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我所用過的德頭漫談(給想入德頭的兄弟一點參考和建議)

我所用過的德頭漫談(給想入德頭的兄弟一點參考和建議)

呃,想了好久,還是決定以自己的見識來寫一篇文章。發(fā)現(xiàn)很多人被網上現(xiàn)存的文章騙得死去活來,被殺豬殺得好辛苦,實在是慘不忍睹。我做為一個非專業(yè)但只經營德頭的販子,也不忍這種情況繼續(xù)下去。我并無意走上販子的道路,只是收的頭多了,自然就成了販子。以販養(yǎng)吸么,要不然以一個學生的收入能力,我如何能燒得起德頭呢?不過隨著鏡頭越燒越多,在我手里買鏡頭的人越來越多,我發(fā)現(xiàn)很多人買鏡頭時都存在著某些偏好(說難聽點兒是怪癖,比如很常見的“梅耶控”),而這些偏好,卻是源于某幾篇可能是道聽途說的文章,和一些從未用過但卻猛吹某些鏡頭的網友。

曾幾何時,我初嘗德頭時,也是先看了網上的某文章,又看了某壇的某巨長的毒貼。這些文章寫得文采飛揚,生動有趣,旁征博引,甚至是起名冠號。初學者不明就里,往往分不清哪些是有真實感受的人寫的。這些文章里有很多作者,根本沒用過某些鏡頭,甚至是全都沒用
過,就敢胡亂下定義做結論,結果讓一群初哥深受其害。

我當非職業(yè)販子這段時間,經手過幾百只德頭,越來越發(fā)現(xiàn)原來深信不疑的神話,竟然在我自己的手中一個一個被打破?;仡^再看這些文章,發(fā)現(xiàn)里面的很多言辭居然都是被百遍轉載的小道傳說,而作者自己居然根本沒用過。于是我一定要以我有限的見識寫這篇文章,讓各位新入道的同學,切莫輕易上當了。


這篇文章可能要用很久才能寫完,因此我會不定時更新。按傳統(tǒng),我把德頭按品牌來寫。




第一章,東德

1.梅耶,潘太康(Meyer Optik / Pentacon)。

我就不考究梅耶這個品牌的創(chuàng)建歷史來歷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搜搜。但必須要說,我之所以把梅耶和潘太康放在一起,是因為梅耶和潘太康本來就是一家。
在戰(zhàn)前,梅耶(Meyer Optik 或是更早的 Hugo Meyer)是 Carl Zeiss Jena 的主要競爭對手。這一時期梅耶的鏡組結構和產品線,與蔡司都非常相似。定位上,梅耶的定位比蔡司低,價格也比同時期的蔡司便宜。在鍍膜技術未成熟前,梅耶和蔡司都曾使用非常貴的高透光率玻璃以達到大光圈的通光量,比如蔡司的白頭 Sonnar 85/2。這一時期的鏡頭都非常貴,現(xiàn)在仍然很貴。這一時期的梅耶頭一般以 Hugo Meyer 為品牌,比較少見。
戰(zhàn)后,梅耶成為東德的光學品牌。東德曾對境內的光學企業(yè)進行了大范圍整合,統(tǒng)一使用潘太康品牌 Pentacon(機身統(tǒng)一使用百佳品牌 Praktica),于是東德境內大大小小的鏡頭廠都改用 Pentacon 品牌,梅耶是其中的主力。這段歷史我曾經努力考究,終于讓我找到了證據。我曾經看到過一只斑馬版的潘太康鏡頭,上標寫的是 Pentacon Orestor 100/2.8。Orestor 是梅耶的鏡組結構商品名,這應該是過渡時期的產品。
我又對比過梅耶和潘太康的產品線,尤其是M42時代的,發(fā)現(xiàn)產品線幾乎一樣,但潘太康的產品線更簡單緊湊。這應該是潘太康集團對產品線的一種修正。一些梅耶的產品在后期一一被削減,如比較尷尬的 30/3.5 和 35/4.5。但后來進入到卡口時代后,把 100/2.8 削減掉我感覺不太明智,因為 100/2,8 這個產品我個人感覺是梅耶潘太康鏡頭當中相當不錯的一個產品。
總的來講,梅耶/潘太康產品系列當中,主打產品線(定焦)基本如下:
1)Orestogon 29/2,8(PB版的 28/2,8 是其改進版)
2)Oreston 50/1,8
3)Orestor 100/2,8(沒有PB版)
4)Orestor 135/2,8
5)Orestor 200/4
那么按產品時期劃分,主要有以下時期:
1)戰(zhàn)前時期。這一時期的鏡組結構與后期不太一樣,有很多三片結構的鏡頭被熱炒,其實根本不值那些錢。這一時期的鏡頭中,比較有名大家還能買得起的就是 58/1,9,這個頭跟蔡司的 58/2 定位相仿比蔡司稍低,是蔡司的主要競爭對手。這個頭是六片四組雙高斯結構(一說是五片四組,我實在無力把鏡頭砸了數(shù)了),鏡片用料與蔡司也差不多,出片效果與蔡司也差不多,價錢上,應該比蔡司的稍低,但現(xiàn)在已經被炒到比蔡司還要貴,這很不正常,主要還是因為存世量少。還有 75/1,9,跟蔡司的 75/1,5 也是相對應的競爭對手。
戰(zhàn)前有一段時期梅耶使用了高透光率的玻璃以保證大光圈的通光量,這種說法應該說是準確的,但這些無膜白頭是否值動轍七八千一萬多的價錢,就見仁見智了。
2)東德前期。這段時間梅耶的鏡頭產品線已經有所改變,鏡組結構也已經比較成熟,只是還未改名叫潘太康。這一時期梅耶的鏡頭有斑馬版和黑鐵版兩種,其中大家都說斑馬版的成像更好,當然,斑馬版的價錢也更高。這種說法我一直很不認同,原因是這些版本我都曾經把玩過,對其成像素質當然有我自己的見解。不過有些“JS”把黑鐵版說成是所謂的“粗斑馬”,無非是想把黑鐵鏡頭跟斑馬聯(lián)系起來,蒙騙初哥,以達到把黑鐵版的價錢抬高的目的。還有,有人專買帶有 1Q 標志的斑馬版,這種怪癖不知從何而來,不過這也導致帶 1Q 標志的斑馬比不帶的貴出一百塊錢。
3)潘太康時期。在進入到潘太康時期以后,產品線被壓縮,以便與東蔡的產品線相互整合,形成具有競爭力的完整產品線,以在國際競爭當中獲得優(yōu)勢。被一直保留的五個主要產品可以說是潘太康的拳頭產品。在進入潘太康時期以后,多層鍍膜開始普及,潘太康使用的是東蔡的鍍膜技術,因此你會發(fā)現(xiàn)潘太康的鍍膜與東蔡的相當相似,而且質量相當高。即便是七十年代的黑鐵版潘太康,其鍍膜也遠超過后來的日本鏡頭,甚至現(xiàn)在有很多企業(yè)也達不到那種鍍膜技術。有人說潘太康不如梅耶,我感覺這種說法很無知。無知之一是說潘太康不如梅耶的往往是道聽途說,根本沒親自比較過兩版鏡頭;無知之二是吹捧單層鍍膜,說單膜“高光好,細節(jié)多”,這種說法事實上無真實根據,所謂的“高光好”跟曝光水平和場景光照有很大關系。所謂細節(jié)多,也就是在數(shù)碼時代的說法吧。多層鍍膜增加了通光量,當然會使鏡頭的反差變大。在感光原件寬容度一定的前提下,似乎是單膜的“細節(jié)多”。但隨著感光原件的寬容度提升,多層鍍膜的高動態(tài)范圍的優(yōu)勢必然會體現(xiàn)出來,到時候,細節(jié)多的應該是多層膜,而不是單層膜。不過話說回來,單膜已經可以使綜合透光率達到 94%,多層膜只是提高到 96~97%,這種差別未必可以在成像上體現(xiàn)出很大的差別;無知之三是在我告訴他這些信息以后,他仍然固執(zhí)地說梅耶好,這就是一種偏執(zhí),這種偏執(zhí)多半來自于那些不負責任的道聽途說,和人云亦云。

