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吳國遠離中原,偏居于東南一方,在很長時間里都是一副屌絲的模樣,只是在春秋末期才北上爭霸,讓諸侯們眼前一亮。實際上吳國是大有來頭的,向上追述幾百年,吳王的祖先跟周文王是同宗同源。那么堂堂周朝創(chuàng)始人的直系親屬,為什么封國弄的那么偏遠?吳國后期又是如何發(fā)展成為春秋霸主的?我們今天就來講一講。
據(jù)《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周文王姬昌的爺爺周太公,有三個兒子,老大是泰伯,老二叫仲雍,老三是姬昌的父親季歷。這三個孩子里面,季歷的本事最大能耐最高,而且還有姬昌這個更出色的兒子。周太公有心讓季歷接自己的班,可按照規(guī)矩應該年長的兒子繼位,心中是頗有些糾結(jié)。
泰伯和仲雍都是孝順孩子,他們看出了父親的難言之隱。哥倆一商量,老三確實比咱倆都優(yōu)秀,咱們也不要讓父親為難,離開這里好了。就這樣,泰伯和仲雍就跑到了東南一帶,為了讓父親斷了念想,他們按照當?shù)氐牧曀祝顢嗔祟^發(fā),身上紋了刺青,按照老話講,這樣的形象,就不再適合管理國家了。
哥倆的苦心沒有白費,季歷最終成為接班人,周文王姬昌又接了季歷的班,周武王又接了周文王的班。在這幾代明白人的帶領(lǐng)之下,周取代了商,建立了一個八百年之久的大一統(tǒng)王朝,這里面絕對有吳太伯和仲雍的一份功勞。
周武王坐上天子寶座,開始分封諸侯,這時候自然不能忘了兩位叔伯爺爺,就派人到東南一代尋找他們的后代。要說周太公家人的基因真是好,此時吳太伯和仲雍的后代已經(jīng)在東南建立國家了。
原來啊,東南那一代是蠻荒之地,人煙比較稀少,泰伯去了以后就改名叫了勾吳,開始創(chuàng)業(yè)。當?shù)厝寺犝f了他的事跡以后,非常的佩服,都自愿的聽從他的領(lǐng)導,還親切的稱他為吳太伯。吳太伯生前沒有兒子,他去世以后仲雍就接了班,仲雍死后兒子季簡接班,季簡沒了以后兒子叔達接班,叔達之后兒子周章接班。經(jīng)過這幾代的發(fā)展,周章已經(jīng)建立了吳國,成為一國之君了。
周武王聽說了這個消息,大手一揮,就把吳國正式封給了周章。這吳國名義上是天子封的,其實就是個借花獻佛,所以周武王又干了一件實事,他把周章的弟弟虞仲也封了,封地就在原來夏朝的都城,這個國家叫做虞國。
說起虞國,咱們都不會陌生,因為在若干年之后,虞國國君跟晉獻公的幾次交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您可能想起來了,就是那個被晉獻公假虞伐虢、唇亡齒寒被滅掉的虞國。
再說回周章,周章去世以后,吳國的君位是父子相傳,保持了這么一個隊形。
周章—熊遂—柯相—強鳩夷—余橋疑吾—柯盧—周繇—屈羽—夷吾—禽處—轉(zhuǎn)—頗高—句卑—去齊—壽夢。
在壽夢繼位的第二個年頭,鄰居楚國發(fā)生了一次叛逃事件,申公巫臣不滿楚國對他的迫害,毅然而然的逃到了晉國。為了報復楚國,申公巫臣主張晉國要聯(lián)吳抗楚。在晉國的支持之下,申公巫臣開始出使吳國,把晉國先進的兵法戰(zhàn)策傾囊相贈,還讓兒子作為使者,在吳晉兩國串聯(lián)關(guān)系。
有了晉國這針催熟劑,吳國的軍事力量是蹭蹭的飛躍,國家一下子強大起來。為了報答晉國,吳國開始同楚國交戰(zhàn),夢壽也開始稱王了。
多年之后,夢壽的孫子闔閭坐上了吳王的寶座,在他的任期之內(nèi),吳國一度滅掉了強大的楚國。闔閭的兒子夫差更是厲害,吳國在他的手中達到了巔峰。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北上到達黃池會盟諸侯,同晉定公爭奪霸主的名分,獲勝。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