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底部概要
1.底部的概念
底部是指股價長期趨勢線的最低部分。事實上,底部的形成有一個筑底過程,筑底的目的是為了調整均線或者清洗籌碼。當市場對該股的拋盤感應達到了極微的程度,或者因為某些消息導致投資者對股市絕望而恐慌性出貨,而又有新生力量介入的時候底部才有可能形成。
2.底部的特點
通常來講,底部的特點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在一輪下跌趨勢形成之后,下跌的時間和幅度均比較大。
(2)長期下跌趨勢通道上軌線被突破,中長期均線開始上升。
(3)下跌形態(tài)規(guī)模越大,形成底部時間越長,則上升時的漲幅越大。
(4)底部區(qū)域往往也是成交量最小的區(qū)域。
(5)底部形成的時間比頂部形成的時間要長。
3.底部的分類
按照行情的規(guī)模大小,底部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短期底部:是指股價經過短時間的連續(xù)下跌之后,導致短期技術指標超賣而出現(xiàn)股價反彈的轉折點。
(2)中期底部:是指由于股價經過長期下跌之后,借助利好題材所產生的反彈行情的轉折點。
(3)長期底部:是指弱勢行情完全結束,多頭行情重新到來的轉折點。
二、底部的識別
投資者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底部識別。
1.下跌時間長、空間大。大盤下跌時間在三個月以上;股價下跌在40%左右;機構與投資者虧損面達70%以上,投資者虧損幅度在30%一50%,機構在20%以上。
2.幾乎所有板塊與個股都要輪跌一遍,甚至有的弱勢品種會經歷兩到三波的大跌。
3.底部產生前的成交量極度低迷。這是因為經歷過大幅下跌后市場心態(tài)十分謹慎,對市場內出現(xiàn)的上漲行情都懷有戒備之心,而且參與低位反彈的資金通常也不會很多,上漲無量的現(xiàn)象較為明顯。如果股價繼續(xù)下跌,而成交量創(chuàng)出地量后開始緩慢放量,成交量與股價之間形成底背離走勢時,表明大盤調整已經到位。
4.出現(xiàn)大量高分紅率的個股。客觀來講,購買股票最直接最本質的目的是分紅,紅利才是推動資本市場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只融資無回報的市場難以長期維持。分紅率,又稱派息率,也就是當年派息總數(shù)/同年總盈利,這個指標一般介于40%一60%,某些上市公司派發(fā)特別股息,會使這個指標超過100%。投資者一般會認為超過60%的派息比率會對企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造成困難。派息比率這個指標,反映的是上市公司愿意通過現(xiàn)金回報股東的豪爽程度。
此外,分紅率是高是低有幾個標桿,投資者應予以了解: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實業(yè)資本的年收益率、住房出租收益率(年租金/房價)。
5.個股大面積破發(fā)、破凈,新股大面積破發(fā)。尤其是一些大盤績優(yōu)股出現(xiàn)破發(fā),成批的個股或板塊集體大幅下挫或集體跌停,開始有股價跌破凈資產的個股出現(xiàn),市場一片蕭條,多數(shù)投資者已經失去了信心甚至絕望。
就破發(fā)而言,破指的是跌破,發(fā)指的是股票的發(fā)行價格,破發(fā)的意思是指某支股票當前的價格已經跌破了發(fā)行價格。一般市場供需的嚴重失衡是導致股票破發(fā)的主要原因。
破凈,其全稱為股價跌破凈資產值,是指股票的市場價格低于每股凈資產。事實上,股價跌破凈資產,這是市場給投資者提供的最安全的套利機會,這樣的機會其實并不多,即使出現(xiàn)了也需要投資者用心去識別。
6.對投資大眾心理變化的解讀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投資大眾對利好變得麻木。一次次利好的推出換來的卻是一次次股價的下跌,利好再度推出時影響已經不大。此時,熊市思維變得極其嚴重,前期看多的機構開始悲觀和開始做空,此前一直看多的分析師、咨詢機構對市場前景開始出言謹鎮(zhèn),同時投資者對宏觀面和政策利好變得麻木。