 4)PB 卡口時期。進入到卡口時代以后,潘太康的產品線被進一步壓縮,削減掉了 100/2,8,這個我感覺很遺憾,事實上,我感覺潘太康產品當中,100/2,8 是一個很棒的產品,比 135/2,8 強很多。而且東蔡也有拳頭產品 135/3.5,完全沒必要保留成像素質一般的 135/2,8 而削減掉成像相當棒的 100/2,8。
再有,對 29/2,8 進行了改進。我個人感覺這個改進真明智,因為 29/2,8 的成像素質實在是差強人意。改進的潘太康 28/2.8 非常成功,成像相當好,可以說非常超值。相比之下,很多 28/2,8 鏡頭,無論多貴,都很難再超越潘太康 28/2,8 很多,頂多是在全開光圈時邊角成像稍好一點,或是成像色彩感覺與潘太康 28 不同。
卡口時期,去掉 100/2,8,潘太康的主打產品線只有四個,更加單一,可以有效組織大批量生產。生產批量越大,產品的質量也就會越高,成本也會更低。有種說法是這時期潘太康用的玻璃和以前梅耶時代不一樣了,用的玻璃差了。我感覺這種說法也很無知。你拿80年代的玻璃和60年代的比,這有可比性么?蔡司的 58/2 玻璃里還有汽泡呢,你敢說一個鏡頭里幾十個汽泡對成像沒影響?而且玻璃生產技術也是日新月異,在中國還未哄抬稀土價格時,玻璃原料的價格是下降的,不是上升的。同樣牌號的玻璃可能隨著生產技術的提升和產量的提升,在那一時期里是下降的。分辨玻璃是否相同的辦法很簡單,你看鍍膜顏色就行。不同折射率或不同牌號的玻璃,同樣的鍍膜配方會體現(xiàn)出不同的顏色。我們仔細看梅耶斑馬頭和早期潘太康的單膜鏡頭,鍍膜的顏色是一致的,這說明用料并未改變。后來多膜時期,因為鍍膜配方經常升級,所以不同年代生產的鏡頭鍍膜顏色不同也非常正常。你不能因此說潘太康的用料降檔了。而且以潘太康的產量,很可能大量屯積玻璃原料,這就可以有效避免原料價格變動帶來鏡頭價格變動,而且大量屯積原料還可以有效降低原料成本。
拿現(xiàn)在來說,中國抬高了稀土價格,于是光學玻璃價格瞬間猛漲,漲幅幾倍地高于房價。國內很多小鏡頭企業(yè)被害慘了。但佳能尼康,早就屯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玻璃原料,一下子競爭力就提升起來了。為什么賓得沒辦法把鏡頭做到跟佳尼相當,就在于此。拿小痰盂來講,如果以現(xiàn)在的玻璃成本來做,小痰盂的玻璃原料成本就得在400塊錢上下,賣700就肯定賠錢。再比如國內現(xiàn)在熱賣的雙鳥標頭,不到三百塊錢一只新貨,以現(xiàn)在的成本來講,連國產光明廠的原料可能都買不下來。那都是十幾年前的庫存零件,根本沒有成本可言。

5)兩德統(tǒng)一前后。潘太康在兩德統(tǒng)一前后曾經有一段特殊時期。這段特殊時期在鏡頭上也有體現(xiàn)。比如有一批潘太康鏡頭使用的是 Carl Zeiss Jena P 的商標,再比如,國內能買到的全新梅耶鏡頭,都是出自于這一時期。
據國外的一些文章說,潘太康的梅耶工廠,在兩德合并以后被施奈德收購。收購了梅耶工廠的施奈德把工廠里剩下的零件進行組裝,并恢復了 Meyer Optik 的商標。因此不能說這批全新梅耶是假貨,但與原來的梅耶也不能等同視之。這批貨大概生產于九十年代中期,今天國內能買到的大概有幾百支吧,估計現(xiàn)在也賣得差不多了,就是這一批中的一小股,能留存到今天也相當難得,收一只當做收藏我看也不錯。


梅耶大概經歷了這樣一些個時期,這些源自我自己的一點見識。由于國內外史料有限,很多都是我妄自推測的,如有不實之處,還請各位高人批評指正。

接下來我逐個說一下梅耶/潘太康的四個拳頭產品。沿用慣例,我給這四款鏡頭起名為潘太康四俠。


1)Orestogon 29/2.8 和 Prakticar 28/2.8
這款廣角鏡頭,可以說兩個版本有著天壤之別??偟膩碚f,28 遠好于 29。我經手的 Prakticar 28/2,8 不下五十只,三種名圈都玩兒過。可以說,這么大的量,我對 28 鏡頭的成像質量的發(fā)言權應該是有的。一開始時,我也曾經相信網上說 29 比 28 強的流言,于是千方百計弄了一只 29 回來,成色那叫一個新啊。上機一試,我靠,這是怎么回事?難道這頭被人動過?于是出掉,又進一只,上機試,我靠,這又是神馬情況?難道這只也被人動過?于是再出掉,又進一只,上機試,hollyshit! 我一直不相信我有如此倒楣的運氣,連三只鏡頭都是被人動過的,而且這三只鏡頭新得一塌糊涂,有個還帶著原廠的包裝盒和合格證。不死心的我又向十多個其它有此鏡頭的人求證,得到的答案竟與我如此相似,看來不是個性而是共性。在這只后,我又進手過兩只梅耶斑馬29/2,8,結論還是一樣。神話被捅破了,29 遠不如 28,這也是為什么潘太康要改進 29 的原因。
具體說來,29 全開拍片不透,總是感覺像沒對準焦似的。即便在裂像屏上看準了,拍出來的也讓人感覺差強人意。每個都是如此,說明鏡組設計肯定有問題。收了光圈呢?結論是邊角成像不好,中心還湊和吧。光圈收到多少呢?答案是F8。
再說說潘太康 Prakticar 28/2,8,全開成像讓人很滿意,雖然全開拍無限遠時邊角成像素質有點下降,但收兩檔光圈的成像就相當讓人滿意了,無論是中心還是邊緣。話說回來,誰會用全開拍無限遠風景?
對這款廣角,我的評價是:Prakticar 28/2,8 達到了超一流的性價比,成像中規(guī)中矩,發(fā)色也中規(guī)中矩,與康太時相比就稍偏黃(因為康太時偏藍啊)。全開成像和整體銳度上,與康太時 D28/2,8 相仿,只是全開邊緣稍差一點,收一檔光圈與康太時幾乎無差別,焦外比康太時稍硬,但廣角鏡頭,誰又會去特別在意所謂的焦外成像呢?這款鏡頭以康太時 D28 一個零頭的價錢,達到了幾乎與康太時相仿的成像質量,可見其性價比之高。
那么 29/2.8 呢?如果你想體會什么叫“物有所值”甚至是“物有不值”,你不妨收一個試試。
 

2)Oreston 50/1.8
尼康的 AF50/1.8D 曾經有種說法叫“世界光學設計史上的集大成之作”。當然,我認為這話沒問題。因為尼康的這只鏡頭確實是性價比奇高。那么,這個世界上有沒有另一只鏡頭有如此之高的性價比呢?答案是有,就是潘太康 50/1,8。
我也可以說,潘太康 50/1,8 同樣是“世界光學設計史上的集大成之作”。記得我有一次去一個朋友那里,這個朋友是一位很有名的改口大師,我拿著我的尼康 D200 和一只尼康 AF50/1,8D 跟他說,這頭成像相當強,全開自動對焦就完全可以信任。他不信,說,不可能吧,能有潘太康標頭好么?請各位注意,這哥們兒碰過的鏡頭可遠遠多于我,他拿來比較的鏡頭不是康太時,不是祿來,不是徠卡,而是潘太康。我跟他的意見很一致,潘太康標頭達到了很高的成就,這種成就跟尼康的 AF50/1,8D 一樣,源自于成熟的結構設計和超大量的批量生產。
可以說,現(xiàn)下什么德頭最便宜?大家的答案不會有第二種,當然是潘太康標頭最便宜。這種最便宜的標頭大家都會對它產生一種輕視,感覺媽的三四百塊錢的東西能有啥好成像,事實上這個三四百塊錢的東西,成像質量遠超你的想象。
你可以拿個潘太康的標頭去 PK 全線日本標頭,大多數(shù)情況下,你保證可以大勝而歸。你可以拿著一個破爛的潘太康,輕易地擊敗兩千多塊錢的 EF50/1,4,或是賓得 FA50/1,4 什么的。對此我深有感觸。記得那時候我還剛剛玩手動頭半年多,心想可以把手里的鏡頭對比一下。于是拿著賓得的 Takumar 55/1.8 跟祿來的 Planar 50/1,8 比了一下,結果祿來大勝,太苦馬不堪一擊,那種差距顯而易見。后來我又拿祿來標頭跟潘太康比了一下,結論是,潘太康除了發(fā)色稍偏黃(祿來偏藍紫),基本與祿來相當。SuperMultiCoated Takumar 被稱為是太苦馬當中最好的一版,也是同時期其它日本鏡頭的佼佼者,同理推論一下,潘太康與祿來相當,祿來又把太苦馬最好一版打得滿地找牙,那么潘太康對太苦馬的結果會怎么樣呢?我告訴你我的選擇,我出掉了所有太苦馬鏡頭,從此以后再也不想沾邊了。

