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夏天,全國上下都在興高采烈地籌備著開國大典。然而,毛主席卻有些憂心忡忡,仿佛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沒有辦妥。
原來,開國大典的日子即將到來,但一個重要的人物卻遲遲定不下來。在鄧穎超等人親自勸說下,她終于同意前來,但卻提出了三個條件,這讓毛主席感到很難辦。
那么,這位重要人物是誰呢?面對毛主席和周總理的邀請,為何她遲遲不肯來?她提出的三個條件又是什么呢?
原來,這位重要人物就是宋慶齡女士。她是孫中山先生的妻子,受到了中山先生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的影響,她將自己的命運與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因病去世后,宋慶齡女士肩負起了他的遺志,堅決捍衛(wèi)新三民主義,堅決執(zhí)行三大政策。
然而,當她看到蔣介石已經(jīng)嚴重背離了孫中山先生的遺愿,走上了錯誤的道路,便公開發(fā)表聲明,毅然和國民黨決裂,辭去了國民黨的一切職務。
在那段艱苦的革命歲月中,她始終與眾多仁人志士一起風雨同舟,與中國人民共同承受困苦,為實現(xiàn)國共合作與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做出了巨大貢獻。
如果這位偉大的女性領袖不能出席新中國的開國大典,那將是新中國的一大遺憾。
所以早在開國大典之前,毛主席和周總理等人就決定,一定要請這位偉大的女性到天安門城樓參加。
然而,當我黨向宋慶齡女士發(fā)出邀請后,卻意外地收到了她的婉拒。
各民主黨派的李濟深、沈鈞儒等人紛紛請求宋慶齡北上。但是宋慶齡在收到電報后,以需要養(yǎng)病為由,委婉地拒絕了大家的好意。
為了表達我們黨對她的重視,毛主席和周總理決定派出一位'特使'去上海,再次邀請宋慶齡女士北上。這位特使就是我們黨另一位偉大的女性,周總理的夫人鄧穎超。
當宋慶齡得知鄧穎超前來時,激動地下樓迎接。兩人坐在客廳的沙發(fā)上,有著聊不完的話題。
然而,當宋慶齡知道鄧大姐此次前來仍是為了邀請她北上,她再次拒絕了,緩緩地說道:“這件事,容我再仔細考慮一下……”
這次邀請未能成功,但鄧穎超并沒有灰心。一個月后,她再次來到公館,探望宋慶齡女士。
不過,宋慶齡也感受到了我們黨的誠意。這一次,鄧穎超還沒有提出邀請,而是宋慶齡主動表示:“我決定接受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先生的邀請去北平!”
然而,臨近出發(fā)的時候,宋慶齡女士提出了自己到達北平后的三個要求,只有滿足了這些要求,她才肯動身前往北平。
鄧穎超將她的要求傳達給毛主席和周恩來,但兩位偉人聽后覺得這有些困難。
宋慶齡的要求如下:
一、不要舉行隆重歡迎會,不要過于奢華。
二、希望能夠拜訪張治中,他與孫中山先生是舊友,她想向老朋友致敬,同時向留在北平的南京政府和談判代表表示敬意。
三、事先不要通知任何人,也不要有人去車站迎接。
前兩個要求自然沒話說,但第三個要求確實讓人為難。畢竟,宋慶齡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望,如果沒有足夠隆重的歡迎儀式,大家都覺得這樣做對她不夠尊敬。
不過,周總理和毛主席還是同意了宋慶齡女士的要求,并精心準備了一份迎接名單,讓她親自審閱,只有在她同意后,這些人才會負責迎接她。這樣的重視,這樣的細心,宋慶齡女士心里備受感動。
1949年8月28日,毛主席穿上了自己的那件淺色中山裝,準時出現(xiàn)在北平火車站。而他背后站著的,是朱德、周恩來、林柏渠、董必武、李濟深、何香凝、沈鈞儒、郭沫若、柳亞子、蔡暢等50余人......
這是歷史性的一刻,中國革命中兩條洪流在此匯聚。
10月1日下午,孫中山先生的遺孀,偉大的愛國主義戰(zhàn)士,享譽世界的偉大女性宋慶齡登上了天安門城樓,跟隨無數(shù)仁人志士,一起見證了一個輝煌時刻的到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