(2)投資大眾對市場絕望。投資大眾對利好利空消息麻木,市場保持著一種勻速下跌態(tài)勢。也就是說,市場既不會因利空而加速下跌,也不會因為利好而大幅反彈,而是保持勻速下行的趨勢。此時,絕大多數(shù)投資者已經選擇了離開市場。
總而言之,股市見底通常會有很多預兆。投資者若想借助底部獲利,就需要搜集各種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制定較為合理與實用的操作策略。
三、底部的研判方法
根據(jù)不同類別的底部,研判方法有所不同,投資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
1.短期底部的研判方法
短期底部以V形居多,發(fā)生行情轉折的當天,個股經常在日K線圖上走出較為明顯的下影線,在探到底部之前,常常會出現(xiàn)2一3根比較大的陰線,換而言之,每一次加速下跌都會探及一個短期底部。
V形底,也稱尖底,是指股價經過連續(xù)下跌,因為突如其來的某個因素扭轉了整個趨勢,在底部伴隨著大成交量形成十分尖銳的轉勢點,一般僅需兩至三個交易日,隨后股價出現(xiàn)近乎垂直的急升,從底點快速漲升,成交量劇烈放大,整個移動軌跡就像英文字母V。 V形底通常是由于投資者恐慌性拋售,使股價跌到了偏離股票內在價值的低位所致,是報復性上漲的結果。它往往是在重大利好消息來臨或在嚴重的超賣情況下產生的,造成短期內價格的劇烈波動。需要說明的是,V形底在轉勢點必須要有明顯的大成交量相配合,否則此形態(tài)不能確立。
2.中期底部的研判方法
在中期底部出現(xiàn)的形態(tài)有很多種,通常以W形底和頭肩底出現(xiàn)的概率稍大些。正常情況下,中期底部是在跌勢持續(xù)時間較長(10周以上)、跌幅較深(下跌30%以上)時才會出現(xiàn),而且在到達中期底部之前往往有一段頗具規(guī)模的加速下跌。另外,中期底部的出現(xiàn)不需要宏觀上基本因素改變,但往往需要消息面的配合,最典型的情況是先由重大利空消息促成見底之前的加速下跌,然后再由利好消息出現(xiàn),配合市場形成反轉。
W底,也可以稱為雙重底,如圖1所示。W底包含兩個底,也就是兩個相同高度的低點。需要指出的是,W底的兩個底點通常并不是在同一水平上的。其實兩者之間幅度相差只要在10%以內就不會影響分析。雙重底是一種極為重要的反轉形態(tài),出現(xiàn)的次數(shù)也較為頻繁。正常情況下,形態(tài)構筑的時間越長,形態(tài)完成后的效果就越好。如果形態(tài)構筑時間短,那其形態(tài)的技術意義就不大。因此,雙底形成的時間在半年至一年以內時最為有效。W底形成之后一般會出現(xiàn)回抽確認,也就是說,價格會出現(xiàn)回落,但往往會受到來自頸線位的技術支撐。實際上股價只要不跌破頸線,就會很快向上拉升,此時投資者可以介入。
圖1 W底的變形——三重底
頭肩底,就是“先下跌再上來”,此時形成的這個V形就是“左肩”;然后繼續(xù)下跌,跌得比第一個V形的底部還深,之后再漲上來,這就形成了另甲一個“底”;然后又一次下跌,但這次下跌沒第二個V形底部深,和第一個“V”形的底部差不多在同樣位置,這就形成了“右肩”。一旦形成這樣的頭肩底形態(tài),則意味著反轉的形成。在頭肩底走勢中,最佳的買入時機在向上有效突破頸線之后,或者突破頸線后的回抽確認時。在向上突破頸線之后,價格穩(wěn)定在頸線上方并形成了上升中繼形態(tài),此時可結合中繼形態(tài)的要領尋求到更多的進場做多機會。
3.長期底部的研判方法
通常來講,長期底部是熊市與牛市的交界點。長期底部的形成有兩個重要前提。
(1)導致長期弱勢形成的宏觀基本面利空因素正在消失,無論宏觀基本面利空因素的消除速度是快還是慢,最終的結果都必須是徹底地消除。
(2)當股價處于低水平時,投資者信心開始恢復。長期底部的形成一般有簡單形態(tài)和復雜形態(tài)兩種。實際上,簡單形態(tài)是指潛伏底或圓形底,這兩種底部的成交量都很小,市場表現(xiàn)冷清;復雜形態(tài)是指規(guī)律性不強的上下振蕩形態(tài)。
