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學學好的基礎就是“記”字,離開了這個字,啥也做不成。但是也得有些技巧,否則光我國的高等植物就3萬多種,都記住,不太可能(當然,不排除天賦異稟的人)。
第一,最最最起碼的,知道植物各部分的名稱。分類是對比的學問,如果都不知道,哪是鼻子哪是嘴,那還怎么認識一個人。如果,一說花瓣、萼片、花托你就暈,那還是去看看藝術插畫吧。
第二,你得記住科的特征。科是個很重要分類階元。每個科都有自己的特征,比如天南星科的佛焰苞(紅掌那個花瓣),比如蘭科植物的合蕊柱,十字花科的四強雄蕊,木犀科的二雄蕊。只有判斷了是哪一個科,才有可能繼續(xù)往下查。否則,植物志就是本廢書。
在我剛剛接觸植物學的時候,從零開始用植物志的檢索表,把不認識的植物,從綱檢索到種。結果發(fā)現(xiàn),根本就檢索不下去。
務必記住,植物志只是一個佐證的工具,并不是智能檢索系統(tǒng)。通常是在屬以下鑒別時,植物志才真正有用。
第三,要熟悉周邊的植物。知道它們的科屬。這是你以后鑒別時重要的參照物。比如,給你個狼的圖,你自然把它先往狗身上靠,而不是分到“喵星”去。利用這個參照物,我們通常會將植物定位到科,甚至是屬,這樣就很容易檢索下去了。
第四,經常翻植物圖鑒(或者泡論壇),沒事的時候就隨手拿來翻,讓里面的名字和圖,在你的腦子里建立聯(lián)系。翻著翻著,就熟悉了。
第五,有機會經常去實踐。實踐出真知,這話在植物分類學上也一樣正確。看圖,查植物志,都不及看看實物有用。有些植物有特殊的觸感或者味道,會讓你一下子深刻認識這種東西的。
這是一個非常長期的積累和實踐過程
從我剛剛熟悉昆蟲分類 到后續(xù)的考察 認知 至今算起來都有七年了
先列一個數據 世界已知植物(包括細菌在內)的已知種類為33.5萬種左右
鳥類9000多種 昆蟲300-1000萬種 數據還在增加
而中國植物約三萬種以上 鳥類1200多種
昆蟲至少在100萬種以上 數據也還在隨著研究迅速增加
昆蟲鑒定的難度 疑點在哪里
又要如何去認識 我先挖個大大大坑 晚點再補圖文的
繼續(xù)說哈~由于我自己并不是昆蟲分類學方向的
所以還真覺得有點愧對“鑒定達人”的稱號
而真正的昆蟲分類大牛木有我這么閑泡在網上回答問題。。。
昆蟲這個龐大的家族種類多到什么程度呢
可以看看中國昆蟲愛好者論壇做的分類概述(是在完善中的,目前還沒做完)
http://www.insect-fans.com/index.php?act=classify
共收錄了30多個目
比較齊全的是鞘翅目 可以點開鞘翅目前的那個+號 逐層展開
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竟然這一個目下面就有多達118個分科(實際數量會更多點)
鱗翅目下面有88個分科 科下的種更是恐怖
僅鱗翅目夜蛾科 中國動物志就收錄了502個種。。。
所以研究昆蟲分類的研究生有時候做昆蟲一個屬就夠畢業(yè)的了
一個厲害的昆蟲分類研究學者 會對自己做的科屬比較了解
但絕沒可能對其他所有科屬都了如指掌 哪怕有時候分科都會出錯
畢竟昆蟲太變態(tài)了 有的互相模擬 有的奇形怪狀超乎想象(這也是我喜歡昆蟲的最大原因,永遠能發(fā)現(xiàn)你沒見過的,永遠給你驚喜)
這里突然想到了變態(tài) 變態(tài)也是鑒定昆蟲的難點 隨便拍到的照片還不一定是成蟲
有的是幼蟲 有的是若蟲 有的是稚蟲 有的幼蟲突然到了末齡會變樣。。。都給鑒定增加了新的難度
說到這 估計很多人都有“救命啊,怎么學啊”的感覺。。。
正兒八經的分類學你學不來的 也別指望了
讓我去對照動物志夜蛾科對蛾子的生殖器我也會抓狂的。。。
對于多數人來說 基本上達到博物愛好角度的認知就差不多了
簡單說 就是拍到了 看到了 基本知道是什么種類范圍內的就OK了
那既然昆蟲那么多類 又從何認起呢 歇會 繼續(xù)挖坑
1、初階
回想自己06年剛剛在實驗室接觸昆蟲分類的時候,源自師兄在福建梅花山考察幾個月帶回的一堆標本。那堆標本真是開了我的眼界,那個時期我連步甲都不認識。根據老板介紹。我們請來上師大參與編寫《多彩的昆蟲世界》一書的師兄來給我們指導。他來看標本,他說名字我來記錄。然后就有了最初階段的認知。
《多彩的昆蟲世界》是初階階段最適合的一本讀物。全彩圖,分類詳細,鑒定靠譜??梢杂袀€最直觀的認知,每個目的昆蟲大概都是什么樣,有哪些科和種。
昆蟲的認知,應該是從目開始的。比較直觀的是螳螂目、蜻蜓目、蜚蠊目(即小強)、虱目、嚙蟲目等。然后能知道甲蟲屬于鞘翅目,白蟻是等翅目(前后翅一樣),螞蟻蜜蜂是膜翅目(翅膀透明膜質),蝽蚜蟲蟬是半翅目(蟬過去屬于同翅目,現(xiàn)在已經合并到半翅目),蒼蠅蚊子是雙翅目(后翅退化成平衡棒)。。。類似的,不列舉了?;旧暇湍軇澏ㄋ拇蠓较颍瑸橄乱徊降恼J識提供最基礎的資料。
