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國歷代官職解釋』
轉(zhuǎn)運使
官名。始置于唐代,初稱“水陸發(fā)運使”,管理洛陽、長安間的糧米運輸事務。后設“江淮轉(zhuǎn)運使”,掌江南各道的水陸轉(zhuǎn)運;“諸道轉(zhuǎn)運使”,掌全國谷物財貨的轉(zhuǎn)輸和出納,由宰相及鹽鐵使等官兼領。宋初為集中財權、改置專職的“都轉(zhuǎn)運使”、“轉(zhuǎn)運使”,掌一路或數(shù)路財賦,有檢察地方官吏的權力。其后職掌擴大,兼理邊防、治安、錢糧、巡察等事務,成為府州以上的行政長官。遼、金亦于諸路設轉(zhuǎn)運使,金代另于京城設“都轉(zhuǎn)運使”,以掌管錢谷的征收、轉(zhuǎn)運和倉庫出納。元、明、清有“都轉(zhuǎn)鹽運使”,是專管鹽務的長官。
驛丞
明清之制,各州縣設有驛站之地,均設驛丞。掌管驛站中儀仗,車馬,迎送之事,不入品。
供奉
在皇帝左右供職者的稱呼。唐初有“侍御史內(nèi)供奉”,“殿中侍御史內(nèi)供奉”等名。唐玄宗時設“翰林供奉”,專備宮中應制而設。宋代“東、西頭供奉官”為武官階官,“內(nèi)東、西頭供奉官”為內(nèi)侍(宦官)階官,僅用以表示品級,無實際職掌。清代稱“南書房行走”為“內(nèi)廷供奉”。
供事
清代中樞機關低級職員的一種。大體上指不屬于各正式編制的人員。服務至一定年限可以正式補用為低級官吏。
幫辦
清代后期,中央及地方臨時機構中主管官的副職,資格比會辦略次。
勃極烈
金初官號。烏古迺(公元1021—1072年)時開始設官,官長皆稱“勃極烈”,即女真語治理眾人之意。最高總管稱“都勃極烈”,類似漢制中的冢宰。其次是“■版勃極烈”;以下是“國倫勃極烈”,有時左右并置,等于國相。此外還有胡魯(統(tǒng)領官)移賚(第三位)、阿買(治理城邑的官)、乙室(迎迓官)、扎失哈(守官署的官)、昃(陰陽官)、迭(倅貳官)等勃極烈。金熙宗時廢,清代改譯“貝勒”,但已成為爵位的名稱,與金代不同。
按察使
官名。唐初仿漢刺史制設立,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分置十道按察使,成為常設官員。開元二十年改稱“采訪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改稱“觀察處置使”,實為各州刺史的上級,權力僅次于節(jié)度使。宋代初以轉(zhuǎn)運使兼領,后乃別設提點刑獄。金承安四年(公元1199年)改提刑使為“按察使”,主管一路的司法刑獄和官吏的考核之事。元代改稱“肅政廉訪使”。明初復用原名,為各省提刑按察使司的長官,主管一省的司法,又設按察分司,分道巡察。中葉后各地多設巡撫,按察使成為巡撫的屬官。清代亦設按察使,隸屬于各省總督、巡撫,為正三品官,清末改稱“提法使”。
指揮
官名。明清沿元制于京城設五城兵馬司,置指揮、副指揮,掌坊巷有關治安之事,又明代各衛(wèi)的指揮使亦簡稱指揮。
封人
官名?!吨芏Y》列為地官司徒的屬官。掌分封諸侯之事。春秋時各國也設有此官,掌典守封疆等事。
封疆大吏
清代總督、巡撫總攬一省或數(shù)省的軍政大權,猶如古代分封疆土的諸侯,一般稱封疆大吏。
柱國
官名。戰(zhàn)國時楚國設置,為統(tǒng)率武裝部隊之官,或稱“上柱國”,其地位略次于“令尹”。兩漢廢。北魏、西魏時設“柱國大將軍”,以統(tǒng)率府兵,每柱國下統(tǒng)兩個大將軍。北周時增置“上柱國大將軍”,隋代有“上柱國”、“柱國”,以封勛臣。唐以后作為勛官的稱號;“上柱國”為十二轉(zhuǎn)(即第一級),正二品,至清始廢。
相國
官名。春秋時齊景公設左、右相,相成為齊國卿大夫的世襲官職。以后其他諸侯國也有設置,或稱“相國”,或稱“相邦”,或稱“丞相”。只有楚國不設相,以令尹為其國的最高執(zhí)政官。秦有相國。漢初先置丞相,后改為相國,各諸侯王國亦設過相國,后改稱為相。東漢不設相,以大司徒任宰相之職。東漢末,獻帝時始改司徒為丞相。唐以后,多用以作實際任宰相之職者的尊稱。明、清兩代則用以對內(nèi)閣大學士的尊稱。
春坊
官署名。隋置門下、典書二坊,唐改為左右春坊,為太子官屬。歷代相沿,春坊官有庶子、中允、贊善等,明清僅備為翰林院編修、檢討之升轉(zhuǎn),因而編修、檢討升為春坊官者稱開坊。
春官
《周禮》六官之一,稱宗伯為春官,掌典禮。唐武則天時曾一度改禮部為春官,旋復舊稱。后世也以春官為禮部之通稱。又唐宋至明清主管天文歷法之官有春官正、夏官正等。
南省
官署名。唐代尚書省設在皇城正中,位居宮城之南。中書、門下、尚書三省中,尚書省的位置在其他兩省之南,故通稱“南省”。
南衙
唐代皇宮在長安城北面,中央的省、臺、寺、監(jiān)各官署都設在宮城之南,故稱南衙或南司。后來宦官權勢漸重,其所處之北司遂與南衙對抗。因而史書上常以南衙、北司對舉。又北宋時習慣稱開封府的官署為南衙。
南書房
北京故宮“乾清宮”的西南,本是清康熙讀書之處??滴跏辏ü?677年)始選翰林等官入內(nèi)當值,稱為“南書房行走”。其職除應制撰詩文外,還秉承皇帝旨意,擬進詔旨。“南書房”一度成為當時發(fā)布政令的所在地。自“軍機處”成立后,即不再參預機務,僅專司文辭書畫等事,一般又稱為“南齋”。
南面官
遼代統(tǒng)治漢人的行政機構系統(tǒng),與北面官相對而言。遼太宗耶律德光時,因漢族人口日增,原有的職官過于簡單,因分設兩個官僚機構,“以國制待契丹,以漢制待漢人”。世宗耶律阮時,南面官系統(tǒng)逐漸完備,京城設三省、六部、臺、院、寺、監(jiān);京外設節(jié)度、觀察、防御、團練等使,都是模仿唐代制度。機構雖然龐大,但職簡權輕,遠不能與北面官之權力相比擬。
南大王院
遼代官署名,屬于“北面官”系統(tǒng)。設有“南院大王”,“知南院大王事”等官,分掌契丹部族軍民之政。
勛官
隋唐至明贈給文武官員的稱號。北周時本以獎勵作戰(zhàn)有功的戰(zhàn)士,后漸及朝官。至唐定制,勛官自上柱國至武騎尉,凡十二轉(zhuǎn),受勛者即稱勛官。沿襲至明為文勛十級,武勛十二級,由吏部稽勛司掌其事。清廢。
貴人
皇帝妃嬪封號之一。東漢光武帝時始置,其位僅次于皇后。至清仍沿用,但位在妃、嬪之下,地位大不相同。
貴妃
皇帝妃嬪封號之一。南朝宋武帝劉裕始設,地位次于皇后,自隋至清多沿置。
貴嬪
皇帝妃嬪封號之一。魏文帝曹丕始置,位次于皇后。后世多沿置。
昭儀
皇帝妃嬪封號之一。漢元帝時始置,漢代制度,“昭儀位視丞相,爵比王侯”。原為妃嬪中的第一級,自魏晉至明均沿置。清廢。
待詔、待制
“待詔”、“待制”本為待皇帝之命以言事之意,原非官名。漢代常令文學之士待詔于“金馬門”,稱為“金馬門待詔”。唐代有“翰林待詔”,宋代于館閣“直學士”之下置“待制”,始成為固定的官名,如“龍圖閣待制”等。明代僅在翰林院設有“待詔”6人,從九品。清代沿置,但已成空名。
欽天監(jiān)
官署名。掌觀察天象,推算節(jié)氣歷法。秦、漢以來,太史令兼管天象歷法。唐代始設司天臺。宋、元稱司天監(jiān),與太史局、太史院并置。元又設回回司天監(jiān)。明、清改名欽天監(jiān),設監(jiān)正、監(jiān)副等官。
欽差大臣
官名。明制,凡由皇帝親自派遣、出外辦理重大事件的官員稱欽差。清代沿用,皇帝特命并頒授關防的,稱為欽差大臣,權力更大,一般簡稱欽使,統(tǒng)兵者則稱欽帥。駐外使節(jié)亦稱欽差出使某國大臣。
修撰
官名。唐宋為史館中官職。明清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一般即授翰林院修撰。
秋官
《周禮》六官中稱司寇為秋官,掌刑獄。唐武則天時曾一度改刑部為秋官,旋復舊稱。后世亦以秋官為刑部通稱。唐宋至明清設秋官正等,主管天文歷法。
皇后
皇帝之正妻稱“后”或“皇后”(漢魏時分封諸侯之正妻亦稱“后”或“王后”)。“皇后”名稱自秦漢沿用至清末。
