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硬盤接口綜述
以前在人們眼中非常簡單的硬盤接口,時至今日也已變得錯綜復雜、優(yōu)劣難分了。我們可以從市場中見到的各種硬盤接口標注即可見一斑。目前我們可以見到的硬盤接口標注主要有:IDE、ATA、Ultra ATA/33、Ultra ATA/66、Ultra ATA/100、Ultra ATA/133、Ultra DMA/33、Ultra DMA/66、Ultra DMA/100、Ultra DMA/133、Serial ATA、SCSI、SCSI II、Wide SCSI II、Ultra SCSI II、Ultra Wide SCSI II、Ultra2 SCSI、Ultra160 SCSI、Ultra320 SCSI,除此之外,原來主要應用于其它設備上的“Fibre Channel”、“IEEE 1394”、“FireWire”、“iLink”、“USB”等接口也開始出現在一些特殊用途的新型硬盤中。
面對如此多硬盤接口技術,不要說那些“菜鳥”會感到迷惑,就連我這樣有過多年IT經驗的“老鳥”對一些標注也有時倍感難以區(qū)分。當然我深知,在這許多接口類型標注中可分為少數幾個大類。任何技術都有一個自身發(fā)展過程,大凡在許多同類技術中,絕大多數只不過是某一原始技術的升級,所以當我們面對如此眾多的硬盤接口標準時只需要分清幾個大的主流即可,也就把它們分類。綜合分析后,我們不難以得出,其實在這么多接口技術中,總的來說只有五類,即:IDE、SCSI、Fibre Channel、IEEE 1394和USB。前面兩種,即“IDE”和“SCSI”是目前整個硬盤接口的主要類型,特別是IDE類型。對于后面的“Fibre Channel”、“IEEE 1394”、“USB”,雖然具有這些接口的硬盤實物所見不多,但就技術本身相信各位并不陌生,因為早在其它設備中得到廣泛應用。如USB接口現在的電腦通常都自帶好幾個,IEEE1394接口也有的電腦,特別是筆記本電腦也開始自帶了。“Fibre Channel”(光纖通道)接口在比較高級的交換機,甚至網卡都有可能見到。所以這類接口一則比較容易分辨,再則這幾種對我們平時的硬盤選購干擾并不大,因為在我們常用的硬盤中并不多見。
在以上所劃分的五類硬盤接口中,總的來說,IDE接口類型的硬盤因其實現技術成熟,價格便宜,而且性能也不差,所以在PC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幾乎是占據了PC硬盤中的所有江山。對于SCSI,在服務器上最??吹剿嫩欅E。因為它具有很好的并行處理能力,同時也具有相對比較高的磁盤性能,因此非常適合服務器的需要,當然它的價格也比IDE的要貴兩倍以上;光纖接口類型的硬盤并不常見,因其接口寬帶很寬,所以常用于大型的數據存儲服務器上,如NAS或者SAN數據存儲網絡,還經常用于流媒體服務器,因流媒體容量非常大,而且連續(xù)性要求很高,光纖接口的高帶寬就滿足了以上要求。正因其高帶寬特性,所以其價格也極其昂貴。至于IEEE 1394與USB接口類型主要是用于外置型的硬盤中,滿足了人們對硬盤便攜性能的要求,在便攜性硬盤中最為常見。這兩種接口類型的硬盤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直接與電腦外部的相應接口連接,而不需打開機箱,所以便于安裝。另一方面,其接口帶寬較寬,所以數據傳輸速率較快。下面我們再來具體介紹這五大類硬盤接口,當然最主要是介紹我們常用的IDE接口和SCSI接口,不僅是因為它們常用,而且是因為在它們當中又有許多細分類。
二、常見硬盤接口及標準術語
為了全面了解如此眾多的硬盤接口技術,我們有必要對其主要關鍵術語進行詳細介紹,特別是與前兩種常見的硬盤接口標準有關的。在這些關鍵術語是:IDE、ATA、Ultra ATA、Ultra DMA、SCSI、Ultra SCSI。下面根據這些關鍵術語對以上兩種主要的硬盤接口類型進行具體介紹。
1. IDE
