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黃文政教授
我從醫(yī)多年,在外感發(fā)熱的臨床治療方面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體會,今作一簡要介紹,請同道指正。
一、病因病機
外感發(fā)熱一年四季均有,尤以冬春兩季為多,系因感受風邪、肺衛(wèi)失和而致。輕癥多為感受當令之氣而發(fā),謂之冒風、傷風;重癥則為感受非時之邪,如冬令當寒而暖,春季當暖而寒等,謂之重傷風;更有郁熱伏蘊于內(nèi),風寒感受于外,內(nèi)外相引,表里俱病者。
因四時六氣不同,體質(zhì)強弱差異,外邪入侵或從口鼻而入,或從皮毛而襲,以致衛(wèi)表失和及肺失宣降。其輕癥多見風寒、風熱、暑濕之證,如風寒或挾濕邪侵犯,則皮毛閉塞,肺氣失宣;感受風熱或挾暑、燥之邪,則皮毛疏泄,肺失清肅。若重癥則常見內(nèi)有郁熱,外感風寒,邪正交爭,病及三陽;或邪伏募原,復(fù)加時令之邪,內(nèi)郁而不得透達;或感受風寒,郁而化熱,邪熱壅肺,宣降失司;或邪熱化毒,深入營血,傳變迅速,不一而足。
二、辨證分型
1.輕癥
1.1風寒束表:證見 惡寒,發(fā)熱無汗,頭痛,肢體疼痛,咳嗽流涕,鼻塞聲重,舌苔薄白,脈浮緊。
1.2風熱侵襲:證見 發(fā)熱,微惡風寒,頭身疼痛,口渴,咽喉腫痛,舌紅苔薄白或黃,脈浮數(shù)或浮滑。
1.3暑濕傷表:除風熱見證外,尚有口粘,胸滿惡心,腹脹,便溏不爽,尿赤,舌紅苔薄黃而膩,脈濡數(shù)。
2.重癥
2.1內(nèi)有郁熱,外感風寒,三陽合?。鹤C見 高熱憎寒,熱時欲掀被褥,寒時齒戰(zhàn)覆厚被而不能解,頭痛無汗,口渴鼻干,身痛,目眶疼痛,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或浮滑而數(shù)。
2.2邪伏募原:惡寒發(fā)熱陣作,午后熱甚,身肢重痛,頭眩沉重或痛,心煩,胸脅脹滿,口中粘膩,舌紅苔白厚或如積粉,脈弦細或弦滑。
2.3邪熱壅肺:惡寒已去,發(fā)熱漸高,有汗或無汗,咳嗽喘息氣急,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口渴咽干,鼻痛唇青,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
三、治療
1.輕癥
1.1風寒束表:治宜辛溫解表,宣肺散寒,方用荊防敗毒散。
荊芥、防風、羌活、獨活、川芎、桔梗、柴胡、前胡、茯苓、甘草、生姜、薄荷
挾濕重,頭身痛重,胸滿惡心,加蒼術(shù)、厚樸、藿香、紫蘇、半夏、陳皮
1.2風熱侵襲:治宜辛涼解表,清熱解毒,方用銀翹散。
銀花、連翹、豆豉、荊芥、薄荷、桔梗、牛蒡子、竹葉、甘草、鮮蘆根
咽喉腫痛加板藍根、大青葉、射干、馬勃;目赤頭眩,加桑葉、菊花;大便干燥加黃芩、瓜蔞、元參。
1.3暑濕傷表:治宜清暑解表祛濕,方用新加香薷飲。
香薷、厚樸、扁豆衣、銀花、連翹、荷葉、六一散