皇帝
史稱古代三皇為“皇”,五帝為“帝”。夏、商、周三代之君稱“王”,秦王贏政統(tǒng)一全國以后,王綰、李斯等根據(jù)三皇的名稱,上尊號為秦皇。嬴政自認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決定兼采帝號,稱為皇帝。從此,歷代封建君主都稱皇帝。
皇太子、太子
皇位繼承人的稱謂。一般指皇帝的嫡長子。但也有例外,東漢時,皇朝稱“皇太子”,諸侯王國稱某國“太子”。以后“太子”專用于皇朝,親王之繼承人稱“世子”。清代自康熙帝廢去太子允礽以后,即不再立“太子”。
親王
爵位名。其名始于南朝末期。隋代以皇帝的伯叔兄弟和皇子為親王,唐代以皇帝的兄弟和皇子為親王。宋明各朝相沿。清代宗室封爵第一級稱為和碩親王,主要是封給皇子,蒙古貴族也有被封為親王者。
度支使
官名。“度支”原為度入為出之意。魏晉南北朝時設“度支尚書”,掌管國家財政收支。隋代改為“民部尚書”。唐初避李世民諱改為“戶部尚書”,戶部度支司專掌錢谷的出入。天寶以后,因軍事供應浩繁,多以戶部尚書、侍郎或他官兼領度支事務,稱度支使或判度支、知度支事。其權極重,和“鹽鐵使”、“判戶部”或“戶部”尚書合稱“三司”。至五代后唐時并為一署,號“三司使”。
亭長
官名。戰(zhàn)國時在國之邊境設亭,置亭長,以防御敵人。西漢時在鄉(xiāng)村每十里設一亭,亭有亭長,掌治安警衛(wèi),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多以服兵役已滿期之人充任。此外設于城內(nèi)或城廂的稱“都亭”,設于城門的稱“門亭”,均置亭長,其職掌與鄉(xiāng)間亭長同。東漢后漸廢。又唐代在尚書省各部之都事、主事(從九品)下設亭長,掌門戶啟閉之禁令諸事,為中央官署中最低級事務員。
將軍
官名。春秋時晉國以卿為軍將,始有將軍之稱。戰(zhàn)國及秦,將軍為武官之高級官號。漢代以后,在將軍前加以稱號,如“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前、后、左、右“將軍”,“伏波將軍”等。魏、晉、南北朝以后,將軍之名號益繁。唐十六衛(wèi),羽林,龍武,神武,神策等軍,均于大將軍下設將軍之官。宋、元、明均稱殿廷武士為將軍。清代的將軍有四種:(一)對宗室之封爵,如“鎮(zhèn)國將軍”,“輔國將軍”等;(二)駐防各地的八旗最高長官,專由滿洲人充任,內(nèi)陸各省將軍掌駐防軍事及旗籍民事,在邊疆地區(qū),將軍即為全區(qū)的最高軍事和行政長官;(三)臨時出征的統(tǒng)帥,如揚威將軍,靖逆將軍等;(四)正一品至從二品武官封贈之階。
將作大臣
官名。秦置,稱將作少府。西漢景帝中六年(前144年),改名將作大臣。屬官有石庫、東園、主章及左、右、前、后中校七令丞。職掌宮室、宗廟、陵寢及其他土木營建。東漢、魏、晉沿置。南朝梁時改稱大匠卿,北齊時改稱將作寺大匠。自隋至遼,多稱將作大匠。元設將作院院使,掌金、玉、織造、刺繡等手工藝品的制作。明初曾設將作司卿,不久廢,其職并入工部。
美人
嬪妃的封號之一,西漢始置。西漢制度:“美人視二千石,比少上造”①。自漢至明皆沿稱。
首輔
明代對首席大學士的習稱·嘉靖、隆慶和萬歷初期,首輔、次輔界限嚴格,首輔職權最重,主持內(nèi)閣大政,次輔不敢與較。清代領班軍機大臣之權極重,亦稱為首輔。
首領官
明清中央六部主事、司務及地方官署中,負責本署總務工作的事務官,通稱為首領官。
總長
官名。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設置,為中央政(蟹)府各部的長官。
總兵
明代鎮(zhèn)守邊區(qū)的統(tǒng)兵官有總兵和副總兵,無定員??偙俦緸椴钋驳拿Q,無品級,遇有戰(zhàn)事,總兵佩將印出戰(zhàn),事畢繳還,后漸成常駐武官。清代總兵為綠營兵正,官階二品,受提督統(tǒng)轄,掌理本鎮(zhèn)軍務,又稱“總鎮(zhèn)”。其直接統(tǒng)轄的綠營兵稱“鎮(zhèn)標”。
總憲
明清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別稱,左副都御史則稱為副憲。御史臺古稱憲臺,故有是稱。
總督
明初有戰(zhàn)事時派中樞部院總督軍務,事畢即罷。憲宗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始專設“兩廣總督”,后各地逐漸增置,遂成定制。清代始正式以總督為地方最高長官,轄一省或數(shù)省。總督綜理軍民要政,為正二品官,加尚書銜著為從一品(清代總督照例加兵部尚書或右都御史銜者稱座銜)。此外清代還設有專管漕運者,為“漕運總督”;專管河道者為“河道總督”。
總管
官名。(一)地方高級軍政長官。北周武成元年(公元559年)改“都督諸州軍事”為“總管”。隋及唐初也在各州設總管。邊鎮(zhèn)或大州設“大總管”,后復稱都督,惟統(tǒng)兵出征之將帥稱總管。北宋之“馬步軍都總管”或兵馬總管由各級地方長官兼任,掌管路、府或州的兵馬。遼金各總管府的馬步軍總管,兵馬都總管或總管都兼管軍民。(二)為軍事長官。隋及唐初有行軍總管。行軍大總管,是出征時的軍隊主帥。宋欽宗時曾設東、西、南、北道“都總管”,分統(tǒng)四方勤王兵,以抗擊金兵。清代的盛京(今遼寧沈陽)、吉林等處的“駐防總管”,是地方駐防長官。(三)為管理專門事務的行政長官。元代中央和地方設各種名目的“都總管府”或“總管府”,如管理全國工匠的“諸色人匠都總管府”,負責守護行宮及皇帝游獵事務的“尚供總管府”,都設有“達魯花赤”及“總管”等官。清代內(nèi)務府設“總管大臣”,專掌宮廷事務。又宮內(nèi)的宦官首領稱“總管太監(jiān)”,俗稱“總管”。
宦官
古代宮廷內(nèi)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特殊官員。也叫宦者、中官、內(nèi)官、內(nèi)臣、內(nèi)侍、太監(jiān)、內(nèi)監(jiān)等。均以被閹割后失去性能力者充之。秦、漢之宦官均屬“少府”;隋、唐、宋設“內(nèi)侍省”統(tǒng)管。唐代至元代又設有“宣徽院”,都用宦官主管。明代設十二監(jiān)、四司、八局,總稱“二十四衙門”,由太監(jiān)提領?;鹿贋閮?nèi)廷官,本無權干預政事,但因皇帝與宦官最接近,宦官就逐漸取得了政治的特權。東漢及唐、明,都發(fā)生過宦官專權的事實。
宣撫使
官名。唐玄宗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以宇文融充河北道宣撫使,是宣撫使稱號之始。后期派朝官巡視經(jīng)過戰(zhàn)爭及受災地區(qū),稱“宣慰安撫使”或“宣撫使”。宋代在用兵時以將相大臣充任“宣撫使”,負責指揮軍事和安定邊境,其職位高于“安撫使”。元代在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設“宣撫使”管理軍民,參用土官。明清沿置,為武職土官。
宣政院
官署名。元代管理宗教事務和西藏地區(qū)軍事民政的中樞機構。至元初年設立,先名“總制院”。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時在“宣政殿”接待吐蕃(今西藏)來使,故改名“宣政院”。設院使2人,以西藏上層喇嘛、國師充任,下設屬官分職,僧俗并用。每遇有事,則臨時在當?shù)卦O立“分院”辦理。元統(tǒng)二年(公元1334年),曾置管理宗教的“行院”于杭州。
宣慰使
官名。元代始置,掌軍民事務。在行省之下,分道管理郡縣,為行省和郡縣間的連絡機關,或稱“宣慰司都元帥府”,“宣慰司兼管軍萬戶府”,多設于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參用土官。明清沿置,為土官的最高職銜。