對潘太康 50/1,8 的評價,我就是那句話“這個世界上性價比最高的德頭”。

那么梅耶 Oreston 50/1,8 呢?呃,如果以一半的價錢能買到潘太康,我為什么要花一倍的價錢買梅耶?如果你是個梅耶控,你就當我沒說吧。有人可能會問梅耶潘太康成像對比過么?答案是我當然對比過。那這兩個鏡頭哪個成像好?請恕我不想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會引來無數(shù)梅耶控跟我死磕個沒完,這真是太無聊了。

哦,編輯一下,忘了說一件事。就是 M42 和 PB 鏡頭哪個比較好?我感覺是 PB 的比較好。原因很簡單,因為 PB 鏡頭主要產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生產技術更成熟,有了數(shù)控加工設備,鍍膜配方和技術更成熟,批量更大,當然質量更穩(wěn)定均一。你想象一下,你手里的四百塊錢的PB版潘太康,使用的鍍膜配方技術和設備與價錢一倍甚至兩倍于它的東蔡標頭一模一樣,你是不是感覺特別爽?
說到這,我想說一下我對幾版潘太康鏡頭使用上的體會。
(1)白標 Multi Coating 版 M42
這版應該是 M42 潘太康存世量最大的了,這頭據說在 90 年代還恢復生產了一段時間,因此現(xiàn)在有很多成色特別漂亮的鏡頭存世。這個版本應該說是 M42 潘太康中成像質量最好最穩(wěn)定的版本。
(2)紅 Multi Coating 版 M42
這版的鍍膜與白字版不同,似乎是對于不同鍍膜配方的一種實驗性產品,看其未大量生產就可以知道這版的鍍膜配方并不算成功。我經手過不到十只紅字版的,感覺成像色彩與白字版確實有所不同,好壞就見仁見智。我個人比較喜歡紅字版,不過鏡頭質量什么的與白字版就沒有什么區(qū)別。因為存世量小,所以價錢會高一點,這也是理所當然的。
(3)單膜版
這版跟梅耶時代就沒區(qū)別了,鍍膜一樣,甚至鏡頭外觀都一樣。不過版本比梅耶稍多,有什么寶塔版,什么 auto 版的,我感覺成像和產品質量都一樣。這些版本因為保有量小,又與梅耶一樣,因此價格會稍貴。
(4)斑馬版
這是梅耶向潘太康過渡時期的產品,有些斑馬版甚至還標著梅耶的鏡組結構名。但有些版本的鏡頭沒有斑馬版,如潘太康50/1,8,我未經手過斑馬版,也許是我見識比較少。

對于前置多頁片光圈,我感覺多頁片光圈對于焦外確實有所改善。因此焦外控們多花點兒錢買多頁片光圈的版本也算是物有所值吧。

3)Orestor 100/2.8
100/2.8 的鏡頭是潘太康鏡頭當中我經手最少的一款。但經手的幾款 100/2,8,無論是潘太康還是梅耶,成像都讓我很滿意。
可惜的是 PB 時期潘太康削減了 100/2.8,這是一個讓人匪疑所思的決定。如果論產品線,東蔡已經有了拳頭產品 135/3.5,成像遠比潘太康的 135/2.8 強,應該削掉潘太康的 135/2.8 而不是 100/2.8。削掉了 100/2,8 以后,東德鏡頭里就再也沒有 100 這個焦段的鏡頭了,產品線反而有了缺口,這真是讓人想不通。
成像上,可以說,100/2,8 是潘太康成像最好的三個鏡頭之一,遠不是什么 135/2,8 這種垃圾貨可以相提并論的。
我記得以前有人把 28 50 135 叫做潘太康三劍客,我感覺應該去掉135而加進100。28 50 100 這三只鏡頭才是潘太康最強的三只。
 
4)Orestor 135/2,8
我可以負責地講,135這個鏡頭是潘太康鏡頭里成像最差的了。焦外有旋轉,全開成像銳度差強人意,色散大,紫邊嚴重,唉。有人問梅耶的呢?我告訴你,一樣。
我所在的群里,有一個群友,一直想買梅耶的頭。我曾經力勸他不要買梅耶,實在想買,買潘太康就行。再就是不要買135長焦,一來不實用,二來成像差。要買的話,就買50標頭吧,至少不會后悔。后來有一次在群里我們倆個聊起來,這位兄臺力排我議,死活買了一只梅耶135,還是斑馬前置光圈的貴貨。我問他感覺如何,他說,我*,當初怎么沒聽你話。

不可否認,潘太康135鏡頭有德頭一貫的色彩和成像感覺,但不得不說,跟同宗兄弟東蔡的 Sonnar 135/3.5 相比,潘太康 135 的成像素質實在是差了不少。當然,潘太康依然是比一些日本鏡頭強,但性價比方面就不像50和28那么突出了。

有很多人買了梅耶或潘太康的135以后,跟我說,成像很棒啊,比我的 80-200/4 自動頭強多了,色彩也好。我只能說,一個定焦如果還干不過狗變的話,它還有啥存在的意義?德頭的色彩如果還不如日本頭好,我們這幫炒德頭的販子還混個屁啊。你如果感覺潘太康的 135 還不錯,那你真應該試試東蔡的 Sonnar 135/3.5,那就真叫驚艷了。

說點題外話。有人經常問我俄頭怎么樣,這個不好回答,俄頭水深,光廠子就不下十個,甚至光一個 58/2 就有不下十種版本,我是真不太了解,只經手過有限的幾只,實在不好做一個全貌性的回答。

不過就我經手的幾只來講,呃,如果你不差錢就還是上德頭吧。上潘太康就行了。俄頭,我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聲嘆息”。

不過事有例外,俄頭里,中幅頭的成像還都可以,性價比也高。如果你是玩兒潘太康6的,不妨試試俄頭。尤其是那個 30/3.5 魚眼,很值得一玩兒。

再編輯一下,有個要說的,就是那個 Mir-1b,我弄過一只,唉,0.7 米的最近對焦,從最近到無限遠要擰整一圈,我擦,著急的時候能氣死你。還有就是經常會把光圈環(huán)當對焦環(huán)擰,擰了半天還在納悶,咋不動呢?成像干澀,但銳度還行。有人說適合拍風景,我看就適合趕快出掉,換了銀子心里踏實。

所謂的味道實在是個見仁見智的事,我如果拿一個由四個潘太康和梅耶鏡頭拍的對比片出來,但不告訴各位哪片是哪個,我相信誰也猜不出哪個是梅耶,因為這四個出片看起來無論哪里,都一樣。

所謂的味道也好,厚重也好,往往是我們在思維里硬加給它的一種概念。樓上這位朋友,我不妨給你寄去個潘太康,你拿著跟你的梅耶,在同場景同時間同機身設置同光圈快門組合下拍一組對比片,你會有一個相當直觀的感受。這種對比我拍過不少,結論是相當震撼,而且我也在某片壇子里發(fā)過貼,只是沒說哪圖是哪個頭拍的,結果從說紛云,瞎跟著喊毒的人也大有人在。可見所謂的厚重也是見仁見智的事。

