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劉禹錫.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解題】
此詩作于穆宗長慶四年(824)劉禹錫由夔州(今四川奉節(jié))刺史調(diào)任和州(今安徽和縣)刺史途中。西塞山:在今湖北黃石市長江邊。山巖竦峭,形勢險要,為六朝軍事要塞。詩中詠東吳被晉滅亡史事,說明山川之險不足恃,慨嘆人世屢經(jīng)興亡盛衰而江山依舊,有托古諷今之意。清薛雪《一瓢詩話》評此詩云:“似議非議,有論無論,筆著紙上,神來天際,氣魄法律,無不精到,洵是此老一生杰作。”
【注釋】
①王濬(206—285):字士治,西晉初大將,為益州(今四川成都)刺史。樓船:王濬受晉武帝命,造大樓船,船上以木為城,起樓,內(nèi)可容二千人。下益州:從成都出發(fā),順流而下。咸寧五年(279),王濬受命進兵,次年克武昌,順流而下直取吳都建康(今南京),吳主孫皓投降。②此句意謂吳國國運終結(jié)。金陵王氣:相傳戰(zhàn)國楚威王時,見此地有王氣(古代望氣術(shù)士謂帝王所在的祥光瑞氣),于是埋金以鎮(zhèn)之,故稱金陵。黯(an)然:喪失貌。收:結(jié)束,消失。③此句意謂吳國用千丈鐵鏈橫鎖于江面企圖阻攔晉船,結(jié)果被晉人用大火炬燒熔沉于江底。千尋:古時八尺為尋,此處形容鐵鏈之長。④降幡(fan):表示投降的旗幟。石頭:石頭城,故址在今南京清涼山。⑤二句意謂人世間多少回為以往興亡之事感傷,而這座西塞山依舊安靜地依靠在江邊。枕:靠,依。寒流:形容秋天的江水。⑥四海為家:四海歸于一家,指天下統(tǒng)一。⑦此句意謂故壘已荒廢無用,如今只有蘆荻發(fā)出蕭蕭秋聲。故壘:過去戰(zhàn)爭遺留下的營壘。蕭蕭:象聲詞,風(fēng)吹蘆荻聲。蘆荻(di):蘆葦。
【譯】
當(dāng)年王浚率領(lǐng)著樓船水軍,
浩浩蕩蕩地駛出益州,
金陵的帝王之氣黯然而收。
千里長江的橫江鐵索頃刻
被烈火燒斷,沉入滾滾的江流,
一片投降的旗幟升起城頭。
唉!人生能有幾次傷懷往事?
倒是西塞山枕臥大江,形勢依舊。
現(xiàn)在我生逢四海為家,天下一統(tǒng)的時候,
看這些舊日的營壘,已長滿了蘆荻,
在蕭蕭的秋風(fēng)里瑟抖。
【全詩賞析】
這首詩題為懷古, 而旨在鑒今。唐穆宗長慶四年 (824), 作者調(diào)任和州 (今安徽和縣) 刺史。途經(jīng)西塞山時, 即景騁情, 油然興感, 于是吟成這首在當(dāng)時便號為“絕唱”的七言律詩。據(jù)《鑒誡錄》載, “元稹、劉禹錫、韋楚客同會樂天舍,各賦《西塞山懷古》。劉詩先成。白曰: '四人探驪,子先獲珠, 所余麟角, 何用?’ 三公乃遂罷作?!北M管前人已辨其妄, 但由這一傳說本身, 卻不難看出這首詩曾怎樣令人嘆為觀止。
“西塞山”, 是長江中游的軍事要塞之一, 形勢險峻。三國時, 東吳曾以之為江防前線,恃險固守。但吳主孫皓于此設(shè)置的攔江鐵索,并沒能擋住晉軍的凌厲攻勢。這是詩的前四句所描述的史實, 也是作者“懷古”的具體內(nèi)容。但平實的史料一經(jīng)攫入作者縱橫捭闔的詩筆,頓時化為生動而遒煉的形象。一、二句以晉軍的浩大聲勢反襯東吳的衰颯氣運, 見出戰(zhàn)爭雙方的強弱不侔?!巴鯙F”, 西晉益州刺史。據(jù)《晉書》本傳,晉武帝“謀伐吳,詔濬修舟艦。起樓櫓,開四出門,其上皆得馳馬來往?!薄皹谴?,指此?!跋乱嬷荨?, 是說王濬率師由益州沿江而下, 直發(fā)金陵?!敖鹆辍?, 為東吳都城。其后, 東晉及宋、齊、梁、陳亦建都于此, 故有六朝舊都之稱?!巴鯕狻?,指關(guān)乎國運的祥瑞之氣。古人迷信望氣之術(shù),虔誠地以為帝王所在之地有 “王氣”繚繞, 國興則氣盛,國亡則氣歇。這里, “王氣黯然收”,意謂東吳國運告終, 敗亡之象昭然可見。益州與金陵遠隔千里, 但在作者藝術(shù)地再現(xiàn)當(dāng)年的戰(zhàn)局時, 其空間距離卻被壓縮到最小限度: 一“下”即“收”,何其速也! 這樣措筆, 不僅揭出上下句之間的因果關(guān)系,而且給人兩地近在咫尺, 桴鼓相應(yīng)之感。三、四句專就東吳方面著筆。東吳曾以鐵鎖橫截江面, “又作鐵錐,長丈余,暗置江中,”企圖藉此負隅頑抗。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盀F乃作大筏數(shù)十,亦方百余步??`草為人,披甲持杖,令善水者, 以筏先行。筏遇鐵錐,錐輒著筏去。