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的《瀧岡阡表》,是為其死去的父母所立墓碑的碑文。
“瀧(shuang陰平)岡”,是一個地名,位于江西永豐縣南的鳳凰山上,歐陽修的父母葬于此地。
“阡表”,即是墓碑。過去人死后,墓前樹一石碑,上面刻載死者生平,表彰其功德,以示紀念,也為教育后人。
古時侯,把刻在阡表上的文字,也列為文體之一。因此,歐陽修將為其父母刻寫的碑文稱為《瀧岡阡表》。
該阡表詳細記述了歐陽修的母親鄭氏教育他的情況。
“六一居士”
歐陽修(1007-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吉水(今屬江西)人。晚年,又號“六一居士”。
何謂“六一居士”?歐陽修六十三歲時撰寫《六一居士傳》中有這樣的記載:
客有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span>
客曰:“是為五一爾,奈何?”
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
天圣年間,歐陽修考中進士,曾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在政治上,他要求有所改革,支持范仲淹;王安石推進新法時,曾上疏指“陳青苗法”之弊。
在文學上,他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追求糜麗形式的文風表示不滿,并且積極培養(yǎng)后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獨撰《新五代史》,還著有《歐陽文忠集》。其詩文語言流暢自然,說理通達,抒情委婉。
他和韓愈、柳宗元、蘇洵、蘇軾、王安石、曾鞏等人,被列為“唐宋八大家”。
“歐母畫荻”實施早期教育
在冬天的夜里,將爐灰灑在雪地上,借著微亮的月光,用荻草桿當筆,在雪地上一筆一筆地教歐陽修寫字、認字。就這樣,她教兒子學會了很多字。
這就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歐母畫荻”的故事。
歐陽修識字以后,非常喜歡讀書,見到書就像得到寶貝一樣,特別高興。對書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他都仔細咀嚼,從不馬虎。他天資聰明,記憶力又強,讀過的書差不多都能背下來。長到十歲的時侯,他早就把家里的書熟讀多遍。
為滿足兒子求知的欲望,母親常常向鄰居和親友家借書給他讀;有些好書,母親還督促他動手抄寫。每次借來的書,他都按預定的時間交還人家。正因為母子倆很守信用,所以鄰居和親友,都愿意把書借給他看。
這樣,歐陽修家里雖然很窮,買不起書,卻有博覽群書的機會。
進行優(yōu)良家風傳遞
歐陽修的父親歐陽觀,生前曾在道州、泰州等地做過管理一般行政事務和掌管司法一類的輔佐官,一生官位并不顯要。他父親在世時,為官清廉,處世仁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頗具美德。他母親經(jīng)常利用其父親的為官處世之道和遺訓,教育歐陽修。
她曾對歐陽修說:
“你父親為官時,非常節(jié)儉,奉公守法,并且常以財物接濟別人,喜歡結交朋友。他的俸祿很微薄,家里人除了衣食住行的花費,基本沒有什么節(jié)余。他一生沒有沾染什么嗜好,也不計較家里人吃什么喝什么,從沒有置買過什么家產(chǎn)。所以,他去世以后,‘無一瓦之覆,一垅之積’,就是說,沒有留下一間房屋,一垅地?!?span>
母親還告訴他:
“當年,你父親做司法官的時侯,常常在夜里研究各種案件。他邊看,邊搖頭,還多次放下案卷,嘆息不止。我不知其故,就問他為什么總是嘆息。他說:‘這又是一樁判死刑的案件?!艺f能不能為他找出一條生路呢?
“你父親說:‘對于這些下層百姓,我總是要想方設法要使他們得到從寬發(fā)落??捎袝r候,也很難想出辦法替他們減罪。你不知道,當今世上有些掌管司法大權的人,總覺得判死刑越多越好。你說,這是什么世道呀!’”
有時候,母親還給歐陽修講述他小時侯的。她說:
“回想你小時侯,奶媽抱著你站在你父親面前,你父親曾對我說過這樣的話:‘算命的先生說,我將要在兩年之內死去。如果按他的說法,我是不能看到我的兒子有所成就的那一天了。我死后,你要告訴我的兒子,我希望他有所成就?!?/span>
“你父親生前經(jīng)常講這樣的話,我記得非常清楚。所以,到今天我還能原原本本地講給你聽。你一定要遵照你父親的遺訓去做?!甭犃诉@些,歐陽修受到極大的激勵。
母親還常常用其父親的為人處事之道教導歐陽修:
歐陽修聽了母親的這些教誨,總是很激動,他曾多次流著眼淚向母親表示:我永遠也不會忘記,請母親放心。
“吾兒不能茍合于世”
就是在歐陽修做官以后,母親也沒有放棄自己的職責,還經(jīng)常教育他,在關鍵時刻隨時地提醒、點撥他,鼓勵、支持他。
宋朝初年,社會上流行一種很不好的文風,只是一味追求華麗辭藻,而文章的內容卻是相當空洞。歐陽修對此十分不滿。他非常欣賞唐朝文學家韓愈的文風:文章結構嚴密,說理透徹,氣勢磅礴,有很強的感染力。他決心學習韓愈,革除追求形式的不良風氣。
1507年,他借翰林學士奉命主持科舉考試的機會,嚴格規(guī)定所有應試的文章,都必須采用樸實的古文體;凡是內容空洞、華而不實,或者故意賣弄辭藻的,一律不取。歐陽修的這種主張,不但受到當時那些在朝的守舊官僚的反對,同時也引起不少讀書人的反對。
有一天,一群落選的考生,趁歐陽修早晨上朝的時侯,在街頭把他包圍起來,任意辱罵,要他放棄他所規(guī)定的文體限制。
每當歐陽修遇到這樣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時,母親總是提醒他:
“吾兒不能茍合于世。”
鼓勵兒子堅持自己正確的主張,不要屈從于外界的壓力。
景佑三年,歐陽修為支持范仲淹革新政治,上疏皇帝直諫,被貶黜到夷陵(今湖北宜昌市)做縣令,他很擔心母親為此而傷心。
母親看出了兒子的心思,非常坦然地對他說:
“你們歐陽家本來就很貧窮,我已經(jīng)習慣于這種生活了。只要你能過艱苦的生活,我也沒有什么懼怕的!”
母親毅然地隨歐陽修赴任夷陵。
歐陽修之所以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有所成就,同他母親鄭氏的精心培養(yǎng)教育是分不開的。母親既是他的啟蒙老師,又是他的終身導師。不僅關心他的學業(yè),克服困難,教給他以知識,還教給他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
歐陽修每一步成長都滲透著母親的心血。因此,歐陽修為了使自己和后代永記母親的諄諄教導,也是為了紀念母親,他滿懷深情特地為母親撰寫了著名的《瀧岡阡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