這點我挺欣賞 pconline 壇子上的解毒黨,他們雖然喜歡拍些解毒片,但確很有研究精神,經常把兩個頭拿來對比,看一看,可能你會有更多感受。


當然,鐘情于梅耶的人,未必是對鏡頭的硬性標準,如銳度這樣的參數(shù)有追求,而是更執(zhí)著于他們所追求的“味道”或是“感覺”。對此,我沒有意見,愛好是每個人的個人感受,每種感受都是真實正確并有它存在的道理的,對此我表示認同和理解。

在繼續(xù)今天的東蔡話題之前,可能還有幾個問題昨天沒寫到,今天先補補缺吧。

我曾經拿潘太康 28/2.8 和康太時的 Distagon T* 28/2.8 做過對比拍攝,有時間我把那次拍的對比片整理一下放在一起發(fā)出來,你會明白我為什么會力捧潘太康 28/2,8。至于 29/2.8,我建議你拿著和 28/2,8 一起對比一下,我相信你跟我一樣會有強烈地把 29 出掉的沖動。

梅耶和潘太康時代還有些其它的型號我沒說。不是不想說,是實在沒啥說的必要。30/3.5,和 35/4,5 這兩個鏡頭的定位實在是有些尷尬。30和29基本沒區(qū)別了,光圈還小了半檔,成像上沒有什么突破,我感覺跟29半斤八兩,這個頭有什么買的必要么?35/4.5 這個頭的規(guī)格就更加讓人摸不著頭腦,我曾經弄了一只,感覺出片傻銳,頗有尼康之風,跟蘇聯(lián)的那個Mir-1B有異曲同工之妙。后來費盡心機才把它出掉,差點賠了老本。

一聲嘆息以后,感覺這兩個鏡頭實在是可以用“無地自容”來形容,后期把它們兩個裁掉真是非常正確的選擇。還有些早期的銀鏡頭,100/2.8 什么的,被炒到2000多3000塊的,不是想把梅耶收全的,實在是沒有必要入手。有幾款甚至是三片三組柯克結構的,三片鏡頭能賣2000塊錢就有點兒太說不過去了。比如有個 Hugo Meyer 標的白銀 90/3.5 的,在 ebay 上也炒到了快兩千人民幣了,這頭根據我查資料,應該是三片三組結構,不明就里的以為標著 Hugo Meyer 就好,這樣就容易被些炒鏡頭的蒙騙。我有個朋友就入了這一樣只 90 頭,非常后悔,想出出不掉。


關于 58/1,9 這個鏡頭,我的感受是,跟蔡司的小B差不多?,F(xiàn)在能買到的基本是成色極差,被拆修無數(shù)遍的版本。我曾經過手幾只 58 頭,梅耶和蔡司都有,感覺是玻璃用料確實很好,色彩很漂亮,但成像銳度就比較差了,全開幾乎不能用,收兩檔吧,還湊和。除了色彩比較漂亮,這兩款頭基本沒有其它的什么優(yōu)勢了。75/1.9 和相應的蔡司 75/1.5 這兩款,最好不要碰。因為價錢被炒得虛高,沒有意義。某片上有朋友入手過大B大P兩個鏡頭,拍過些對比片,Pancolar 80/1.8 的優(yōu)勢非常明顯,大B基本上沒有什么抵抗的實力,所以梅耶的 75/1.9 也是最好別碰。除非你很有錢,花個五七八千的不過腦,那你就當我沒說吧。

我有個群友,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迷戀古董頭,死活就要買梅耶的58/1.9,或是ENNA或STEINHEIL什么小廠的早期頭。我力勸他不要如此,買到手必定后悔,他卻死活不聽,顯然中毒頗深。我不知道是誰放的毒說這些老得掉渣的頭好,不過我感覺這種言論相當不負責任。毒害了一批人不說,還炒得這些破爛鏡頭價錢奇高。我且不說這些鏡頭成像好壞,我只分析一下這些頭現(xiàn)在的狀態(tài),40年代的老頭到現(xiàn)在,有七十年歷史了,這七十年里,基本上已經被拆過無數(shù)次,甚至鏡組都被拆過。你拿著這些被拆得亂七八糟的鏡頭,有些甚至對焦都擰不動了,然后告訴我,成像棒啊,你自己感覺可信么?要知道,鏡頭最忌的是拆鏡組,那些老頭混身上下拆痕明顯,我是不敢相信它的成像還像出廠時一樣。你花一千好幾甚至是兩千塊錢,買這樣一個被*過無數(shù)次的鏡,就好像花一千塊錢找了一個半老徐娘,這值么?

西德小廠如 ENNA,ISCO,STEINHEIL 什么的,我基本沒經手過,因為水深危險,搞不好就要賠了老本。大廠之所以大,是絕對有他大的道理的。為什么 ENNA 做不大,原因肯定就是東西做得不好。做得好怎么可能做不大?ENNA 的歷史我查過資料,相當長久,有款廣角鏡頭在西德還開創(chuàng)了先河。這么長的時間里無法做大,是不是也有著內在的必然呢?ISCO 和施奈德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愛昧關系,很多人就把 ISCO 往施奈德上靠。不過現(xiàn)在兩家又并為一家了,說是一家也不無不可。這些西德小廠的東西,如果你不是對其歷史有深刻的研究,最好不要輕易經手,因為很可能到手以后,出片讓你大失所望,然后掛上淘寶半年都出不掉。這些小廠的東西之所以貴,究其根源還是因為存世量小。物以稀為貴是千古不變的真理,所以 ENNA 的幾款開創(chuàng)先河的鏡頭被大力鼓吹,價錢也節(jié)節(jié)攀升。至于出片如何,我只經手過一只,可謂一聲嘆息,你如果有心想駁倒我,不妨入一只,全開拍拍看看。

同樣是開創(chuàng)先河的,還有東蔡的 Flektogon 35/2,8,為什么這款鏡頭沒被炒熱?原因是存世量大,炒不熱。若以出片質量來看,F(xiàn)lektogon 35/2,8 足可以讓 ENNA 的那款廣角汗顏。

繼續(xù)展開下一節(jié)東蔡吧。



2. 東蔡(Carl Zeiss Jena DDR)

Carl Zeiss Jena 是一個傳奇品牌,一樣的,歷史淵源我就不去深究了。CZJ 也基本分為兩個時期,戰(zhàn)前和戰(zhàn)后。
Carl Zeiss 的誕生地在德國東部的小鎮(zhèn) Jena,根據德國鏡頭的一貫傳統(tǒng),所在地要標在鏡頭上。梅耶也一樣,一般標著 Meyer-Optik Gorlitz,這表示梅耶誕生地在格爾利茨鎮(zhèn)。在這個意義上講,東蔡才是蔡司的正宗。戰(zhàn)前時期,Carl Zeiss Jena 和 Meyer 一直是互相競爭的對手,不知是因為同在東部,還是因為兩者的產品線一直是相互緊咬。

戰(zhàn)前蔡司水特別深,我基本不趟這渾水。十個鏡頭有八個對焦擰不動,要么就是鏡片劃得亂七八糟,特別容易看走眼。經手過幾個也讓我失望不已。這些鏡頭里,唯獨 Sonnar 85/2 走勢堅挺,也比較容易找到成色好點兒的??磥硭F也確實有貴的道理。

二戰(zhàn)將結束時,美蘇兩國對德國進行了大掠奪,據稱 Carl Zeiss Jena 的一部分工程師和圖紙被美國搶走,在西德境內重新建立了 Carl Zeiss 品牌,就是傳說中的西蔡。還有一部分工程師和圖紙被蘇聯(lián)搶走,成為了蘇聯(lián)光學工業(yè)的基礎。可憐的 Carl Zeiss Jena,被搶得傾家蕩產以后,無奈在原地重建,就是東蔡。

雖然被兩個大強盜猛搶一頓,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Carl Zeiss Jena 再次在原地崛起。新生的 Carl Zeiss Jena 投入了社會主義的“溫暖懷抱”,并且重新渙發(fā)了青春活力。不久,世界上第一只反望遠結構的廣角單反鏡頭問世,F(xiàn)lektogon 35/2,8 劃時代地開創(chuàng)了廣角鏡頭的新時代,成為了東蔡鏡頭設計上的里程碑。