IDE的英文全稱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電子集成驅動器”,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盤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盤驅動器。把盤體與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減少了硬盤接口的電纜數目與長度,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強,硬盤制造起來變得更容易,因為硬盤生產廠商不需要再擔心自己的硬盤是否與其它廠商生產的控制器兼容。對用戶而言,硬盤安裝起來也更為方便。
在這里要先要明白一點的就是,這里所說的IDE,既是宏觀意義上的硬盤接口類型,也是微觀意義上的硬盤接口標準。之所以說它是宏觀意義上的一種硬盤接口類型,是因為時至今日這一接口技術仍在不斷地發(fā)展,并且仍是PC機中硬盤接口中的絕對主流,原因當然是其性能也在得到不斷發(fā)展,其性能也相當不錯,此類接口的硬盤價格也相對其它接口的要便宜許多。后面要介紹的各類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硬盤都屬于IDE接口類型。說它是微觀意義上的硬盤接口標準,是指如果細分,它僅代表第一代的IDE標準,因為隨后其接口技術得到了飛速成發(fā)展,引入了許多新技術,使這一IDE接口標準得到了質的飛躍,通常不再以IDE標稱,而是以諸如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等標注。
2. ATA
ATA的英文全稱為“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中文名稱“高級技術附加裝置”。ATA接口標準最初是在1986年由CDC、康柏和西部數據3家公司共同開發(fā)的。第一代的ATA標準稱之為“ATA-1”。ATA-1只支持PIO-0和PIO-1、PIO-2模式,其數據傳輸速度只有可憐的3.3MB/S,使用40芯電纜,硬盤大小也為5英寸(而不是現在普遍的3.5英寸),容量為40MB(根據其技術標準,其硬盤容量限制在504MB之內)。ATA接口是從80年代末期開始逐漸取代了其它老式接口,隨著它自身的發(fā)展,“ATA”也就成了“IDE”的代名詞。目前最新的ATA 133標準中硬盤數據傳輸速率可達到133.7MB/s。要識別硬盤屬于哪種ATA接口版本,只需看硬盤正面右上面的所印標注。
在ATA接口標準的整個發(fā)展過程中,到目前為止可以劃分為7個不同的版本,也就是從ATA-1(IDE)、ATA-2(EIDE Enhanced IDE/Fast ATA)、ATA-3(FastATA-2)、…,一直到現在ATA-7(ATA 133)。第一代的ATA標準,即ATA-1,也就是前面介紹過的IDE標準,在此就不再另外介紹了。
(1). ATA-2:也就是我們常說的EIDE(Enhanced IDE)或Fast ATA,它在ATA的基礎上增加了2種PIO和2種DMA模式(PIO-3),不僅將硬盤的最高傳輸率提高到16.6MB/S,還同時引進LBA地址轉換方式,突破了固有的504MB的限制,可以支持最高達8.4GB的硬盤。在支持ATA-2的電腦的BIOS設置中,一般可以見到LBA(Logical Block Address),和CHS(Cylinder,Head,Sector)的設置,同時在EIDE接口的主板一般有兩個EIDE插口,它們也可以分別連接一個主設備和一個從設備,這樣一塊主板就可以支持四個EIDE設備,這兩個EDIE接口一般稱為IDE1和IDE2。
(2). ATA-3:ATA-3并沒有提高IDE接口的工作速度,最高傳輸速度仍為16.6MB/S(支持PIO-3),但引入了密碼保護機制,對電源管理方案進行了修改,引入了S.M.A.R.T(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硬盤自監(jiān)測、自分析和報告技術),這是一個劃時代的重大改進。這一技術也在許多主板的BIOS中有所體現。