潛伏底是指股價在一個極狹窄的范圍內橫向移動,每日股價的振幅極小,且成交量也十分小,圖表上形成一條橫線般的形狀,如圖2所示。通常來講,潛伏底大多出現(xiàn)在市場交易冷清之時或一些股本較少的冷門股上。對于投資者而言,在長期性底部出現(xiàn)明顯突破時方可跟進。此時突破的特征是成交量激增。此外,應注意在突破后的上升途中,該股必須繼續(xù)維持高成交量。
圖2 潛伏底
圓形底是股價在經過一段時間快速下跌之后,空方力量減弱,股價下跌速度明顯減緩,成交量遞減,使股價難以深跌時形成的。隨后逢低買盤逐步增加,成交量也溫和放大,股價緩慢爬升,最后股價向上沖刺突破出現(xiàn)急升,成交量也快速放大。圓形底是以一個較長而平底的形態(tài)出現(xiàn)在低價水平,而且圓形底的形成時問相對較長。另外,圓形底突破橫向整理區(qū)域時,一般會伴有跳空缺口,這一點可以作為驗證底部的根據(jù)。
需要強調的是,莊家受到坐莊成本的時間限制,無法在長期走勢中畫圖騙線。越是形成時間跨度長的底部形態(tài),可信度越高,越容易形成歷史性的底部。
四、底部的研判要點
概括來講,底部的研判要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市場的大型底部的形成也是可以從部分技術指標上進行判斷的。比如,當周線圖表上的一些技術指標,如MACD, KDJ等出現(xiàn)低位背離現(xiàn)象時,往往意味著部分長線資金開始進場吸納股票,由此也導致了技術指標并不隨著股價繼續(xù)下跌而下跌。此外,當日K線、周K線以及月K線等短期、中期、長期指標同時出現(xiàn)見底信號時,投資者就要密切留意后市運行方向;如果周線、月線等中長期指標表現(xiàn)不好,但日線等短期指標開始走穩(wěn)時,市場可能在短期內反復,但市場的中長期走勢依舊需要觀察。技術指標是分類的,正確的研判方法是用同一類指標進行綜合分析。一般只有當同類指標發(fā)出同樣的信號時,其市場指導意義才比較可靠。
2.通常來講,底部形態(tài)構筑成功后,在右側的上漲過程中,如果伴隨著成交量溫和放大,則較為可信。而無量配合的持續(xù)上漲,往往預示著莊家已經控盤。這種底部形態(tài)的可信程度還需要結合其他的分析手段進行分析。另外,在底部形態(tài)的構筑過程中如果有不規(guī)則形態(tài)的出現(xiàn),往往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比較可信。相反,底部形態(tài)構筑過于完美,反而有可能是莊家刻意所為,投資者須提高警惕。
3.用K線進行研判。投資者用K線進行研判時,需要關注以下幾點。
(1)周K線、月K線處于低位區(qū)域或者長期上升通道的下軌。
(2)總成交量持續(xù)萎縮或者處于歷史地量區(qū)域。
(3)指數(shù)越向下偏離年線,底部形成的可能性越大。一般在遠離年線的位置出現(xiàn)橫盤或者V形轉向時,預示著中級階段性底部已明確成立。
(4)漲跌幅排行榜呈橄欖型排列,即最大漲幅在3%左右,而最大跌幅也在3%左右,這說明市場大多數(shù)品種處于微漲或微跌狀態(tài)。
(5)雖然時有熱點板塊活躍,顯示有資金運作,但明顯缺乏持久性,更沒有階段性領漲、領跌品種的出現(xiàn)。
4.投資者從新股角度研究入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辨別二級市場是否到了一個可以買入的階段。A股歷史上經驗表明,當新股上市并迅速跌破發(fā)行價后,二級市場往往進人大型底部區(qū)域。這會引發(fā)部分資金回流二級市場。同時,如果新股上市后上漲幅度不高,使得一級市場資金申購收益率有限,也會引起外圍資金的關注,從而悄悄入場。相反,當新股上市后被爆炒,二級市場也會面臨相當大的風險。
一級市場,即股票發(fā)行市場,是指實現(xiàn)股票從規(guī)劃到銷售的全過程的市場,發(fā)行市場是資金需求者直接獲得資金的市場。二級市場,是已發(fā)行股票按時價進行轉讓、買賣和流通的市場,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部分。
看盤錦言
常言道“看大勢者方能賺大錢”.投資者只有正確利斷底部的出現(xiàn),才能有效地規(guī)避市場系統(tǒng)風險,從而在眾多牛股登場時踏準節(jié)拍,重點出擊龍頭股,以博取投資利潤的最大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