后來東德對境內的光學企業(yè)進行大規(guī)模重組,鏡頭統(tǒng)一使用 Pentacon 品牌,機身統(tǒng)一使用 Praktica 品牌,卡口統(tǒng)一,技術規(guī)范統(tǒng)一,包括德國相機的鼻祖 Exakta,也被同化到百佳的大懷抱當中。但唯獨保留了一個品牌,就是 Carl Zeiss Jena,可見這個品牌在德國光學當中的地位如何。

重生的東蔡被公認創(chuàng)新能力不如西蔡,這點也許是事實,但其實東蔡的創(chuàng)新也一直未甘人后,甚至還有開創(chuàng)世界先河的 Flektogon。在七片標頭問世時,東蔡有 Pancolar 結構接招。Pancolar 是東蔡獨立研發(fā)的,不像西蔡,為了頂住技術狂人福倫達的壓迫,不惜跟小日本(賓得)合作研發(fā)七片結構,Planar 可以說是德日合作的結晶。在五片長焦興盛以后,東蔡有 Sonnar 135/3.5 接招,雖然光圈比對手小半檔,但出片實力確不容忽視。

總體說來,東蔡的產品線雖然不太全,但現(xiàn)有的產品樣樣都還拿得出手(除了那個 20/2.8 以外),有幾款產品更是達到了相當高的成就,可以與康太時一較高下。

鍍膜技術上,東蔡和西蔡的多層鍍膜都是源于戰(zhàn)前蔡司的 T 鍍膜(就是氟化鎂單膜)。其實說到單膜,由于各家的配方基本沒太大區(qū)別,因此從鍍膜顏色上就可以看出玻璃用料的差別。折射率越高的玻璃,鍍膜顏色體現(xiàn)出來的就越艷。拿 Biotar 58/2 和梅耶的 50/1,8 比較一下,就可以明顯發(fā)現(xiàn) Biotar 的玻璃比梅耶 Oreston 好。發(fā)展到多層膜,全世界的進度幾乎都差不多,東蔡和西蔡因為 T* 的商標還打過官司,結果西蔡贏了,東蔡的鍍膜就只好改叫 MC 了。不過我個人感覺東蔡的鍍膜質量并不輸西蔡,只是配方不太一樣,因此體現(xiàn)出來的顏色就不盡相同。

戰(zhàn)后不久的東德,光學工業(yè)還是百花齊放,東蔡的鏡頭也為了配合各家機身而出過各式各樣的版本,如 EXA 口,就是為了配合德國相機鼻祖愛克山太機身。后來東蔡還搞過一個叫做 Praktina 的機身,相傳是百佳機身的前身,因此一些東蔡頭還出過 Praktina 接口。

后來東德光學統(tǒng)一以后,百佳就只有 M42 一種接口,再后來就統(tǒng)一過渡到 PB 卡口,東蔡的鏡頭接口也就越來越單一。

噢,多說一件事。

剛剛有個在我手里買了梅耶斑馬 50/1,8 的朋友,大罵我的鏡頭是廢頭。事實上我出給他這只斑馬鏡頭,是難得一見的好成色,幾乎是出廠狀態(tài)。他拿著鏡頭全開拍了些片,告訴我,這像加了柔焦效果,這根本是一個廢頭,我頓時無語。

可能是他被誤導得認為梅耶標頭應該像康太時一樣全開就銳利得讓人無話可說,對此我很無奈,像這樣的買家不是一個兩個。在此我要向大家申明,期望梅耶或潘太康全開就銳利無比的朋友還是死了這條心吧,梅耶潘太康不是神,不是銳度神話,你怎么可能期望一個價錢是康太時零頭的鏡頭擁有跟康太時標頭一樣的全開成像?

在此我貼出梅耶和潘太康的對比測試,雖然是陰天拍的,但至少在銳度方面,能讓各位對梅耶和潘太康有個比較清醒的認識。



------梅耶的------

全開成像并不是梅耶潘太康的強項,收一檔,F(xiàn)2.8 時,潘太康的銳度就非常讓人滿意了。潘太康的強項在于,它以幾百塊錢的價錢,綜合了 2.8 時讓人滿意的銳度,德頭的優(yōu)美色彩和成像感覺,因此它才超值。幾百塊錢,你既有滿意的銳度,又能兼有德頭迷人的色彩,除潘太康以外,沒有其它鏡頭可以實現(xiàn)。論全開成像,尼康的 AF50/1,8D 比潘太康強,但為什么大家還要買潘太康?就是因為尼康的頭雖然有銳度,但卻沒有潘太康那德味十足的色彩。

繼續(xù)回來說東蔡。


東蔡的產品線也經過整編,戰(zhàn)后不久,東蔡的產品線還很長很亂,而且版本眾多,確實不易形成強而有力的競爭力。對產品線進行整合確實是大勢所趨。

東蔡整編掉的鏡頭我先來個小范圍的整理,可能不全,但應該包括了大家常會見到的鏡頭。

(1)Flektogon 35/2,8 這個開創(chuàng)了時代的鏡頭,最終被改進版的 Flektogon 35/2,4 代替而離開歷史舞臺。我感覺現(xiàn)在 35/2,4 的價格炒得有點兒離譜了,所以做為廉價替代,也可以選擇 Flektogon 35/2.8。兩個鏡頭在成像上有些區(qū)別,35/2.8 的色彩偏藍紫,35/2.4 感覺偏醬色,拍人就容易拍出民工色。35/2,8 有最近 0.18 米的版本,近攝能力更強,似乎半檔光圈也沒什么實際意義吧?我經手過大概六七只 35/2,8,個人很喜歡這個鏡頭。

(2)Flektogon 20/4(25/4)這個超廣角似乎總是被壓制在其大哥 Flektogon 20/2,8 之下。這個鏡頭大家普遍評價不高,因此我也根本沒經手過。

(3)Tessar 50/2.8 傳說中的百年天塞,事實上并沒有太大的實用價值,對比三片三組的柯克結構來說,當然銳利多了,但跟高斯結構相比,還有比較大的差距?;ㄈ賮韷K錢買這個天塞頭,不如買潘太康的50/1,8,還是六片高斯結構。

(4)Pancolar 50/2 這個頭應該跟后來的 Pancolar 50/1,8 沒有多大血緣關系,因為兩者的成像感受完全不同。相比之下,Pancolar 50/1,8 成像清淡,而這個 Pancolar 50/2 成像相當濃烈,我至今仍然留著一只 Pancolar 50/2,因為舍不得它濃烈的成像風格,我個人很喜歡。

(5)Triotar 135/4,這個頭應該是三片或四片結構,呃,還是不要收了,容易后悔。

(6)Pancolar 55/1,4,這個頭應該不是被裁掉了,后期 PB 時還有改進版 Prakticar 50/1,4,還是一只相當棒的鏡頭。我經手過兩只 Prakticar 50/1,4,質量真是沒話說,確實值它與康太時相仿的價錢。

(7)其它早期戰(zhàn)前頭,如 Biotar,Triotar,Sonnar 等,這些頭的用料好,但年代太久,或多或少都有毛病。如果真有成色很好沒毛病的,收一只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有鑒于確實毛病很多,所以還是不收為妙,除非賣家能證明成色確實沒問題。



這些被裁掉的鏡頭里,我感覺 Flektogon 35/2,8 和 Pancolar 50/2 是值得玩兒的。這兩只鏡頭價錢不貴,成像質量卻很不錯。

接下來談東蔡保存下來的產品線,幾只東蔡的拳頭產品。


1)Pancolar 50/1,8,傳說中東蔡三劍客之一。東蔡三劍客的名聲如此之大,以致于這幾個鏡頭的價錢被炒高了。好成色的 Pancolar 現(xiàn)在大概能賣到一千出頭了,這個價錢怎么說呢,有點兒高,但也算物有所值。必竟是七片結構的標頭,全開成像比六片結構好不少,焦外也有改善。人有說 Pancolar 就是西蔡的 Planar,我感覺應該說 Pancolar 相當于 Planar,二者還不太一樣。
我經手的 Pancolar 50/1,8 標頭不多,大概四五只左右。這個頭怎么說呢,M42 頭對焦手感多偏硬,這是東蔡鏡頭的大問題。PB 版的 Pancolar 50/1,8 很少見,應該算有點兒收藏價值。我對這只鏡頭先前時沒有多大好感,一半是因為它的手感。后來經手一只 PB 版的 Pancolar 50/1,8,印象大改。這個頭全開勉強算是滿意吧,比潘太康 50/1,8 好,要不然也不可能比潘太康貴了,但考慮價錢,性價比不如潘太康高。這頭發(fā)色清淡,細節(jié)刻劃不錯,挺平衡的,比別的東蔡頭淡。