祠部
東晉始置,掌祭祀之事,后變?yōu)槎Y部。明清改為“祠祭司”,而以祠部為禮部官員的一般稱呼。
給諫
宋代為給事中與諫議大夫的合稱,均掌糾正及規(guī)諫,清代用作六科給事中的別稱。
給事中
官名。秦置,漢魏相沿。為將軍、列侯、九卿以至黃門郎、謁者等的加官。因給事殿中,備顧問應對,討論政事,故名。晉始為正官。隋唐以后,成為門下省之屬官,掌駁正政令之事。唐一度改稱“東臺舍人”,旋復舊稱。元代廢門下省,給事中又兼修起居注,明沿宋給事中分六房之制,定為吏、戶、禮、兵、刑、工六科,每科設都給事1人,左、右給事中各1人,給事中若干人,抄發(fā)章疏,稽察違誤,其權頗重。清代只設“六科掌印給事中”、“給事中”,隸屬于都察院,與御史之職權無別。
統(tǒng)制
官名。北宋時,為加強中央集權,皇帝直接控制軍隊,將領不能專兵。凡遇戰(zhàn)事,則在各將領中選拔一人給予“都統(tǒng)制”的名義,以節(jié)制兵馬。南宋建炎六年(公元1127年),設置“御營司都統(tǒng)制”,始成為禁軍將官之職銜。此后,邊要地區(qū)亦設“都統(tǒng)制”,并加“御前”二字,以示屬于朝廷直屬軍隊。并非地方軍事長官。清末軍制,統(tǒng)轄一鎮(zhèn)的長官也叫統(tǒng)制(即鎮(zhèn)統(tǒng))。
統(tǒng)領
官名。南宋武職有統(tǒng)領,位在統(tǒng)制之下。清制,八旗兵的前鋒營、護軍營分設前鋒統(tǒng)領、護軍統(tǒng)領,步軍營設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tǒng)領。咸豐以后,各省招募健勇,其統(tǒng)軍之官亦稱統(tǒng)領。清末新軍制,一協(xié)的長官也稱統(tǒng)領,約當于后之旅長。
郡王
爵位名。始置于西晉。唐宋以后,郡王爵號低于親王一等,多為諸王長子的封號。此外,臣下亦可封郡王。清代宗室封爵第三級稱為“多羅郡王”(“多羅”即滿語“理”之意),簡稱“郡王”。
郡守
官名,始置于戰(zhàn)國。初為武職,用于防守邊郡,后逐漸成為地方長官。秦統(tǒng)一全國后,以郡為最高的地方行政區(qū)域,每郡置“守”掌管。漢景帝中二年(前148年),更名太守。
郡尉
官名,秦始置??な氐淖艄?,掌全郡軍事。漢景帝中二年(前148年),改稱都尉。當時有的郡不置太守而僅置都尉,故其權位頗重。東漢以后廢。
郡丞
官名。漢朝制度,郡守下設丞及長史。都丞為太守的佐官,秩六百石。都尉下亦設丞,歷代設置。唐代改郡守為“州刺史”,下設“別駕”、“長史”等官,不設“丞”。宋亦不設丞,明清相沿。清代僅在順天府尹之下設“丞”1人,為正四品,掌管學校政令,鄉(xiāng)試時充提調(diào)官。清代文人往往以“丞”為“同知”的代稱(即比附漢代郡丞的官名)。 
起部
官署名?!端鍟?#183;百官志》載梁代制度;尚書省置吏部、祠部、度支、左戶、都官、五兵等六尚書,又置吏部、三公、比部、祠部、度支、左戶、起部等郎23人。又有“起部尚書”,在營建宮室、宗廟時臨時設置,事畢撤銷。分屬都官、民部兩尚書管轄。
起居注
官名。魏晉及南北朝多以著作郎兼修《起居注》,北魏始置“起居令史”,另有“修起居注”,“監(jiān)起居注”等官,掌侍從皇帝、記錄皇帝言行。隋代于內(nèi)史?。粗袝。┰O“起居舍人”。唐宋又于門下省設“起居郎”,和“起居舍人”分掌其事。元代以給事中兼修《起居注》。明初曾專設起居注。清代以翰林、詹事等日講官(被送入宮中講解經(jīng)史者)兼充,稱“日講起居注官”。
校人
官名。在《周禮》為夏官司馬的屬官。春秋時魯國設置,掌馬政。晉、宋等國稱為“校正”。又為主管池沼的小吏。
校事(校官)
古代掌偵察刺探的官。俞正燮《癸巳存稿·校事》:“魏吳有校事官,似北魏之侯官,明之廠衛(wèi)……或謂之典校,或謂之校曹,或謂之校郎,或謂之校官”。
校尉
古代軍職之稱。西漢時代“校尉”地位甚高,僅次于將軍,隨其任務之不同而冠以名號,如“中壘校尉”,“戊巳校尉”,“城門校尉”等。武帝時以中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合稱“八校尉”,以保衛(wèi)京師。東漢制略同西漢,而“司隸校尉”權更重,已非一般軍官之任。靈帝時設“西園八校尉”,而以宦官掌大權。漢以后,掌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之長官亦稱“校尉”。唐折沖府以三百人為團,團有校尉。以后則用為低級武散官的稱號。明、清則八、九品武職散階,亦稱校尉。又泛稱衛(wèi)士為“校尉”。
校書郎
官名。東漢時于東觀置校書郎中。后魏置校書郎,屬秘書省。掌校勘書籍,訂正訛誤。除兩晉、南朝外,歷代均沿置。元代校書郎掌監(jiān)定書畫。明清廢。
鹽官
官名。西漢武帝時,為了專賣鹽鐵,在河東安邑縣(今山西夏縣),勃海章武縣(今河北黃驊西南),蜀郡臨邛縣(今四川邛崍),南海番禺縣(今屬廣東)等三十八處設置鹽官,隸屬大司農(nóng),以收鹽稅。東漢時在有關郡縣設鹽官。
鹽運使
官名。始置于元代,設于產(chǎn)鹽各省區(qū)。明清相沿,其全稱為“都轉(zhuǎn)鹽運使司鹽運使”,簡稱“運司”。其下設有運同、運副、運判、提舉等官,有的地方則設“鹽法道”,其長官為道員。這些官員往往兼都察院的鹽課御史銜,故又稱“巡鹽御史”。他們不僅管理鹽務,有的還兼為宮廷采辦貴重物品,偵察社會情況,是當時能夠大量搜刮民脂民膏的一個機構。
鹽鐵使
官名。唐中朝以后特置,以管理食鹽專賣為主,兼掌銀、銅、鐵、錫的采冶,多特派大臣充任或由淮南節(jié)度使兼領,常駐揚州。諸道鹽鐵使常兼諸道轉(zhuǎn)運使,通稱鹽鐵轉(zhuǎn)運使,為當時握有財權的重要職官。宋以后廢除。
夏官
《周禮》六官,稱司馬為夏官,掌軍政和軍賦。唐武則天時曾一度改兵部為夏官,旋復舊稱。唐宋至明清間設夏官正等,為主管天文歷法之官。
夏卿
《周禮》以夏官司馬掌兵,后世因稱兵部長官為夏卿。又梁武帝時,以太府、少府、太仆三卿為夏卿。
都頭
軍職名。唐中朝藩鎮(zhèn)和禁軍中的領兵官稱“都將”,或稱“都頭”。宋代于禁軍中設都頭、副都頭,其職位低于指揮使。
都司
官名。唐宋的尚書省亦稱尚書都省,其左右司為尚書省各司的總匯,因稱都司。明代都指揮使司為一省掌兵的最高機構,簡稱都司。又清代綠營軍官職位次于游擊,稱為都司,是正四品武官,分領營兵。
都護
官名。西漢宣帝時設“西域都護”,為駐守西城地區(qū)的最高長官,控制西域各國。其后廢置不常。東漢、魏、晉時又有都護、都護將軍,為統(tǒng)率諸將之官,唐自太宗至武則天時,先后設置安西、安北、單于、安東、安南、北庭六個“大都府”。每府設大都護、副大都護(或副都護),管理轄境的邊防、行政和各族事務。元代都護府設有大都護、同知、副都護,為主管畏兀兒(維吾爾)族和漢族之間訴訟事件之司法長官。
都事
官名。西晉、南北朝時設“尚書都事令”,處理尚書日常事務。隋代改稱“尚書都事”,分隸各部。唐代各部設“都事”負責收發(fā)文書,稽察缺失及監(jiān)印等事務。宋代有“尚書左右司都事”,其他主要官署亦設“都事”。明代中央和地方主要官署亦設“都事”。清代則專設于都察院,掌理文書。
都統(tǒng)
官名。“十六國”時前秦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為進攻東晉而設“少年都統(tǒng)”,為帶領青年兵的將官。唐代后期為討伐藩鎮(zhèn)和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設諸道(大行政區(qū))行營都統(tǒng),為各道出征兵的統(tǒng)帥。以后因都統(tǒng)太多,又在其上設“都都統(tǒng)”(即總都統(tǒng))。遼時有“內(nèi)外諸都統(tǒng)”,都是統(tǒng)軍主帥。清代在京內(nèi)設“八旗都統(tǒng)”,在各省設駐防“副都統(tǒng)”,成為進行軍事控制的常設軍職。在地方上,前秦末年設有“河西鮮卑大都統(tǒng)”,是統(tǒng)治當?shù)厣贁?shù)民族的官。
