國除西北和東北的一些省外,大部分地區(qū)都有分布。
牽?;s有60多種。常見栽培的有以下三類:
裂葉牽牛,葉具深三裂,花中型1~3朵腋生,有瑩藍(lán)、玫紅或白色。圓葉牽牛,葉闊心臟形,全緣,花型小,有白、玫紅、瑩藍(lán)等色。
當(dāng)前流行的大花牽牛,葉大柄長,具三裂,中央裂片較大,葉易長具不規(guī)則的黃白斑塊?;?朵至3朵腋生,總梗短于葉柄,花大型,花徑可達(dá)10cm或更大,原產(chǎn)亞洲和非洲熱帶。本種在日本栽培最盛,稱朝顏花,并選育出眾多園藝品種,花型變化多樣,花色豐富多彩,各地廣為流行。
鳶(yuān)尾:
又名:藍(lán)蝴蝶、紫蝴蝶、扁竹花等,屬天門冬目,鳶尾科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直徑約1cm,斜伸;葉長15cm~50cm,寬1.5cm~3.5cm,花藍(lán)紫色,直徑約10cm;蒴果長橢圓形或倒卵形,長4.5cm~6cm,直徑2cm~2.5cm。原產(chǎn)于中國中部以及日本,主要分布在中國中南部??晒┯^賞,花香氣淡雅,可以調(diào)制香水,其根狀莖可作中藥,全年可采,具有消炎作用。仙下河兩邊石徹池里種植的開花品種就有鳶尾。
菖 蒲:
別名臭蒲(唐本草注)、水菖蒲、泥菖蒲(本草綱目,植物名實(shí)圖考)、大葉菖蒲、白菖蒲(各地)。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氣,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可防疫驅(qū)邪的靈草,與蘭花、水仙、菊花并稱為“花草四雅”。為中國植物圖譜數(shù)據(jù)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根莖毒性較大??诜嗔繒r(shí)產(chǎn)生強(qiáng)烈的幻視?;ㄕZ是信仰者的幸福/仰慕的信。
韭 蘭:
是風(fēng)雨蘭里面寬葉的某一類的統(tǒng)稱韭蘭株高約15cm~30cm,成株叢生狀。葉片線形,極似韭菜?;ㄇo自葉叢中抽出,花瓣6枚。
麥 冬:
又名沿階草、書帶草、麥門冬、寸冬,為百合科沿階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須根較粗壯,根的頂端或中部常膨大成為紡錘狀肉質(zhì)小塊。以塊根入藥。
野花生:
又名決明子、假綠豆,為一年生草本豆科植物決明的全草或葉。植株可以入藥,具有祛風(fēng),清熱,明目等功效,能夠治療流感,感冒等病癥。
商 陸(拉丁學(xué)名:Phytolacca acinosa Roxb):
商陸科、商陸屬多年生粗壯草本植物。根肥厚,肉質(zhì),圓錐形。葉卵圓形,全緣。夏秋開花,花白色,總狀花序。心皮八個(gè),離生。漿果扁球形,紫黑色。果序直立。
藥用商陸的干燥根。秋季至次春采挖,除去須根和泥沙,切成塊或片,曬干或陰干。
根入藥,以白色肥大者為佳,紅根有劇毒,僅供外用。通二便,逐水、散結(jié),治水腫、脹滿、腳氣、喉痹,外敷治癰腫瘡毒。也可作獸藥及農(nóng)藥。果實(shí)含鞣質(zhì),可提制栲膠。嫩莖葉可供蔬食。
除東北、內(nèi)蒙古、青海、新疆外,中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
主產(chǎn)河南,湖北,安徽等省。
龍 葵:
為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國各地均有分布,易采集。龍葵性寒,味苦,微甘,具有小毒,歸肺、胃、膀胱經(jīng),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腫、止咳祛痰的功效。
我國幾乎全國均有分布。喜生于田邊,荒地及村莊附近。廣泛分布于歐、亞、美洲的溫帶至熱帶地區(qū)。
未成熟的果實(shí)有毒,成熟的可以食用。
爬山虎(boston ivy):
又稱捆石龍、楓藤、小蟲兒臥草、紅絲草、紅葛、趴山虎、紅葡萄藤、巴山虎,葡萄科植物。夏季開花,花小,黃綠色,漿果紫黑色。常攀緣在墻壁或巖石上,廣見于我國各地。爬山虎的根、莖可入藥,有破瘀血、消腫毒之功效;果可釀酒。
蘆 葦:
單子葉植物綱(Monocotyledoneae),又稱百合綱。蘆葦屬。生長在灌溉溝渠旁、河堤沼澤地等低濕地或淺水中。“淺水之中潮濕地,婀娜蘆葦一叢叢;迎風(fēng)搖曳多姿態(tài),質(zhì)樸無華野趣濃”。蘆葦莖直株高,迎風(fēng)搖曳,野趣橫生。蘆葦?shù)闹仓旮叽?,地下有發(fā)達(dá)的匍匐根狀莖。莖稈直立,稈高1—3米,節(jié)下常生白粉。葉鞘圓筒形,無毛或有細(xì)毛。葉舌有毛,葉片長線形或長披針形,排列成兩行。葉長15cm~45cm,寬1cm~3.5cm。圓錐花序分枝稠密,向斜伸展,花序長10~40cm,小穗有小花4~7朵;穎有三脈,一穎短小,二穎略長;第一小花多為雄性,余兩性;第二外樣先端長漸尖,基盤的長絲狀柔毛長6mm~12mm;內(nèi)稃長約4mm,脊上粗糙。具長、粗壯的匍匐根狀莖,以根莖繁殖為主。蘆葉、蘆花、蘆莖、蘆根、蘆筍均可入藥。
