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歷史的概念 歷史是什么呢?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搞深入研究的人,都無法回避這個問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變遷,處在相異時空環(huán)境下的人會給出彼此不同的答案。對于歷史學家來說,歷史一詞本身概念界定的困難,似乎超過了其他任何語匯。直到今天,圍繞這一概念的討論,仍然處于錯綜復雜、眾說紛紜的狀況。從學理上講,這種現(xiàn)象實屬正常,恰如歌德所說,“人們只是在知識很少的時候才有明確的知識,知識會隨著懷疑一起增長。”
A.歷史一詞所包含的三層含義 國內(nèi)比較權威的史學理論著作認為,歷史一詞包含著三層含義。
“第一,它指以往人類社會的客觀歷史過程,或過去發(fā)生過的事情的歷史,即作為歷史研習者認識對象的客觀存在的歷史;
第二,它指人們的歷史認識或作為歷史認識集中成果的歷史著作,即作為認識主體對客觀歷史過程進行重建的主體化的歷史;
第三,它指歷史學這門學科,從馬克思主義觀點來說,就是研究人類社會發(fā)生過的各種歷史現(xiàn)象并探尋其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杜經(jīng)國、龐卓恒、陳高華著:《歷史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頁。)
如果將這三個層次進行進一步的整理的話,可以認為,歷史包含著兩個基本要素,即過去發(fā)生的事情和人們對這些事情的理解。這也就牽涉到歷史的主觀性與客觀性的問題。
2.西方史家論歷史的主觀性與客觀性
A.修昔底德的史學認識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是西方歷史上第一個以尊重歷史事實的客觀性著稱的人,他不輕信傳聞,力求使自己的敘述與事實相符合。但是,和其他古典歷史學家一樣,他也將歷史學的道德垂訓功能擺在歷史寫作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在《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的開篇,修昔底德闡明了自己寫書的目的,“我的這部歷史著作很可能讀起來不引人入勝,因為書中缺少虛構的故事。但是如果那些想要清楚地了解過去所發(fā)生的事件和將來也會發(fā)生的類似的事件(因為人性總是人性)的人,認為我著作還有一點益處的話,那么,我就心滿意足了。我的著作不是只想迎合群眾一時的嗜好,而是想垂諸永遠的?!保ㄐ尬舻椎轮骸恫_奔尼撒戰(zhàn)爭史》,謝德風譯,商務印書館1960年,第18頁。)看來,作者是想借記述雅典國家的興衰成敗來勸戒后人,以史為鑒。比如,他經(jīng)常以當事者的口吻創(chuàng)作長篇演說辭,實則表達自己的政治追求,在膾炙人口的《伯里克利在陣亡將士國葬典禮上的演說》中,修昔底德極力贊頌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B.蘭克的史學認識19世紀,德國史學大師蘭克所創(chuàng)建的“蘭克學派”以客觀主義史學著稱。他們有一句名言:歷史是怎樣發(fā)生的,我們就怎樣去記述它。在蘭克所處的時代,歷史學的地位迅速提升,以至后人稱19世紀是“歷史學的世紀”。當時的歷史學家往往對自己的學科充滿了必勝的信念,受過嚴格歷史學專業(yè)訓練的學者認為,只要通過一端時間的整理過去遺留下來的史料的科學工作,歷史的原貌即可全面、徹底、真實地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在這一原則的指導下,蘭克和他的學生們花費了大量精力,留下《拉丁和條頓民族史》等傳世之作。表面上看,蘭克學派似乎作到了將個人的主觀因素完全排出了歷史寫作,而在實際上,他們的這種努力是無法完全實現(xiàn)的。蘭克一方面強調(diào)歷史的客觀性,但是另一方面卻歷史具有規(guī)律性。他以一種典型的精英史觀向世人宣稱,整個歷史都是上帝的手筆,在神意的導引下,帝王將相按照自己的意圖創(chuàng)造了歷史。所以,蘭克學派歷史學家使用是史料也大都關乎社會上層人物的一舉一動,底層人物則被排除于他們的歷史視野之外。盡管在形式上,蘭克學派遵循的是客觀的科學的制史方法,但從根本上講,這些全都是服務于其“精英史觀”、貫徹其主體意識的。
C.