都監(jiān)
官名,即“監(jiān)軍”。唐中葉命將出兵,以宦官為監(jiān)軍,因督察多路兵馬,故稱“都監(jiān)”,或“都都監(jiān)”。宋代設有路“都監(jiān)”,掌管本路禁軍的屯戍、訓練和邊防事務。有州府“都監(jiān)”,掌管本城廂軍的屯駐、訓練、軍器和差役等事務。資歷淺的武官擔任“都監(jiān)”職務時,稱“押監(jiān)”。遼代“糺(ji&音糾)軍”中設都監(jiān),負責約束營伍,職位次于詳穩(wěn)(官名)。四帳都詳穩(wěn)司和北面邊防官諸司,也有都監(jiān)。金代都元帥府有左、右都監(jiān),是輔佐元帥的高級將領。金代宣徽院所轄儀鸞、尚食、內(nèi)侍等局及御藥院、雜物庫等都設都監(jiān),下一級稱為“同監(jiān)”。
都堂
尚書省總辦公處的稱呼,“都”是總攬的意思。唐代尚書省的總辦公處(都堂)居中,東有吏、戶、禮三部辦公處,西有兵、刑、工三部辦公處,尚書省的左右仆射、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員外郎等官總轄各部,稱為“都省”,故總辦公處稱為都堂。宋金尚書省的辦公處也沿用此稱。明代各衙署之長官因在衙署之大堂上處理重要公務,故稱堂官;都察院長官都御史,副都御史,僉都御史,以及被派遣到外省帶有這些兼銜的總督,巡撫,均通稱都堂。清代則稱為“部堂”。
都尉
官名。戰(zhàn)國時始置,比將軍略低的武官。西漢景帝時改郡尉為都尉,掌管一郡之軍事,武帝時,又在各要地置關都尉、農(nóng)都尉、屬國都尉。又中央官職中也有稱都尉者,如水衡都尉、搜粟都尉、協(xié)律都尉等。東漢武帝時,廢去郡都尉,以其職務并入太守,如有軍事,則臨時設置都尉,事訖罷之。并撤銷關都尉,只在邊疆之郡設置都尉及屬國都尉。東漢安帝時,因?qū)η既俗鲬?zhàn),保衛(wèi)三輔,設置右扶風都尉、京兆虎牙都尉,皆置諸曹掾史。此外,唐代的勛官有輕車都尉(七轉(zhuǎn),視從四品),上騎都尉(六轉(zhuǎn)。視正五品),騎都尉(五轉(zhuǎn),視從五品)等稱號。清代則三、四品武職之官階亦以都尉為稱號。
都督
官名。對軍事長官或領兵將帥之稱。漢末始有此稱。魏晉南北朝稱“都督中外諸軍事”或“大都督”者,即為全國最高之軍事統(tǒng)帥。南宋時亦偶有用都督、同都督,督視各路兵馬等,為執(zhí)政官出任臨時統(tǒng)帥之稱。元代之大都督府大都督,則專領“欽察親軍”。又地方軍政長官,亦有稱都督者。魏晉以后,有“都督諸州軍事”銜者,往往兼任駐在州之刺史,總攬本區(qū)軍政民政。至北周及隋,改稱“總管”。唐代又恢復“都督”之稱,于各州按等級分別置大、中、小都督府,各設都督。唐中期以后,以節(jié)度使或觀察使為地方最高長官,都督遂名存實亡。明代置“五軍都督府”,為最高軍事機關。五軍為中軍、左軍、右軍、前軍、后軍,各為一府,各有左右都督及都督同知,都督僉事。原為統(tǒng)轄京衛(wèi)及外衛(wèi)之兵而設,后來各衛(wèi)僅存空名,都督遂成虛銜。清初沿襲明制,后廢。
都水監(jiān)
官署名。漢制:太常,少府,水衡都尉均有都水長丞。西晉始專設“都水臺”,掌舟船及水運事務。隋唐改稱“都水監(jiān)”,職掌河渠、津梁、堤堰等事務。長官稱“都水監(jiān)”或“都水使者”。明初并入“工部”。
都點檢
官名。五代后唐時,每逢皇帝巡行和出征,臨時設置大內(nèi)都點檢之官。周世宗設置殿前司,以都點檢、副都點檢為正副長官,位在都指揮使之上,為禁軍統(tǒng)帥。宋初廢。遼(南面)、金也設殿前都點檢,副都點檢,掌管親軍。
都察院
官署名。漢以后歷代都有御史臺,明初設“都察院”,長官為左、右都御史,下設副都御史,僉都御史。又分十三道(明末增為十五道,是監(jiān)察區(qū)),每道設置監(jiān)察御史,巡按州縣,考察官吏,俗稱“巡按”。清代改長官為“左都御史”,其“右都御史”為各省總督之兼銜,裁撤僉都御史。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六科給事中一起并入,合稱科道,成為最高的監(jiān)察、彈劾及建議機關。
都元帥府
官署名。遼代北面官設都元帥府,總兵馬之事。其長官有兵馬都元帥,副元帥,同知元帥府事。金太宗為進攻北宋置都元帥府,設都元帥、左右副元帥等官。后改樞密院。元代專設于邊境,如北庭、察遜塔拉、蒙古軍、征東行省等,其官有都元帥、副元帥。
監(jiān)司
監(jiān)察州縣的地方長官。漢代以后常用來稱呼刺史。宋代轉(zhuǎn)運使和提點刑獄有監(jiān)察一路官吏的責任,故或稱監(jiān)司。元之廉訪使,明之按察使因掌管監(jiān)察,亦稱監(jiān)司。清代對督察府、州、縣的大吏如布政使、按察使及各道道員均稱監(jiān)司。
監(jiān)軍
官名。古代監(jiān)軍僅為臨時差遣。唐代后期于各鎮(zhèn)及出征討叛之軍中,以宦官為監(jiān)軍,與統(tǒng)帥分庭抗禮。明代在出戰(zhàn)的部隊中往往設監(jiān)軍,以御史等官擔任,專掌稽核功罪賞罰。清代廢。
監(jiān)察御史
官名,隋朝始置。唐代御史臺分為三院,其監(jiān)察御史屬察院,掌“分察百寮,巡按郡縣,糾視刑獄,肅整朝儀”。品秩低而權限廣。明廢御史臺設都察院,通掌彈劾及建言,設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僉都御史。又設十三道監(jiān)察御史110人,為正七品官,分區(qū)掌管監(jiān)察,稱為“巡按御史”。巡按御史被稱為“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斷,官位雖不高,但權勢頗重。清代于都察院左都御史、在副都御史下設十五道掌印監(jiān)察御史及監(jiān)察御史,清末增至二十道。其職掌為“彈舉官邪,敷陳治道,審核刑名,糾察典禮”等事。
租庸使
官名。唐玄宗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以宇文融為勾當租庸地稅使,是為租庸使之始。以后楊國忠等人繼任,專事聚斂。德宗以后,因租庸調(diào)制改為兩稅法,租庸使廢。僖宗時因鎮(zhèn)壓黃巢起義,又一度任命租庸使,征斂軍用資糧。五代時后梁、后唐改為專掌搜括錢物的中樞財政長官,后唐明宗時廢。
秘書郎
官名。魏晉時置,屬秘書省,掌管圖書經(jīng)籍,或稱“秘書郎中”。唐代曾改稱“蘭臺郎”。歷代多另設“校書郎”,校勘典籍,而以秘書郎專掌圖書收藏及抄寫事務。明初并其職于翰林院。清末復設秘書郎,位在翰林院檢討之下。
秘書省
官署名。東漢始置秘書監(jiān)一官,典司圖籍。曹操置秘書令,典尚書奏事。南北朝以后始設秘書省,其主官為秘書監(jiān)。監(jiān)以下有少監(jiān)、丞及秘書郎、校正郎、正字等官,領國史、著作兩局。唐代曾改稱“蘭臺”及“麟臺”。明以后其職務并入翰林院。
泉司
即“按察使”
臬臺
明、清時按察使的俗稱。
商周時代對政(蟹)府中高級長官的稱謂。天子、諸侯所屬的高級長官都稱卿。秦漢以后仍沿用此稱,但地位和職掌不同,中央有“九卿”。歷代相沿,如大理寺、太常寺等各置卿及少卿。清代有“大九卿”,“小九卿”之稱,又往往以三品至五品卿作為贈給官員的虛銜,稱為“京卿”。
卿事寮
商、周之官署名。掌王國之政事,略如后世之“尚書臺”,其長官稱“卿事”,又作“卿士”或“卿史”。西周以后,卿士有左、右之分。“卿事寮”的組織包括六“大”:即大史、大祝、大卜為“三左”;大宰、大宗、大士為“三右”。“大”又讀為“太”,總管一國祭祀及民事。
留后