之后我爭取每個鏡頭都上一張效果片。有我自己拍的我就盡可能自己拍,沒有我就找些別人拍的貼出來。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還請告訴我一聲,讓版主刪了。哈哈

這張是 Pancolar 50/1,8 的片片,貌似是全開拍的呢,我實在是忘了是不是了。

------

2)Sonnar 135/3.5

也是三劍客之一了。我感覺這頭的成像素質遠好于潘太康的 135/2,8,為什么沒裁掉潘太康的 135 卻裁掉了潘太康的 100 呢?實在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做為一個販子,我不得不說,長焦鏡頭不好賣(也可能是我不會賣),所以我很少屯長焦鏡頭。但有一個月我不知道發(fā)了哪門子的瘋,竟然屯了五只 135 長焦,這真是個瘋狂的舉動,我為此后悔不已。后來賣了好久,還剩下一只東蔡的 135。我想我從來沒好好拍一拍這個鏡頭,那么這次就拿來好好試一試吧,一拍,心中頓時感慨萬千。媽的破潘太康135,怎么跟東蔡這個比啊,看來這三劍客還真不是浪得虛名。
Sonnar 135/3.5 的特點就是全開可用,而且還相當不錯,也不挑技術,一路 AV 檔就可以了。成像色彩濃艷,焦內銳利,焦外奶油,還真是個不錯的東西。貼里有人說 M42 版的東蔡鏡頭容易偏色,比較挑技術,這個我不置可否,因為我個人用起來的感覺是,還好啦,我技術也不咋地,用著感覺還算順手。

下面是東蔡 Sonnar 135/3,5 的片片,也是全開拍的。


--------

[器材]:佳能數(shù)碼相機Canon EOS 20D

[參數(shù)] 光圈: F/INF 感光度:100

3)Flektogon 35/2,4

東蔡三劍客之一,三劍客當中被炒得最狠的鏡頭之一。

這個鏡頭被熱炒,我感覺有如下原因:
(1)半幅機視角上,35相當于標頭,屬于必備焦段;(2)所有德頭35焦段鏡頭里,這只35頭的功能最全面;(3)在所有的三劍客當中,這只鏡頭的存世量最小。
于是這頭的價錢一路攀升,一年多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從1K2一直漲到2K。這真是神速啊。

說句實話,這頭 0.2 米最近對焦,有一定的微距能力,2.4 的最大光圈也確實不小,成像上一如東蔡的濃艷,像質也確實很不錯。

但,2K的價錢確實也是相當高了,值與不值確實是見仁見智。不過有買就有賣,這頭之所以能炒到這價錢,也是有買方需求的。東蔡三劍客當中,這只 Flektogon 35/2.4 確實是功能最全面,也是最物有所值的。不過如果是我,我就會選擇它的胞弟 Flektogon 35/2.8,因為價錢便宜很多,功能沒有區(qū)別,成像上也基本差別不大。以我經手十多只 35/2,4 的情況來看,我比較傾向選擇 35/2,8。

需要注意的是,這頭的全開成像差強人意,無限遠成像也不如近拍成像。這頭比較適合收一檔光圈拍人像,或是拍些微距小品什么的,功能適應性比較強,適合掛機,但不太適合拍風景。

不過相比較而言,我更傾向于選擇祿來 Distagon 35/2,8,因為后者更好。東蔡 35/2,4 價格不高于 1K8 時,可以購入。


我不太喜歡東蔡 35/2,4,所以用它拍片不多。眼下一時間也找不著,所以只好找點兒別人的片片來頂一下了。各位有 35/2.4 頭頭的朋友,頂兩張好片來吧。


------

4)Pancolar 80/1.8

這個頭應該是東蔡鏡頭里單體價錢最貴的了,但它也確實值這個價錢。

Pancolar 80/1.8 從鏡組結構上看,與康太時的 P85/1.4 并無本質上的區(qū)別,應該都是繼承自戰(zhàn)前的 Sonnar 85/2。從出片上看,Pancolar 80 的出片一如 Pancolar 50/1.8 和 Pancolar 50/1.4,比較淡。銳度很好,全開成像也不錯,基本沒有什么色散。

應該說,Pancolar 80/1.8 是這個世界上最有競爭力的 85 段鏡頭了,價錢比德產的 T* Sonnar 85/2.8 貴一些,但不多,很有競爭力。

事實上,我感覺,真正的東蔡三劍客,應該是 Flektogon 35/2,4,Pancolar 50/1,4 和 Pancolar 80/1.8,這三只鏡頭才是真正能代表東蔡鏡頭實力的三只,再加上 Sonnar 135/3.5,應該并稱為“東蔡四劍客”。Pancolar 50/1,8 跟 Pancolar 50/1,4 相比,差距還是不小。



Pancolar 80 1.8 的出片如下。


------

5)Pancolar 50/1,4 (Prakticar 50/1,4)

想來想去,還是說一說這個頭吧。

因為這個頭的保有量不大,國內就更是不多見,知道的人也不多,用過的人就更少,我經手過兩只,都是在賠錢邊緣出手的,很險,現(xiàn)在輕易不會經手,不過這頭的成像確實是相當不錯,只是大家不了解而已。

這個鏡頭的鏡組結構和整體感覺,跟 Pancolar 50/1,8 相當不同,絕對是東蔡不惜工本下功夫做出來的鏡頭,整個鏡頭拿在手里相當沉重,做工質量非常棒。相比康太時的 50/1,4 來講,這只鏡頭的用料應該不在康太時之下,甚至應該在康太時之上。

成像上,跟 Pancolar 80/1,8 一樣,成像色彩比較淡,銳度非常好,全開銳度也不錯,收一檔就相當銳利。焦外成像很好,均勻的化開,二線性不強,綜合來說,是一個相當好的鏡頭,基本不亞于康太時標頭,與康太時標頭成像感覺不同,康太時是銳利濃艷,這個鏡頭就是清淡滋潤。

這個頭在我手里拍過些片片,可惜的是都找不到了。只找到了幾張,這一張是一次野餐時拍的同學。


------

[器材]:佳能數(shù)碼相機Canon EOS 20D

[參數(shù)] 光圈: F/1.8 感光度:100
6)Flektogon 20/2,8

這是我講東蔡的最后一只鏡頭。這個鏡頭我經手過三只,成像么,唉。

我實在是找不到這頭可以賣這么貴的原因,邊緣成像差,全開成像差,收到 F8 也沒有啥好效果,唉。難道要收到 F16 拍么?這可是 2.8 的鏡頭啊。

我冒著被屯積 20/2.8 販子暗殺的危險告訴各位,東蔡的 20 2.8 實在不是一個好選擇,上了,八成你會后悔。這頭我拍了幾張,但看到那效果,我無奈了。我就不發(fā)樣片了,給大家一個好念想吧。
 第二章 西德



相對于東德就只有潘太康和東蔡兩個品牌來說,西德的光學品牌就比較多,能有十來個左右。由于生活在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體制下,這十幾個品牌為了生存你爭我奪,打得十分熱鬧。西德鏡頭品牌眾多,我很難全都研究一番,所以西德這部分我只寫幾個品牌,這幾個品牌是:福倫達(柯達雷丁娜可能也跟著一起寫),祿來,卡爾蔡司(西蔡主要寫康太時部分),施奈德(也可能在這部分里寫寫 ISCO 和羅敦斯德)和徠卡。


