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名利本身是個好東西,并不害人,關(guān)鍵是我們以什么樣的心態(tài)去對待。一顆不被世俗欲望牽著走的心,才是健康的心;一顆健康的心,才能浸潤我們的身體和靈魂,在平淡的生活中走向生命內(nèi)在的豐富和蓬勃。
人這一輩子,短短幾十年,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有;不管你是高貴,還是卑賤;不管你是得意,還是失意,實際上,活得就是一顆心。人有什么樣的心,就有什么樣的生活,有什么樣的生活,就有什么樣的世界。也就是說,這個世界什么樣,全由自己的心來主宰。
可是,眼花繚亂的煙塵里,更多的人患得患失,管不住自己膨脹的心,以至于每天總是在過別人的生活,“心”不在自己的身上。
這個世界,生命就是一團欲望,我們每個人都在紅塵的泥淖里撲騰,誰也做不到無欲無求,只要心在跳,欲望就不會停止。但人活得太復(fù)雜總是不大好的,內(nèi)心被物欲、權(quán)欲、情欲等私欲擠占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生命還怎么能呈現(xiàn)出美好的韻致和氣象?貪戀五光十色的浮華與虛榮,心會很累很煩躁,也難以安靜下來,最終只能是亂了方寸,丟了格局,憔悴在自己的心路上。
《格言聯(lián)璧》中說:“人之心術(shù),多欲則險,少欲則平?!笔堑模松?,莫大于無貪欲;人生之禍,莫大于欲無底。人心不過拳頭大,裝下了過多的奢求,幸福就沒有了棲息之地。幸福的深度,取決于欲望的淺度。我們每個人應(yīng)該記住的,不是自己有多少套豪宅,有多少輛名車,有多少位數(shù)的存款,有多么大聲望,有多么高地位,而是應(yīng)該記住自己僅僅有一顆心。這顆心累與不累,舒坦不舒坦,在于欲望的大小。心念不牢的人,被現(xiàn)實欲望牽著鼻子走,停不下追逐甚至貪戀的心,只會讓自己的心越跳越快,越跳越亂。
古往今來,多少因利而令智昏,最終欲望失控,終致敗落谷底,曾經(jīng)擁有的萬貫家財頃刻間一無所有,隨風(fēng)而去。應(yīng)了那句“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中國俗語。
由此看來,“人心的欲望,不難在一時控馭得好,而難在一生控馭得牢”。一些黨員領(lǐng)導(dǎo)干部,由于沒有把握好自己的“七情六欲”,突破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線,貪圖享受,戀慕浮華,縱欲無度,任性亂為,損害了國家和人民利益,最終在人生的舞臺上栽了跟頭,敗下陣來。
2015年3月18日《報刊文摘》登載了一篇文章,文章說作家梁曉聲與濟南市委原書記王敏是老朋友,兩人都下過鄉(xiāng),有共同的知青經(jīng)歷,也都從事文學(xué)創(chuàng)作,王敏還為梁曉聲編劇的電視劇《知青》作主題歌詞。后來王敏走上從政之路,官至山東省委宣傳部長、秘書長、濟南市委書記。梁曉聲途經(jīng)濟南,王敏設(shè)宴款待。席間王敏對梁曉聲說道:“你怎么還如此理想主義?”梁曉聲大為感慨。不久,王敏接受組織調(diào)查。這是其在欲望的驅(qū)使下,心失去了控制,任貪欲泛濫,于是落得人財兩空、身敗名裂。
記得著名散文家林清玄在一所大學(xué)演講時說過這樣一段話:越來越多的人,像動物一樣,充滿了欲望,只追求物質(zhì)的實現(xiàn)與滿足。這話說得非常深刻?,F(xiàn)實生活中,人性總是有弱點的,有弱點的人性如不能自覺地加以正視、反省和修復(fù),不能很好地控制心欲守住底線,肆無忌憚地任由欲望恣意漫長,那人豈不成了“衣冠禽獸”。這話絕非危言聳聽。千萬不要忘了,心,是屬于自己的,只有一顆;心,是有位置的,應(yīng)該用在最該用的地方,千萬千萬不能讓“心”有過多的欲望和負累。
在這個蔚藍色的星球上,我們每個人睜眼閉眼,只是一顆心。心是命的根,命是心的本,養(yǎng)命必先修心,修心必先安心,安心就是給自己安一顆健健康康、簡簡單單沒有功利沒有浮躁的心,讓這顆心在俗塵中,變得正常有序,純真清亮,淡泊平靜,踏實寧定。如此,心安頓,人安然,新常態(tài)下“心”常泰,才能抵達靈魂的清歡,擁有生命的恬美。
一個人,一顆心,活得簡單,方得始終。(楊鐵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