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讓孩子“試錯”
在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里,出錯就意味著失敗,我們不允許自己輕易失敗,也不允許孩子犯錯。
可是,犯錯誤是每一個成長中的孩子的必然經(jīng)歷,聰明的家長應該懂得如何利用“錯誤”去教育和幫助孩子。
周末出門的時候,我看到一對母女在親子活動區(qū)一起搭著積木。女孩三四歲的年紀,正摸索著想把一塊大積木放到最上面。
孩子的媽媽看著不對勁,連忙奪過孩子手里的積木,說道:“你這樣搭是錯的,積木會塌掉的?!?/strong>
說著她拿起一塊小積木放在了正確位置,女孩看著撇撇嘴,沒說話。
過了一會兒,女孩又拿著一塊大積木想往上堆,孩子媽媽再一次攔下:“這樣不對,大的積木不能放上面?!?/strong>
在媽媽幾次的“幫助”下,積木很快搭建成功,但女孩一臉茫然,她可能到最后也沒能理解為什么大積木不能放在上面。
其實,小孩子搭錯積木的后果只是重新再搭一遍,為什么父母就不能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試錯呢?當他們自己嘗試過之后,就會牢牢記?。捍髩K的積木堆在上面容易塌掉。以后也就不會輕易再將大積木堆在上面了。
很多事情皆是如此,家長們應該看重的,并不是孩子有沒有犯錯,而是孩子可以從這次犯錯從學到什么,這樣以后再遇見這樣的事情,就會主動避免此類錯誤的發(fā)生。
我們從小不被允許犯錯,如今也不允許自己的孩子犯錯,所以“這樣不可以”“那樣做不行”成了我們的口頭禪。
我們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人生經(jīng)驗全部都傳授給孩子,讓他們?nèi)蘸蟮娜松环L順,永遠不會犯錯。
這樣做看似可以幫助孩子,仿佛讓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待在一個安全的空間里成長。但是,這也剝奪了孩子探索的機會,將他們禁錮在了牢籠里,僵化了思維。很多孩子也許知道了“不能這么做”,但他們卻不知道“為什么不能這么做”。
進化心理學家哈瑟爾頓和列托曾說:
“人類是以不斷犯錯的方式來適應世界的,不允許孩子試錯,意味著在謀殺孩子的生命力。”
如果父母因為擔心孩子犯錯,就剝奪一切孩子嘗試的機會,那孩子如何才能真正成長呢?
美國教育心理學體系的創(chuàng)始人桑代克曾提出:
孩子的學習成長是一個在錯誤中不斷探索的過程。試錯是每一個成長中孩子必然的經(jīng)歷,孩子會在錯誤中積累經(jīng)驗,學會規(guī)避錯誤。
復旦大學副教授沈奕斐說過:
“孩子的成長是螺旋性的,要自己不斷去試錯,才會知道前進?!?/span>
沒有犯錯的經(jīng)驗,孩子就沒有成長和進步。
讓孩子自我改正
美國心理學者戴維.麥克米倫和詹姆斯.奧斯汀曾經(jīng)對一些大孩子做過這樣的一項心理學實驗。
他們召集了一些孩子說要對他們進行考試,并且安排了一個已經(jīng)考過的孩子進入課室,給其他孩子透露答案。隨后,實驗人員在給這些孩子發(fā)卷時,問他們有沒有提前得知答案。有些孩子沒有撒謊說“有”,有些孩子撒謊了說“沒有”。
到測試結束后,實驗人員說:“測試結束,你們可以離開,但如果你們有空,能否幫忙為一些試卷評分?”結果,沒撒謊的孩子只多付出了2分鐘,那些撒謊的孩子竟然多付出了63分鐘。這說明,內(nèi)疚的孩子有彌補的心理傾向。
在一次同學聚會上,有兩個同學帶來了孩子。
兩個小男孩都是6歲左右。正在大家聊得起興,突然“嘭”的一聲,兩顆小石頭打碎了飯店房間里的電視機屏幕。小男孩們一臉驚恐,兩個孩子的家長跟飯店老板做了協(xié)商賠了款。
接著同學A一把把兒子拽到跟前,壓低聲音吼:“混賬,你知道你老爸賠了多少錢嗎?你怎么這么不懂事!”小男孩被爸爸的語氣嚇了一跳,聲音顫抖地跟爸爸一會解釋說電視屏幕質量差,一會說彈弓失控,一會又說是被另外一個孩子慫恿的,最后A很生氣,狠狠打了兒子的手掌,最后孩子被關進廁所。
而同學B把兒子帶到外面,沒多久父子倆平靜地回到座位。這時,剛教訓完兒子的A問B為什么沒有教訓孩子。B說,兒子已經(jīng)表示自己很內(nèi)疚很后悔,他不僅答應以后再也不破壞東西,還答應回家后幫爸爸洗車,所以自己已經(jīng)原諒了兒子。而這時,小A的兒子還被關在廁所內(nèi)嚎哭。
有些父母會說,只有那些乖巧懂事的孩子,才會產(chǎn)生內(nèi)疚心理吧?那些頑劣的孩子,才不會覺得自己做錯了。
真的是這樣嗎?