克羅奇的史學認識 意大利哲學家、歷史學家克羅奇是倡導歷史相對主義的代表人物,以強調(diào)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而聞名。他認為歷史學家應該“只聚精會神于與一個問題相適應和構成活生生的積極歷史、即當代史的某一點上”;相反,不依賴主體意識而獨立存在的客體歷史是不存在的。(克羅奇著:《歷史學的理論與實際》,傅任敢譯,商務印書館1982年,第37頁。)在克羅奇看來,認識者通過主觀感知和個人需要所掌握的歷史知識,才是真正的歷史。“歷史存在于我們每一個人身上,它的資料就在我們自己的胸中?!?(克羅奇著:《歷史學的理論與實際》,第14頁。)而其他多余的、游離于其視野之外的歷史則是虛假的和完全不可靠的。在這里,相對于客觀歷史而言,人的主體意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強調(diào)。
D.
柯林武德的史學認識 柯林武德是20世紀上半葉的英國哲學家和歷史學家。在歷史哲學上主張“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是當事人的思想動機決定了他的行動、從而推動了歷史的運動?!皩τ跉v史學家來說,所要發(fā)現(xiàn)的對象并不是單純的事件,而是其中所表現(xiàn)的思想?!保铝治涞轮骸稓v史的觀念》,何兆武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第243頁。)所以,歷史學家必須研究人類行動背后是思想。繼克羅奇之后,柯林武德將歷史認識中的主觀因素的作用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3.歷史是主觀性與客觀性的統(tǒng)一 總體來看,歷史研究離不開歷史認識的主觀性和歷史本身的客觀性。歷史學科在某種程度上要求二者的互動。對于過去發(fā)生的事件而言,其客觀性是不依人的意識而獨立存在的。而歷史科學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又必須依賴人們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作出具體而深入的解釋。任何歷史研究都不可能絕對排斥人的主體活動,這在是人文社會科學的一大顯著特性。將歷史學科建設成類似純自然科學的模式,似乎是沒有可能的。因為歷史是不能重演的,其規(guī)律性只是在一定的具體條件下才有效。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我們也沒有必要那樣做,從現(xiàn)實的角度看,處在不同時代的人都會有各自不同的社會問題,而這些問題又會要求具有批判意識的歷史學家根據(jù)以往的所謂客觀史實重新作出與時俱進的精彩闡釋。
4.歷史認識的相對性
A.歷史認識的相對性的含義 歷史認識就本質(zhì)而言是相對的,相對性的含義在于認識對象比其他科學認識對象具有更突出的自主選擇性、非重復性和非直觀性;歷史認識主體處于歷史普遍聯(lián)系的總過程中,對歷史客體的認識活動不能純客觀地超出自己具體的、時代的思想水平,傾向和價值觀念的制約
歷史認識的絕對性只存在于某些關于具體史實的單稱判斷,或者代表著人類歷史認識無限發(fā)展的承繼系列的只能逐步接近的方向。
在懂得歷史認識相對性的基礎上才可能深入探討歷史認識與其他科學認識的共性,客觀地謀求各門科學間的借鑒與結合。
B.對歷史研究者的要求 歷史研究者必須經(jīng)常性地進行自我反思,注意自己的潛在意識、知識特性和其他思想觀念傾向在何種程度和意義上映射在自身的歷史認識的結果中,以及如何對待這種成分,進而,需以更大的關切注意史料中滲入的他人的主觀因素,以最大可能地消除其消極影響。在作出概括性的、普遍性的認識結論時,注重追尋其所以成立的前提、尤其是理論性前提本身的特設性和假設成分。最后,對于具有普遍性意義的歷史認識,放棄認識已經(jīng)終結的意識,在現(xiàn)實的基點上隨時準備投入歷史的再認識。(以上參閱趙軼峰:《歷史認識的相對性》,《歷史研究》1998年第1期。)
思考題:
1 在歷史認識的相對性方面,克羅齊和克林武德各持何種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