1. 福倫達 Voigtlander

福倫達是德國光學的元老級品牌,比 Carl Zeiss Jena 創(chuàng)立的時間早了近一百年。確切地說,福倫達的創(chuàng)始地是在奧地利的音樂之都維也納,1849 年才搬遷到德國。在世界第一臺照相機開始銷售以前,福倫達公司就開始經營光學生意(望遠鏡什么的),悠久的歷史堪稱世界之最了。1840 年福倫達即開始銷售第一臺照相機,在那時,年僅二十歲的 Carl Zeiss 先生估計還沒打算要自己開一家公司呢。

當然,古老并不一定意味著優(yōu)秀,但福倫達曾經向我們證明了什么才叫姜是老的辣,福倫達一度領先德國光學設計界很久,曾是無可爭議的王者,每一個產品的推出都領先對手好幾年的時間,被譽為技術狂人。一戰(zhàn)結束,德國國內的相機工業(yè)受到重創(chuàng),許多廠家都謀求合并重組以渡過難關,比如蔡司和伊康的合并。但福倫達沒有選擇合并,他在艱難時期以向化工巨頭謝克林融資的方式渡過難關,并在此時將公司定位為以照相器材為主的綜合性光學公司,此舉迎來了福倫達的黃金時期。

二戰(zhàn)以后的1950年間,是福倫達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的 BessaI, BessaII 等經典機型讓福倫達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讓同時期的蔡司伊康相當難受。不過出人意表的是,擁有福倫達的化工巨頭謝克林卻將福倫達的資產出售給了競爭對手蔡司伊康,1956年,福倫達并入蔡司伊康集團,1965年,設立蔡司.伊康.福倫達銷售公司,共用一個品牌生產和銷售,1969年,實現(xiàn)徹底合并。

徹底合并以后沒兩年,蔡司伊康頂不住日本廉價相機的沖擊,宣布退出照材行業(yè)。此時另一個東家祿來出現(xiàn)了,以生產中畫幅相機為主的祿來曾經是福倫達公司的一個分支,祿來一直沒能力設計和制造鏡頭,而這時處于發(fā)展期的祿來希望涉足 135 相機領域,福倫達工廠正好是祿來需要的,既能設計生產鏡頭,又能設計生產 135 畫幅相機機身。1972 年,蔡司伊康集團把福倫達所有資產和設備出售給祿來,并授權祿來以 Carl Zeiss 商標和 Voigtlander 商標設計生產和銷售 135 畫幅的照相機和鏡頭??蓱z的福倫達,又被賣給了一個曾經出身于自己的小廠,這算不算是一種回歸呢?

祿來收購了福倫達以后,開始進入 135 相機領域,推出了 SL35 系列機身和相應的 QBM 卡口鏡頭,同時也以福倫達品牌生產和銷售同型號的機身和鏡頭。這時期,Rolleiflex 和 Voigtlander 兩個品牌,除品牌名稱和型號名稱有所不同以外,設計和制造則完全相同。Voigtlander 即福倫達品牌定位稍高,但產品實質上沒有什么區(qū)別。七十年代中葉,德國福倫達工廠的真空爐爆炸,為降低用工成本,祿來索性將工廠遷往新加坡。

到了1981年,可憐的祿來也頂不住日本相機的沖擊,進入了破產清算階段,百年品牌的傳奇歷史宣告結束。后來的福倫達和卡爾蔡司兩個品牌,被授權給日本確善能公司使用,確善能重新組織設計和生產,即是現(xiàn)在仍然在產的新蔡司和新福倫達,但事實上,已經與過去的百年品牌沒什么太大的關系了。

悠悠百年仿佛過眼煙云,福倫達一向以生產優(yōu)質鏡頭,并對產品的用料和做工精益求精,力求完美而著稱于世,設計和生產向來不惜工本,絕不向成本和售價妥協(xié)。這樣一家公司曾經創(chuàng)造了無比的輝煌,福倫達的鏡頭設計從折疊皮腔機鏡頭 Skopar 結構開始就領先對手,招招領先,步步領先,蔡司伊康曾經非常頭疼這個難纏的對手。福倫達的多個鏡頭設計均成為鏡頭結構設計的里程碑式產品,比如旁軸鏡頭標頭的 Ultron 結構,比如單反鏡頭標頭的 Septon 結構,均是劃時代的鏡組結構設計,其中 Septon 50/2 是世界上第一個七片結構的標準鏡頭,相對于經典六片四組的設計而言,Septon 在中央分辨率和焦外成像方面有著本質的飛躍。這個小巧的鏡頭所達到的高度,到了今天仍然是一座豐碑,難以超越。旁軸的 Ultron 結構標頭在蔡福時期被暴力改到單反上,無意間卻創(chuàng)造了一個難以超越的產品,就是傳說中的七種武器之一,前片內陷的 Carl Zeiss Ultron 50/1,8。


純正的福倫達基本上區(qū)分三個時代,即福倫達時期,伊康時期和祿來時期。至于確善能所生產的,與福倫達已經沒有什么關系了。確善能曾宣稱購買商標使用權時也一并購買了設計圖紙和資料,這種說法如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無法為世人所相信和接受。
 
我之所以要簡要介紹一下福倫達的歷史,一是因為對這個品牌充滿無法言喻的好感,另一方面是為我寫祿來時打下基礎。在福倫達這部分里面,我主要寫的是原福時期,即未徹底與蔡司伊康合并以前的福倫達。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膠片巨頭柯達公司,曾經與福倫達進行過長期合作。這是否緣于福倫達的東家,同是化工行業(yè)巨頭謝克林的牽線搭橋呢?福倫達的經典機型 Bessamatic 曾經為 OEM 為柯達雷丁娜品牌,接口與福倫達相同,但叫法不同。福倫達叫 BM 接口,柯達則叫做 DKL 接口,事實上則差不多是一回事。福倫達的 Bessamatic 機身搭配自己的鏡頭出售,但柯達雷丁娜機身就有另一個柯達的長期好朋友施奈德為其訂做鏡頭,施奈德的 DKL 接口鏡頭均是為柯達雷丁娜機身訂做的,這些鏡頭貌似可以通用到福倫達機身上。


福倫達,施奈德均是德國老牌光學企業(yè),兩者曾經擁有良好的合作關系,施奈德曾經長期為福倫達的機身系統(tǒng)制定生產鏡頭,即便是福倫達被賣給祿來以后,施奈德仍然還為其制定生產鏡頭。這里面的關系錯綜復雜,牽涉福倫達、施奈德、柯達、蔡司伊康和祿來等諸多廠家,看來非是生活在那個年代并對這幾家的關系有過深刻研究的人,真沒辦法理清這里面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不過這也不影響我繼續(xù)寫福倫達這個品牌。

為了讓大家有個對福倫達的連貫認識,我特意將祿來安排在福倫達后面去寫。這兩個廠商原是一家,分開后幾十年,兒子回來又買下了爹,這里面的恩怨情愁,也只有連著寫,才會讓各位有個頭緒。
福倫達曾經是個全業(yè)務的照材公司,生產的產品也包括了中畫幅和小畫幅,單反和雙反,福倫達是除卡爾蔡司以外無人能及的照材品牌。但考慮到看這篇文章的人,多數(shù)應該是想把這些鏡頭轉接在數(shù)碼上用的,因此我就忽略掉早期的鏡頭,從我們能買到而且能轉接到數(shù)碼單反上的鏡頭開始寫吧。

福倫達目前比較容易轉接到數(shù)碼機身上的鏡頭,應該是 DKL 接口的一系列鏡頭。


(1)Skoparex 35/3.4 女神的珠戒

福倫達的 DKL 鏡頭都相當小巧可愛,這個 35 廣角尤其突出,拿在手里像一顆藝術品。我估計給它起名叫女神的珠戒那位大仙,也是看它鏡片突起,形似一枚戒指,才如此來稱乎它的。
無可否認,這只鏡頭可以用藝術品來稱呼,但說到它的成像,呃......