蠟燭草:
稈直立叢生。葉片扁平。圓錐花序緊密呈柱狀,形似蠟燭,幼時(shí)綠色,成熟后變黃色。小穗倒三角形,含1朵小花。花期4月,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抗旱能力較差。在潮濕的壤土或粘土中生長最為茂盛。耐洼地水濕,不耐鹽堿。
原產(chǎn)歐洲、近東。分布于我國長江流域和陜西。
荷:
植物名。學(xué)名:Nelumbo nucifera。科屬:睡蓮科、蓮屬。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莖最初細(xì)小如手指,稱為蓮鞭。蓮鞭上無節(jié),節(jié)再生鞭。根莖(藕)肥大多節(jié),橫生于水底泥中。葉,盾狀圓形,表面深綠色,有蠟質(zhì)白粉背面灰綠色,全緣并呈波狀。葉柄圓柱形,密生倒刺?;▎紊诨üm敹恕⒏咄兴嬷?,有單瓣、復(fù)瓣、重瓣及重臺(tái)等花型?;ㄉ邪?、粉、深紅、淡紫色或間色等變化。雄蕊多數(shù),雌蕊離生,埋藏于倒圓錐狀海綿質(zhì)花托內(nèi)?;ㄍ斜砻婢叨鄶?shù)散生蜂窩狀孔洞,受精后逐漸膨大成為蓮蓬,每一孔洞內(nèi)生一小堅(jiān)果(蓮子)。
水 芹:
屬于傘形科、水芹菜屬。多年水生宿根草本植物。水芹別名水英、細(xì)本山芹菜、牛草、楚葵、刀芹、蜀芹、野芹菜等。原產(chǎn)亞洲東部。分布于中國長江流域、日本北海道、印度南部、緬甸、越南、馬來亞、爪畦及菲律賓等地。中國自古食用,兩千多年前的《呂氏春秋》中稱,“云夢之芹”是菜中的上品。我國中部和南部栽培較多。
稗:
別名:稗子、稗草,拉丁學(xué)名Echinochloa crusgalli.為禾本科、稗屬一年生草本。植株高50cm~150cm;須根龐大;莖叢生,光滑無毛;葉片主脈明顯,葉鞘光滑柔軟,無葉舌及葉耳;圓錐花序;小穗密集于穗軸一側(cè);穎果橢圓形、骨質(zhì)、有光澤。適應(yīng)性強(qiáng)。喜溫暖濕潤環(huán)境,既能生長在淺水中而又較耐旱,并耐酸堿。繁殖力強(qiáng),一株結(jié)子可達(dá)1萬粒。由于根系龐大 ,吸收肥水能力強(qiáng),為水稻的有害雜草。
黃背草:
為多年生簇生草本。葉舌堅(jiān)紙質(zhì),頂端鈍圓,有睫毛。大型偽圓錐花序多回復(fù)出,由具佛焰苞的總狀花序組成。有柄小穗形似總苞狀小穗,但較短,雄性或中性?;ü?~12月。
狼尾草:
多生于海拔50m~3200m的田岸、荒地、道旁及小山坡上。世界均有分布。對(duì)土壤適應(yīng)性較強(qiáng),耐輕微堿性,亦耐干旱貧瘠土壤。狼尾草生性強(qiáng)健,萌發(fā)力強(qiáng),容易栽培,對(duì)水肥要求不高,少有病蟲害。多年生狼尾草根系較發(fā)達(dá),具有良好的固土護(hù)坡功能。其全草、根或根莖均可供藥用,其中,全草可清熱、涼血、止血;根或根莖清熱解毒。此外,它還是一種飼用植物和觀賞植物。
野燕麥:
是為害麥類等作物的雜草。又稱鈴鐺麥。中國各省均有分布。該屬有34種。株高 30cm~150cm。須根;莖叢生;葉鞘松弛,葉舌大而透明;圓錐花序;穎果紡錘形。生活力強(qiáng),喜潮濕,多發(fā)生在耕地、溝渠邊和路旁,是小麥的伴生雜草。由于爭奪肥、水、光照,造成覆蓋蔭蔽,常引起小麥早期倒伏或生長不良。
菰:
別名:菰、茭瓜、茭筍、茭草、出隧、綠節(jié)、菰菜、茭首、菰首、菰筍、菰蔣子等。多年生,具匍匐根狀莖。稈高大直立,高1m~2m。葉舌膜質(zhì),長約1.5cm,頂端尖;葉片扁平寬大,長50cm~90cm,寬15mm~30mm。圓錐花序長30cm~50cm,分枝多數(shù)簇生,上升,果期開展。穎果圓柱形,長約12mm,胚小形,為果體之1/8。多年生淺水草本,高達(dá)2米。根狀莖粗短肥厚,生有多數(shù)匍枝及粗壯須根,埋于泥中。嫩莖稈被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 P. Tenn.)寄生而肥大成茭白。
野菊花:
刺莧菜:
【別名】刺莧、野莧菜、野刺莧、假莧菜、豬母刺、白刺莧。
屬苑科植物,以紅梗的為好。植物莧,野莧等也有類似作用。
【性味】味甘、微苦,性涼。
【成分】葉含甜菜堿、草酸鹽。種子含脂肪油,淀粉,蛋白質(zhì),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