暑濕較重,肢體疼痛加藿香、佩蘭、豆豉;暑熱重加青蒿、黃芩、黃連、竹葉;內(nèi)濕重,口粘,便溏苔白膩加白蔻仁、薏苡
仁、半夏、蒼術(shù)。
2.重癥
2.1內(nèi)有郁熱,外感風寒,三陽合?。褐我诵翛鼋獗?,清泄郁熱,方用柴葛解肌湯。
柴胡、黃芩、葛根、生石膏、羌活、白芷、赤芍、桔梗、甘草、生姜、大棗
郁熱重者合升降散,蟬衣、僵蠶、姜黃、大黃;挾濕熱重者加厚樸、檳榔、草果
2.2邪伏募原:治宜達原泄?jié)?,和解表里,方用達原飲加減。
柴胡、黃芩、厚樸、檳榔、草果、知母、赤芍、甘草
舌苔厚如積粉,濕濁重者加枳殼、青皮、荷梗,去知母、赤芍。
2.3邪熱壅肺:治宜宣肺平喘,清熱解毒,方用麻杏甘石湯加味。
麻黃、杏仁、生石膏、甘草、桑白皮、葶藶子、黃芩、銀花、連翹、蘆茅根、全瓜蔞
痰粘加大貝、冬瓜子、竹茹;便秘加川軍。
四、 典型病例
例1:王某 男 30歲 2011.9.10 初診
主訴:發(fā)熱惡寒,咳嗽,咽痛一周
病史:緣于一周前勞累汗出受風所致,發(fā)熱惡寒38.2℃,咳嗽,頭痛,咽痛,身肢疼痛。經(jīng)某醫(yī)診為風熱感冒,應(yīng)用銀翹散合升降散治療一周未效,故來門診就醫(yī)。
刻下:發(fā)熱37.6℃,微惡寒,咳嗽,咽喉腫痛,身肢酸痛,舌紅苔薄黃,脈象浮緊。
辨證:風寒束表,肺氣失宣,漸有化熱之勢。
治則:辛溫解表,宣肺散寒。
處方:荊防敗毒散加減
荊芥10g防風10g羌活10g獨活10g川芎10g桔梗10g枳殼10g 前胡10g柴胡10g茯苓10g 甘草10g生姜2片薄荷6g后下
2劑 水煎2次 共300毫升 分二次服
二診:2011.9.12 服藥二劑,熱退T36.5℃,惡寒罷,惡心及頭身酸楚已消,咽喉腫痛顯輕,舌紅苔薄白,脈緩。
風寒已解,囑靜養(yǎng)數(shù)日以善后。
按:此案見證雖多風熱表證,但用辛涼之劑未能取效,關(guān)鍵在于脈浮緊,仍為風寒表證,以辛溫解表不但熱退,惡寒罷,且肺胃諸癥隨之消失??梢?,外感表證,舌診之外,脈象尤為重要。脈浮而緊與數(shù)之間僅一字之差,治法、方藥及療效則迥異。導(dǎo)師經(jīng)驗表熱與表寒同時存在時,應(yīng)先用辛溫一二劑后再用辛涼,表邪方可盡解。若早用或過用寒涼之物,常使表邪難解,外感病癥纏綿至一周,甚則一月者并不少見。
例2:何某 女 48歲 干部 初診 2008.2.12
主訴:發(fā)熱憎寒一月余
病史:緣于2008年1月初因受涼致發(fā)熱惡寒,胸腹脹痛,身肢疼痛入住醫(yī)大二院。經(jīng)查:血象白細胞4.6×109/L,血紅蛋白120g/L,肺部CT未見異常,腹脹臍下有一突出物,B超檢查疑有腫物,曾診為上呼吸道感染,腫瘤待查。輸注頭孢類抗生素二周,后改用肽能以及各種對癥治療一月余,發(fā)熱漸升41℃,憎寒,應(yīng)用激素及物理降溫及肛內(nèi)消炎痛等治療,僅能維持數(shù)小時,體溫復(fù)升至41℃—42℃,于2月12日,應(yīng)家屬之邀,予以會診。