官名。唐代中后期,節(jié)度使臨死或有特殊事故時,往往以子弟或親信將吏代行其職務,稱“節(jié)度留后”。也有掌權之將領于節(jié)度使出缺時自稱“觀察留后”者,事后多由朝廷予以追認,因此形成長期分裂割據(jù)局面。
留守
官名。隋唐以后,皇帝出巡或親征時指定親王或大臣留守京城,得便宜行事,稱“京城留守”;其陪京和行都亦常設“留守”,以地方行政長官兼任,總理軍民、錢谷、守衛(wèi)事務。遼金時五京皆置留守,為地方行政長官。元代常設大都(今北京)留守,掌守衛(wèi)都城,供應皇室需求,修理宮室等事。明代中都(今安徽鳳陽東)留守,僅為防衛(wèi)朱元璋之祖墳而設。清代于盛京(今遼寧沈陽)設將軍,相當于歷代之陪京留守,但已不用留守之名。
冢宰
官名?!吨芏Y》有“天官冢宰”,其職掌是“帥其屬而掌邦治,輔佐國王治理邦國”,稱為“治官”。鄭玄注:“變冢言大,進退異名也,百官總焉則謂之冢,列職于王則稱大。”故天官之長號為“太宰”,后世因以冢宰為宰相之稱。
流內(nèi)
古代官制從三國魏開始,即分為九品,歷代相沿不革。隋代自九品至一品官,稱為流內(nèi),不入九品的稱為流外。唐宋沿襲此制,吏部銓選同樣有流內(nèi)、流外之分。唐時流外轉(zhuǎn)授流內(nèi)官,已有入流的說法;元代稱流內(nèi)為已入流品職官,后世從此沿稱不廢。
流外
隋以后不入九品的職官稱流外。流外也分品級。京師官署吏員,多以流外官充任,經(jīng)過考銓以后,可以遞升流內(nèi),唐時稱為“入流”。宋沿唐制,諸司吏員出缺,通過考試選補。專掌流外官銓選的稱為“流外銓”。流外官在明清稱為“未入流。”
官名。殷商始置,掌管家務與奴隸。西周沿置,掌王家內(nèi)外事務,又在王左右參預政務。春秋時各國均設置,多稱為“太宰”。又古代卿、大夫之家臣也稱“宰”,如子路為季氏宰。又地方縣邑長官亦稱“宰”,如子游為武城宰。
宰執(zhí)
宋代先后以“同平章事”、尚書左右“仆射”、左右“丞相”為宰相;又先后以“參知政事”、“樞密使”、“副使”、尚書左右“丞”為執(zhí)政,合稱“宰執(zhí)”。
宰相
古代對輔佐君主治理全國政務之最高官員稱“宰相”。宰,主也,治也;相,佐也,贊也?!秴问洗呵?#183;舉難》:“相也者,百官之長也。但歷代執(zhí)行此項任務者,多另設特定之官名,除遼代于其“北面官”中(遼之官制,分設北面官與南面官兩大系統(tǒng))設“南宰相府”與“北宰相府”,雖各設左、右宰相,但均不以“宰相”為正式官名。歷代所用官名與職權各有不同。秦和西漢以相國或丞相為宰相,而御史大夫為丞相之副。東漢則司徒等于丞相,與司空、太尉共掌政務,但事實上權力全歸尚書。魏晉以后,以“三省”長官即中書省之“中書監(jiān)”、“中書令”,門下省之“侍中”,及尚書省之“尚書令”、左右“仆射”以及統(tǒng)兵大將、重要大臣有參預政務者,均行使“宰相”職權,但人員無定額,權力之大小亦不盡相同。隋唐時代,則以“三省”長官為名義上之“宰相”,但仍用原官銜,不用宰相之稱。而皇帝則特派其他官(人數(shù)不定)加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銜(意即其權力相當于中書省及門下省的長官,可以參與國家政事)為事實上之宰相。宋代直接以同平章事為宰相之官稱,與其副職參知政事等合稱宰執(zhí)。神宗元豐時改尚書左右仆射為宰相。南宋時又改為左右丞相。元代以中書省為政務中樞,丞相、平章政事為宰相,左右丞、參知政事為副相。明初沿元制,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廢丞相,由皇帝親攬政務。永樂初以翰林官入值內(nèi)廷殿閣,參預機務。其后閣職漸崇,內(nèi)閣大學士又成為明代事實上的宰相。清雍正時,另設軍機處于內(nèi)廷,于是軍機大臣又逐漸成為清代事實上的宰相。但相稱仍存,以授內(nèi)閣大學士為拜相。一般說來,君主集權之加強,相權即隨之減輕。
通政司
官署名。明代始設“通政使司”,簡稱“通政司”,其長官為“通政使”。清代沿置,掌內(nèi)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訴之件。俗稱“銀臺”。
通政院
官署名。元初設置驛站,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設“諸站都統(tǒng)使司”,十三年(公元1276年)改為“通政院”。后分置大都、上都兩院,設“大都院使”和“上都院使”等官。與明清之“通政使司”有別。

嗇夫
古代官名?!秲x禮·覲禮》:“嗇夫承命”。為司空的屬官。秦漢時的鄉(xiāng)官,掌管訴訟和賦稅,也稱嗇夫?!独m(xù)漢書·百官志五》:“其鄉(xiāng)小者,縣置嗇夫一人,皆主知民善惡,為役先后,知民貧富,為賦多少,平其差品。”古時有吏嗇夫、人嗇夫。吏嗇夫為檢束群吏之官,人嗇夫為檢束百姓之官。漢有暴室嗇夫、虎園嗇夫,都是小吏。
檢討
官名。掌修國史,唐宋均曾設置,位次編修。明清一般以三甲進士之留館者為翰林院檢討。
推官
官名。唐代在節(jié)度使、觀察使下置推官,掌勘問刑獄。元明于各府亦置推官。清初猶沿置,后廢。
理問
官名。元中書省之屬官。明清為布政使司直屬官員之一。掌勘核刑名訴訟。
理藩院
官署名。清初設“蒙古衙門”,不久改為“理藩院”。長官為“尚書”,下設左右“侍郎”,以滿族或蒙古族充任。掌蒙古、回部,西藏等地區(qū)官員的封授、朝覲、進貢、升降和征發(fā)徭役等事,并管理蒙古的“札薩克”,新疆的“伯克”和西藏的喇嘛等。清末改為“理藩部”。
副將
官名。南宋武職有副將,位在統(tǒng)制、統(tǒng)領、正將下,清代的副將隸于總兵,統(tǒng)理一“協(xié)”軍務,又稱“協(xié)鎮(zhèn)”,為從二品武官。又漕標亦設副將,掌理催護糧艘等事。
教頭
宋代軍隊中教練武藝的人員。有“教頭”、“都教頭”之別。單稱“教頭”者為一般教練,地位很低。“都教頭”亦僅相當于中下級軍官。如神宗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開封府集教大保長2,825人,每10人置教頭1人,計設禁軍“教頭”270人,“都教頭”30人。同年,于殿前司、步軍司各置“都教頭”,掌教習之事。
著作郎
官名。三國時魏始置,屬中書省,掌編纂國史。晉代改屬秘書省,號稱“大著作”。南朝宋、齊以后多以他官兼領。至唐代主管“著作局”,掌撰擬文字,曾改稱“司文郎中”。宋代以“著作郎”匯編“日歷”(每日記錄時事),陰代廢。
黃門侍郎
官名。西漢時郎官給事于黃闥(宮門)之內(nèi)者,稱黃門郎或黃門侍郎。東漢始設為專官,或稱給事黃門侍郎,其職為侍從皇帝,傳達詔命。南朝以后因掌管機密文書,備皇帝顧問,職位日重。唐初曾改稱東臺侍郎、鸞臺侍郎等名。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名門下侍郎。
堂官
清代對中央各部長官(即管部的大學士并尚書、侍郎)的通稱。因其辦公處在各衙署的大堂,故稱堂官。“堂官”相對“司官”而言。各部以外的獨立機構長官亦可稱“堂官”。
常侍
官名。秦漢有“中常侍”,東漢以宦官充之。魏晉以來有散騎常侍,為經(jīng)常在君主左右之官。均簡稱常侍。
崇文院
官署名。唐置崇文館,設學士若干人,為太子屬官,掌圖書及教授。宋初以昭文館,史館,集賢院并秘閣總為崇文院。元豐改制后仍歸秘書省。
銀臺
官署名,宋時有銀臺司,掌管天下奏狀案牘,因司署設在銀臺門內(nèi),故名。明清的通政司職位和銀臺司相當,所以也稱通政司為銀臺。
館閣
北宋以后掌管圖書、編修國史之官署。有“昭文館”、“史館”、“集賢院”三館和“秘閣”、“龍圖閣”等,分掌圖書經(jīng)籍和編修國史等事務,通稱館閣。明代將其職掌移歸翰林院,故亦稱翰林院為館閣。清代相沿。館閣中人員常須應制作詩文,其文體、書體皆力求典重工致,世稱“館閣體”。
領軍
