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貴
通常對成語“止戈為武”的意思理解為:“武”字是“止”和“戈”兩個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戰(zhàn),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來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對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這個成語出自《左傳·宣公十二年》:“非爾所知也。夫文,止戈為武。”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也沿用“楚莊王曰:夫武定武戢兵,故止戈為武”的說法,漢時也常有“以武禁暴整亂,止息干戈”的提法。
那么,對“止戈為武”的這種理解是否合適呢?“夫文,止戈為武。”這句話是楚莊王說的,其前因后果在《左傳·宣公十二年》中有如下記載:
潘黨曰:“君盍筑武軍,而收晉尸以為京觀。臣聞克敵必示子孫,以無忘武功?!背釉唬骸胺菭査?。夫文,止戈為武。……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武有七德,我無一焉,何以示子孫?……今罪無所,而民皆盡忠以死君命,又可以為京觀乎?”祀于河,作先君宮,告成事而還。
根據(jù)《左傳》上面的記載,可以看出相關(guān)背景是:魯宣公十二年,晉、楚兩國在鄭國的邲(bi)城(今河南省鄭州市東),進(jìn)行一次決戰(zhàn),楚國打敗了在中原的強(qiáng)敵晉國,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將士們歡喜若狂。而對《左傳》引文的一般理解是:
楚國大夫潘黨勸楚莊王把晉國軍人的尸體堆積起來,筑成一座“京觀”(骨髏臺),作為勝利紀(jì)念物,留給子孫后代看,借以炫耀武力,威懾諸侯。楚莊王不同意這種做法,他說:“這不是你們所能了解的。從文字組成上講,這個‘武’字是由‘止’和‘戈’兩個字組成的,‘止戈’才是‘武’!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武功應(yīng)該具備七種德行:禁止強(qiáng)暴、消除戰(zhàn)爭、保持強(qiáng)大、鞏固基業(yè)、安定百姓、團(tuán)結(jié)民眾、增加財富?!@七種德行,我一種也沒有,拿什么留給子孫!……晉國的軍卒為了執(zhí)行國君命令而戰(zhàn)死的,他們也沒有什么錯。怎么可以用它們的尸體做京觀呢?”楚國的軍隊按照楚莊王的命令,到黃河邊祭祀了河神,修筑了一座祖先宮室,很快就班師回國了?!斑浿畱?zhàn)”后,楚莊王名正言順地稱霸中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對《左傳》引文的上述理解,意思上大體是正確的,只是對其中“夫文,止戈為武”的理解顯得既不符合文字學(xué)理論,也不符合上下文意思以及“武”字的造字原理。
從文字學(xué)理論來講,獨(dú)體為“文”,合體為“字”?!白帧钡脑熳直玖x是在房屋里(“宀”表示房屋)生孩子(“子”表示生出來的孩子),由此引申出孳生繁殖的意思,例如“待字閨中”這個成語中的“字”就有繁衍生育的意思,所謂“某女子年方二八,待字閨中”無非是說她當(dāng)年只有16歲(二八一十六),還在閨閣之中沒有婚嫁,因為未婚方有“待字”(等待婚嫁)一說。所以,為什么要把獨(dú)體字稱為“文”,要把合體字稱為“字”,那是因為獨(dú)體字是像畫花紋那樣畫出來的,而合體字是由獨(dú)體的“文”繁衍孳生組合出來的。既然是這樣,那么“武”是一個合體字,這是自古以來盡人皆知的事實,《左傳》中作為楚國大夫的言論,絕不會認(rèn)為“武”字是“文”而不是“字”,更何況他下文的解釋“止戈為武”,就是按照“字”(合體字)的原理來解釋“武”字的。于是,對于“夫文,止戈為武”一句的正確的解釋應(yīng)該是:“夫文”的“文”是指獨(dú)體的文字的意思,而不是指合體的“武”這個特定漢字的意思,否則,原文就應(yīng)該是“夫武,止戈為武”或者“夫字,止戈為武”,而不應(yīng)該是“夫文,止戈為武”。
從上下文意思以及“武”字的造字原理來看,“非爾所知也。夫文,止戈為武。”一句的意思是說:這不是你們所能了解的,如果要用那些組合成“武”字的“文”(獨(dú)體字)來解釋的話,只需用“止”和“戈”這兩個獨(dú)體字(文)就可以組成一個合體字“武”字了。言外之意就是,只需邁開腳(止),扛起槍(戈),就可以動武了。也就是說,“武”是一個會意字,從止,從戈,在甲骨文里,“止”,是“趾”的本字,像一個腳印,引申為行走的意思,不能以今解古地將其理解為是“停止或制止”的意思。也就是說,“武”,表示一個人在“持戈行進(jìn)”,表示要動武,而不是說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
“武”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形體一脈相承,均為合體會意字(從戈從止),“戈”為武器的代表,“止”為足趾的象征,“武”字的表現(xiàn)形式是“戈上足下”,也可以認(rèn)為是“戈前足后”,上面(前邊)畫一個“戈”形(戈),而下面(后邊)畫一個“足”形(止),二者的組合構(gòu)成形象取意或稱之為會合成意。其字面上看,即“立足持戈”或者“持戈豎立”的靜態(tài)組合。而其實際上所要表達(dá)的含義卻應(yīng)該是一種象征性的動態(tài)組合,即表示一個人在“持戈行進(jìn)”,手握長槍(戈),邁開雙腳,表示前往征伐,訴諸武力,
在今文字中,“止”字寫在左下角,而“戈”的一撇移到“弋”字的左上角,更能顯示持戈而行的動態(tài)含義。所以,“武”的造字本義就是手持兵器在行進(jìn)。
“武”的本義是有關(guān)軍事活動或強(qiáng)力行為的通稱。《說文·戈部》:“武,楚莊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為武。”今人通常把《說文》中講解“武”字的這句話翻譯為:“武,楚莊王說:武力的作用,就是用來平定亂世,建立戰(zhàn)功,止息戰(zhàn)爭。所以‘止、戈’會意為‘武’字。”如果這樣的理解真實《說文》的本意的話,那么愚以為許慎將其解為“止戈為武”是不符合造字本義的,因為“止”的本義并不是止息或制止,而是代表腳的“趾”。因此,對“武”字字義的完整表述應(yīng)該是:或持戈靜止而立,站穩(wěn)雙腳,注視前方;或舉戈而動,邁開雙腳,欲與人斗、欲與獸斗。與人斗是爭奪地盤和剩余價值,與獸斗是維持生存和生命,凡對外施加強(qiáng)有力的行為都可稱之為“武”,例如:“武夫力而拘諸原”(《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至于“止戈為武”的說法,要么是后人對字形的一種誤解,要么是后人對字義的一種曲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