這個階段如能在基本知道的情況下配合野外觀察是最好的,如果野外觀察還有對昆蟲一定了解的朋友一起帶著會更好?;蛘邘舷鄼C,多角度鏡頭記錄再回來問。07年全年我因課題需要在崇明進行了每月一次的昆蟲多樣性調查,同行的還有上師大的另外一位師兄,有他的指點,迅速提高了我對昆蟲的認知。再就是中國昆蟲愛好者論壇,專業(yè)人士多,板塊明晰靠譜,多看看精華帖能學到不少。
這里推薦一下朋友肘子(不是方舟子)在中國美院象山校區(qū)幾年記錄的昆蟲整理的視頻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t6cxxSvRd4/?resourceId=0_03_05_02。雖然鑒定也很簡單,圖片也是簡單記錄,但貴在堅持觀察和發(fā)現(xiàn)身邊的各種生物。
另外能知道一些昆蟲習性,也能初步鑒定昆蟲。舉個例子吧,植物上或者墻壁上常會出現(xiàn)的小土包,這個就是蜾蠃(念果裸)的巢,它是一種蜂,屬于蜾蠃科。詩經里有“螟蛉有子,蜾蠃負之”,即古人認為蜾蠃會幫一種螟蛾喂養(yǎng)它們的幼蟲。當然事實并非如此。蜾蠃是在產卵期筑巢,然后銜來蛾的幼蟲塞進巢里喂自己的幼蟲。
最常見且近似種不多的昆蟲是可以對照圖鑒,看圖片鑒定的,比如半翅目蠟蟬科的斑衣蠟蟬
在觀察記錄加看書的情況下,如果能對部分科有印象。能判定昆蟲的科,已是一個大大大的進步。有的昆蟲科的特征是很鮮明的。如鱗翅目的天蛾科。圖上是芋雙線天蛾和夾竹桃的幼蟲,可以發(fā)現(xiàn)它的尾部有一個尾突,這就是天蛾科幼蟲共有的特征??吹接幸桓餐坏挠紫x,谷歌天蛾科幼蟲或許就能發(fā)現(xiàn)是誰了。且這兩種幼蟲都好認,一個是黑色上有黃點。一個是黃色頭上有熒光藍兩大點。
2、進階
之前說認到科就已經不錯了,事實上普通愛好者認到科也就差不多了,科名基本上可以給不認識的人一個基本認知。如:這個是虎甲(虎甲科),這個是鍬甲(鍬甲科),這個是蛺蝶(蛺蝶科),這個是扇蟌(扇蟌科),這個是蜾蠃(蜾蠃科)。。。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已經覺得很厲害了有木有~
定種來說,之前說了,初階可以看照片辨識一些常見數量多和近似種不多的物種。
如果你達到了初階,那切記不可僅僅看照片就來定昆蟲的種。
舉個例子吧(圖片部分來自網友sunwenhao90)
如果到了進階階段,身邊的物種已經滿足不了好奇心了。可以走出去,走走周邊的保護區(qū)或其他山區(qū),會有很多驚喜。這就是我08年至今一直持續(xù)做的事情,走了百山祖、天目山、貓兒山、天童山、尖峰嶺、南嶺、支提山等地方,每個都能給人新的驚喜。只有見得多了,直觀用眼去認識了,感受了,才會留下深刻印象。親眼見過查過的種類更容易被記住。
話說我興趣很雜,所以什么都想了解,多認識點。所以不限于昆蟲,其他比如植物兩爬蜘蛛也能認點,只是沒有那么專業(yè)。方法都差不多。
總之,多觀察、多記錄、多看書、多看好貼、多自己搜索,持續(xù)積累下去。
頭一個就是@的我,結果是最后一個回答,好汗顏啊。
其實最主要的上面幾位高手都已經回答了,的確也像他們所說的那樣,累積和實踐是重要的。
就拿我個人來說,其實我本身也不是做分類的,而是做分子生物學的,分類對我來說主要也是一個愛好而不是專業(yè),“鑒定達人”這個頭銜也實在是配不上。我覺得,就一個愛好來說,重要的是一個培養(yǎng)的過程,不要一開始就想的太難,或者一開始就目標定的太高,這兩個極端一個開始就造成畏懼感,另一個容易造成挫折感,都不利于培養(yǎng)好這個愛好。
我對分類感興趣是從高中開始的,最初的動力就是覺得能認清周圍的動植物的屬性和歸類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試想一下讓它們一個個坐到它們應有的位置上的感覺)。最開始是生物競賽培訓過程中有老師帶領著認,從校園花壇里最常見也最少的幾十種植物認起(當然需要有一些理論基礎的,比如各部分名稱之類,這個是很重要的),分清和記清常見的科的特征。然后開始學習用一些工具,比如檢索表之類,將不認識的植物查清,這樣有利于進一步歸納和理清科屬特征。一些口訣也是可以參考用的~
上面主要是紙頭上的工作,在做好上面幾點之后,就可以走出去,認識自己所在城市甚至近郊的物種,同樣可以采用上面的步驟,看-認-查-記。一步一步歸納起來,逐漸系統(tǒng)性的累積起來(分類學是一項系統(tǒng)性很強的學科了)。
當然最后最好看到一種物種,就能根據其特征直接反應出它所在的階元(植物認到科、動物認到目),然后用好的工具書進一步向下查,最后確認到屬或種。此外,如果能做認清階元這一點,在網絡上(特別是google搜索)上,也能來進行圖片搜索,查找最接近的物種,這個方法稍不精確,但更方便。
最后就是多交流啦~特別是上面那些專業(yè)人士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