(3). ATA-4:這就是現在市面上仍比較常見的Ultra ATA/33,自這一版本開始,硬盤開始支持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內存存?。┘夹g,所以又稱之為“Ultra DMA/33”。DMA是I/O設備與主存儲器之間由硬件組成的直接數據通道,用于高速I/O設備與主存儲器之間的成組數據傳送。硬盤控制器采用總線主控方式進行數據傳輸,它將PIO下的最大數據傳輸率提高了一倍,達到33MB/S,稱之為PIO-4。微軟的Windows98系統(tǒng)正式支持這一接口技術,不過有一些太老的主板可能不支持這一接口,所以并不一定安裝了Windows 98以后的系統(tǒng)都支持DMA技術。注意,Windows95則不支持這一技術。
(4). ATA-5:這一版本就是市面上標注為“Ultra ATA/66”的硬盤。因為同樣采用了DMA技術,所以通常在市面上又可看到名為“Ultra DMA66”的標注,其實都是一個意思。Ultra ATA/66不僅將接口通道的數據交換速度提高了一倍,同時也繼承了上一代Ultra ATA/33的核心技術-冗余校驗計術(CRC),該技術的設計方針是系統(tǒng)與硬盤在進行傳輸的過程中,隨數據發(fā)送循環(huán)的冗余校驗碼,對方在收取的時候也對該校難碼進行檢驗,只有在完全核對正確的情況下才接收并處理得到的數據,這對于高速傳輸數據的安全性有著極有力的保障。除此之外,ULTRA DMA66還有一個核心的技術就是將普通的40芯排線改成80芯排線(自這以后的所有并行ATA標準都采用這一芯線標準),但該線仍然使用40針的接口,但傳輸線卻增加了一倍。
不過要注意,Windows98并不支持Ultra ATA/66這一新技術,所以當你在使用這種新型硬盤時,除使用DMA66專用數據線連接硬盤與主板外,還必須正確安裝主板驅動程序,才能夠識別出你的Ultra ATA/66硬盤,否則只能當作Ultra ATA/33硬盤來用,有點大材小用了。
(5). ATA-6:這就是市面上標注為Ultra ATA/100的硬盤接口標準,也是目前較新的一種硬盤接口標準。這一新標準主要是提高了硬盤數據的傳輸速率,從原來ATA-5標準中的66MB/S提高到新的100MB/S。
(6). ATA-7:這就是ATA系列中的最新版本Ultra ATA/133了,它的傳輸速率達到了133MMB/S。但目前這一最新標準只有ATA 133標準的提出者邁拓公司(Maxtor)一家支持,并沒有得到廣大廠商的支持,因為有一種新的硬盤接口標準——Serial ATA。它一改ATA標準長達十幾年以來的并行數據傳輸方式,采用串行方式。主要原因是并行接口的電纜屬性、連接器和信號協(xié)議都已經到達一個頂點,在技術和設計上都有許多問題。隨著工作頻率的提高,原來在低頻率下的ATA接口標準越來越受到交叉干擾、地線增多、信號混亂等因素的制約,特別是在新的Ultra ATA/133標準中。而新的Serial ATA標準不僅可以全面解決以上問題,而且其數據傳輸速率有相當大的發(fā)展空間,目前其最低的Serial ATA 1.0標準中數據傳輸速率就可達到150MB/S,高于ATA 133標準中的133MMB/S。據規(guī)劃其后續(xù)版本數據傳輸速率可按150MB/S的倍數遞增,這樣就為徹底解決硬盤接口這一最終瓶頸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綜合所有ATA標準的接口類型(其實就是IDE接口類型)硬盤可以看出它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ATA接口具有:價格低廉、兼容性非常好、性價比高等優(yōu)點。但同時ATA接口也具有:數據傳輸速度慢、只能內置使用、對接口電纜的長度有很嚴格的限制等缺點。
3. DMA
人們在談論硬盤時經常講到PIO模式和DMA模式,這兩種模式就是目前硬盤與主機進行數據交換的方式。PIO模式是一種通過CPU執(zhí)行I/O端口指令來進行數據的讀寫的數據交換模式;而DMA則是不經過CPU而直接從內存了存取數據的數據交換模式。
