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會孩子行得端、立得正、知禮節(jié)、懂禮貌、有教養(yǎng),這是讓他們擁有行走人間最美的名片。
為什么兒女不孝順?或許,從飯桌上菜開始,就做錯了!
生活中,或許有的父母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含辛茹苦養(yǎng)大的孩子,卻自私自利,沒有孝順之心。
有些人覺得孩子天性涼薄,事實卻不是這樣的。
人之初,性本善。
每一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心性都是處在同一起跑線上的,關(guān)鍵是父母如何教育。
父母給他畫上什么,就是什么。所以,孩子不孝順,多半原因還是在父母身上。
有的父母只重視孩子成績,卻忽視了為人處世的規(guī)矩。
就拿吃飯這件事情來說,可能從父母上菜的時候,就做錯了……
「飯菜擺錯位置」
可憐天下父母心,生活中有的父母,總是把最好的都留給孩子,做什么都優(yōu)先考慮孩子。
吃飯也是如此。
怕孩子吃不夠,自己不夾菜;怕孩子吃不好,把最好的菜都放孩子面前。
有的甚至怕飯菜涼了,傷孩子胃,就讓孩子先吃,等到自己上桌,就只剩下殘羹冷炙。
長此以往,會讓孩子養(yǎng)成以自己為尊,所有好吃的都是自己的思想。
浸染在這種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怎么能不自私,又怎么會想起來孝順父母呢。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母親,自己節(jié)衣縮食,卻把最好的都給兒子。
一天,母親炒了一盤基圍蝦,全部都放在兒子面前,兒子旁若無人地大吃起來。
最后只剩幾個了,母親才吃,兒子氣急敗壞地說,這是我的蝦,你不能吃。
母親聽到這個話,把筷子放下了,看到兒子憤怒的臉,母親既心酸又無可奈何。”
毫無疑問,作為父母的你,如果將菜擺錯了位置,那么很可能將來就沒有了你的位置。
「吃飯事小,規(guī)矩事大」
一日三餐雖然是生活中平平常常的小事,但越是小事,越能看出細節(jié),顯出家教。
正如一顆顆露珠雖小,卻映射出世界的虹霓萬千,姹紫嫣紅。
孩子在餐桌上貪吃是小事,但學(xué)好餐桌上的規(guī)矩是大事。
如果一個孩子吃飯時把喜歡的菜都放到自己面前,絲毫不考慮長輩,還喜歡挑來挑去。
這間接說明孩子有失教養(yǎng),還是個自私的人,同樣也會被他人詬病成“有人養(yǎng),沒人教。”
而且,口腹之欲都如此自私的孩子,長大了能有多大概率是孝順的呢?
沒有天生就失去家教的孩子,只有后天不懂教育的父母。
所以,教育一個孩子,要從好好吃飯,遵守餐桌禮儀開始。
尊敬和孝順長輩是必須做的事,懂禮貌和守規(guī)矩是基本的素養(yǎng)。
「培養(yǎng)孝順的孩子,從餐桌開始」
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
“孩子不孝順是自私的后果,四五歲就要培養(yǎng)孩子不自私,從飯桌開始立規(guī)矩,簡單有效?!?/p>
(1)等長輩動筷
等長輩動筷,是最基本的禮節(jié),也是對長輩的尊重。
讓孩子餓一會兒,沒有關(guān)系,最有關(guān)系的是,要懂得尊敬長輩。
只有讓孩子忍受一點饑餓的苦,他才會明白,懂得尊重和孝順的重要性,也才會把父母的痛苦放在心上。
(2) 好菜放在長輩面前
將好菜放在長輩面前,一是讓孩子知道,值得特殊對待的是老人,而不是他;
二是讓孩子明白,好的東西,沒有那么輕而易舉地得到!
(3) 不要吃得滿目狼藉
常言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p>
夾菜時,不挑三揀四,不隨意翻動,就近夾菜,井然有序。
進食時,細嚼慢咽,彬彬有禮,不玩手機,不吧唧嘴,不胡吃海塞。
要讓孩子明白,吃東西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還是一種表現(xiàn)良好家教的重要方式。
(4)飯后幫忙收拾碗筷
父母應(yīng)該讓孩子知道,美味餐食的背后,是在廚房勤勞幾個小時的結(jié)果。
吃完飯后,孩子除了享受美食成果外,還應(yīng)該主動承擔(dān)起分擔(dān)家務(wù)的責(zé)任。
可能有的父母覺得,不放心孩子,孩子洗不干凈。
讓孩子洗干凈不是目的,體諒父母的不易才是。
只有孩子參與了,才知道天底下所有的美好,都要付出相應(yīng)的勞動和汗水。
所謂的歲月靜好,不過是父母在負重前行。
小小餐桌,承載了家的溫暖,也是一個人修養(yǎng)的放大鏡。
吃的是飯,傳遞的卻是家教,家風(fēng),家道。
好好吃飯,是一日三餐的幸福,也是對孩子日常的基本教育。
父母教會孩子行得端、立得正、知禮節(jié)、懂禮貌、有教養(yǎng),這是讓他們擁有行走人間最美的名片。
在美食中感受到父母的底線和愛的孩子,才會懂得孝順,學(xué)會感恩,最終,成為父母的參天大樹,成為社會的頂梁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