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首先祝大兒童們節(jié)日快樂,因為我知道,愛好春秋歷史的人不會是真正的兒童,只會是三十歲以上的大兒童們。
說到兒童節(jié),老樹想到一個問題,古代的孩子很可能比現(xiàn)代要早熟一些,當我們的孩子們正在被大人們教著做這個做那個時,古代的孩子們已經在教大人們做這個做那個了。當然了,那也只限于一些智商情商很高的杰出孩子們。今天就講講其中三個杰出的先秦兒童。
范宣子
公元前575年農歷6月末,這天也叫“晦日”,意思是天上沒有月亮。喪心病狂的楚國軍隊竟然利用這一個兵家十分忌諱的日子悄悄地逼近了晉軍營寨,布好了戰(zhàn)陣。晉國人完全蒙在了鼓里。
第二天天一亮,當晉國人發(fā)現(xiàn)楚人已經在自己眼皮底下,而自己連布陣的地方都沒有了時,全軍一片驚慌。
生死存亡之際,主帥欒書、將軍郤至等人吵得不可開交。欒書認為當前既然我軍無法布陣,不妨以不變應萬變,等援軍到來再說。而郤至則認為應該想辦法速戰(zhàn)速決。欒書反問道:“怎么布陣?”郤至一時語塞。
正在此時,從營帳外跑進來一名兒童,氣喘吁吁地對這些元帥將軍們說:“叔叔們,你們把水井填平,把土灶鏟平(塞井夷灶),這樣不就可以空出地方來布陣了嗎?”
這名兒童名叫范匄(范宣子),是中軍副帥范文子的兒子。范匄提出的“塞井夷灶”到今天已經變成了一個成語,意思是布好戰(zhàn)陣,決心戰(zhàn)斗。
范宣子的父親范文子本就極力反對這場戰(zhàn)爭,現(xiàn)在聽兒子這么一說,氣得滿地追打范宣子。
權衡利弊,晉國人最終并未消極等待魯衛(wèi)援軍,而是采用了范宣子的“塞井夷灶”策略,打勝了這場著名的“鄢陵之戰(zhàn)”。
這位神童范宣子后來一直做到了晉國正卿,為晉國恢復霸業(yè)作出了杰出貢獻。
甘羅
秦始皇尚未統(tǒng)一六國時,甘羅在秦國丞相呂不韋門下跑腿。當時只有12歲的甘羅辦了一件足以讓大人刮目相看的大事。
當時呂不韋準備派張?zhí)频窖鄧鱿鄧月?lián)合燕國進攻趙國。但張?zhí)埔郧霸米镞^趙國,而到燕國去必定要經過趙國,他怕被趙國人殺害,不肯前往。呂不韋很惱火,但又說不服張?zhí)啤?/p>
甘羅得知此事,就對呂不韋說:“我能說服張?zhí)?!?/p>
呂不韋剛在氣頭上,喊道:“你給我滾!我都說不動張?zhí)疲湍阋粋€黃毛孩子能說服他?一邊涼快去吧!”
甘羅道:“當年項橐(tuó)只有7歲,孔子已經把他當成老師請教問題了,現(xiàn)在我都已經12歲大了,又怎么知道我一定不行呢?您先讓我去試試吧!”
呂不韋覺得剛才自己確實有些失態(tài),于是安慰了甘羅幾句,讓甘羅去勸張?zhí)啤?/p>
甘羅只問了張?zhí)迫湓挘審執(zhí)菩膼傉\服地自愿前往燕國。
第一句:“你的才能與武安君白起比怎么樣???”
我們知道白起這個人打仗是很厲害的,而且還動不動就砍人頭,活埋,比如長平之戰(zhàn)中他就活埋了40萬趙軍。諸侯國聽到白起的名字無不驚慌失措。
張?zhí)普f,我當然不如白起啊。
第二句:“那范雎(jū)與呂不韋比哪個權勢更大啊?”
范雎曾任秦國相。正是由于范雎的存在,秦昭王才勇于廢除垂簾聽政的宣太后,讓自己真正當上了一言九鼎的秦王;也正是由于范雎的存在,秦國遠交近攻,攻城略地,為統(tǒng)一六國奠定了堅實基礎。
而呂不韋與范雎相比就更進一步,他與秦始皇的關系就好比管仲與齊桓公的關系,沒有呂不韋相助就根本沒有秦始皇的功業(yè),更別說司馬遷認為秦始皇嬴政實際上是呂不韋自己的兒子呢。
張?zhí)茡u搖頭道:“范雎的權勢與呂不韋無法比?!?/p>
第三句:“當年范雎要攻打趙國,但白起阻攔他,結果白起就被范雎殺了?,F(xiàn)在權勢比范雎大的呂不韋親自請你出任燕相而你不肯,我不知道才能比不上白起的你以后下場會怎么樣呢?”
甘羅的一番話真的把張?zhí)茋樀皿@惶失措,連連說道:“我去我去,我去還不行嗎?”
甘羅接著自告奮勇出使趙國,說服趙國國君聯(lián)合秦國共同攻打燕國,條件是割五座城給秦國。聽了甘羅一番說詞,趙國國君真的割了五座城給秦國,然后趙國倚仗著秦國勢力攻打燕國,打下30個城,秦國又白白得了11個。
至于張?zhí)剖欠癯鋈窝嘞嘁呀涀兊煤敛恢匾?,重要的是經過小甘羅的一番舌辯,秦國白白得到了16座城。甘羅回到秦國,受到秦始皇的親切接見,并封為秦國上卿。
但是老樹不得不鄭重提醒,甘羅其實并不值得當代孩子們學習。司馬遷說甘羅是“戰(zhàn)國之策士”,但甘羅“非篤行之君子”,意思是他為人并不怎樣。甘羅的事跡在史書中也只此一件,后來無載,估計大概就是因人品不怎樣而很早就被殺了。
晉悼公
要介紹的第三位是個重量級人物,因為他以14歲的年紀榮任晉國國君。他叫公孫周,也叫孫周。以下是孫周受命為晉君的過程(為以前所寫之文)。
先秦三位杰出兒童(少年)的事跡至此介紹完畢。但我要說,不管是春秋還是戰(zhàn)國,那些杰出孩子的事例了解一下就可以了,不宜作為當代孩子們學習的榜樣,畢竟稚嫩的肩膀承載不了沉甸甸的責任。
老樹觀點:對于孩子們來說,學習知識培養(yǎng)才藝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其實是:做好一個人,做一個好人。這才是教育的本義所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