PIO的英文全稱為“Programming Input/Output Model”,即“程序輸入/輸出”模式。這種模式使用PC I/O端口指令來傳送所有的命令、狀態(tài)和數據。由于驅動器中有多個緩沖區(qū),對硬盤的讀寫一般采用I/O串操作指令,這種指令只需一次取指令就可以重復多次地完成I/O操作,因此,達到高的數據傳輸率是可能的。
DMA的英文全稱為“Direct Memory Access”,即“內存直接存取”模式。它表示數據不經過CPU,而直接在硬盤和內存之間傳送。在多任務操作系統(tǒng)內,如OS/2、Linux、Windows NT等,當磁盤傳輸數據時,CPU可騰出時間來做其它事情,使服務器的數據性能大大提高。而在DOS/Windows3.X環(huán)境里,CPU不得不等待數據傳輸完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DMA方式的意義并不大。
DMA方式有兩種類型:第三方DMA(third-party DMA)和第一方DMA(first-party DMA)(或稱總線主控DMA,Busmastering DMA)。第三方DMA通過系統(tǒng)主板上的DMA控制器的仲裁來獲得總線和傳輸數據。而第一方DMA,則完全由接口卡上的邏輯電路來完成,當然這樣就增加了總線主控接口的復雜性和成本?,F在,所有較新的芯片組均支持總線主控DMA。與快取內存結合在一起,不但增加數據的存取及傳輸性能,更因減少對磁盤的存取而增加磁盤的壽命。
4. SCSI
SCSI的英文全稱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計算機系統(tǒng)接口)。它是一種與IDE(ATA)完全不同的接口,它不是專門為硬盤設計的,而是一種總線型的系統(tǒng)接口。每個SCSI總線上可以連接包括SCSI控制卡在內的8個SCSI設備。SCSI的優(yōu)勢在于它支持多種設備,獨立的總線使得它對CPU的占用率很低,傳輸速率比ATA接口快得多,但同時價格也很高,所以也決定了其普及程度遠不如IDE,只能在高檔的電腦設備中出現。
最早的SCSI是于1979年由美國的Shugart公司(Seagate希捷公司的前身)制訂的,原是為小型機的研制出的一種接口技術,但隨著電腦技術的發(fā)展,現在它被完全移植到了普通微機上。與PC機常用的IDE接口技術一樣,SCSI接口技術也得到了不斷發(fā)展。
在90年代初,推出了SCSI-2標準,類似于SCSI-1,但是可以支持同時連接7個裝置,傳輸速率也達到了 10-20MB/s。
1995年推出了SCSI-3標準版本,俗稱“Ultra SCSI”,它采用8位的通道寬度,傳輸速率為20MB/s,其允許接口電纜的最大長度為1.5米。
1997年推出了Ultra2 SCSI(Fast-40)標準版本,其數據通道寬度仍為8位,但其采用了LVD(Low Voltage Differential,低電平微分)傳輸模式,傳輸速率為40MB/s,允許接口電纜的最長為12米,大大增加了設備的靈活性,支持同時掛接15個裝置。隨后其推出了WIDE ULTRA 2 SCSI接口標準,它采用16位數據通道帶寬,最高傳輸速率可達80MB/S,允許接口電纜的最長為12米,同樣支持同時掛接15個裝置,大大增加了設備的靈活性。
1998年,更高數據傳輸率的Ultra 160/m SCSI(Wide下的Fast-80)規(guī)格正式公布,其最高數據傳輸率為160MB/s,昆騰推出的Atlas10K和Atlas四代等產品支持Ultra3 SCSI的Ultra160/m傳輸模式。
目前最新的Ultra320 SCSI版本標準也已推出,這一SCSI接口標準支持最高數據傳輸達到了320MB/s。
目前SCSI接口標準廣泛應用于如:硬盤、光驅、ZIP、MO、掃描儀、磁帶機、JAZ、打印機、光盤刻錄機等設備上,同時由于較其他標準接口的傳輸速率快,所以在一些高端電腦、工作站,特別是服務器上常用來作為硬盤及其他儲存裝置的接口。