官名。東漢末曹操為丞相時設“領軍”,為相府之屬官,后更名中領軍。魏晉時改稱領軍將軍,均統(tǒng)率禁軍。南朝沿設,北朝略同。與護軍將軍或中護軍同掌中央軍隊,為重要的軍事長官之一。隋代設左右領軍府。唐代以左右領軍衛(wèi)為十六衛(wèi)之一,設上大將軍、大將軍及將軍,主宿衛(wèi)宮禁。金代設左右領軍衛(wèi)大將軍,元代設領軍將軍,均專司扈從事務,明代廢。
領隊大臣
清代派兵在新疆屯田,設領隊大臣以統(tǒng)索倫、額魯特等軍隊,駐伊犁、阿克蘇等地。光緒中,新疆改設府,州、縣,此職漸次廢除。
領侍衛(wèi)內(nèi)大臣
清代制度,設“侍衛(wèi)處”,《清史稿·職官志》說:“侍衛(wèi)處設領侍衛(wèi)內(nèi)大臣,正一品;內(nèi)大臣,從一品,各六人”。另有散秩大臣若干人。掌管統(tǒng)率侍衛(wèi)親軍,衛(wèi)護皇帝,地位頗為尊崇,以八旗中鑲黃、正黃、正白(稱上三旗)旗中選拔侍衛(wèi)(侍衛(wèi)分四等,另有藍翎侍衛(wèi)等),由內(nèi)大臣統(tǒng)率。
寄祿官
宋制專用以表示資歷待遇的官稱。例如某人的官銜為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吏部尚書是寄祿官,即享受吏部尚書的俸祿;所任的實職是同平章事,即宰相。元豐以后,寄祿官都改為階官。如金紫光祿大夫,朝請郎之類。
謁者
始置于春秋戰(zhàn)國,為國君掌管傳達之事。秦漢沿置。漢代制度,郎中令之屬官有“謁者”,“掌賓贊受事,員七十人,秩比六百石”。又少府之屬官有“中書謁者”,成帝時改“中書謁者令”為“中謁者令”。官銜有“中”字者,往往以宦官任之。南北朝曾沿置,掌引見臣下,傳達使命。隋設“通事謁者”。唐為“通事舍人”。凡由宦官擔任時,東漢稱“中宮謁者”,屬“大長秋”,北魏、北齊有“中謁者仆射”,隋唐稱“內(nèi)謁者”,宋以后廢。又稱“使者”為“謁者”。
諫議大夫
西漢于“郎中令”(即“光祿勛”)之下設“諫大夫”,掌議論,秩比八百石,無定員。東漢改稱“諫議大夫”,秩六百石,無定員。隋唐隸門下省,掌侍從規(guī)諫,共4人。宋置諫院,以左右諫議大夫為諫院之長。遼金沿置不革,明初亦置諫議大夫,不久廢去。
庶子
太子官屬,漢以后為太子侍從官之一。南北朝時稱中庶子,唐以后于太子官屬中設左右春坊,以左右庶子分隸之,以比侍中、中書令。自此相沿,至清代猶用以備翰林官之遷轉(zhuǎn),清末始廢。
庶長
戰(zhàn)國時秦國官名,握有軍政大權。秦孝公在位時,任用商鞅變法,制定二十等爵的制度,以賞有功之人。其第十級為“左庶長”,第十一級為“右庶長”,第十七級為“駟車庶長”,第十八級為“大庶長”。
庶吉士
明初置,始分設放各署,后專屬翰林院。清代制度,翰林院設庶常館,凡新進士擅長文學書法者,入館學習稱為庶吉士。三年后舉行考試,成績優(yōu)良者,分別授以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其余分發(fā)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yōu)先委用,稱為“散館”。
庶常
庶吉士的代稱。
章京
清代八旗軍職多稱“章京”,為滿語的音譯。如參領稱“甲喇章京”,佐領稱“牛錄章京”。又蒙古各旗“扎薩克”的屬員有“管旗章京”。軍機處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辦理文書事務的官員亦稱章京,為堂官的重要助手。軍機處的章京被稱為“小軍機”。
鴻臚寺
官署名。東漢以后,大鴻臚一官主要職掌朝祭禮儀時的贊導,與西漢之大鴻臚所掌稍異。北齊始置鴻臚寺,歷代沿置。唐代一度改司賓寺,旋復舊。南宋、金、元皆不置鴻臚寺,明清復置,至清末廢。主官為鴻臚寺卿。
清吏司
明代制度,中樞六部均分司辦事,各司分別稱為某某清吏司。吏部設4個清吏司,戶部設13個清吏司,禮部設4個清吏司,兵部設4個清吏司,刑部設13個清吏司,工部設4個清吏司。各司之長官稱“郎中”,副職為“員外郎”。清沿明制,但戶部增為14個清吏司,刑部增為18個清吏司。
清望官
唐制中央高級官員包括門下及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六部侍郎、太常少卿、太子詹事、左右庶子、秘書少監(jiān)、國子司業(yè)在內(nèi)均稱為“清望官”,常備顧問,宋制略同。因這些官職多由進士出身而有文學素養(yǎng)之人擔任,聲譽較好,地位較高,升級較快,故有是稱。
古代軍官名。春秋時晉國上、中、下三軍均設“尉”。主發(fā)兵使民。戰(zhàn)國時趙國設有“中尉”,主“選練舉賢,任官使能”。各國在將軍之下多設有“國尉”、“都尉”。秦國曾以國尉為武官之長。以后各代中樞設“太尉”(有時改為“大司馬)”以掌兵事。漢代的諸侯王國內(nèi)設“中尉”。地方各郡、縣則設“都尉”、“縣尉”。
職事官、散官
唐代對官員之定級升遷制度,有品、有爵、有勛、有階,制定各類級別以辨貴賤,別尊卑。唐代之官稱有教官及職事官之別。“散官”(即階官)以定班位,“職事官”以定職守。職事官是有具體職掌的,如中樞三省之官、九寺之官等為在京“職事官”。州縣官、關津官等為外“職事官”。階官又稱“散官”,分為文散官與武散官兩大類,各有不同品級名號,如文散官第一級為“開府儀同三司”,第二級為“特進”;武散官第一級為“輔國大將軍”,第二級為“鎮(zhèn)軍大將軍”等。每一官員均有散官之品級及職事官之官位,在一個官身上,職事官與散官的級別有相應者,也有不相應者(如散官為正三品,職事官亦正三品者為相應)。因為散官系按資歷升級,職事官則由君主任命,因此往往職事官較高,散官的品級卻較低而不相適應。該官任職雖重要,但班位仍然較低。唐太宗時規(guī)定散官官階高而所任之職事官官階低者稱為“行”某某官;散官品級較低而所任職事官官階高者,稱為“守”某某官。其大致相等者,稱為“兼”某某官。宋代亦有散官之制,僅為官吏敘階之稱。與唐制雖有不同,但官員之章服、俸祿均照階官而定。明清亦有階官之制。
推官
唐代始置,為節(jié)度使、觀察使之屬官。宋代沿用此制,實際上成為一郡之佐官。元明于各府設“推官”,以掌理刑獄。清初仍設推官,后廢。

散官
古代表示官員等級的稱號,與職事官表示所任職務的稱號相對而言。例如唐代文散官自開府儀同三司至將士郎凡二十九階,武散官自驃騎大將軍至陪戌副尉凡四十五階。故散官亦稱階官。宋代稱為寄祿官。明清則職居幾品,即授幾品階官,故無散官之名,但亦可特授較高級的階官。
散騎常侍
魏晉以后,有“散騎常侍”,是合漢代之“散騎”及“常侍”兩職之官名,為皇帝左右親信之官,地位頗為尊崇,簡稱“常侍”。有稱為“員外散騎常侍”,“通直散騎常侍”者,南北朝時屬“集書省”,隋屬門下省。唐代于門下省設在散騎常侍2人,于中書省設右散騎常侍2人,均為從三品。宋代升為正三品,但不輕易授人。元、明、清廢。
博士
源于戰(zhàn)國,秦沿置?!稘h書·百官公卿表》:“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秦及漢初,博士所掌為古今史事待問及書籍典守。秩比六百石,員多至數(shù)十人。漢武帝時,用公孫弘議,設五經(jīng)博士,置弟子員。自后博士專掌經(jīng)學傳授,與文帝、景帝時的博士制度有異。唐置國子、四門等博士,明清亦有國子博士。又中國古代專精一藝的職官名。西晉始置律學博士,北魏始置醫(yī)學博士,隋唐增置算學博士、書學博士等。至宋代廢止。
掾史
漢以后職權較重的長官都有掾?qū)?,分曹治事,通稱掾史。多由長官自行辟舉。唐宋以后廢辟舉制,掾史一職逐漸為胥史所代替。
搜粟都尉
“搜”,亦作“騪”,又名“治粟都尉”。漢武帝時設置的一種軍職,專管征集軍糧之事,桑弘羊曾任其職,但非常設。
提刑
