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山西洪洞,明永樂間遷居山東東平,再遷堂邑,清初始移居臨清,歷時300 余年,傳16 世,人口散居臨清各村街,近百戶。始祖守才、守德兄弟居堂邑,守才公第3 世孫化龍遷居臨清州城東門里,生2 子鯨和整。
鯨脈第6 世孫泰移居永清門外,劍光遷居城東十二里屯;第7 世孫大琛遷居威武門外五里莊;第8世孫長輝遷居北三里; 第11世孫是興從十:里屯遷居臺灣整脈第10 世孫兆元遷居南門外流水溝;第13 世孫儒鴻工作定居濟(jì)南。
倉上、瑤坡于氏
祖籍登州府文登縣于家集,始祖于淵任臨清州儒學(xué)正堂,遂落籍于臨清城南舊縣村。數(shù)百年間屢遭兵燹,淵公以上世系無考。淵公生2 子,長子思忠居舊縣,而次子思孝寄居南倉上。
次支居南倉上,第4 世孫貴然于明末遷第7 世孫維烈于清乾隆三十九年居鄆城;(1780)遷居瑤坡,維肇遷居梁水鎮(zhèn);第8 世孫繼功攜3 子大經(jīng)、大偉、大綸遷回倉上。
杏園于氏
為清源舊族,“州志載,明之世,吾臨頻遭兵燹,人民死傷殆盡,城南所遺僅七姓人,于氏其一也?!币颉邦嵟媪麟x,遺失舊譜,上世無考,僅具所知,推奉大成公為始祖?!贝蟪晒珵槊骱胫螘r人,其第6 世孫云彩字蒸霞為清太學(xué)生遷居吼疃,成為吼疃于氏支祖。
雙井于氏
祖籍山西洪洞縣,始祖于禮于明永樂年間遷居清平縣雙井村。2 世于用生3 子:守貌、守素、守忠,分為3 支。歷時近600 年,傳19 世。
長支守貌脈第5 世孫光先遷居高唐縣頰灘;第11世孫澤浸遷居差路河;第12 世孫斯儉遷居黑龍江省寧安縣; 第13 世孫會序、會宸、會善遷居寧安縣,會和遷居密山,會長遷居吉林;第14 世孫盛祥遷居牡丹江,瑞祥遷居吉林;第15 世孫秉貴遷居濟(jì)南。
三支守忠脈第15 世孫秉文遷居湖北沙市,秉武、秉海、秉江遷居黑龍江寧安縣。
張伴屯呂氏
租籍山西洪洞縣,始祖呂進(jìn)德于明末遷居清平縣張伴屯,近400年。傳16世。一說:永樂年間( 1403- 1425)社會移民,呂氏由晉遷魯,始祖進(jìn)德公于嘉靖四十二年1565定居張伴屯。其第13 世孫嘉禾,嘉芳遷居高唐一街村,凱遷太原,嘉善居北京,江華定居澳大利亞,嘉業(yè)定居臨清;第14 世孫昭林遷居黑龍江省穆棱縣后遷遼寧撫順市昭信居臨清,昭君居吉林省圖門;第15 世孫令友定居臨清;第16 世孫斌緒遷居新泰市禹村鎮(zhèn)。
中梁莊呂氏
祖籍山西洪洞縣,始祖思義于明末遷居山東清平縣呂家堂( 今梁莊)歷時300 余年,傳17世。
栗官屯呂氏
祖籍山西洪洞縣,始祖高桐遷居清平縣呂家橋,以下不知幾世,有讓公及思讓公由呂橋遷居栗官屯。歷時400余年,傳20 世。其間有讓支第9 世孫某遷居張伴屯。思讓支第2世孫孔賢由栗官屯遷居河?xùn)|小馬廠。
呂廟呂氏
祖籍登州府萊陽縣呂潭村,始遷祖呂某公于明永樂年間徙居清平縣西北自立呂家廟村。因失譜,幾世之間名諱失考,僅以能憶名諱者奉為始祖。以后分為3 支:長支琛,后為管呂氏,二支鳳,三支“從何字諱者遷出,亦不能確指,三支之從老塋遷葬字諱有考者,各奉之一世祖”。
呂莊呂氏
祖籍山西洪洞縣大槐樹,始遷祖呂公于明初遷居清平縣于韓莊西半里許結(jié)廬而居。明末崇禎年間,闖王起兵,群雄并起,天下洶洶,韓氏欲遷他方,始祖呂誠字守信,購其宅而居之,遂命其里為呂莊。呂氏隸屬軍籍,故有軍戶呂莊之名。呂誠生4 子:景玉景懷、景安、景佩,后分為4支。長支景玉脈第3 世孫智文生5 子遷居菜屯;第8 世孫鳳韶生1子遷居菜屯。三支景安脈第9 世孫尚仁生3 子遷居?xùn)|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