SCSI接口技術與其它技術一樣,也是向前兼容得,也就是說新的SCSI接口可以兼容老接口,而且如果一個SCSI系統(tǒng)中的兩種SCSI設備不是位于同一規(guī)格,那么SCSI系統(tǒng)將取較低級規(guī)格作為工作標準。例如你有的SCSI控制卡是Ultra160/m SCSI(160MB/s)卡,而硬盤只支持Wide Ultra2 SCSI(80MB/s),那么你的SCSI系統(tǒng)將工作于Wide Ultra2 SCSI。同樣如果你的控制卡是Wide Ultra2 SCSI卡,而硬盤卻支持Ultra160 SCSI,那么SCSI系統(tǒng)也只能工作于Wide Ultra2 SCSI。所以在選購SCSI系統(tǒng)時應該注意這個問題,SCSI控制卡和SCSI硬盤要選擇支持相同規(guī)格標準的。
SCSI接口具有:配置擴展靈活(在一塊SCSI控制卡上就可以同時掛接15個設備)、高性能(具有很多任務、寬帶寬及少CPU占用率等特點)、應用廣泛(具有外置和內置兩種)等優(yōu)點。其缺點主要體現為:價格昂貴、安裝復雜。
5. Srial ATA
Srial ATA,即串行ATA,是英特爾公司在2000年IDF(Intel Developer Forum,英特爾開發(fā)者論壇)上發(fā)布的將于下一代外設產品中采用的接口類型。從其名稱上就可知,它一改以往ATA標準的并行數據傳輸方式,而是以連續(xù)串行的方式傳送資料。這樣在同一時間點內只會有1位數據傳輸,此做法能減小接口的針腳數目,用四個針就完成了所有的工作(第1針發(fā)出、2針接收、3針供電、4針地線),相比ATA接口標準的80芯數據線來說,其數據線顯得更加趨于標準化。
Serial ATA接口數據線相比原來并行ATA的80芯數據來說具有許多優(yōu)勢。首先,它的“L”型接頭是單向性的,可以有效地防止插反,當然也就不可能插錯了;其次,Serial ATA采用類似USB連接頭一樣的無針連接器,盲插(Blind-mate)式的連接方式更易咬接到位,安裝起來非常簡易;第三,Serial ATA使用特殊的針錯列設計,連接頭的7根接觸針中有兩種不同的長度:最長的三根為接地線,較短的兩對為數據傳輸線,這樣在連接的時候,首先接觸的是三根地線、其次才是兩對數據線,這種“預先接地”處理可以妥善解決熱插拔時致命的放電現象,從而使得Serial ATA能夠實現硬盤熱插拔。
Srial ATA接口的硬盤同樣需要另外的電源,但Serial ATA硬盤新增加了3.3V電壓輸入,加上原有的12V和5V,每種電壓需要正極、負極及接地線三條線路,這樣就有9條;而要實現設備熱插拔還需要額外的6條線、這樣總和起來就有15條之多。顯然,現有的主板和電源都要作適應性改動才能支持,不能直接采用傳統(tǒng)的電源接口,通常需要采用Srial ATA電源轉達接線來與傳統(tǒng)電源線轉換。不要看它實際只有普通的4條線,通過這條轉接線Srial ATA插子中的電路轉換后可以滿足以上15路輸出。
另由于其針腳數目大減少,也就全面解決了在ATA標準中存在的數據串擾問題。同時由于數據芯線減少,就更能降低電力消耗,減小發(fā)熱量,這樣也有利于數據的正常準確傳輸、增加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其次,Serial ATA的起點更高、發(fā)展?jié)摿Ω螅琒erial ATA 1.0定義的數據傳輸率可達150MB/s,這比目前最新的并行ATA(即ATA/133)所能達到133MB/s的最高數據傳輸率還高,而在Serial ATA 2.0的數據傳輸率將達到300MB/s,預計在2007內推出Serial ATA 3.0標準,到那時將實現600MB/s的最高數據傳輸率。最后,Serial ATA的拓展性更強,由于Serial ATA采用點對點的傳輸協(xié)議,所以不存在主從問題,這樣每個驅動器不僅能獨享帶寬,而且使拓展SATA設備更加便利。