提點刑獄公事的簡稱。宋初設于各路,主管所屬各州的司法、刑獄和監(jiān)察,兼管農(nóng)桑。其官署稱“司”,號“憲司”。京畿地區(qū)設提點開封府界諸縣鎮(zhèn)公事,掌畿內(nèi)縣鎮(zhèn)刑獄、治安、場務、河渠。南宋稱提點京畿刑獄。金設有“提刑使”,后改為“按察使”。明、清均在各省設“提刑按察使”。
提學
宋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在各路設提舉學事司,管理所屬州縣學校和教育行政,簡稱提學。金有“提舉學校官”,元有“儒學提舉司”,都屬同一性質(zhì)。明初設“儒學提舉司”,正統(tǒng)元年(公元1436年),始設提督學政。兩京以御史、十三布政司以按察司僉事充任,稱為“提學道”。清初相沿,各省多設“督學道”。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改稱“提督學院”,長官稱“提督某省學政”,簡稱“學政”。清末改設“提學史”。
提舉
官名,原意是“管理”。宋代以后設主管專門事務的職官,即以“提舉”命名。有“提舉常平”、“提舉市舶”、“提舉學事”(宋)、“醫(yī)學提舉”(元)、“寶鈔提舉”(元、明)、“鹽課提舉”(元、明、清)等官號,其官署稱“司”。宋代另有“提舉宮觀”之名,為安置老病無能的大臣及高級冗官閑員而設,坐食俸祿而不管事,稱為“祠祿之官”。
提點
宋代各路有“提點刑獄公事”和“提點開封府界公事”,掌司法和刑獄。元代中央和上都(今內(nèi)蒙古正藍旗東閃電河北)的專管機構,如管理皇帝飲食的尚食局,管理軍器的利器局,均以提點為長官,寓有提舉、檢點之意。宋代另設照管宮觀的提點宮觀和提舉宮觀,同為“祠祿官”。明代置神樂觀提點,掌樂舞;太和山(即武當山)提點,管理道士。清代廢。
提調(diào)
清代在臨時設置的機構中負責處理事務的官員。
提督
明代駐防京師的軍營設有提督。中葉后,巡撫多兼提督軍務銜,亦間有總兵稱提督的。萬歷時始專設提督,但不常置。清設“提督軍務總兵官”,簡稱“提督”,為地方高級的軍事長官,從一品,下設鎮(zhèn)、協(xié)、營、汛四級。其直接統(tǒng)轄的綠營兵,稱“提標”。有水師之地,或?qū)TO水師提督。又為領導監(jiān)督之通稱,清代學政的全銜為“提督某省學政”。
提轄
宋代一路或一州所置的武官,為“提轄兵甲盜賊公事”的簡稱。主管本區(qū)軍隊訓練,督捕盜賊等職務。南宋時,掌茶、鹽、香、礬等專賣的榷貨務都茶場,掌采辦宮廷、官府雜物的雜買務雜賣場,掌制造供應宮廷用的珍巧器物的文思院,儲藏金銀錢帛的左藏庫,也均設提轄官掌管,合稱四提轄。
提法使
清末改按察使為提法使,為一省最高的司法行政長官。
紫薇省
官署名。唐開元七年(公元713年),改中書省為紫薇省,中書令為紫薇令,五年恢復舊稱。
集書省
官署名。南北朝時皇帝的侍從顧問機構。掌規(guī)諫、評議、駁正違失等事,以散騎常侍為主官,或稱“散騎省”。隋代并入門下省。
御史
秦以前本為史官。漢御史因職務不同,有侍御史,符璽御史,治書御史,監(jiān)軍御史等。東漢有侍御史,掌糾察;治書侍御史,掌察疑獄。魏晉南北朝時有督軍糧御史,禁防御史,監(jiān)察御史等,均隨事立名。唐代有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和監(jiān)察御史三種。明清僅存監(jiān)察御史,分道行使糾察。明代還有分任出巡者,如巡察御史,巡漕御史等。
御史大夫
古代高官之一,秦漢時僅次于丞相?!稘h書·百官公卿表》:“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銀印青綬,掌副丞相。”為三公之一。其主要職務為監(jiān)察、執(zhí)法,兼掌重要文書圖籍。漢代之御史大夫往往升為丞相,漢成帝時改稱大司空,“金印紫綬,祿比丞相”。哀帝在位,時改時復。東漢不設御史大夫,置“司空”,但僅“掌水土之事”。晉以后,御史大夫多不置。隋唐以后雖置御史大夫,但與漢制不同,專掌監(jiān)察、執(zhí)法,為御史臺的長官,明洪武中改御史臺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名亦廢。
御史臺
官署名,西漢稱“御史府”,其長官為御史大夫。東漢稱御史臺,又名“蘭臺寺”。以御史中丞為御史臺之實際長官,亦稱“憲臺”。后代沿置。唐之御史臺分為臺院,殿院,察院三部,一度改稱“肅政臺”,后復原名。明代初年曾沿置,不久改為“都察院”,清仍用都察院之名。
儲君
即太子?!豆騻?#183;僖公五年》,何休注:“儲君,副主。”(即君主之副職)?!稌x書·成都王穎傳》說:“皇太子,國之儲君”。
游擊
漢代有游擊將軍,統(tǒng)兵專征,職權頗重,后代亦有此官。唐、宋時成為武官的官階。明代邊區(qū)守軍設游擊將軍,無品級,不定員額,分掌駐在地的防守應援,職掌與前代不同。清代綠營兵設游擊,職位次于參將,為從三品武官,分領營兵。漕標的副將以下,亦設游擊,分掌催護糧運等事。此外,四川、云南等省的土司官中有土游擊一職。
游徼
古代鄉(xiāng)官,秦時置,掌一鄉(xiāng)的巡察緝捕之事。兩漢及南北朝多沿置不改,后廢。
善后局
清后期,在有戰(zhàn)爭的省份中,設有處理特殊事務的機構,稱為“善后局”。督、撫可以不按常規(guī),支款辦事。
道員
明初布政、按察兩司以轄境廣大,由布政使的佐官左右參政、參議分掌各道錢谷,稱為“分守道”;按察使的佐官副使、僉事分理各道刑名,稱為“分巡道”。清乾隆時始專設分守、分巡道,多兼“兵備”銜,轄府、州,成為省和府、州之間的高級行政長官。其分守、分巡之職掌亦逐漸不分。清代又設督糧、鹽法等道,清末又在各省設置巡警、勸業(yè)兩道,清代道員為正四品。北洋軍閥時曾分一省為數(shù)道,設置道尹。
道臺
道員的俗稱。
道錄司
官署名。明始置,清代相沿,掌有關道教徒事務。其主官稱正印、副印,下設左右正一、演法、至靈、至義等。各府設道紀司,州設道正司,縣設道會司。
掌固
官名,《周禮》為夏官司馬之屬。掌修筑城郭、疏通溝渠及有關防守之事。唐代各官署中多設有“掌固”一職,職掌為看守倉庫及陳設等事。 
督辦
清末期,中央及地方都有臨時設置的機構,其主管官如身分特高,稱為“督辦”。
督軍
三國時魏置?!顿Y治通鑒·晉紀》:“秦始二年(公元266年),罷山陽國督軍”。胡三省注:“魏奉漢獻帝為山陽公,國于河南山陽縣之濁鹿城,置督軍以防之。”
督郵
漢代各郡的重要屬吏,代表太守督察縣、鄉(xiāng),宣達教令、兼司獄訟捕亡等事。每郡有分兩部、四部和五部的,每部各有一督郵,唐以后廢。
督銷局
清后期,在產(chǎn)鹽、銷鹽的省份設立督銷局。辛亥革命后改設榷運使,掌地區(qū)的食鹽運銷。
古代掌管山澤之官。《周禮·地官司徒》有“山虞”掌山林之政令,又有“澤虞”掌國澤之禁令。
虞侯
官名。掌水澤出產(chǎn)之官?!蹲髠?#183;昭公二十年》:“藪澤之薪蒸,虞侯守之。”宇文泰相西魏時,置虞侯都督,后世沿襲。隋為東宮禁衛(wèi)官,掌偵察、巡邏。唐代后期,藩鎮(zhèn)以親信武官為“都虞侯”、“虞侯”,為軍中執(zhí)法的長官。五代時都虞侯為侍衛(wèi)親軍的高級軍官。宋代沿置,于殿前司、侍衛(wèi)親軍馬軍司、步軍司均置都虞侯,位次于都指揮使和副都指揮使。此外又有將虞侯,院虞侯等低級武職。
詹事
官名。秦始置,掌皇后、太子家中之事。西漢相沿,皇后之官屬及太子之官屬均有詹事。東漢廢。魏晉復置,歷代相沿,為太子官屬之長。遼金置詹事院,元亦置詹事院,或名儲政院、儲慶使司,變革不定。明清皆置詹事府,設詹事及少詹事,為三、四品官,其下有左、右春坊及司經(jīng)局等。事實上只預備翰林官的升遷,并無實職,清末廢。
錦衣衛(wèi)