診查:壯熱,午后尤甚達41—42℃,憎寒,口苦而渴欲飲水,但不多,胸腹脹滿,臍下按之硬,身肢酸楚,納呆,面色蒼黃,顴赤,精神倦怠,時煩躁,小便赤,大便不爽,舌紅苔白膩中黃糙,脈象弦滑而數(shù)。
辨證:郁熱挾濕,邪伏于內(nèi),復(fù)感風寒,令衛(wèi)表被束,邪熱不得透達,而致三陽合病。
治則:解肌清熱,透達伏邪。
處方:柴葛解肌湯合達原飲、升降散。
柴胡25g 黃芩12g葛根15g豆豉15g 厚樸10g檳榔10g 草果10g蟬蛻10g僵蠶10g姜黃6g川軍6g生石膏30g羌活10g 防風10g知母10g赤芍10g升麻10g甘草6g 2劑,水煎二次,共300毫升,分二次服。
二診:2008.2.14 服藥二劑熱降至38.5℃,午后復(fù)升至39.8℃,脈證如故,認為病重藥輕,故擬前方施以重劑。
柴胡30g黃芩15g生石膏60g 葛根30g 白芷10g厚樸15g檳榔10g草果10g蟬蛻10g僵蠶10g姜黃10g川軍10g 銀花30g連翹30g薄荷10g赤芍15g 升麻10g 知母10g 甘草6g 2劑,水煎二次,共300毫升,分二次服。
三診:2008.12.18 上方服藥一劑壯熱即退T37.5℃,憎寒罷,汗出微微不斷,胃納增,大便暢,小便色赤,身肢已爽,繼服三劑,熱退T36.5℃,身涼潤,腹部腫硬已消,B超未見異常,舌紅苔薄,脈來沉緩,遂擬加味梔子豉湯清解郁熱,一周后治愈出院,再予益氣和中之劑,鞏固療效。隨訪一年,未再復(fù)發(fā)。
按:此案郁熱在里,風寒外束,熱不透達,勢及三陽。應(yīng)用大量抗生素治療,此案非細菌感染,故令無效。而邪熱彌漫表里上下,復(fù)挾濕濁之邪,故纏綿難解,非用重劑表里雙解,上下分消,則邪難盡除。柴葛解肌湯重在解肌,達原飲重在透達濕熱之伏邪,升降散則為輕清透達,上下分消之劑。三方合用邪熱無留藏之地,故能盡祛。病勢急重,拖延日久,非重劑不能奏效,故方中用量較常用量數(shù)倍之多,否則閉寇留邪,則后果難以設(shè)想。
例3:寇某 男 38歲 初診2010.8.18
主訴:發(fā)熱,胸痛一周
病史:緣于一周前因受涼,致發(fā)熱惡寒,口苦,脅肋脹滿,頭眩脹痛,血象未見異常,白細胞5.2×109/L,血色素130/L,某醫(yī)予以頭孢類抗生素一周,非但無效,體溫反而升高,午后達39.5℃,故來我院就診。
診查:發(fā)熱微惡寒,午后潮熱T39.5℃,頭暈沉重時痛,胸脅脹滿,身肢沉重痛楚,口苦而粘膩感,煩躁,大便溏而不爽,如面醬色,小便赤,舌紅苔白膩,脈沉細。X光肺大片未見異常。
辨證:濕熱邪毒,內(nèi)伏募原,不能透達。
治則:清熱化濕,透達募原
處方:達原飲加味
厚樸10g 檳榔10g草果10g 柴胡15g黃芩10g 赤芍10g 知母10g甘草10g葛根15g 3劑 水煎二次 共300毫升 分二次服
二診:2010.8.21 服藥一劑熱還至38.2℃,惡寒已去,繼服二劑,熱退,頭暈脹消,胸脅脹消減,身重亦消,T37.2℃,口苦減,仍粘膩,舌紅苔微黃,脈弦滑。
此熱已透達,而余熱未盡,治宜和解清熱,化濕和中,方用蒿芩清膽湯化裁。
青蒿15g黃芩10g半夏10g赤苓10g 枳殼10g竹茹10g青黛3g六一散10g豆豉15g白寇6g 3劑 服法如前。