不過,由于諸多因素,雖然Serial ATA標準的推出離現在已有好幾年時間,但至今仍不能得到廣泛的應用。對于大多數用戶最擔心的兼容性問題,在各方的努力下,當前已得到比較完整的解決方案,如今的Serial ATA接口已經可以完全兼容現有的并行ATA設備。從軟件角度看,由于Serial ATA采用流行的分層式設計,因此在硬件接口層上與現有的各種操作系統(tǒng)都能無縫兼容,目前的各種驅動程序和操作系統(tǒng)代碼都無需作任何修改;而從硬件角度考慮,Serial ATA也只要利用一個簡單的串/并轉換器,就能夠實現串/并行ATA設備的隨意連接。比如說允許并行ATA的主板可以同Serial ATA硬盤相連,即在舊有主板上升級使用新硬盤;也允許Serial ATA主板與并行ATA硬盤連接使用,有效保護用戶投資;更有甚者,你也可以讓并行ATA主板與并行ATA硬盤都以串行的方式連接起來運作,只是這樣做已經沒有什么意義了。還有一點,只有純粹的Serial ATA系統(tǒng)才能夠實現150MB/s的高性能,若采用轉接方式、本質上還是ATA 100或ATA 133,Serial ATA總線的威力也難以得到充分發(fā)揮。
目前像Intel的最新i865和i875p等P4芯片組已紛紛提供了對Srial ATA接口標準的支持,可以看出,Srial ATA的發(fā)展前景越來越明朗化。但是微軟表示現有的Windows 2000/XP系統(tǒng)都無法支持Serial ATA所定義的熱插功能,只有在即將推出的Windows 2003系統(tǒng)中,該特性才能夠得以完全實現。
三、非常見硬盤接口
在非常見硬盤接口中,主要有“Fibre Channel”(光纖通道)、“IEEE 1394”、“USB”(通用串行接口),在前面提到的“FireWire”和“iLink”其實就是“IEEE 1394”接口標準確定前,Apple公司和Sony公司的兩種不同稱呼。所以在此只需介紹“Fibre Channel”、“IEEE 1394”、“USB”3種非常見硬盤接口。要注意的是這3種非常見硬盤接口主要應用于外置型的硬盤中,特別是IEEE 1394和USB接口類型的硬盤。
1. Fibre Channel
Fibre Channel的中文名為“光纖通道”,它是一種跟SCSI或IDE有很大不同的接口。以前它是專為網絡設計得,常見于高檔交換機、或者網卡中,但后來隨著存儲器對高帶寬的需求,慢慢移植到現在的存儲系統(tǒng)上來了。光纖通道通常用于連接一個SCSI RAID(或其它一些比較常用的RAID類型),以滿足高端工作或服務器對高數據傳輸率的要求。
光纖現在能提供高達100Mbps的實際帶寬,而它的理論極限值更可達1.06Gbps?,F在也有一些公司推出了支持下一代光纖通道(即Fibre Channel II)技術,帶寬高達2.12Gbps的產品。不過為了能得到更高的數據傳輸率,市面的光纖產品有時是使用多光纖通道來達到更高的帶寬。
不像SCSI,光纖通道的配線非常柔韌。如果帶有光纖光學電纜(Fiber Optic Cabling),它支持最長的長度超過了10公里,所以可以說SCSI在接口電纜長度的限制上跟光纖是沒法比得,因為SCSI最長接口電纜不得超過12米。但是我們知道,這種光纖材料非常貴,所以在實際應用中暫時還不可能很普及。
綜合起來,光纖通道具有:極高帶寬(通常具有1.06Gbps以上的理論帶寬)、良好的升級性能、連接距離長(光纖長度可以超過10公里)。當然光纖通道也有其缺點,那就是價格非常昂貴,并且組建復雜。
2. IEEE 1394(Firewire、iLink、Lynx)
IEEE1394的前身稱之為“FireWire”(火線),在1986年由Michael Teener (Apple公司的一名工程師)所草擬。FireWire是Apple電腦的商標,Apple公司把這樣一項接口技術稱為“FireWire”,而Sony 公司則稱為“i.Link”,Texas Instruments公司稱之為“Lynx”。
Firewire技術標準于1987年由Apple公司完成,IEEE電工委員會在1995年確認其為IEEE1394-1995接口標準。因為在IEEE1394-1995中存在一些模糊的定義,所以采用IEEE 1394接口的設備在前幾年并不普遍。后來又有一份補充文件(1394a草案)來澄清疑點,更正錯誤及添加了一些功能。這就是為什么1995年就已完成的IEEE1394規(guī)范,一直到1998年才有相關的PC產品問市的原因。目前人們愈來愈認識到數字影像的品質比模擬影像更好后,配有1394接口的數字攝像機已慢慢變成一種趨勢。不少PC制造商也將IEEE1394加到其產品中,最近可以看到許多中高檔主板都配有1394接口,特別是在筆記本電腦中。
