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近日參加了一次教育教學規(guī)范管理的觀摩活動,在活動中,所觀摩學校的教師聽課記錄本引起了我的注意。這些學校的聽課記錄本都是統(tǒng)一印制的,都印有“評課標準”、“記分辦法”之類的文字,打開這些聽課記錄本,細
看教師們的聽課記錄,嘿,全都是“有板有眼”,什么“共提問多少次”、“提了些什么問題”、“學生是怎樣回答的”……真是“挖到籃子里的都是菜”,課堂過程中的一切無一遺漏都記在了本子上,記錄本簡直就成了“攝像機”了。 聽課不能為了記錄而記錄,聽課教師不是“攝像機”,不可能也沒必要對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作一番攝錄;也不可能像專業(yè)速記那樣,一字不漏地記錄,而應講究聽課技巧,記錄時做到有所選擇,要學會“去粗存精”, 讓自己真正從聽課中受益。
聽課筆記也不能是“八股”和“教條”,其記錄也未必要面面俱到,洋洋灑灑。其實,聽課跟授課一樣,聽課者要有獨特的觀察能力、欣賞能力、鑒別能力、領悟能力、評判能力,要能夠把聽課時的所聽、所看變成自己的所感、所悟。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寫聽課筆記呢?
記錄精妙之處
有位哲人曾說,世上最聰明的人是那些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長處,并能學習別人長處,最終使其變?yōu)樽约旱拈L處的人。我們聽課就是抱著學習的目的而去的,因此對于課堂教學過程的精妙之處,我們一定要把它記錄下來,比如,課堂中出現(xiàn)的一些精彩的教學片段,教者靈活駕馭課堂教學之巧妙處,善于誘導啟發(fā)思維之經典處,學生積極動腦智慧閃現(xiàn)之精彩處,善于探究觸類旁通之關鍵處,或一個巧妙的引入過度承轉,一段獨具匠心的留白,甚至是一句實用的話,一個貼切的詞語等等,都應重點記錄。至于師生那些最尋常、最直接的活動和對話可略記。如果我們在聽課時能積極調動自己敏銳的眼光,善于去發(fā)現(xiàn)別人課堂上的每一點閃光之處,課后慢慢品味,細細揣摩,再將其拿到自己的課堂上去實踐印證,這樣久而久之,自然就會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記錄不足之處
聽課時要帶著批判和審視的目光,無論多么資深的教師,準備得多么充分,教學過程中也難免會有疏漏失誤之處,也一定會有“敗筆”,有不足之處,我們應當將其記錄下來,課后回顧、梳理和剖析這些“敗筆”之處,靜下心來認真思忖: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他的課堂出現(xiàn)了這樣的問題?我以后在實踐中針對這一問題應該怎樣去做?吸取教訓,重新思考作設計,以便以后自己在教學時得以改進和提高。以此為鑒,也可以使我們在以后的教學中少犯或不犯同類錯誤,減少失誤,提高教學水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站在前人失敗的肩膀上去獲取成功。
記錄疑問之處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對別人的授課,自己持不同看法的地方,用問號標記出來,用以反思、商榷和詢問。比如:這個問題有必要問嗎?能否這樣處理教材?還有比這更好的處理辦法嗎?如果執(zhí)教者的這節(jié)課讓我來講應如何做?我以前怎么沒這樣想過呢?尤其是對于自己與執(zhí)教者有不同的思考、不一樣的環(huán)節(jié)設計時,更該記錄。同時最好也寫下自己在以前的課堂中是如何處理這個環(huán)節(jié)以及這樣處理的原因。課后再將執(zhí)教者的教法與自己的構思進行比較,這樣既可以避免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挑剔別人,看不到講課教師的長處,不理解執(zhí)教者的良苦用心,又可以避免無原則地認同講課教師的設計,看不到執(zhí)教者思路、方法的不足。
記錄感悟之處
在聽課過程中,聽課教師往往會因為一些特殊場景或一些偶發(fā)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激活其思維,使其產生聯(lián)想和想象,但這些“智慧的火花”若不及時去捕捉并記錄下來,就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云散。因此,聽課者在聽課的過程中要隨時記下當時感想、感悟和收獲,這不僅利于課后評課、交流,更有利于為進行自主反思提供鮮活的素材,同時也為日后寫文章積累第一手資料。當然,聽課時的感悟并不能立即在聽課時成文,這時我們只需要寫幾個關鍵詞即可,課后可根據(jù)關鍵詞進行相關整理。
及時撰寫聽課反思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聽課不思考等于沒有聽,如果光看課堂上的表面現(xiàn)象而不去弄清教者的設計意圖,一味進行“鸚鵡學舌”式的機械模仿,甚而可能會帶來負面效應。我們聽課的目的是為了借其所長為我所用,見其所短為我所鑒。因此,每次聽過課后都應該對聽課內容進行及時的反思。■
?。ㄗ髡邌挝唬航K鎮(zhèn)江新區(qū)實驗小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