我經手過幾只原福 Skoparex 35/3.4 和三只 Carl Zeiss Skoparex 35/3.4,可惜的是拍過的片片到現(xiàn)在為止基本上已經找不到了。不過就我使用過的感受來看,這只鏡頭應該說完全被熱炒了。

福倫達鏡頭的成像,在數(shù)碼機身上比較突出的是色彩。由于使用的玻璃和鍍膜的關系,福倫達鏡頭的成像色彩與其它鏡頭有著比較明顯的區(qū)別。福倫達時期的鏡頭使用單層鍍膜,出片色彩很古樸,并不艷麗,但確有種奇特的魅力。這種色彩在 Skoparex 鏡頭上體現(xiàn)的尤其突出,很多人被珠戒毒倒,都是看了別人拍的片的這種色彩感受。
但珠戒使用起來,卻是另一翻感受,說句實話,有一種與梅耶 29/2,8 很相似的感受,全開拍片不透,感覺全開成像的銳度確實不高。用了幾只珠戒,都是這個感受。后來不信邪的我又弄了兩只蔡戒,得到的還是一樣的感受,全開拍片銳度一般。

不過色彩上,確實是與眾不同的,喜歡不喜歡因人而異,我比較喜歡。這個鏡頭比較適合拍遠景和風景,35的鏡頭拍風景,使用全幅看來還是首選。這個鏡頭不適合全開光圈拍片,拍近景和小景物因其最近對焦的問題而會受到一些限制,也不算太適合。


Voigtlander Skoparex 35/3.4 (珠戒)有最近對焦 1 米和 0.4 米兩種版本,1米版珠戒比較便宜,當然其使用上也相當受限制。0.4 米版珠戒目前有破 2K 的勢頭,以在下看來,相當?shù)牟粍澦?。除非你相當控原福的色彩,否則 0.4 米版珠戒是相當不明智的決定。

Carl Zeiss Skoparex 35/3,4 (蔡戒)是福倫達與蔡司伊康合并以后的產品。福倫達并入蔡司以后,推出過 Icarex 系列機身和配套鏡頭,均是以原福倫達鏡頭為基礎改進的。原福倫達的 Skoparex 就進化為 Carl Zeiss Skoparex 35/3.4。Icarex 是一個不惜工本的系列,鏡頭用了鋼材料,估計是全世界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以鋼為鏡頭鏡身材料的系列。Icarex 系列鏡頭,據稱使用了蔡司退火三年的頂級光學玻璃,可謂不惜工本。不過嘛,成像的話,Carl Zeiss Skoparex 35/3.4 跟原福珠戒一樣,全開不銳,還是一只必須要收光圈拍才有好成像的鏡頭。蔡戒最近對焦是 0.3 米,這點比珠戒強很多,而且價錢有時候還比 0.4 米版珠戒便宜,只是成像色彩與珠戒時已經有所區(qū)別了。

呃,在佳能上調無限遠不必磨接環(huán)或卡口,可將前口擰下,里面有三顆羅絲,專門用來調校無限遠合焦,這里調整無限遠合焦是無損的。潘太康 28/2,8 的無限遠余量相當充足,完全可以滿足佳能的需要,甚至是尼康的需要。

至于邊緣成像的問題,我恐怕你買到的潘太康是被動過的。潘太康(和梅耶)鏡頭很有意思,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鏡組不是直接擰上的,而是靠三顆定位羅絲固定在上面。出廠前,工廠會用定心儀來調校后面的三顆羅絲使得光軸準確。所以這三顆羅絲是死活不能動的,一旦動了,會導致光軸不正,就會出現(xiàn)邊緣成像急劇下降的問題,這問題無解,神仙也調不回來。而只要后面的三顆羅絲沒動過保持出廠狀態(tài),潘太康的鏡頭無論在膠片上還是數(shù)碼上,邊緣成像都不是問題。

所以,看看你的鏡頭后組的三顆定位羅絲,看看是不是有擰過的痕跡?或是擰一下后組,看看能不能擰得動?
手動鏡頭轉接數(shù)碼的最大問題是后接距的問題。不同機身系統(tǒng)有不同的后接距,如果后接距不同,會導致鏡頭無法在無限遠處合焦。

在當前四大數(shù)碼單反品牌當中,佳能的后接距最短,因而可以僅使用轉接環(huán)就可以轉接幾乎其它所有接口的鏡頭。索尼其次,但可以轉接的鏡頭比佳能少很多。賓得的后接距與 M42 相同,所以賓得如果使用帶法蘭的接環(huán)轉接 M42 鏡頭,會出現(xiàn)無限遠不合焦的問題,不過多數(shù)可以調整。尼康后接距最長,基本上是所有其它品牌的鏡頭都無法轉接到尼康上使用,尼康用戶只能改口使用手動德頭。


有幾種接口用轉接環(huán)轉接佳能時會有無限遠不合焦的問題,比如 PB 口和 QBM 口。但 PB 口的鏡頭幾乎都可以調整無限遠位置,尤其是潘太康鏡頭,調整起來相當方便,只需要拆下前名圈和濾鏡口,就可以看到三顆無限遠羅絲,可以輕易調整到無限遠合焦,可以說,PB 全系列鏡頭都可以調整到佳能無限遠合焦,而不必對鏡頭進行任何破壞性的改動。QBM 口也是一樣,擰下前口,里面就有三顆無限遠羅絲,完全可以調整到無限遠合焦,也是無損的,非常簡單。

不過有幾種接口的后接距比佳能還短,是佳能轉接不上的,比如佳能原來的 FL FD 口,比如美能達的 MD 口,比如柯尼卡的 AR 口,是無法轉接到佳能機身的。


賓得后接距是 45.5mm,與 M42 相同。因此賓得可以轉接 M42 鏡頭,但無限遠就比較麻煩。好在許多 M42 鏡頭也可以通過鏡頭前面的無限遠羅絲來調整。還有一種無法蘭的 M42 接環(huán),這種接環(huán)可實現(xiàn) M42 轉接至賓得機身,無限遠合焦。但多數(shù)其它鏡頭無法通過轉接來上賓得機身,都需要改口。

值得一提的是,PB 口改口為 PK 口并不困難,而且可以實現(xiàn)與賓得機身光圈聯(lián)動,能最大光圈取景,相當于賓得 M 頭。這對賓得玩家來講是好事,因為一只四百多塊錢的潘太康 50/1,8 接在賓得機身上,可以光圈聯(lián)動,甚至還可以改成賓得 A 頭,即自動光圈。


相比之下,后距為 46.5mm 的尼康,就比較無奈了,因為尼康的后距幾乎比所有單反的都長,也就是說尼康的機身無法轉接其它品牌的鏡頭,只能改口了。



對手動鏡頭的兼容性
=============

佳尼賓索四家單反機身中,以賓得對手動鏡頭的兼容性最好,只要是可以接在賓得機身上的鏡頭,機身都提供測光和合焦提示,也可以實現(xiàn)陷井對焦。

佳能對手動鏡頭提供機身測光,但不提供合焦提示。換句話說,用佳能接上手動鏡頭,倒是可以使用光圈優(yōu)先,但是否合焦就只能靠一雙眼睛了,機身不提供任何提示。

尼康對手動鏡頭提供合焦提示,但不提供機身測光。換句話說,尼康用手動鏡頭,曝光要全靠經驗(對新手來講比較困難)。尼康機身里,三位數(shù)機身和一位數(shù)機身對手動頭的支持還算可以,可以支持機身測光,光圈優(yōu)先,甚至對于尼康手動 AI 鏡頭還提供全開取景。

索尼,呃,我記得好像是什么也不提供,完全靠經驗和眼睛,汗。


正因為除賓得以外其它家的機身對手動鏡頭的支持都非常差,所以才會有各種各樣的電子接環(huán)出現(xiàn),即轉接環(huán)上有電子芯片,以觸發(fā)機身識別鏡頭,提供機身測光和合焦提示。其中以佳能的電子接環(huán)比較常見。索尼也有電子接環(huán),尼康么,就什么也木有了。


以此來看,如果想玩手動鏡頭,貌似佳能是最佳選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東蔡50 1.8,潘太康50 1.8(33版),潘太康50 1.8(44版)詳細對比
給德國老鏡頭們開個PARTY
m42 鏡頭【上】 轉
假鏡真相(2011
關于賓得k5使用手動鏡頭的討論 (轉)
東德蔡司鏡頭Carl Zeiss Jena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