IEEE 1394 是為了增強外部多媒體設備與電腦連接性能而設計的高速串行總線,傳輸速率可以達到400 Mbps,利用IEE1394技術我們可以輕易地把電腦和如攝像機,高速硬盤,音響設備等多種多媒體設備連接。這個技術有很多大的廠商共同聯(lián)合發(fā)展,既有電腦界的也有家電業(yè)的,包括 Apple、Sony、德州儀器和VIA。在一個400Mbps的火線通道上支持多于63個設備。
新版的IEEE 1394b標準更是規(guī)定它的單信通帶寬為800Mbps,是原來的IEEE 1394a標準的兩倍。IEEE 1394接口標準具有:即時數據傳輸(Real-Time Data Transfer)、支持熱插拔,驅動程序安裝簡易、數據傳輸速度快(1394a標準都可提供400Mbps的傳輸速率),并且具備通用I/O連接頭,點對點的通訊架構。同時IEEE 1394也具有技術使用費貴的致命缺點,并且支持IEEE 1394的硬盤適配器價格目前來說也比較少見。
3. USB
USB,英文全稱為“Universal Serial Bus”,即“通用串行總線”,它是在1994年年底由Compaq、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聯(lián)合提出的。目前是一種應用最為普遍的設備接口,不僅應用于硬盤驅動器,更像Moodem\打印機、掃描儀、數碼相機等數碼設備現在幾乎都普遍采用USB接口。
從1994年11月11日發(fā)表了USB V0.7版本以后,USB版本經歷了近10年的發(fā)展,到現在已經發(fā)展到了最新的2.0版本。
早期的USB版本,在推出時普遍不遭到重視。其實最大的原因是:當時的主板結構以以Baby-AT板型為主,USB功能接口在許多主板上都是一種選擇的功能,有些主板制造商在主板上提供了4X2或5X2的USB針腳接口,而更多的則為了節(jié)省成本,連USB針腳接口在主板上都省掉了。另外,在BIOS固件方面也缺乏支持:當時很多主板都是只提供有USB連接針腳接口,而主板的BIOS沒有真正支持USB。這樣,很多玩家為了使用USB,只有通過升級主板BIOS的方法,將主板BIOS刷新成有支持USB功能的BIOS才行。
這種情形一直延續(xù)到ATX主板結構的誕生。不過一開始的ATX主板在支持USB的方面還不是特別的好。因為一般ATX的設備連接口都設計成一層的高度,其所能使用的接口空間都給傳統(tǒng)的串行通訊接口和LPT打印機占用了,根本沒有余地留給USB接口,所以當時如果要想使用USB接口的話,還得使用USB轉接卡,通過連線與主板上的USB接口相連才能得以實現。不過后來ATX主板的Back Panel設計成了二層,使USB接口終于在主板上有了安身立足之處,無須再通過外接USB轉接卡來實現了。
一個USB接口理論上可以連接127個USB設備,其連接的方式也十分靈活,既可以使用串行連接,也可以使用Hub,把多個設備連接在一起,再同PC的USB口相接。
另外,USB不需要單獨的供電系統(tǒng),而且還支持熱插拔,不再需要麻煩地開、關機,設備的人工切換因此變得省時省力。軟件方面,針對USB設計的驅動程序和應用軟件支持自啟動,無需用戶做更多的設置。同時,USB設備也不會涉及原先那令人心煩的IRQ沖突問題。USB接口有自己的保留中斷,不會爭奪其它周邊的有限資源。速度方面,現在USB接口的最高傳輸率可達每秒12MB/S,是串口的100多倍,而已經正式發(fā)布的USB 2.0標準將USB帶寬拓寬到了 480Mbps,這使得USB 2.0在外置設備的連接中具有很強的競爭性。
綜上所述,USB 接口具有:價格低廉、連接簡單快捷、兼容性強、具有很好的擴展性、支持即特即用、支持熱撥插、高傳輸速率等諸多明顯優(yōu)點。是目前應用最為普遍的一種接口技術。
通過以上對各種硬盤接口標準的介紹,相信各位菜鳥在選購硬盤時,對這眾多的接口術語再也不會陌生了吧,到電腦城選購硬盤時就再也不會犯迷糊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