1.記住:被打罵的孩子少內(nèi)疚情緒
打罵懲罰孩子,不僅不能給孩子帶來內(nèi)疚,反而會引致孩子情緒的反彈,比如憤怒、執(zhí)拗、叛逆等,常常是打罵孩子導致的情緒反抗。打罵孩子會讓孩子覺得,我犯了錯,你打了我,我們就扯平了。經(jīng)常被打罵的孩子,很少會有內(nèi)疚情緒。
2.告訴孩子,由于他的過錯造成的后果和代價
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因為他們的過錯帶來了什么后果和代價。孩子的錯誤或過錯越大,被原諒后帶來的內(nèi)疚感就會越強烈。從而導致孩子有努力改正或避免下次犯同樣錯誤的強烈的心理需求,最終引導孩子往積極的方向發(fā)展。
3.表達感受,提出對孩子未來的期望
“你這樣做,媽媽會覺得難過”,用這樣的語氣跟孩子明確事情的性質,告訴孩子所做的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原諒不等于認同。同時,不要忘記告訴孩子,你對他改正和進步的期望,“媽媽相信你下次不會再這樣了”“爸爸覺得你下次一定會認真對待,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等等。目的是給孩子指明正確的方向。
聰明的家長在面對孩子的錯誤時,會控制好情緒。
在一檔節(jié)目中,陶虹分享了自己和女兒的故事。
有一次出門前,女兒不小心把一杯牛奶灑在了地上,陶虹急了,沖上去斥責一通:“你怎么回事???”
她回過頭看了一眼女兒,發(fā)現(xiàn)女兒被她嚇得一哆嗦,此刻正呆呆地看著她。
陶虹立刻反應過來自己做錯了,主持人問她錯在哪兒了,她回答:“如果媽媽都不能包容孩子犯錯,那這個世界上,誰還會包容孩子?”
在以后遇到類似的情況時,陶虹就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應。
她走過去抱住女兒,安慰道:“害怕了吧,沒事沒事。”孩子撲到她懷里大哭起來。
陶虹說,她不希望在女兒的印象中留下的,是媽媽不允許我犯錯的記憶。
聰明的家長,不會過分責備一個無意犯錯的孩子。
因為他們知道天底下沒有不犯錯誤的孩子,犯了錯,才能保證下次不出錯。
孩子也會明白,錯誤并不可怕,重要的及時改正。
Michael錢兒頻道的主筆錢兒媽,曾經(jīng)說過自己育兒的經(jīng)驗。
給孩子買了一個新的玩具,孩子非要帶去學校。根據(jù)她的判斷,孩子的玩具只要帶出門,多半會丟。
于是她開始苦口婆心地勸孩子,讓他別帶出去。但孩子始終固執(zhí)地堅持去哪兒都要帶著這個玩具。
在他們僵持不下的時候,孩子爸爸說:
“就讓他帶著,丟不了證明你錯了,說明孩子自己心里有數(shù),咱們算是瞎操心;丟了呢,他自然有了教訓,比嘮叨他效果好?!?/span>
那天回到家,孩子果然弄丟了玩具。
但她發(fā)現(xiàn),從那天開始,孩子出門前都會自己權衡帶什么玩具:身上有散件的不帶,個頭特別小的不帶,容易折斷損壞的不帶。
出門在外時,他也會主動跟媽媽商量:我?guī)е@個放在車上可以嗎?我拿著它去游樂場,放到媽媽包里可以嗎?
她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苦口婆心”其實是種又笨拙又收效甚微的溝通方式。孩子未必能理解你的用心,還覺得自己受到了約束。直接讓他自己去犯錯,嘗嘗犯錯的苦頭,比說教有用得多。
在《媽媽是什么》一書中有這么一段話:
“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在細微的事情上給孩子決策的權利,讓他們大膽試錯,大膽行動,不斷以行動的后果來糾正自己。
他們會慢慢成為自己的主人,慢慢接管自己生命的發(fā)言權、行動權,這才是美好的成長?!?/span>
對世界全然陌生的孩子,在認識和接觸世界的過程中必然伴隨著大大小小的錯誤。
從犯錯到改錯,從解決錯誤到規(guī)避錯誤,這才是一個孩子真正的成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