又作火炬,長十余丈,大數(shù)十圍, 灌以麻油, 在船前, 遇鎖, 燃炬燒之。須臾, 融液斷絕,于是船無所礙”。(《晉書 ·王濬傳》) “千尋”句即概括這一由抗拒到失去抗拒條件的過程。“一片”句則寫出戰(zhàn)爭的結(jié)果:吳主孫皓眼見敗局已定,只好“備亡國之禮”,開門出降—— “降幡”,是表示投降的旗幟; “石頭”,指石頭城, 亦即金陵。這兩句借史實以明事理, 于虛實相間、勝敗相形中揭示出終歸統(tǒng)一的歷史潮流, 不失為精警之筆。其中, “千尋” 與 “一片”、“鐵鎖”與“降幡”,分別構(gòu)成多與少及重與輕的逆反,不僅使前后兩種意象之間形成順逆相蕩、富于張力的沖激,釋放出更強烈的美感效應(yīng),而且不動聲色地賦予全聯(lián)一種辛辣的嘲諷意味——嘲諷東吳統(tǒng)治者恃險固守,只能是枉拋心力。而作者之所以從眾多的史事中拈出西晉滅吳一事加以吟詠,正是為了從反面闡明 “興實在德, 險不足恃”的深刻思想。這一深刻思想在作者另詩《金陵懷古》中曾借助議論化的筆墨得到更明確的闡發(fā): “興廢由人事, 山川空地形”。
如果說前四句側(cè)重于敘往古之事的話,那么,后四句則側(cè)重于發(fā)懷古之思。五、六句筆鋒由 “往事”折回到眼前的山川風(fēng)物, 將歷史與現(xiàn)實勾通起來?!叭耸缼谆貍隆?,將包括東吳在內(nèi)的六朝一筆括過,視野宏通,情思悠長。一個 “傷”字, 既帶有反思歷史所產(chǎn)生的感慨, 又飽含審視現(xiàn)實而引起的憂慮?!皫谆亍?, 點出建都金陵、雄踞江東而終于亡國的非獨東吳而已。這就將詩境又向深處拓進一層。屈復(fù)《唐詩成法》有云: “前四句止就一事言, 五句以 '幾回’ 二字括過六代, 繁簡得宜,此法甚妙”。誠然如此。在作者看來, 對東吳亡國的沉痛往事,后人不僅要 “哀之”, 更要“鑒之”;如果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宮賦》); 東吳以后的晉、宋、齊、梁、陳等短命王朝之所以相繼覆滅, 豈不正是因為 “哀之而不鑒之” 的緣故? “山形依舊枕寒流”, 將詩題中的“西塞山”攝入畫面。朝代淪替而山形依舊。作為六朝興亡的見證者,西塞山始終屹立于江流之中, 無改其固有的奇?zhèn)ァⅠ登停?這就更襯出人事變化之頻繁。著一“寒”字, 不僅與篇末的 “秋”字相照應(yīng), 點明時令, 而且渲染了一種吊古傷今時不免產(chǎn)生的悲涼之感。就技巧而論,如果說前 一句可證作者用筆之簡煉的話, 那么, 這 一句則足見作者用筆之圓熟。最后兩句在謳歌天下 一統(tǒng)局面的同時,借渲染歷史的陳跡,揭示現(xiàn)實的隱患。“四海為家”, 意謂全國統(tǒng)一, 語本 《史記·高祖本紀(jì)》: “天子以四海為家”。“故壘”, 指舊日作戰(zhàn)時的營壘。既然四海歸為 一家, 舊日的營壘自然早已廢棄不用, 今日西塞山下, 但見蘆荻蕭蕭、秋風(fēng)瑟瑟。從表面上看, 這似乎是在為 “今逢”太平盛世而欣幸、而謳歌, 但如果聯(lián)系當(dāng)時的時代背景來透視其深層結(jié)構(gòu), 則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的真實用心。安史之亂以后, 唐王朝的國勢一蹶不振, 不僅吐蕃、回紇交相侵擾, 藩鎮(zhèn)的割據(jù)與叛亂更是頻繁發(fā)生。當(dāng)作者寫作這首詩時, 唐王朝的平藩戰(zhàn)爭已初奏克獲之功, 但卻仍然存在叛亂的潛在危機。因而,作者著力渲染“故壘蕭蕭”的悲涼陳跡,一方面固然是警告那些妄圖恃險割據(jù)的藩鎮(zhèn)不要輕舉妄動, 重蹈歷史的覆轍;另一方面又何嘗不是告誡唐王朝的統(tǒng)治者,不要在勝利面前忘乎所以,應(yīng)提高對意欲割據(jù)者的警惕。用筆如此深曲, 難怪汪師韓《詩學(xué)纂聞》要感嘆說: “至于蘆荻蕭蕭, 履清時而依故壘, 含蘊正靡窮矣”。
作為懷古詠史詩中的翹楚之作,這首詩不僅氣韻沉雄,寄慨遙深,而且筆勢縱橫開合,境界雄奇闊大。作者以橫掃千軍的氣概,將那鱗次櫛比的 “樓船”、黯然飄逝的 “王氣”、沉入江底的 “鐵鎖”、高掛城頭的 “降幡”、閱盡人間滄桑的巍巍 “山形”、滔滔 “寒流”以及雄踞在蕭瑟秋風(fēng)中的“故壘”,一一排比入詩,構(gòu)成雄偉壯闊的場面,并從中抽繹出一種深沉、浩茫的興亡之感。這決非汲汲于 “翡翠蘭苕”者所能措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