三診:服藥熱已退凈,T36.5℃,口中和,胃納增,二便轉(zhuǎn)常,舌紅苔薄白,脈沉緩,囑靜養(yǎng)以鞏固療效。
按:邪伏募原,實際上就是濕熱之邪伏藏于氣分,留連不解,舌苔厚膩,或白如積粉是具體特征。濕熱之癥本應(yīng)濡滑而數(shù),其脈反沉,此正是邪伏于內(nèi)不能透達于表的明證。導(dǎo)師于臨床凡見發(fā)熱苔膩,脈反沉弦者,概用達原飲治之無不取效。而余熱未盡者,又常用加味梔子豉湯,或蒿芩清膽湯治之,以求除邪務(wù)盡之意。
例4:黃某 女 46歲 干部 初診:2010.9.23
主訴:發(fā)熱,咳嗽一周
病史:一周前因氣溫驟降而感受風寒,高熱T39.8℃,惡寒無汗,頭身痛,周身酸痛,血常規(guī)6.2×109/L,中性78%,X光片見右肺下紋理增重,某院診為肺炎,靜脈輸注左氧氟沙星一周,熱未退,壯熱T41℃,微惡寒,汗出,咳嗽,氣喘而急,痰少色黃不易咯出,故請會診。
診查:壯熱T39.5℃,汗出不惡寒,咳喘氣急,鼻翼煽動,痰少色黃,不易咳出,面赤,煩躁,舌紅邊尖赤,苔黃糙,脈滑數(shù)。
辨證:邪熱壅肺,肺失宣降。
治則:清熱解毒,泄肺平喘。
處方:麻杏甘石湯加味
炙麻黃10g 杏仁10g 生石膏30g 黃芩10g 桑白皮15g葶藶子15g銀花30g連翹30g桔梗10g 大貝10g 瓜蔞30g 甘草30g 地龍15g 川軍10g板藍根30g紫雪散 一瓶送服 3劑 水煎二次 共300毫升 分二次服
二診:2010.9.26 服藥一劑熱減T38.2℃,汗出,咳喘減輕,胸痛已輕,又服二劑熱漸退T37.5℃,咳喘未作,痰出漸爽,胸脹痛消,大便已暢,小便色黃,惟時覺煩躁,胸滿,納差,惡心,舌紅苔薄黃,脈弦滑。此肺胃余熱未盡,擬加梔子豉湯以清解余熱。淡豆豉15g 炒梔子10g 連翹16g 銀花30g 青蒿15g 黃芩10g 厚樸10g 桔梗10g 枳殼10g 薄荷6g(后下)炒萊菔子15g 白蔻10g 茅根30g 六一散10g 3劑 服法同前
三診:2010.9.29 服藥熱退T36.4℃,煩熱惡心消失,胃納增,舌紅苔薄白,脈緩。X光片兩肺未見異常,囑靜養(yǎng)以善后。
按:此感受風寒在先,郁而化熱在后,熱毒壅肺而致高熱、咳喘,應(yīng)用麻杏甘石湯的同時,重用桑白皮,葶藶子,意在泄肺利氣。在明顯改善肺的通氣功能的基礎(chǔ)上,泄肺平喘,清熱解毒,化痰通下諸藥才能發(fā)揮作用。這是導(dǎo)師的獨特經(jīng)驗,尤其老年人高熱、咳喘,單用抗生素療效欠佳時,加用此方,改善肺之通氣功能,往往收到顯著療效,且屢用屢驗不必慮其藥力猛峻。
五、小結(jié)
從上述四例治療外感發(fā)熱的病案可以看出,診斷應(yīng)重視舌診與脈象,用藥應(yīng)及時果斷,不畏藥力之猛峻,力求除邪務(wù)盡,不留后患,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總結(ji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