官署名。即“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設置。原為護衛(wèi)皇宮的親軍,掌管皇帝出入儀仗。明成祖為加強專制統(tǒng)治,特令兼管刑獄,賦予巡察、緝捕權力。其長官為“指揮使”,常由功臣、外戚充任。下設同知、僉事,又設經(jīng)歷司、鎮(zhèn)撫司鎮(zhèn)撫等官,其下有“官校”,專司偵察。鎮(zhèn)撫司分南北兩部,北鎮(zhèn)撫司專理詔獄,直接取旨行事,用刑慘酷。南鎮(zhèn)撫司專管軍匠。中葉后與“東廠”、“西廠”并列,稱為“廠衛(wèi)”。
簽帥
南朝以諸王出使,由朝廷派典簽佐之,名為典領文書,實則監(jiān)視諸王行動,因其權力甚大,遂有簽帥之稱。
糧長
職役名。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于江蘇、安徽、浙江等省設立,其后又施行于湖廣、江西、福建等省。凡納糧一萬石或數(shù)千石的地方劃為一區(qū),由官府指派大戶充當糧長,世代相傳,督征和解運該區(qū)的田糧。糧長借此超額征收,魚肉鄉(xiāng)民。中葉以后名額增多,職權減輕,并改為輪充制。因受益日減,大戶多不愿充任,于是強迫貧窮下戶擔任,始正式成為人民對政(蟹)府的職役之一,是一種沉重的負擔。清初仍在個別地區(qū)存留此職。
糧臺
清代經(jīng)理行軍時糧餉的機構。
糧料院
官署名。宋初以武臣為都糧料使,后改以文臣主其事。有諸司糧料院和諸軍糧料院之別,分掌官俸及軍響。南宋后有分差各處的糧料院。與檢院、登聞鼓院、進奏院、官誥院、審計院合稱六大院。
廉訪
清代對按察使的尊稱。因元代有肅政廉訪使,與按察使職掌略同,故稱。
殿中省
魏晉以后,在門下省設殿中監(jiān)一官。隋代始設立殿內(nèi)省,唐代改稱殿中省。所屬有尚食、尚藥、尚衣、尚舍、尚乘、尚輦六局。殿中省有監(jiān)1人(從三品)、少監(jiān)2人(從四品)。殿中監(jiān)多以皇帝之親戚、貴臣擔任,掌管皇帝生活起居之事。
殿前司
五代之帝王多由節(jié)度使起家,擁兵自重,以親信軍隊置于殿前,設殿前司。宋代相沿,為統(tǒng)率軍隊的機構,和侍衛(wèi)司分領禁軍。置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侯各1人。南宋時或以資淺者充主管殿前司。所轄有殿前指揮使、御龍直、內(nèi)殿直、捧日左右四廂等騎兵、步軍。
殿中侍御史
官名。自魏晉以后均為監(jiān)察官之一。唐代殿中侍御史屬殿院,掌殿廷儀衛(wèi)及京城的糾察。宋代沿置,掌彈劾百官朝會時失儀者。明清不置。
僧錄司
官署名。明置,清代沿設,掌有關佛教徒事務。主官稱正印、副印,下設左右善世、闡教、講經(jīng)、覺義等。在各省均設分支機構,如府設僧綱司,州設僧正司,縣設僧會司。
管帶
清末軍制,統(tǒng)轄一營的長官稱為管帶。海軍的艦長亦用此稱。
旗牌
即王命旗牌。明清制度,以上面屬有“令”字的藍旗和圓牌,由政(蟹)府頒給地方大員(如總督、巡撫或欽差大臣),作為具有便宜行事特權的標志,此種標志通稱為王命旗牌。掌旗牌的官稱為旗牌官,也簡稱旗牌。
漕運總督
官名。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始設,駐淮安(今江蘇淮安),管理漕糧的征收、上繳和監(jiān)押運輸,兼巡撫淮(淮安)、揚(揚州)、鳳(鳳陽)、廬(廬州)等處。清代相沿不革。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裁撤。
察院
唐宋御史臺的成員有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監(jiān)察御史三種,務屬一院。監(jiān)察御史屬察院。又明代的都察院簡稱察院。御史出差在外,其衙署也叫察院。
鎮(zhèn)臺
清代總兵的別稱。
鎮(zhèn)標
清代稱各省總兵所直轄的綠營兵為鎮(zhèn)標。
鎮(zhèn)守使
官名。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設置,為地方軍事長官,所轄軍隊有一混成旅或一師。
鎮(zhèn)將
北魏在北方邊區(qū)設置六個軍鎮(zhèn),以防御柔然族的南下。六鎮(zhèn)為沃野鎮(zhèn)、懷朔鎮(zhèn)、武川鎮(zhèn)、撫冥鎮(zhèn)、柔玄鎮(zhèn)、懷荒鎮(zhèn)。各鎮(zhèn)統(tǒng)轄軍民者稱“鎮(zhèn)將”,又有副將等。唐代于邊防要地亦設鎮(zhèn),分三等(上鎮(zhèn),中鎮(zhèn),下鎮(zhèn)),各設鎮(zhèn)將,鎮(zhèn)副錄事、參軍等。
額駙
清代制度,固倫公主(滿語,天下之意,皇后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的丈夫稱“固倫額駙”、和碩公主(妃嬪的女兒)的丈夫稱“和碩額駙”。其下又有“郡主額駙”、“鄉(xiāng)君額駙”等,為親王和鎮(zhèn)國公、輔國公女兒的丈夫,均泛稱“額駙”,相當于前代的“駙馬”。
稿案
清代地方官署中管理收發(fā)公文的雜役。
翰林院
官署名。唐始置。玄宗時,用文人為翰林待詔,撰擬文詞。開元末另設“學士院”,供職者稱翰林學士,為親近皇帝的顧問官。宋代設“翰林學士院”,負責在內(nèi)朝起草詔旨。翰林院勾當官總領天文,書藝,圖畫,醫(yī)官四局,以至御廚茶酒亦有翰林之稱,遼于南面官中置翰林院。元代稱翰林兼國史院。明代始將修史,著作,圖書等事務并歸翰林院,正式成為外朝官署。清沿明制,設翰林院,掌修國史、記載皇帝言行、進講經(jīng)史,以及草擬有關典禮的文稿。其長官為掌院學士,以大臣充任,所屬職官如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讀、侍講、修撰、編修、檢討和庶吉士等,統(tǒng)稱翰林。其在南書房行走者,稱南書房翰林,一般皆由翰林出身者擔任。
翰林學士
唐玄宗時始以文學侍從官選充,專草擬內(nèi)命詔誥(如起草任免宰相,宣布征伐命令等)。德宗以后,翰林學士進一步成為皇帝親近的顧問兼秘書官。經(jīng)常值宿內(nèi)廷,參預機務,被稱為“內(nèi)相”。唐后期,常以翰林學士升任宰相。北宋翰林學士仍掌制誥。明代為翰林院長官,掌管文翰,并備皇帝顧問。清代廢翰林學士,但以大臣充“翰林院掌學士”。其下設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為翰林院高級官職,與唐、宋翰林學士之職掌不同。清末復置翰林院學士,位在侍讀學士之上。
膳夫
古代官名?!吨芏Y·天官冢宰》說:“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以養(yǎng)王及后、世子。”是一種管理國王、王后、世子飲食之官。
黜陟使
唐太宗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派李靖等13人為“黜陟大使”,巡察全國各地,舉察官吏的廉貧以行賞罰;并詢訪民間疾苦,賑濟窮乏。玄宗、肅宗時,亦曾遣使出巡。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為推行“兩稅法”,又在各道設黜陟使,以統(tǒng)一稅制,同時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績。后廢此官。
鐘官
官名。漢武帝時置,為水衡都尉的屬官,職掌鑄錢。
藩司
即“布政司”之簡稱。
藩臺
明、清對布政使的俗稱。
麟臺
官署名。武則天天授年間曾改秘書省為麟臺,旋復舊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歷代官職解釋
中國古代官制常識
我國古代中央官職文化常識(中)
中國古代官制常識(3)
中國歷代職官制度
尚書和御史究竟誰的官大:一文讀懂中國古代官職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